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资源发展策略基本趋势

水产资源发展策略基本趋势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水产资源的开发是海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资源的开发战略必将影响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所以,制定出合理的水产资源开发战略对整个海洋事业能否顺利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水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根源   水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我国水产资源锐减,其中部分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究其根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捕捞强度居高不下,逐步形成恶性循环。中日中韩渔业协定实施以后,我国的传统作业渔场大大缩小,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捕捞渔船数量仍没有明显减少,并且“内外扩张”情况日趋严重。另外,除了渔船数量多,其捕捞方法,渔网的网目都直接影响着渔业资源的生长与恢复。第二,水产养殖业不规范,海洋污染严重。众所周知,自然资源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有一定的规律。从海洋渔业资源的角度说,若经过较大的人工改造,必然打乱固有的自然生物生长环境,使不少传统的地方名产变态变性,甚至灭绝。在养殖用药方面,滥用药物现象更是十分严重。除此之外,陆源的如工厂排污、农业用药及海上船舶排污与海损事故造成的污染等,也给沿海水产资源造成了极大危害。第三,渔业执法不严,执法放宽现象突出。从目前现状来看,渔业执法不严有5种原因:一是生产与管理不分,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二是渔业执法体制所致,出现以罚代管;三是海洋捕捞收入递减,管理出现放宽现象;四是特殊的执法环境和现有的执法手段使渔业执法变得软弱无力;五是个体渔船的自由性使渔业法律法规难以正常实施。   二、水产资源开发的阶段性目标、模式、政策特点和效果(如表1所示)   三、战略模式和步骤的演化分析   我国水产资源开发战略,是关于我国水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带有全局性重大问题的分析与对策。在这里我们通过上文对水产资源开发阶段性目标、模式、政策特点和效果分析,总结出历史上的四种水产资源开发战略,并做一比较。   (一)速度型开发战略。主要强调资源开发的速度,突出外延开发,以水产品数量的增长为目标。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从建国开始到“七五”期末的41年时间里一直采用这种开发战略。事实上,我国水产量确实得到了高速增长,并于“七五”期末跃居世界首位。这个成绩是与我国采取的水产政策和良好的水产资源状况分不开的。然而,目前我国的资源优势已经发生显著变化。水产资源中的捕捞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而出现衰退。因而,继续采取速度型战略,片面追求高速度,在今后,特别是当前,很难采用。   (二)主体型开发战略。即在资源开发的主攻方向上,是以海洋为主,还是淡水为主,是以养殖为主,还是捕捞为主。我国在分析了世界水产业发展的趋势及总结本国水产资源开发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以养为主”的思想。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对自然水域水产资源的保护增殖和养殖资源的有效开发,有着双层意义。然而人工养殖水域与捕捞水域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资源,在某种意义上不具有可比性,不可能强调以谁为主而放松或放弃对另一类资源的开发。在实践中,也不会因为抓了自然水域而阻碍人工养殖水域的利用,或者因为抓了人工养殖水域而妨碍了自然捕捞水域的开发。即使在资金与物资的投入上,也很难互相取代,在一定时期,由于某类资源的开发不足,需要重点开发,是完全应该的,也能产生明显的效应,但从战略角度出发,由于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决定了资源开发的多样性。因而,最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这才是全面理解和贯彻中央关于我国水产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各有侧重”方针的合理措施。   (三)结构型开发战略。其着眼点在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水产业的综合发展能力。这种战略虽未在文字上明确表述过,但在实践中是存在的。近几年来,我国对水产业的产业结构,包括生产结构、产品结构、捕捞作业结构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就是这一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效果。如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渔业经济的整体功能,今后仍然不可忽视。然而,结构优化的思想也难以把水产资源开发战略的全部内涵表述清楚。作为水产资源开发战略,不应囿于当前,要放眼于未来,应把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三者有机结合的追求,作为水产资源开发战略的实质与目标。(四)综合型开发战略。即持续发展战略。这是兼顾现在与未来的战略,要求人们不仅对现阶段各类资源的开发进行积极协调,而且还要重视现在与未来的相互衔接,不仅要求当代水产业的充分发展,而且还要为后代人铺平道路,留下一个健康繁荣的水产业。   四、中国未来水产资源开发战略取向的基本框架   (一)水产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道斯在80年代初提出来的。下面我们运用该方法对我国水产资源开发做一分析。表2即为:水产资源开发战略道斯矩阵。通过道斯矩阵分析得出7条备选战略。   (二)可行发展战略   将经过道斯矩阵分析得出的备选战略加以综合得出了5条可行战略:   ●充分开发战略   ●养护和合理开发战略   ●“走出去”和“共同开发”战略   ●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战略   ●系统管理战略   (三)对策   其一,对于目前尚未开发的渔业资源和可养殖水域要分别采取相应手段,尽快予以开发利用;对于已开发利用的,要应用必要手段,积极提高内涵生产能力。   其二,要充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要既重视食用经济种类的捕捞、保护、养殖和增殖,又重视对饵料生物的研究与利用;既充分重视土著资源的开发利用,又积极引进适宜的优良种质;既重视利用天然生物资源,又重视人工选育、繁殖、培育新的优良品种。#p#分页标题#e#   其三,积极开发人工繁殖技术与养成技术,广泛开发移殖、增殖和养殖,使适合的水生生物资源与相应的水域环境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其四,不断提高水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一方面要给水产加工业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对其研究、试验等攻关项目提供经费;在土地使用、城建规划、税费减免及外贸扶持等方面努力创造条件,扶持其发展。另一方面,在资金投入上要发挥导向作用,并且引导金融部门及社会资金广泛投入,争取多元化投资发展水产加工业。   其五,继续实施捕捞量“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政策;继续实行禁渔区、禁渔期和休渔制度。加强对海洋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区域的保护,大力投放人工鱼礁。科学合理利用滩涂和浅海的可养殖海域,减少养殖业的自身污染,保护养殖海域的生态环境,积极推广生态优化养殖模式。   其六,我国远洋渔业的作业区域遍布西非、东非、南亚、中东、南太平洋、北太平洋和南美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海,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这种合作,尤其应加强与阿拉斯加、非洲沿岸和拉美地区国家的合作,采取独资、合资形式开发这些国家的近海资源。   其七,应积极参与联合国关于公海渔业资源开发和保护管理条约的制定,积极加入国际性和区域性渔业组织,为我国企业利用公海渔业资源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其八,建立部委间协调机制,统一规划管理,简化审批,提供信息服务。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在重点海区和重大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期工作,以减少风险。对于开发利用世界海洋资源的项目,在出口信贷计划中予以扶持,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放宽信贷条件。对在国外开发海洋资源所取得的份额产品,在进口配额、进口许可方面给予特殊安排,并实行优惠的关税政策。   其九,建立渔业生态经济模式。对水产资源的开发规模和速度不应超过海洋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实施资源和环境综合管理,把水产资源开发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逐步形成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其十,建立水产资源管理体系,包括建设相对集中的管理机构,建立一支装备精良的多职能海上执法队伍,建立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体制;开展我国水产资源潜力调查工作,尽快制定渔业资源总体规划,作为水产资源开发的宏观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