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期刊范例

航空航天期刊

航空航天期刊范文1

关键词:航空航天;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称意称《意见》)。《意见》强调:“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加强我国科技成果传播、应用、转化的力度,推动建设与世界科技强国相适应的科技期刊体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从2019年开始部署开展分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工作(以下简称分级目录)。分级目录旨在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推动高质量中国科技期刊与国外高水平期刊在科技评价中等效使用,吸引高水平论文在中国科技期刊首发,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个学会获批开展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编制与项目。虽然中国科协主导的分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是一项刚刚起步的工作,但是我国关于期刊分级的研究热度一直很高。科技期刊分级大体可以分为3个层面:一是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对期刊分级,二是其他行政部门对期刊的评比和分级[1],三是图书情报机构或数据库编制机构对学术期刊分级。20世纪70年代,西方核心期刊理论传入,我国期刊分级评价起始于核心期刊的遴选工作[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目录,都是期刊分级重要的实践[3]。中华中医药学会从中国科协分级目录项目层面对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制定工作进行了实践探索[4]。可以说,对科技期刊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进行分级是科学评价、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5]。随着期刊分级或者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期刊之间的竞争趋向于不平等化。中国的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时,往往并不关心学者的研究内容,而只是关注发表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为了鼓励学者在国外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一些高校甚至给予高额奖金作为奖励[6]。这种学术评价体系导向,不仅导致我国优秀的学术资源严重外流至国外高影响因子期刊,而且造成国内一流期刊和普通期刊的两极化,对作者的学术倾向和投稿方向产生功利性导向,分级排名较好的期刊来稿源源不断,未进入权威数据库的期刊则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有的作者宁愿让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滞后刊发,也不会轻易地刊发在一般水平的期刊上[7],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因此,对期刊进行正确的分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8],尤其对于优质期刊和高水平作者有支持和激励作用。本次中国科协分级目录项目明确要求各学会将入选期刊分为T1级、T2级和T3级3个级别:T1级指已经接近或具备国际顶级水平的期刊,T2级指国际上知名和非常重要的较高水平的权威期刊,T3级指国内外重要、为学术界所认可的期刊。每个级别期刊数量根据该学科特点和期刊实际情况确定。2019年分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项目已有11个试点学会完成分级。其中,中华医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农学会分别对临床、地理资源、能源电力、建筑科学、农林领域的期刊进行了T1、T2、T3定级;中国地质学会对国内和国外的地学期刊分别进行了定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只对各自领域期刊进行了T1和T2定级;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只对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期刊进行定级;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选出50种科普期刊进入中国优秀科普期刊目录(未分级)。中国航空学会作为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第2批试点学会之一,从2020年6月获批项目开始,以学会为主导,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的作用,通过联合航空航天领域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组建了权威、公正的评审委员会,制定了详细的评审细则和评审方案,开展了充分的研究与期刊评审工作,最终编制并了《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9],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本文将阐述组建评审委员会、遴选候选期刊、制定评价体系、开发评审系统、组织分学科评审等内容,给出完整的分级目录编制过程。希望通过编制分级目录,建立全面、客观反映期刊水平的评价标准,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推动我国航空航天学科优秀期刊与国外同类期刊同质等效,逐步形成标准科学、分类合理、规则公平、共识广泛的航空航天科技期刊评价体系,支撑服务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从而促进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科技期刊的进步与发展。

1完善顶层设计,指导分级目录编制与

为了强调科学共同体在分级目录编制与中的重要性,本次分级目录的编制与成立了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由航空航天学科专家(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期刊专家(一流期刊主编)、期刊评价专家以及学会负责人组成。通过完善评审委员会的顶层设计,来指导和推动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编制与工作。成立评审委员会需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尽可能地覆盖期刊评审范畴,并且采取必要的回避措施,保证评审结果的权威性。在评审委员会的指导下,组建了分学科评审委员会,邀请权威科学文献计量与评价单位承担数据管理与监测支撑工作,并成立了评审工作组。经过评审委员会决议,通过了《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和《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2个文件[10],作为此次分级目录编制与的纲领。

2分析学科特色,遴选分级目录候选期刊

航空航天是我国的重点学科和战略性产业,航空航天领域的科技期刊则是向国际反映中国航空航天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立体化交流平台[11]。近年来,航空航天领域中文期刊论文在海外的下载量和翻译需求逐年上升,有些中文期刊在欧美国家的被关注度甚至超过了英文期刊。因此,本次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编制与,不仅要面向全球出版的期刊,还要侧重期刊内容的工程实用价值。尤其是在中英文期刊同台竞技的情况下,航空航天领域分级目录既要认可国际上历史悠久的老牌期刊,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扶持中国期刊的发展,从而遴选出适用于我国优秀科技成果发表的高质量科技期刊。合理、科学的分类是进行科技期刊评价的核心问题,也是前提条件[12]。目前,我国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分类各自为政,互不兼容,同一本期刊在不同的评价体系中分属于不同学科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使本次分级目录覆盖范围尽可能的全面,在参考中国图书分类法划分的基础上,通过查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开发的全球科技期刊集成平台,获得了航空航天领域208本期刊的信息(国内出版期刊73本,国外出版期刊135本)。根据《细则》,在全球遴选出符合要求的中、英文科技期刊102本。通过中国航空学会“关于开展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工作的通知”及公示目标期刊名单,收到行业内4份有效反馈意见。其中:

3本期刊在全球科技期刊集成

平台上分类不属于航空航天领域,经期刊主办单位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官方协商,成功加入该分类;1本期刊正在着手改刊事宜,不宜进入分级目录评审。最终,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遴选出目标期刊105本[13]。可以看出,牵头学会及时相关通知和期刊评审进程,可以提升分级目录在行业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有助于评审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3制定评价标准,开发分级目录期刊评审系统评价学术期刊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14]。众所周知,SCI数据库选择期刊的标准相当严格,但并不是高不可攀,其基本选刊标准是从信息的覆盖完备性与信息的检索价值出发,严格制定期刊源的入编依据:出版时限、国际编辑规范、审稿过程、编辑内容、期刊的国际化程度等[15]。本次航空航天领域分级目录遵照“价值导向、同行评议、等效使用”的原则,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中国高质量科技期刊与国外高水平期刊的等效使用,对管理和学术信誉差、商业利益至上的期刊予以一票否决,不予列入本领域期刊目录。其中,定量评价指标包含期刊近3年的年发文量、JCR影响因子分区及学科排名、Scopus影响因子分区及学科排名,在EI、CSCD、中信所、北大核心数据库收录情况等;定性评价指标包含期刊成果发表、应用推广、同行评议、传播服务等核心特征,并且综合考量其前沿问题把握能力、学术影响力及话语权、国际学术资源汇聚和融合发展能力、品牌塑造与市场运营能力等。现有的引文索引和期刊评价方法为本次分级目录的编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其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指标体系为期刊评价提供了科学、客观的量化指标。通过评审委员会开会讨论,本次分级目录评审定量指标参考各候选期刊2017—2019年的发文量、数据库排名等引证指标。基于以上评价标准,开发了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分学科评审系统,由分学科评审专家通过参考定量指标,结合定性评级要素对每1个目标期刊进行综合考评。评审原则上不具体限制定量和定性评价的权重,这样既尊重了各目标期刊近几年的客观业绩,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评审专家表示信任,打破期刊评价完全看指标的桎梏,允许专家根据期刊的口碑和影响力做出判断。前期遴选出的105本目标期刊主要是参考文献计量指标,入选期刊未必符合分级目录的要求,因此在分学科评审环节,将候选期刊设置为4个等级:A指已经接近或具备国际顶级水平的期刊;B指国内外知名和非常重要的较高水平的权威期刊;C指国内外重要、为学术界所认可的期刊;D指综合水平不够高,不适合入选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期刊。如果分学科评审专家认为目标期刊不符合分级目录入选要求,则有权将该期刊淘汰。

4确定评审专家,开展分级目录评审工作

专家评审和同行评议是制定分级目录重要的依据。专家评审注重的是论文质量、周期等体现期刊学术价值的因素,同行评议(期刊编辑)则更关注期刊选题策划、出版质量等体现期刊产业流程方面的因素,两方面缺一不可。中国航空学会现有206家单位会员及10万余名个人会员、10个工作委员会和36个专业分会,专家资源储备非常丰富,可为本次分级目录分学科评审提供强大的专家支持。同时,为了提高候选期刊对分级目录工作的关注度和认可度,评审工作组还邀请所有中国候选期刊编辑部推荐分学科评审专家。根据《办法》规定的分学科评审专家遴选条件和遴选方式,对各机构推荐的专家进行遴选。另外,为了更广泛地接收评审意见,本次分级目录还遴选了部分自荐并符合条件的专家参与分学科评审。在分学科评审环节,根据航空航天学科特色,将105本候选期刊分为综合类57本、气动推进类14本、电子控制类25本、材料制造类9本;对应的分学科专家人数为74、73、57、30,共计204人。据统计,分学科评审有效结果为184份,有效结果占比为90%。分学科评审完毕,由分学科评审负责人根据《办法》测算出各学科的期刊评价排名,并根据排名情况将分学科评审结果以书面意见上报给评审委员会。评审负责人如果认为分学科评审结果不合理,可在书面意见中说明理由,并提出调整优化的办法。各分学科评审完毕,由评审委员会开会讨论决议分级目录的最终结果。

5分级目录,加强宣传推广

中国航空学会公示《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6],并强调我国公民和法人机构如对《目录》有异议,可通过书面形式实名向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项目评审工作组反映。针对所有有效反映意见,均由评审委员会讨论并给予书面回复。中国航空学会于2020年11月在500多名科技工作者出席的学会年度大会上召开会正式《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经过遴选候选期刊,公示候选期刊,分学科专家网络评审,评审委员会审定、公示、复审等环节,最终选定国内外62本期刊进入分级目录,其中,T1级11本,T2级22本,T3级29本。推动和应用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是各级学术管理机构和部门的职责。目前,分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均由各代表学会召开会或在学会官方网站,中国科协在2019年和2020年的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大会开幕式上予以展示。从效果来看,目前已经的分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还未被相关科研机构纳入科技成果评价参考体系。因此,建议中国科协和各代表学会大力宣传推广分级目录,使其得到期刊主管主办单位和科研机构的共同认可。并且,各代表学会应就期刊分级的目的、方法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详加说明[17],提出具体的分级目录使用参考建议。比如,对刊登在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科研成果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政策支持,促使分级目录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6期刊分级目录的作用与建议

期刊分级使得期刊评价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如果这个相对客观的标准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其对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6.1规范与促进科技期刊的发展。制定期刊分级目录能为科技期刊确定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起到积极而科学的导向作用。对于入选分级目录的期刊来说,将获得更多的资源优势,期刊为了保持分级目录的席位,会更加规范期刊的出版和内容质量;落选的期刊则可能面临发展的掣肘,促使一些不愿意消亡的期刊化压力为动力,可以说期刊分级使期刊间的竞争更加激烈[18]。由于本次分级目录项目3年1个周期,建议参考多数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动态评价选刊的方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促使期刊围绕分级目录的评价指标体系调整各自的竞争策略,以进入分级目录为目标,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与影响力。

6.2提高学科学术影响力。期刊分级目录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导向作用,为了强化或扶持某一个学科的发展,适当地在该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中多列入一些期刊会对该学科的成果产出起到超预期的作用。例如,为鼓励我国学科发展,包括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的学科和国际上处于相对空白的新兴学科,在分级目录中适当地增加我国期刊数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该学科科研人员的信心,鼓励他们将更多的原创成果发表在中国的期刊上,从而帮助我国的学科发展抢占学术制高点和学术话语权。同时,尽管跨学科期刊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它们当中名气和影响力能与单学科期刊相媲美的寥寥无几[19]。因此,在编制分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目录时,如果能将跨学科期刊纳入,也将有利于促进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发展。

航空航天期刊范文2

1中国工程技术期刊发展困惑

1.1稿源匮乏

与生物、材料等基础学科期刊相比,工程技术期刊普遍存在影响因子偏低的问题。我们注意到世界航空航天领域公认的顶级期刊,如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系列期刊;世界机械工程领域公认的顶级期刊,如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系列期刊,其影响因子与生物、材料类顶级期刊动辄大于10相比要低很多,大多仅在1~3之间徘徊。而中国的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工程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国际同类期刊相比则还要弱很多。由于当前国内科研机构唯影响因子评价论文的导向,造成许多原本做工程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另辟蹊径”,找一些与自己研究领域关系不密切,但影响因子很高的基础科学类期刊(其中不乏所谓“灌水”期刊),以便于其职称晋升或获得更高的学术荣誉。由此出现大量优质工程技术类稿件外流至基础学科期刊,或是外流至国外知名工程技术期刊的现象,导致许多国内工程技术期刊稿源匮乏,发展举步维艰。试问如果一个期刊的稿源都已成问题,又何谈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

1.2稿源质量不佳

当前,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绝大部分学科仍然是以跟踪型研究为主,其直接原因是我国许多领域的关键产品与国际最先进产品相比存在代差,如航空发动机、汽车、通用机械行业等,行业提出的需求没有学术引领性和巨大挑战性,基本上可以按照国际上的既有路线解决工程问题。这样一来,直接导致一个现象:一方面,我国从事工程技术研究领域的项目很多,投入的经费很多;另一方面,其研究水平普遍不高,距离世界一流尚存在一定差距。在这样一个工程技术发展的生态环境下,我国要想办世界一流工程技术期刊确实面临许多挑战。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我们应牢记为读者、作者服务,为科技创新服务的办刊宗旨,立足本土,面向世界,通过多种途径与措施,吸引更多的优质稿件并将其发表在祖国的期刊上。以响应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的倡议: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2中国工程技术期刊突破困境的措施

2.1一流期刊建设应依托一流学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当前,中国的高校与研究机构研究从“望其项背”到“紧密跟踪”演变,SCI文章爆发式增长,但少有“独上高楼”的原始创新。如何抓住论文中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思想,对任何期刊编委会与编辑团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工程技术期刊应该坚定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成为工程师、科研人员最关注的交流平台,同时邀请相关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作为执行主编,组织策划专刊或专栏,为一线科研人员提供集成的最新研究进展,引领学科发展。以航空航天学科为例,航空航天技术是近年来最活跃、发展最迅速、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综合运用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最新成就和工程技术的最新成果,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志。一直以来,欧美国家对航空航天技术严密封锁,我国主要依靠科研人员自力更生。近年来,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如在大型客机、先进战斗机、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加大投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大幅缩短了我国与航空航天强国的差距;而我国的探月工程、高超声速飞行器、无人机研制等,则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如何向世人彰显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卓越成就,引起全球同行关注,作为该领域的旗舰期刊,《航空学报》与《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以下简称《CJA》)倍感责任重大。两刊编委会与编辑团队作了以下尝试。

2.1.1紧密跟踪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度挖掘热点选题

工程技术期刊首先要满足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航空航天发展是国家规划的重中之重,《航空学报》理应更好地服务国家航空航天发展规划。首先,编辑部开展全国性航空航天领域重要研究机构的调研活动,走访全国40多家航空航天一线科研院所,强调科学技术与工程应用协同发展,梳理出一线研发人员真正关切的技术问题。然后,深度挖掘热点选题,邀请热点领域领军学者担任执行主编或联合主编,策划出版专刊/专栏(包括:大飞机专刊、航空器总体设计专刊、高超声速飞行器专刊、直升机专栏、飞行器防除冰专栏等),为国家重大需求项目提供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展示和发展平台,推动产学研结合,驱动行业创新。《航空学报》策划出版的专刊/专栏不仅得到行业的高度认可与关注,而且期刊的引证指标也得到大幅提升。以《航空学报》大飞机专刊为例,该专刊邀约了多位院士、专家撰写深度综述与研究论文,共发表31篇文章,其中就有超过10篇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而《航空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也“水到渠成”地得到大幅提升,在历年的全国航空航天类核心期刊评估中始终名列第一。

2.1.2开展国际合作,展示工程技术创新发展

中国的工程技术英文期刊是向全球展示中国工程科学领域发展的重要窗口。科技期刊编委会,一方面应该高度重视论文的学术质量和论文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真正关注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国家重大需求与国际学术前沿的重叠之处。事实上,我们不鼓励简单追踪国际热点,但在国内毫无根基和需求的工作。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引导,《CJA》编辑部一方面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就某一国际前沿问题撰写高质量综述,对学科前沿问题发展进行高度概括与预见,引领学科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国际编委作用,开展国际合作,策划组织国际专栏。例如:《CJA》2017年第1期策划出版了“航空发动机中法国际专栏”,该专栏发表的均为中法合作撰写的论文,充分展示了两国航空发动机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CJA》2017年第2期策划的“空中交通管理国际专栏”是与国际会议合作,邀约了8篇来自欧美国家的高水平论文。截至目前已有11次(Scopus数据)引用,即年指标为1.375,远高于SCI收录期刊的刊均即年指标0.549,且引用来自英国、德国、瑞典、比利时、巴西、韩国等多国学者。虽然《CJA》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编委会不畏困难、正视自身问题,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分别选取SCI收录的美国《AIAAJournal》、英国《AeronauticalJournal》、日本《TransactionsoftheJapanSocietyforAeronauticalandSpaceSciences》与中国《CJA》等航空航天领域代表性期刊进行数据分析。由图中4本期刊的影响因子变化可以明显看出,英国与日本的期刊近年来数据基本稳定在中位,美国的期刊《AIAAJournal》为全球航空航天领域公认的顶级期刊,其数据一直稳定在高位,而《CJA》虽然被SCI收录最晚,但其发展最快。根据2018年6月最新的JCR数据,《CJA》已与《AIAAJournal》并肩而立,且略高于后者。这意味着相对于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的期刊正在大踏步前进。

2.2期刊评价被影响因子“绑架”,评价体系亟待改革

作为办刊人,我们应该知晓工程技术期刊的办刊宗旨应为服务创新、推动产学研结合。在2012年考察中科院时也曾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然而,当前中国科技期刊在很大程度上被影响因子“绑架”,导致其办刊宗旨异化。一些期刊主管部门或期刊编委会在讨论期刊发展时,往往忽视了科技期刊原本的办刊主旨,而是唯影响因子至上,所有办刊措施均围绕如何提高影响因子,未充分考虑期刊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及其对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据任胜利等统计:2016年度中国大陆地区位列SCI影响因子Q1区的期刊数量为34种。然而,这些中国Q1期刊的平均年载文量在4年间下降了13.77%,而JCR收录全部期刊的平均年载文量在4年间则增加6.62%。可见,在“唯影响因子”的评价体制下,不乏有中国期刊为了追求影响因子的增长而有意识地减少年载文量。根据2018年6月26日最新的JCR数据,我们发现,进入SCIQ1区的中国大陆期刊已由2013年的13种增至48种。这一方面与近年来我国针对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与登峰行动计划广泛实施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笔者注意到,这48种期刊中,有34种期刊的平均月发文量不及10篇(即年发文量小于120篇),占所有Q1期刊的70.8%。可见,以影响因子高低论“英雄”的评价体系对我国一流期刊办刊者的办刊理念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工程科学总是与国家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因此工程技术期刊与纯基础研究期刊相比,更应该具备不同的使命。工程技术期刊应深刻认识到其肩负的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影响因子。只有多方呼吁,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与科技期刊评价机制改革,才能使工程技术期刊具备更好的发展空间,否则很难回归其服务创新、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办刊宗旨。

2.3一流期刊需要一流的主编、编委与编辑人才作支撑

主编与编委会是科技期刊办刊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树立期刊品牌影响力、吸引优质稿源、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以《航空学报》为例,其编委会职责如图2所示。所有编委在任期间必须认真履行职责,编辑部定期向主编、副主编汇报编委会成员工作情况,能够胜任的留任,不能履行职责的则及时更换,以保证编委会具有较强的执行力与活力,在期刊的办刊方针与组织策划热点专题、引领学科发展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科技期刊是科技成果集中传播的媒介,是争夺国际科技创新成果首发权的主要平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园地。而青年学者具有创新思维与较强的执行力,工作积极主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因此,学术期刊要想增加期刊发展动力,使编委会具备更强的执行力,建立青年编委会是一种有效途径。以《航空学报》为例,于2016年12月成立首届青年编委会,成立1年半以来,青年编委的加入大幅缩短了期刊的审稿周期(稿件平均初审时间仅为3天,且有详细审稿意见),审稿效率大大提高;初审退稿率由10%提升至33%,减少了外审专家的资源浪费、提高了期刊的学术声誉。实例证明,青年编委开阔的国际视野以及巨大的工作热情为期刊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为期刊提供了发展动力,该方法值得推广。办好一本科技期刊,不仅要有一流的主编与编委会,而且要有一个积极向上、具有创新思维与执行力的编辑团队作为支撑。然而,当前社会对科技期刊编辑这一职业不够重视,一些科研单位的编辑人员往往被定为辅助人员,其岗位、待遇与正式科研人员相比偏低。另外,与当前国家面向青年学者提供的“杰青”“青千”“青拔”“青托”等多种机会相比,期刊青年编辑基本没有职业上升空间,与编辑相关的奖项较少,导致编辑职称晋升困难,职业认同感不强,幸福指数偏低。由此,期刊编辑部一方面难以招聘到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难以留住优秀人才,期刊发展渐渐陷入恶性循环。一个期刊的编辑团队一旦缺乏了凝聚力、执行力与战斗力,即使有优秀的编委会,创办一流期刊也如“纸上谈兵”。为了创建良好的办刊环境,促进期刊健康稳定的发展,建议相关期刊主管与主办部门重视对青年编辑人才的储备与培养,为其提供更多的职业上升空间,增设编辑奖项与科研基金,提高编辑待遇,以进一步稳定办刊队伍,发挥编辑团队的主观能动性,为创办一流期刊作好支撑。

航空航天期刊范文3

为落实《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科技部编制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增强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伴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杂志社紧跟国家的战略部署,以期刊影响力和策划团队为核心竞争力,通过成立各类工作室、举办特色活动、参加境外交流等措施,实现期刊和航空文化的融合发展,加强航空文化的国际交流,大力推广中国航空文化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1.1成立宫浩钦工作室,以航空文化为纽带加强国际交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宫浩钦是中国航空绘画领域的知名艺术家,因《航空知识》而对航空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已出版和展出多种航空绘画作品,如《画布上的中国航空》。2016年正值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援华参加中国抗日战争75周年,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美国瑞德福大学计划联合举办“飞虎队”主题画展,以文化为纽带纪念中美两国人民的情谊。杂志社承接了这一任务,策划绘画的展现形式和内容,宫浩钦主笔作画飞虎队的故事,杂志社将绘画背后的故事译为英文,与北航出版社合作出版画册,于2016年9月在美国华盛顿罗纳德•里根国家机场、弗吉尼亚瑞德福大学美术馆举办了“飞虎情缘—宫浩钦航空绘画展”,展览反响热烈,极大提升了期刊策划团队的声誉和知名度,为后续进行国际参展奠定了基础。

1.2成立魏福波工作室,展示中国元素的航空文化

在发达国家,航空文化常以平易近人或大众易接受的形式公之于众,航空知识杂志社受到这一启发,着力挖掘航空文化的展现形式,与国画名家魏福波教授合作成立工作室,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展现看似神秘高端的航空文化和艺术,凸显中国元素,寻求航空文化的多元化创作。魏福波教授在中国国画领域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曾在行业有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多篇作品,出版多本画集和专著。杂志社与其合作,将编辑的策划水平、专业知识和对航空的理解融入其国画的创作,进行多次开发,形成文化艺术商品,还将计划进行版权输出,参展、巡展。杂志社将魏福波创作的展现中国历史以及近现代航空大事件的国画推荐给国外有关人士,引起了英国相关展会和博物馆的收藏兴趣,目前正在推进中。

1.3成立影视工作室,寻求航空文化的多元展现

影视工作室包含两部分:一是影视制作工作室,二是影视脚本创作工作室(王亚男工作室)。首先,利用新媒体运营团队的技术资源、期刊编辑的策划能力和航空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影视制作机构合作,进行航空题材相关的影片、宣传片和纪录片的拍摄和创作。其次,成立影视脚本创作工作室(王亚男工作室),进行影视脚本的创作。《航空知识》的主编王亚男同志在科幻题材创作方面具有深厚的功底,擅长撰写科幻小说并多次获奖,如《邮差》获得第12届科幻奖三等奖;《盗墓》获得2001年第13届银河奖。其中,《邮差》的宣传片版权已被一家美国影视公司购买,将拍摄成短片,在国际电影节上展示。《航空知识》团队中的其他人对创作也情有独钟,利用集团的新媒体技术资源,已自编自导自演《航知神聊》等多部视频短片,在军迷、航空迷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对拍摄的亲自体验、写作功底、创意和航空知识的结合,为撰写出色的影视脚本奠定了基础。除上述三大方面的融合发展措施以外,2017年杂志社将与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合作。利用期刊编辑对航空文化的解读,以及该学会在美国的影响力、场地资源、文化资源,将其与中国爱好者的需求相结合,策划适合不同人群和年龄段的旅游路线,进行国际航空夏令营活动,促进中美文化的交流。

2科技期刊与所在集团和学校资源的融合发展

2.1举办学术会议

学术期刊和集团下辖的致真文化公司利用各自优势,开展融合发展。杂志社的两本学术期刊均为顶尖期刊,具有相当大的行业影响力,已形成品牌效应;文化公司具有人员、场地和资质的优势,二者开展合作,举办行业学术会议,可共赢互惠。近两年来,已举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5年度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中期检查学术交流会、2016中国航空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2016机载机电系统国际学术会议等数场会议,会议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通过合作,增加了文化公司创收渠道和期刊的宣传窗口,扩大了期刊的受众面和稿件来源,扩展了集团的经营范围,形成多元化的产品体系。

2.2策划专题活动

专题活动是科普期刊和集团资源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科普期刊编辑对航空的历史和发展具有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科普期刊拥有的平面、网络等立体化宣传平台不仅能提高活动宣传力度,还能提供报名入口,方便统计报名信息,对客户群进行分析;文化公司具有公司运营资质和专业的市场、协调和运营人员,便于对活动的实施进行把控和协调。二者合作策划专题活动不仅能为编辑提供全新的活动体验,增强编辑的专业素养,还可提升杂志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而文化公司则可形成系列品牌活动,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航空旅游便是杂志社策划的专题活动之一。国务院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指出,要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建设文化旅游精品[12]。杂志社深刻领悟这一方针,将编辑对航空文化和专业的理解融入旅游路线的制定、旅游地点的讲解、旅游经历的分享之中,实现期刊、旅行和文化的融合,带给参加者不同的体验。目前,已开发“法国巴黎航展”“美国飞来者大会(EAA)”“俄罗斯莫斯科航展”3条线路。十三五期间,还将开辟“英国范堡罗航展”“澳大利亚墨尔本航展”等新线路。同时,计划增加驻校营地、NASA体验营、知名航空航天研制机构交流等多个适合不同层面需求的主题线路,构建多样的用户体验,力求将这一品牌塑造成国内首家涵盖全部国际知名航展的特色旅游提供商,成为国内航空爱好者赴国外参观航展的主要窗口。同时,还将策划和举办国内航空航模类夏令营、训练营、航模制作、模拟飞行体验等活动。

2.3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意见中指出,应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满足新需求。集团结合学校和行业需求,创建了高校中少有的航空文创馆,将科普期刊团队和航空文化、艺术融合起来,共同发展。聘请艺术家担任艺术总监,运用期刊编辑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将航空元素、北航元素以及艺术创意有机结合,开发文化衫、口杯、明信片等航空元素作品,以及北航特色纪念品,深受师生喜爱,也成为行业活动采购纪念品的首选。同时,还为北航师生提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辅导、设备场地支持、展示及销售平台,帮助其将创意转化成产品,成为北航展示校园文化的窗口,也成为杂志与行业爱好者联系的另一纽带。

2.4成立人才聚合型工作室

利用北航的人才优势,与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颜新元教授合作,成立“绘画一家人”工作室,将油画、茶画、摄影等艺术分工融合起来,设水墨、书法工作部,油画、绘本工作部,北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讲习所等多个工作单元。将期刊编辑的策划能力、对行业需求的了解和绘画一家人的艺术创作能力、展现能力相结合,原创壁画、雕塑、摄影、绘画、绘本等多种形式的航空元素艺术作品,进行展览、宣传、收藏,还将创作航空航天科普或重大题材的动画短片、微电影、宣传片等,宣传航空航天文化,普及航空航天知识。在学校资源的配合下,还可进行航空绘画、摄影相关的教学活动;开办“北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举办不同绘画类别的研修班;面向社会,承接商业性公共艺术项目,诸如公共空间的雕塑、摄影、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策划设计等业务。这一举措是对科技期刊与艺术结合新形式的有益探讨,将丰富杂志的宣传内涵和展现形式,使航空科普更加形象化、立体化、灵活化;对于北航来说,“绘画一家人”的品牌效益可带动、培植北航名下的人才群体品牌,提高学校文化艺术层次,创新人才聚合的模式。

3科技期刊与行业需求的融合发展

3.1承办行业相关赛事,彰显航空品牌

杂志社紧扣行业需求,积极承办国际组织、知名航空企业、国内学会、协会或地方相关单位主办的各项行业赛事,发挥编辑的策划能力、专业讲解和点评优势,以及英文期刊编辑的语言优势,在活动中担任讲解嘉宾、裁判或翻译,展示了期刊的整体实力和形象,有效宣传了期刊,增加知名度。2009年,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60周年,杂志社与中国航空学会联合承办了首届中国(北京)国际航空模型表演活动,邀请来自美国、英国等近20位航空模型大师参加航空模型飞行表演。现中央军委副主席、时任空军司令亲临现场观看,该活动目前已升级为中国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另外,杂志社和集团市场运营部联合承办的“创新杯”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也取得巨大成功,每届参赛人数约3000~5000人,范围几乎覆盖全国各省市。其他活动还有CADC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摄影大赛、2016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亚太赛区)、“中国梦航天梦—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论道通航”系列沙龙等。今后,期刊的融合发展力争打破只能承办外部赛事的现状,着力打造自主产权的航空航天类赛事。

3.2打造航空创客实体,创新发展理念

借助杂志社多本期刊在科技内容及专家资源上的优势,与集团文化公司合作,策划了使用面积1600平米的众创平台—致真创享空间,内设咖啡馆、文创馆、飞行模拟体验中心。这一融合实现了几方面功能的集约。第一,科技期刊可利用场地方便地举办期刊相关的活动,如读者见面会、专家评审会、颁奖活动等,扩大期刊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例如,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科普工作委员会的一些会议即在此召开。第二,飞行体验中心既可为北航的飞行员上课提供场所和设备,也可为大众及航空爱好者提供飞行模拟体验,进行科普教育;第三,咖啡厅、场地和相关设备可以承接沙龙、主题活动、新闻会等,例如,中国商飞的新闻会、英国范堡罗航展中国区新闻会即在此举行,极大提升了科普杂志《航空知识》的品牌知名度;第四,作为培育中国创客、集航空文化传播、创意、设计、生产、销售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平台,可以进行资本化运作。这一举措不失为杂志社发挥科技背景下文化优势的创举,也有效落实了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这一发展理念。2017年,该空间成功申请成为北京市科普基地。

3.3投身航空公益事业,普及航空知识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航空、热爱航空,热爱中国的航空事业,科普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近年来加大了公益科普力度,从不同的形式开展公益活动,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储备后续人才。科普期刊编辑走进学校,深入活动现场,参与中国科协、中国航空学会等组织的各类科普讲座、航空模型飞行表演、书刊捐赠等公益科普活动数百场,足迹遍及北京、河北、山东、浙江等10几个省区市。其中“用航空的眼睛看世界”、“飞虎传奇”等主题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学术期刊编辑深入飞机研究所、航空航天生产制造单位和高等院校进行学术交流,对科研人员进行过50多场、上万人次的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相关培训和座谈,解决科研人员写论文存在的实际困难,促进科研人员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学术论文,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技术推广和交流。

3.4策划出版专刊专栏,搭建产学研平台

为了引领行业的学科发展,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服务行业和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学术期刊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出版在国际学术界有影响、在科技前沿有突破和建树、对原始创新有引领作用的优秀论文,维护我国科技期刊的成果首发权,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界的话语权。比如,《航空学报》中英文版的编辑深入走访科研院所,了解最新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相继策划和出版大飞机专刊、飞行器总体设计专刊、流体传送专栏等多个专刊和专栏。根据数据统计显示,所出版的专刊专栏受到行业广泛好评,多篇文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4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科技期刊与文化资源、行业和社会需求的融合,在出版行业,尤其是以期刊出版为主的杂志社、期刊社尚不多见。结合近几年的发展实践发现,这一发展模式的实行有几点先决条件和关键因素。

4.1吃透国家文化产业政策—融合的根本

出版属于文化产业,出版与文化资源的结合需要经营管理人员吃透国家文化产业的方针政策,先明白去哪里,再思考怎么去。如果仅凭主观判断,易造成无的放矢,不仅浪费单位资源,也会偏离正确的发展道路。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央作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这一决定符合我国国情和世界潮流。其中,出版物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文化“走出去”战略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便于我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优秀结晶,并且有利于与同样拥有优秀文化成果的国家进行交流合作,学人之所长[10]。期刊发展与文化产业大政方针政策结合,还能在申请文化专项方面取得突破,为期刊拓展办刊经费来源。比如,创享空间部分创办经费即为结合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科技期刊的运营而申请到的国家文化专项“2013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航空体验中心建设’”。

4.2正确认识科技期刊的功能—融合的关键

科技期刊的功能主要是服务社会和服务行业,社会效益是其主要属性。在办刊过程中,可以用期刊品牌衍生其他的经济效益,但始终要以社会效益为主,要作为原始创新的重要平台。在与各方资源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住这一方向,立足于提升科技期刊的知名度、影响力、服务功能。比如,学术期刊要牢记学术交流的使命、学术评价的功能,科普期刊要加强科学普及,唤醒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有时,科技期刊迫于生存压力,在融合发展时也难免受到诸多诱惑,容易产生一味地用品牌换资源、换经济效益的过激行为,并不可取。

4.3出版机构体制机制的创新—融合的保障

近年来,科技期刊的整合和改革如火如荼进行,仿照国外成立大型出版集团进行集约化、集团化运营的模式,国内成立了多家出版集团或机构,然而,这些集团多是杂志与杂志的整合或杂志与出版社的整合,鲜有杂志、出版社、文化公司、场馆等多元化的整合。北航文化传媒集团堪称国内高校率先成立颇具特色的文化传媒资源整合机构,机制的创新为整合文化、校内外资源提供了有力保证。只有搭好架构,理顺关系,才能统一调动资源,发挥激励机制,统一目标,确定朝向,为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共同努力。

4.4对新技术新概念的紧密追踪—融合的抓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杂志社时刻注意、紧密跟踪新技术,探讨适用于科技期刊发展的可行性。比如,两年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集团层面审时度势,成立了新媒体战略发展部,进行期刊微信平台的开发和维护,以及视频和短片的拍摄和制作,有效促进了期刊的品牌宣传和运营。自2016年区块链技术在中国蓬勃发展以来,杂志社密切追踪,探索将此技术应用于版权保护、盈利渠道拓展、学术诚信建设、科研成果鉴定等方面的可行性,促进期刊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始终能引领潮流,抓住先机,一手抓不变的内容为王,一手抓变化的运营模式,实现快速发展。

航空航天期刊范文4

1新网站设计目标和调研

1.1网站目标

1.1.1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操作或使用一件产品或一项服务时的所做、所想、所感,涉及通过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用户的理性价值和感性体验。良好的用户体验包括用户对学术网站特征、所提供的信息可用性、功能性、内容性等方面的体验,因此良好的用户体验是打造新型学术期刊网站的首要感官效果。

1.1.2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的新形式和新服务

1)记录用户数据,追踪个性特点,提供个性推送和服务。数据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资源。知道网站的访问人数和来访者的身份,以及他们对什么更感兴趣,是建设人性化服务网站的基础,这可以为以后的个性化推送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支撑。2)良好的期刊信息展示和良好的文章内容展现形式。期刊信息展示包括期刊新闻的与展示、期刊投审稿服务的展示与推送、期刊增值服务信息的集成与宣传等;文章内容的展现主要是指文章内容的友好展现形式以及带来的良好阅读体验、分享体验、交流体验等。

1.1.3推进期刊的学术引领性建设、提升期刊在业界的辐射影响力

学术期刊作为最前沿技术的展现阵地,不应该只具备展现前沿技术的义务,其更高的价值在于引领领域前沿技术和学科的发展,并且能够将前沿技术在进行学术推广时,给业界提供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从而促进在领域内的辐射影响力。

1.2网站开发前进行全面调研

1.2.1网站现状分析

通过百度流量统计,以及网站运营的情况,客观分析网站自身情况及用户特征。航空学报网站平均每日有1000的访问量,且移动端的访问比例越来越高,占到了62%。根据百度流量统计的另外一个结果,航空学报网站的访问者年龄,20~29岁占比40%,30~39岁占比为60%,这和航空学报专业所对应的作者群体是吻合的,该领域内大多是硕士以上(博士以上居多)的研究群体。访问网站人群以男性为主,占比86%,这也符合航空航天领域男性比例远大于女性的客观事实。针对这2个特点以及航空航天专业的行业特征,制定网站的设计风格。

1.2.2多层次用户调研分析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者,开展了多轮多层次的学者调研,了解他们的需求,并让他们给网站发展提出建议。编辑部通过召开编委以及青年编委会、青年优秀学者研讨会、院所高校走访以及电话和问卷采访读者作者,搜集用户的反馈信息。

1.2.3优秀刊物调研分析

调研了若干个国内外顶尖期刊的官方网站,以工科类的学术期刊网站为主,以航空航天领域的学术期刊为重点。得出优秀的国际期刊网站具有以下特点:1)体验良好、重视搜索、导航先进;2)注重专题推广,既有常规的每期推荐,又有虚拟专题专栏推荐。上述特点使网站不仅具有良好的感官体验,更能突显出学术期刊对前沿技术的关注,体现了良好的学术期刊影响力。

2新版网站功能特点和优化措施

根据期刊发展、网站建设目标及调研结果设计网站的基本架构,着重体现其学术领先性和工具性。

2.1首页权重分配

网站的搜索和文章推荐是其主要功能,在网站设计上要着重体现。

2.2强化学术影响力

打破以往仅根据下载量的推荐方式,这种方式的榜单大多是几年前的文章,也无法针对不同用户不同专业推荐文章,因此网站专门开辟了编辑精选和行业前沿2个功能,通过专题推荐、热点跟踪、前沿分析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拓展出新的服务和功能。

2.3加强网站服务功能

做好服务是学术期刊网站与生俱来的功能。网站有消息推送、投稿指南等功能,而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下,学报网站的服务导向为:结构简约+搜索为导向+友好的文章阅读体系,网站弱化按日期的期刊分类模式。

2.4加强移动客户端建设

新建网站实现了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移动端的自适应屏幕显示功能,同时针对“微信”等主流社交工具,加强了客户端的开发和运营。

2.5重视搜索优化

学报网站的访问来源大多来自于主动搜索,因此网站的搜索优化显得尤为重要。既可以加强网站的权威性,又可以打击泛滥的虚假网站。比如通过同百度官方协调沟通,为学报加入了蓝色“官网”标志,并且给百度学术提供链接源,实施网站引流,提高网站曝光量。

3网站设计风格

学报的网站要体现其学术特点,并且承载了大量的热点技术信息,同时要向国外简洁大气的网站风格靠拢,让读者使用时更加方便,减少信息冗余;所以在原有网站的基础上整合了信息,将网站最想展现的、读者用户最关注的信息放到最首要的位置。新设计的网站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所示为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航空学报”,进入的网站主页面;图2所示为点击“进入官网”的航空学报网站首页。

3.1清晰的入口分区

网站登录是网站使用者最常用的功能。为了体现网站实用性,增加入口身份区分度,用特殊的字体和背景色,给不同网站使用者提供明晰的入口。

3.2深入优化投稿指南

摒弃了以往投稿须知像用户指南一样的高高在上的形象,而用对话式的语言,良好的服务态度面对作者,让他们感受到学报网站不是高冷范,而是具有服务意识的、帮助他们发表科研成果的平台。

3.3新增技术前沿及编辑精选

《航空学报》承载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精尖技术,在调研时发现,有很多产业公司也一直在关注学报刊登的技术成果。为了拓展学报的业务范围以及更深入的为“产-学-研”服务,增加了技术前沿和编辑精选2个模块,用更加通俗和实用性的语言阐述在学报上刊登的科研成果和应用场景,这为作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强大的成果传播途径。

航空航天期刊范文5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型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方法,其最初是由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University)医学院于20世纪60年代在医学课程教改中逐步形成并提炼出来的。在PBL中,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预先定义一个不完整的或劣构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让学生亲身参与问题求解的每一个步骤和知识构建的过程,从而将其先前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很好地整合起来,使已有知识结构得到完善的同时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

1.目标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法的特点。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并且要运用知识。PBL重视模型和问题的解决。它试图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工程研究和开发过程。Barrows这样描述PBL的主要特点:(1)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即学生选择怎样去学习和他们想要学习的内容。(2)学习在小团体中展开并且提倡协作学习。(3)老师是促进者、引导者或教练。(4)问题形成组织重点并刺激学习。(5)问题是拓展真正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工具。(6)新的信息是通过自学获得的。

2.PBL工程教育案例———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

几年前,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航空航天系成立了一个由教师和科研人员组成的新战略计划小组,专门负责课程改革。为了强调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讨论小组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对项目和学习成果进行验收,设计了新的教学方法,建造与之配套的实验室。尽管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关键,但它不是课程组织的原则。新的航空航天工程课程以现实生活中产品完整的生命周期工程为背景,即构思、设计、实施和执行(CDIO),结合设计建造经验,贯穿于整个项目中。接下来就是从简单的项目到高度复杂的系统设计建立过程,以及从中取得的经验教训。第一年,在《航空航天设计导论》课上,学生们设计、构思并且试飞的由无线电控制浮空飞行器(LTA)。第二年,在《联立工程学》课上,学生们设计、搭建并且试飞了无线电控制的电推力飞行器。在一些比较深入的课程例如《空气动力学》课上,从工厂或者政府以往项目中提出航空工业中很常见一个实际的问题,像是以洛克希德•马丁战术飞机系统为模板提供项目设计方案。高级课程完全利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如:《实验项目实验室空间系统工程》、《CDIO高等课程》。在这些PBL体验中,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做实验找到解决方法,并用多学科方法设计出复杂系统。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系“复杂系统学习实验室”的主任提出了一个对于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分类框架。它将问题分为四个等级,给出了解决基础科学及先进工程课题的系统方法。一级:问题集。问题集是指在大多数工程课程中发现的传统问题。它们往往具有一定的结构与较成熟的解决方案(至少问题的设计者知道)。所有学生解决同样的问题,有时独自解决,有时以小组形式解决。问题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二级:小型实验。小型实验是指在结构化问题下的实验课。例如测量或观察某种工程现象或数据。这些问题在一或两个学期内解决,可以“重复地进行”,也就是说,每个学生团队解决与其他团队同样的问题。在麻省理工学院有许多例子,如《联立工程学》课上的桁架实验室,《空气动力学》课上对在风洞中的流速计的校准,《航空航天设计导论》课上对空气动力减速器的各种测试。三级:大型实验。比起前几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问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解决,可能会耗费几周或整个学期。到了这个阶段问题明显复杂了很多,需要更多的规划和教员支持。在麻省理工学院有许多如是例子:《实验项目实验室》课上的风洞试验、飞行器模型项目,《空气动力学》课上的机械项目,《航空航天教育导论》课上的轻于空气的飞艇,《联立工程学》课上的电动飞行器设计等。四级:顶级CDIO实验。这个阶段在系统中整合了核心工程的顶级实验。麻省理工学院的航空航天工程项目用构思-设计-实施-操作(CDIO)的方法来设法更接近于实际工程。在顶级实验中,工程的四个阶段都将涉及。顶级实验室的项目均为研究的重点,需要更多的资金,工程的复杂度和依赖经验的程度也很高。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自主卫星光学阵列项目和磁控编队飞行器。四级的项目需要学生、老师和研究员花费三个学期去完成。可以看出三级和四级问题的解决过程是由学生主导的、不受约束的、复杂的、多方面的且具有很高的主动性过程,符合之前所说的PBL标准。然而一级和二级中的项目体验过程更结构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关于问题构想的有用指导,使用工具进行研究发现。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和设计-制造经验贯穿了整个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的本科生阶段。使用四个等级的框架来层次化PBL体验过程确保了从高度结构化问题到无约束和复杂问题情况的合理推广。

3.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评估。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评估是多模式和长期性的。这些方法包括实验室期刊、技术简报、设计审查、技术报告、团队协作评估、设计作品、互评和自评。教师的角色主要是顾问和指导员,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大量反馈信息。在《航空航天设计导论》课上,学生们设计、制造并试飞由无线电控制的浮空飞行器,设计审查作品和最后的评估工作都是由飞行器竞赛的方式进行。在《综合工程》课的飞行器设计项目中,二年级学生分析在问题集中与气动性能、稳定性和推进装置有关的问题,并动手组装和试飞无线电控制的电推力飞行器。与第一年的课程相似,评估手段包括问题集、设计审查以及最后的一场比赛。除了评估认知能力的培养效果,情感变化也要被评估。评估学生们在问题处理过程中的信心、参与到解决具有挑战性问题中的意愿和控制问题解决进展的感觉也很重要。这些情感变化可以通过观察、访谈、作品、期刊和其他形式的自评进行评估。

二、小卫星平台与基于PBL的航天工程教育创新结合途径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除去意识形态的差别,世界人才的标准正趋于统一。根据著名的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即:构想-设计-实现-运作)工程教育模型,工程教育包括以下几大培养目标:掌握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善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新产品或系统的能力;承担和实施复杂系统工程的能力;适应现代团队协作开发模式及其开发环境。这些目标是直接参照工业界的需求而制定的,它实际上定义了现代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构成。

1.小卫星作为航天工程教育的意义。

小卫星为空间发展提供了的一条新途径,这是与以往基于传统空间开发模式的“政府导向的大型项目”完全不同的。此外,NASA已经开展了很多项目为大学提供发射机会,让他们逐渐学会如何开发、运营卫星。超小型卫星计划是其中一个著名的案例,选定十所大学并给予他们项目资金,最终的成品将搭载航天飞机发射上天。凭借多年的项目经验,一些大学已经能够制造卫星,甚至出售卫星给其他大学或国家。小卫星为大型卫星上已经实现的一些任务提供了一条新的实现途径。一定数目的小卫星协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常被称为“星座”或“编队飞行”。这种多卫星体系的优点是容错量大、重构能力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好。

2.基于小卫星平台的航天工程教育项目。

小卫星的操作训练为大学生的太空教育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体验从任务创建、卫星设计、制造、测试、发射、运行,直到结果的分析的整个太空项目周期。同时他们还能从这些项目中学到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等重要技能。小卫星项目不仅对教育有益,而且有望成为太空技术发展与商业运营中的一名新成员。

(1)日本卫星设计大赛。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的大学小卫星研究项目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欧洲各国。然而,在意识到了小卫星在教育和技术发展上的重要性后,日本国内开始大力推动高校小卫星设计-制造计划。第一个里程碑是“卫星设计大赛”。1992年三个学术社团共同成立了大赛组委会,他们分别是JSME、JSASS与IEICE。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于1993年举办了第一届比赛。这项比赛的目的是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参与太空项目的机会,同时鼓励一流大学开始进行实体卫星的制造项目。评审项目分成两大类,创意类评审该项目的创意与想法,设计类评审卫星设计的可实现性。提交的项目首先会进行初步的评审,合格的项目才能入围最终的决赛。届时,将进行卫星模型的展示和评审。优秀的作品将获得“设计奖”、“创意奖”以及三大学术社团颁发的奖项。大赛每年都会收到20到30个创意独特的项目。

(2)大学空间系统研讨会(USSS)以及CanSat项目。

USSS始于1998年,每年11月由JUSTSAP小卫星工作组在夏威夷举办。研讨会的形式十分独特,出席会议的日本和美国的大学首先提出自己卫星项目的构想,以及各大学自身的科研实力,然后将具有相同兴趣、能力或科研实力的大学进行组队。各组展开讨论,在一天半的研讨会后,各组需要向其他组展示他们的项目设计书。这些项目要在USSS结束后的一年内实施,他们的成果将在下一年的USSS上展示。其中最成功的项目就是CanSa(t罐装卫星)项目了。CanSat项目是1998年由特维格教授提出的。在最初的计划中,每所大学都要制造一个350mL饮料罐大小的微型卫星,卫星将被发射到轨道上,在下一年的USSS上进行控制操作。

(3)立方体卫星。

立方体卫星项目由特维格教授在1999年的USSS大会上提出。立方体卫星为重1kg,长宽高均为10cm的微型卫星。每所大学制作的立方体卫星都被放在一个名为“P-POD”的盒形载体内,它由俄罗斯的“第聂伯”火箭装载发射升空。为了减少立方体卫星和P-POD之间的机械和电气接口,P-POD释放机制设置得非常简单:当P-POD的门打开,里面的立方体卫星就被P-POD末端的弹簧弹出。东京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已经开始了立方体卫星项目,并大致完成了设计和EM级别的模型制造。这些大学的学生已经在立方体卫星项目中获得了微型卫星开发的基本专业知识。但他们现在需要面临新的挑战:如何使用现成的廉价的部件设计可靠的空间系统,如何进行空间环境试验(如真空热或辐射试验)并获得试验结果,以及如何处理更大的风险,更多的人力资源、时间和成本。目前计划于2002年底发射第一个立方体卫星。

(4)欧洲大学生月球轨道航天器。

欧洲大学生月球轨道航天器ESMO是欧空局教育卫星计划的第四项任务,它是基于“欧洲大学生太空探索与技术倡议”计划中的“SSETI-Express”卫星。ESMO项目是为了吸引和培养下一代的月球与其他行星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航天器有效载荷包括:船载液压双组元推进系统,用于飞船从地球同步轨道通过“日地系统中的拉格朗日点L1”转移到绕月运行轨道的过程,历时3个月;表面光学成像的窄角相机和一个用于测绘全球引力场的子卫星,将在历时超过6个月的时间里执行测量任务;可供选择的载荷还包括一个生物实验和一个微波辐射计。ESMO项目是未来欧洲的科学和勘探计划的一个强大的动手教育和公共宣传工具。它是一个面向大学生的项目,训练和培养了下一代的月球任务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三、建立基于PBL的航天工程教育实验平台和培养范式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PBL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受国情、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的约束,在中国工科大学中实施PBL教学存在问题案例少、实施成本高、评价方式单一和师生角色僵化等问题,因此,需要根据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国情对PBL教学进行本地化处理,不能生搬硬套,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实施PBL教学的前提条件,PBL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作为PBL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2.根据具体航天任务设计问题。

丰富的问题案例是PBL教学成功的关键。每门专业课的设置都是基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先修课程基础为前提,但个体的差异不容忽视,教师或教师团队在进行某课程PBL问题设计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的实施条件进行问题案例的设计。为了保持热情,学生们可以一种竞赛的形式开始项目,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双手选择出最吸引人并且最有意义的项目。

3.提高卫星实验平台的开放性与多样性。

除了教育实践空间项目对航空航天教育带来的价值之外,学生建造空间项目长期承诺创新型大学的任务是可直接有利于空间行业本身。目前,各大学中设立的大学或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及其配套的开放创新基金都是一些很好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其范围需要扩大,让大学生能够进入一些比较前沿的和良好国际合作背景的研究型实验室,使其很早就能受到良好的学术熏陶,以促进其产生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内部动机和欲望。

4.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成为高效、独立的终生学习者是PBL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参加PBL学习,让学生明白学习不完全是个人的事情,在PBL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担当一定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小组讨论中无私贡献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吸取其他成员的学习成果,达到共同进步。

5.建立合理多样化的评估体系。

在实施PBL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而不是结果。创新人才的多样性和创新思维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来评价学生,而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估体系,建立激发创新的长效机制。除了评估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成就,情感变化也要被评估。评估学生们在问题处理过程中的信心、参与到解决具有挑战性问题中的意愿和控制问题解决进展的感觉也很重要。

四、结论

航空航天期刊范文6

首先介绍了互联网中可利用的直升机信息资源,然后重点分析了如何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建立各种数据库,以及数据库对科研工作和型号发展产生的积极效果。

关键词:

网络信息资源;直升机;资源利用

1可利用的直升机信息资源

互联网的信息资源纷繁复杂,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其中覆盖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信息资源。根据网络资源现有形式及直升机图书馆馆藏特色,网络中可利用的直升机信息资源大致可分为五种。

1.1新闻信息

网络信息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及时性,这主要体现在新闻信息上。互联网新闻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但比较杂乱,大都为非一次文献,须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整理。

1.2竞争情报信息

信息传递迅速和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加快了各企业之间的互相了解,包括企业规模、研发能力、产品谱系、成本价格和发展动向等。而这些信息将作为研究竞争对手的重要资料。

1.3专业数据库资料

通常就某类学科或出版类型提供全面的内容信息。一般由http格式加上数据库构成,具备站内资料全文检索功能,并提供资料全文内容,但大多以收费形式提供,如万方数据、CNKI等。

1.4电子全文资源

外文杂志作为直升机文献资源的重要部分,是直升机最新信息和发展动态的主要来源。某些杂志的官网会提供整期杂志电子版下载,相对纸本杂志的滞后到馆,在信息及时性方面具有优势,且电子版大部分为原版原式,对今后外文杂志的数字化有所裨益。

1.5各种多媒体资源

图片与视频信息资源具有直观的表现形式,相比于传统文字为主的文献资源,将极大地丰富馆藏。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中可获得大量图片和视频,但由于数量庞大,需要制定规则进行筛选和整理。

2各种常用网站内容及其优势分析

互联网数据浩瀚无穷,只有熟悉网络资源才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并充实馆藏。下面是在工作中搜集的常用直升机相关网站,并对各网站的优势进行分析。

2.1国内国防领域部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

作为国防各领域的信息中心,一般由最权威的部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主办,国防新闻、图片、视频更新迅速,并提供大量的国内外国防各领域文献数据库。

2.1.1中国航空工业信息网

依托于航空工业信息中心,其是国内最大的航空科技文献收藏与服务中心。网站内容包括行业内各类专业咨询、评述及深度解读等,也可定制推送需求。

2.1.2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

中国最权威的国防科技信息专业门户,由国防科技领域六大行业的七家部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联合主办。内容通过新闻、访谈、专题、数据库、文献资料和电子期刊等多种信息渠道有关航空、航天、船舶、核、兵器和军事电子等方面的信息。

2.2国外政府机构

政府机构是最具指导性的部门,其官网发表的相关信息都预示着政府部门在相关领域的管理重点和方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成立目的在于改进航空飞行器性能,保持美国航空航天技术的领先地位。网站中NASA最新新闻、项目任务时间表放在显要位置,内容按照航空航天技术、空间站技术、宇宙科学和地球科学等进行分类。

2.3国外直升机企业

门户网站是企业对外宣传企业产品和企业文化、展现企业研发实力的最好平台。通过企业门户网站,能够从规模、产品、文化等方面了解该企业,掌握该企业的基本信息。网站主要架设企业概况、动态信息、产品展示、企业文化、组织机构等版块。以下为部分常用直升机企业网站:1)波音公司;2)洛克希德•马丁公司;3)贝尔直升机公司;4)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5)俄罗斯直升机公司。

2.4国外协会组织

协会组织与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与企业不同,它们更专注于技术本身的发展,注重全世界各国专家的技术交流。该类网站提供大量会议信息和文献资源。

2.4.1美国直升机协会

美国直升机协会(AHS)的网站,主要AHS组织的年会、专家会议以及其各国有关垂直飞行的会议信息,另外也会提供一些AHS有关直升机方面的出版物的相关信息。

2.4.2美国航空航天学会

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航天专业学术团体,世界最大的航空、航天和防卫系统的专业学会组织。其网站上信息内容较为丰富,不仅提供AIAA的各种会议信息,还提供连续性出版物和图书出版物的在线阅览或文摘信息。

2.5航空报刊杂志社

航空报刊杂志网站与官方网站不同,不仅大量提供各种直升机信息,有些网站还提供当前各型直升机及其设备的价格、市场导向以及各种数据统计。信息量大,更新迅速,并有大量图片和视频信息。

2.5.1航空在线

航空在线隶属于中航传媒集团。集团包括《国际航空》杂志社和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国际航空》、《航空世界》、《无人机》等多种刊物。网站内容涉及航空运输、航空工业及防务动态等内容。另外,还提供杂志的全文信息和多种航空数据库。

2.5.2《国际飞行》杂志

《FlightInternational》杂志的官方网站,该杂志是世界一流的宇航周刊,深入广泛报道世界各地航空航天领域的各个方面,著名的目录出版物和飞机结构图是它的特色。网站具有丰富的新闻信息、图片与视频资源,同时提供飞机结构图的查看与下载。

2.5.3谢泼德集团

谢泼德集团是直升机和无人机的权威杂志出版商,其杂志主要包括《DefenceHelicopter》、《Rotorhub》、《UnmannedVehicles》等,涉及的航空领域不是很广,但很专业、有深度。网站除提供大量有关直升机的信息外,还免费提供每期杂志的全文电子版下载。

2.5.4简氏直升机市场和系统

简氏直升机市场和系统是简氏公司报道当年直升机市场和系统信息的连续出版物,在业界享有权威。网站内容涉及世界直升机市场和系统的发展趋势、各型直升机交付数量,各型在售、在研直升机的基本概况、研制进程、研制经费及当前市场价格等。

2.5.5飞机价格蓝皮书

飞机价格蓝皮书是详细报道各型飞机价格、价格发展趋势等的刊物,数据丰富,参考性较强。网站内容涉及当前及历史各型飞机和直升机价格数据,并详细说明各种价格计算的条件,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飞行器的价格波动情况。

3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各种数据库

除专业数据库外,网络资源都是各种未经筛选的信息,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挖掘深层价值,以形成具有利用价值的各种专业数据库,下面将通过来源、内容结构及应用效果等方面提出建设各种数据库的设想[1]。

3.1直升机新闻资源数据库

互联网提供大量又及时的新闻素材,远比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信息获取方式快速且信息量大,为利用这些新闻素材,挖掘隐含价值,可建立新闻数据库。

3.2直升机多媒体资源数据库

多媒体资源是互联网资源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包括图片、视频和音频等,相比于文字描述能够更具体、更形象、更直观地描述问题,获取方式相比于传统杂志、电视媒体要方便[2]。

3.3直升机竞争情报数据库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随着企业越来越走向国际化,中国低空空域也逐步开放,国内外各直升机企业之间势必会进行激烈竞争,竞争情报将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

4结语

网络信息资源尽管具有一些传统信息资源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在搜集利用时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网络信息资源可信度不高,在搜集利用时应根据渠道并结合自身专业辨识信息真实性;第二,其搜集过程是纷繁复杂的,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定制策略,实现快速有效地获取,避免在搜集过程上花费过多精力;第三,其来源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必须对所搜集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利用,并加工整理形成本地数据库或产品,让网络信息资源更好地为型号服务。

参考文献

[1]姜勇.浅谈我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9):128-129.

[2]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世界航空网站指南[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2.

航空航天期刊范文7

2016年初国务院办公厅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将公民科学素养提升到“对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位,而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不仅需要以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同时也需要以链接科技与公众的传播平台为推动,这其中,大众媒体和科技期刊尤其是科普期刊都有责任和义务承担向大众进行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的任务。科技期刊担负着最新科研成果和科技信息的职责,主要为相关科技人员的交流平台,其中科普期刊是科技人员和感兴趣的大众之间的交流平台。大众媒体则更多的是科技人员与公众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在科学传播方面,大众媒体和科技期刊一样,也是科学服务于社会的重要途径,其科技传播能力与公众科学素质密切相关。大众媒体和科技期刊的科技传播活动,涵盖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人们行为方式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对科技期刊来说,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一方面是现代传媒受众的有力竞争者,另一方面也可作为扩大期刊影响力并寻求与受众建立互动的良好平台。随着这类大众媒体的发展需求增大,科技期刊完全有可能与网络、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实现优势互补,并从中借力,为科技期刊的发展寻找新的机遇。对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来说,科学传播只是其部分职能,因此专业性远不如科技期刊。大众媒体可以借助科技期刊丰富的专业内容和专业人才,提高其科学传播水平和能力。

2融合发展提升大众媒体的专业性

2.1科技期刊可为大众媒体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信息资源

科学传播最重要的是科技内容的准确性。只有那些有质量保证的科技信息内容才会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相反,如果所报道的内容没有质的保证,再多的量也不能说明其传播能力的强大,反而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而目前我国的大众媒体在进行科学传播时往往缺少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缺乏高素质的科技资源,而这恰恰是科技期刊所擅长的。大众媒体通过和科技期刊合作,可以获得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支持,极大提升大众媒体科技类话题的科学性、专业性,从而提高社会效益。2014年马航MH370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全球民众的关注。由于事关200多位中国乘客的安危,事件发生的最初几天,几乎中国的所有电视台全天候播报该事件。民众除想了解事件的进展外,对相关的航空科技知识也有迫切的了解意愿。《航空知识》利用专业优势与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家广播、电视台等大众媒体合作,就空难发生的可能原因、调查和搜寻方法以及乘客如何规避和自救,给予了客观科学的解读。在抗战胜利70年大阅兵、神舟飞船载人飞行、波音公司成立百年等新闻热点事件发生时,《航空知识》都以此为契机与大众媒体联合推出科普节目,在提升大众媒体科普节目专业科学水准的同时,为其注入了重要的文化元素,受到大众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经过6年多与大众媒体的合作,大众媒体已经充分认识到《航空知识》整个团队优秀的航空专业素养及良好的合作精神,该团队已经成为一些大众媒体的航空航天类科技话题节目的首选合作伙伴。目前,包括中央电视台等许多大众媒体,在解读重大航空航天领域相关事件时,都会在第一时间邀请《航空知识》团队成员担任现场或电话连线嘉宾,以专家身份解读事件。《航空知识》在为大众媒体提供高质量的知识资源的同时,自身也收获了更高的品牌知名度,由此直接带来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的增加。

2.2科技期刊可为大众媒体提供丰富的科学选题素材

大众媒体科技类节目的选题大多根据时效性的热点话题制定,这一点与科技期刊存在较大差异。科技期刊在选题方面除依据时效性热点话题外,还会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史,以及从科技发展导致的社会文化变迁角度出发,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方面发掘合适的选题和素材。由于科技期刊往往就某一类科学技术领域进行长期的选题策划工作,因此其掌握的科学选题素材非常丰富,特别是科学选题中有关人文社会类的话题,这恰恰是大众媒体平常极少关注的,这类话题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社会信息,在传播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方面,有着很好的受众亲和力。《航空知识》在与大众媒体合作过程中,会着力向大众媒体推荐科技领域的人文社会类话题,比如“大人物的飞行往事”“航空史上的专利之争”“枪械大师的航空梦”“航空与收藏”等,这些选题大多被大众媒体采纳,并在相关栏目中得到应用,受到广泛好评。科技期刊为大众媒体提供的全方位选题素材,极大地丰富了大众媒体的选题范围,让受众看到了科学技术发展变迁过程中那些“硬技术”以外的“软文化”,感受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人的开拓探索和执著精神曾起到过怎样的作用。作为平面媒体的科技期刊,在长期编辑实践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照片、档案、文献和影像等资料素材,就单一学科领域而言,这些丰富的素材也是大众媒体所不具备的,完全可以引进使用。在合作中《航空知识》就为大众媒体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为节目制作提供了翔实的依据,同时这类素材也为未来合作制作融媒体提供了信息基础。

3融合发展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

科技期刊是小众媒体,其受众非常有限,学术类科技期刊受众主要为相关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作者、审稿专家等,多也不过数万,小到只有数百人的也比比皆是;科普期刊的受众多的也就能到数十万,上百万发行量的几乎是凤毛麟角。而大众媒体的受众却可以多到以亿为数量级。《航空知识》参与的北京交通台“航空在线”节目,仅仅是一个北京地方性的电台,节目收听人数经常会到二三百万。《航空知识》参与的中央电视台的一些节目,更是创下过数亿观众收看的纪录。因此,与大众媒体合作,将极大地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

3.1大众媒体为提升科技期刊知名度提供了良好的推广平台

在国家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战略的推动下,近年来,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大众媒体越来越多地关注科技类话题,许多节目需要相应的科技界人士参与或提供协助,一些科技界人士也作为节目嘉宾直接参加节目制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航空知识》率先与北京交通广播电台实现合作,派出策划编辑在《航空在线》等栏目中参与策划和录制,《航空知识》团队在航空领域的专业性和文化性获得了节目主办方的高度赞扬,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较好。此后《航空知识》逐渐扩大与北京广播电台的合作,合作范围扩大到读书频道和新闻频道,涉及多个栏目。这些节目播出后,北京广播电台的大量听众通过节目认识了《航空知识》及其主创团队,无形之中让杂志的品牌知名度获得了显著提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北京交通台拥有北京地区最为广泛的司机受众,且其中相当比例并不是传统科技期刊的受众,但通过这些节目他们了解到了《航空知识》是一本优秀的科技期刊,其主创团队是一支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团队,这对于《航空知识》扩大潜在读者群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了解和关注是科技期刊获得新受众的第一个环节。

3.2大众媒体可强化科技期刊主创团队成员的名人效应

传统科技期刊的编辑团队往往都是隐藏在杂志背后的无名英雄,编辑好像天生是为他人作嫁衣的。尽管科技期刊编辑们凭借高超的科学素养和编辑专业知识,为读者们奉献上优秀的科技内容,但自身价值却往往被低估,即便是采编一体化的、身兼编辑和记者两种身份的科普期刊主创团队,也很少能出公众人物。但在新的媒体业态下,人们获取信息,特别是购买传统出版物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许多时候,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大众媒体节目以及其所塑造的各种公众人物,已经成为影响传统阅读行为的重要因素。《舰船知识》资深编辑宋晓军和《国际太空》编辑庞之浩通过长期与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合作,在社会上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已被聘为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甚至还直接参与策划和制作电视专栏。他们频繁地在大众媒体上保持曝光率,在强化个人影响力的同时,也显著提升了其所属科技媒体的品牌知名度。《航空知识》自2010年起开始着力强化与大众媒体的合作广度和深度,通过广泛参与大众媒体活动,编辑团队中有部分人员的知名度获得了显著提升,在科技传媒界具备了一定知名度,而这样的“名人效应”对于杂志的发行推广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许多读者就是通过这些大众媒体首先了解了《航空知识》编辑团队的这些“达人”和“名人”,进而决定选择订阅或购买《航空知识》。这种从塑造人物影响力,进而延伸到期刊影响力,再到扩大期刊发行量的做法,是《航空知识》在与大众媒体达成合作之前所无法实现的。

3.3大众媒体对科技期刊的扩展经营具有显著的推动效果

传统科技期刊要谋求进一步发展,扩展经营模式是一个重要渠道。《航空知识》目前的扩展经营主要集中在官方微博、微信领域,以及由此带动的航空赛事、航空活动、航空旅游、航空文创产品营销等等。在与网络、电视和广播等大众媒体的合作中,《航空知识》得到了推广官方微博和微信的良好平台,可以在大众媒体的节目中直接推荐受众关注官方微博、微信。在与大众媒体合作的一些节目的选题策划过程中,甚至会直接植入《航空知识》策划制作的文创产品和各类活动,这对杂志的拓展经营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近年来,《航空知识》正积极利用文化资源开展航空主题沙龙、讲座以及国际航展文化特色游等主题文化活动,而这些活动的主题和受众,往往可以通过与大众媒体平台的合作得到支持和推介。

4融合发展提升科技期刊的内容建设

科技期刊作为传统纸媒,如果不进行媒体融合发展,其影响力将越来越被局限于日益减少的传统阅读者,这对于科技期刊的发展是严重的阻碍。尤其是对于依靠发行量获得经济收益的科普期刊,影响力传播的局限性,将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期刊的纸媒传播形式导致的另一个后果就是,期刊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反馈极为微弱,或者彻底消失,凭借寥寥的读者来信或电子邮件,科技期刊没有有效途径与受众建立良性互动,更无法通过这种互动为杂志的内容建立良性反馈。

4.1为科技期刊选题方向提供高质量的参考方向

总体来说,与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传统科技期刊的选题策划方式相对封闭,主创团队难以获得有效的反馈输入信息。但是和时效性更强的大众媒体展开合作,却可以帮助科技期刊的主创团队在制作期刊时获得高质量的知识输入。以《航空知识》与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合作为例,这些大众媒体的节目选题和策划,原本就结合了这类媒体对于热点话题的筛选,更结合了其策划团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得来的受众的关切问题。在参与这类节目的策划和制作中,《航空知识》的编辑团队也获得了很多值得关注的选题方向,其中诸如马航MH370、神舟载人飞船、城市飞行器、飞行汽车等话题素材最终都被用在了杂志策划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参与节目策划和制作过程中,《航空知识》主创人员还通过在节目期间与受众在网络平台的互动,收集到许多关于杂志选题的有益意见和建议,这些也间接为杂志选题策划和制作手法的改善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大众媒体素来以广大普通受众为对象,他们在将科技内容科普化的传播过程中,所选择的传播形式、节目语言和传播兴趣点等方面都比传统科技期刊更符合社会文化潮流,他们比科技期刊更懂得把科学技术信息转变为大众可接受的媒体语言的重要意义。在与大众媒体合作过程中,《航空知识》主创团队不断借鉴和吸收大众媒体节目的优秀文化元素,在杂志的选题策划、素材选择、版式和语言等方面做出了诸多改进,收效显著,读者直接反映指出杂志变得比过去“好看易读”了,这些都应该感谢来自大众媒体的文化借鉴。

4.2为科普期刊提供了扩大作者资源的广阔空间

由于科普期刊选题策划、编辑制作和发行传播的方式所限,许多科普期刊的作者团队正在逐渐趋近老化,原有作者团队从数量和知识结构上都越来越难以适应期刊进一步发展的需求,而编辑团队却难以通过其传统的编辑社交渠道接触到高素质的新作者资源并加以利用。与大众媒体的合作,则为科普期刊打开了一片广阔的科学传播社交空间,在合作制作相关节目过程中,《航空知识》通过大众媒体接触到了许多在相关领域上颇有建树的科技界嘉宾,这些人员都已与大众媒体建立了相对稳固的合作关系,其科学素养和科普化的表达能力都经过了实践检验,完全可以直接发展成为科普期刊的作者。《航空知识》就陆续邀请了多位这样的嘉宾参与杂志文章的撰写,实现了作者资源的不断扩充。此外,通过这些媒体嘉宾的个人影响力,杂志的知名度也获得了进一步提升。

5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联合制作融媒体是重要方向

《航空知识》与大众媒体长期稳固合作关系的建立,使得双方对彼此的资源优势都有了充分的认知。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航空知识》和大众媒体都产生了联合制作文化融媒体的意向。科技主题的媒体节目,实际上并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一种媒体形式,如果能以多种媒体形式联合策划和制作,根据共同的主题,针对不同的媒体形式对素材进行不同的选取和加工,制作出以多种媒体形式传播的文化产品,将具备更大的社会效益。《航空知识》常年进行的各种公益科普讲座,在大众媒体看来具有传播价值,这类讲座稍加加工整理就能变成系列专题节目;此外,《航空知识》未来准备在行业新闻界组织的专题沙龙,也可以考虑与大众媒体联合制作成专题节目。目前《航空知识》正在与大众媒体就未来某些重大话题联合策划制作节目进行商谈,并也在积极筹备自身的全媒体策划制作能力,努力向融媒体方向拓展。

航空航天期刊范文8

关键词:商业航天专利分析中美对比

0引言

航天产业作为最具挑战性的高科技领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近些年由政府主导的航天活动逐渐开始市场化,由此促进了商业航天装备制造产业的蓬勃发展。商业航天领先的国家不仅在经济增长中受益良多,更能够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制约、控制其他竞争者的发展,因而,全球各国均在竞逐商业航天市场。近十年来,全球航天产业一直保持稳步向前的态势,商业航天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高于航天产业经济增幅,其中2018年商业航天经济规模高达3288.6亿美元,而全球的航天产业经济规模为4147.5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占比为79.3%。鉴于商业航天的重要地位及意义,中美作为全球性领先的航天大国均在商业航天领域布局,本文以全球商业航天专利数据为基础,对中美重要创新主体的专利布局情况进行分析,研讨商业航天技术发展态势,以期为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未来布局提供参考。

1中美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状

1.1美国产业发展现状。美国的商业航天发展全球领先[1-2]。在航天工业方面,行业巨头毫无疑问一直是美国,其拥有全球最尖端的技术产品、具有最完备的产业链以及一大批经验丰富的人才梯队,这些条件都为美国商业航天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基础。1984年,美国颁布了商业发射服务的基础法律制度——《商业航天发射法案》,并于1988年、1998年、2004年三次修订,对商业发射中许可证制度、持证人及发射活动管理、政府职责以及保险制度进行全面规范,美国的商业航天发展基本已涉足全部航天产业,业务范围正从传统的商业卫星发射、应用等业务,逐步向新兴领域拓展,如深空探测、太空旅游等。目前,美国商业航天产业已经在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实现客户需求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力、竞争力,在国际航天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航空航天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领域,需要稳定长期的风险投资资金。政府投入为私营航空航天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启动援助”资金,政府采购又为这些高科技企业提供了市场需求,从而撬动金融市场对这些高科技企业的资金支持。

1.2我国产业发展现状。我国航天历经6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系统齐全的航天工业体系和较为完整的空间基础设施,为商业航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4年的《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2018年国家航天局的“鼓励有序”方针、2019年国家航天局的《关于促进商业运载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规划中大力支持中国商业航天的有序发展,逐步明晰了商业航天发展要求[3-5]。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8月,国内的商业航天企业达到140余家,其中火箭企业超过14家,从卫星研发制造到规模化生产的卫星企业超过30家,卫星测控运维企业达到16家,以及众多的卫星配套、运营、应用等企业,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商业化发展模式。我国民营商业火箭公司在2015年后大量涌现,蓝箭航天、星际荣耀、九天微星、微纳星空等初创公司陆续成立。2019年7月,星际荣耀航天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并高精度入轨,成为除美国以外全球第一家实现火箭入轨的民营公司。

2中美商业航天产业重要创新主体宏观数据分析

在产业内进行研究对象的选取,要求在技术上具有一定代表性,具有一定的专利申请量或者在产业上遥遥领先的公司。在美国,选取波音和SpaceX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波音是全球航空航天业的领袖公司,作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主要服务提供商,波音公司运营着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还提供众多军用和民用航线支持服务;而SpaceX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其猎鹰9号首次成功在陆地上直立着陆,成立以来不断改写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火箭的可回收与可复用极大降低发射成本。基于以上理由,选取美国的波音和SpaceX进行分析。在中国范围内,选取蓝箭航天和星际荣耀作为分析对象。蓝箭航天致力于研制以液体甲烷作为推进剂的新型动力火箭产品,为市场提供性价比高、安全可靠的发射服务;星际荣耀公司专注于高品质、低成本快响应的小型智能运载火箭研发,为全球小卫星及星座客户提供一体化的商业发射服务。蓝箭航天和星际荣耀都是近年来在商业航天领域初步崭露头角的公司。本文从申请趋势、专利涉及的技术领域等方面,对比分析美中两国具有代表性的波音公司、SpaceX、蓝箭航天和星际荣耀这四位申请人的专利情况[6]。本文参考《中国制造2025大众读本航空航天装备》[7]以及相关行业标准、专业书籍,同时兼顾专利数据检索和标引,将商业航天相关技术分解为一级分支:火箭、卫星空间系统、飞船及空间站、地面设备,各一级分支下划分二级分支。在检索时采用“分—总”的检索策略,先对各个二级分支的专利进行检索,分别筛选出四个申请人的专利,再将二级分支的专利数据合并到各对应一级分支,形成各一级分支的检索结果,再将各一级分支的检索结果进行专利合并、去重,得到本文中美商业航天领域主要申请人的全部专利数据。

2.1申请趋势。波音公司、SpaceX、蓝箭航天和星际荣耀在商业航天高端产业制造领域中的申请量分别为170件、45件、178件、133件专利,上述专利经过人工标引,均为有效专利,图1为波音公司、SpaceX、蓝箭航天和星际荣耀1995—2021年的专利申请趋势。其中波音公司的申请总量为170件,且逐年申请量较为稳定,2003年到2010年之间的波动是由于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航天飞机暂停发射,美国政府也减少了在航天方面的支出,波音公司由于调查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而减少了专利申请。波音公司的170件申请全部为发明专利,且截至检索日,其发明授权量占比为50.8%。其次,SpaceX成立时间早于星际荣耀和蓝箭航天,但是其并未进行过多的专利布局,在商业航天高端产业制造领域中,2016年开始申请专利,且专利数量为45件,2019年达到顶峰,为22件,在45件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36件。蓝箭航天和星际荣耀,均在2019年也是在申请相关领域专利的两到三年之后达到高峰,分别为85件和79件,也是由于此时具有一定的技术累积;在专利类型方面,蓝箭航天的所有专利申请中,有94件发明专利和84件实用新型专利,星际荣耀133件专利中,发明专利91件,实用新型专利42件。由于专利申请公开的周期较长,2020—2021年提交的专利申请数据目前还不能从数据库中完全获得。

2.2技术领域分布为波音公司。SpaceX、蓝箭航天和星际荣耀的专利申请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从整体数据来看,波音公司、蓝箭航天、星际荣耀的总申请量相差不大,但是波音公司在火箭、卫星、飞船和地面设备四个领域均有所布局,蓝箭航天在火箭、飞船、地面设备领域中均有一定数量的专利申请,且在火箭中的箭体结构、推进系统和测控系统中均有一定数量的专利申请。星际荣耀在火箭领域有127件专利,另外在地面设备领域也有10件专利,蓝箭航天和星际荣耀主要涉及火箭以及相关地面设备的专利。SpaceX在专利申请量不大的情况下,主要技术涉及卫星领域。主要申请人在一级、二级技术分支中的专利数量,波音公司在火箭、卫星、飞船、地面设备这四个领域的二级分支中几乎都有所涉及,且在火箭中的推进系统、卫星中的测控和控制系统、飞船中的控制系统,均申请了数量较多的专利。蓝箭航天和星际荣耀,均在火箭及相关的地面设备中的二级分支具有一定数量的专利布局。另外,波音公司、蓝箭航天和星际荣耀在火箭领域的专利中,推进系统的占比分别是70%、65%、54%,由此可见,火箭中的推进系统属于三者的研发重点。SpaceX在专利申请量不大的情况下,主要技术涉及卫星领域中的天线,这是由于天线的外形和内部技术细节容易被仿制,火箭方面的专利申请仅为3件,且均涉及箭体结构,其中US10486389B2,名称为激光穿孔金属蜂窝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涉及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整流罩,火箭整流罩可能会在火箭发射过程中散落到任何地方,所以,也适合对其进行专利保护。由此可见,SpaceX在有可能发生专利纠纷的领域申请专利,并未在其具有竞争力的火箭回收方面申请专利,而是作为商业秘密的形式对其进行了保护,以避免因专利申请造成相关秘密信息不必要地公开。在推进系统的技术领域中,SpaceX为了保护关键技术,并未申请专利,但还是公开了一部分技术信息。SpaceX的创始人ElonMusk以及首席火箭着陆工程师LarsBlackmore分别撰写过关于火箭的非专利文章,涉及箭体结构以及精准着陆算法,其中《火箭自主精准着陆》(AutonomousPrecisionLandingofSpaceRockets)的综述性文章中介绍了火箭回收面临的四大挑战,首先是环境极端复杂,火箭从高空返回速度大,大气阻力和启动加热明显,其次是任务容错率低,返回必须一次成功,几乎没有二次尝试的机会,三是着陆困难,需要设计可折叠着陆缓冲装置等复杂的辅助机构,最后是需要克服风力等扰动以精准达到回收场地。此外,该文章中还介绍了猎鹰9火箭精准着陆算法——凸优化(ConvexOptimazation),且该算法首次被NASA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在国际权威期刊上率先提出,后来被多次应用在Masten公司的小火箭上,使其具备垂直着陆能力。

3中美商业航天产业重要创新主体专利市场分析

3.1专利市场分析。为波音公司、SpaceX、蓝箭航天和星际荣耀的专利市场布局,横纵坐标分别为申请人和市场,图中圆形内的数字为专利数量,其中波音公司除在本国进行主要布局之外,在中国、日本、加拿大等国也进行一定数量的专利布局,在各国布局的数量较为均匀;SpaceX在本国的申请量为35件,在日本的专利申请为5件,在德国和加拿大各申请了2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申请了1件;蓝箭航天在本国的专利申请为178件,同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申请了5件;星际荣耀的133件专利均为中国申请。由此可见,除波音公司在美国和多个国家专利布局之外,其他三个申请人均主要在本国布局。此外,SpaceX为了保护自身在火箭推进系统领域的利益,曾在2014年请求对公开号US8678321B2(空间运载火箭的海上着陆及相关系统和方法,蓝色起源公司)的专利无效,该专利中,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载火箭从沿海发射场以水上轨道发射,在预先定位的海上平台的甲板上执行垂直动力着陆。该专利对SpaceX造成严重威胁,因为SpaceX在研发可重复使用并在海上完成降落的运载火箭投入了大量资金,并获得了重要进展,提起诉讼请求宣告该专利无效,最后成功无效了该专利的权利要求1~15

3.2专利转让情况分析。为波音公司、SpaceX、蓝箭航天和星际荣耀的专利转让情况,可以看出,波音公司的专利转让占比最多,为66%,SpaceX、蓝箭航天和星际荣耀的专利转让占比分别为29%、6%、8%,在波音公司的转让专利中,多数是由个人转让给波音公司,波音公司通过其内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进行专利分析、专利转让,加强专利布局、抢占市场、进一步建立市场竞争优势。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初步看出波音公司、SpaceX、蓝箭航天和星际荣耀的知识产权策略。首先,对于波音公司,其作为航空航天领域发明创造的翘楚,面对前仆后继的竞争对手,波音公司进行了全球专利布局,开展技术保护,波音公司在火箭、卫星、飞船、地面设备这四个领域及大部分二级分支均有所布局,通过诸多领域进行专利布局以及在不同国家、地区专利申请经验的累积,且通过专利转让等手段,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方案。对于SpaceX,其在火箭领域很少布局,一方面是因为火箭发射领域具备门槛高、运营企业少、发射场所偏僻和主要在高空和外太空使用等特点,即便发生专利侵权行为,也很难被发现,所以,SpaceX公司可能认为没必要在相关领域分布较多专利;另一方面,由于SpaceX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有效地降低了通过外界合作等环节泄露其商业秘密的风险。在专利保护方面,专利创新成果的技术方案需要表述清楚、完整和满足充分公开的需求,专利最长保护期限不超过20年,公开专利可能被驳回、授权专利可能会被无效,而商业秘密不存在上述问题,所以,SpaceX采用商业秘密的方式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另外,虽然SpaceX的专利申请并不涉及发动机或可回收运载火箭等关键技术,以避免因专利申请造成相关秘密信息不必要地公开,但是其还在密切关注相关领域的重要专利,并通过专利诉讼的手段保护切身利益。对于蓝箭航天和星际荣耀公司,虽然二者的成立时间短,均较为重视专利申请,其专利数量与波音和SpaceX相比并不少,从技术领域来看,其在各自的技术领域中均申请了相关的专利,在商业航天领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在国内已属于佼佼者,但是二者还处于创业的初级阶段,并未在除中国和WIPO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申请专利,还未形成完善的专利运营策略。

4对策建议

通过对中美代表性企业在商业航天领域的专利分析,对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的企业,在企业管理、技术、专利、人才四个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4.1创新管理架构。提高运作效能。相对于NASA繁荣复杂的行政结构,SpaceX的扁平化管理架构明显提高了管理沟通效率,降低了公司行政运作成本。因而简单的管理架构是商业航天民营企业的优势,我国民营企业应当勇于创新,采用符合企业自身的简单、便捷、低成本的管理架构来提高运作效能。

4.2成熟技术极致运用、关键技术勇于创新。我国传统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商业航天无非是在法律准许范围内,遵循市场规律,设计航天领域的商品交换或服务的经济活动。传统航天已有的成熟技术能够作为商业航天的基础,使商业航天在此基础上进行利于商业化发展的其他技术探索。商业航天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已有的成熟技术发挥极致,避免重复研发投入,对于需要探索的关键技术勇于创新。目前,地面设备在传统航天和商业航天方面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继承性,其相对于商业卫星、商业火箭而言,属于较为成熟的技术,可对其进行极致开发及运用。高可靠性、低成本、快响应是商业航天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与我国传统航天不计成本追求高可靠性的目标有所差异,因而在高可靠性的基础上追求低成本、快响应必然需要商业航天主体勇于创新,推动可回收、重复使用等关键技术发展。

4.3隐藏商业机密、规划专利布局。对商业航天主体的科技成果保护应因地适宜,尖端技术作为商业机密保护,而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抢占先机积极规划专利布局。美国商业航天的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策略注重以商业秘密进行保护,其在杜绝关键技术泄漏的同时也暴露出目前商业航天技术专利布局存在一定的空白点,我国创新主体在借鉴其尖端技术作为商业机密保护的同时,更应加强研发力度、尽力加快研发进程,对于具有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抢占先机积极规划专利布局,利用美国专利布局空白点提前申请专利保护。我国后来居上对美国商业航天技术加以制衡也具有一定可能性,具体而言,在容易发生专利权纠纷的领域加快专利申请并合理布局,结合后续研发进程,围绕同一技术主题在相关技术领域、主要国家/地区分布上构建有效的专利族,全面、完善地建立创新成果保护屏障。涉及尖端技术,尽量采用商业秘密的形式进行保护,但是仍需要密切关注相关领域的重要专利,如果其他申请人的专利与自身的商业秘密高度相关,可以通过无效的手段保护自己,基于我国的专利制度,如果相关创新成果涉及国防装备生产,还可以通过国防专利进行技术秘密保护。

4.4尊重人才、广聘精英。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人才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及其创造能力对技术创新至关重要,而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企业管控技术创新的关键手段。企业可广聘海内外航天精英,尊重人才,激励创新。从人才结构而言,要注重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人才结构层次分布,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促进企业各阶层全面发展。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