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在戒毒中的运用

社会医学在戒毒中的运用

作者:黄平 金云红 何菊香 许雅松 单位: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

医学模式随医学进步而发展、演变,现在正处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现代医学模式概括了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因素,从医学的整体性出发,分析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综合作用,突出了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我们对2003年11月―2005年11月592例戒毒病人进行社会心理因素分析,找出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病人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的康复治疗手段,制定相应的病房管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自愿戒毒者301例为生物医学模式组,2003年11月―2005年11月收治的自愿戒毒者592例为现代医学模式组,全部病例均为我院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均符合ICD-10关于阿片类物质依赖的诊断标准。

1.2脱毒方法医生根据海洛因依赖者吸毒量、吸毒时间、吸毒方式来决定美沙酮口服液用量,前10天用美沙酮口服液,然后用中草药治疗。

1.3病房管理方法

1.3.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采取全封闭管理,杜绝流入病房内。入院前对所有戒毒者详细介绍病房管理规章制度,以及这样要求的目的,取得病人的认可与合作。戒毒者如果愿意服从管理,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名后办理入院手续,否则劝其到公安强戒所戒毒。戒毒期间不准亲友探视,不准对外打电话及接电话,不准带现金、贵重物品、食品和药品入内等。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对病房进行不定期安全检查和15分钟巡视一次。

1.3.2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以诚恳、宽容、克制的态度关心每个病人,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痛苦,从思想深处接纳他们,用真情感化他们,用亲情抚平他们的心灵创伤。说话时注意语言艺术的技巧,避免与病人发生正面冲突,减少医患纠纷。

1.3.3对来院戒毒病人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评估。掌握病人的生理状态,了解病人个人行为与社会因素的影响,掌握个别的特殊心理,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给予相应的个案管理和指导。

1.3.4注重正确人生观和道德感的培养,加强法制教育。

1.3.5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在病区走廊墙壁上粘贴各种宣传板块,形成一种戒毒的氛围,淡化他们对的强烈心理渴求。潜移默化地传授有关吸毒危害的知识,强调吸毒成瘾是一种以复吸为特征的慢性脑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病症,介绍戒毒成功的事例和经验,树立病人戒除的信心。对出院的病人,规劝他们远离,回避毒友,每人赠送一张连心卡,上面有联系电话,以方便病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同时我们也定期与他们电话联系,了解他们的现状,指导解决病人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t检验和!2检验。

2结果

2.1一般情况及吸毒情况两组的人口学特征及吸毒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部分客观指标比较现代医学模式组比生物医学模式组住院时间延长、全程美沙酮日均耗量减少,全程焦虑症状量表及戒断症状量表评分均值降低(P<0.01)。见表2。员对现代医学模式组住院期间的满意度升高,住院患者破坏公物、携带及打架斗殴等违规行为明显减少,对戒毒的依从性、出院时尿检阴性率明显提高(P<0.001)。出院随访一个月复吸情况:现代医学模式组统计413例,273例复吸,复吸率66.10%;生物医学模式组统计185例,171例复吸,复吸率92.41%(P<0.001)。详见表3。

3讨论

海洛因依赖者是特殊的病人,他们能切实体会到吸毒的危害而主动要求戒毒,但是对他们的支配力量太大,他们必须强迫性用药,因此求药行为是不可遏制的[1]。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与正常人相比有很大的偏差,国内大量研究表明这一组人群存在较多的教养问题,社会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和缺乏道德感[2,3]。上述因素决定,对自愿戒毒病人更多地需要从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资料支持这一观点,现代医学模式组患者对戒毒的依从性和出院时尿吗啡检测阴性率均明显增加(P<0.01),出院随访一个月复吸率明显降低(P<0.001)。

海洛因依赖者存在个性、人格方面的缺陷是造成吸毒的主要原因。这类人表现幼稚、易产生焦虑、忧郁情绪而又无从适应,常会借助药物应付种种难题。对住院戒毒病人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评估,了解其家庭、工作、个人心理特征,尤其是其观念和心理特点怎样形成。掌握个别的特殊心理,着重于用不同方式促进其个性、人格的成熟,让他们学会以健康和良好的心理应对方式面对人生种种问题。吸毒者所接触的人群中有很多人的品质差,他们经常出入或工作于人员复杂的娱乐场所,被引诱而开始吸毒。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及“条件反射形成”等理论研究结果,认为吸毒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模仿。心理尚不成熟的青少年的行为很容易从与其亲密接触的人群中学习。一旦对产生依赖,原来吸毒的朋友、环境和用具都成了引发他们再次吸毒的条件反射诱物。基于这样的理论,在成瘾者脱毒初期,我们采取全封闭管理,使他们脱离原来的居住环境和吸毒朋友,也包括可引起其心理上条件反射的中性物质,比如酒和某些娱乐场所。

吸毒者大多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吸毒成瘾的研究结果还有社会学的“失范论”及心理学的“内驱力理论”。吸毒人群中相当部分是处于失范状态的人,他们常常集黄赌毒等恶习于一身。对尚未形成正确人生观而本能冲动欲望十分强烈的年轻人来说,会成为恶导。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人格可以分为原我、自我与超我,相互作用,共同管理人的行为。戒毒者一方面想戒除毒瘾,一方面又无法忍受强烈渴求的精神煎熬,他们常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夹带,或叫人送入病房。我们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约束病人的行为,协助病人抑制不合理的本能欲望。在康复治疗中,我们注重解决人生观的根本问题,强调对他们人生价值观和家庭责任感的培养,让他们理解到戒毒并非仅仅是为了摆脱对药物依赖后的沉重精神压力和社会家庭压力,让他们真正建立符合社会规范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另外,滥用药物仅仅是他们种种心理行为障碍的表现症状的一部分,心理学上认为这类人有反社会的人格特点,强调法律约束是必不可少的。#p#分页标题#e#

本资料显示戒毒人员多为无业、低文化层次者居多,再加上的摧残,他们的心理是不健康的,对社会认识不足,许多人对前途无望,自暴自弃。所以医务人员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痛苦,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使戒毒者在良好的环境中配合治疗,消除躯体依赖,改善心理依赖,促进康复,重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