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发展初探

重庆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发展初探

摘要:介绍了城市园林绿化的形式,分析了重庆市园林绿化养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重庆市构建绿化养护市场体制的建议,以为该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重庆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绿地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三大绿化指标都在不断增长,绿地面积迅速扩大。在绿化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如何让已有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显得更加重要。要保证良好的绿化效果,只有认真做好绿地的养护工作,才能真正达到创建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丰富人民生活的目的。目前,城市绿化建设的水平已不是简单的种草植树,更多的是要经过初期的构思、设计再到施工建设,达到美观生态的效果。而要真正实现最初设计的蓝图,养护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1园林绿化养护模式

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模式主要有3种:一是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即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是由政府部门下属的绿化队全面负责,采取的是“以费养人”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目前大多数城市采取这种管理模式;二是市场化管理模式。即养护单位通过招投标方式将具体的养护工作承包给有资质、专业化的企业,其主管部门起到的只是管理、督导的作用。而这种模式目前大多存在于小区绿化、私家花园绿化、单位绿地等小规模的绿地管理中;三是双轨制管理模式。由于体制和经费问题,作为改革的过渡阶段,市场化管理、事业单位管理2种模式同时并存。

2重庆市园林绿化养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重庆市园林绿化建设现状

近几年来,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建设,始终坚持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站在改善城市面貌、丰富城市文化、提高城市生态效益的战略高度,相继提出创建山水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实施“五个重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创建全面调动了全市各区县快速推进园林绿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建活动的大力推动下,全市园林绿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2006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就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与主城各区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主城区各项指标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2008年8月,全市正式启动“森林重庆”建设。

截至目前,重庆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8%,绿地率达33.5%,人均公园绿地10.57m2,全市森林覆盖率35%。2010年3月19日,重庆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动员会在市政府礼堂召开。标志着重庆市开始正式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其目标是到2012年,主城区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将达到38%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2m2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园绿地达7m2以上。

2.2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

2.2.1管理模式单一。当前,重庆市的绿化养护模式基本上还是以公共管理模式为主。就目前全市范围来看,园林绿化的养护和管理依然存在着薄弱环节。绿化养护是由各地区绿化局下属养护队或街道办事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一种体现,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管理模式造成效率低、成本高、行政干预多、管理单位负担重等影响。随着绿地面积逐年增大,如果管理单位现有绿化工人的数量不增加,人均管理面积将大大增加,再加上养护工人的工资普遍偏低,有技能、有经验的养护工也逐渐流失,养护效果便会随之降低。

2.2.2重视程度不够。施工建植投资多,养护管理投资少。绿化面积每年都在迅速增加,然而用于养护和管理的资金、人力和机械设施却不能及时相应增加,从而影响了绿化成果的巩固。

2.2.3管理缺乏专业性。由于绿化养护的利润相比绿化工程建设要小的多,所以资质较好的园林公司往往不愿承担养护工作。而常年从事绿化养护的绿化队伍,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束缚,经营方式不灵活,经济负担过重,造成人才流失,养护工作缺乏专业性,养护管理水平下降,从而影响绿化养护质量。

2.2.4绿化市场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对设计施工已实行招投标制,但对养护管理工作尚未全面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有些区域虽然采取了招投标,但缺乏成熟、科学的养护定额和质量标准,养护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3绿化养护市场化的特点

3.1节约经费

目前,我国深圳、东莞、上海等较发达的城市基本已实现100%绿化养护市场化。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道路绿化在实行社会招标养护后,节约绿化养护经费5%~10%[1]。引入竞争机制后,各养护工程按照合理低价中标的招标方式来选择养护企业。各养护企业通过提高单位工作效率,引进先进设备等方式,不仅节约成本,而且提高了景观效果。

3.2精简园林单位人员机构

将公共绿地承包给绿化企业进行养护,政府园林绿化机构只需对承包单位进行监督管理,精简了养护人员的编制。深圳市从1998年开始在城市公共绿地管养中全面推行市场化管理后,精简压缩了园林绿化养护人员的编制,使政府所投入的经费最大限度地用于绿化养护上,提高了政府经费的使用效果[2]。

3.3提高养护效果

由于引入了竞争机制,各企业之间形成了竞争,而好的养护景观效果是企业有效的竞争力,各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必将努力提升自己的养护水平。

4重庆市构建绿化养护市场体制的建议

4.1主管部门职能转变

政府绿化主管部门作为城市绿化管理的职能机构,主导着一个城市绿化发展的方向,也是一个城市绿化养护水平是否能够创新提高的关键。目前,重庆市要实现绿化养护的市场化转变,首先要实现城市绿化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变。强化管理、指导和监督职能,由侧重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把主要精力用在绿化养护法规、养护标准的制订以及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才的培养上来,将具体的管养任务直接推向社会,实现企业化承包,专业化管理,进一步推动绿化养护招投标管理、质量管理等行业管理,培育绿化养护企业,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建立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养护管理的新型机制,加大对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能[3]。

4.2增加财政投入

增加养护投入是绿化养护市场化能否成功的关键。目前,重庆市的重点投入放在绿化建设上,这也是现阶段重庆市绿化发展的重点任务。但是随着绿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绿化养护工作将逐渐成为今后的重点。政府投资比例也应从以绿化建设为主到以绿化养护为主。目前很多城市公共绿地的养护经费严重不足。如沈阳市,每年的绿地养护费仅为1.42元/m2,青岛、南京、杭州、太原等城市稍高一些,每年也只达到4.40元/m2左右[4]。费用不足将导致承包企业无法按合同要求保证绿化养护效果。

4.3规范绿化养护市场

公共绿地的市场化招投标及养护质量的监督都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由相应的专门机构来管理,根据当地绿化养护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可操作的绿化养护检查验收、移交标准和程序、质量监督机制及技术标准,通过完善的制度来管理各养护企业和绿化养护行为,避免出现恶性竞争。目前,重庆市已出台了《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标准定额》和《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质量标准(试行)》,为绿化养护行业提供了行业标准。在今后的绿化养护过程中,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相关标准作进一步的完善,为重庆市绿化养护行业的市场化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甄彦欣,王鲜英.提高居住区绿化水平初探[J].华北农学报,2004,19(F12):168-170.

[2]朱伟华,丁少江.试论对城市绿化养护承包公司的管理[J].中国园林,2000,16(6):13-15.

[3]李金柱.浅议城市绿化养护产业化趋向[J].宁夏农林科技,2007(4):66-67.

[4]魏喜俊.深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改革[J].辽宁经济,2005(1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