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临床论文范例

眼科临床论文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1

1.1伦理审查的公正性

我国伦理委员会设立于医疗机构中,作为医院的附属角色,伦理委员会审查的公正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医院决策者权利和意志的影响,导致伦理委员会在组织和利益上缺乏独立性。伦理委员会成员多为医院的工作人员或专业负责人,乃至医院的部分领导,这样的现象可能会出现伦理委员会成员是课题的参与者或是课题负责人的关系,这种课题负责人、课题参与者、伦理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影响到个人履行职责,导致个人判断的客观性受到质疑从而影响伦理审查的公正性,从而无法保证公正、及时、有效的开展伦理审查工作。

1.2临床科研管理中的知情同意

通常知情同意书是在确定课题申报成功后开始撰写的。要求知情同意书充分告知研究的相关信息,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过程、获益与风险、退出的权利、数据保密等内容,其中就存在一些与伦理有关的问题。在研究背景中必定会交待此研究已获得某某国家部门批准立项,或者写到某专家牵头、经验疗法等,潜在受试者可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低估或忽略研究风险,对是否参与研究的决定产生影响。然而,若不交待这些内容似乎在研究来源方面又没有什么可阐述的了。另外,知情同意书中告知潜在受试者关于研究的有效信息通常是不完全的。这种情况一部分是由于撰写者不了解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的书写要求,更严重的是根本缺少相关数据造成的。因为科研评审要求中并未对临床前研究即药理毒理的动物实验研究,前期临床研究如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等研究,成品检验等部分的必要性做出详细规定。所以,知情同意书上除了所谓的经验和评审专家的可行性决定,不存在其他可靠证据可以证明其研究干预措施是有利于受试者的,其安全性是可靠的。

1.3科研研究者的伦理意识

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要资助下,针对我国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一项科研伦理现状的问卷调查。被调查的科研人员中尽管大部分认识到伦理的重要性,但在科研课题方案设计时能够全面考虑伦理问题的人员比例却相对较低,仅为23.51%,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伦理委员会对临床科研管理的难度。科研课题的开展离不开临床研究生,这也是科研课题中对课题承担人员构成的要求,那么研究生对伦理的认识就变得十分重要。他们大部分为在校学生,并未接受过GCP及伦理培训,除了在校期间的《医学伦理学》学习外也没有临床试验的经验,但他们又是科研继续下去不可或缺的力量。一项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方法对3所医院的临床研究生进行关于科研人体试验的伦理审查状况调查研究表明,有近50%的被调查者认为伦理审查有助于保护受试者权益,但不利于科研进行,没有实际意义或多此一举,对伦理审查有错误认识。在调查导师是否要求其研究生接受伦理审查的调查数据显示,仍有30%~40%的导师缺乏伦理意识,忽视伦理审查的必要性。导师作为课题组重要成员,不仅承担科研任务而且对研究生的科研行为具有指导义务。由此也可反射出科研研究者伦理意识的淡薄。此项调查说明,科研活动中的重要成员对伦理的认识存在偏差,伦理意识不足。

2策略与建议

2.1加强教育、提高科研人员的伦理意识

伦理委员会应加大伦理知识的宣传力度,组织讲座、培训等活动,使人们了解到伦理的本质,伦理并不是束缚科研发展、创新思维,也不是吹毛求疵,消除对伦理审查的抵触心理,在接受伦理的前提下进行科研活动,更有利于科研与伦理的结合。另外,根据GCP要求,参与临床研究的研究者必须经过相关的GCP培训,但针对临床科研课题的研究者没有严格要求。鉴于临床科研课题中涉及人类的临床试验也应对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进行保护,建议将GCP和伦理培训范围扩展至所有医务人员。只要涉及到人体临床试验的人员,都需要接受正规的GCP培训和伦理知识的培训,只有在取得资格认证后,才能够开展临床研究。更重要的是获得领导的重视,这是培训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应对培训目标、内容、对象、方式、时间、经费以及培训工作的分配做出全面安排。及时收集参与培训者的反馈信息,对培训工作的不足做出合理的调整。

2.2充分发挥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与监管作用

首先,对申请伦理审查的科研材料做出规定:课题标书不能代替试验方案;课题任务书不能代替研究者履历。课题标书是申请课题时的框架式描述,侧重于研究的意义,方法学和可行性,不能详尽研究过程中的操作内容,并且缺乏对受试者权益保护、保密、严重不良事件管理等伦理方面问题的说明。课题任务书也存在相同问题,其中只有参研人员分工及简要信息。发挥伦理委员会审查作用。吸纳具有丰富临床科研课题申报经验的专家作为伦理委员会委员或独立顾问,从科研课题角度对其进行更专业地审查,尽可能排除作为课题负责人或研究者所带来的利益冲突,必要时采取限制性措施,如:审查会议进入审查决定程序时,独立顾问及与研究项目存在利益冲突的委员回避,不参与投票;不允许有重大经济利益冲突的研究者参与招募受试者和获取知情同意等,使伦理委员会真正做到公正审查。扩大非隶属单位背景的伦理委员会委员的数量,尽可能降低所属关系对审查判断的影响。同时伦理委员会所属机构应保证支持伦理委员会工作,不妨碍伦理委员会审查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依据伦理规范和程序得出的伦理审查结果不给予行政或个人不恰当的压力。

在研究开展阶段,应重视过程监管。科研课题一般由单位科研处或相关部门负责管理,这就要求两个部门在课题的过程监管中协同合作,进行有效的沟通。作为伦理委员会,依据课题的危险程度制定跟踪审查的频率,进行定期跟踪审查。这种跟踪审查不应只停留在书面文件,应下到科室,医生和受试者之间获得实际情报。伦理委员会可组织专门的工作小组,对在研课题进行不定期的实地检查。采用实地检查这种方式更加客观地评估其课题的方案依从性。也可以从受试者角度,采用问卷调查等了解受试者获得试验信息的充分程度,接受知情同意的过程等,从而掌握课题执行的情况。同时,保证检查频率。检查频率应依据研究方案设计,研究进展程度,如纳入与排除标准、疗程、随访周期等确定,保证在研究过程中至少检查1次。只有保证检查力度,才能保证临床研究的质量。

2.3完善相关管理办法

从根本上来说,需建立科研立项与伦理审查相结合的申报制度。在临床科研课题申报条件中提出符合伦理要求的规定。课题发起人在选题之初即可意识到符合伦理要求的问题,进而在课题设计过程中将伦理因素考虑在内,或通过向伦理委员会进行咨询解决其中的伦理难点。实行各申请单位在组织申报工作前,对科室上报的科研课题,按“学术论证-伦理审查-组织申报”3个阶段进行。对涉及人体的医学研究,凡是伦理审查否决的课题不能予以申报各级立项。这样在申报前就进行了伦理审查,可有效杜绝获批课题因为伦理问题而举步维艰的处境。

2.4向公众普及伦理知识

公众对伦理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伦理审查的监管水平和受试者获得保护的程度。向公众普及伦理知识。如此,提高受试者获得知情同意及相关信息的能力,在参与临床科研活动时具备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获得自我保护的手段和方式。同时,公众对伦理具有一定的认识后,可以更加理解临床科研活动的内容和目的,从而消除抵触心理,对临床科研的开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受试者是研究直接参与者,最直观的接触研究实施情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监督力量,这一力量的启动能够有效的促进临床科研活动在符合伦理规范的轨道上进行。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2

1.1一般资料

根据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组制定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方案”的临床诊断标准判定,本次研究的15例SAP患者均符合该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占9例,女性患者占6例,患者年龄段为24~63岁,平均年龄为(33.52±2.69)岁,其中胆源性患者占6例,酒精性患者为4例,高脂饮食患者占3例及原因不明的患者占2例。

1.2临床症状

15例SAP患者具有:腹痛、恶心、呕吐、同时伴有血尿淀粉酶增高等临床症状,CT检查显示胰腺增大、腹腔积液、回声增强、胰周渗出。15例SAP中,10例脏器功能衰竭,以肾脏、呼吸功能衰竭常见,1个脏器2例,2个脏器2例,3个脏器1例。

1.3治疗方法

该次选中的患者中选择使用非手术治疗的有7例,其主要治疗手段为:为能够及早发现心、肺、肾等器官是否产生功能障碍,对心、肺、肾等器官的功能进行密切的检测;对患者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管喂及灌肠的方法以达到利胆导泻的作用;为抑酸抑、制胰液的分泌,也可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及生长抑素(奥曲肽);同时对患者水、电解质失衡进行纠正;积极扩容抗休克;并给予抗感染和营养支持。选用手术治疗的有8例,其主要治疗手段为:对胰腺及胰周的坏死组织进行清除;对患者进行置管引流,主要含:胆囊、胃及空肠造瘘;对患者腹腔进行灌洗;对患者进行胰腺包膜进行切开术等。

2结果

非手术组相较手术组住院时间短,手术组死亡例数(37.50%)高于非手术组(28.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3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工作现状

目前已经形成双语教学、双语测试、滚动淘汰的专业教学特色。连续十届七年制毕业的医学生都呈供不应求的状态。因其工作后各方面表现突出、成绩斐然,目前大部分成长为本学科的青年骨干,其中一些已成为专家级学术带头人,或成为专业和领导能力兼备的新一代管理人员,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2]。从1998年开始,七年制的招生规模开始扩大一倍。2001年以后招生规模更是比最初增加了十倍。2005年开始,为体现我校的儿科优势,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基础上进一步分化出儿科方向,专业培养从事儿科疾病防治和儿童保健工作及医学研究的儿科医学专门人才。目前,第一届毕业的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方向学生已经毕业走向临床工作岗位。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大批同年毕业的七年制学生与统招的硕士研究生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虽然七年制学生基础条件好,阅读外文文献能力强、速度快、理解好,但由于学制的限制,在其培养的最后2年才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且注重在临床各科室的轮转,科研水平反而不高[1]。因此,如何让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方向学生及早建立科研平台,让他们及早进入科研角色,将对日后科研思维的形成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加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方向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国内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方向)医学生是参照统招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目标进行培养。在五年级的下半年开始进入生产实习第一阶段,六年级开学时开始选择专业,即自己的硕士研究方向,进入生产实习第二阶段。目前七年制医学生在选择专业后撰写综述及科研设计的能力普遍不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状态;由于毕业仅剩不到两年时间,倘若进入状态较晚,势必影响选题的难度和最终的科研质量。多年来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习惯于临床回顾性总结发表低质量的文章,很少进行前瞻性科研管理设计。鉴于此,学校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方向学生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在生产实习第一阶段即为他们选择一名“临时导师”,进行“一对一”训练,及早提供查阅文献、综述写作、科研设计的平台,大大提高其选择专业后的科研思维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3]。让学生在进入研究生临床培养阶段前,即已了解所属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及自己的科研方向,从而有目的地学习及研究,更早转化为成果[4]。随着本校医院诊疗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必须充分利用附属医院有大量患者来源和日益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以及目前国内外的信息网,加大对七年制研究生的培养力度,争取在国际上发表高素质的文章。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4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140例患儿均为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患儿。在这些患儿中,有82例男性患儿,有58例女性患儿,其年龄为2~13岁,平均年龄为(6.5±2.5)岁。将这些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患儿。在观察组的患儿中,有32例肠炎患儿、有20例肺炎患儿、有18例手足口病患儿。在对照组的患儿中,有33例肠炎患儿、有21例肺炎患儿、有16例手足口病患儿。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主要用语言与患儿进行沟通。为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注意通过肢体语言与患儿进行沟通。用肢体语言进行沟通的内容如下:(1)当护理人员为患儿进行治疗时,要面带微笑。医护人员用亲切自然的笑容对待患儿,可增加其安全感,使其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缩短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将来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2)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持仪表的端庄整洁,举止优雅大方,护理人员的这种表现可给患儿留下可敬可爱的印象。护理人员与患儿及患儿家属沟通时,应灵活运用微笑、点头、手势等动作来调节交流的节奏和氛围,从而使患儿及患儿家属更全面的了解治疗过程,并让患儿感到护理人员很在意患儿的感受和其对疾病的了解,减少其对治疗的恐惧感。(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护理人员要注重和患儿进行眼神的交流。患儿住院后,患儿及患儿家属在心理上会产生恐惧感。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的眼神要亲切友善,面部表情要自然柔和,护理人员通过眼神的交流可以向其传递友善和亲切的态度,从而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4)抚摸是一种重要的肢体语言,经常对患儿进行抚摸,可以增加患儿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安抚其情绪,使其平静下来接受治疗,让其感到更安全。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儿接受护理治疗后,根据患儿对护理的依从性进行评分,其评分标准为:(1)完全接受(10分)。患儿对护理人员的护理不排斥,并能遵守护理人员的嘱咐。(2)部分接受(6分)。患儿对护理人员稍有排斥,但能遵守护理人员大部分的嘱咐。(3)部分抵触(2分)。患儿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多半进行排斥,遵守其小部分的嘱咐。(4)完全抵触(0分)。患儿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完全排斥,不遵守护理人员的嘱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观察组患儿中,有32例患儿完全接受护理,有26例患儿部分接受护理,有8例患儿部分抵触护理,有4例患儿完全抵触护理。在对照组患儿中,有23例患儿完全接受护理,有19例患儿部分接受护理,有17例患儿部分抵触护理,有11例患儿完全抵触护理。观察组患儿对护理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肢体语言也被称为姿语,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使用身体动作、姿态来传递信息的体态语言。肢体语言虽不是语言,但具有可视性、真实性和相随性,将其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可弥补语言沟通“言不尽意”的不足。儿科护理工作与成人护理工作相比更加复杂。患儿的年龄较小,自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有些患儿无法正确表述自己的症状和需要,有些患儿不愿与护理人员进行交流,从而导致其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种种困难。本研究表明,在对患儿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经常运用肢体语言与其进行沟通可以有效地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儿和护理人员之间的信任感和亲切感,消除患儿与护理人员之间的隔阂,进而可对其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对护理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4结语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5

儿科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据国内外权威的统计资料:大部分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交流不够,缺乏互相理解造成的。全国有7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辱骂、殴打、威胁医务人员,59.63%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纠集多人在医院内围攻医务人员及医院领导的现象,而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交流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3]。交流沟通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良好的沟通可有效避免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利益。儿童疾病有患病急、变化快、病势凶的特点;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儿童所患疾病的种类不同,各年龄阶段的儿童中表现为相同临床症状的病因亦不相同;而且儿童自我表达能力差,不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不适症状,患病后就诊时因精神紧张而经常哭闹不安,尤其是有打针体验的儿童,看到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时感到紧张甚至恐惧,查体不能配合,干扰医生诊断治疗疾病。有些家长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孩子患病就诊时为引起医生的重视,有时甚至会夸大病情,还有个别家长甚至对医生抱有怀疑的态度,对医护人员百般挑剔。由于儿科临床中存在这些特殊性,从而导致儿科是医疗纠纷的高发部门。在儿科医患沟通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沟通能够有效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及需求,及时处理病变、缓解疾病痛苦,预防医疗纠纷的产生。实习生处于医疗工作的一线,直接与病人及家属打交道,应在临床实践中注重沟通能力的培养。

儿科临床教学中培养医患沟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医学生方面。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对儿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主要源自书本,但儿科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医学学科,其涉及到成人内科学的各个系统疾病,也涉及神经、精神心理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外科学等各门学科,临床专业知识庞大而复杂,很多医学生的儿科理论知识不扎实,并且缺乏临床经验,与患儿或其监护人进行交流时,尤其是遇到家长所提出的医疗问题超过他们解答能力时,回答往往不能令家长满意,从而缺乏进一步与其进行沟通的勇气,失去了患儿及家长的信任,拉大了与患儿的距离。此外,由于实习生临床技能不足,缺乏沟通经验,在儿科实习中,面对的对象大多是不能表达自己痛苦的婴幼儿和非常疼爱孩子的家长,都会产生紧张及胆怯的心理,不知怎样与患儿及家长进行交流。在当今医疗纠纷不断的情况下,实习生普遍存在信心不足,学生害怕面对患儿家长,很难自觉地与患儿及患儿家长沟通以了解患儿病情,获得患儿体格检查及临床操作的机会几乎为零,严重影响了儿科实习教学的开展。临床带教方面。我国临床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几乎都是在毕业后的临床实践中及医学继续教育中逐步累积而来,这反映出我国医学教育的不足与缺陷。传统的临床带教,往往是重点地把临床基础理论和技能知识传输给实习生,带教过程往往忽视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注重患者的生理康复,而忽视病人的心理健康指导。在当今医患关系恶劣的情形下,为了减少医疗纠纷和保证医疗质量,多数情况下带教老师不愿让学生“动手”操作,医学生的医患交流多数是局限于临床实习中的病史采集过程,特别是在儿科,患儿依从性较差以及家长过分疼爱,教师更是不敢让实习生进行体格检查及临床操作,减少了学生与患者交流的机会,导致当今大部分实习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医患沟通障碍。患儿及家长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加上家长对医疗服务要求提高,维权意识增强,医学临床教学遇到了强大的冲击与困难。儿科临床实践和其他科有所不同,往往得不到患儿及其家长的配合,在临床带教中发现,患儿顺从性低,愿意配合的病人仅占20%[4]。在我国,患儿大部分是独身子女,比较任性,加上家长太过溺爱和迁就,往往一见到医生就会产生恐惧心理甚至大哭大闹不愿配合,家长也不愿自己的小孩成为教学“道具”,处于保护孩子的心理也会拒绝实习生的临床实践,使教学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家长都希望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给自己的小孩诊治,对年轻而且没有多少经验的实习生会有怀疑、不信任,存在排斥心理,大部分家长仅会给学生讲述病史而拒绝实习生给患儿体格检查,少数家长甚至不愿向学生讲述病史,导致实习生与患儿及家属程度的交流困难。

儿科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教导医学生调整健康积极的心态,提高自身儿科学专业素养。在医学生进入儿科临床实习之前,具有“儿科工作难”的思想准备。我国国情导致现在很多患儿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度紧张,都希望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给孩子诊治,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实习生,存在一定的排斥、不信任态度。因此,临床实习生要有思想准备,不应出现消极畏惧的抵抗心理,更不应与患儿及其家属对峙,而应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以自己的热情、真诚去感化患儿及家属,为患儿提供细心而耐心的服务,多与患儿及监护人沟通交流,赢得患儿及其监护人的尊重和认同,增进医患之间的信赖感,进而改善医患关系。做好儿科实习要求医学生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预防知识,提高儿科常用临床操作技术水平(如骨穿、腰穿等),使实习生对儿科实习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实习生理论知识扎实,才能在遇到紧急情况及家长对相关疾病的各种询问时清楚准确的做出回答,不会因为知识缺乏导致答非所问,进而增强了与患儿及家属交流的自信,也加强了他们对实习医生的信任,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只有在思想上、行动上注重儿科专业理念,才能在儿科临床实习加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增加沟通亲切感和知识性。临床医学所服务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并患疾病的人,临床医疗不仅是一个疾病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在儿科实习中,儿童住院一般都有家属陪伴,实习生与家属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实习工作能否顺利进行[5]。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6

1.1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前由于受到疼痛的折磨,出现焦虑、烦躁的临床症状,再加上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缺乏临床了解,往往出现拒绝治疗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的临床患者,此时,临床护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劝慰,告诉患者的病情,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临床患者,可以以图画或者宣传册的形式进行教育,为了增强患者的信心,可以带领患者到隔壁病房进行参观一些已经手术治疗并且康复较好的患者。

1.2术前护理

手术前临床护理人员配合临床医生做好术前查体,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做一个初步的临床评估,评估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力,对患者进行血常规以及生化、血型、心电图检查,做好临床术前护理。术前应用一定的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可能。

1.3预防术后感染

患者术后,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时刻注意患者切口的变化,注意有无渗血以及渗液,定期为患者进行敷料更换,注意保持切口周围的清洁与干燥;对于采用引流的患者,时刻注意引流管液体的颜色改变,并对引流液体的量、引流时间以及引流液体的颜色做好记录,如果发生改变,及时报告给上级临床医生;注意患者有无黄疸症状,避免术后出现胆管阻塞。

1.4呼吸道护理

由于是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要平卧,患者清醒后,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由平卧状态改为半卧位;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一定要注意翻身,这样有利于痰液的排除,同时,护理人员一定要协助患者进行咳嗽,对于痰液咳出较为困难的患者可以进行雾化吸入,避免患者因为咳嗽过度,造成伤口撕裂。

1.5饮食护理

患者术后6h内严禁进食进水,等患者肛门排气后,可以适量给予患者流质食物,等患者临床症状恢复一定程度后,可以给予半流质食物,患者完全恢复后可以改为普通食物,食物一定要高能量、高纤维、低脂肪饮食,同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出现大便干燥,影响患者伤口的康复。

1.6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嘱咐患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禁止吸烟喝酒以及长时间熬夜等,鼓励患者多进行体育锻炼,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定期进行体检复查,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就医。

2结果

42例患者经过临床积极治疗与有效护理,40例患者完全康复,2例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例患者主要是出现胆管内结石,导致术后无完全康复。

3临床体会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7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80例,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26.5岁,其中:26例为子宫肌瘤,17例为卵巢囊肿,10例为畸胎瘤,4例为黄体破裂,4例为宫外孕,2例为异位妊娠,17例为足月待产。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式

所有患者均采用腹部手术治疗。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1.3.1预防性护理

术前对患者进行预防护理,能有效减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术前为患者冲洗阴道并严格消毒,术后给予患者甲硝唑,能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发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应认真观察患者术后体温,若患者发生不明原因的低热,应及时检查白细胞分类,是否有中性粒细胞增高的情况,早期患者无自觉症状及体征,对停用抗生素后再次出现低热,中性粒细胞数大于0.76%以上的患者,应视为本病的高危患者,进行严密观察。

1.3.2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会导致患肢发生肿胀和疼痛,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对病情的担心也会使其心理压力过大,护士应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安慰鼓励患者,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急性期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8~10d,将患者患肢抬高到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使血栓黏附于静脉壁上,期间禁止按摩患肢,以防发生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患者膝关节应屈曲l5°,避免于患者膝下垫枕,以防影响其小腿静脉回流。患者使用溶栓药时,在使用抗凝药物(尤其是肝素)前,应测量患者的出血时间,患者用药后,应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溶栓药物溶解后易丧失活性,为保证药效,药液应现配现用。给予患者药物后,应及时监测其血小板情况,防止发生血小板过低性出血;对患者行局部溶栓药物应用时,股动脉穿刺应将股动脉搏动的最表浅处作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应及时会血,以防刺入股静脉。推药时,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以防药液注入血管外,造成患者的不良后果.患者患肢肿胀情况减轻后,应嘱患者进行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回流,预防产生新血栓.期间患者应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纤维的食物,禁食油腻、辛辣食物,以避免患者发生便秘。

1.3.3并发症的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的并发症主要有肺栓塞和出血。患者如突发呼吸困难,发绀,应考虑是否为并发肺栓塞并立即通知医生,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使患者取平卧位,给予高浓度吸氧,避免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剧烈翻身,给予患者静注地塞米松10mg。给予患者肝素及溶栓药时,患者可能发生自发性出血,因此,患者应药后应对其血小板及凝血时间进行检测,还应注意观察患者注射和插管部位有无渗血或血肿发生,有无黏膜出血发生。此外,还应注意观察患者如发生头痛、呕吐、血压突然升高、意识障碍,可能发生颅内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抢救。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炎的总发生率为7.5%,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下肢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语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8

1期刊设立视频栏目的现状

国际上第一家视频出版期刊JournalofVisualizedExperiments(JOVE)于2006年创刊[1],而国内第一本原创性一次文献的多媒体电子连续出版物(《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于2004年创刊[2]。此外,国际上和国内多种期刊都成功利用视频展示期刊的核心内容,实现增强出版,中华系列杂志已有多本外科类期刊开展二维码展示关键手术过程或视频导读服务,深受读者欢迎[3]。但两项有关国内医学期刊视频栏目出版现状的研究[1,4]显示,视频栏目大部分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期刊自身宣传不够,观看体验不佳,在第三数据库中的显示度不强,视频技术和栏目规范化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间。电子期刊由于本身的出版、传播载体特性,使得其进行数字化出版、富媒体化出版时较传统纸质期刊相对容易。纸质期刊融合数字化内容均需通过连接媒介、存放载体、播放平台等才能实现。利用主题词“视频栏目”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共有91条(2018年9月4日),其中有24条是《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10条)、《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10条)和《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条)征稿,有2条记录[4-5]是关于期刊研究方面的文章,没有1条是具体医学期刊的视频栏目的文章。可见无论是电子版期刊还是纸质版期刊设立视频栏目的显示度均不强,且宣传不够。此外,有关视频栏目的办刊经验总结也相对较少。通过二维码可以实现跨媒体阅读,弥补了传统纸质出版方式只能以平面二维形式来呈现信息的短板。笔者[6]曾对5本国内眼科期刊(中文核心)在2017年度应用二维码技术方面进行调查,发现只有一本期刊(《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利用二维码实现了文章的增值内容(手术视频),全年共3个视频,且皆为临床研究类文章的扩展内容。随着二维码技术的日臻完善,为传统纸刊实现数字化出版提供了基础。

2本刊设立视频栏目的探索实践

本刊自2018年5月25日开设《眼科手术之窗》栏目,并由本刊主编作开栏寄语,介绍了该栏目设立初衷、报道范围和形式以及期望[7]:本栏目以陆续展示各种各类眼科手术的要点、注意点、小技巧、经验教训和体会等,形式是文字精要与手术录像剪辑相结合,给读者理性提炼加感性认识,以切实帮助各位读者的临床实际工作,助力于我国眼科医师们手术操作水平和眼病治疗效果的同质化提高等。

2.1内容及形式

每篇尽量控制在1个版面内,不超过2个版面。内容包括文题、作者(主要手术实施者)、正文、必要参考文献以及视频二维码。正文(文字):病例介绍、手术要点及难点介绍、注意事项、术后情况等。视频(若有声音讲解更佳):提供的视频尽量脱离常规手术,注重新技术的运用、疑难病例的手术、各类突发情况的总结、认识以及避免手术风险的经验介绍或者术中的紧急处理、手术细节的小技巧处理、争议性手术的成功/失败等各临床手术医师的各种宝贵经验。每段视频尽量不超过5min。本刊主办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具有眼科的专业优势,在本栏目开栏初期具有丰富的稿源支持。

2.2播放平台及传播途径

为该栏目推广得更广及手术视频的即时播放性,借助第三方平台——超星平台,为播放平台及传播平台,可单篇[8]传播,亦可通过专题制作实现“视频集”的传播(见图1)。通过扫二维码后,可观看手术视频,并可看到完整的病例介绍。读者通过微信等传播时,其他读者不必查找原文字稿件。目前,该栏目的所有稿件均由编辑约本刊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专家,现已刊登11篇稿件,均有专家手术视频及同步的专家本人语音解说。

3设立视频性栏目的基础及注意事项

3.1优势稿源及优势专家

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就是发挥各电子杂志的专业优势、专家优势和渠道优势设置视频栏目的[5]。当开设一档全新栏目时,必须有一定的专家资源提供优质稿件,才能保证开栏前期尽量一直保持栏目活跃度,得以推广、扩大影响以及吸引自由来稿,特别是视频类栏目,需要专家提供的资料及配合的工作就更多。本刊是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办,具有强大学术科研优势以及众多优势专家,为本刊《眼科手术之窗》提供了宝贵的文字稿件、手术视频并亲自配合录音解说。视频配合音频解说更有助于读者获得直观地视觉、听觉体验,学习术者手术过程中考虑的问题以及感觉体会,更有利于学习手术技巧。眼科手术大多在显微镜下进行,为获取清晰视频提供了方便。

3.2合适的播放平台及良好的传播途径

在一定时期内,科技期刊中发表的学术论文依然是创新成果主要且主流的表达方式,但是一定要大力发展科技期刊出版传播的速度、深度和广度[9]。目前纸质期刊,主要由万方、知网、维普等第三方数据库以及期刊本身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传播。随着移动端的广泛普及以及用户利用手机端阅读情况越来越多,办刊者应注重移动端的传播;而移动端的数字化传播同样为传统期刊的富媒体化内容提供了有效传播途径。此外,播放平台、视频存储平台的选择将影响读者观看视频的体验,例如有些期刊将视频放在优酷、腾讯等第三方平台,需忍受视频前的广告,有些放在期刊网站的,视频打开很慢,影响了读者的观看体验[1]。本刊《眼科手术之窗》选择存储、播放平台是超星学习通。超星学习通是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的移动学习专业平台,其公司长期从事图书、文献、教育资源数字化工作,是专业的数字图书资源提供商和学术视频资源制作商之一。它为签约期刊编辑部提供移动端期刊阅读,并提供独立账户,可进行专题创作。其操作界面清楚,图片、视频可由用户自主上传。经后的专题可由用户根据新添加的内容实时更新且操作便捷。可供上传的视频文件类型多样,且无广告,每篇文章(包含视频)或专题可在不同的通讯工具中进行转发和分享,例如微信、腾讯QQ等。选择合适平台存放视频,还能确保视频能够在今后的长远时间内一直可被扫码观看。笔者在搜索相关视频栏目文献时,发现2016年《中国肿瘤外科杂志》刊登的手术视频一文[10],现不能通过扫描文内二维码获取视频。所以,建议在办视频栏目时,特别是对于没有期刊群平台的单个编辑部,可选择第三方平台的支持,获取更专业的帮助。在如何选择第三方平台时,建议可从学术专业性、平台持久发展性、版权保护性、易于传播性、播放即时性等方面考虑。

3.3以独立稿件形式存在

为提高视频性栏目的显示度,建议将视频性文章以完整的独立稿件形式刊登,即有DOI号,可被独立引用。除了在栏目名上凸显其栏目性质外,可在文题上提升其视频显示度(如标注:附手术视频),这样有利于读者在万方等数据库中检索时发现其特色。

3.4作者提供材料的便捷

为读者能够观看手术视频的同时能够获得手术者的实时解说,我们目前要求作者提供视频外,还提供配合视频时间轴的音频解说。临床医师多不擅长剪辑视频或合成配音,故编辑部应联合第三方平台为作者提供相关服务,使得作者专注于素材提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