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竹产业的发展

城市竹产业的发展

 

宜宾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辖两区8县,总幅员面积13282km2,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050mm~1168mm,年平均日照数为1000h~1130h,无霜期334d~360d,境内江河纵横,岷江、金沙江交汇形成长江,海拔500m~2000m的中低山地占46.6%,丘陵占45.3%,平坝仅占8.1%。宜宾的自然条件适宜多种竹类生长,为发展竹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宜宾竹产业发展现状   宜宾具有悠久的栽竹、用竹、食竹历史,竹文化的发掘较深入,竹产业链相对完善,竹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具备与酒、茶形成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潜力。   1.1竹资源现状   全市现有原生竹种13属58种,主要有慈竹、黄竹、楠竹、苦竹、水竹、西凤竹、绵竹等,近10多年来又先后引进栽培杂交竹、麻竹、甜(苦)龙竹、巨竹、粉单竹等优良竹种,为四川竹种资源富集区域。截止2010年底,宜宾市竹林面积总计183223hm2,其中毛竹7320.4万根,慈竹栽植面积42106hm2,占总面积的23%;硬头黄36284hm2,占总面积的19.8%;毛竹25635hm2,占总面积的14%;撑绿竹22945hm2,占总面积的12.5%;绵竹7139hm2,占总面积的3.9%;麻竹3627hm2,占总面积的2%;西凤竹2583hm2,占总面积的1.4%;方竹1701hm2,占总面积的0.9%。已建成的世纪竹园栽植有宜宾适生竹类近300种,为竹知识科普和教学基地。   1.2竹产业发展现状   截止2010年,宜宾市竹产业总产值36.9亿元,竹产业就业人数168464人,全年农民收入5800元,其中315元来自竹产业。竹产业发展现状为:   1.2.1一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截止2010年底,全市建成竹林基地183223hm2,其中长宁县竹林基地面积41840hm2,其次江安县竹林基地面积为30834hm2,竹林面基地积相对较多区县为宜宾县24078hm2,屏山县20823hm2,兴文县14702hm2。按用途分类,纸浆竹林116993hm2,占总面积的63.9%;笋材两用竹林40425hm2,占总面积的22%;笋用竹林8717hm2,占总面积的4.8%;生态公益竹林8598hm2,占总面积的4.7%;材用竹林8490hm2,占总面积的4.6%。统计数据显示,包括基地培育、种植、采集在内的一产产值共计8.1亿元。   1.2.2二产业竹加工初具规模。全市竹加工利用已突破了竹簧、竹雕、竹编、竹刻等传统加工利用领域,发展到造纸、建筑、轻工、食品、家具、包装等行业,已形成以竹浆造纸、竹藤家具、竹建材、竹工艺、竹食品五大系列的竹加工体系,现有宜宾纸业、天竹公司、华盛纸业、竹海纸业、长顺公司、升达地板、盛园笋业等一批加工企业,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主要产品有新闻纸、包装纸、复印纸、打字纸、草纸、竹工艺品、竹家具、竹筷、鲜切笋、保鲜笋、笋干、笋片、笋丝及罐头盐渍笋等。截止2010年,全年竹加工业实现产值19.2亿元。   1.2.3三产业竹生态旅游前景良好。竹生态旅游与竹文化紧密相关,竹生态旅游作为竹三产业的重点,正在蓬勃兴起。全市现有蜀南竹海、兴文?王山、江安仁和杂竹海、长宁梅硐石竹海、屏山龙华、宜宾县越溪河等竹林景区景点,以蜀南竹海竹生态旅游最具规模。截止2010年竹三产业实现产值9.6亿元。   2存在问题与不足   2.1竹产业总产值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截止2010年,全市竹产业总产值36.9亿元,一产8.1亿元,二产19.2亿元,三产9.6亿元,三产比例为22∶52∶26;浙江安吉2008年竹产业总产值108亿元,三产比例为7∶59∶34。对比发现,我市竹林基地面积是浙江安吉的2.5倍,竹产业对资源消耗的依存度明显高于浙江安吉,林产品附加值不高,三产比例太低。同时,一产业中宜宾适应性很强的绵竹比例仅占总面积的3.9%,品种结构仍需调整;二产竹加工偏重于竹浆造纸,竹藤家具、竹笋加工、竹地板、竹人造板占有比例较小,竹炭和竹保健饮品暂为空白;三产业过度依赖蜀南竹海和兴文?王山的门票收入,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不全,竹生态旅游没有充分实现经济和社会价值,竹文化市场化、产业化力度不够。   2.2经营技术差,森林质量不高。截止2010年底,宜宾市低产竹林面积69552hm2,占总面积的38%,低产竹林亩单产常见为0.5t~0.8t,除部分地方自然地理条件差这一因素外,与林农经营管理水平低密切相关。竹林质量不高表现在上述品种结构不合理外,与内陆地区长期粗放式经营林木的传统习惯分不开。浙江安吉及福建建瓯等地采用现代经营技术,对竹林精耕细作,每hm2产竹片45t以上;我市林农(内陆大部分地区)多采用传统经营管理方式,通常在初次栽植时使用底肥,栽植成活后不再进行追肥、松土、抚育等措施,基本没有使用测土施肥、配方施肥技术。对竹农的宣传培训还不到位,竹农对竹产业发展致富的信心仍然不足。   2.3缺少龙头企业,缺少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乏力,竹业企业科技含量低,缺乏新兴产业企业。全市从事竹业加工企业共计175家,产值上亿元的仅有5家,上5000万的有3家,其余大多为微、小企业或者作坊,全市涉竹企业基本没有研发团队。   2.4资金投入不足,科技队伍参差不齐。截止2011年,落户宜宾直接用于竹业科技的资金不足500万元,各区县对竹业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人员使用存在一岗多责,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不够,导致科技支撑竹产业乏力。   2.5缺少竹产业集群(园区)。在宜宾市目前主推的13个工业园区中,缺少以竹类加工利用为主的园区。走访调研长宁、江安、南溪,我们的竹加工企业零星分布,不具备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还未形成完整产业链。宜宾竹产业目前重点还是污染较重的竹浆箔,缺少竹地板、竹炭、竹保健饮品等高端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基本没有出口创汇企业和品牌。   3宜宾竹产业发展对策   3.1理清思路,提高认识  #p#分页标题#e# 以“低碳环保、循环高效”为理念,围绕建设“川南竹产业经济带”的目标,坚持把竹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生态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资源培育为基础,以全竹利用为手段,以加工销售为重点,以政策扶持为保障,壮大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巩固竹浆造纸、竹藤家具、竹建筑建材、竹生态旅游,拓展竹纤维、竹炭、竹保健饮品产业,全面提高竹产业经营水平和整体效益,将竹产业打造为宜宾市的支柱产业。为把宜宾市竹产业建设成为川南竹产业经济强市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支柱产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竹业特点,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谋划,突出重点,促进笋竹加工业发展,提高竹业整体经营水平,加快推进竹产业化进程。   3.2与时俱进,完善规划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德班气候峰会和党中央、国务院推动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背景下,我市过去发展竹产业的规划应与时俱进,修改完善。   3.2.1积极组织修订全市竹产业中长期总体规划,把竹林固碳、碳排放、低碳经济、竹文化产业发展等内容及其发展措施增加到规划当中。   3.2.2针对竹加工业总量不足,产品单一的情况,提升科技引领能力,将科技创新与延伸产业链结合好,着力开发竹加工新产品,努力实现从用竹秆到用全竹的转变,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3.2.3打好蜀南竹海旅游这张牌,充分发掘竹观赏性与文化性,弘扬竹文化,拓展第三产业,围绕蜀南竹海创建更多知名品牌,发展竹质旅游商品,完善竹生态旅游各要素。   3.3科技支撑,培育资源   3.3.1建立现代竹业科技示范园区。以宜宾市创建现代林业示范市为契机,整合项目资金打造现代竹业科技示范园。将竹类新品种、观赏竹类、现代育竹技术、竹加工工艺及其产品集中展示;引导企业向项目区聚集,建成集生产、研发、展销、科普、观光于一体的示范园区。   3.3.2加大科技投入。一是做好引智工程,积极做好校地校企合作,鼓励有专利技术,在竹类加工领域具备实践经验的高学历人才到宜宾工作;二是增加科技资金投入,做好项目储备,结合当前实际,积极争取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标准化示范项目;三是做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宣传推广和培训。   3.3.3加大科技宣传培训力度。将全市林竹产业丰产栽培技术形成工作手册,整合历年林业科技科研工作经验,结合宜宾实际,编著宜宾本土实用的竹产业生产实用技术手册,印发成册。成立科技服务宣传小组,逐年开展培训,增强林农发展林竹产业致富增收的意识。   3.3.4加强科学指导,提高竹林的集约经营水平。通过改变经营方式,提高竹山地力和经营质量,推广和普及科学留笋养竹、竹林施肥、竹山灌溉等措施;加强林业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和推广,加大丰产高效竹林培育,继续对丰产高效竹林示范片和示范户建设给予适当奖励或扶持。   3.3.5发掘观赏竹资源,培育绿化观赏竹基地。随着省委“两化互动”战略的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和人民对城市绿化美化的需要,景观竹市场前景看好,我市方竹、龟甲竹、花毛竹、佛肚竹等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竹种,具备开发价值。   3.4培育龙头,提升效益   3.4.1加强宏观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升级,不断提升企业加工规模和产品质量;采取扶大限小,控制资源外流,鼓励符合国家新兴产业发展鼓励目录的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高科技附加值,重点扶持竹纤维、竹炭、竹保健饮品、竹林地经济综合开发等。   3.4.2强化科技兴企,扶持竹加工企业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合作,以校企合作形式,引进科研院所专利技术、人才、项目等,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研发竹加工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实现全竹利用,全面提高竹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支持企业引进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并适时组建自己的研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3.4.3培育领军企业,扶持企业转型升级。适应竹产品市场的需要,科学地优化产业构成和产品构成。将现在的竹浆造纸、竹藤家具占绝对优势,调整为竹炭、竹饮料、竹纤维、竹食品等并存,进行政策引导,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形成合理的产业格局。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争创一批宜宾、四川知名品牌;培育领军企业,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本地企业与江浙竹产业发达地区企业联姻,借助品牌和技术优势,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   3.5完善服务保障和支撑体系   3.5.1充分发挥专合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宜宾市竹产业协会的职能,逐步形成外联市场、内联农户、企业横向交互链接、多方共赢的竹产业发展格局,既促进基地建设,又带动竹农致富。协会要组织全市笋竹加工企业开展比规模、创品牌活动,积极帮助企业与科研院校、市科协的衔接,做好笋竹精深加工项目的筛选和项目库的建设工作,为促进全市笋竹加工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平台。同时,协会要狠抓信息平台建设,利用竹产业网络及时竹产品信息、宣传推广成功经验、积极推动竹加工企业创品牌工作。   3.5.2完善金融保险业对竹产业的保障服务功能。加大信贷投入,大力扶持竹产业发展,积极引导不同经济成分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林业建设,统筹涉农项目资金扶持竹产业龙头企业,对发展竹产业的龙头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引导竹产业龙头企业对产品、基地等参保投保。   3.5.3加强林区道路建设。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引导竹加工企业、乡村组织、以及鼓励竹农集资、投工投劳、以竹换路等办法,加快林区道路建设。#p#分页标题#e#   3.5.4健全和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借鉴江浙、福建等地做法,运用国家对部份竹制品提高出口退税和增加单列关税项目的优惠政策,鼓励笋竹加工企业扩大规模,提高加工产品档次,走精深加工和贸易出口的路子,占领国际市场,提升笋竹加工产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