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及机制完善思索

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及机制完善思索

本文作者:程亮 常蕊 单位:安徽科技学院科研处

地方农业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高等学校是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组织。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特别是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何解决?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能融科研、生产、教育为一体,通过三者的一体化,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企业和社会适应的人才,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因为学校只有通过产学研合作才能把握行业产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才能根据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改革办学体制,优化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此外,产学研合作对提升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机制,产学研合作是通过工读结合和研读结合的途径,以岗位和研究项目为结合点,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他的最大特点是利用了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程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培养的人才素质高、能力强,可以直接上岗,而且深受企业和社会的欢迎,从而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深入推进产学研工作,是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服务地方,建立与区域地区互动发展的模式是农业院校获得生存基础、增强办学活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保证。随着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众多的竞争要素中,科技创新能力无疑是一个核心竞争要素。高校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表明,闭门造车不行,必须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很多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都得益于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具有典型意义的有浙江大学模式、华中科技大学光谷模式、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农家大院”模式、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模式等,因此只有积极深入地推进产学研合作,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才会显著增强。

地方农业院校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探索

作为一所具有60多年本科办学历史的农业技术师范院校,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安徽科技学院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科技创新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科研服务经济建设”的宗旨,本着“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创新管理、服务三农”的思路,在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时,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产学研结合为主要载体,开展扎实有效的科技服务工作,取得了丰硕的产学研合作成果。探索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凤阳县小岗村为试点,将小岗全国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与学校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科研示范基地及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把大学生创业融入产学研合作,构建了“产学研创”的合作新模式。在安徽科技学院科研人员的指导和创业大学生的带动下,小岗村双孢蘑菇生产基地已具有一定规模,为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学校立足于学科和科研优势,为地方培养了为数众多的扎根基层、服务新农村的优秀人才。调查显示,安徽省县(区)以下基层农业部门17%的技术人员和全省职业中学15%的专业课教师是安徽科技学院毕业生。同时学校主动承担起安徽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训任务。为周边市县村支书举办科技培训班,积极推进滁州“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搭建与地方市县科技合作平台。学校分别与滁州、蚌埠、怀远、凤阳等市县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蚌埠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促进中心”也在安徽科技学院挂牌成立。校地围绕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构建产学研战略同盟。学校依托“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企业科技特派员”科技平台,培养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院所为技术依托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为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政府和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安徽科技学院与怀远县联合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目前已升格为“安徽蚌埠科联技术转移中心”。学校还先后与相关企业共建了“安徽省精准施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有机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糯米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安徽省甜叶菊育种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技术中心”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研发中心,开创了校企科研齐头并进、互惠双赢的新局面。与企业联合开展项目申报与研究。近年来,安徽科技学院与企业联合申报并承担了167项应用性项目,这些项目的研究不仅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而且带动了相关学科发展,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注重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长期以来,安徽科技学院建立了两类示范基地:一是集教学、科研和推广于一体,以试验研究、技术集成和成果展示为主的技术集成型示范基地;二是突出实用技术示范与推广,以科技普及为主,依托面上重点科技推广项目建立的技术示范型科技推广基地。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有效整合了地方政府、学校和基层农技三支力量,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和升级。近年来,以这些基地为依托,精心培育出玉米、饲草等作物新品种10个,产生直接社会经济效益达5000万元以上。

积极投身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安徽科技学院以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与蚌埠市政府建立合作创新、共同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双方围绕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决策咨询、资源共享等主题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徽科技学院设立扶贫专项课题基金,用课题研究成果形式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选拔一批学有专长的优秀青年教师到地方挂职,把学校的最新科技成果引入当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安徽科技学院在省内率先创立大学生到基层挂职锻炼制度,已连续10年共选派339名优秀大学生担任村科技副主任和企业经理助理,有效促进了学校人才和技术向农村、基层的顺畅流动。⑩为区域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决策咨询服务。安徽科技学院充分发挥在人文社会科学、农业经济管理、村镇规划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针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为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建议和政策咨询,为地方政府当好高层次的参谋助手。近年来,学校在农村扶贫、农业经济政策、农业与农村法律、农村合作组织、明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p#分页标题#e#

优化地方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工作出实效

创新产学研合作制度和机制。好的制度与机制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产学研合作关键是要调动基层单位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难点是机制创新。因此,推进产学研工作也必须有好的政策与机制加以规范引导。一是改革和完善考核评价制度,积极探索把产学研合作工作作为有关单位、部门年度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将“双能型”教师比率、科技成果转化率、投入产出率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通过政策引导,促使各单位、各部门将推进产学研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二是改革和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改变主要依据来鉴定科研成果和评聘教师职称的做法,逐步建立起以产学研成果和效益为主的科学评价机制,促进广大教师面向生产一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以贡献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三是建立健全鼓励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政策。根据产学研合作工作实际需要,修改和完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加大对产学研合作成果突出和效益明显的研究人员的支持和奖励力度。通过上述措施,切实解决目前重理论轻实践、重数量不重质量、重论文不重应用、重成果不重转化、重纵向课题轻横向课题、重争取经费不重产出成果、重研究轻服务等突出问题,努力形成全校上下讲质量、讲产出、讲效益、讲服务,努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与机制导向。

组建好产学研合作团队。地方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工作要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推出更多的有影响的人才培养和创新科技成果,就必须建立一批强有力的产学研创新团队,实现在人才和技术资源方面强有力的集成、整合与提升。团队建设已经成为有效推进产学研工作的组织保障。重视产学研团队建设,要根据现有的学科专业、科研力量与研究方向组建一批产学研团队,这对于同企业联合申报项目、争取政府支持、开展科技攻关、共建研发基地、积极融入国家、地方重大经济发展战略都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地方农业院校要特别注意组建高水平的团队来提升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重大经济战略的能力。产学研团队组建,一要有好的学科带头人;二要有好的科技创新方向;三要好的政策导向。针对目前地方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现状,首先,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培养力度,尽快培养一批具有研究创新潜力和创新成果的学科带头人,为产学研团队组建打造凝聚核;其次,整合人力物力资源,凝练学科优势,形成明确的科技攻关方向,并使产学研团队充分发挥功能。力争用几年的时间建成一批研究特色鲜明、校企合作紧密、经济效益明显、社会影响广泛的产学研科技创新团队。努力拓展产学研合作形式与途径。产学研合作要有开阔的思路,不断拓展形式与途径。

当前,产学研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人才培养合作,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一般采取合作办专业、办专门班的形式来实现;二是课题研究合作,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校企双方瞄准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科技难题,科研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研究成果直接用于企业生产实践,可较好地解决企业生产难题,也可较好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三是基地建设合作,即高校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重点实验室和各种工程建设中心。这三种合作形式,目前在地方农业院校主要是合作办班培养人才,其余两种合作形式虽然有,但为数极少。因此,我们要在深化联合培养人才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拓展课题研究合作和基地建设合作形式。产学研合作途径还要注意多元化。实践表明,官产学研战略合作是产学研合作的有效途径,因为产学研合作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产学研合作更应该是官产学研战略联盟。现在一些产学研工作搞得好的高校,都十分重视与地方政府开展产学研科技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此外,地方农业院校合作途径应逐步由小企业向大企业、省内向省外、国内向国外不断拓展。只有不断拓展合作形式与途径,才能不断扩大产学研合作范围,促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和效率。

把握好产学研合作的立足点。地方农业院校推进产学研合作的立足点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践表明,产学研合作是提升科技和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一些国家把发展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设定为发展科技和教育的优先方向。由于产学研合作单位的职能不同,在推进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其着力点应有所不同,对于高校来讲,由于根本任务是育人,因此,推进产学研合作的立足点应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但事实上,地方农业院校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一是对产学研合作,目光只放在合作科研上,满足于联合申报一些课题、研究中心,还未能把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对产学研合作,比较看重经济利益,满足于合作办班,设立奖助学金,还未能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实现深度合作。今后在这方面要努力改进:首先,深化校企合作举办冠名班工作,不仅要力争使与企业合作办专门班覆盖到每一个专业,而且凡冠名班都要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按企业生产要求来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强化实化学生到企业实践环节,切实按照新出台的人才方案要求来安排学生到企业的实训实践教学活动,要大力改革授课方式和授课师资,一些课程要放到企业由企业的工程师来上,切实体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特色。其次,在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前提下,要尽可能避免仅有少数老师参与的现象,广泛吸收学生参与校企合作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研制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