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类范例

电力类

电力类范文1

【关键词】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技术;改造

1引言

随着近年来的建设发展,越来越多的通信站点坚固了山东电力通信网架结构,同时,就这些站点开展的整体防雷整治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改善了过去通信设备在雷雨天气受到破坏较严重的问题。但是,现在的防雷整治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整体的防御工作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论文对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技术改造工作的必要性以及改造工作的途径和工作内容进行探讨。

2通信站防雷工作水平现状

对于通信站来讲,主要有3种途径导致日常运营时遭受雷电侵袭:第一个途径是高塔或者是一些高层建筑物,将直击雷引入;第二个途径,则是一些周边的其他地区受到雷击时出现了间接感应雷;第三个途径主要是电力系统通信站的供电线路以及信号线路受到直击雷或者是感应雷的侵袭。在进行雷击防制的过程中,根据综合治理工作原则,对这3种雷电侵入途径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改造工作以及通信站的技术改造。首先是对当前电力系统通信站的地网进行了整治以及改善,将站体以及铁塔和电源这3个地网部分进行整体性的连接,然后以地网为参考电位平台对上方的建筑防雷框架以及机房环形闭合接地母线进行了整体连接,从而实现整体性的防雷以及避雷。其次则是对当前的电力系统、通信站通信以及电气设备接地系统进行整治以及改造,将当前通信站内部的所有设备,包括一些不带电的金属构件和门窗等在地网整体化的基础之上进行低阻抗连续接地系统的构建。再次主要是以接地系统为核心,然后进行全面的屏蔽,以及均压和限幅等技术应用,对接地工作进行统一规范,并对电位参考节点进行科学设置,使整个通信站在受到雷电干扰以及侵袭的过程中能够处于同一电位水平,降低在通信站受到雷击时雷电流的二次效应影响。最后,对于一些特殊的通信站和电力调度大楼来讲,需要在改造的过程中就防止雷击以及线路来雷技术等进行改造。例如,可以在通信站以及电力调度大楼的微波天线铁塔上增加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然后也可以在电源系统当中增设配电电源过电压保护装置等。对于电力通信站来讲,所应用的防雷技术措施,在达到了相应的规程要求之后,能否完全针对雷电进行防护还不能全面肯定,但是在通信站进行防雷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整体防卫工作水平具有了非常大程度的提高,而且设备的安全性在使用过程中也具有了较强程度的增长。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已经充分证明,通过上述技术措施来进行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技术改造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对于电力从形态上来讲,整体的防雷技术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所以还有待进步。

3通信站防雷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对于一些基于微波天线铁塔所引入的有馈线避雷针,不能够很好地发挥防雷保护作用。对于当前的一些微波通信站和调度大楼建设来讲,在进行防雷建设的过程中,都是按照统一的规程标准去进行建设的,所以都有避雷针对直击雷进行防护。但是对于避雷针来讲,工作原理也是通过金属尖端将电场进行畸变,从而使雷电能够打在避雷针上,而所谓的壁垒是对保护范围内的保护对象而言的,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不可能在微波通信站建造一个比微波天线塔更高的避雷针,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将避雷针在微波天线铁塔上进行安装,和铁塔一起发挥作用。这就已经影响了避雷针的功能发挥,避雷针所要保护的对象已经成为当前引导雷电进行雷击的对象,因为在雷电击中微波塔避雷针时,这些产生的极高的电位会由馈线导入机房内的通信设备当中,同时还会通过塔灯电源线导入配电设备当中,而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强脉冲雷电流会出现高强度的电磁干扰以及二次雷电效应对于微波设备的正常运行会产生严重影响。其次则是在进行防雷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如果只在微波站,配电变压器高低压侧增加避雷器,是在通信电源入口处安装少量的氧化锌压敏电阻器,对供电线路深入通信电源及机架电源盘板的固定电压保护效果发挥是非常微弱的。最后则是在电力通信网建设过程中,电力线载波通信仍然是重要的建设内容以及组成部分,相比较于微波站防雷改造工作来讲,电力通信网当中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所拥有的一些薄弱环节要更多。主要就是在出现雷电活动时,载波通信系统当中的电源系统以及与电源系统有关联的电源盘板会在雷击作用下产生严重损坏。在此过程中,如果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受到了220kV以上的累积,就会导致整个通信站的通信以及自动化设备电源系统被破坏,所以电力调度进行事故处理的过程中,会面临通信以及自动化信息被迫中断的局面。

4防雷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应用

在通信站进行防雷技术改造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在过去防雷技术规程的基础之上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整体的技术改造,仍没有脱离过去传统的防雷技术以及改造工作水平。因为对于技术改造来讲,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需要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进行提升以及突破,所以就新的防雷技术以及设备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大量实践过程中,已经充分证明,拥有显著防护效果的新技术以及设备应用能够在当前的防雷技术改造工程当中进行大规模普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通信类弱电设备本身的防雷技术和工作理论仍然处于不断研究以及深化的过程中,所以在实际改造的过程中,一些防雷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争议,但这也是非常正常的。对于一些设备厂商来讲,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以商业利益角度为出发点,在进行产品生产时,过于夸大自身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先进性,虽然这些做法对于厂家来讲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进行防雷技术改造的过程中,这些设备的应用仍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这样才能够使设备的应用真正发挥作用。当前,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在防雷工作中具有更加优越的使用性能以及更加安全的保障。但是对于消雷来讲,本身也并不是能够完全对所出现的雷击进行消除,所以在各种防雷设备研发以及应用的过程中都拥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选择不同的防雷设备,这样才能够发挥更好的防护效果。所以对于防雷设备来讲,如果称其具有多功能和全方位的特点,那么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属于一种非常明显的商业行为。因此,在进行分类技术以及新设备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慎重对待以及冷静考虑,通过实践检验和调查研究来进行技术以及设备的应用,才能够真正保障整个防雷技术改造工程,实现防雷水平的提升。

5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力通信站的防雷技术改造工程来讲,是基于当前防雷技术整体发展水平以及电力系统通信站的工作需要,急需进行的一项工作。虽然在过去的发力技术改造过程中所取得的工作成果也比较显著,但是并没有完全实现防雷技术水平的革新与提升,所以需要就当前电力系统通信站的防雷技术改造工作进行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徐卫文,项学胜.电力通信站防雷接地系统建设[J].电力系统通信,2003,24(03):13-14.

【2】王定中,苏少春.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半导体消雷器是通信站防护直击雷的好办法[J].电网技术,1996(10):26-29+33.

【3】刘群永,杨国光.浅谈电力通信防雷接地技术[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04):56-57.

【4】郜雅琦,王倩.浅谈电力系统通信站所防雷接地技术[J].电气应用,2013,32(S2):37-41.

【5】张小龙.浅析电力系统通信站的防雷问题[J].山西电力,2003(01):47-50.

电力类范文2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第一印象很重要,而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仪表堂堂、风度翩翩、赏心悦目。人们的相貌是天生的,但我们的行为举行的举止的高雅是后天学习而来的。他的得体与否,直接反映出人们的内在素养;举止的规范到位与否,直接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和评价。语言学家和行为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一条信息的有效传递过程中,有38%是有声的语调(包括音调、变音和其他声响),有7%是语义,而55%的信号是无声的。人们在面对面交谈时,其有声部分低于35%,其余65%的交往信息是无声的,包括人的表情、手势、眼神、穿着、打扮等,其中以肢体语言最为重要,表达意思也是最为丰富。俗话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行有风度。”每一个人的举止、动作,均与其修养、风度有关。为了能使中职生有良好的气质与修养,在教学上对他们进行“内修外炼”,在礼仪这门课程结束后,使他们能够达到“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行有风度”。

2仪态礼仪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我们在学习仪态礼仪的时候要掌握其基本原则,在其前提下学习会更到位、周全。仪态礼仪的基本原则:一是要做到行为举止要美观大方,不拘谨,不矫揉造作让人见到感觉很舒服,愿意和他交往;二是行为举止要规范;它既是约定俗成的一种表现,我们不能随意破坏,又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我们要尊重他人。

2.1直观教学法

行为举止礼仪的“内修”是需要了解其的基本要求、正确的做法。但我们中职生对这些理论性的知识没有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了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对仪态礼仪的认识,所以我们采用多媒体图片展示,让他们更加直观的认识其标准姿态,能够更好的模拟练习。比如说:站姿、行姿及坐姿中我们的头的方向,手的位置,脚的姿势等。通过对图片的认识,真正做到抬头、挺胸、收复、目光直视前方等。还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我们自认为是正确的行为举止礼仪而实际上是不文明、没有素养的一些动作。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对仪态礼仪的正确标准做法印象更加深刻。

2.2学生演示教学法

基本理论知识讲完之后,我们要对刚刚学的基本知识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那就是“外修”。在这之前我们对礼仪的认知很少,所以现在练习对我们来说不是很容易,既然这样我们在课堂上应该以百分百的精力来付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气质和素养。我们先找几位学生上台示范他们日常的站姿、行姿和坐姿,再进行依次指导,然后由我进行标准示范,接下来学生自主练习。首先、我们进行分小组,然后选出小组组长。其次、按照标准姿势让学生依次进行练习,先是站姿练习5分钟,男生和女生不同的站姿练习;注意事项是男生的手的方法和女生不同,脚的姿势也是不同的。然后是行姿练习5分钟,分男生和女生不同的练习;注意事项是男生和女生的步伐不一样,男生的步伐较大,体现出气势;而女生步伐娇小,体现出淑女。最后是坐姿练习,分男生和女生不同的练习。注意事项是只坐椅子的三分之二或者沙发的二分之一,男生和女生手的方法及位置不一样,脚的姿势也是多变的。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小组组长和教师我要对做不到位的同学进行纠正他们的行为,让他们能够做得到位、标准、完美。

2.3小组讨论教学法

在整个学习、练习过程中我们列举出各种仪态礼仪的基本要求,正确标准姿势,但是我们没有提到仪态礼仪中的禁忌。每个小组的成员可以通过手中任何工具来找出仪态礼仪中的禁忌,然后统计起来写到纸上,让其中的一位成员来回答问题并且记入心中。了解这些禁忌之后,我们把这些禁忌从我们身边删除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记住正确的标准姿态。

2.4情景展示教学法

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都已经进行结束了,那么我要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检验,测试。首先需要每组的成员自己构架一副情景图,在这个情境中要包含所有成员、刚刚所学习的行为举止礼仪等相关内容,如先站姿、行姿、再坐姿依次进行;其次是每组的组长都要为其他组的成员进行打分,在这过程中必须是只打分不能纠正其动作,保持安静;最后是所有小组成员演练完之后,我们的小组组长进行PK赛,依次进行展示,然后打分;所有分数都实行均分制,比赛那个小组得分最高。

3实施评价反馈机制

教学既要注重过程的学习,还要注重教学的评价反馈。首先我们先进行小组内部评价,每个小组找出自己小组里做的最好的成员,对他们进行表扬,而需要改进的成员进行鼓励他们。然后是小组之间互相评价,结合每组成员的表现,然后综合实际情况来评价,对表现很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于需要努力的小组给予鼓励;最后是邀请其他专业老师点评,对情景练习的效果给予客观评价,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这样的分小组学习和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课堂气氛,还可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即可以使学生掌握仪态礼仪的基本要领还,动作到位,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小结

电力类范文3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管理;方法;特点

艺术是一类极具文化气息的教学专业,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素材运用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作为鲜明的一个群体,具有各自的思维和行为特征。我们教师要善于观察,做好整合教学工作,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实际学习能力特点出发,制定出符合他们学习和思考的艺术教学策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目标。

一、注重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扩展教学活动

想要构造完善的艺术课堂,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注重艺术类学生的行为特征和心理,才能制定出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案和管理计划,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与普通专业的大学生相比,艺术院系的学生文化底子较好,在日常生活中的个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喜爱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某个角度来说,艺术类学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既有和其他专业学生的共同点,又不乏自己的艺术风格。这些特点如同“双刃剑”,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展现出学生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教育时代在不断进步,教师的艺术教学手法也要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扩展教学活动”就是其中最好的一个方法。艺术类的学生往往在初中阶段就开始喜爱艺术、喜爱文化事物,而且他们接触的东西比其他同学相对较多。根据这个特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出各种有价值的艺术活动,鼓励每个艺术生都能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会实践,持之以恒地学习、孜孜不倦地感受艺术的价值。如果学生偶尔产生懈怠的学习情绪,教师可以适量和合理地加入游戏的文化活动,利用强有力的语言艺术和游戏活动,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鼓励他们重新建立对艺术的信心,不抛弃、不放弃,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二、加强艺术管理的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限制,有的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有远大的理想却难付诸行动,就算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缺乏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这种教学现状有可能会阻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不利于教师艺术活动的开展。艺术类课程的学习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如果缺乏斗志就很难走到最后。所以我们要加强艺术管理的模式,提升教学效率,让每个学生意识到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做任何事不能只是一时的冲动,不能半途而废,而是要坚持自己最初的理想,不忘初心,迎接未来的挑战。从整体情况来看,艺术类的学生年龄不均衡,总体年龄偏小,从小接触到的学习环境和艺术知识也不同。虽然大家都很喜爱艺术,但意识发展水平有时候会参差不齐。为了弥补这个教学漏洞,教师可以制定分层次、分类别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避免“眼高手低”的现象出现。通过这种分层次教学,学生们能聚在一起探讨自己喜爱的文化事物,分享各种艺术素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艺术课堂的优势和作用。

三、引入艺术类教学实例,保证管理质量

艺术类课堂,离不开生活元素,更离不开教学实例。在给学生讲解艺术知识的同时,我们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入艺术类教学实例,保证管理质量。无论是课堂中还是课堂外,我们都要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探究和交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这种文化交流,从本质上坚持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创造了课堂交流活动,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价值。比如有的学生喜爱“动漫”,教师就可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动漫小组,呼吁学生们踊跃参加,在小组活动中分享动漫视频,交流动画艺术,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了解他们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专业特长。有的学生喜爱“画画”,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写生”活动,感受大自然,合理地亲近大自然,训练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感官情怀。如果学生喜爱唱歌,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中成立“歌唱小组”或者举行“歌唱比赛”,活跃课堂的氛围。多模式、多内容下的艺术教学,才能充分保证每个艺术类学生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的价值底蕴。总而言之,作为新时期的文化课程,艺术类专业与其他专业有其共性,又不乏自身的个性。学生在接触艺术类课程的初期阶段,大多心理较为感性,容易冲动。我们教师要注重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扩展教学活动,不断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加强艺术管理的模式,提升日常艺术教学的效率,在配合艺术类教学实例的同时,有效地保证管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建青.关于艺术类学生的工作管理特点及教育分析[J].艺术教育,2018,(5):89.

电力类范文4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与意义,人才培育常停滞于产业需求的表层,存在着明显的“错位”现象。因此,要想真正实现专业教育的价值和目标,必须要在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中引入产业文化教育,以当代先进的产业文化作为学校与社会衔接的桥梁,提升学生的社会认可度,帮助学生尽早融入职业领域。

关键词:

产业文化;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文化对接

1酒店及其产业发展现状

酒店是当下商业地产中的一颗明星,发挥着带动经济发展与地产增值的积极作用。酒店凭借建筑物及配套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向客户提供各类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取经济收益。2014年后我国酒店业实现稳中增长,回归理性发展。同时,在经济气候、国家政策和社会风气的作用下,关注大众客户需求,走平民化、特色化、多样化、服务性道路成为行业主流。文化、互联网、个性、生态、绿色等主题日渐成为产业文化新的风向标和亮点。今后,酒店业将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拉动内需、促进就业三大主题,推进产业向现代生态服务业转型升级。

2酒店业产业文化综述

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国酒店业普遍弥漫着一种急功近利、粗放冒进、因循守旧的文化气息。盲目的投资、错误的策划、偏离的定位、同质的产品、失当的管理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影响了社会对产业文化的认同。国务院将文化主题酒店作为发展的重点,并由商务部颁布了《文化主题饭店经营服务规范》国家行业标准。可是说,文化和消费体验将成为酒店业实现长期有效发展的内部动力和新兴业态,我国文化主题酒店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黄金期。面对酒店业的发展方向和文化特征,要想实现酒店业顺应时代的健康发展,培养一大批符合产业文化精神内涵,理解酒店文化特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心理因素的行业人才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3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类专业对接产业文化的路径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主要方法和手段。酒店管理类人才正确培养,离不开对产业现实和发展深入研究和把握,在应用型塑造方面,如果只注重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思想和文化教育,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将很难真正融入产业一线,理想和现实会出现鸿沟或落差,白白浪费了社会资源,耽误学子发展。

3.1校园文化与产业文化跨界融合

放眼全球,德国职业教育处于顶级水平,其成功要素中,将产业文化与教育文化无缝对接是宁人瞩目的。事实上,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特别是本科及以上的教育,“金字塔”意识依然比较浓厚,去职业化或弱经济性的教育型校园文化依然根深蒂固。但是,产业文化确实来自于社会现实,具有显著的经济特性和职业标识。以上两种文化具有深刻的异质性,因此必须进行跨界整合,一方面,学校要主动融入产业、地方经济和企业,以服务经济和产业为己任;一方面,产业文化要通过深入的校企合作,不断的将文化渗透到校园之中,把文化的培育、宣扬维度追溯至学生阶段。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将两种文化实现对接,如建立产业文化看板、文化长廊、准员工活动、工装文化、技能竞赛等。

3.2教学贴合产业动向

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必须要与产业岗位群需要相适应,并兼顾适当的发展性和超前意识,但切不可无视、忽视产业现状一味的按照理论推断进行人才培养。尤其是面对酒店业发展新局面和动向,这一点已变得更加重要。因此,专业教学要时刻关注产业结构、经营模式、管理革新、技术进步、人才需求的变化,通过广泛的调查分析,积极参与产业一线生产和研讨活动,把握产业脉络,零距离接触企业,共同谋划专业教学标准、内容、方式和手段,逐步建立起能够主动融合产业、善于自我调整、理论与实践真正融合的专业建设和运行机制。作为各级教育主管单位和部门,也要对于产业开展对接和融合,建立经济一盘棋的管理互动模式,关注产业动向和人才供需平衡,建立灵活、有效的专业教学管理模式[1]。

3.3提升教师产业文化意识

教师是教学活动指导者、组织者、激励者,教师能否正确对接产业文化,关乎应用型本科教育对接产业文化的成败。因此,学校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对接机制,包括形式、周期、经费、人员和组织,以促进、保障教师与产业的融合,使产业最新的文化因子和动向特色能够及时的传递到教师的思想和行动中。通过产业文化课程、顶岗培训、企业服务、社会调研等形式全面提升教师主动渗透产业文化的能力,在传统学校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中,加上“师傅带徒弟”这一环节,把产业文化中的这一特色性人才培养思维和办法引入高校教育之中,完善教育的内容。此外,学校也应注重,充分利用教师这样的文化交流载体,适时的将学校文化带入产业、企业领域,加强两者的互相了解和有机融合,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完善[2],避免文化冲突的产生或加剧。

3.4课程凸显文化熏陶

文化的演绎和推行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或行为基础之上,物化和践行是文化建设扎实落地的基础。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类专业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实现产业文化融合必须从课程建设与改进入手。首先,课程的选择和设置必须与产业需求相适应,并兼顾必要的理论拔高。要按照行业中管理岗位的递进次序,在4年的时间里进行合理编排,并能够与见习、实习、顶岗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匹配。其次,课程执行和评价标准应当与产业标准、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对接,使学生在校园中形成准“职业人”的角色认知,将产业中普遍存在的安全、质量、效益、环保、责任等产业文化精髓通过课程学习,直观的向学生传递,引导学生注重自身职业素养的养成和提升。最后,建立文化育人课程体系,进一步丰富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技能等方面的产业文化培育专项课程,将产业文化素养教育课程放在显著的位置。全面建设起以学生的成人成才为主旨、以职业文化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融通的产业文化教育课程体系,从专业知识技能和一线岗位需要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产业和岗位,系统有序的学习所属产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专业伦理、行业准则等产业文化知识,在步入职场前形成初步的产业核心价值理念。

4结束语

总之,应用型本科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紧密围绕产业新动向和新局面,积极探索产业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对接与融合,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剂良方。

作者:汪一为 汪惠萍 单位: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

参考文献:

[1]张健.产业文化育人:破题后该如何落墨[J].江苏教育,2014,(1).

[2]余祖光.产业文化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电力类范文5

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很重要,为了降低风险,我们通常情况下,采取一系列重要的措施,从而可以避免发生不安全的事故。对于一些发生的不安全事故,主要在于对其特种设备没有做好全面的检查,从而发生不安全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大的增加,所以要从最基本的危害方面着手,来分析如何才能够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才是最关键的研究内容。本文对机电类特种设备的一些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找到应对的措施,这些具体的实践经验都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内容。

关键词:

机电;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分析

0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将有力的推动了机电设备行业的快速发展,可是,现阶段,我们要站在时展的基础上给予科学化的认识,从而有效的推动整个社会经济良好态势,这对于安全建设方面也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只追求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发展背后的不安全因素的危害,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的认识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对于我国经济建的重大意义。

1特种设备概述

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这些具体的特种设备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2机电类特种设备不安全事故产生分析

我们在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可以充分的认识到这几年来我国在该项管理中的漏洞,这些疏忽大意,从而酿成巨大的损失是得不偿失的,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2.1机电类特种设备没有重视生产过程

一些机电设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形成多种形态的意识,这对于生产的质量而言肯定会发生漏洞,所以,要从具体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进行科学化的管理,管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例如,锅炉、电梯机电类特种设备由于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没有很好的严把制作质量,从而导致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举不胜举。从而有效的保护机电运行工作的安全。所以,我们重视生产设备的质量,杜绝一些生产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在具体的工作中进行使用,从而有效的避免发生不安全事故,降低损失,提高工作效率。

2.2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关键

为了有效的将机电类特种设备管理的更加科学化,我们必须从抓好具体的安装方面着手,对于一些技术人员要从严管理,提高他们的从业素质,这样一来就可以降低不安事故的发生。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必须让他们学会处理应急事件,并且让他们发挥好各自的技能,为维护管理秩序打下坚实的基础。原来我国的一些从业人员没有达到标准要求就进行实际的操作,从而严重的影响到机电特种设备安全性的保障,所以,当前,要一手抓好质量安全的保障,另一手还需要从强化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方面下工夫,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推动机电特种设备安全的工作。

2.3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科学化的施工是关键

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具体工作还需要从抓好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因为要改变一些错误的做法,就得紧紧依靠当前的实际规范操作技能是关键,如果该项技术实际操作不到位,或者是由于操作不熟练将会严重影响到实际生产的工作质量,所以,要在不断的追求发展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强化按规定办事的意识,这样才能够不走弯路,少出差错。然而,在面临诸多不按照规定进行科学化管理时,将会严重制约机电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都将带来新的挑战,其损失也是相当严重的。因此,只强调发展,而忽视规定和管理办法往往将成为竭泽而渔的误区。

2.4加强检测人员的管理程序是关键

为保证机电类特种设备能够沿着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工作,我们必须从重视检测人员的管理程序上下功夫。一方面要严把质量技术关,另一方面更应该着手从具体的安全运营和维护方面着手,这样才能够快速的将我国在特种设备管理进程中推向更加有序。然而,要做到这些方面不是很容易就能够完成的,这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摸索寻找新的突破口,强化检测人员的管理程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当前,我们为了进一步研究如何才能够加强检测人员的管理程序的问题,是一定要着眼于具体的改革措施,不是盲从,出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如果在进行科学化的解决具体的操作误差时,还不能够及时的化解检测人员的管理程序的错误时,就会引起其他方面的不安事故发生,所以要从重视加强检测人员的管理程序方面上下功夫,才能够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运作。

3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3.1重视机电特种设备的质量

机电特种设备的质量是关乎机电市场发展的重要课题,如果不处理好该种设备的质量,将会严重的制约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秩序稳固前进的步伐。因为,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会形成一种不仔细的麻痹大意心里,从而严重的影响到在企业品牌中的地位,所以,强化机电特种设备的质量观念已不容忽视,他将严重的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还将影响到企业的品牌效应。往往由于不重视特种设备的质量,从而发生一系列的不安全事故将会比较严重的造成机电设备管理松散的局面,因此,要从具体的强化设备意识上抓起,牢牢的把握好质量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2提高各环节操作人员综合素质

针对因操作人员综合素质因素,导致的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率高的问题,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在提高操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首先,根据机电类特种设备具体的使用环境,积极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不同人员的工作职责,尤其在安全操作、档案管理等方面更应进行严格的规定;其次,定期整理设备安装、运行等环节产生的数据资料并及时归档;最后,注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内容复杂,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且实践表明安装过程中容易给作业人员造成伤害,为此,应加强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指派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亲临现场指挥操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3.3严查违规作业人员

机电类特种设备本身具有较高危险性,如在安装、运行操作过程中违规操作,会大大增加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为此,除制定相关操作规范制度外,还应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即定期举行安全教育讲座活动,要求每个作业人员积极参与,认真学习,以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在工作中自觉遵守规范标准进行操作。

3.4规范技术检验人员工作流程

技术检验是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相关部门应将设备技术检验当做重要工作落实,尤其应加强规范检验工作流程。首先,编制技术检验手册,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检验内容及检验流程操作。同时,定期进行技术检验培训,不断提高检验人员专业水平,以保证检验工作质量;其次,加强技术检验细节管理,例如,记录检验数据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记录,确保记录内容清晰、可见,尤其应保证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如需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应标清楚。

4结束语

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安全性重于泰山,他将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将为推动生产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面临一系列的重大不安全事故面前,我们只能够总结经验教训,从强化机电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开始,这才符合发展的需要。

作者:李爱国 单位: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九龙矿

参考文献

[1]杨胜州.特种设备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

[2]徐林.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的关键环节[J].华章,2014,12:377.

[3]吕琼.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

电力类范文6

1.1形成公共管理实践的基本认识

大多数高校在开设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时,都将电子政务等相关课程纳入其中,而且随着电子政务教学内容的逐渐成熟,部分教学单位以集中式或者分散化形式建设公共管理类实验室,而电子政务相关实验课程构成了实验课程的关键环节。虽然大量的实验软件和实验仪器设备投入到相关实验室中,但是关于实验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改成果仍较为有限,这就需要不断探索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环节设计或实验课程安排等内容。

1.2具备胜任管理岗位的基本技能

电子政务实验课程是一门新兴科目,“综合了公共管理、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的众多理论、技术、方法、工具”。特别是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以计算机课程为基础的电子政务实验环节设计已经跟不上快速发展的政府信息化速度。同样,办公自动化也只能作为公务员考聘过程中的基本素质。那么,该如何培养文理兼招的公共管理专业学生,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电子政务办公环境呢?这就需要通过重新设计电子政务实验环节,模拟政府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实际环节,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业务流程管理和绩效改进的实际情况。

2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角色定位

2.1教学环节的定位不同

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注重从公共管理基本理论出发,由相关信息通信技术的运用,导向实现公共部门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在由技术操作向协同治理过渡的过程中,学习使用相关信息通信技术本应该成为一项入门工具,即在事先设置好的技术平台之上实现政务信息传输、辅助决策支持、确保有效执行和调动广泛监督。然而,电子政务相关课程在以社会科学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信息通信技术的相关应用基础较为有限。于是,部分学科归属不明确的实验教学环节,主要定位于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或相关通讯平台的开发和调试。

2.2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当

教学内容通常是通过教材所反映出来的。从已公开出版的电子政务实验教材比较发现,实验教学内容的差异性非常大。部分教材将政府办公自动化领域的公文流转和电子文档处理列为主要教学内容,忽视了电子政务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部分教材将浏览政府网站和查阅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作为实验内容,忽视了电子政务的技术基础和电子政务的后台功能实现;还有部分教材和理论教学一一对应,将理论授课的内容作为实验环节,其实验环节的具体操作和教学互动将成为实验环节开展的难点。不同的电子政务实验教材侧重点不同、教学内容安排也不同,最终将会影响到相关人才的培养质量。

2.3教学平台的不确定性

电子政务建设注重统一思想、统一平台、协同分工、整合共享。当然,我国电子政务项目实施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分散模式下的重复建设、信息鸿沟的不断扩大、成本效益分析不佳等现象。但是,这些现象不应该再出现于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环节中,这将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未来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的效果。国内的电子政务实验象,似乎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的“重硬轻软”、“重应用系统,轻信息资源”等问题的再现,不利于实验教学效果。

3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环节的设计原则

3.1实验性与实践性的平衡

依托于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电子政务的实验教学环节应注重平衡实验性和实践性。尤其重要的是,掌握好课程教学中技术操作和流程管理教学内容的比例关系,教学目标不能单一设定为如何更好地掌握技术,还要以相应的就业需求和公务员考聘的相关要求作为实验课程的教学依据;作为实验环节,电子政务实验性则强调对电子政务原理的理解和阐释,学生应具备应对不同平台之上的涉众系统的综合素养。实验性是以理论为导向的,实践性则是以实际为导向的。强调两者平衡就是在实验环节设计上强化实验性,要将技术的运用嵌入不同情境的涉众系统之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知识。

3.2跨学科与专业化的协调

“以电子为手段,以政务为核心”的电子政务研究,不仅明确了电子政务未来发展方向,也将电子政务在跨学科领域的发展进行了明确规划。电子政务教育教学还要强调专业化,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和电子政务教育教学必须要突出问题意识,如何面对公共领域的管理问题,如何形成对公共问题的方法论,科学且合理地管理决策和任务执行。如此才能为未来的工作岗位和科研岗位输送越来越多的人才。跨学科的实验基础构成了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基础,专业化的实验内容支撑了整个实验教学的课程。协调跨学科和专业化属性,就是强调实验教学的博专结合、文理渗透。

3.3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环节设计

除了上述电子政务实践应以公共领域的管理问题为导向之外,电子政务实验教学设计也要注意以教学问题为导向。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迅速,但现有管理学科和相关学科理论如何交叉融合,仍未能形成定论,这就要求电子政务实验教学内容能从不同的视角反映出管理问题的深刻性、教学问题的专业性。为了强化电子政务实践教学的专业性,相关教学内容需要重新梳理较为广泛的理论知识,不断突出实验环节和理论授课环节的相辅相成关系。强调实验环节以拟解决的教学问题为导向,就是要求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强调重要问题。以教学问题为导向的实验环节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在理论教学中的困惑,同时也能增加学生主动思考和实验操作的积极性。

4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环节的实现路径

4.1系统整合电子政务理论授课的知识点

电子政务依托于相关信息通信技术平台,所以理论授课应注重从技术平台的输入、结构、输出、效果四个方面组织教学内容。举例来说,通常电子政务教学都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和社会变革、电子政务和政府管理创新等问题的关系,这些问题既是强调电子政务系统实施的重要性,也是要反映出电子政务系统功能的设计依据。相关内容虽然和计算机操作无直接关系,但却是学生形成电子政务课程整体认识的关键环节。因此,相应部分应尽可能设计相关的案例研究和国内外相关政府网站的比较分析,以此突出教学重点及强化学生的直观认识。

4.2依据业务流程重新设计实验环节

依据业务流程重新设计实验环节,注重强调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从入口到办结的全过程。不同于以行政职能为依据设计实验环节,业务流程需要整合各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和权力影响力,依据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相关教学设计,实现实验教学任务。以行政审批为例,通常访问政府网站的用户可能是检索相应公共信息,这时政务信息公开系统设计就不能以树状目录形式公开政府信息,而应该在网站设计搜索引擎或增加依申请公开系统。学生主要学会如何设定岗位,描述岗位职责,在技术系统中为岗位职能授权,相关业务适用的制度规章,办事的相关资料和依据等内容。实验课程教师主要以用户身份、监督部门、领导督办等角色,考查实验内容的完成情况。

4.3已解决问题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

电力类范文7

化学学科的发展促进了交叉性化学类重点实验室的建立。生命科学和化学的交叉融合为化学类国家实验室带来了生物安全的新问题。该文分析了现代化学类重点实验室化学和生物安全特点,并结合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经验,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化学类重点实验室的化学和生物安全,避免和减少对环境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危险,保证实验室的安全高效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对策;安全管理

化学主要是研究从原子、分子片、分子、超分子,到分子和原子的各种不同尺度和不同复杂程度的聚集态和组装态的合成和反应,分离和分析,结构和形态,物理性能和生物活性及其规律和应用的自然科学[1]。化学与多学科交叉渗透,已成为自然基础学科的核心学科。未来化学在解决食物短缺、能源、材料和环境等关系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起着重要作用[2]。鉴于化学学科的重要性,我国政府和各级机构加大了对化学学科和化学类重点实验室的建设。2009年参加科技部化学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有25个,其中全国22个为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为部门重点实验室,参与评估的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2013年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升格为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教育部对教育部属18所化学类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国家会继续加大对化学类重点实验室的投入,越来越多的化学类重点实验室将被建立。化学类实验室比其他实验室如物理实验室、机电实验室、信息实验室等有所不同,它是一个相对高危的场所,实验室中有许多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性化学药品和试剂,有些化学实验需要在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下才能实现。同时,大量分析检测仪器和设备带来了高电压和强电磁辐射的危险,化学类实验室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加强化学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化学类重点实验室除了上述特殊性外,化学类重点实验室还面临科研任务大、学科交叉多、人员流动大等问题,这些都对重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在学科交叉发展方面,现代化学与生命科学紧密结合,化学学科通过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化学类重点实验室均有从事生命科学的研究并建立了生物学研究和实验模块。生命科学和化学的交叉融合为化学类国家实验室带来了生物安全的新问题。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化学类重点实验室的化学和生物安全,避免和减少对环境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危险成为重点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以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开展的实验安全管理实践为例,提出高校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可行建议。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立足于分析化学,定位于以生命物质为主要对象的分析化学方法学的基础研究,是化学和生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它的安全管理运行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1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硬件建设

在建造实验室前,化学和生物研究模块最好各自独立而又紧密联系。化学研究模块要注意对火灾爆炸事故、化学品腐蚀、有毒物和放射物扩散丢失和高电压渗水的潜在危险的防护和隔离;生物模块除了在要求到达化学模块的建设要求外,特别要注意致病微生物等生物安全的防护和预防。在设计建造阶段,首先应对建造实验室的目的、实验室的主要用途以及基本的性能指标等有足够的了解;要根据试验对象的危害性确定实验室的等级[3],由于级别越高,建造和运行费用也越高,不能盲目攀比建设,以免造成浪费。其次,选择国内有能力承接高级别实验室设计和施工任务的企业,特别是曾经建设和设计过高级别化学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对生物安全实验室非常了解,并且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然后,需要生物学、化学、建筑、空调净化、电气控制、结构抗震、给水排水、污物处理、气体供应、检测等多领域专家的协调合作。最后,生物安全实验室竣工后,必须首先经过国家授权的检测机构的检测,并由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投入使用。在设计建造中要引入绿色实验室理念,努力建设一个环保安全的实验室[4]。实验室建设要统一规划,既要考虑当前又要兼顾长远,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建设,不能盲目攀比建设,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并努力降低运行维护成本[5]。同时实验室建设安全配套设施,如消防设施,急救设施等[6-7]。在建造完成后,实验室要进行定期检查,确定是否配备了有效的安全防护设备(防火防盗设备、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感应水龙头、紫外线灯、洗眼装置等),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维护。对于冰箱、培养箱这类常年开机的设备,若仪器比较老旧的,要做好仪器报废和重新申购工作。管理部门也应加快仪器的报废和重新采购的工作,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存在,要及时排除隐患。对于在实验室进行的科研活动要尽心有效地日常监督,包括:1)做好内部或外部审核工作。内、外部审核是管理体系实施与维持的重要环节。实验室除日常的常规检查外还要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系统的安全检查,制订详细的审核计划,明确检查目的,对发现问题提出详细整改方案,认真整改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提交实验室管理层。通过定期的审核以证实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持续符合要求并不断完善。2)做好管理评审工作。管理评审是实验室管理层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其全部活动进行评审,是对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的系统评价,包括对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订是否对实验室各项安全管理活动具有指导性作用进行审核评价,达到使管理体系更有效运行的目的。3)开展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维持管理体系良好运行的关键因素。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活动以及实验室间的比对、能力验证等外部质量控制活动,通过质量控制来评估实验室自身的工作质量,衡量实验室技术水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追求技术进步的目标。4)做好记录的控制。记录是证明检测结果符合质量要求、为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提供的客观证据。记录并保管好所有与实验过程和各种质量活动有关的原始数据,对各种质量活动过程的技术和质量记录进行有效控制,使每次实验记录都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也是实验活动可追溯性的依据,为管理体系有效运作和实验活动符合认可评审要求提供充分的证据,为实验活动的改进提供依据。实验室安全体系运行中,应做到每项工作均有程序,有程序必须执行,有执行必须有记录,养成工作中随时记录的好习惯。以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该重点实验室有12项运行管理规定,其中一大块是涉及安全管理的。并且在2011年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该实验室除了根据规定做了必须硬件建设外,还对每个实验室安装了监控和门禁系统,加强对人员的准入管理,实验的记录控制以及安全检查也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详细的检查监督。

2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日常管理

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位是做好化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首先应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8]。相关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为环境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也有利于形成一种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使安全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这些制度和规程应根据本实验室使用的化学品、生物实验标本类型和特性认真制订。例如: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室的清洁、消毒、消防安全检查制度,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生物化学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事件、伤害、事故报告制度,生物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仪器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安全防护方面的制度,以及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实验生物安全制度的运行。如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求将各种废弃物分类处理,放置在规定的地方,每周进行集中回收报废试剂,并对涉及化学生物安全的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清洁、消毒检查。在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同时,也要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程。由于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的,因此在安全问题上,高校需要明确权责,把责任分级落实到二级学院和实验室,实行领导负责制、责任追究制,明确各级人员责任制(包括一线开展实验活动的所有人员),对实验室生物化学安全管理和使用采取奖惩并重的办法,决不放过任何违反生物安全管理的行为[9-10]。

3安全教育及技术培训: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重点实验室应组织对进入实验室的所有人员进行生物化学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把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管理工作[11]。通过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火灾处理、危险化学品泄露、检验技术、生物安全操作和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方法等培训,来提高学生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熟悉如何识别和控制实验室危害因素,了解如何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预防实验室事故。所有人员经严格考核后方能持证上岗。由于实验室管理都趋于信息化,使得实验室管理更易于细化[12-13]。电子门禁、仪器网络使用权限等都可以针对每个学生和操作者的实际使用情况、操作情况进行权限设置。如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门禁权限只下放给有研究需要并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的学生。安全设备的操作证也必须有使用权限的学生才能打开。上述措施的施行确保有需求的人员经过严格的考核才可以进入实验室,并对潜在危险进行有效排查。

4结束语

化学类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化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实验室设备复杂,学科交叉,科研任务大,保证化学类重点实验的安全运行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前提,只有高度重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前期认真调研,严格施工,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不断强化和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重视安全教育,才能为广大科研人员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研究环境,为我国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庞洁 刘飞 单位: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1]常勇.化学学科的交融、更新、拓展与创新[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5,22(4):110-113.

[2]王夔.未来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9.

[3]陆兵,李京京,程洪亮,等.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现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92-196.

[4]许术其,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公共管理策略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9(9):82-84.

[5]房川琳,李静,邹清.构建安全、绿色、科学的基础化学实验室[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6):340-342.

[6]王俊丽,崔长海,聂国兴,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427-429.

[7]牛焕双,张润杰,刘滨.以安全文化建设促进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9):199-202.

[8]束羽,丁寅,徐铮.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强化与提升[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4):215-218.

[9]于敏,皮之军,李建海.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及事故预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207-209.

[10]许业河,黄建榕,廖秀萍,等.浅谈高校化学生物类实验室安全的危机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165-167.

[11]由继红.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0):169-171.

电力类范文8

1.加大校内外实习力度

高度重视校内实习,对于学生的校内实习,也要严格考勤,对于实习的考核也要严格把关,工厂的设备应能保证学生的生产实习。鼓励学生寒暑假到校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厂进行实习,培养学生们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动手能力。

2.举办专业相关竞赛

举办各类与机电类相关竞赛,可以开展技能大赛,请专业老师当评委,对学生的理论及动手操作能力给予打分,评出优秀,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鼓励学生参加省、全国的各类竞赛,开拓学生们的眼界,在比赛交流中,吸取经验,发现自己欠缺的地方。

3.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证书

为学生创造条件,考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经国家认可的证书,这些证书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肯定,也是学生就业的一个砝码。

4.帮忙联系实习及就业单位

积极帮忙联系就业单位,与就业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每年为该企业定向培养毕业生,用人单位可在学生毕业前2年到学校选拔人才,学校组织有意向学生到用人单位参观考察,双方同意后,可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用人单位可派人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培训,学生利用假期可以到单位实习,这样既节省了企业培训员工的时间,也减少了学生毕业后适应新工作的时间,毕业后学生可直接到定向单位工作。

二、机电工程类学生的管理

1、做好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至关重要,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对大学充满了期待,也会对老师讲课方式,对大学生活有点不适应,因此我们要做好大学生入学教育,让学生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不要因为有落差而堕落。

2、严格管理学生

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学院的规章制度,遵守纪律,严格请销假制度,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无论是上课还是实习,都要听从老师的安排,形成规矩,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学生遵守规章制度,不打架斗殴,不酗酒滋事,关心同学,乐于助人,不逃课等。对待认识或不认识的同学,都要保持谦卑的心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善于发现身边周围人的优点,发现生活中的美。

3、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如大学生面临挂科严重、情感、就业、考研、生活等压力,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严格管理学生的同时,也要多加关心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的波动和情绪的变化,及时找学生谈心,疏导心理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可转送至学校心理咨询室。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