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学期刊范例

工程科学期刊

工程科学期刊范文1

文章选取了土木工程学科的17种中文核心期刊为样本刊,运用现代文献计量研究的方法和《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公布的相关数据,选取了样本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平均引文数、web即年下载率等数据进行了解读,发现基于文献引证分析的计量评价方法与传统的期刊品牌和影响力的同行评价并无矛盾,用好这些数据将对提高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大有帮助。

关键词:

土木工程学科;核心期刊;品牌和影响力;影响因子;平均引文数;web即年下载率

1引言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发展和交流的工具,既积累了科学知识又培养了学术人才。在当今大数据和自媒体时代,虽然学术成果、发表的渠道日趋广泛,传播变得相对容易,但作为学术论文定向的媒介,学术期刊的作用依然是巨大的。随着学术资源的不断整合,学术界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成果群体。具有品牌和影响力的核心学术期刊,即便是以市场规律去运作依然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考察目前我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期刊评价系统,以《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影响最为深远。自其1992年首次研究报告以来,在我国学术界已得到广泛认可,并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成为评价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要目总览》2011年版在“TU建筑科学”类共收录了263种源期刊,并遴选出33种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的占比为12.5%,低于《要目总览》的核心期刊平均选出率[1]。核心期刊不论是论文质量还是出版的及时性、规范性都得到了社会特别是学术界的承认和重视,也是绝大多数优秀论文在国内的首发平台。系统梳理、了解、评价土木工程类的核心期刊,可以让学界特别是作为个体的读者、作者能较为宏观、全面地了解本专业的高端期刊,更加便于选择性阅读和投稿。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地区高等院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发起研究和编辑的《要目总览》已历时二十余年,在受到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的同时,还在全国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变相演化成为对论文质量评价的一个手段。由于《要目总览》只公布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并没有公布具体评价数据和过程,故不能对每一种期刊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而由中国科学技术文献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研制,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以下简称《年报》)则公布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近6000种期刊数据,可以对学术期刊进行定量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要目总览》与《年报》都是建立在CNKI原始数据基础上的成果,二者在数据源和统计覆盖范围上高度重合,不同的是《要目总览》在原始数据上增加了同行评价的矫正和二者在统计口径和具体的学科范畴划分上有所差异,因此可以借用《年报》的相关数据对土木工程学科的核心期刊进行定量研究。在现代文献计量研究中,学术期刊的质量与影响力可以通过恰当的指标进行呈现和分析。在当前普遍采用的文献指标之中,影响因子及由其拓展开来的相关指标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该期刊在学术研究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占有的相对地位,影响因子越高表明其所刊载的论文对学术研究所起到的借鉴价值和参考作用越大,反之则表明价值越低或关注的领域过于薄弱;除此之外学术期刊的平均引文数等指标则表明在既有的学术规范框架内论文对既有成果的借鉴程度,平均引文数越高表明学科体系愈发成熟和严谨,而事实也证明学术论文的整体质量与论文的严谨度、引文质量之间往往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受关注程度方面,随着大型学术成果数据库的普遍使用,使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评判有了更为直观的方式,《年报》中统计了不同期刊的下载量与web下载率,能够对土木工程学科学术期刊的整体影响力进行一定程度的阐释。基于CNKI的基础文献源、借用《年报》公布的期刊数据,笔者运用国际通用的学术文献引文定量评价方法,对《要目总览》中已经筛选出的土木工程学科核心期刊进行比较分析,期望对该领域内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解读。

2土木工程学科核心期刊样本群

在《要目总览》中土木建筑科学类源期刊为263种,其中核心期刊33种,核心期刊占比为12.5%,这其中建筑学仅有《建筑学报》1种,风景园林学仅有《中国园林》1种,城乡规划学也仅有《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规划师》和《国际城市规划》4种,而土木工程学科中以学术研究为办刊方向、偏重解决理论与设计问题(不包括大学学报和施工技术)的期刊数量有17种,占到核心期刊的51.5%。与其他学科和研究方向相比,土木工程学科的核心期刊数量占据绝对地位。本文以《要目总览》中公布的17种期刊为研究对象。在土木工程学科中以学术研究为办刊方向、偏重解决理论与设计问题的期刊数量约为30种,而在文献计量研究与同行评价体系下入选《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的数量超过半数,这一比例远大于《要目总览》所统计的核心期刊占全国正式期刊(源期刊)的比例,也超过核心期刊在《年报》“TU土木建筑工程”大类的138种期刊中的比例,这说明土木工程学科的期刊不仅具有一定的保有量,而且多年来经过学者、作者、编者的共同努力已培育出一批在学术界具有相当影响力和高水平的期刊。虽然不能说在具有品牌和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的每篇文章都是高质量的,但只有刊发若干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经过长期的积淀才能形成刊物的品牌和影响力却是毋庸置疑的。

3土木工程学科核心期刊的影响力分析

3.1期刊的影响因子

尽管在当前的文献计量体系和学术期刊评价范畴内,影响因子不是评价学术期刊优劣的唯一指标,但不能否认的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说明某期刊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对学术话题的把握能力与所刊载论文对学术研究的直接推动程度。影响因子的计量依据表明,学术期刊刊载文章的话题把握能力越好,得到同行引用的可能性越高,进而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同时学术期刊所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越高,也越能够得到同行在后续研究中的借鉴和引用。这些事实都表明影响因子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说明和衡量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尽管当前影响因子体系还不完善,但可以肯定的是影响因子体系在样本足够大的时候是能够尽可能客观的反映该领域内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中,无论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要目总览》还是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年报》都较为全面地覆盖了中国大陆地区的近6000种学术期刊,从而得出了某一学术期刊的以学术期刊为统计源的综合影响因子;同时覆盖了中国大陆地区的30余万篇博硕士学位论文与2000余种会议论文集,从而与学术期刊一同作为数据源得出了某一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尽管当前由于技术限制等因素无法采集到较为全面的图书方面的引用数据,但是可以说目前的文献计量成果无论是在数据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有较好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做出的评价能够较好反映某种学术期刊在整个学科领域乃至整体学术界的影响力,具有较高的数据质量。世界各学科顶尖期刊是指学科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在2008年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美国科技竞争力》中,将高被引论文的数量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重要指标[3],可见影响因子对于学术期刊的重要程度。土木工程学科17种核心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的平均值为0.982,期刊综合影响因子的平均值为0.592[4],均高于《年报》“土木建筑工程”大类的对应平均值0.460和0.248,同时也高于同属于“TU土木建筑工程”类的建筑学学科排名第一的《建筑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0.945、期刊综合影响因子0.372,由此可见,土木工程学科的期刊整体质量是值得肯定的。影响因子是计量评价学术期刊优劣的最重要的指标,却并非是唯一的指标,不能以期刊的影响因子替代评价每篇论文的学术价值,《年报》正是基于这一观点,推出了影响因子指标体系,统计并公布了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五年影响因子等指标数据。从这几个不同限定范围的影响因子来看,复合类影响因子统计源包括了全部的期刊、博硕士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等,覆盖比较全面,更能说明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而综合类影响因子的统计源限定在期刊范围内,虽然涵括了人文社科、自热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绝大部分期刊,却仍有局限。而期刊综合类五年影响因子则考察了规定时间内期刊的持续影响力。也许由于技术和统计数据工作量的原因,目前各类评价系统的研究均未将图书纳入统计源,没考虑图书的影响力,期待不远的将来,能将图书建立电子数据库纳入评价,这将更全面、更客观、更真实。

3.2期刊的平均引文数

学术研究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的渐进之作,这就决定了学术文稿的撰写也是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的。体现在学术文稿中便是文稿自身对既有研究成果的涉猎与借鉴。科学研究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之上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将既有成果、发明、发现等进行和扩散,在、扩散时所有学者都应该遵守一个共同规范,即注明参考文献和引注,既表达对已有成果的尊重,也体现既有成果对当前学术研究的价值。若忽略这一写作规范,新观点、新理论将变成无源之水而无迹可寻。追溯分析参考文献不仅可以解读作者的阅读范围、知识结构,了解文章阐述的理论发展脉络、形成过程和研究现状;还能够对作者的涉猎深度和广度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可以通过被引用文献的数量判断该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和同行的评价。在当前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学术文稿的参考引文数据虽然不占重要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严谨而扎实的学术文稿都是建立在较为充分的文献阅读和对既有成果的借鉴基础之上的结果,同时还可以肯定的是严谨的学术论文中对于既有文献的涉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研究者对该研究方向和领域的熟悉与了解程度。由于学术研究的成果除了通过产业化等实用方式呈现之外,其重要的呈现方式便是通过学术期刊进行,客观上使大多数的学术研究成果都是可以在学术期刊或是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以及图书等范围中进行查找的,使学术研究工作能够较为紧密地建立在他人的工作之上,从而对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和示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言之,学术文稿的撰写要求撰稿人对既有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认识和掌握,并提出自己较为新颖的认识或见解,即学术文稿中对于创新有较高的要求。而学术文稿的创新性往往体现在对既有成果和文献的尽可能了解和查阅与借鉴中,进而表现为文稿的参考文献和引证情况。土木工程学科保有一批有品牌、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是学术界的幸事,也为这个学科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评价一本学术期刊的质量有多种方法,《年报》采用的是计量评价法,统计了每篇刊发文章的引文数、整本刊物的平均引文数、刊物的参考文献互引数据等,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直观而有效。土木工程学科17种核心期刊的平均引文数为13.7条/篇,而《年报》“TU土木建筑工程”大类138种期刊的平均引文数为8条/篇。从引文数量来看本文考察的土木工程核心期刊高于“TU土木建筑工程”大类138种期刊平均数,但低于2013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15.9条/篇[5],这也许有统计口径不同的原因,也许也有学科的差异。但土木工程学科部分核心期刊的参考文献数仍有提升的空间却是不争的事实,如《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建筑钢结构进展》和《工业建筑》为10条/篇,而《建筑结构》则只有7条/篇,与平均引文数有一定差距。被引用次数较多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文在其创建性、科学性、理论性、新颖性、针对性、实用性等方面相对有较好的表现。在当前来看,尽管学术期刊的平均引文数量与其自身的影响因子以及学术质量尚无较强的直接正相关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学术领域的大范围内,平均引文数量过少的刊物与文稿在严谨性方面是有所欠缺[5],这就表明学术文稿的撰写与期刊质量的建设需要对学术文章的引文数量与质量进行重视。在下图中,笔者绘制了17种中文核心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与平均引文数的趋势图,从中可以看到尽管不能体现出复合影响因子与平均引文数之间的正相关性,但可以体现的是大体上平均引文数少的学术期刊其复合影响因子值也较低。与这一趋势相同的是,在绘制的综合影响因子与平均引文数之间的趋势图中也证明了这一观点。就此来看,可以说明某学术刊物平均引文数的情况尽管不能完全与影响因子等指标对应,但是从整体来看,平均引文数的情况依然能够说明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某种程度而言在既有的学术规范框架下,平均引文数与期刊影响因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3.3期刊的web即年下载率

在计算机网络、电子传媒高速发展的今天,纸质期刊的功能日渐弱化,正逐渐被电子期刊所替代。十多年前一本好的期刊动辄印数数十万甚至超过百万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大量的读者转移到计算机前,借助电子化期刊进行阅读和研究。基于这一现状,《年报》根据中国知网的文献被当年全文下载的总篇数与该期刊当年出版上网的文献总数之比形成了web即年下载率,web即年下载率受期刊发文量影响不大,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衡量期刊论文被关注程度的指标。研究样本中17种土木工程学科核心期刊的web即年下载率最高为《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的84,《钢结构》web即年下载率最低,仅为10。这一学科核心期刊即年下载率平均值为40.4,而“TU土木建筑工程”大类的即年下载率均为28。与影响因子的值作逐项比较,发现下载率与影响因子基本是关联对应的。一般是下载率越高,受关注度越高、被引文数越高、影响因子越高,反之亦然。只有个别期刊的契合度较差,如《建筑结构》的下载率为65,居17种核心期刊的第4位,而复合影响因子为0.89,排名11位,这说明该刊被关注度、下载率不能完全对应转化为影响因子。而《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的下载率仅为18,远低于17种样本核心期刊的平均值,甚至于不足“TU土木建筑工程”大类平均值的一半,长久以往必将影响到该刊的影响力和相关数据指标,值得该期刊主办单位密切关注。

4土木工程学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

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国内评价体系之中,还体现在国际相关评价体系中,以当前国际上对理工科学术期刊影响最为广泛的评价体系SCI和EI为例,目前随着我国学术期刊的英文版或是英文刊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使我国大陆地区学术刊物的相关指标也有一定提升。然而,由于语种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建筑科学类刊物进入国际著名索引的数量依旧很少。但是到目前为止,根据CNKI的统计,在土木工程学科的期刊中有5种期刊入选EI工程索引,分别为《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岩土力学》、《土木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远好于同属建筑科学范畴的建筑学等学科。按本学科的期刊数量来说,得到国际学术期刊评价体系认可的占比较高,反映出土木工程学科的期刊群体质量值得肯定。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正逐步与国际接轨,国际化的意义和如何国际化的问题越来越被重视。从2012年开始,由清华大学所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研制,中国科学技术文献评价研究中心每年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建立了一个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评价体系,依据国内学术期刊被国际学术研究的引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其中,《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岩土工程学报》三刊入选“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进入TOP5%期刊行列,分别位列46、89、112位,而《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两刊入选“201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进入TOP10%期刊行列,分别位列18、47位[9],而同为建筑科学范畴内的建筑学等学科则没有一种期刊进入该序列之中,表明土木工程学科在国际影响力方面远远超过同属建筑科学的其他学科和研究方向的。

5思考与结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中,以往基于同行评价的学术期刊评价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而基于文献引证分析的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可以预见的是,在不远的未来对于学术期刊乃至学术文章的评价将可能更为清晰和直观,在借用现代计量手段的前提下对学术期刊以及学术文章的影响力评价也将更为准确[10]。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形成无外乎学术话题的掌握和刊载文章的质量两个方面,而这与学科自身的工作方法和研究手段等是息息相关的,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学科内的17种核心期刊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该学科内较好的影响因子表现、较好的web下载率和国际影响力都是与其较为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好的学风不可分割的,而这一点也恰恰是同属建筑科学范畴内的建筑学等学科所缺乏的。

作者:邵松 谈一评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强,蔡蓉华,何峻.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国科学技术文献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J]《.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2014,12.

[4]中国科学技术文献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J]《.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2014,12.

[5]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6]雷心田,彭明辉.对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土木工程学报》论文作者的研究[J].土木工程学,1993(2):59-67.

[7]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8]贺德方.中国影响力论文产出状况的国际比较研究.中国软科学[J].2011(9):94-98.

[9]中国科学技术文献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J].《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2014,12.

工程科学期刊范文2

1医学期刊编辑需具备的素养

1.1医学期刊编辑需具备医学学术素养

学术期刊出版物质量越发参差不齐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医学学术期刊专业性强,研究和影响意义深远,所以医学期刊编辑对医学知识不能只是一知半解,起码在广泛的医学知识领域有自己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的作者进行沟通,理解作者研究思路,从审核者的认知和高度对作者的文章做出评价。

1.2医学期刊编辑需具备的文史素养

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特性,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了更好地将我国的中医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就要求医学期刊编辑在审核相关中医类的稿件时具备相关的人文学科素养[2]。从不同的历史角度、哲学层面,全方位的审阅稿件,充分把握相关稿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医学期刊编辑只有具备足够的历史素养,对我国的古医籍的文化特征和背景足够了解,才能够及时发现稿件中的历史知识差错[3]。

2医学期刊编辑的发展策略

2.1医学期刊编辑应重点提升学术素养

医学期刊不仅是医学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途径,更是医学领域的科研才俊们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由于其学术性强的属性,导致阅读人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进而会限制医学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些影响。因此,新时代的背景下给医学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更过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医学期刊编辑在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进一步加强审阅文章的能力,保证文章质量,用创新的眼光分析稿件的内容和思路。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稿件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通过自身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的眼光准确把握医学领域的学术进展和方向,保证医学学术期刊的质量,促进医学期刊更进一步发展。

2.2具备广泛的医学知识、英语知识以及统计学知识

作为医学期刊编辑,加强自身医学知识量的储备,提升自身能力,多参加相关医学类的讲座和培训,提高自己对医学领域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医学编辑只有具备较强的统计分析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医学期刊的学术水平。而且,有些研究成果需要对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医学编辑应具备准确审核文章中研究数据的正确性,更要求医学编辑具备统计学知识。

2.3创新医学期刊的编辑工作流程培养营销意识

新形势下,医学编辑应对现有的编辑流程对各个环节进行创新和优化,来更好的保证编辑工作高效、高质量的完成,进而促进医学期刊更好的发展[4]。医学编辑在选题的角度来看,应从医学研究的研究热点以和医学新领域以及大众关注的热点进行重点入手,明确医学期刊的主题。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影响,利用高效的信息化传播速度,在组稿审稿时,进一步加强医学研究方向方面的宣传,进而才能够吸引来更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投稿。

工程科学期刊范文3

1建筑学期刊论文中图片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图片为网络图片,非作者自己的一手资料,欠缺清晰度和说服力

很多作者在撰写论文时,不去实地或现场做调研,不拍摄照片或者绘制图纸;有的作者则缺乏做学问的精神,闭门造车;不重视图片的收集与保存。在投稿时,许多期刊又要求作者必须提供插图,图文并茂。这些作者于是就自作聪明,也为了贪图方便,直接从网络上下载相关图片。由于版权问题,多数网络图片并非原图,清晰度不够,影响文章质量,而且如果一篇学术文章中过多使用网络图片,缺乏作者原创,文章显然也缺乏创新性,文章的学术质量亦会因此大打折扣。

1.2历史图片的清晰度不够

许多建筑学期刊论文,尤其是建筑史学方面的学术论文,不可避免会使用到历史图片,纸质历史图片多出自于图书馆、档案馆、资料室等收藏的相关书籍或者旧图纸。由于年代已久,纸质图片本身就陈旧、发黄,加上要转化为电子文件,不可避免要使用拍照或复印等手段,于是导致图片更加模糊、不清晰,严重者甚至无法看清图中内容。

1.3技术图片过于细致,导致看不清内容

许多建筑学期刊论文是工程技术类、建筑技术类方面的研究文章,文章中配有技术图纸,而作者没考虑到期刊篇幅有限的问题,不对图片进行适当编辑加工,直接拿施工图纸用做文章插图。而施工图纸是直接可以用于施工之用,自然是信息量很大,含有各种尺寸标注、文字说明、索引符号等,放在有限的期刊版面中,图片只能缩小到一定版面之内,导致图片密密麻麻,看不清内容。

1.4直接拿他人的图片用于自己的文章,不提供图片来源,或者来源不正确

有的作者对待论文写作缺乏严肃的治学态度和著作权法的常识,将他人的图片直接用于自己的文章,且不提供图片来源,或者图片来源不正确。这种文章经刊登后,易造成版权问题,既给作者个人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也给期刊也带来不必要的纠纷。

1.5图片与文章内容不符

有的作者写文章粗心大意,投稿前不仔细检查文章,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由于建筑图纸种类繁多,有各层平面图、各种立面图、剖面图等,比如正文中标明是平面图,而插图却是立面图;或者正文中标明是南立面图,而插图却是北立面图。诸如此类的因疏忽而导致的图文不符的错误,反映出作者极不认真的写作态度。

2建筑学期刊论文中图片的编辑改进措施

图片,作为建筑学论文写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直观展现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理论。新进展、新热点、新难点,起到文字叙述难以表达的作用,精彩的图片对文章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说图纸就是建筑学专业的语言。反之,质量不好,或者错误的图片不仅起不到为文章增色的作用,反而会影响整篇文章的质量。对于建筑学期刊论文中图片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认为对于图片的编辑与校对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1)规范投稿格式,尤其对于图片质量要做详细的要求,使作者意识到图片的重要性。每本科技期刊都有自己严格的投稿格式和来稿要求,建筑学科技期刊,由于图片质量对于文章质量影响很大,应该在投稿要求中特别针对图片做详细的要求,从图片分辨率、图片精度、图片来源、对网络图片数量的限制等方面做细致要求,从而使得投稿作者也意识到图片的重要性,在做研究或者调研时,会主动绘制图纸、拍摄照片、收集图片,及时有意识的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尽量少使用网络图片,在撰写论文时认真选取符合要求的图片。

2)建筑学期刊编辑在初审、复审、编辑图片时要慎重、严格把关。编辑在文章初审和复审时均要严格审选图片,首先要核对图片的真实性,杜绝作假图片。对于网络图片,要在数量上控制,要求作者多采用自己拍摄或绘制的图片。对于清晰度不够的历史图片,要求作者尽量再做适当的加工或者部分绘制、或者绘制还原,虽然不能像要求拍摄图片一样,但起码要求清晰,让读者阅读时能看得清楚。对于技术图片,只保留主要内容,删除不必要的尺寸线、文字、索引符号等。仔细核对图片与正文内容是否相符,避免出现图文不一致的错误。要非常重视图片的著作权,要求作者标注图片来源,并对图片来源的正确性负责,以避免不必要的版权纠纷。

3)编辑校对时严格把好最后一关,做到细致无误。校对的编辑既要认真核对文字,也同样要重视图片的校对。投稿文章从投稿、审稿、到录用,在编辑和作者之间一般都要经过一次或几次的修改,在修改稿件的过程中,作者可能增减图片、替换图片或者移动图片位置,使得图片改动较大。因此校对编辑需要非常认真,仔细核对原稿图片、修改稿的图片以及图片说明,在这些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尤其不能掉以轻心,以确保无误。

4)建筑学期刊编辑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建筑学期刊的编辑在工作中,需要筛选稿件和审阅稿件,是期刊学术质量的把关者,必须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应与时俱进,不断深造,争取做学者型编辑。众所周知,国外著名科技期刊的编辑均为学者型编辑,即一边从事编辑工作,一边做科研工作;既是编辑,又是学者,两者相得益彰。建筑学期刊,不同于其他科技期刊,不但要求编辑要有建筑学的专业知识,也要有编辑学的知识,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具备较好的审美能力,这也需要编辑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除此以外,编辑还要多看多读国内外相关优秀杂志已发表的论文,及时准确了解国际国内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和理论,才能做好文章质量的把关者这个角色。

工程科学期刊范文4

1研究生作者稿件中的常见问题

1.1写作欠规范

医学研究生由于初涉科学研究或者进行科学研究的时间较短,论文写作经验不足,甚至不知道医学学术论文该如何写,所以稿件常存在写作不规范,可读性差的问题。笔者对杂志近两年来的研究生来稿进行分析后,发现写作方面欠规范主要包括:论文题目不准确,表述累赘,未能概括全文;单位和作者署名随意,中英文表述不对应;中英文摘要不够简练,未能体现全文的主要内容,甚至出现摘要内容和论文内容不符现象;前言内容阐述条理不清,写一大堆概念性内容,而未能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方法表述不清,读者无法重复研究;医学专业术语混用,量和单位使用混乱,图表和公式使用不规范;文内语言表达不规范,语句不通顺;参考文献著录信息错误,著录项目不全,引用的文献无代表性等。

1.2科学性不够

稿件的作者只有大量地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地研究、分析数据,并认真地在科学实验研究中进行探究,以最充分、最真实有力的实验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才能保证稿件的科学性[2]。显然很多初涉科研的研究生做不到以上要求,对相关研究领域的背景和研究进展情况不了解,常出现选择的实验方法不科学,得到的实验数据不准确,投到编辑部的稿件逻辑结构不清晰,论述缺乏依据,结论与结果混淆或者结论只是简单重复结果的内容,未能与其他研究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无说服力等问题,导致论文的科学性不够。

1.3存在学术失信行为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除了进行医学研究,完成论文答辩外,大部分时间需在医院各科室轮转,完成临床实习,这使得他们能用于研究的时间较非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少,再加上医学研究过程中往往受样本例数、对象依存性、偏倚及其他不可控性因素的影响,耗时耗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于是部分医学研究生便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甚至直接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以求顺利,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3]。彭志红等[4]以不记名的方式对医学研究生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6%的研究生承认在实验中为与预期研究设计一致,曾不同程度地修改数据,编造结果,违背了学术诚信。此外一稿多投也是医学研究生学术失信的主要表现之一。医学研究耗时长,完成课题时,往往已临近毕业,为及早知道审稿结果,尽快,有些研究生便会选择一稿多投[5]。

1.4存在医学伦理问题

医学期刊涉及的是人或动物的生命健康,刊发的大部分稿件是关于人或者动物的医学研究,因此不可避免会产生医学伦理道德问题[6]。林加西[7]对我国777篇医学动物实验论文的伦理规范情况调查显示,我国医学期刊论文中大多数作者的伦理意识不强,仅10.55%的论文写明经伦理审查并同意开展,2.96%的论文注明遵守实验动物管理条件、饲养及实验过程,1.8%的论文注明伦理学审查编号。笔者在编辑工作中发现,医学研究生因研究经验不足,尚未真正参加临床工作,缺乏伦理意识,与其他作者相比,研究生的稿件存在更多的医学伦理问题。

2编辑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思考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医学期刊肩负着传播最新的学术信息和科技成果,并发现和培养高校人才,培育新学科的社会使命,因高校医学期刊的一些编辑属于“学者型编辑”,平时身兼教职,在期刊所属的高校开设有专业课程,编辑还具有与教师相同的传道授业解惑和育人等工作性质[8]。同时期刊编辑的编辑实践工作决定了他们对医学相关专业的知识有更全面的把握;对研究生稿件中存在的问题及特征有更深刻的了解。这使得编辑能为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这是其他行业人员所不具有的条件优势。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研究院所在绩效评定、科研、教学、职称等方面的考核时唯SCI收录期刊为重,对国内中文期刊的考核则相对弱化,导致大量的优质稿源流向国外重要检索机构的源期刊。而部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有限,写作的学术论文往往达不到SCI收录期刊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国内的学术期刊成了研究生的重要园地[9],尤其是医学学术期刊,稿源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来自研究生作者[10]。尽管医学研究生写作的论文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些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思维敏捷,能吃苦耐劳,埋头于实验室和科研一线,科研过程亲力亲为,所做的科研大多是导师的重大科研项目,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不乏涌现一些新发现、新思想和新成果[8],基于这些科研成果的研究生论文可以成为高校期刊优质稿件的重要来源,最终可以丰富期刊的稿源,提升期刊的质量。

3提升学术能力的策略

3.1开展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当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研究生培养期间开设了医学论文写作课程,但医学论文写作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普遍存在,使得任课老师对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不足[10],从而导致医学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出现各种问题。医学期刊编辑的编辑实践工作使其对研究生论文写作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针对以上研究生论文写作欠规范问题,编辑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论文写作指导。如资深编辑专门针对新入学的研究生开设医学论文写作课程,讲解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并可结合编辑工作中的来稿写作案例展开分析。必要时可以将编辑的学习资料如编辑出版规范、编辑常用标准甚至编辑的继续教育学习资料进行整理后,上传投稿系统的投稿指南供有需要的研究生作者下载学习。

3.2进行针对性的稿件退修

稿件退修是医学期刊编辑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最直接方法[11],如一项针对医学研究生的调查显示,81.3%的研究生认为期刊编辑对论文做了很多指导,90.1%的研究生认为期刊编辑的退修意见对论文的修改很有意义[10]。研究生因为缺乏科研和论文写作的经验,稿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往往较其他作者多,编辑要在认真研读专家审稿意见的基础上,准确、具体、有针对性地提出研究生稿件中存在的学术内容、结构和文字表述上的问题,使研究生修改稿件时有的放矢,目的明确[11]。编辑修改研究生稿件时建议以修订加批注形式,其中的修订痕迹和批注说明可以让研究生清晰看出编辑已修改之处和需作者修改之处,提高退修效率的同时,让研究生掌握论文的修改方法。此外,编辑可以灵活改变稿件的退修方式,如有编辑针对常住校内的研究生作者采取面对面退修稿件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研究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帮助研究生学习论文标准和编辑规范,而且促进了编辑与研究生作者的情感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研究生对科研和论文写作的热情[12]。

3.3进行学术诚信建设

医学研究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群体,是医学创新发展的主力军。面对医学研究生稿件中出现的学术不端现象,作为学术质量守门人的学术期刊编辑,在抵制学术不端,坚守学术诚信方面有着特殊的使命。对研究生的投稿,采用作者贡献声明、潜在利益冲突声明等学术诚信控制机制,以提高对稿件学术诚信情况检验的能力[13]。对录用的研究生稿件,刊出前实行责任编辑学术诚信负责制[3],如在编辑修改过程中主动指导研究生正确标引参考文献,不可过多引用推导公式、文字或图表,宜直接引用结果,同时核查稿件的原始数据和图片;如有疑问无法确认,务必联系作者,要求提供证明或者作出合理解释,杜绝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对于修回的稿件,如内容改动较大时,重新进行,防止退修过程中因引用内容不当出现新的学术不端行为。

3.4提高医学伦理意识

针对医学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伦理意识缺乏问题,编辑在对以人为对象的稿件进行医学伦理审查时,应跟研究生一一确认以下内容:受试者是否充分知情并了解研究中的内容,并在了解相关内容后仍自愿参与研究;受试者是否被告知可能潜在的风险,并在了解相关内容后仍自愿参与研究;受试者的相关情况及隐私是否被严格保密;开展研究前是否经所在单位伦理委员会的审查等[6]。编辑在对以动物为对象的稿件进行医学伦理审查时,应跟研究生一一确认以下内容:是否遵守实验动物管理条件;饲养环境是否合理;实验过程是否遵守“3R原则”;动物处死方式是否合适;开展研究前是否经过动物伦理审查并同意等。以上确认流程可以使研究生提高科研中的医学伦理意识,形成伦理审查的惯性思维。

3.5建立研究生作者微信群

学术期刊作为科学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的载体,可以为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以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14]。在“互联网+”时代,期刊编辑可以利用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投审稿系统等新媒体技术为研究生作者提供其与审稿专家、编辑之间学术交流的平台。由于微信在沟通方面比其他新媒体更方便、快捷,编辑可以根据期刊来稿情况建立该年度来稿的研究生作者微信群,在这个微信群里,作者可以就投稿、审稿、退修、校对中的问题向编辑或其他作者咨询。编辑在群里第一时间样刊,让研究生们优先阅读转发,同时在群里定期推送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信息,并就稿件修改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提醒,增加编辑与研究生作者之间的互动学习。

3.6适时开辟研究生栏目

高校医学期刊的栏目一般是根据其办刊宗旨和方针来决定的,还可以根据所属高校学科发展、期刊发展、来稿情况等因素开辟新栏目。近年来,研究生作者稿件逐渐增多,在有些高校医学期刊甚至占了大半的比例。我们可以根据研究生作者群的医学论文特点,集中规划,专题评审,适时增设研究生栏目,让研究生作者投稿有地,目标明确。比如《中华中医药杂志》为博士研究生开设了仁心雕龙专刊,赢得了广大研究生的一致好评,提高了研究生科研论文写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高[15]。这次的投稿和发表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也让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研究生更乐意将优质稿件继续投向母校的期刊,从而成为期刊的稳定作者群。

工程科学期刊范文5

影响我国科技期刊成为国际大刊的原因诸多,集群化是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与国外大型期刊出版集团相比,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可谓任重道远。《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3]统计显示,据《乌利希国际连续出版物指南》数据库,目前全球正在出版的STM(科学、技术、医学)期刊约为4.2万种,由全球162个国家或地区出版。四大出版集团(SpringerNature,Elsevier,Wiley-Blackwell,Taylor&Francis)期刊共有6038种,出版量占全球STM期刊总量的14.38%。可见这四大出版集体的规模、实力及影响力。我国期刊数量众多,是仅次于美国、英国的期刊大国,但主管、主办和出版单位较为分散。截至2016年底,我国的5020种科技期刊,共有1375个主管单位,平均每个主管单位只主管3.65种期刊;共有3232个第一主办单位,每个主办单位平均拥有1.55种期刊;共有4381个出版单位,其中有4205家单位仅出版1种期刊,占出版单位总数的95.98%。由此可见,我国科技期刊体量巨大,但由于资源分散,个刊呈现小、散、弱的分布状态,要发挥其推动学术争鸣、引领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还须加快推进集群化建设。

2科技期刊的集群化探索与现状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积极探索集群化发展,在数字出版、资源管理、品牌营销、社会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合作开展学术交流、推广科技成果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主要有四种类型。1)基于出版单位的期刊集群。即由出版单位相同的科技期刊所组成的集群。因隶属单位相同,出版单位可将分散在各编辑部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内部资源整合,再对各刊的出版、发行、营销等进行统一管理。典型代表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其期刊中心目前出版22种期刊,其中科技期刊14种,社科期刊8种;中文期刊13种,英文期刊9种。依托清华大学的学科优势,期刊中心发挥集群优势,提升期刊的整体学术影响力。2)基于主管、主办单位的期刊集群。即多种科技期刊聚集在同一主管或主办单位下组成的期刊集群。典型代表如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群,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各学科领域1091种科技期刊,约占我国科技期刊总数的20%;中华医学会期刊群出版发行183种纸质、电子系列医学期刊,每年主办、承办近200个国际国内医学学术会议;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科技期刊300余种,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工业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SCI收录期刊54种,EI收录39种,国内三大核心数据库收录254种,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高学术水平的自科期刊集群。3)基于学科专业内容的期刊集群。即以学科内容为依据,来自不同主管单位、主办单位、不同地域的科技期刊聚集到网络平台上形成的科技期刊群。典型代表如中国光学期刊网目前已整合52种光学期刊,其中SCI收录6种,EI收录13种;中国地学期刊网,目前已收录256种地学期刊,成为国内地学界唯一的、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年点击率高达700多万次。4)基于数据库收录的期刊集群。大型数据库公司在建设期刊集群上具有独特的政策、经济、人才、管理、规模等优势。典型代表有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国内8200多种重要期刊,内容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哲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全文文献总量2200多万篇。这些数据库平台覆盖范围广,刊群规模大,但与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分离,难以有效地整合出版资源。

3期刊集群化发展的优势

3.1优化出版资源配置

期刊集群通过集约化、集团化、专业化办刊,打破了封闭、分散的办刊模式,重组并共享出版资源,使各期刊优势互补与借力发展,从而提升刊群的整体水平。例如,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发挥各刊所长,英文刊和中文刊互动,老刊和新刊互动,改善了以往编辑部彼此独立的小作坊模式;对各刊出版流程进行统一管理,行政、财务、营销、人力人员有分工有协作;建设统一的期刊宣传和平台(网站与微信公众号),及时期刊中心和各刊动态,形成了一种互助共生的办刊生态。

3.2提升数字出版水平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期刊的发展也必须跟上时代节奏。通过集群化发展,依托数字化的技术平台,期刊可实现开放获取(OA)、优先出版,提升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水平。例如,出版时滞过长一直困扰着期刊的发展,中国知网于2010年启动的优先数字出版,有效缓解了这一难题。编辑部决定录用并定稿的文章,都可以在印刷之前数字优先出版,科技类文献可由各刊在中国知网平台直接。此外,中国知网系列大数据分析产品,如概念搜索、学术趋势、学术热点、翻译助手均免费开放,也为用户寻找特定数据提供了便利。

3.3扩大品牌影响力

与一本期刊单打独斗相比,集群的期刊聚集了资金、人才、技术、管理优势,能形成更专业化品牌推广渠道,从而产生更大的传播效应和更深的影响力。例如,中国光学期刊网[5]的各刊联盟参展,统一宣传,扩大知名度。联盟期刊在美国西部光电展、德国慕尼黑光电展、台北光电周和国内四大光电展等统一布展宣传;每年联合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共同举办国际国内会议;举办优秀论文评选、中国光学优秀产品评选等活动,放大了整体效益,产生了期刊的积聚效应和增值效应。

3.4拓展个性化服务

传统科技期刊受制于规模和平台,在精准服务用户、满足个性化需求方面较难开展工作。而期刊集群可通过网络平台、大数据应用,了解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提供个性化与增值服务。如定制推送服务,即根据用户阅读、使用习惯调查,设定不同的提醒、定制、推送内容,为使用者提供专业细分、服务细化、有领域特色的服务;一站式投稿服务,即用户通过注册登录,可一站式浏览期刊群内的多个期刊,比较辨别出版单位、出版周期等信息后,寻找到合适的目标期刊直接投稿,快速高效地完成投稿过程。

4推进集群化建设的路径

建设期刊集群是优化期刊产业结构、整合出版资源、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有效举措。未来,期刊建设还须打破制约因素,通过集群化道路做大做强。

4.1提供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期刊的集群化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需要政策的进一步支持与引导,有意识地培育专业集群的建设与成长。要创新期刊管理体制机制,鼓励科技期刊跨地区、行业、学科兼并重组。鼓励专业领域内的优秀期刊带动建立集群,并给牵头期刊一定的政策支持、法律援助、人力指导等。对已经建立集群但实质上为松散联盟的期刊群,要推动其向法人实体转变。对孤立、零散的期刊,尤其是出版单位只办一个期刊的弱小期刊,可积极引导其加入适当的期刊集群。当然,也应该意识到,不是所有期刊都适合集群化发展,集群与零散期刊必将长期共存。

4.2加大资金投入

集群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保障,而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盈利能力还比较弱。《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期刊以自筹经费为主。有2015种期刊(40.57%)表示当年没有得到来自主管主办单位的经费,另有2510种期刊表示受到了主管主办单位的经费资助,但经费额度基本都不超过30万元。资助经费额度于期刊集群建设而言,可谓杯水车薪。因此,要打造大刊名刊,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期刊集群,政府、主管、主办单位还须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4.3采取差异化定位

期刊集群是对原有出版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再配置,以优质资源供给打造优质期刊。就期刊集群内部各刊而言,应避免同质化竞争,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走“专、精、特、新”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因此,期刊集群应形成有层次、有差异、有细分的期刊结构,各刊之间有竞争、有分工、有协作,在抱团发展中促进各刊利益最大化并提升整体影响力。

4.4坚守内容为王

无论出版载体如何变化,也无论出版技术如何更新,内容生产始终是科技期刊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期刊在追求规模、效益、影响力的同时,要始终紧抓内容建设。科技期刊的编辑部要严控把关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和印刷质量;密切关注专业领域内的最新科研成果,以良好的科学素养精准把握专业内容;注重培养作者,与作者保持及时、深入专业领域的沟通,建设高水平的作者队伍;严格审稿流程,完善审稿专家库,通过精准选择审稿专家对稿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工程科学期刊范文6

1.刊网融合模式

刊网融合是近年来学术期刊界研究与实践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学术期刊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目前形成了三种刊网融合的模式。第一,合作模式。学术期刊与中国知网、万方等大型期刊数据库合作,利用这些数据库的技术优势、资源聚合功能和市场占有率,间接实现刊物的数字化。这种模式只需与数据库平台签订相关协议,即可实现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与网络传播。这就回避了传统学术期刊缺乏网络技术人才的劣势,极大地降低了网络运营和管理的成本,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第二,自建网站模式。学术期刊主动创建和运营网站,自己管理,自行,努力实现一体化的资源整合和转型发展。社科学术期刊独立建网站的有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学者在线”、浙江大学学报网站、新华文摘网、上海大学期刊社网站、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期刊网等。科技类期刊自建网站的较多,这些网站主要的技术支持方为西安三才科技、北京勤云软件、北京玛格泰克、中国知网等。第三,联盟模式。联盟模式是由业内公认的品牌期刊牵头,创建同行专业学术期刊数据库。比如《中国激光》牵头创建的中国光学期刊网,2004年正式上线,“它集中了国内光学期刊论文最为全面的数据,发表速度快于任何一个平台,检索功能、二次挖掘功能都实现了人性化设计,并初步实现了文献数据一次制作、多次的预期。不仅能在电脑上使用,同时也能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使用。这个平台的平均排名约为全球网站前6万位,进入全球网站排名的前1%,是全球文献浏览和下载量最大的光学专业网站。”[1]此外,还有中国地学期刊网,其汇集了235种科技期刊,涉及40余家主管单位、110家主办单位,是以专业平台带动期刊汇聚的典范。 

2.开放存取模式

开放存取(OpenAccess,简称OA),原指图书馆领域的“开架借阅”,后被赋予新的内涵,即在互联网环境中以自由、开放、共享和免费方式获取并利用学术信息的一种出版、交流模式。国内OA期刊的发展速度比较快,特别是自科类期刊的发展速度令人刮目相看。早在2010年,1868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就有461种在自建网站上实现了OA出版,可让用户免费浏览期刊全文,加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首席医学网、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平台实现OA出版的期刊,据保守统计,中国OA期刊的总数接近1000种,约占中国期刊总数的10%[2]。有学者将实现OA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归纳为三大类11种具体模型。第一类为传统印刷期刊+后印本存档模式,具体包括个人主页开放存取、个人博客开放存取、网络集成开放存取和电子印本开放存取仓储4种模型。第二类为混合型OA期刊模式,包括双重模式开放存取、延迟开放存取、部分开放存取、开放存取索引4种模型。第三类为创建型OA期刊模式,包括基于作者付费的开放存取、受资助的开放存取和多元融资模式的开放存取期刊3种模型[3]。中国社科类期刊的OA出版远逊色于自科类,但仍呈现增长趋势。有学者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2—2013)535种来源期刊做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8月,其中73种期刊实现了OA出版,占总数的13.6%[4]。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4—2015)533种来源期刊,有120种期刊实现了OA出版,占总数的22.5%。尽管社科类OA期刊还存在地区和学科分布不均、上网时滞严重、全文回溯时间有限等不足之处,但开放存取已经成为获得学术信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3.微信公众号出版模式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智能手机应用软件。2012年8月23日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开启了个人、企业或组织通过公众平台面向特定群体发送文字、语音、图片、视频和图文消息的模式,实现了个人、企业或组织与目标用户全方位沟通互动的变革。根据腾讯的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截至2017年9月30日,微信用户达到9.8亿,日发送的消息数约为380亿条,月活跃公众号为350万个,月活跃公众号关注用户数为7.97亿。“微信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推送平台,更是一种新的创作模式和数字出版模式”[5]。随着微信的风靡,专家和学者对其有过很多阐述,比如微信内容传播就有十大特征:第一,内容自由度高;第二,受众黏度强;第三,多媒体传播;第四,系统开放免费;第五,传播互动及时;第六,阅读可选择性强;第七,受众可辨认度高;第八,碎片化内容过多;第九,垃圾信息泛滥;第十,安全性脆弱[6]。目前,微信公众号在学术期刊领域已经得到普及应用,许多期刊开始与腾讯合作,开通微信公众号,通过信息揭橥、内容、优先出版、稿件查询、在线投稿、审稿、编辑加工、读者关系维护等方式来扩大手机读者群,拓展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截至2015年5月30日,1200种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ScienceCitationDatabase,简称CSCD)期刊,共有283种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占全部期刊的23.6%,且比例在不断递增。”[7]在学术期刊与微信的媒体融合过程中,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结构相对完善,服务比较有序。《中国激光》《中华医学杂志》等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更是凭借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得到专家点赞。2014年11月,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依托人大书报资料中心148种学术刊群,推出“壹学者”微信学术平台,提供“壹阅读”“壹科研”“壹社交”“壹传播”的一站式服务,可谓独树一帜。“壹学者”微信学术平台有几个主要功能,一是实时推送学科资讯,二是建立学者交互空间,三是提供各类科研服务,四是扩大科研传播渠道,比如可以查看周边会议、沙龙信息,快速结识参会学者。“‘壹学者’坚持用户价值导向,着力于满足用户社交与传播需求,打造‘内容’+‘工具’+‘社交’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架构,并开展了丰富的用户运营探索,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学术生态系统”[8]。

4.域出版模式

2011年3月,《复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等17家“名刊工程”学报联合发起“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简称网刊),创办了《马克思主义学报》《历史学学报》《哲学学报》等10个一级学科的专业刊,在中国知网以开放获取方式正式上线。网刊创办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收录文章的下载量、引用率和影响力,而且得到了管理部门的充分认可与支持。然而由于体制的掣肘和思维惯性,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局限。“在实践上,比如合作仅限于最终产品的重组,而没能推进到出版全流程;网刊的发起者既不是社会团体也不是企业,而是分散的学术期刊,这些期刊编辑部几乎没有独立的法人身份,这导致了网刊主体身份的暧昧,也限制了外部资源的投入;由于缺少现实利益的支撑,提供技术平台的合作者投入动力不足,使得网刊缺少进一步发展的支撑。在理念上,网刊创办针对的是纸本期刊的现实焦虑问题,尽管运用了互联网技术,但在观念上还没有转变为互联网思维。”[9]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以互联网思维思考构建学术传播新秩序的问题时,“期”和“刊”这两个最具纸本时代特征的要素恰恰成了首先要突破的框框。2015年3月,《南京大学学报》主编朱剑在清华大学筹办的首届学术期刊文学编辑论坛上,明确提出“专栏是在线数字传播的最佳单元”。2015年4月北京超星公司副总经理汪新红在澳门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上,公开使用“域出版”来指称超星公司正在开辟的期刊业务。此后,经过多次接触、沟通、协商、谈判,超星公司完全认同并接受了高校期刊界提出的“以专栏为中心的期刊数字出版理念”,并将其定名为“域出版”。2016年9月,高校学报界在吉林大学召开“‘域出版’暨学术期刊联盟建设研讨会”,2016年10月,北京超星公司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大厦举行了“期刊智能出版传播平台暨‘域出版’会”,这标志着“域出版”这个名称已经正式被学术期刊界接受。“域出版”是高校学术期刊界与北京超星公司双向互动、合作创新的产物,也是思想与技术、专域与渠道、内容与平台融合的新尝试。正如朱剑所说:“‘域出版’理念的要义是将‘域’的概念引入互联网出版领域,在信息聚合型编辑、出版、传播平台上,实现以‘专域’为基本单元的多元、有序、高效的出版和传播。在这里,‘专域’将取代传统秩序中的基本单元——书、报、刊,成为新的传播基本单元和构建新秩序的基础,而域出版平台将为‘专域’的编辑、制作和传播提供强大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撑,以实现内容、形式、渠道的统一。”[10]对于学术期刊来说,只有与新媒体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数字化、专业化和集约化转型。《清华大学学报》主编仲伟民认为“域出版”是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学术期刊走媒体融合之路的桥梁,理由有六:第一,域出版有利于新旧学术期刊体制的融合;第二,域出版有利于作者、读者与编者的深度融合;第三,域出版是公私融合共赢的典范;第四,域出版是上层决策与民间智慧融合的典范;第五,域出版有望使综合性期刊和专业性期刊走向融合之路;第六,域出版有望实现专家与技术的深度融合[11]。

5.集群化发展模式

随着媒体融合步伐的加快,期刊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我国学术期刊在集群化建设过程中,探索多种实现路径,取得可喜成果。第一,改造式路径。“改造式路径的核心在于从刊群整体定位布局和发展战略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刊群中已有子刊或作为潜在刊群成员的期刊进行改造。改造的内容包括单刊的品牌定位、服务定位、栏目设置以及后台的采编管理工作等,使其适应刊群的整体发展定位和发展布局。”[12]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一方面深耕农业机械领域的期刊,另一方面又改造拓展《汽车与驾驶维修》原有的某些栏目,相继推出《商用汽车》《车主之友》等新刊,形成《农业机械》《数码摄影》《机电商报》《卓众汽车网》等17刊1报3网组成的刊群。通过构建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层次、多平台的数字期刊产品,卓众出版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的媒介传播形式。第二,加盟式路径。在数字出版时代,网络聚合刊群已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来自不同主管单位、主办单位、不同地域的学术期刊,完全可以聚集在一个网络平台下抱团取暖、借力而行。典型的案例有中华医学会刊群、材料期刊网、中国光学期刊网等。《中国激光》杂志牵头成立的中国光学期刊网,囊括了国内51家期刊,以“共享资源,共享经验,抱团取暖,做大做强”为宗旨,致力于推动光学期刊的发展和光学知识的传播,如今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第三,孵化式路径。孵化式路径指同一主办单位将分散在各编辑部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和运作,通过资源共享、打造名刊、孵化新刊、共同发展的方式,形成差异化定位、优势互补的期刊群。比如上海大学期刊社率先实施社科类期刊与科技类期刊,综合性期刊与专业性期刊,中文期刊与英文期刊集约化管理运营模式,并创办《先进制造进展》等英文刊,形成目前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学术期刊集群。

工程科学期刊范文7

以2011年教育部将软件工程学科独立设置为一级学科为标志,软件工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步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但与信息化强国相比,我国软件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探索。文章分析当前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改进措施

0引言

在信息化浪潮的促动下,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经历了跨学科培养、海(境)外引进、相近专业转行等方式。2001年12月,教育部首次批准全国35所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教高[2001]6号)[1]。以2011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学位[2011]11号)[2]为起点,软件工程专业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脱胎”出来,正式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标志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完成了由学科从属型向学科独立型的跨越。这一跨越无论对于软件工程的学科建设,还是对于其高层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顶层设计意义。正是由于这一顶层设计的作用,2011年8月教育部首次在我国48所高校增设了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3]。截至2015年,全国拥有软件工程学科“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已达52所,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达到106所。我国软件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撑了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缩短了我国此学科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由于软件工程学科高度的交叉性、领域的渗透性以及需求的无限性,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无论在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还是在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科课程体系特色不彰显

我国软件工程学科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分化而来的,虽然已经独立为一级学科,但由于其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紧密联系,在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仍然有很多内容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的二级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极为相似。根据对国内60所具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单位)和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单位)的高校官网上所公布的研究方向和培养方案进行的统计分析,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和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相似度高于70%的研究方向占到了25%,相似度低于20%的研究方向仅为8.33%。从两个学科开设课程相似度的比较来看,同一课程类别开设学校比例相似度高于70%的占80%之多[4]。这些统计数字表明,当前我国对软件工程学科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相比,软件工程教育的核心是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生要熟悉一个或数个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并强调综合应用各种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5]。他们在软件工程知识广度和深度、工程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要更加优秀。但在目前软件工程学科课程体系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并没有显著特色与优势,这将影响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2科研考核指标缺乏本学科特点

为了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国各大高校都相继出台了博士生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博士研究生依靠发表“垃圾论文”,以“论文灌水”等方式蒙混毕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般来说,规定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或在国际SCI检索期刊上是博士生毕业并取得学位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些科研考核指标的制定给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划定了红线。但这一考核体系仍具有“重期刊、轻会议”“唯SCI检索”等特点。笔者认为,这种机械式照搬的考核体系挤压了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空间。软件工程是一门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学科,通常情况下,每3~5年就会有一轮知识热点的更新。对软件工程学科而言,国际会议是最新颖、最优秀的论文展现舞台。学者们通过这个学术交流舞台,与国际同行近距离交流最新、最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从而达到掌握该领域学术前沿的目的。如果一味地要求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只能通过发表国内一流学术期刊或者国际SCI期刊作为毕业条件,将导致两方面问题。一方面,SCI国际期刊或者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周期相对较长,从投稿到出版一般需要1~2年的时间,有些国际顶级期刊则需要2~3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出版周期。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4年,时间窗口有限,致使不少博士研究生放弃从事创新性强但有一定失败风险的科研课题,而愿意选择创新性较低但比较稳妥的科研课题去做,从而确保早日发表期刊论文而尽早获得学位。另一方面,即使软件工程国际一流学术会议可以代表该学科一流的学术水平,但仅发表国际会议论文往往并不能满足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基本条件,导致一些博士研究生不愿将最新最好的成果在一流国际会议上发表,而宁可选择一些水平一般的期刊。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与国际同行们的交流,实际上造成了我国高档次研究成果的流失,对培养优秀的软件工程人才得不偿失。

1.3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软件工程学科本质上是一门工程科学,要求学者们运用数学、工程和管理方法去解决软件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人力所无法解决或者很难解决好的问题。因此,软件工程学科与工程实践问题具有高度的结合性。在软件工程领域,除了少数的博士研究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外,大部分研究课题是与具体实际相关的产业化问题。这就需要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将理论概念转化成为原型系统或者用实证实验验证理论、方法的动手能力。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单位对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有的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编写程序的代码行数不超过1000行,有的甚至没有编写过代码;有的博士生导师或博士研究生认为编写程序不是创新性的工作,工程实践是浪费学生或自己的宝贵时间;有的博士生由于在本科及硕士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工程实践基础,导致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能力不能胜任工程实践。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工程实践能力的不足给博士研究生及其所在课题组的科研工作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其结果是,博士研究生所提出的方法、理论无法得到工程实践检验,导致科研成果无法落地;另外,缺少原型系统或者实践验证的研究论文也很难在国际高水平会议或者期刊上发表,造成科研工作成为无果之花。

1.4博士生导师指导时间尚显不足

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的悉心指导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指导的博士生数量普遍较多,甚至出现一位导师一届招收3~4位博士生的现象。有的博士生导师担任单位的行政职务,因此普遍感觉“日常杂事较多”“工作压力较大”,这些因素从客观上使得博士生导师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指导每一位博士生,为数不少的博士生在读期间感到与导师间的交流时间较少。有的博士生反映“长期见不着导师的面”,甚至“一个学期没有和导师单独交流”。这种“放养”现象有悖于对博士研究生的精心指导原则,对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十分不利。

2改进措施

2.1构建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的学科内涵是:“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为基础,研究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方法和技术,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为软件系统,学科涵盖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据此,我们建议培养单位应当反思当前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的知识体系,明确该学科博士研究生所应该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特定的高级知识,构建以数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管理学为基础,以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软件质量等[6]为架构的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体系,使之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培养真正能在软件工程学科内进行创新性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2.2鼓励博士研究生向国际一流学术会议投稿

目前,在软件工程学科领域,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学术水平已与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相当。建议有关主管部门适时修改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考核体系,不再将“国内一流学术期刊”或者“国际SCI期刊”作为博士研究生论文考核的唯一硬性指标,而将国际一流学术会议论文的发表也纳入可选的硬性指标之一。博士研究生通过参加国际一流学术会议,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而且更能向本学科的权威专家请教和学习。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博士研究生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外文水平,扩大学术交流圈。笔者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UniversityofTechnology,QUT)信息系统系访学期间,了解到该系的博士研究生每年均有一次参加所在领域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机会,费用可通过博士研究生所在系的培养部门和研究生导师所在课题组协商解决。这种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2.3将工程实践能力纳入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体系

将实践动手能力纳入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体系,有利于培养更高科研素养的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譬如,QUT信息系统系的每位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除了开展理论研究外,还须将自己的理论研究内容通过工程实践实现出软件原型系统。这种做法的益处是:一方面,可促使博士生研究出真正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杜绝了空洞而无实际价值的所谓成果;另一方面,因为博士研究生在各高校院所中实际上已是科研的生力军,由他们动手实践得出的原型系统,对于课题组高质量地完成科研课题也极为有益。建议将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查纳入博士生入学考试的评价体系中,对于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考生,要提前排除;同时建议博士生导师高度重视对博士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不能将形成的理论进行原型系统实现或者进行实证实验的博士研究生,在毕业环节上要严格把关。应当鼓励博士研究生在发表科研论文的同时,申请软件著作权或发明专利,从而形成理论研究紧密联系实际应用的良好培养机制。

2.4建立博士生培养的导师组制度

实行导师组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博士生导师由于精力不足无法有效指导博士生的问题,而且还有利于形成知识结构合理、思维方式相互补充的导师指导团队,这对培养博士生的团队精神和发散性思维都十分有利。笔者在QUT访学时,校方给我安排了由三位导师组成的导师组。两位副导师很好地配合了第一导师的工作,整个导师组对我进行了非常有效的指导。其中,第一导师负责访学期间学术研究方向的制定及总体研究方法的确定,主抓研究的方向;两位副导师各负责一部分研究细节的指导,主抓研究的具体工作。通过导师组的指导,使我在访学期间不但在学术上有较大的进步,而且还对国外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方法有了一定的切身感受。事实上,导师组指导制在英式或美式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是很常规的做法。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建立导师组制度对于多方面利益群体均有益处。第一,对博士研究生而言,可以接受由两(或多)位导师构成的导师组的指导。由导师组构成的更加丰富的知识平台,可以给予博士生更加全面的指导;第二,对博士生导师而言,导师组制度有可能使主导师从指导工作的细节问题中升华出来,而将有限的精力更加聚焦于宏观上的指导和学术方向上的把握;第三,对副导师而言,通过指导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也可以促进自身学术素养的提高,在丰富学术成果的同时汲取主导师的经验,为未来的学术道路打好基础。与主导师不同的是,副导师一般聚焦于从学术的细节上对博士生给予指导。副导师不一定要求具有高级职称,只要能力具备即可,与博士生的关系更加接近于合作者之间的关系,而与主导师的关系可以定位为助理的关系。

3结语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所引发的问题,既有应当提请教育主管部门加以研究的共性问题,如我国博士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服务面向等宏观方面的问题,更多的则是各培养单位在实践中所需认真解决的具体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已经深度融合于软件工程的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中,这就预示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将更加国际化、工程化。教育主管部门和从事软件工程学科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必须牢记历史责任,认真研究“互联网+”时代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冯在文 何敏 何克清 单位: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2001年)[EB/OL].[2016-03-05].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EB/OL].[2016-02-28].

[3]李泽平.软件工程增设为一级学科后的机遇与挑战[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2(2):75-79.

工程科学期刊范文8

1调查对象、方法与结果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7年版)所列的农业科学类期刊包含96种综合性农业科学期刊、21种农业基础科学期刊、19种农业工程期刊、49种农艺学期刊、20种植物保护学期刊、20种园艺学期刊、70种林学期刊、65种畜牧兽医科学期刊、24种水产科学期刊[3],根据四舍五入原则随机在每类中选择5%的期刊进行调查。每种期刊随机选2019年发表的2篇论文,记录每篇论文署名作者数量和页码数。由图1可知,调查的期刊论文其作者数量呈正态分布,每篇论文的作者数量为2~11个,页码为2~16页,平均作者数量为6个,平均页码数量为9页。作者数量等于或小于6个的论文占64%,作者数量等于或大于8个的论文占24%。图2表明作者数量和论文页数没有显著相关性,比如调查中发现文章页数为7页的论文,其作者数量为3~8个。分别以“通信作者”“通讯作者”“同等贡献”“共同通讯”“共同通信”“并列第一”为检索词,通过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的“作者简介”检索2017—2019年期刊所刊登论文的“通信作者”和“同等贡献作者”署名情况。表1中所指的“通信作者”包括“通信作者”和“通讯作者”的检索结果;“同等贡献作者”包括“同等贡献”“共同通讯”“共同通信”“并列第一”作者的检索结果。结果表明,所调查的19种期刊,其刊登论文的署名中均可标注“通信作者”,占刊登文章总量的71%~96%,平均值为81%;14种期刊有“同等贡献作者”署名的文章,这些论文占各期刊刊登论文总量的1.4%~5.2%,平均值为2%;在这些标注“同等贡献作者”的论文中随机选择38篇论文,查看其署名情况,结果发现“同等贡献作者”署名可分为4种类型(表2):A类型为3个同等贡献作者,0个通信作者;B类型为2个同等贡献作者,1个通信作者;C类型为2个同等贡献作者,2个通信作者;D类型为2个通信作者。“同等贡献作者”署名的论文以B类型最多,占68.4%,其次为C类型,占21.1%,A和D类型的论文较少。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农业科技类期刊中随机选择19种学术期刊,下载其“投稿须知”,阅读期刊对作者署名的要求,发现其中只有《热带作物学报》对作者署名个数有限制,要求“署名人数不宜超过5位”;仅《果树学报》和《浙江农业学报》2种期刊的投稿须知以“署名应仅限于参加本工作并能解答论文中有关问题者”,这一句话规定作者署名权;其他期刊仅对署名的格式或在文章中的位置进行规定。以“更正”为检索词,在CSCD数据库农业科技类期刊中检索,得到45条更正信息,其中更正作者单位的信息7条,更正作者排序的信息2条,增加通信作者的信息1条,更正通信作者的信息1条。这11条与作者署名相关的更正信息来自于9种不同期刊,其中某期刊有4条更正信息,其中2条信息更正作者单位,1条信息更正作者排序,1条信息更正通信作者。

2论文作者署名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

国内很多论文的通信作者是研究生导师或者课题负责人,他们主导了项目申请、实验设计和论文撰写等一系列工作。因此,通信作者也是论文相关研究工作和主要学术思想的责任人,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的可信性,以及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学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等方面负责[5]。合著论文作者根据其在课题研究中的作用和在论文撰写中的贡献大小依次排序署名。当2位或多位作者在论文贡献中作用难分伯仲、不相上下时,就出现了同等贡献作者,同等贡献作者可以是第一作者、通信作者或者其他作者,其中对于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关注程度较高。同等贡献的通信作者国内一般称为共同通信作者。目前学术期刊论文的署名趋势是越来越多的论文标注“通信作者”或“同等贡献作者”[5]。国内不少科研机构已经将通信作者的贡献度直接等同第一作者,从而使同一篇文章可以被多人利用进行职称申报或业绩考核等等,以至于一篇文章出现多个共同通信作者,这其中可能存在虚假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笔者在编辑工作中,经常碰到一些作者在投稿后提出添加作者、更换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情况,提出更改的原因有年终考核、职务晋升、科技奖励、课题申请需要等,相信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尤其是在此次调查中发现不少期刊论文在出版后刊登了与署名相关的更正信息,这种机制为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漏洞”和“可乘之机”。

3规范论文作者署名的建议

科学论文的署名是个严肃的学术道德和态度问题,涉及到科学工作者的学问、态度、道德和责任[6]。作为科技论文的作者,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遵守学术规范,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论文署名。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针对目前学术论文署名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学术期刊编辑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期刊在投稿须知中应详细描述作者的署名条件,对“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信作者”提出具体的量化标准,对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权利等做出相关的规定。其次,要求作者在投稿时明确描述每个署名作者和论文相关的工作内容,具体贡献情况,在投稿时要求每一位作者附上签名以示对论文贡献度、署名以及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的认可。虽然每一位作者对论文贡献的侧重点不同,但同样都应对论文负责。此方法在国外一些杂志投稿时已有要求,如《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另外,如果在论文修改过程中作者提出更改署名,编辑部应要求作者给出合理的理由,并且需要所有作者签字同意,编辑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同意更改,比如作者职称晋升需要,毕业需要或课题结题需要等并不能作为更改署名的理由。原则上,在论文刊登后不允许更改作者署名,编辑可在校样时,让作者仔细核对并确认作者署名,与作者强调文章刊登后署名不能更改。最后,学术期刊编辑应在学术界加强宣扬科研伦理道德,让学者们清楚认识到违背规范的论文署名现象是学术不端的行为。如果在论文署名中违规,就违反了科学伦理,违背了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