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医学与临床医师论述

转化医学与临床医师论述

作者:李堂林 孙颖浩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从疾病转归中发现问题尽管医学科学发展至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许多疾病的治疗还是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特别是一些顽固性疾病、恶性疾病,治愈率低,死亡率高,长期困扰着医学界。众所周知,胰腺癌的恶性程度很高,手术治疗的复发率也很高,一旦复发,基本难以控制。本院普外科医师在追寻复发原因时推测,病灶区的神经丛内可能藏有毛细淋巴管,成为癌细胞转移的通道。实验室研究证实了这一设想,于是扩大了手术清扫范围,使术后复发率有所降低。这提示,临床医师在治疗一例患者、特别是难治性疾病结束后,应该认真地回顾分析,在不断提高疗效上下工夫。

临床医师应主导转化的进程

1确定研究框架包括设定研究内容:根据要解决的临床问题确定,如研制新器具、研发新药品、创立新方法等;设计研究方案:如项目负责人、研究团队、支撑条件、技术路线、起止时间等;设立研究目标:证实临床假想而后提出新技术、新疗法;研发新的器具、药品、试剂等,解决某种问题。临床医师作为项目研究的发起者,必须完成好这些基础工程。

2搭建研究平台包括选择合作团队:根据课题特点寻求合作方,如基础医学、理工科学、工矿企业等。筹集实验设备:协调利用合作双方或多方的资源,满足课题对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需求;筹措研究经费:院内申请启动基金,立项申请国家基金,争取其他渠道支持等。作为项目研究的主要组织者,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投入相当精力。

3参与研究工作包括提供研究资料:筛选符合条件的患者样本,整理相关诊治资料信息;配合研究开展:承担基础研究中的临床相关任务,如采集患者血、尿样本及其他技术操作等;实施临床研究:承担基础研究完成后的后续研究任务,如新药临床研究等。

4把握研究方向包括跟踪基础研究的全过程,始终以临床需求为牵引,考量基础研究的每一步进展,及时剔除没有临床意义的研究结果,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保证基础研究的正确走向。如果没有临床医师的把握,研究往往与临床脱节,甚至误入歧途。

临床医师应催生转化的成果

1临床前研究包括少量患者研究:检验药品、器具、方法的安全性;适量患者研究:检验药品、器具、方法的有效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在更大范围内试用,为临床应用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临床医师要协助把握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案、时间的长短、标准的掌握等,确保临床前研究达到预期目的。

2临床应用包括观察临床疗效:进一步确认成果的有效性;查找存在问题:对群体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再回到实验室进行研究,以求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更完美的产品性能。如在血友病乙的治疗上,国内外都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本院血液内科与某大学合作开展基因治疗,取得一定效果。但治疗过程很复杂,有的患者效果还不太理想。因此,又重新开展实验室研究,期待找到一种更好的办法。

3宣传研究成果通过现场讲座、视频、发表文章等途径,及时宣传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获得其他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认同、接受。

4推进成果产业化协调政府部门、生产企业等相关链条,尽快实现成果的产业化。尽管这不是临床医师的责任,但是其参与使产业化的进程更快、更有效。本院医师在用于膑骨骨折治疗的聚膑器、用于大动脉血管瘤治疗的各种支架等器具的推广应用上,与产家密切合作,使产品应用于更多的医院。

5指导临床应用帮助其他医务人员尽快掌握并熟练运用。通过培养进修生、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广新技术、新疗法,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临床医师应促成转化的目标

1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临床医师要加强个性化的治疗研究,实现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为公共卫生循证决策服务,即E-E(ExperiencetoEvidencebase)。这是对临床医师的更高要求,也是转化医学的发展方向。如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临床医师要考虑到,哪些患者必须化疗,哪些患者可不用化疗。必须化疗的,也要以通用化疗方案为依据,合理调整,在化疗药物使用方式、方法、时间选择上,因人而异,妥善安排。这种精确的个性化的治疗,会提高疗效,节约资源,节省经费。

2加强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临床医师不仅要关注眼前的患者,更要着眼于人类长远健康,将研究对象前移,致力于致病因素和预防方法的研究,将“治已病”转变成“治未病”,也就是C-C(ClinicaltoCommu-nitycare)。这是转化医学的最终目标,需要临床医师付出更多的努力。

总之,转化医学就是“临床-基础-临床”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中,不断提高医学科技水平,不断接近最终目标。转化医学时代的到来,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临床医师应该更充分发挥“播种机、催化剂、生长素”的作用,使转化医学不断生长、开花、结果,最终衍生出一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