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鱼类疾病有效途径

预防鱼类疾病有效途径

 

1搞好环境控制   池塘是鱼类生存的必需条件,水域是鱼类生存的必须环境,池塘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存、生长和繁殖。只有搞好环境控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养鱼池塘要定期清除池底淤泥,减少有机物、病菌等对水质的影响,扩大养殖水体空间。越冬池塘最好轮换使用,进行冻晒,使其有生物修复时间,减少病原。放鱼前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碱度低的水体最好用生石灰消毒,杀灭有害病菌。施放生物菌,进行生物修复。尽量不要使用农田废水、城市废水、工业废水养鱼。池塘春季注水时每次不要注入太深,有利于提高水温。以后随鱼类的生长,密度增加和气温升高逐步增加水深,到7月中下旬达到最高水位,以后随水质的变化进行换水。pH值在7.5以下的水域,每15~20天泼洒1次生石灰,亩(667平方米)用量10千克左右。在夏季当大型浮游动物较多时,会增加耗氧,要用0.25~0.50毫升/敌百虫进行杀灭。   2做好苗种投放工作   苗种质量的好坏,投放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养殖效果和鱼病的发生。要根据上年鱼病发生情况调整主养品种,比如有的池塘连续2年以上主养同一品种,鱼病多发,最好变换主养品种,有利减少疾病发生。要投放生长速度快、品质好、抗病抗逆性强、体表不受伤、鳞片完整、鳍条不分叉,鳃丝不受伤、规格整齐、健康活泼的鱼类品种。购买鱼种时有条件的最好用显微镜解剖检查鱼体,带病严重的不要购买。对多发病的池塘,适当降低主养鱼的放养比例,可减少病情的发生。要采用多品种搭配放养,有利于控制水质,使水体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鱼病发生。合理的投放密度要根据池塘条件、鱼种规格、投入水平、饵料来源及质量和各种鱼长势等因素确定放养密度。盲目增大放养密度,易造成疾病多发,甚至出现泛塘死鱼。要确定合理混养比例,搭配好能调节水质、互为有利的品种,注意混养滤食性鱼类比例,可以合理、充分利用饵料,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在鱼种出池和运输途中,要小心操作,尽量避免长时间、高密度运输,短距离运输必须带水、少装快运,每个环节都要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合理的使用药物进行鱼体消毒,尽量减少对鱼类造成应激反应。   3选择质量好的饲料   饲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鱼类的健康,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如果不能满足鱼类的营养需要,或者比例不合理,不仅影响到鱼类的生长速度,更会引发鱼病。不要单纯追求标识的饲料蛋白含量,还要看其内在质量。采用营养不完全或陈旧的饲料会引起鱼类营养缺乏,特别是变质的饲料,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使鱼类产生各种畸形、皮肤破损,极易感染传染性疾病。饲料中长期添加激素类药品,虽然可使鱼类生长速度加快,但给鱼类的生理机能会带来严重损害,降低抗病能力,防病费用增高,生产成本增加。鱼种培育期使用含激素类饲料,会给成鱼饲养期带来影响,所以在养殖鱼种期间不要使用含有激素类饲料。   4进行专业的饲养管理   要按照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原则进行投喂饲料。生活垃圾要异地处理,不要将带有洗衣粉、废机油废水倒入池塘。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鱼类的活动情况,捞除水中的杂物,特别是死鱼和病鱼。搞好工具消毒、保洁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5合理的使用渔药   渔药的使用要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的氯霉素、呋喃类、磺胺类、孔雀石绿、杀虫脒、喹乙醇等药物,这些药物会严重影响水产品质量。不同的鱼病表现不同的症状,要根据预防对象和发生鱼病时的确诊结果对因下药、对症下药。药物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有效性,一般应选择有信誉、技术力量强、批号生产规范、质量可靠的厂家生产的渔药。安全、毒性低的药物对鱼本身的毒副作用小,对环境的影响小,对人体的健康不构成威胁,最好使用环保型鱼药。全池泼洒,准确计算池水体积,并应考虑到水质特点及当时水温等的影响,池水体积测算要以实有水面和平均水深计算。配制药饵时,应考虑到药物在水中丢失的情况。估算吃食性鱼类的存塘量时,要考虑到各阶段生长增重的比例,不能以投放鱼种的量计算药饵的投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