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范例

计算机类

计算机类范文1

1.引言

互联网时代下,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成为企业的第一面孔,也是人们了解企业的途径之一。在企业的规模化快速发展下,对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类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为企业输送大量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类人才时,必然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市场发展动态出发,确保培养的人才契合企业的根本需求。就计算机类专业的网站设计类课程而言,更应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融入就业理念,在就业导向下完成网站设计类课程的改革与教学。就目前来说,如何在就业理念下做好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课程的教学依然是高职院校高度重视的一个焦点。因此,论文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的网站设计进行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网民的数量持续增长,且网络经济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企业也积极地运用互联网技术融入网络市场,并建立起专属网站。在这一条件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被这些进行网络建设的企业所重视,也成为高职院校高度重视的课程教学之一。无论高职院校如何重视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旦脱离了就业市场的真正需求,必然无法为企业输送真正有价值的计算机类人才(季润石,王浩,高校考试就业综合信息网站的设计与实现:人力资源管理,2018)。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高度重视计算机类专业的就业为导向的教学,通过立足于就业市场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引导学生正视教育环境与就业环境,并在毕业后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奉献出自己力量。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是必然,在实际的改革中应注重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

3.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的岗位需求及课程建设现状

3.1计算机类专业的岗位需求

一般来说,计算机类专业的岗位需求主要有网页美工、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开发设计、网站运营、网页编辑、网站管理及网站维护等。就网站设计课程来说,主要是倾向于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开发设计、网页编辑及网站管理。

3.2课程建设现状

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课程的建设,尽管已经受到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但在实际的教学实施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专业建设上岗位需求和培养目标的紧凑度不够,课程设施上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是整体性不足、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上,主要是设立和讲解特定的知识点,没有把岗位技能知识进行整体糅合。教学方法上依然是沿袭传统教学方法,结合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案例教学。教学考核上,以笔试考核为主,实践环节的考核力度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课程的有效教学,也和就业岗位的对接性不够,学生在学习了课程知识后依然无法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缺乏一定的创造性。

4.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课程的改革设计及建议

4.1网站设计课程改革设计的方案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课程的改革设计,应突出网站设计课程的核心教学理念,从职业性、开放性及实践性角度组织教学。课程改革设计中,确定职业岗位,分析岗位需求能力,最后确定教学项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边学边用,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既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工作,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可采用项目式教学手段,通过分析岗位职业情况选取课程内容,突出课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在教学内容组织上,突出教学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及实践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以实训方式进行,如高职院校院系级网站、旅游网站、学院教研室网站设计等(刘峰,刍议中职计算机专业《微网站设计》课程的开发:电脑迷,2018)。实际的实训目标从网站规划、网站首页制作、网站首页美化、网站二级页面制作、网站页面特效实现、注册登录表单功能实现、数据库的选择和连接、数据库数据的修改、网站测试和、网站管理和维修这10个方面来做起。

4.2网站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课程的改革设计,应做好网站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从情景教学、任务驱动及工作导向的教学设计做起。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教学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第一步,通过在网站设计课堂上引入案例,向学生提出问题,以案例演示的方式讲解案例的应用背景,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确定这一课堂的教学目标。第二步,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解决,这就可以把案例进行分解,并确定为多个任务,在任务驱动下制作案例(王丹玲,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网站与网络动画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8)。第三步,通过归纳和总结,在课程结束前对本次课堂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找出这一课堂的学习意义和学习的重点,找出学习的难点和易错点,对这些知识点及时总结。第四步,通过举一反三并学以致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加强训练,巩固学生的课后学习,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和学以致用。

4.3网站设计课程教学考核方式的设计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课程在改革中,应注重课程教学考核方式的设计。如在课程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就要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并让学生自主选择项目,以小组的方式进行页面设计,最后给出考核的结果。网站设计课程教学考核过程中,注重学生工作过程的考核,对项目进行任务划分,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评。考核过程中可选取教师评价、组员间的互评及小组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调查与规划能力、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构建能力、系统设计能力、系统实施能力及系统运行和维护能力。

4.4网站设计课程改革的教学建议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应积极地开展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不同的教学时间要求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实践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并提高实践能力。同时,网站设计课程改革的教学中,还需要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为网站设计课程教学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并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李茂林,卫培培,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站设计开发》课程开发与设计:电子制作,2015)。更重要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课程的改革教学,也要注重课程教学评价的科学设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的网站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一要积极地开展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二要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三要注重课程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结语

计算机类范文2

在当前的信息管理专业中,计算机类课程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项课程,但是在课程衔接的问题上,却存在很大的不足,为了培养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我国在教育事业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且清楚的认识到教育体系的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动力。因此在新形势的推动下,就更加应该坚持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与社会的发展协调一致。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发现课程在衔接方面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这样才能令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衔接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关键词】

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课程衔接;问题;分析

在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的课程衔接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不够专业与精透是当下最为突出的问题,同时教师自身的原因也阻碍了计算机相关课程的研究,总的来说,问题根源在于没有做好衔接性的工作,学生与教师也没有认清自身的本质工作,即使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于课程衔接部分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本文主要通过对计算机类课程衔接问题的研究,探寻一条合适的教育发展之路,让课程衔接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今后的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1当前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衔接的主要问题

要想对问题加以深入的研究,首先就要对衔接这一词语进行充分的认知。衔接的具体概念在不同的研究中具有不同的理解,在本文中主要是指要将不同学段或者某一学科中关于课程的内容、标准以及教学目标等情况进行优化与组合,从而达到最为理想的一个状态,这也为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课程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今后课程衔接工作的实践提供了必要的指导。笔者通过对当前现实生活中教育问题的研究,罗列出几点计算机类课程在衔接问题上存在的不足之处。首先,从整体上看,没有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当前的人才培养应该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更加高端的培养。所以在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定位上,理应是从整体出发进行设计,并且要在知识结构以及能力结构两方面符合现阶段学生的特点,将教学的深度实现阶梯性的递进。但是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中,对于教学设计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很多学校是各自为政,所以在层次感以及连续性上都不强,造成教学衔接的不扎实。其次,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上,往往会忽视衔接这一问题,由此就会造成教学内容具有重复性,有时还会存在交叉现象的出现。在通常情况下,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所接受的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自身的基础素质也不能相互适应,因此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在对现有的计算机相关课程教材的抽查中发现,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无一例外的拥有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安全技术等基础的课程,不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课程相同的状况,所以造成时间的浪费,同样的一个知识点要重复性的学习两遍以上,学生自己也会觉得枯燥与拖沓。第三,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技能倒挂的现象,并且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也不具有阶梯性的特点。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加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予以一定的重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在理论上花费的时间较长,但是在实践中却明显具有很大的不足之处,学生无法充分的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尤其是在实训基地的建立上,学校不予以重视,学生就无法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学生学习到的只能是理论,长此以往,学生的个人能力不仅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甚至还会存在下降的趋势,计算机相关的技能水平也就无法得到应有的阶梯性发展。

2对当前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衔接的思考

通过对当下现有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可以了解到,要想让课程的衔接变得更加顺利,就要在现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的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以课程改革为首要核心。在信息管理专业中,需要设置的课程有基础知识课程、计算机方向的课程、计算机应用处理方面的课程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课程等,不同的课程类型中又包含着具体的分支,例如C语言就是基础知识课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Java语言则是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只有明确课程的设置,才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加扎实的知识。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建立起三条线,一条线是管理线,学生在信息管理课程系统的管理基础上,可以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技能,学会使用统计分析工具,在充分了解其自身原理的基础上,更好的实现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一条是计算机应用线,这条线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将计算机作为一种手段,借用这种手进行多媒体以及美工等方面的设计,或者是在网站设计上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最后一条线是计算机编程线,通过对这方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编程方面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除此之外,要想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应该积极的为学生创造一系列的空间,多举办一些竞赛,举办电子商务类型的竞赛,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创设一些网站建设方面的比赛,让计算机应用方向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让计算机编程方向的学生在运用计算机语言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开发,增加学生在实践方面的水平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尽可能的解决计算机课程在衔接性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教育。

3计算机课程体系衔接的措施

3.1统筹规划,系统设计课程体系

在对计算课程体系进行衔接的过程中,应该由学校牵头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并且积极的吸引企业参与其中,形成学校、个人以及企业的三足鼎立,一方面学生有了参与实践的机会,一方面企业可以吸收更多优秀的人才,还有一方面是学校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就能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因为这三者的目标是相同的,只有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培训系统,实现学生在课程标准以及教学重点方面的有效过渡,并且得到进一步的衔接。学会统筹兼顾,选对学生使用的教材。在信息管理专业中,要想保证计算机类课程得到有效的衔接,就要在教材方面多下功夫,从基础性的方面做起,对每一部分知识模块进行合理的分析,将计算机类课程中的知识模块分割成为独立的单元,分清前导与后续的关系,这样有助于知识的进一步延伸,学生也可以在学习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得以拓展,这样才能具有层次性。在教材编写方面,应该与实际的情况相贴近,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做到教学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一致。

3.2兼顾差异,避免课程或教学内容重复

当前,各大院校在招生规模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数量上更是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态。计算机类课程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因此应当综合考虑不同学生在基础素质方面的差异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这样才能避免出现重复的现象。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衔接上,可以从以下的两个方面作为着手点。一方面是要实现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为一个班,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为一个班,不同班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教学重点,例如对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而言,就需要在文化知识以及理论基础方面多下功夫,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则要将重点放在提高整体性上,这一方式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性变化,也能有效的节省时间,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另外一种方式是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学分标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在稳定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的提升。学校可以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是在知识模块的制定方面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一学分标准在不同的学校中都是能够得到认可的,只要学生在某一部分修够了学分,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不再学习这方面的内容了,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计算机类课程在衔接过程中的效率,也能有效的避免教育资源造成的浪费。

3.3突出技能,体现实践能力的阶梯性

首先,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也就是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朝着应用型与技能型的方向发展,为了保证学生在毕业以后都能掌握应有的技能,可以考取相应的证书,只有通过证书的考试才能毕业,为了体现出阶梯性的实践能力,证书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个人能力考取不同等级的证书,等级越高说明学生的专业水平也就越强,对于发展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只有在实践能力方面实现阶梯性的发展,才能满足既定目标的培养。其次,提升水平,培养职业综合能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庞大的人才队伍。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只有加强他们在实践方面的培养,才能起到引领社会的作用,满足社会不断进步的要求。从经验层面的技能向策略层面的技能的提升,是当前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衔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因此,信息管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在巩固经验层面技能的基础上,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智能性行为培养,促其从技能操作者提升为操作群体中的管理者;应加强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培养,使其成为综合能力高、适应社会能力强的社会人才。相信在上述的举措中,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课程的衔接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更好的实现人才的培养。

4结语

总而言之,做好信息管理类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有效衔接,可以让学生具有更多深造以及发展的机会,在我国当前的教育阶段,这方面的工作是明显不足的,但是只要做好目标定位的工作,始终将差异性以及层次性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前提,就能让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更好,实现特色化与协调化发展的教学,让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让有关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认识到当前计算机类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作者:易文奇 单位: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马秀峰,李彤彤.目标导向的高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03):41~44.

计算机类范文3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人类对计算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对计算机应用越来越依赖。因此在高职院校,掌握并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已成为学生知识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过调查,毕业生走向社会后,不能灵活运用计算机,基本技能欠缺。由此反映出目前的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现状分析

2.1分析教学对象

入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家庭背景好的学生经常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基本操作非常熟练,所以很多这样的同学自认为水平很高,对所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内容不屑一顾。家庭背景差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计算机,有的新生几乎没接触甚至没见过计算机。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学期课程中进行统一排课,形成不同起点的学生进行相同学习的局面,对所有学生均采用一个起点授课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有一定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他们的浮躁情绪。

2.2分析教学内容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满足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需要都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材,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需求,与专业结合不紧密。另外,教材一般都滞后于社会上现行的流行版,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以“操作系统”为例,我校使用教材介绍是winxp,而社会上现行流行版是vista或win7。这种脱节,使得课堂上很难接触到软件的流行版,从而降低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积极性。

2.3分析教学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有些高职院校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过多注重理论传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导致如今学生“理论十足,上机糊涂”的普遍局面。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虽然教师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没有注重实践。讲得多练得少,而且很多学生课下没有条件进行实践,造成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

2.4分析学生应试

目前,很多学校明确规定“:毕业前未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不得毕业”,把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和毕业证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教师既想创造条件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但又要面对等级考试通过率的压力,另一方面,学生为了通过等级考试,把很多精力都投入到考试相关学习中,如考试技巧、练量试题等。因此实际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距离。

3.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的探讨

3.1采用分层次教学,实现因人施教

针对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可以分层次教学因人施教。首先,在新生入学时进行摸底考试,其中理论为30%,操作技能70%。全面了解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其次,考试以考核操作技能为主,考核90分以上为优秀者可免修本课程,也可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开设高级班。如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等课程。考试合格与不合格为中、初级班。然后针对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开展因人施教。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调动起高水平学生积极性,去帮助基础薄弱的同学。这样,既能有效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又能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

3.2灵活设置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不同专业强化不同知识点,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新闻和艺术类专业应注重多媒体内容的教学,法律文秘类专业就要强化文字编排、excel表格等内容的学习,会计类专业就可以强化excel表格的学习。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亦能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对于大部分文科类专业来说,目的是熟练掌握各种相关软件的使用,以及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简单了解。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数制这一章节只需简单介绍二进制即可,对于数制之间的转换可以不做要求。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学生来说除了达到文科学生的要求之外,还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应用基础如计算机组装、维护和网络等等,以在较深的层次上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来应用计算机。

3.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特别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大力提倡“精讲多练”。“精讲”,就是讲课程的要点和难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多练”是多上机操作。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多种情况下,应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并注重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4依托网络优势,建立教学平台

开发网上教学网站,构建基于校园网络的网络教学平台,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生态圈”。一方面实现资源共享,由于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师必定积累大量的案例,把案例、练习资料上传到网站,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下载课件、资料巩固学习,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辅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另一方面师生可通过网络及时沟通,学生有疑问,教师可利用BBS论坛、电子邮件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答疑服务,使师生在交流过程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

3.5立足职业岗位需求,处理好应试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根据“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大纲要求,题目是由理论题和操作题两部分组成,等级考试中的操作题都是具体操作的应用例子,理论题也是关于具体操作方面的,而案例本身又包含着理论,因此,学生能否通过等级考试,关键还是在于操作熟悉程度。再仔细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职业岗位需求,着重是word文档编辑,excel表格处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等等。可见两者之间都存在一个共性,就是案例操作。因此采用案例教学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好不过。

计算机类范文4

关键词:专业评估;专业建设;计算机类

专业教学为贯彻落实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安徽省教育厅依据相关文件要求,结合省内普通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019年试行版)》,对计算机类本科专业进行专业认证或评价。本评价指标体系很好地融入了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是提高计算机类专业教育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专业评估可以促进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的内涵式发展,进一步加快专业工程教育改革的步伐。

1专业评估的意义

本次专业评估是对安徽省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也是对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进行的综合评估。专业评估并不是增加学校和二级学院的工作负担,而是一种促进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使高校逐步健全教育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专业评估将促使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以培养人才为本,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

1.1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包括:专业办学目标与建设规划,专业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教学成果,科研水平,教学质量,社会声誉以及特色项目。在这些一级指标中,专业办学目标与建设规划,专业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环节,科研水平和社会声誉,属于重要指标,且在其二级指标里,都有明确细化和量化的观测点[1]。本次专业评估实行“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评估体系。“保合格”(C级)是达到“三基本”,即基本的本科办学条件、基本的管理水平、基本的质量保障体系;“上水平”(B级)是达到省内同类高校先进水平;“追卓越”(A级)是达到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水平。本次专业评估旨在促进高校专业围绕“培养目标”,对培养标准进行科学定义,并且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进一步规范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使高校明确自身在优化专业建设方面的责任,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同时,专业评估的指导思想也契合了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2,3]。

1.2专业评估引导专业建设

专业评估直接强调了计算机类专业建设要围绕学生为中心,给高校专业进行科学定义人才培养标准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专业建设实施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都要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专业评估的原则仍然是坚持基于产出的成果导向,通过评价指标点,引导高校在专业质量建设方面开展调查分析,反向验证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设置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是否完成等,以评促改,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最后,专业评估明确要求高校建立和完善持续改进机制,这将引导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建立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使评估和评价常态化。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我校以专业评估为引导,严格按照计算机类专业综合评估实施方案,高标准地开展自查自评自建工作。为切实推进2019年的专业综合评估工作,专门成立了计算机类专业综合评估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开展评估准备工作。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自评分别从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条件、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7个方面进行实施。经过多次调研进一步明确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立足地方,面向安徽,辐射长三角,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制定了促进专业内涵式发展。

2专业评估对当前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的启发

2.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

专业评估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更加重视学生全面的能力培养,这将会更好地促进计算机类专业教育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教师需要把握好知识讲授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这对计算机类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专业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与各类学科都有很大关联性,如电子技术、机械自动化、离散数学等,因此教学过程中需加强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要侧重提高学生运用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引入计算机领域的最新成果、前沿技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当前在大数据背景下,提升数据运算速度的主要形式是高度并行化,所以在相应的专业教学中要融入并行算法、并行数据结构等相关知识,加强并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4]。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需要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性。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尝试采用MOOC、学习通、雨课堂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网络教学模式,侧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主动式学习。同时合理设置课程考核内容,多样化考核方式。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革,逐步将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中内容陈旧、轻松易过的“水课”变成有难度、有深度、有挑战度的“金课”。

2.2拓宽教学资源,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调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一方面,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占比,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课程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除了基础性实验,更多地开设设计性实验和综合应用型实验,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条件,增设一些拓展实验和自学实验,以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教学形式上,摒除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模仿操作的填鸭式实践教学,要让学生分组合作,自己动脑动手完成实验。另一方面,转变课程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加大实践内容的分值,实行多元化考核方式,在考查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更加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逐步探索“基础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3个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教学资源方面,建设实践教学基地,联合企业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建设,优先选择在信息产业行业中的骨干企业,能够与专业良好对接的大型企业作为合作方。校企双方建立协同创新的教学模式,联合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聘请企业专家加入教学指导小组,参与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将部分实践课程放在企业,让学生定期去相关企业实习,并且邀请企业工程师来校讲授实践课程,将计算机类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和企业项目资料融入教学中,通过此方式强化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应用型创新实践能力。第二课堂育人方面,完善学科竞赛平台,以赛促学,加强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对于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学科竞赛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制订相应的竞赛奖励机制,建立专业协会组织并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开放竞赛实验室为学生开展学科竞赛的实践活动搭建良好的平台。同时考虑采用将竞赛与专业实践课相融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让学生在竞赛项目中逐步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学科竞赛有针对性地强化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训练,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与兄弟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开拓了视野。持续改进方面,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反馈及改进机制,注重教学质量监控。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应包含校内和校外两方面,其中校内评价是针对学生的实践学习、就业监控以及教师的实践教学等进行评价,校外评价主要由企事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的质量评价。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小组,组织召开座谈会、通过问卷调查、督导和同行教师听课等多种形式,及时收集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等多层面的反馈信息,深入教学反思,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问题,形成“评价—反馈—改进—评价”的良性循环体系,确保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2.3构建科教融合平台,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高校需要将科研和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加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5]。高校发展的基础是教学,而高校层次的提升关键靠科研,教学工作和科研水平成为体现高校综合实力的核心因素,两者相辅相成。科教融合的教育理念也契合专业评估“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6]。通过建立健全科教融合平台,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将科研和教学互融互通,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将科研资源与教学资源相融合,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把教师的研究内容设计为一门课的部分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另外可以把教师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相关问题等补充到相应专业课程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了解计算机学科新技术,提升教学深度。教师可以将实践教学内容和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联系起来,将科研项目设计为实践教学中的设计型、研究型以及综合创新型实验,进一步促进科教融合,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7]。

3总结

计算机类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校企合作

一、引言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国家提出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政策是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补充,同时对实验教学提出新挑战。实验教学是理工科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占有重要地位。理论知识需要通过有效的实验教学环节才能帮助学生深人理解和掌握。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着几个问题。尤其是实验教学不仅需要一定课时的保障,还需要教师大量的投入,需要实验设备的投入,尤其是硬件实验还需要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建立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在线课堂,特别是计算机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因此,在我院深化校企合作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二、学院计算机类专业概况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中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成都理工大学于2000年在亚洲最大的受控核聚变实验基地创办,是我国核工业所属唯一高校(国有)。学院秉承“两弹一艇”“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恪守成都理工大学“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校训,形成了“敢为人先,奋发图强,育才树人,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目前,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以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五个本科专业,还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两个专科专业,计算机类专业在校学生规模3000余人。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积极探索实践创新教育改革,培养与市场接轨的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服务,走可持续发展的办学道路。学院确立了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强调以企业实训为主线,构建以计算机类专业群等多个相关学科专业的、多层次的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让学生在真实企业的场景教学环境中进行实践与综合创新训练,全面提高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教学、科研与生产的相互促进。基于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发展,上述计算机类专业是本院重点建设的专业方向之一,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面临繁重的建设任务,在学校统一安排下,按照新工科建设要求,以国家教指委计算机专业建设为导向,对培养方案进行了新一轮修订,根据企业需求,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新增了一些课程,如创新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引进教学计划等。

三、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改革

学院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1)全面提高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2)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3)引进企业进入学校,实现校企之间在产学研的相互促进。其中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是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实现上述目的的根本保证。

(一)加强实训平台建设

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必须秉承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学院从办学的第一天起就把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作为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多年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开展实践教育的最佳途径就是要建设一个功能强大的实训平台,建设一支实践教学能力过硬的教学团队。而离开实训平台,再优秀的实践教师教学团队也难以施展其育人之才能。实训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重点打造以计算机类专业群为核心的软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实验室、物联网工程实验室以及大数据实验室建设,制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以培养“双师型”高校教师为目标,完成以下三方面的建设工作。首先,教师定期在企业接受培训,项目执行期间,本院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课程培训。企业安排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导师,结合企业技术平台和高校课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对本院的教师组织开展定期培训,培养多个专业方向的优秀师资,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完善专业学科建设。培训期间,企业带领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培训、课题研究、技术研讨、学习和交流活动。培训导师结合不同的项目演练,引导教师掌握实用的技术和教学方法,形成一套科学实用的技术演练和教学体系。将公司的技术课程引入到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将企业的技术课程纳入正式的课程体系。第二,企业工程师进入高校课堂,在校企全力支持和配合下,企业派遣具有丰富实践研发经验的工程师,为学生进行授课,完成一定课时量的课程。企业工程师在对学生上课辅导的同时,也会带动参与过企业技术课程培训的教师将企业级工程实践项目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工程师结合不同的工程项目类型,进行任务分解、技术综合,将各种技术要点提炼出来,形成一套科学实用的技术演练和教学体系,帮助教师将实际工程项目的要求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课题研究、技术研讨以及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大数据专业的技术指导水平。第三,教师在企业顶岗挂职,企业有计划地组织我院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直接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系统架构搭建,进入企业核心产品和技术部门,切实提升我院教师的实践与行业应用能力。公司推动教师在企业挂职从事工程研发实践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直接参与企业项目优化和创新活动;教师参与企业的方案设计、技术架构更新换代、技术核心内容提取等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工作;参与企业的产品预研、产品市场分析、系统创新设计、系统框架构建等核心技术工作。

(二)提高实践教师教学团队建设

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是本院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办学之初,本院就已经认识到了该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与专业教师自身实践水平和专业综合素质息息相关;没有一支实践能力强、实践教学水平过硬的教学团队,是不可能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的技术人才的。因此全面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加强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就成为确保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举措。如何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和专业综合素质过硬的教学团队是摆在学院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中心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二十四字方针,即:引进充实、继续教育、终身学习、产学一体、政策保障。(1)引进充实:学院在引进教师时一方面要大力引进理论基础扎实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另一方面也要引进一些已经具备企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来充实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特别是要注重在企业中具有实践经验、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来中心担任专职或兼职指导教师。(2)继续教育:目前我系教师多数是来自重点大学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他们理论基础扎实,但普遍实践能力薄弱,实践教学水平一般,应付专业理论课程尚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还需要不断地打磨和培养。因此学院将通过教师继续教育,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这类教师到企业进行软件开发,让教师接触真实的企业,在工作中逐步积累经验和技能,加深对企业需求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将专业能力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无缝衔接。另外,学院每年还将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参加公司的培训,使得教师能够掌握前沿的技术,打造一支“双师型”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全面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3)终身学习:专业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知识经济时代。过去那种靠年轻时在学校里的“一次性教育”所学到的知识使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系里制定各种政策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终身学习,为他们终身学习创造条件。特别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企业的锻炼,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使教师们不断增长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教学水平。(4)政策保障:在政策和制度制定上,不断完善约束、激励、考核机制,对实践教学进行鼓励和导向。如根据教师是否参与企业项目以及参与的程度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一项重要依据,提高教师工作待遇,吸引科研水平高或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工作。通过以上举措,目的是要建设一支实践教学水平过硬,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团队。有了优秀的教师和实训硬件平台,就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实现校企之间产学研的相互促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学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开启了校企联合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道路。最初的校企合作仅仅局限于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如果学院不和社会进行双向交流,不把教学和社会生产、社会经济活动融为一体,不与用人单位对接,那么培养出来的人在类型、水平、质量等方面就会和社会需求的规格不相匹配。更不用说培养什么创新型的人才了。因为学校里培养的人才首先要被企业所接受,学生都无法就业又何谈创新呢?学院在校企合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院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和制度,鼓励教师进入企业,参与企业开发各个实践环节。企业通过学校提供的人才支持进行技术改造;教师通过参加不同层次的实践和科研活动可以克服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弊端,进而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活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产学研合作的一个基本内容。实习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践活动,而被拉近了学生与企业间的距离,有利于加速学生与职业角色间的转变;另外,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院已经与达内教育集团、源代码、Oracle、软通动力、华迪、国信安等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了计算机专业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更深的合作层次是企业针对学生进行职前在岗实训,缩短学生与企业需求的距离。3.深化产学研合作办学。产学研合作是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以企业为技术需求、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目的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本院在产学研方面积极申报部级产学研协同教育项目,推进网络资源平台。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进入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让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需求。

四、总结

计算机类范文6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群;项目化课程改革

一、项目化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国外对项目化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不仅形成了体系,取得较高的实用价值,还从中提炼出各自的特色亮点。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等。国内研究者虽然对“项目化课程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研究成果呈现出零散、分散,个别化实施的现象。具体表现为:(1)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项目化”课程改革研究仅停留个别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上,可参考的、面向专业群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案例很少,很难对专业群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提供指导。(2)项目化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对教师来讲缺乏实践经验,只是出于“纸上谈兵”的阶段。教师对于基于真实岗位情境下的项目化课程整体设计把握能力不强,项目化课程的设计步骤掌握不熟,对项目化课程内容的选取缺乏程序性和逻辑性重构,达不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群项目化课程改革实施策略

(一)计算机类专业群“三平台+三模块”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区域经济对计算机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研究构建“3平台+3模块”课程体系。三平台是指公共基础平台、专业通用平台、专业核心平台,三模块是指选修模块、创新创业模块、拓展模块。其框架如下图所示。通过3个平台课程的设立,把原先分散于各专业的实习实训设备及各专业有着不同专业优势的师资力量等组织起来为专业群人才培养服务,使专业群内各专业协同发展,各专业间形成合力,提高规模效益和教学资源的共享性。通过3个模块课程的设立,旨在培养学生职业升迁和跨岗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关注了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计算机类专业群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施保障体系的构建

(1)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提高教师企业项目经验,制定激励政策安排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进校授课,使专兼职教师具备企业真实的项目经验。便于项目化教学的开展。其次,提高教师的项目化改革的思想和能力。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对教师进行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改革和实施能力。(2)精品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基于真实岗位情境进行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原有的知识体系的课程内容被打破,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的学习内容缺失,不利于学生职业岗位的提升拓展。需要建设丰富的课程资源库辅助学生学习,保障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的知识补充,确保知识目标的实现。(3)实训条件建设。按照企业岗位工作环境重新规划项目化课程建设所需的实训场地、实习(训)设备、相关配套设施、实训管理制度、一体化教学运行机制等相关资源,如完善校内“校中厂”建设、校企共建职场化实训室,建设校外合作企业教师工作站、学习工作站等,将企业的岗位工作环境、企业文化氛围引入到课堂,使学生按照真实项目身临其境的进行学习,保障职业能力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群项目化课程改革解决的问题

(一)解决了职业院校教育体系与企业岗位需求衔接不紧密的问题

实践基于真实岗位情境的项目化课程改革,可以实现课程与岗位无缝对接,课程能力目标即企业真实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保教学效益和培养目标的落实;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缩短学生就业上岗的适应期,解决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供需矛盾。

(二)解决了现有课程体系不适合项目化教学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大多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将课程类型分为理论课、实训课、实习课程,一般学生学习完理论课程,再去校内实训室实训,之后再去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校外课程实习等。这几种课程相互分离,课程内容不符合职业岗位能力设置,没有基于工作岗位来设计课程学习内容。本课题将研究解决现有课程体系不适合项目化教学的问题,设置符合项目化教学的课程体系和项目内容,让学生“能力本位”和“知识够用”两者兼收。

(三)解决了教师教学能力不能完全满足项目化教学的问题

计算机类范文7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专业师资;教学方法;立体化教材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20条举措,要求高职院校准确把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为“三教”(教师、教法、教材)改革指明了方向,必将给高职教育带来深远影响。

一、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机制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很快,当前大多数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相对滞后,修订频率不高,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容易跟市场需求脱节。必须让企业有效参与进来,校企共同根据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动态调整。

(二)课堂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深度校企合作的需求

课堂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水平。当前计算机类专业教学大多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相对单一。虽然已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但由于场地有限和实践教学投入不足等因素,无法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造成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人才培养质量堪忧。

(三)缺少以项目驱动为导向的实践课程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对高职院校而言尤为重要。在实践教学中,以行业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当前,高校教师虽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水平,但缺乏行业工作背景和企业岗位历练,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并不透彻,知识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脚步,职业技能水平、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有所欠缺,无法满足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需要,难以有效推进项目驱动实践教学的开展。

二、当前校企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校企合作的合力还未形成

校企合作是一项复杂工程,涉及政府、学校及企业等多元主体,其主要目标是有效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从而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持。高职教育作为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需要依靠和发挥政府、企业等多元主体的作用,但实际上只有部分院校能够得到本地政府的资源支持。此外,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建设规范时,企业很难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将行业前沿理念和技术融入,造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无法适应深度校企合作的要求。

(二)校企合作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

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也出台了相关指导性文件,但仍缺乏详细、操作性强的校企合作准则和规范。加之校企运行机制不同,容易造成学校及企业在权、利、责三方面所承担的角色界限不清,导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缺少法制保障。

(三)校企合作缺乏持续性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合作企业良莠不齐,很多合作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赚取实习“人头费”,追求的无非都是短期利益,较少关注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校也会忽略自身作为教育主体所承担的主要职能和义务。合作企业一旦发现学校生源的市场空间有限,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后期合作热情势必会降低,校企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也将无从谈起。

(四)师资水平难以满足深度校企合作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力量与关键所在,也是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大多缺乏行业背景,技术服务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普遍不足,对企业开发新型产品以及技术攻关与支持等方面的实际作用并不大,故而无法吸引企业,尤其是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另一方面,计算机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行业技术发展较快,业务精湛的企业技术人员工作繁忙,如果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那么高职院校很难吸引企业高水平技术人员兼任指导教师,与专业核心课程有关的优秀技术人员更是稀缺资源。

三、校企合作中关于“三教”改革的建议

(一)以校企融通为手段,培养专业教学队伍

1.建立校企双向交流常态机制,共建教师企业实践平台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根据专业发展需求和教师成长需求,学校应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学习和实践,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研发和生产活动,帮助教师增加实践阅历、积累实践经验,使教师在生产实践中感受工作环境,明确岗位要求,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熟悉实际工作一线的设备、技术与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从而也更了解企业对高职人才岗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部分校企合作项目转化为教学载体,积累教学案例,反哺教学,实现产教融合。同时,学校要完善教师培训激励机制,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及技术应用,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行业新技术和新技能,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2.注重师资队伍的专兼结合结合

实际教学需要,学校聘请或企业派驻业务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有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分享行业技术及实践经验,双方共同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这不仅可以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也可以让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育、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训室建设等过程,还可以对在校教师进行“传、帮、带”,真正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二)校企互动,转变教学方法

1.以课程改革为载体,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是课程开发需要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现代技术和职业岗位需要,按照职业标准,有机整合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以突出职业本位、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对相关的职业岗位和任务进行具体分析,明确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因此,高职院校应与企业紧密合作,结合行业人才需求,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需要,双方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开发课程内容,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整合有关课程资源,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抓手,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控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程教学组织与驾驭能力、教学手段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依托信息化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接触到真实项目,深入了解实际项目流程,学校与企业需要共建课程项目教学资源库或在线学习平台,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引入,推动相关课程实训平台的建设,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实施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做”合一。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可以结合慕课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体现教学的实效性,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为实施差异化人才培养策略提供有力保障。

(三)校企联合,灵活开发教材

教材是教学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和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更是专业发展的根基和课堂学习活动开展的主要媒介。学校应该制订计算机相关专业教材建设规划,推进专业教材改革,鼓励校企双方依据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充分引用行业真实案例和项目资源,共同开发符合生产实际需求和体现行业发展趋势的教材,甚至可以编写工作手册等新形态的“立体化”教材,并配套开发课程信息化资源。同时,需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学情特点,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根据行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调整、更新教材内容。

四、结语

计算机类范文8

随着改革开放和教育体系的改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现行的课程标准之中。我国的教育改革也从基本的课程内容调整,逐渐加入了创新性的个性化的教育机制。文章从计算机专业的个性化学习过程进行分析,为其教育体系和环境设计提供参考理论。

关键词:

计算机类专业;个性化;学习环境;设计研究

我国社会竞争还在不断加剧,因此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是适应社会优胜劣汰残酷事实的基础。每一个学生都具备自身的学习优势和劣势,也有对不同领域和方向的学习热情,因此加强计算机类专业的个性化学习环境是提高人才能力的教育基础。

一、个性化学习环境教育方式的发展现状

希腊教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提出了教师应当使用助产术提高学生的教学成果,而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也曾提出了因材施教,教育者应从学生的个性决定教导的内容。传承千年的因材施教理论是我国传统儒家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教育者和学习者最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需要教师对学习主体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坚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习替代讲课成为塑造学生个性的基本构成。以学生个性为区分的学习环境设计,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也能为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留出适当空间,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更加高效的知识吸收。在过去的教育课堂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学生没有资格选择喜欢的知识进行进修,也不能因为课程的不适用而放弃,期末考试是学校对学生价值的直接评价,也是学生被强迫灌输知识的原因。虽然目前的教育机构也在努力的推广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但是人口基数和社会竞争让因人而异的教育方式举步维艰。我国很多院校开展了小班和分班的教育方式,但是其本质还是根据学生的成绩而不是能力进行分班,这样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到没在重点班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给重点班的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不平等的教育方式也是目前青少年走上绝路的影响因素之一。

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体系的发展现状

我国最早的计算机类专业是在1956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中设立的,同年党中央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规划中表明其了对计算机新兴技术的肯定和重视。计算机类专业有着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弥补很多传统教育的不足,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体系发展时间还不充裕,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待解决的问题。计算机类课程,顾名思义是需要结合计算机领域的技术和手段对行业领域进行拓展和规划,但是很多院校不能从以往的教育结果中吸取经验,应用过于单一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在讲师方面使用理论过硬但是没有实际经验的专家,让学生的在毕业后还需要根据时展进程继续进修,既浪费了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也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失。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都是理论课程的课时高于实践课程的课时,即使是开设实践课堂的过程中也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沿袭传统教育方式对学生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不能从中得到希望学习的部分。在学习环境上很多学院都出现了计算机配套教学设备和教室不足的情况,特别是计算机相关专业过多的高校,很容易出现课程“撞车”让一部分学生长期得不到计算机的实践学习,对文化课是的理论知识毫无落实过程,也就成为了实践课程却要死记硬背的学习窘状。

三、计算机类专业个性化学习环境设计研究

现代化的个性化学习环境要从计算机类专业的学习风格开展设计过程。任课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的设计,包括对教学过程中策略的制定和课程开展后的反馈等等,其中研究学生的个性需要需要放在教案预备的重点部分。开展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且细致的研究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再从不同的角度对理论和实践课程进行严谨的授课。教师应当在课程开始之前进行学生个性特点的收集,以便在课程开展的同时能够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提供科学的教育方式。因此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向的收集是创造个性化学习环境的首要工作。通常教师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对学生的兴趣进行调查,首先是传统的调查问卷的形式,也称作异步调查方案。调查问卷的项目可以设置姓名、年龄、教育程度、计算机接触时间、信息化水平、感兴趣的领域等等,这样的简明的问卷调查方式能帮助教师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提供信息基础,也能更好的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掌握和追踪。另一种学生兴趣信息收集的方式是采用网络活动调查的方式,通过参考学生经常点击的学习链接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网络数据的调查项目还可以包括学生在该页面停留时长的统计、该页面经学生访问的频率、经常搜索的关键词等等。在收集学生的个性需求信息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其需求制定好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学习者能力变化后的教育策略的改变以及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完善计算机类专业个性化学习环境设计过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类专业个性化学习环境设计还需要存在着很多待解决的问题,教育机构对学生个性追求的掌握不足是造成目前计算机类专业人才不足的根本原因。因此教育部门一定要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区域内的教育改革政策,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为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竞争力的支持。

作者:赵智超 吴铁峰 单位: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