体育期刊范例

体育期刊

体育期刊范文1

随着第五次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搜索引擎、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迅速兴起,互联网对经济、物流、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影响进一步增强,人们生活正逐渐进入“深度互联网化”时期。2014年11月,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和行业精英齐聚浙江乌镇,召开世界互联网大会,倡导“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使互联网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促进社会进步。政府部门也十分重视互联网的发展,总理于2015年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互联网+”的发展前途,并提出了相关的行动计划。报告中强调,当今时代的发展是离不开互联网的,想要推动现代制造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依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网络数据。这一报告的发表迅速使互联网的思维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互联网+”这一概念的崛起,让互联网成为了各行各业争先恐后抢占位置的高速马车。“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的过程”,其本质属性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互联网+”时代环境,使得体育科技期刊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迸发出了新的火花,其发展模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以此来紧扣“互联网+出版”行业发展的新机遇。“互联网+”的核心是“创新驱动,跨界融合,重塑结构”。通过“互联网+”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渗透整合,使体育科技期刊发展模式达到“1+1>2”的效果。用“互联网+”的发展思维来衡量当前体育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我们会发现体育科技期刊在数字化建设层面、读者需求满足层面和出版发行效益层面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互联网+”环境下体育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

2.1数字化建设层面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新的发展阶段,是数字化程度高度发达的产物。一直以来,学术期刊发展数字化可谓大势所趋,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体育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进程则相对缓慢,缺乏在大数据时代主动求变的动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体育科技期刊数字化专业人才相对不足,专职人才聘任工作仍主要对接传统纸质传媒出版发行要求,现有编辑出版人员的数字化专业培训和职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体育科技期刊数字化过程中的团队建设和管理方式较为滞后,尚未形成合作联动、良性竞争的工作业态,具体岗位职责的数字化业务分工有待进一步细化,数字化的时效优势在期刊编辑和发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三,受纸质传媒时代编辑出版工作的习惯方式影响,体育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人员,对采编、出版和刊印等工作的数字化变革缺乏积极性],相关工作人员数字化出版工作的绩效奖励方案和量化考核标准有待落实;第四,体育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专项投入相对不足,常态性制度保障和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有待进一步明确。此外,从整体行业发展状况来看,体育科技期刊数字化工作尽管已开始进行,但因为缺少着眼行业全局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机制,体育科技期刊则呈现出了“百家争鸣”而模式各异的数字化发展乱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科技期刊数字化工作的深入发展。

2.2读者需求满足层面

当前,体育科技期刊出版发行更多的是采编导向,读者的阅读需求常常被忽视,学术信息投送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相对较差。体育科技期刊虽然需要考虑学术文章的专业特点,但也必须结合全民健身和体育文化传播的现实需求,尽可能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来满足人们的不同层次阅读需求,使其成为体育健康信息的传播者和体育健康生活的引领者。体育科技期刊读者需求层次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出于学术研究的需要,通过检索和阅读体育科技期刊,下载相关研究论文;第二,出于获取体育健康信息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文章,获取实用性较强的前沿性体育健康资讯;第三,出于个人专业发展的需要,提高非特定主题学术文章的阅读量,完善个人体育学相关知识体系。传统而言,体育科技期刊更多地考虑第一种需求,希望通过提高论文的学术质量来赢得学界口碑,提高体育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然而,在资讯爆炸的信息时代,信息质量固然重要,信息的投送主动性和精准性也格外关键。对于这三种需求,体育科技期刊唯有借助互联网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提供及时而新鲜的学术资讯,充分发挥信息传播技术在满足读者不同层次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体育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

2.3出版发行效益层面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效益可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公益性的学术传统推广机构,体育科技期刊固然不以经济效益作为出版发行的直接动因,而将学术服务和社会效益作为首要追求。但在市场经济时代,拓展增值空间和提高经济效益也是编辑出版工作必须兼顾的重要方面。纸质传媒时代,限于曲高和寡的学术性和被动保守的传统出版发行方式,体育科技期刊的营利增值模式相对有限,主要以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财政投入,以及期刊出版销售的利润为主要形式。由于有限的阅读量和较窄的出版发行渠道,商业广告一直无法成为体育科技期刊的收入来源。近年来,随着国家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领域的竞争正趋于白热化,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运行方式正逐渐成为新时期出版发行工作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虽然“科技期刊短期内放松管制和自负盈亏的模式还无法实现”,但放眼未来,体育科技期刊必须进一步探索增值服务和营利模式深入拓展的可能性。

3“互联网+”环境下体育科技期刊发展优化途径

体育科技期刊所发表的学术文章涵盖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其阅读人群、影响范围和发行渠道相对固化。新的时代环境中,体育科技期刊必须采用“创新发展,转型驱动”的发展理念,“用‘互联网+’的思维进行变革,才能迎接行业发展的新机遇”。为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体育科技期刊需充分结合学科优势,按照学术期刊的自身发展规律,把“互联网+”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将发展理念、阅读需求、采编思维、品牌建设、社会和经济效益五个方面作为突破点,以此来对体育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式进行优化,努力构建“互联网+体育科技期刊”出版发行全新模式。

3.1明确期刊发展理念

体育科技期刊不能与“互联网+”进行简单的叠加,二者的有机融合则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创建新型体育科技期刊运营发展模式,共同推动期刊出版发行产业的升级发展。但在“互联网+”与体育科技期刊融合过程中,必须明确“互联网+”为技术支撑、体育科技期刊的评审采编为核心业务的期刊发展理念。体育科技期刊属于内容主导业务,虽然互联网对传统体育科技期刊有很大的影响与冲击,但其发展又要遵循以内容为主导的产业模式。体育期刊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过程中,其发展模式、业务范围以及产品类型都有创新可能,但学术期刊的内容选择和文字编辑则永远是核心的要务。以体育电影产业的发展方式作为参考,尽管“互联网+”平台会产生低票价,有针对性地吸引消费者走进影院,但电影本身的好坏、制作的精良程度将永远是决定其票房的最终因素。正因如此,体育科技期刊一方面应该通过利用“互联网+”这个信息平台,提高征稿、查稿和审稿的效率,增强编者和作者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发挥新媒体、全媒体和融媒体的技术优势,有针对性地提高信息投送精度,满足人们对体育运动方面的物质、精神消费需求,促进读者对体育科技期刊的阅读兴趣。同时,体育科技期刊还应该继续发挥科技期刊评审采编环节中精耕细作的编辑传统,以内容为核心适当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投稿、评审环节中的作用,提高论文同行评审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努力发掘并刊出能够提高体育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高水平论文。

3.2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互联网+”环境下,体育科技期刊想要生存必须准确把握读者的阅读需求:第一,提高体育科技期刊中学术论文的质量,凸显专业性和前沿性,满足体育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士的研究需求;使其作品更加清晰流畅,达到让读者赏心悦目的目的;第二,体育科技期刊要紧密把握时展趋势,追踪研究热点,满足人群“趋新若鹜”的阅读需求;第三,体育科技期刊需改进内容呈现形式,依托“互联网+”所提供的技术优势,充分利用照片、表格、视频等形式,增强学术论文的可读性和易懂性,充分满足一般读者的阅读需求;第四,针对不同群体,制作个性化体育科技期刊,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彰显其个性化]。“互联网+”时代体育科技期刊的宣传与推广途径应坚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时代带来的便利,借鉴网络平台提供的有用信息资源,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积极使用手机APP网站、微信朋友圈、微博、网络电视等新媒体,通过开设专属网页、公众号等形式大力宣传体育科技期刊全面信息,方便读者搜集信息和资料。为了拉近期刊与读者的距离,体育科技期刊可以尝试打通学术期刊知识传播路上的“最后一公里”的方式,将“数字出版+按需印刷”、“单篇出版为主、整刊出版为辅”作为新的出版发行方式。

3.3转变期刊采编思维

“‘互联网+’时代强调的是‘思维方式’”。因此,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互联网作为手段,满足于“互联网+”的发展目标,而应该将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思维方式,探索全新的期刊采编方式。体育科技期刊与互联网深度相融合的发展趋势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它的创新是建立在以内容为主的基础上,不但要把传统纸质刊物变成数字刊物,更要注入互联网特有的精神特质。在此过程中,体育科技期刊编辑要积极顺应伴随互联网技术而兴起的新兴信息传播技术,改变以往纸质传媒时代的编撰思维,把互联网数字技术作为文献载体,研究和创新体育科技期刊的采编方式。体育科技期刊只有积极顺应这样的时展趋势,才能迎来发展的光明前景。体育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要想把传统纸质期刊与现代互联网有机融合,实现全媒体的采编发行方式,必须准确把握传统纸质与现代网络的特点,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把零乱、复杂的体育信息进行归类,并在验证其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有效传播;在体育科技期刊的环节,利用大数据比对,加大学术期刊的和学术不端行为的把控力度,确保学术出版质量;利用“互联网+”的交流平台,把读者与作者、高校与社会相联系,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遴选和编辑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用全媒体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反馈结果,对海量文本进行分析,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分析读者的关注热点,确定选题方向,有针对性地遴选和刊出文章,从而提高整个期刊的阅读量。

3.4加强期刊品牌建设

结合自身行业特点,体育科技期刊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品牌建设:第一,网站建设方面,在传统的作者投稿、作者查稿、编辑审稿和专家审稿等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期刊网站的设计感,丰富期刊网站的版块内容,提高不同形式文稿格式的兼容性;第二,在新媒体时代,体育科技期刊要以“互联网+”思维,充分借鉴Web2.0技术手段,拓展以期刊APP和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业务,进一步创设和畅通编读学术信息交流的渠道,以推荐、投票、点评等形式让读者参与学术文章评选,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学术文章出版管理模式,展现品牌形象和特色;第三,影响力提升方面,吸引有影响力的学者、教学名师、优秀运动员等体育知名人士撰文投稿,以“名人效应”带动期刊市场的发展,为体育科技期刊输入全新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搭建公正权威的出版服务平台,坚持与国际现代体育理念接轨,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创新、共享体育信息资源,增强体育科技期刊的内涵和引力;第四,信息交流渠道构建方面,畅通多元化信息交流方式,搭建“作者—编辑—读者”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体育期刊编辑对新媒体的认识,实现“互联网+”环境下作者投稿和读者需求的多元信息流通,助力体育科技期刊出版模式的特色开发,进一步提升体育科技期刊发展水平。

3.5提高期刊社会和经济效益

“十三五”计划实施以来,“互联网+”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常态,这便为体育科技期刊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以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化为背景的新媒体时代,多种媒体形式萌蘖、生发,体育科技期刊获得了更加广阔的社会和市场服务空间。在社会效益方面: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人们更加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尤其是在体育健身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体育科技期刊迎来重大战略机遇;在此背景下,体育科技期刊的发展需努力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密切与高校、研究机构、体育科学学会的联系程度,创新体育科技期刊智库的纵深传播力,发挥体育科技服务的全面影响力,形成健康信息资源共享的新格局,共同助力健康中国的社会公益事业。此外,体育科技期刊还需要加强业内沟通与合作,加强与第三方数据库平台的资源共享,建设体育科技期刊大数据系统,开通体育学研究各学科学术文章订阅服务功能,有针对性地向特定人群推送学术文章,提升体育科技期刊信息资源的精准聚合力。在经济效益方面:体育科技期刊可以在出版发行环节,更多地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反馈结果,采集并统计读者的阅读偏好,确定纸质刊物的出版数量,从而提高刊物的出版发行绩效;在市场拓展环节,应将线上编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提高服务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学术论坛和科技服务等形式,搭建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提高科技期刊的经济价值和体育产业服务能力。

体育期刊范文2

1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微信传播现状及问题

1.1微信公众号是主要传播方式

目前,在40余种体育类学术期刊中,共有11种期刊开通了独立的微信公众号,分别为《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中国学校体育》《体育与科学》《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JSHS》)《沈阳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学》,平台类型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种,且以订阅号为主。另有几种刊物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微信新媒体传播:有的通过刊物所隶属学会或学院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例如《体育科学》通过“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微信公众号推广,《体育学刊》通过由刊物的主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创办的“体育启点”微信公众号推介,该刊自2017年起,开设了“体育学评论”微信公众号;有的通过其他微信公众号推送,如《北京体育大学学报》通过“体育文化”微信公众号传播,《体育成人教育学刊》通过“运动科学论坛”微信公众号推介,《湖北体育科技》通过“跨越论文学识馆”;也有的通过刊物编辑个人微信进行传播,如《军事体育学报》的编辑刘卫忠利用个人的微信,通过发朋友圈这种点对面传播的方式,推介刊物的动态及相关学术信息。以上刊物都在主动顺应微信新媒体的变化趋势,在传播层面尝试并应用新媒体。

1.2微信传播内容与纸质期刊大部分重合

调查发现,通过微信公众号传播的体育类期刊大都表现出微信传播内容较单一的特点,且与纸质期刊的内容大部分重合;此外,期刊微信公众号大多开设“期刊在线”“稿件管理”“精品推荐”“关于我们”4个菜单,可点击阅读微刊,进入刊物的在线采编系统,或通过跳转的方式,链接期刊网站,实现对稿件的管理,还可获得刊物某一期的重点推荐文章,并实现编作(读)互动。但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些菜单下的微信传播内容,主要是刊、库、网内容整合后的“微”化。分析原因,主要因为几乎所有的编辑部都缺少专人维护,仅由编辑在编校工作之余,在微信平台上传整期刊物或单篇文章的电子版。

1.3微信公众号更新不及时,微信交流平台整体互动性较弱

虽然部分体育类学术期刊建立了微信公众号,但由于疏于更新和管理,更缺乏有效的编作(读)互动,致使大多数都陷入了“僵尸”公众号的处境。在开通了独立的微信公众号的11种体育学术期刊中,除了《体育与科学》《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JSHS》)《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等公众号通过当期目次、推送刊物组织的学术工作坊主题沙龙报道、图文直播学校体育赛事报道等方式更新,其他的刊物微信公众号自建立以后,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保持更新状态的公众号虽然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刊物信息、推送学术动态,但主要是单方面的信息推送,缺乏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有效互动。究其原因,多是因为编辑部对微信传播的重视度不够,或是缺乏懂新媒体技术的编辑人员来维护和管理,或是编辑忙于纸质期刊的编校工作,缺乏实时在线的精力与作者和读者互动。

1.4体育类核心期刊更多利用微信传播

在期刊类型方面,相比于非核心期刊,体育类核心期刊更多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期刊的新媒体传播。目前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的11种体育类学术期刊当中,9种为体育类核心期刊。这表明,在利用新媒体传播方面,核心期刊更善于主动、积极地转变思维,顺应新媒体的变化趋势,在网络传播方面做得更好。进一步追踪以上开通了独立微信公众号的体育学术期刊,发现其网站也做得相对较好,在新媒体转型中更能主动顺应,表现出其在出版与传播方面融合发展的意识,也在扩大刊物影响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微信传播特点

2.1注重出版与传播多种媒体的融合发展

有的学术期刊在微信平台上增加了采编系统,如《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和《JournalofSportandHealthScience》,有的与期刊网站进行链接,例如《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学》。可见,微信平台的建立也会促使学术期刊在出版与传播方面实现多种媒体的有效融合。学术期刊相继推出的“刊库(网)”“两微一刊”等传播方式,就是通过开放存取的方式,有效地保存出版物的完整性以及积累与传承体育文化。在微信时代,学术期刊更要顺应新媒体的变化趋势,将刊物、网站和微信平台等多种媒体融合起来,实现刊物出版与传播的协同发展。

2.2视频传播将成为期刊微信传播的主要手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中称网络新媒体呈现六大态势,网络视频业渐成四强格局即是态势之一。随着微博的发展,视频传播成为新媒体传播的主要手段。在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中,《体育与科学》从2016年3月起,陆续以视频的方式,向用户推送刊物组织的系列学术工作坊“奥运会•虚拟时代•人类庆典方式——里约奥运会启示录”等主题沙龙活动,真实地再现了学者们对于体育学术问题的研讨,给读者一种“虽不在现场但却似在现场”的现场感,开启了体育学术期刊尝试用视频进行传播的先河。《中国学校体育》也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播放了第二届中法大学生体育文艺周女子足球友谊赛等许多校园体育赛事。体育赛事的可观赏性、体育学术讨论的现场热烈性、体育学术论文的可获得性,都通过视频传播呈现出来。

2.3微信传播成为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和品牌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

除了传统的“刊库网”多轨并行发展外,现在“两微一刊”已成为学术期刊出版与传播的融合发展趋势。在立足于出版精品期刊的基础上,同时也应管理好期刊的网站、微博与微信等传播渠道,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与用户体验优势,为作者和读者提供增值服务,做好期刊数字化传播、品牌建设与品牌延伸。虽然体育学术期刊微信传播的内容整体上较为单一,但少数期刊专注挖掘微信新媒体的传播特征与方式,开发出创新性的传播手段和内容。

3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微信传播的优化策略

3.1编辑出版与微信传播并行发展

目前,虽有部分体育学术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进行新媒体传播,但限于编辑部人员与其知识结构的不足,少有设专人管理与维护公众号的情况,大多是由现有编辑人员负责更新维护。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除了做好内容生产这个前台编辑出版工作外,还要重视向外传播的后台输出端建设,在编辑人员配备、新进人员的选用方面,都要注意向计算机网络、新媒体开发等专业人才的倾斜。此外,在工作分工方面,也要注意编辑出版与传播的并行发展,要设专人专岗来负责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的维护与管理,做到内容生产与渠道传播齐头并进。

3.2利用微信强大的信息扩散能力实现体育学术期刊的传播

微信具有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特点。点对点传播,即微信用户选择关注了某个公众号后,会即时接收到该公众号推送的信息。当微信用户选择将接收到的信息到朋友圈分享时,就实现了点对面的传播。这种基于日常生活的真实社交圈的信息传播,体现出微信强大的信息扩散能力。一些诱导用户必须分享链接、好友查看关注后才能得到测试答案的订阅账号,还曾迅速引爆了“病毒式传播”的强烈效果。由于体育学术期刊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基本上由体育科研人员组成,他们对体育学术信息的高需求可引爆微信强大的信息扩散能力。

3.3用微信的互动功能加强学术期刊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联系

目前,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普遍缺乏与读者的互动,对其在公众号上提出的疑问和咨询等都没有给出解答和回复,也没有设计一些讨论的话题,激发读者的热烈讨论[5]。学术期刊微信平台用户期待服务调查结果显示[7],对于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期待获得的服务依次为审稿进度查询、热点文章推荐、学术论文写作技巧、最新录用的论文题目、当期目录/过刊目录、资讯(期刊介绍/期刊动态/引用排行)、在线检索相关论文。因此,体育学术期刊可针对用户的以上普遍需求,通过微信的查询、推送和互动功能,为读者提供查询和指导服务,增加读者对刊物的黏性[8]。

3.4重视二次编辑,体现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含金量

目前,体育学术期刊的微信传播内容以期刊论文为主,适当转载学术前沿信息,以满足少数群体个性化需求。其中,《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等期刊也以摘要或全文的方式,向读者推荐热评文章和热点文章,这是网络编辑对文章的创造性劳动[9],不啻为对二次编辑工作的有益尝试。学术期刊有引导学术导向的职能,不仅体现在选题策划上,也体现在对学术动态的报道以及传播方式的更新等方面。因此,刊物要注重利用微信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分析文章浏览排名,向作者(读者)进行问卷调查测试满意度,对微信平台进行管理,体现出学术期刊的学术导向性以及编辑工作的价值增值性。总之,体育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服务,不应只是期刊网站内容的“微”化,而应体现出编辑在编、校、审方面的智力劳动。

3.5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学术会议、研讨培训,实现纸质期刊的三次营销

在微刊建立的初期阶段,体育类学术期刊可通过借鉴国内其他微信传播较好的刊物的做法,来打造自己的微信传播平台。如中国激光杂志社开通的订阅号“中国激光”,不仅为读者提供最新论文阅读和下载、论文阅读APP、稿件查询,还提供论文写作库,并有中国光学期刊集群下属的《中国激光》《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光学学报》《ChineseOpticsLetters》等51种学术期刊的推介。在推送服务方面,了光学前沿的各种培训信息、会议信息及光电产品采购习惯调查(科研用户版)等活动信息。中国激光订阅号已成为集出版、传播、培训、会务于一体的新媒体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纸质期刊的三次营销,其成功的经验值得体育学术期刊借鉴。

4结语

体育期刊范文3

1研究方法和样本确定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我国期刊研究与评价方面权威性较强的著作,自1992年~2014年,已陆续出版7版,本文即以2014年版G8体育类167种专业期刊为基础源刊,通过CNKI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的期刊导航、主办单位网站及网络搜索等多种途径检索核实,剔除掉内刊、已停刊及状况不明等类期刊共78种,最终确定89种期刊为本文的实际调查源刊。本研究采用普查法,即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渠道,逐一核查89种调查源刊是否开通有微信公众号,并辅以期刊网站信息核实、文献阅读等方法。结果显示,共有45种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占全部调查源刊的50.6%。笔者以下仅以开通微信公众号的45种期刊为研究样本。

2体育学专业期刊微信公众号状况分析

微信公众号有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3种,用户在申请创建时必须首先选择其开通类型,目前在学术期刊界主要应用的是前两种形式[5]。订阅号和服务号在信息数量、展示位置、自定义选单等多方面有所不同,各有其优势和不足[6],学术期刊在应用开通时往往需要综合考量以确定适合于自身期刊社的公众号类型。体育学专业期刊可划分为纯学术型期刊和非学术型期刊两大阵营。所谓纯学术型体育期刊是指以体育学术性研究内容为主的期刊,其受众面较为狭窄。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中的全部核心期刊、体育院校学报及《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等期刊;非学术型期刊是指那些传播报道某一专项体育技能、大众体育等信息的专项体育期刊或综合性期刊,其受众面很广,从高层次研究人员到一般从业人员乃至于普通大众,如《健与美》、《棋艺》、《网球大师》、《文体用品与科技》等,因此,两类体育学期刊在微信公众号开通类型选择和微信内容呈现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使得体育学专业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更富有特色。

2.1公众号开通类型总体状况

截至2018年6月8日,45种开通微信公众号的体育学专业期刊中,有7种使用了服务号模式,占已开通期刊的15.6%,有35种使用了订阅号模式,占已开通期刊的77.8%,有3种则实现了服务号与订阅号同时运营的双号服务模式,占已开通期刊的6.6%。

2.2非学术型体育期刊更青睐于订阅号模式,纯学术型体育期刊则无明显偏好

被认定为“非学术型”体育期刊共28种,全部采用了订阅号模式;被认定为“纯学术型”体育期刊共17种,采用服务号和订阅号模式的各有7种。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非学术型体育期刊更钟情于订阅号模式,这与非学术型体育期刊刊文内容特点及订阅号信息推送规则不无关系。非学术型体育期刊的刊文内容具有普适性、科普性、大众阅读及新颖、海量等特点,往往需要更为广泛快速地传播,而微信订阅号发文规则不受每月4次的限制,可每天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方式、多条文推送消息,此优势使得非学术型的专项竞技类体育期刊如鱼得水,因而深受其追捧。而对于纯学术型体育期刊而言,因其信息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严肃性和单一性,其受众用户又多为较为固定的纸质期刊作者、读者等单一人群,且以查询稿件消息、期刊论文浏览等为主要目的[7],虽服务号和订阅号模式功能各有不同但在其应用上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从纯学术型体育期刊目前的整体使用情况来看,无论是服务号还是订阅号其功能均以服务纸刊、传播期刊自身信息为主。因此,纯学术型体育期刊对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的选择上没有表现出明显偏好。

2.3两类体育学专业期刊公众号在承载内容和服务功能上具有明显差异

纯学术型体育期刊中的7种服务号模式期刊,除《当代体育科技》没有设置任何栏目且仅推送体育新闻类消息外,其他6种期刊均设置了两到3个服务于期刊自身的栏目,如用户中心、期刊在线、关于我们等,所推送信息也以刊社资讯、期刊刊文信息为主,如刊社新闻、期刊目录、推荐全文等;纯学术型体育期刊中的7种订阅号模式期刊,除《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没有设置任何栏目且仅推送2条消息、《中国学校体育》3个栏目中有两个为服务业界栏目外,其他5种期刊与前述7种服务号期刊一样,栏目设置及推送信息均以服务于期刊自身内容为主。可见纯学术型体育期刊微信公众号目前大多尚处于公众号成长的初级阶段[8],即以纸版期刊内容的重现和服务于期刊自身为主要功能,且开发利用程度还较低,至少有5种期刊的公众号没有实际意义,要么信息更新缓慢,要么信息内容很少,要么其栏目链接至期刊网站等,未能很好地发挥微信公众号的作用,需要加以改进和功能拓展;而非学术型体育期刊的栏目设置及推送内容却大不相同,远远突破了纸刊内容重现、服务对象狭小的局限,从服务于期刊自身单一狭小功能拓展至服务于业界乃至于更为广泛的范围,并实现和开通了许多增值服务,如至少有10种期刊开通了购刊、购物等微商服务,多种期刊开通了赛事报名、赛事预告、互动体验等服务栏目,推送信息更是丰富新颖、及时高效,既有纸刊原创信息、业界新闻资讯,又有体育休闲赛事进展等最新业界动态,成为关注用户获取相关信息的良好渠道,方便用户的同时也为期刊新媒体环境下的快速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2.4双号运行模式期刊未能充分体现不同公众号的各自优势

纯学术型期刊中的《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研究》(原刊名《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体育教学》等3刊采用了双号服务模式,为体育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双号运营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从3刊目前的运行现状来看,并不尽人意。上述3种双号运行期刊,无论是平台功能介绍、栏目设置状况还是推送消息差别及数量上,服务号和订阅号都缺乏明显的差异,不同类型公众号的功能优势没有得以充分彰显。服务号和订阅号分别侧重于期刊服务和信息传播[9],但普通用户却对其很难加以区分,能否快速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往往是用户判断公众号优劣和继续关注的重要标准。订阅号可以每天群发推送信息,服务号每月却仅可推送4次消息,而上述3刊除《体育教学》推送信息数量订阅号明显高于服务号外,其他两刊均没有太大差别;从栏目设置上来看,服务号与订阅号相比功能更多,具备诸多可二次开发的高级功能优势,如投稿查询、支付功能等[9],但上述3刊却没有很好的加以开发和利用,双号栏目设置大多雷同、功能基本接近,因此,对于上述3刊编辑部而言,无非增多了一条宣传期刊的通道,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关注其中之一即可,因此,双号运行并没有给刊社带来更多实际效益,反而无谓地增加了许多工作量和经费,运营效果大打折扣,值得有关编辑部思考。

3体育学专业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改进建议

通过对体育学专业期刊微信平台的数据调研、综合分析不难发现,体育学专业期刊公众号目前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栏目简单、功能缺失、信息单一等诸多问题,需要加大开发力度,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3.1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二次开发接口功能,创建期刊综合性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具有高级接口,可以进行二次开发,从而扩展其服务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内容,如微课堂、微论坛、微购物、微支付等微服务内容。这些微服务项目在方便编者、作者、读者的同时,也让期刊社自身受益匪浅。如微课堂让用户的继续教育、提升学习随时进行,微论坛让读者、作者的疑惑可以随时得以解答,微购物让单篇文献销售成为可能、让零星订刊读者随时了却心愿,微支付让版面费和审稿费的缴付易如反掌,从而使期刊社从过去繁杂的读者解答、期刊订购、费用收取等各项工作中彻底解脱出来,微经营则可给期刊社带来一定经济效益,成为期刊社的一种新的盈利模式。然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体育学专业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特色服务栏目很少,特别是纯学术型体育期刊几乎是空白,如仅有1种纯学术型和11种非学术型体育期刊开设了微购物渠道,尚没有一种期刊开设微论坛、微支付等特色服务栏目。这与当前其他领域微购物、微服务盛行现状极不吻合,也与我国众多科技期刊利用微信平台开展特色化、多样性服务有巨大差距[10],需要体育学专业期刊社重视。

3.2双号运营模式期刊要注意不同类型公众号的各司其职

在学术期刊界,目前双号运营较为成功的当属《中国中药杂志》,其微信服务号主要用于宣传纸质期刊,以服务于期刊作者、读者以及举办会议、沙龙等为其主要任务,订阅号则主要用于传播中医药知识、大众养生信息等,以服务于广大普通大众、提供可信的健康养生知识为其主要职责[11]。《中国中药杂志》双号成功运营无疑成为更多想通过新媒体渠道实现期刊转型发展的参考典范。要想选择双号服务模式必须明确不同类型公众号的服务目标定位,突出各自优势,做到各司其职、彼此互补,切忌功能不清、内容同质,更不可仅追求形式上的双号服务,忽视内容上的变化和特色栏目的构建。①要从栏目设置上理顺服务号与订阅号的侧重点,设置恰当类目,服务号要以服务期刊为主导,如一级栏目可设置“期刊在线、用户服务、联系我们”等,订阅号要以资讯推广为主导,以为用户提供海量综合性行业信息及各类增值服务为职责,如一级栏目可设置“行业资讯、互动交流、微服务”等[9]。②在信息推送上要明确不同类型公众号的重点推送内容和服务对象,如服务号要以推送服务于期刊作者、读者、审稿人等目标群体的信息为主,如编辑部公告、论文信息等,订阅号要以为用户提供各类新闻资讯为主,如行业资讯、大众体育知识等扩展性信息。③实施双号服务模式不能盲目跟风,必须根据自身期刊特点加以判断,尤其是纯学术型体育期刊要慎重选择,而切近大众的专项体育或科普类体育期刊不妨一试[5]。《中国中药杂志》双号运行效果之所以较为成功与其有更多切近健康民生内容不无关系。众多非学术型体育期刊因其内容切近大众和健康,因此完全可以借鉴《中国中药杂志》双号运行的成功经验,打造富有特色的体育学期刊双号运行模式,以达到有效宣传纸版期刊、开拓新媒体发展之路的目的。但纯学术型体育期刊则需要重点关注订阅号或服务号模式上的特色服务栏目的创建,精心打造多样化、精细化服务内容,尽早将平台功能从初级服务阶段提升至高级服务阶段。

体育期刊范文4

1.1一种复制文本的行为

对发表最根本的定义就是“复制”。现在著名的“著作权法”中解释说:“复制,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各种方式让作品形成一份或者多份的活动”。虽然对复制方式的举例有些不全面,比如抄写或书写未包括进去,但是还是能为大众理解“复制”提供一种较为明晰的的现代语言环境。所有的发表都可以归纳为通过某种方式将一份复制成多份。复制的对象,主要是指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各方面的学术作品。因此,发表是由语言构成的文章的复制行为。

1.2公开文本

发表的全部意义是“公开”。‘公开’是文本复制的目的,是供人阅读。《辞海》中将“发表”定义为:“把意见公开表达出来。”虽然这个定义与大众所理解“发表”不很一样,但它却说出了发表的“公开”性质,这是与大众的看法相一致。公开性发表使文本的思想和内容从个体思想上升为社会思想。隐私性的文本,属于个体的隐私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文本只服务于本人。公开性复制不仅可以扩大社会的阅读范围,而且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与理解的桥梁。作者或读者在文本未成形前只是隐形的的。当文章被发表了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就相互确立了起来。

1.3原本的流传

文本的复制与流传是文本公开后显著结果。这也使得发表具有意义和动力。文本公开被复制后不是大家一次性消费的,这是长时间多次阅读的过程。这种长时间的重复性就使文本具有保存和流传的需要。没有公开性的文本很容易流失,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文本数量是一个重要原因。文本公开后虽然未必一定能保证它能永世流传下去,但是一定能保证在较长时间内它依然存在,而且被流传可能性也极大的提高。从这一方面,人类的某一时代精神或社会文化从而获得继承和发扬。体育研究是一项灵活性很高的研究。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论文也层出不穷。为了是我国体育事业更好的发展,对于论文的发表就必须有一套更好的制度。基于现在我国体育论文的发表情况,很明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发表的各个环节都有漏洞。

2国内体育期刊“发表”制度

2.1审稿机制

在审稿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审稿队伍的公平公正性。审稿专家要兼备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不放水,要坚持真理,作风严谨。因为体育专家与体育期刊编辑联系紧密,因此可以建立一个共享的数据库,资源共享。审稿专家队伍中不仅有老专家还要有眼光新颖的年轻学者,有利于更新知识库。除此之外还要有严格匿名的审稿制度,进一步保证审稿的公平性和安全性。其次,审稿方式的选择也很重要。传统的审稿方式,如邮寄,严重拖累了我国体育文章的发表,而且导致了一文多投,滞留时间过长等问题的出现,同时保密性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世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传输文件的快速性,可靠性,方便性使得网络投稿,网上审稿这些现代化方式显得更为明智。

2.2作者信用机制

当今社会是信用社会。在文章发表过程中,要建立作者信用记录制度。诚信自古以来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交往理念。更何况在当今社会,诚信是所有事情的通行证,它有力地保证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正常运转与发展。在当今时代,社会也存在不少诚信缺失的现在,扰乱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破坏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来往。同样的,在体育期刊发表过程中,作者诚信差成为了阻碍体育期刊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期刊发表过程中建立诚信制度就好比银行建立的信用制度,信用差就会影响信用卡业务,贷款业务等办理,最日常的生活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困扰。因此,在发表制度中添加作者信用制度,该制度一旦建立不可更改个人信用情况,该制度的考查内容包括作者文章的抄袭情况,以及一些违规行为。同时,也可以将严重失信的作者公布在网上,提醒其他期刊,也警示其他作者。如果要建立彻底的信用制度,该制度的建立就必须结合网络,加大个人信用制度的公开化,透明化。加快建设编发表文章的网络,通过网络使整个流程更加方便快捷,公开透明。信用制度还要进行网络备份以及网络监管,全过程必须在监管之下进行。

2.3编辑制度

体育学术期刊具有专业性强,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的特点。因此,体育学术期刊的编辑最好由体育专业人员来完成,编辑人员不仅掌握文章编辑的要领,更重要的是,在体育方面有很深的理解,发表过多篇高质量的体育论文。同时,编辑人员还要对有关体育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有一定深度的理解。而这些前提就要求在编辑制度中必须建立严格的编辑人员选拔制度,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有较高的认识。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提升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编辑人员除了具备高的专业素养外,还具备和非专业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再次,还要进一步提升编辑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体育期刊编辑人员要坚守底线,杜绝人情,公私分明,因此这就需要建立严格匿名制度。

2.4惩处制度

发现抄袭和其他严重的违规行为后,大多数期杂志仅只是对作者发出警告或禁用他的文章,这种惩处方法对违规者的震慑不大,因此提高惩处力度,增加违规者的违规成本。比如,除了对本人发出警告外,还通知其工作单位及其领导,要求作者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同时,也要建立举报制度对于有效的违规举报,经查实后要对举报人有一定的奖励,同时对于被举报人,极其恶劣者,可在媒体和网络上进行全通报批评,将违规者以及相关单位进行公示,加大舆论谴责的压力。

2.5合同与责任赔偿制度

每次期刊接收稿件时,都要与作者签订合同,相关的权利义务要尽可能详尽、细化,分配清楚,便于双方监督,防止和减少失信行为。建立合同制的好处就是,当一方发生违约行为时,违约方就要承担或是继续履行相应的责任或是承担所造成的损失。建立合同制度一方面不仅能震慑那些不负责任招摇撞骗的作者,使其产生退缩心理,不敢以身试法;同时也给期刊提供一份有法可依的保障,将来可依法追究作者违约行为。另一方面,还可以督监督期刊编辑高效、迅速,认真负责的处理稿件,实现了作者与期刊编辑同水平的对话。而且,以合同为基础的责任赔偿制度也有利于期刊发表制度的建设。由于违约方的违规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能得到赔偿,以有效保护责任方的合法权益;反过来,作者也可追究编辑部违约应承担的责任,保护自身合法利益,以加强期刊的社会诚信。

2.6诚信教育制度

体育期刊中,抄袭和反复发表等失信的学术腐败经常发生,这和与我国薄弱的诚信教育有关。“诚信教育”,就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对社会,对他人实事求是的教育。以前诚信教育主要集中在伦理道德上,对于诚信规则涉及较少,这就表明诚信规则教育的缺乏。在发达的美国很重视防抄袭教育。美国高校开设有关抄袭问题的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诚信规则教育,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尚不完善。因此,我国在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中都必须要提倡和完善诚信教育,不管是伦理方面还是规则方面。而且必须要发动全社会提倡诚信教育,强化诚信教育,从根本上抵制学术腐败的产生。

3国外体育期刊“发表”制度

3.1投稿缴费制度

投稿是期刊发表的第一步,实际,投稿量会远远超过发表量,这其中当然也存在一稿多投的原因。为了保证投稿的质量,除了对文章内容有严格的要求外,还会对投稿进行收费。不同的杂志收的费用不同。这个做法有利有弊,一方面,投稿费有时对于某些作者具有一定的难度,超出了承受范围。另一方面,这个做法的确抑制了一稿多投的情况。再者,由于审稿周期较长,抑制了学术的发展,也打击了作者的积极性,因此有人变更改革投稿制度,允许一稿多投,但避免一稿多刊。

3.2匿名审稿制度

文章的质量是这本杂志生存的关键因素。而发表的第一步审稿则是保证文章水平的关键。国外体育期刊的审稿员的组成是积极严苛的。由于体育期刊涉及很多体育运动技术方面的探究,一般的人员很难识别投来稿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因此国外的审稿队伍一般是专业人士。为了避免人情稿以及裙带关系的出现一般采用单方匿名制度和双方匿名制。单方匿名就是只是投稿人不知道审稿人是谁;双方匿名制,投稿审稿双方都不知道彼此,这个方式更具有公平性。而且审稿由多名专家共同完成。,

体育期刊范文5

关键词:体育;核心期刊;肺炎疫情;论文综述

前言

2020年春节假期前夕,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全国各地采取不同程度地进入居家隔离封闭治理状态,截至目前仍然有部分地区有少量疫情和境外输入病例。在疫情背景下我国体育科学研究者在思考学校体育发展、应对体育产业冲击、提高人民健康等方面做出积极表率和探索。本文梳理了23篇关于疫情有关文章,通过对研究内容、职称单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了解我国疫情期间体育类核心期刊关注与研究疫情方向及进展,为未来该领域开展的有效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研究文献统计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起止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以“病毒肺炎疫情”为主题,检索出相关我国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疫情科研论文共23篇,均为2020年刊文,对其进行整理归纳与综述。期刊发文篇数如表1为: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篇、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篇、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篇、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篇、沈阳体育学院学报3篇、中国体育科技2篇、体育与科学5篇、体育学研究5篇,其余7项核心期刊无疫情发文,其中第一作者博士学位17人,硕士学位6人(含在读)[1]。

2第一作者职称、单位、基金

通过对23篇疫情论文运用采用SPSS25.0软件数理统计分析,从单位内型、基金课题等级、第一作者职称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如图一,单位内型分析:体育类大学发文8篇,综合大学、师范大学分别发文7篇,其他单位1篇。从基金课题分析:部级12篇、省级3篇、无课题8篇。第一作者职称分析:教授8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助理研究员1人、无职称3人。由此可以看出,体育核心期刊疫情发文第一作者职称教授、副教授占比达到57%,具有职称作者比例高达87%,发文单位高校占比约95%,第一作者博士学位比例为74%,说明疫情发文以高校体育科学研究者为主,且为资深体育科学研究者,社会各级机构单位、研究所等对疫情研究较少,应加强高校与社会相连接,加大疫情研究力度及范围。

3研究分类

3.1体育产业

在疫情研究的23篇论文中,体育产业是学者们研究热点,疫情期间对全国体育产业市场冲击大,如何危中求机恢复体育产业振兴,迎来“质”与“量”的跨越发展乃是重中之重。王雅伦等从“非典”疫情期与当前进行对比,提出了5大发展变化和预测,短期内出现体育消费、需求集中爆发,体育运动在预防医学、健康促进作用广泛重视,中长期体育产业回归稳定增速,高质量发展基本面不变、体育市场呈现结构性优化的态势[2]。王戬勋等认为数字经济时代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4大发展困境,提出了要实现加快我国体育产业供应链与全球价值链的紧密关联、构建与需求配套的供给体系以加速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形成体育产业全领域的数字链条和建立专项数字经济政策法规等4大推进思路[3]。李军岩等在经典的差异化和协同理论阐释基础上,解析东北冰雪旅游产业比较优势、合作优势、差异化与协同互动逻辑,提出3条发展路径:通过打造差异化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建构协同模式彰显合作优势,通过推动差异化与协同互动激活内生动力[4]。吴香芝等提出中央和地方的帮扶政策需要各级政府积极落实,需要体育服务产业相关部门采取创新性、精准性帮扶方案,引导和鼓励体育消费;企业需要改变思路、创新经营方案、创新经营模式,在政府帮扶的同时进行有效自救的4条对策[5]。张亮等从体育互联网产业、疫情期间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增长与疫情后体育赛事、休闲产业报复性消费等角度对后疾疫时代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和价值转向进行研究认为:(1)“线上+线下”一体化体育消费模式凸显;(2)疫情激发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内在活力,强化了电子竞技品牌文化传播和文化价值认同;(3)健身意识提升,形成一定场域空间内的大众健身潮,体育赛事与产业营销的压力将会外溢[6]。

3.2全球体育与中国体育

疫情全球蔓延,东京奥运会推迟、体育赛事停办等,全球体育按下暂停键,综合研究全球体育与中国体育现状,可以更好了解全球体育变化和中国体育发展方向。体育鲍明晓从“疫情”引发的国际政治变动提出国际体育组织对全球体育掌控力下滑、体育意识形态化回潮等全球体育发展5大挑战,提出了履行大国责任办好2022年冬奥会、研发推广中国传统体育养身功法愈后中国经验、健全人民中心体育工作体系等中国体育5大应对之策[7]。刘韵从全球体育赛事现状、东京奥运会相关利益主体及其冲突、基于国际公共卫生理论下的利益权衡及冲突解决三方面解读了遵循主体利益冲突及其解决的路径,来探讨借鉴国际公共卫生理论以及妥善化的应对策略、基于国际公共卫生相关理论,提出辅以比例原则以减损及缓和相关主体利益受损程度的决策路径[8]。刘米娜对《体育与科学》杂志社于4月5日邀请了上海社科院金大陆教授、上海体育学院路云亭等7位横跨体育界老中青三代学者齐聚“肺炎疫情下的体育”云学术工作坊进行综述。讨论5个话题从疫情下奥运会等各大赛事的当下与未来、互联网与体育、体育学术发展谈到“宅家”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深入讨论疫情下体育世界的变与不变[9]。龚正伟等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治理价值基础和终极目标,建议从内外两个层面去改善体育治理,提出(1)精炼内功,将体育相关资源下沉至基层;(2)精于外交,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的体育治理定位2大路径[10]。孙科等基于叙事的角度,从体育产业困局及破解、东京奥运会延期效应、居家空间的体育叙事、中国体育话语释析4方面分析,认为:体育产业的影响呈现持续性、结构性、社会性等特征、东京奥运会延期凸显国际奥委会内部治理的困境与危机、空间重叠与权力空间渗透造就居家体育的特殊“脱域”空间、体育话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转型与辩驳为体育话语转为文化资源提供契机[11]。

3.3学校体育

肺炎疫情下的学校体育,牵涉多个层面,学校体育既要尊重、发挥传统教育的常规价值,又要拓展、激活特定场域中的特殊价值。董鹏等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具有个体层面价值、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4项重要价值层面,提出学校体育要发挥3大特殊使命,同时积极践行4大担当:完善在线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居家体育学习质量、开发疫情体育课程,实行疫情体育长期教育机制、发挥体育教师力量,助力推动国民体质健康促进、发挥体育科研优势,服务国家科学防控疫情需求[12]。张得保等在线教学的实施认为:课程资源短缺、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常规教学计划难以在线实施、学综述报告ZONGSHUBAOGAO生居家锻炼条件受限等4大问题。提出5项具体策略:开发优质体育课程资源、统一体育课教学进度、智慧课堂平台灵活教学、构建多种交流对接平台、分阶段推进计划预案[13]。闫士展通过云访谈的形式做了“疫情下的学校体育”研讨,从课程论、教学论、认知心理学、法学等视角,讨论了4大主题。研究认为:近期阶段,围绕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合理研判体育教学恢复的各类风险,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中期阶段,健全教师培养和研修机制,切实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长期阶段,规范学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完善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14]。叶春明等利用“问卷星”烟台市6家体育运动学校1699名7~17岁青少年运动员开展问卷调查,利用动态聚类分析将应对能力分为高、低两个响应级别,建立随机森林模型度量,结果显示:防护知识知晓程度不全,将近1/2的运动员无法克服紧张和恐慌心理,约3/4的运动员无法完成训练计划;疫情应对能力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结果显示,年龄、训练项目和居住地区位居前3位[15]。

3.4体医融合

人体免疫力对于抵御病毒具有独特作用,体育与医学结合可以更好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李明等依据共生理论对体医融合项目的风险治理逻辑进行阐述,以病毒、人体免疫与体育运动的体医融合关系视角,提出体医融合项目风险治理3大路径选择:(1)将体医融合理念提升至构建公共卫生保障体系战略的高度;(2)落地变现体医融合项目购买方案;(3)打造政府精准购买体医融合项目区块链[16]。娄虎等从体育锻炼应对心理应激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心理神经免疫路径角度,通过回顾SARS、H1N1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时期公众的负向心理状态,结合运动免疫学和心理神经免疫学有关成果进行逻辑分析。研究认为,重大传染病疫情导致恐惧、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负向心理状态,对此提出5项居家锻炼对策来拮抗心理应激,改善公众心理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17]。

3.5体育事业与赛事

疫情给中国体育事业、赛事发展带来巨大阻碍,钟秉枢等对黄志剑、王凯、车冰清等观点和思考进行集成,讨论了疫情,呼唤健康社区建设、封闭管训对运动员心境的影响、健康视角下疫情与群众体育发展空间耦合等5个方面内容,就如何积极应对肺炎疫情给各项体育事业带来的冲击,深刻思考肺炎疫情背景下各项体育事业的发展路径做出了分析[18]。黄海燕等以体育赛事基本特征和现阶段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围绕疫情对体育赛事发展带来的5大危害和4大机遇展开研究。研究认为:赛事经济损失、办赛主体经营、重大赛事筹办等带来危害和机遇,对此提出了5项对策,从面对危害和机遇,应以提升体育赛事管理服务水平、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功能和作用、科学部署重大赛事筹备工作等方面为着力方向[19]。胡良平等探讨疫情影响下中国体育培训企业的发展困境及对策,对体育产业、培训业做出分析,提出了3项困境,给出了5项建议,提出:出台关于中国体育培训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和措施;中国体育培训企业要积极了解应对病毒肺炎疫情的扶持政策;中国体育培训企业要创新体育培训模式等[20]。

3.6体育媒体

体育媒体在疫情期间大放异彩。万炳军等采用案例研究法,对所关注的117个微信订阅号推送的“健身抗疫推文”进行了现状梳理,分析出3大主要特征:(1)推送时间及频次与确诊病例数的变化及国家总体防控部署相一致;(2)推送的运动类型居家性、多元性显著;(3)推送内容的网络传播呈现方式具有综合性,从体育学科、体育学理和体育教育3个维度进行了风险反思,提出相应维度的风险规避及提质路径[21]。徐丹通过对“后真相”时代体育突发事件3大舆论特征、3大内在张力以及媒体沟通治理3大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在媒体沟通上态度表达上的真诚和关切是建立信任的基础,在舆情治理上掌握信息舆论的主动权,建立信息反馈通路;发挥技术优势,助推实现体育传播话语赋权与价值引导之间的平衡,不断优化体育传播的舆论生态是“后真相”时代的媒体舆论治理策略[22]。刘东锋等通过网络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持续使用在线健身服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趣味性、任务特征、技术特征和任务—技术匹配度6项;(2)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趣味性以及任务—技术匹配度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3)任务特征和技术特征显著正向影响任务—技术匹配度,感知易用性则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而感知易用性则不显著正向影响感知趣味性,最后提出了增加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相关建议[23]。

体育期刊范文6

关键词:网络首发;体育类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中国知网;期刊出版

为了促进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和规模化转型升级,中国知网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网络首发平台,顺应了“互联网+”发展的趋势,这一战略举措被认为是中国学术期刊迈向新时代、展现新思路、谋求新发展、开启新纪元的标志性起点。CAJ-N是英文ChineseAcademicJournal(Net-workEdition)的简称,中文全称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主管单位为教育部,主办单位为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出版单位为中国知网。网络首发(OnlineFirstPublish)是指先将论文网络出版,按出版网址和时间确认论文首发权,之后将论文全部或其根文献在期刊印刷版出版的出版方式[1]。截至2020年11月1日,加入知网网络首发的期刊已经达到1895种[2]。网络首发的相关研究[3-9]阐述了其实践情况、对期刊发展的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等,不可否认其在时效性和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帮助编辑部吸引更多优质稿源,最大限度地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对推进我国科研论文的传播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中文体育类学术期刊加入网络首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加入网络首发的13种中文体育类学术期刊为例,整理这些期刊网络首发的具体情况,研究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期为提高体育类学术期刊论文的传播效率和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完善网络首发的相关内容提供借鉴。

1体育类学术期刊知网网络首发的现状

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首发出版系统[2]公布的网络首发期刊统计得出,目前只有13种体育类期刊加入了网络首发,而这些期刊都是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通过网站调查与统计得出这13种体育类期刊的网络首发及相关情况(见表1)。

1.1出版周期。13种体育类期刊中有9种是双月刊,4种为月刊。其中,《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中国体育科技》2019年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

1.2DOI格式。13种期刊除了《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外都有DOI,多数期刊DOI的后缀都是出版年(4位).出版期(2位).论文目录中的排序(3位);《体育科学》DOI的后缀是把中间的“.”去掉,其他同上;《中国体育科技》DOI的后缀是7位稿件录用编号;《体育学刊》《体育学研究》采用了两种DOI著录格式,整期汇编定稿文章的DOI后缀和多数期刊一样,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DOI的后缀是出版年月日(8位).序号(3位)。另外,《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和第2期DOI的后缀是出版年(4位).出版期(2位).论文目录中的排序(2位)(DOI不是中国知网申请的页面不显示),从2020年第3期开始DOI的后缀改为8位稿件编号)。

1.3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除了《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外各刊都有,其中《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的微信公众平台在“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公众号下,《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同在“体育总局科研所书刊部”公众号下。笔者关注并跟踪了各个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发现多数期刊正式出版时都会发消息及时提醒读者和科研人员的关注,尤其《体育与科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研究》等除了目次的推送外,基本每期都有个别文章的单独推送。有些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了出版信息,但是在中国知网上却查不到文章,也就是说网络首发滞后于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的。

1.4首发时间。首发时间多数都是月中,《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是双月月底,《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的首发时间是单月月初。另外表1中的“随时”表示该期刊实现了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的单篇首发,尤其是只标注“随时”的《体育学研究》《中国体育科技》,这两个期刊的单篇首发数量较多。总的来说,虽然13种体育类学术期刊都加入了网络首发,但多数都是整期汇编定稿后的电子版提前上传而已(网站统计显示《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是近期加入知网网络首发的,还没有文章首发)。经调查统计:只有《体育学刊》《体育学研究》《体育与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和《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的部分文章实现了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的单篇首发,但多数也只是寥寥几篇文章,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网络首发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2体育类学术期刊网络首发的影响因素

2.1期刊办刊自主权的部分缺失与自身重视不足。据统计中文体育类学术期刊有40多种[10],仅有13种加入了网络首发,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从办刊质量和影响力等方面来看,这13种期刊都是北大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除了《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研究》,其他9种刊又都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南大核心)。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中国知网对于网络首发期刊设置了一定的准入条件,另一方面也说明这13种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以及期刊主任或者相关负责人为了期刊自身的发展,非常重视网络首发,积极探索并尝试新的出版模式。体育类学术期刊多数都隶属于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办刊自主权难免受限,期刊各环节相关工作的变动情况要向上级主管主办单位层层汇报,再经过讨论同意后方可实施,这大大降低了编辑部(期刊社)的工作效率,从而导致一些期刊的主动变革与创新推行较慢,尤其是对新技术的应用。如果主管主办单位领导对网络首发这一新生的出版形式不认可或者认识不足,那么期刊自身也就对这类新技术无法实施与推行。办刊自主权的部分缺失是导致期刊自身重视不足的主要原因,另外,部分期刊编辑的求新动力不强,执行力较弱,也使得网络首发难以推行。

2.2DOI的录入格式不适用网络首发。统计显示,12种期刊都加入了DOI,但从DOI的录入格式可知,有7种期刊是论文必须确定了年卷期和页码后才能出现DOI号。这种DOI录入格式是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不能完成的,只有整期汇编定稿才能分配DOI号,所以这7种刊的网络首发都是整期定稿后的电子版提前上传。《体育学刊》《体育学研究》《体育与科学》这3种期刊采用了两种DOI录入格式,就是为了实现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的单篇首发;《沈·29·阳体育学院学报》为了实现录用定稿以及排版定稿的单篇首发,2020年第3期修改了DOI录入格式;《中国体育科技》的DOI录入格式2019年修改后也不影响录用定稿以及排版定稿的单篇首发。从调查结果看,有超过半数的期刊受限于DOI录入格式而不能真正实现网络首发。

2.3录用定稿网络首发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据统计网络首发论文质量问题约占30%左右[9]。论文质量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为了抢首发权,文章的编辑和校对比较粗浅,文字以及格式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同时,如果审稿专家把关不严,编辑在校对审读前也没有把关的话,一些没有创新的论文也可能会优先发表。其次,对于急需的作者来说,他们认为网络首发是一条捷径,也会间接造成论文质量下降。对于期刊来说,如果盲目追求首发而不控制数量和质量的话,就可能造成首发文章1年后还没有见刊的局面。中国知网规定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论文最长1年内在期刊印刷出版,超过期限之后中国知网将作撤稿处理。撤稿可能带来如影响作者的职称评定、课题结项以及博硕士毕业等后续问题。撤稿后的倒查机制如何顺利实施?如何规避此类现象的发生?此类问题的存在是许多期刊网络首发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少、整期汇编定稿多的原因之一。

2.4编辑部人员配置缺乏以及首发环节繁琐。经过对13种期刊编辑部的调查得知:编辑部编辑人员最多的仅有4人,人手紧缺是普遍现象,很难配置专门人员来负责网络首发这项工作。网络首发文章上传后进入“审核”环节,知网一般3个工作日审核结束。没有问题的文章直接上网,而存在各类问题的文章会出现在“错误列表”中,这就需要负责人及时关注首发系统,下载审核意见,修改后重新上传再次接受“审核”。另外,提交文稿有录用定稿、排版定稿和整期汇编定稿,如果首发论文是录用定稿或者排版定稿,这些“审核”过的文章后续如果修改只能通过“勘误”或者“撤回”环节才能处理。这两个环节都需要编辑部提交申请、经过中国知网审核处理后才能完成,这些环节走完流程有可能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过程的繁琐让编辑部疲于应对。

3体育类学术期刊网络首发的对策

3.1完善期刊管理制度。学术期刊是否受重视,多数取决于其等级或者排名情况,尤其是期刊的等级,是南大核心、北大核心还是省级,学校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11]。期刊若想受重视,就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等级或者排名,不断创新求发展。期刊需完善自身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工作落实。编辑部或者期刊社要建立完整的工作规范,细分编辑出版工作和编务工作,责任落实到岗到人。编辑部或者期刊社要创造条件,畅通编辑职称晋升通道;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编辑人员参加业务培训,以提高编辑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政治素养等,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编辑队伍[12-13]。

3.2积极探索新的DOI录入格式为了实现录用定稿或排版定稿的单篇网络首发,《沈阳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修改后的DOI录入格式值得借鉴。虽然《体育学刊》《体育学研究》《体育与科学》为了录用定稿或排版定稿的单篇网络首发,采用了两种DOI录入格式,但是笔者认为两种录入格式同时使用不如一种格式规范。所以建议各个期刊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一种适合自身长远发展的DOI录入格式。

3.3坚持保障首发论文质量的原则。体育类学术期刊要坚持首发论文质量第一的原则,主编、主任、编辑等要对论文严格把关,对首发论文也要实行主编终审制度。体育类学术期刊还需要从自身的出版流程和管理上查找不足,不能为了论文首发速度而求快,要坚持“三审三校一读”制度,保证稿件质量;确保各种基本信息与印刷纸质版保持一致,避免基本信息(尤其是论文的题目和作者信息)的更改[14];坚持“对优秀稿件实行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原则,杜绝各种情况的撤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首发。另外,中国知网规定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论文最长1年内在期刊印刷出版,笔者认为1年时间过长,建议缩短二者的时间差为6个月。

3.4优化首发操作环节。多数编辑部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网络首发工作,如果网络首发的各个环节要求过高或者烦琐,势必会影响正常的编辑工作,所以网络首发的上传稿件或者修改环节应该简单易操作为宜。建议在“稿件状态”环节增加“重新提交”之类的选项,这样如果稿件还有相关完善内容,可以重新提交,操作起来更方便。目前的环节一旦提交后只有审核结束后才能通过“撤回”环节实现重新提交。网络首发还是新兴事物,有些操作环节和相关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4结语

体育期刊范文7

1网络传播影响力已成为评价学术期刊的重要指标

在我国现有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衡量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指标在北京大学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和武汉大学版《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评价(RCCSE)》中均有所体现。北京大学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中,web即年下载率、web总下载量是体现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2个指标。中国社会科学院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6]的A刊评价报告中主要从吸引力、管理力与影响力3个一级指标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在综合评价的3个一级指标中,均包含关于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开放获取、下载量、网站建设、线上投稿系统、微信公众号、网络显示度等三级指标可体现学术期刊网络传播情况。武汉大学版的《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评价(RCCSE)》也已将Web即年下载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由此可见,网络传播影响力已成为评价学术期刊的重要指标,见表1。由表1可见,随着学术期刊信息化建设,学术期刊出版和传播方式的数字化程度日益加深,媒介融合发展渐成学术期刊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体现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已被部分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先后采用,作为衡量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和信息化建设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

2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和互联网传播现状

在体育学术期刊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和网络传播的过程中,随着体育学术期刊信息化程度加深,作者的投稿方式、体育学术期刊审稿方式、读者检索和阅读文献的方式在转变,体育学术期刊通过数字化出版和网络传播、自主型网站建设、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实现了纸本期刊出版与网络传播的融合发展,形成了融媒体网络传播模式。

2.1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建设

在自主型网站建设方面,多数的体育学术期刊经历了从创建链接网页到自主型网站建设的发展过程。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为例,2002年该编辑部在中国知网上开设网站,但因是只具有宣传和推介作用的单一功能网页,不具有编辑与作者进行线上互动的功能,因此,《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网页浏览量十分有限,被关注程度不高。同时,由于当时的互联网普及程度不足及部分体育学术期刊沿袭以往的邮箱投稿,许多作者囿于当时的互联网不够便捷及对互联网的熟悉程度不高,从而导致中国知网上开设的学术期刊网站多处于闲置状态。部分体育学术期刊鉴于办刊宗旨、期刊发展目标及顺应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为了实现与作者的线上交互,建立了自主型门户网站,并与专业的信息技术企业合作,采用了网络投稿系统。例如《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是较早建立门户网站的体育学术期刊,在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方面具有示范作用。《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等也陆续建立了门户网站,采用了网络投稿系统,搭建了作者线上投稿、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部线上审稿的互动网络平台。网络投稿系统较早显示出来的优势之一便是加快了审稿进度;优势之二是快捷的线上投稿及快速的审稿反馈速度,激发了作者的投稿积极性,进而吸引了更多的自由投稿,从而扩大了稿源;优势之三是网络投稿的无纸化,为体育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体育学术期刊互联网传播现状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的中文体育核心期刊对微博、微信公众号和作者QQ群的运用是学术期刊网络传播渠道的又一革新[7]。部分体育学术期刊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和作者QQ群进行网络传播。在建立作者QQ群方面,部分体育学术期刊将作者QQ群作为建设作者队伍的重要方式,有个别体育学术期刊建有1个或多个QQ群与作者建立线上联系。在微博建设方面,单独开通微博的体育学术期刊并不多,大多附属于主办单位的微博页面中,非定期地有关体育学术期刊的组稿方向、所获奖项、召开学术会议等动态信息。例如,2015年7月27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开通新浪微博,成为体育学术期刊中少数开通微博的期刊之一。但目前因无专人管理和运行,信息和受关注度都不足。在微信公众号建设方面,《体育与科学》是体育学术期刊中开通且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各项功能的期刊之一。《体育与科学》微信公众号不仅具有稿件查询、重点文章推介、科研方法等学术信息的功能,且开设了“作者自白”、创刊四十年专号“我和《体育与科学》”等栏目,且从2016年3月起,微信公众号中陆续视频文件,向用户推送期刊组织的学术工作坊和主题沙龙等活动信息,开启了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视频文件的先河。再如《中国学校体育》也通过微信公众号,播放了许多校园体育赛事视频。目前,体育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多已设置网站链接,读者可在手机上登录所链接的网站;有关学术会议通知、重点推介文章等。从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发展历程来看,大多数体育学术期刊已实现了媒介融合发展。在互联网出版模式背景下,体育学术期刊还需进一步加强自主型网站信息更新,并要在作者QQ群中建立及时互动,设专人负责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更新,发挥融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

3体育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影响力评价现状

在体育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评价中,网络传播影响力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已越来越引起文献计量学研究者和体育学术期刊相关负责人的关注。目前,体现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指标主要有2个部分:中国知网的引证报告中的数据,期刊自主型网站的统计数据。前者根据中国知网的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来源期刊的主题词词频、网站主页及学术期刊的引证报告等的统计数据;后者从各体育学术期刊网站收集相关数据。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的相关数据主要通过期刊网站链接、引用频次统计得出。

3.1基于中国知网的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评价

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统计分析平台”的传播趋势分析可体现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情况,评价指标主要有:web即年下载率、web总下载量、浏览量、各地下载量、各单位下载量、各学科下载量、文献访问量分区分布等。

3.1.1web即年下载率与web总下载量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每年的各学科期刊的年度学术影响力指标中,web即年下载率和web总下载量是评价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2个主要指标。web即年下载率是指某个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统计年发文的当年全文下载总篇次与该期刊当年发文总数之比,某学术期刊的web即年下载率能够体现该学术期刊发文当年的论文被下载的情况。web总下载量指某个被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在统计年被全文下载的总篇次。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8]可知,在web即年下载率指标中,《体育科学》居首位;在web总下载量指标中,《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为49万3800次、《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为23万4800次,分别列于第3位和第4位。

3.1.2浏览量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统计分析平台”的传播趋势分析明细表中可知,论文下载日期、下载量(次)、下载比例、浏览量(次)、浏览比例、论文信息。其中,由读者地区分布分析可知文献下载量、浏览量在各个地区的分布情况,有助于了解论文传播较为充分的地区和欠缺的地区,以及论文在国外传播的情况。例如,从2005年1月至2016年9月,《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的浏览量呈逐渐增长的趋势,2008—2009年间达到一个高峰,之后略有下降,至2016年再次达到新高。2008—2009年论文下载量则相对平衡,保持在15000~25000之间。由读者所属单位分析可知论文下载量、浏览量在各个单位的分布情况,这有助于了解学术期刊的目标读者、潜在读者分布情况。例如《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的论文下载单位中,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的下载量最多,达到9万3422次,占所有下载单位下载论文总数的7.34%;浏览量为6万9236次,占所有浏览单位浏览论文总篇数的6.33%。由《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的论文下载单位分布可知,目前,专业性体育院校、综合性大学体育学院及其图书馆是体育学术期刊论文主要的阅读单位和下载单位,这与数字文献资源的订阅方式和使用现状息息相关。由被访文献所属学科分析可知论文按学科归类后的被下载情况和浏览情况,这有助于了解学术期刊网络传播中的凸显学科。体育学术期刊可以依托这些学科创新栏目和选题。例如《武汉体育学院学报》被社会科学Ⅱ辑中的学科下载的次数最多,占比为92.44%,可见,这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开设的教育部名栏“体育人文社会学”有关。由文献访问量分布可知论文按被访问次数归类后的文献分布情况,这有助于了解学术期刊发文中最受用户关注的论文情况,此类论文具有较大的被引用可能。例如《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发文浏览量大于100次的有5211篇,占发文量的68.92%,发文从未被浏览过的有99篇,占发文量1.31%。下载量大于100的文献有5120篇,占所有可下载论文总数的67.72%,但也有99篇论文从未被下载过,其他约30%的论文下载量介于10~100次。由文献海外访问量分区段分析可知论文按被访问次数归类后的分布情况,这有助于了解学术期刊发文中最受用户关注的论文情况,此类论文也具有较大的被引用可能。例如《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发文的海外访问量分布中,下载量大于100次的仅3篇论文,占总发文量的0.04%。而占总发文量29.51%的2231篇论文从未在海外被访问与浏览,大多数论文的下载量介于10~50次。

3.2基于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的网络传播影响力的评价

3.2.1点击量和下载量

点击量和下载量可体现论文被关注和使用的情况,是体现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建设和学术论文网络传播影响力的主要评价指标。目前,从多数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门户网站可收集到摘要点击排行和全文下载排行2个指标的数据。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网站为例,某一年内发文的摘要点击最多为603次,位列前十的论文摘要点击次数介于182~603次,全文下载排行中下载量最多为3509次,位列前十的论文下载次数介于2440~3509次。

3.2.2浏览量

在浏览量方面,部分体育学术期刊的自主型门户网站可显示总访问量、今日访问量和网络在线人数。截至2019年4月29日下午4点16分,《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网站总访问量为266万5257次,4月29日访问177次,由网络投稿系统可知网络在线人数4人。《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2刊网站的总访问量为133万零195次。《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的总访问量为181万3976次。《体育学刊》总访问量为1700万2796次。

3.3微信公众号浏览量

由于多数体育学术期刊没有单独开通微博,在此不作分析。在微信公众号使用方面,《体育与科学》浏览量均在1000+,“作者自白”等栏目的篇均浏览量均在2000+。《体育学研究》的“新刊速览”栏目的浏览量均在2000+,《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创刊60载之学术服务”栏目的篇均浏览量均在1000+。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影响力可通过查询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统计分析平台”获知:web即年下载率与总下载量、浏览量等指标值。可通过体育学术期刊的自主型网站获知点击量或浏览量、下载量等指标值。可通过体育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获知浏览量等指标值。但是,因部分体育学术期刊尚未建立自主型网站,或是没有开设微信公众号,因此,本文基于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的网络传播影响力评价仅对建立了自主型网站和开设了微信公众号的部分体育学术期刊进行评价。

4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提升的主要困境

通过分析体现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相关指标发现,部分体育学术期刊还未建立自主型门户网站,并且仍然采用邮箱投稿的方式,因此,本文统计的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的数据存在缺失。对于多数建立了自主型门户网站和微博或微信公众号的体育学术期刊来说,由于缺乏专职的网络信息人员,网站数字化建设还不充分,微信公众号信息更新间隔时间长,这一状况亟待改善。

4.1部分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有待完善

笔者从2009年针对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调查中发现,部分体育学术期刊网站的网页打开速度较慢、网站的交互性不强、网站信息更新和建设不够、网站内容单一及缺乏特色,这与体育学术期刊的重视程度有关[9]。时隔十年,即2019年,各体育学术期刊采用了网络投稿系统,例如“玛格泰克”“勤云”“三才”开发的网络采编系统,此类网络采编系统运行较为稳定,自主型门户网站主页中内容丰富,上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随着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的普及,很多体育学术期刊顺势而为,先后开通“两微一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拓展了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途径。笔者经前期的调查发现,目前,在40余种体育学术期刊中,仅有11种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而其中大多数为核心期刊[10]。这体现出在发挥新媒体网络传播功能方面,核心体育学术期刊在转变思维,但是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的部分体育学术期刊又存在长时间不更新微信公众号信息的状态,一方面说明体育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也说明部分体育学术期刊受到了微信公众号没有专职信息更新与制作人员的掣肘。

4.2体育学术期刊的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有待加强

如前所述,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部分评价指标值来自各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在体育学术期刊评价中,体现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指标主要由评价单位从各体育学术期刊网站按年度采集有关评价指标的信息和数据,例如下载量、网站建设程度、网络投稿系统、微信公众号、网络显示度等,因此,体育学术期刊需加强自主型网站的数字化建设。目前,多数建立了自主型门户网站的体育学术期刊实现了论文免费下载和阅读,但部分体育学术期刊过刊回溯还不全面,部分体育学术期刊对日均下载篇数有所限制,这对读者的阅读体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多数建立了自主型网站的体育学术期刊会设置与其他体育学术期刊网站的链接,但有的网站链接无法打开,有的网站链接稳定性不足,因此,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设置的其他体育学术期刊的链接应确保有效。还有一些体育学术期刊的自主型网站的内容建设仍有待加强,除了具有网络投稿与采编的基本功能外,还应设置点击量、下载量、浏览量等网络显示度的即时数据和年度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功能。在移动互联网传播方面,有的体育学术期刊虽然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但是对于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处于信息更新间隔时间较长的状况。要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公众号在网络传播方面的优势,定期体育学术期刊载文和投稿有关的信息,吸引读者和作者,扩大体育学术期刊稿源覆盖面,提高体育学术期刊的网络显示度。

4.3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信息更新与制作岗位配置不足

据笔者的调查资料可知,目前,各体育学术期刊的自主型网站多已开通了网络投稿系统,实现了当期和过刊的开放存取。而对“两微一端”的信息模式主要分为3种:第1种是由专职编辑制作,例如《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研究与教育》《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等;第2种是由外聘实习生制作,例如《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第3种是未建立“两微一端”,例如《体育科学研究》等。由此可见,体育学术期刊主办单位多数没有设置网络信息更新工作岗位,多数编辑在承担审稿、编校等编辑出版工作的基础上,同时承担网络信息更新的工作。笔者认为,设置网络编辑岗位是各体育学术期刊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的侧重点。

5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提升策略

5.1加强网络出版和重点论文的“两微一端”推送

体育学术期刊不仅要重视自主型网站主页内容的建设,而且要加强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主页内容的“两微”化,加强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主页内容在“两微一端”的二次创作。目前,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评价中的指标数据主要是由中国知网和国家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出具。例如web下载总量和web即年下载率是体现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较为客观的评价指标。因此,体育学术期刊要提升网络传播影响力就要加强数字出版和重点内容的移动互联网传播,例如强化自主型网站主页信息更新和在相关数据库中的优先出版、加强“两微一端”的重点论文推送。

5.2充分发挥融媒体的网络传播作用

体育学术期刊在由传统的纸本出版向数字化出版转型过程中,并不是由新媒介取代传统媒介,而是多媒介融合的长期共存,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融状态。目前,体育学术期刊要在自主型门户网站与“两微一端”的建设上加大力度,在体育学术期刊发文内容的网络传播方面整合多种媒介资源,充分发挥融媒体在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提升中的作用。此外,如果能够建立体育学术期刊联盟,建设我国的体育学术期刊联盟门户网站[11],在体育学术期刊网络投稿系统、体育学术期刊发文数据等方面进行整合,对各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5.3完善数字文献的开放存取途径

有研究者对5种开放存取的农学期刊从优先出版和印刷后出版的文献计量指标与其他农学期刊作了对比,发现开放存取的农学期刊的web下载总频次、web影响因子、web即年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6项指标均明显高于非开放存取的农学期刊,说明农学期刊的开放存取是提升农学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手段[12]。目前,采用了网络采编系统的体育学术期刊多已实现了开放存取,例如《体育学刊》《天津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是较早实现期刊全文开放存取的期刊。论文免费下载和阅读实现了体育学术期刊网络资源的共享[13],可提高体育学术期刊发文的网络可见度与可获取性,对于提升体育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影响力及对体育科研成果的网络具有重要作用。

5.4借鉴国外体育学术期刊的有益经验

从国外的体育期刊网站来看,国外的部分体育期刊在网站栏目设置、开放存取程度、网站信息更新速度等方面有值得借鉴之处。其中,超过90%的体育期刊建有网站,网站导航界面友好,开放存取程度较高,且单篇论文网络出版成为了一种新的现象[14]。国外的体育期刊普遍以DOI号作为数字学术论文资源的标识符[15]。网络出版是国外体育学术期刊扩大网络传播影响力的重要出版方式,也是在国际体育学术交流背景下[16],值得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界思考的一个问题。由国外的体育学术期刊的经验可见,我国的体育学术期刊要顺应网络出版潮流,全面提升体育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影响力。

体育期刊范文8

关键词:教育期刊;选题策划;现实需要;互动性

众所周知,选题策划是编辑所作的有关宣传报道、重点题材选题的具体实施计划,它可以勾画出期刊某个时期的质量水准和风格面貌。做好选题策划是做好具体编辑工作的基础,选题策划是期刊方针、宗旨和任务的具体化,是期刊总体编辑思路的落实,是期刊风格的体现,它在期刊的编辑工作中占据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见全豹”的重要地位[1]。在当今形形色色的期刊中,很多走向市场的期刊莫不高举“特别企划”“特别关注”或“特别聚焦”等颇为撩人的旗帜,通过组织一流的编辑、、专家共同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深度报道,力求在广大读者中引起热烈的反响,给读者更深广的思索和启迪。在教育期刊里,以《人民教育》为例,其一贯重视教育大题材的开发,触觉敏锐,能较早地发现全国教育界的新生事物,并热情洋溢地予以报道。它开辟的栏目“本刊特别报道”,近年来陆续推出了《教师教育惩戒权立法与赋权》《家校协同育人的重心与机制》《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广东路径》《在线教育重塑学校教育新样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路径》等颇有影响、力度以及时代特色的教育报道,给全国基层教育工作者以政策解读和思想引领,让人不得不敬佩其编辑们的战略眼光和辛勤劳动。在这方面,省级教育期刊里也有不少做得出色的,如《特区教育》(学校家庭版)的“本刊关注”栏目就是专门策划和落实教育领域一些重要而新鲜的选题的,打造了一批优秀作品如《关注优等生——关于优等生道德欠缺的思考》《同学,对贫困同学的关爱从你身边开始》等,它面向读者,关注读者,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上海教育》《江苏教育》《江西教育》《教育家》《当代教育家》《未来教育家》等都开辟了相关栏目,在报道教育选题方面做得非常扎实。下文笔者将对有关教育期刊选题策划的几个问题展开详细论述。

一、当前教育期刊在选题策划方面是否符合客观现实需要和主观能动需要

所谓客观现实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出发,结合国家的各项具体政策制定选题;第二,以各种信息为基础,建立在现实信息基础上策划选题;第三,以读者需要和作者队伍情况为基础确定选题。所谓主观能动需要,则包括杂志的方针任务、总体编辑思想、个性风格等[2]。我国当前的教育期刊在策划并实施选题时,大多都非常到位地兼顾了主、客观需要。例如,《人民教育》前些年推出的《跨世纪教育工程——记上海市建平中学整体教育改革》《拥抱大地——黑龙江呼兰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纪实》《永不褪色的红飘带——赣南革命传统教育扫描》《“素质教育三湘行”系列报道》《折得东风千万枝——山东青岛市课程改革实验》《忽如一夜春风来——江苏徐州市校长竞聘制度改革透视》《这里有一片热土——江苏省阜宁县城北初中教师队伍建设纪实》等有关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重要报道,在全国基础教育界产生了爆炸性影响,为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和长效发展起到了领航作用。它的编辑思路是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并有及时的敏锐性、长远的预见性,对国家教育部门制定新的教育方针政策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这些重点报道也建立在当时的现实基础上,符合广大教育界读者的职业需要和心理期待。它的报道力度非常大,篇幅长,作者力量充足,在行文方面文采洋溢、热情奔放,有着非常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作为教育期刊的领头羊,《人民教育》常年坚持不断刊发类似的热点重点报道,在全国基础教育界产生了一个个冲击波,为其他教育期刊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教师博览》《江西教育》《湖南教育》《上海教育》《当代教育家》《师道》《新校长》《班主任之友》《青年教师》等地方教育期刊在这方面也做得十分到位,经常策划教师普遍关注的教育领域重点热点选题,策划思路一直依据主观需要和客观需要进行,不过稿件和编辑的质量有优有劣,刊发后产生的影响也会有大有小。

二、在选题策划的来源上有没有突破和拓展

策划具体的选题一般有四个方面的来源,分别是来自编辑部的,来自专家、作者的,来自读者大众的,来自领导或有关单位的。党的以来,中国教育界的改革创新实践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无处不在,只要关注它,就会发现许多真实感人的新人新事,就能体会到人民群众内心火热的创造激情,这种鲜活的素材正是教育期刊编辑们求之不得的好材料。要做好“特别策划”这盘菜,首先要有好原料,其次要有好手艺,手艺的优劣取决于作者和编辑们的水平高低。在阅读了大量教育期刊选题报道之后,笔者发现选题策划的来源还可以再突破,再拓展。编辑们要深入基层,和基层读者打成一片,从而走进他们的内心,体察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鼓与呼。比如,要关注教师刊物的主要读者群——中小学教师们,关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鸣唱着忧郁而真实的悲歌,他们的内心深处除了通俗意义上的奉献的崇高,还有什么具体细致又打扫不尽的恼人的灰尘,关注他们的工资待遇、他们的子女教育、他们的职称评聘、他们的学习进修、他们的业余生活,尤其要关注偏远农村的教师们的恋爱、婚姻、家庭,饮食、住房,工资能不能如期满额发放等问题,这些都是可以做文章且很有意义的,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报道必将受到他们的欢迎。2020年,在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一线教师还要进行视频教学的课例录制工作,他们夙兴夜寐,费尽心血,才能完成线上教学的繁重任务,其中甘苦值得总结报道。编辑们要有一双慧眼,要善于从国家各个层面点点滴滴的信息来源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要有敏锐的嗅觉,能嗅到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味道,还要有相当的前瞻性[3]。这就要求编辑要有高超的政策解读能力、较熟练的理论宣传水平、较精湛的编辑出版业务能力和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旦出现了新生事物或有一定普遍性和典型性的事件或现象后,编辑就要敏锐精准地捕捉到其中宣传报道、重点策划的“苗头”和“契机”,亲自或组织作者赶往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加以整理、提炼、概括、升华,使得这一选题的策划挖掘、宣传报道具有典型意义和工作指导性。

三、教育期刊选题策划在传统的特性之外有什么新变化

一般认为,教育期刊选题策划具备以下几个特性:第一,均衡性,即选题计划要大体适应各种门类在杂志上的比重,不要畸轻畸重;第二,多维性,即选题要多样化,又要体现与杂志个性相适应的轻重主次;第三,交错性,即要求选题既要有从正面展开的,也要有从侧面展开的,或者多角度迁回展开;第四,新颖性,即要做到材料新,写法新,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在这些传统理论涵括的范围之外,当今教育期刊的选题策划还面临着一些新的变化,本文将其归纳为突出性、互动性、全球性。突出性。当今期刊林林总总,花花绿绿,要想吸引人们的眼球,产生注意力效益,就必须有自己独特而突出的东西,要敢于打破习惯思维,善于走新路子。在题材上,要寻找微小却有意义的教育素材,发现他人未发现的,表达别人不敢或不愿表达的;在体裁格式上,要运用头脑风暴,处处创新,时时突破,对待重大的选题要重点推出,要不惜篇幅,慷慨地对待,在读图时代,除了要注重文章内容本身,对于版式设计、配图修饰、装帧印制也要进行仔细考量,可以赠送一些和期刊内容有关的音频视频资料,提高期刊魅力。互动性。当今时代,各种艺术门类交错互动,这是文化艺术创作的现实需要。一个好的教育选题,从它的酝酿到完成,除了需要传统的“一个脑袋一支笔”,还要和摄影、绘画、影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等有机结合,从而创造出新颖别致的艺术表现形式。许多教育期刊创办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学习强国号等新媒体账号,借助这些新媒体平台,教育期刊可以更好地与读者粉丝互动交流,实现媒体融合,这是顺应时势、满足新时期读者需求的传播手段。全球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互通交流,教育期刊界迎来可喜的机遇。此时的教育选题策划必须打破局限于国内的思维定势,走向国外,积极挖掘国外教育领域可以“为我所用”“供我借鉴”的题材或观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引导,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全球范围内的借鉴可以为教育期刊在海外的扩张发行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