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英语文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英语文学论文

英语文学语言艺术论文

一、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意象性特征

与普通的语言不同,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一定的使命特征。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为文学作品服务的,文学作品往往会根据作者的思想,构建一个想象中的文学世界。在这个文学情境当中,也许能想象到的一切行为都是可以出现的,而作者则需要利用一定的英语语言艺术对文学作品里面的情境进行相应的描述。在这种具体的描述过程中,作者利用一定的语言艺术对主人公的情绪进行描写,有时候还需要对主人公的思想进行渲染,通过一定的语言艺术对主人公进行塑造,并且通过一定的语言艺术承担起作者对现实的批判,或者是寄托作者的哀思,并且给读者分享自己的欢笑。因此,在文学作品的描写当中,英语文学的意象性特征是最明显的特征。纵观英语文学发展的历史,在漫长的19世纪当中,说到意象派的代表人物,最有名的意象派大师就要数庞德了。对于意象派来说,意象描写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塑造一种意象,进而对作品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传递,这种思想感情可以是作者的忧思,也可以是作者的喜悦,抑或者是作者的批判。在意象派的诗歌创作当中,意象派诗歌作品主要坚持三个原则:首先是在诗歌创作中的单一的意象原则;其次是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诗歌的用词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简洁的原则;最后,在诗歌创作过程中,需要使诗歌具有音乐感,而不是强烈的韵律感。在这意象派诗歌的三种原则当中,每一个原则都是与语言艺术息息相关的。以庞德的两句诗为例进行分析———人群中出现的鬼影/正如盛开在潮湿漆黑枝丫上的花。在现实的环境当中,诗人描写的显然是火车站当中人来人往的场景,可是到了诗人那里,这么平淡的场景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树枝上盛开的花朵。诗人通过语言艺术将枯燥的场景描写的异常美丽,给生活赋予意象性特征,给我们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二、英语文学语言的生动性特征

在英语文学作品当中,生动性也是英语文学的语言特征。生动性具体是指作者通过用语言艺术进行描写,使所描写的画面塑造出具有生命性的特征,使所表达的思想以及画面具有灵动性,作者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使所要描写的场景就像真实的一样,让读者通过作者的描述,具有一种在现场的感觉。在生动性方面的描述中,最著名的文学大家就是英国的狄更斯。狄更斯的作品《雾都孤儿》就很好地展现了狄更斯语言生动性的一面。如在《雾都孤儿》当中,狄更斯通过自己的语言艺术,成功地为读者勾画出了以下几个生动的主人公,在所有的角色塑造当中,最著名的要数有着凄苦悲情色彩的孤儿奥利弗以及心肠善良的梅丽太太,除此之外还有窃贼团伙费金。在《雾都孤儿》的具体描写当中,首先,狄更斯通过对各个角色的穿着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使我们就很容易想象出各个角色的身份特点。除此之外,狄更斯还通过对《雾都孤儿》里面各个角色的语言进行描写,使各个角色的形象更加真实,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个真实的主人公,并且通过各个角色的衣着进行描写,可以使读者对当时社会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场景进行展示,能够使读者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风貌,并且通过小说中各个角色的语言,传递出作者对整个社会的基本的思想感情和看法。因此,在英国文学作品当中,作者通过运用一定的语言艺术方法,使文学作品能够真实地再现作者想要描写的社会环境,能够让读者通过作者的文学作品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除此之外,作者在文学作品当中通过刻画一定的人物,当然作者的刻画可以是衣着方面的描写,也可以是故事人物的语言、情感和心灵的描写,使书中的主人公仿佛就在读者面前,让主人公更加生动形象。最后,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的一切语言艺术都是为了传递作者的感情,和作者对社会的看法。

三、英语文学语言的情感性艺术特征

对于读者来说,读文学作品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了解作者刻画出的画面或者情感,有时读者还会对文学作品中传递的作者的感情进行揣摩,并感受作者想要说出的话。从作者的角度来讲,作者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表达一些观点,而在观点的传递过程当中,作者往往是通过对一定的感情表达来进行的,当然,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不尽相同,可以是一种喜悦的感情,也可以是一种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心情,亦或是一种对岁月看淡后的恬然和哲理。总而言之,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在文学作品中,不存在没有感情的枯燥描述,因此,对于英语文学作品来说,情感性是英国文学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例如:在托马斯格雷的《乡村教堂内的挽歌》当中,这位伟大的伤感主义诗人很自然地向我们传递了一种对古代的怀念和淡淡的忧伤感,但是诗人所传递的当然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追忆,而是对当今社会的一种不满情绪,作者通过作品传递出了诗人自己的感情。提到英语诗歌当中的情感性艺术特征,就不得不提英国诗人济慈,在济慈的《夜莺颂》当中,诗人通过语言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在诗歌当中,很显然,诗人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夜莺歌声的赞美,更多的是传递着诗人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的追求。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的描写当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也许是普通人所无法理解的,因此,诗人只能通过文学作品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四、结语

阅读全文

课程思政下英语文学教学改革浅析

【摘要】思政教育与英语文学教育在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课程德育目标上存在较大的融通性。本文在分析思政教育和英语文学教育的融通性、英语文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文学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期真正做到思政内容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英语文学;教学改革

英语文学课程作为外语教育的基础课程,一直以来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是:英美文学史课程内容侧重文学史的梳理,而英国文学选读和美国文学选读课程仍以文学史加文学作品文本分析为主,教材内容和测试题仍偏向对文学史知识的考查,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专业文学课程学习的关键在于知识点的机械记忆。但受语言水平制约,学生又很难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普遍欠缺批判性思维。针对这一问题,将课程思政引入英语文学教学,以思政教育引领英语文学教学,为英语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思政教育与英语文学教育在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课程德育目标上存在较大的融通性。在英语文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深挖英美文学、文学理论和批评课程的思政内容,找到英语文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具体落脚点,建立英语文学课程群,以培育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为核心,改革课程评估形式和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思政内容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思政教育与英语文学教育的融通性

思政教育一般被认为是思政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与注重英语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育有一定的距离。但英语教育,尤其是英语文学教育,在育人目标和育人理念上与思政教育有着共通之处。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规定,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的要求,英语教育同样需要以思政教育为引领,从思政理念、教学设计、学生能力培养和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开展课程教学和改革。2020年5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1]。而在《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以下简称《指南》)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国标》中提到,“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2]。《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也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3]。英语文学教育除了与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育人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之外,在文学教育的人文伦理、价值观塑造与培养方面也存在着共通之处。文学本就是“人学”,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大都是活生生的人,并且承载着教化世人的作用,能够从人文伦理、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这一点在经典英语文学作品中尤为显著。经典英语文学作品蕴含的观念和语言表达已经成为西方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的文学理论家仍在努力从中挖掘对现代社会伦理和价值观有益的成分。比如,玛莎·努斯鲍姆在《诗性正义: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中深入分析了狄更斯的小说,主张文学想象是公共理性的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之上推崇“诗性正义”,以推动更加正义的公共话语和公共决策的开展[4]。由此可见,英语文学教育在育人目标、人文伦理、价值观的塑造和培养方面与思政教育有着内在的共鸣。

二、英语文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维度

英语文学教学中课程思政应该如何开展?理念上,教师要明确“课程思政意味着教育观、知识观和课程观的根本改变,要求知识取向转化为价值取向,凸显课程的精神向度、文化向度和方法向度,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5]。实践上,教师首先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要深入梳理英语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特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英语文学课程改革之中。

阅读全文

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

[摘要]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包含文字的表述和作品背景的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诠释。通常,人们所接触的最常见文学语言是汉语言文学作品欣赏,对于英语文学语言艺术了解较少。英语文学是英语语言的主要展现形式,本文旨在通过英语文学中语言艺术学习来提高英语文学素养,理解更多的英语文学作品。

[关键词]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研究分析

伴随着思想的解放,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语文学作家,同时很多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被人们熟知,流传至今。英语文学的发展主要依靠其丰富精彩的语言艺术,人们通过对作品中语言意识的理解、欣赏,从而感受到英语文学的精髓及其传递的思想情感。

1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发展

英语虽然不是我们的母语,但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却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西方文化作品的分析就需要应用到英语。但是我们在英语学习时仅局限于语法、句式结构的掌握,对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研究较少。想要深入研究英语文学只通过简单得阅读是不可行的,要求研究人员有一定英语素养、掌握英语专业知识并应用,才能达到对语言艺术的深入了解,体验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学内涵。现如今,英语这门国际语言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重视,尤其是我国英语学习更加广泛,学生从学前班开始认识英语单词逐渐掌握语法、篇章结构,从而更好地应用英语交流表达。英语文学的学了掌握字面意思外更要了解作者思想意思、社会背景。英语文学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涉及达到的艺术类型繁多,只能从特征上进行语言艺术分类。英语文学作为艺术形式之一,主要作用是将语言作为载体,以散文、诗歌的方式展现作者内心真实想法。英语文学发展中,不管是《贝奥武夫》还是《失乐园》都成为经典著作被广为流传。很多英语文学作品中展现的语言艺术不仅征服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区域,还得到了非英语地区读者的喜爱。

2英语文学中语言艺术特征分析

不管是在文学作品还是生活中,语言都是思想情感的主要展现形式,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我们经过语言才能继承文明。英语文学作品就达到了作者情感的传输,读者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不只是了解字面意思,更是深入体会语言艺术,掌握文章中心思想。

阅读全文

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探索

摘要:英语文学的出现,鼓舞了大批文学者的艺术创作,作为情感表达工具,记录了各个时代的客观存在,同时促进了信息交流。加强对英语文学中语言艺术的分析,能够了解西方国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知识,同时能够提高英语文学专业人才的实践与科研能力,对英语实用型人才转型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特征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在世界文化之林一直占据首位,作为文化承载与情感表现方式,为了传承文明,造就了大批的英语文学作品。通过对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研究,能够多维度的了解西方国家文学理论、思潮,以及文学载体、表现手法等,对我国文学领域拓展有着现实意义。

1语言艺术内涵

文学语言表现作品主体,以及传递情感、塑造文学形象的重要工具,更是信息交流、社会交际的载体。英语文学中,具有丰富的语言艺术,对读者的审美能力、文化底蕴、英语文学素养提升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满足读者的精神世界。作为世界范围内的语言,英语蕴含了西方国家丰富的生活文化与政治经济等方面内容,文学作品背景更加值得是深入研究。英语文学在15世纪左右大量涌现,作为国家文化传承载体,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智慧知识,激励着各国文学创作者不断前进。语言艺术也是指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将作品情感、内涵充分表达与传递,更涵盖了民族地域文化风俗,将作者主体思想充分展现,文化价值进一步提升[1]。

2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特征分析

2.1情感性

阅读全文

项目式教学法语境下大学英语文学教学

摘要:英语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因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其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就大学英语文学教学活动中,项目式教学方法的作用与实际应用进行探索与阐述,希望能够提升教育机构对于大学英语文学教学及项目式教学法的认知与了解,将二者加以充分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效果。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法;大学英语文学;自主学习

1引言

随着人们愈发认识到转变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作用,各教学机构无不开始进行教学方式的优化与创新,其中,项目式教学法以其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被证明其有效性与科学性,因而这一教学方式的大学英语文学教学中的尝试与探索,是转变英语文学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大学英语文学教学中项目式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2.1有助于实现大学英语文学的系统化教学

英语世界的文化博大精深,由此而衍生出来的文学作品也是佳作频出,但由于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等都较为复杂,因而英语文学与文化较为庞杂而凌乱,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混乱,不易于学生充分掌握,基于此,可以运用项目式教学法,对学习内容按照不同的项目类型进行有序梳理,制定学习主题与学习目标,能够更加系统化地学学英语文学相关知识。以往在教授大学英语文学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同学,都更加看重英语语言能力的掌握水平,看重英文语法及写作能力,而忽略对于文化内涵的培养,同时,受到复杂的英语文学作家作品的影响,在学习中教师很难帮助学生明确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作家以怎样的心境创作出这不作品来,这就失去了文学作品的时代性,英语文学作品成了无根之萍。例如,学生们在了解英语文学作品《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中,如果不能对美国当时的奴隶制的社会背景加以明确,不能了解其对美国南北战争产生的重要影响,则无法对这部作品产生深切的体会,也就无法对当时美国的社会背景、文化环境产生全面的了解,这就不利于学生学习英语文学。而运用项目式教学方法,能够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项目内容,来加强英语文学教学系统性,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时代背景及在时代影响下产生的文化特征,全面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文化的效果与质量。

阅读全文

英语教学英语文学的功效

作者:方凡 单位: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19世纪英国文学家、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对文学的本质有过三点界定,即文学是个人的、主观的、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更重要的是,文学作品是训练语言和思维技能的载体[1]。事实上,阅读文学作品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一方面可以提高词汇量,同时,也有助于了解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哲学观念和艺术传统。相比于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况。研究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英语教材的五花八门、教学设计的此长彼短、学生需求的功利或专业导向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差异等等,都是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的种种问题。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可以适当地融入英语文学的阅读与欣赏。这种融入可以使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语言的认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能有效地和自己的专业联系起来,达到对语言灵活度和专业性的掌握。因此,有效认识英语文学的功用,探索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如何融入英语文学知识,或许可以给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提供一条思路。

一、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学融入的必要性

人们通常认为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是人类在社会进行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而已。事实上,语言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2]。国际国内的许多学者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都曾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国际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创始人列维•斯特劳斯曾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文化的一个条件,“语言所赖以建立的材料同文化所赖以建立的材料是属于同一类型的:逻辑关系、对位、相关性等等。由此观点来看,语言好像是为那些相应于文化不同方面的更复杂结构奠定了一种基础”[3]。文学作为文化的一种,和语言的关系自然是很密切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事实上,文学和语言合则兼美,离则两伤。正因为如此,学习语言不能简单地将其作为一个毫无生气的编码来机械地加以练习和记忆,否则就会违背语言学习规律,且只能学会语言的皮毛,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运用语言。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英语教学上,不能简单地以听说读写译等单项语言技能的培训为中心,而忽视语言的整体性和文化背景。

国家教委1993年的《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2005年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外语教学研究会制定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从批判的角度去理解语言的思想内涵,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科学观等,提高研究生的思辨能力,并使研究生从思辨中、从运用中学习语言。英语教学应是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工具论已经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认识的逐步深化。因此,研究生英语教学不能简单地将重点放在纯粹的语法和单词等基本元素的简单记忆上,而是要向学生展现语言作为文化载体所蕴含的价值与意义。

然而事实上,许多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却不尽如人意。首先是研究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虽然研究生入学有全国统一研究生英语考试,也有各高校自行组织的英语考试,但研究生由于专业种类多、英语要求差异较大,造成研究生英语基础差异明显,也就相应地给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其次,由于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灵活度较大,对于教材的选用,各个高校没有统一的标准。市场上研究生英语教材众多,却大多注重语言形式的学习,虽然教材内容中也会出现部分和文学作品相关的内容,却没有进行深入的文化和思维引导,只是作为模本去体现语言的形式和其他表层知识而已。第三,在教学设计上,研究生英语教学教师要么止步于语言的表面知识,要么虽然推荐了一些文学作品给学生,却因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欣赏而收益甚微。再者,许多研究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功利性的考试、出国或只求能基本阅读专业文献和撰写专业文章,使得教师授课也只好顺应这种需求。结果是,虽然很多人通过了诸如托福、雅思等国际公认的高级别英语考试,或发表了英语论文,却仍然无法真正掌握这门语言。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缓解上述各种困难,是摆在从事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将英语文学融入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从语言整体性和文化背景的角度让学生在原有的单项英语语言技能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地掌握英语语言,了解不同的文化知识,不失为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二、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学融入的可行性

阅读全文

历史角度下国内的英美文学教育

 

1引言   自1982年《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将文学史和作品选读确定为英语专业主干课程以来,英美文学教学在中国的教学实践已有三十年历史。它在英语专业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已是国内英语教学界的共识。然而,英美文学教学的发展轨迹堪称曲折,其现状也值得深思和探讨。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和世纪末所施行的三个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可见中国教育界对英美文学教学的认识的几番转变。最早一篇英语文学教学论文《谈英语文学教学》发表于1986年,作者杜瑞清指出:“文学课在英语教学中的一席之地正在日益巩固,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确确实实成为一门‘重要课程’。然而,对文学课在英语教学中所应起和所能起的作用,以及对英语文学课教学实践和经验的探讨、研究和总结都远远落后于教学实践。”[1]受英语工具论的影响,在1990年的《大纲》中,英美文学课被降为选修课,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对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比较了解”。   直到1999年,这种认识误区才得到纠正。1999年的《大纲》终于将英美文学课重新定位为必修课。对文化素质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改为“熟悉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具有较多的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自此,英美文学教学才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学者的关注。通过观察二十多年来发表的英美文学教学相关论文,笔者发现在1999年之前,有关英美文学教学的论文数量年均不足5篇。但是,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高校英语专业文学必修课的增设和推广,自2000年以来,相关论文数量开始逐年增加,至今已有500多篇。近几十年来,英美文学教学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教师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中得到集中体现。新大纲激发了他们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反思和探讨,研究数量的增加既反映新大纲此一影响,也说明了英美文学教学依然存在盲点和困惑。基于近三十年所发表的英美文学教学研究论文,下文将从“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教学法”和“教材建设和课程考核”等几个方面概括国内英美文学教学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2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宏观和理论上的认识,凝聚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清楚明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英美文学研究中主要体现在研究者对英美文学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课程设置的探讨。   纵观近三十年英美文学教学的历程,其核心问题围绕着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读之争,文学教材良莠混杂,文学教学边缘化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近十年来许多学者围绕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诸如此类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多种解决策略。陈立华和王娜(2003)将文学教学中存在的分歧归纳为两个倾向,“一种主张以史为主,认为让学生了解文学史的发生、发展是文学课的宗旨,零散文本的阅读不利于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另一种则认为文学贵在文本的分析和欣赏,提倡侧重具体的作品选读”[2]。他们认为“由于美国文学有着极其独特的历史,只有将文学史的讲授与文学精品赏析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从宏观上去了解和把握美国文学的经纬,从而使他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和欣赏每一部文学作品”[2]。   另一部分学者则持不同观点,主张文学教学应回归文本,脱离“文史结合”的模式。王守仁在2002年《郑州大学学报》专家书面座谈中曾提出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即以文本为中心,读完整的作品而不是片断。而罗云(2009)则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课时的严重不足”和“学生浮躁的阅读心态”两大问题,所以“任课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把重点放到文学史纲的教学上,为学生提供文学文本的历史语境阐释,指引学生在课外自主进行文本解读和赏析”[3]。“读文”与“读史”之争反映出教师教育理念上的分歧,但是理念本身并不存在对错,问题的症结在于它是否适应当下的教育模式和学生需求。课程设置尤其能反映教育者此方面的考量。比如,范谊和芮渝萍(2005)就提出应区分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差异,在本科阶段应以阅读体验、文学常识和批评方法为主,研究生阶段则应以文学史、文学理论和专题研究为重。但是,程爱民的课题组曾于2002年对全国50多所高校进行英美文学教学调查,发现在课程设置方面,出现随意性大、选修课少、课程单一、课时偏少等诸多问题。   总体而言,英美文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加速与国际教育理念接轨。然而,国内学者对此议题的持续关注,也说明了英美文学教学仍然是问题与革新并存,英美文学教学者与研究者任重而道远。   3教学法   教学法是教学理念最直接的体现,因而围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理论展开的讨论最多。回顾历史,我国教师在英美文学课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法呈现出三个方面的转变:1)教学手段趋于多样化和现代化;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3)教学理论更丰富成熟。在新型教学手段的开展中,多媒体网络教学受到普遍关注。王守仁和赵文书以南京大学英语系研制开发的英国文学网络课件为例,指出:“网络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解决目前高校英国文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推进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具有实践意义。”[4]   另一部分学者提出构建语料库以辅助英美文学教学。文学语料库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可用于分析一些典型的文学模式,进行文学,特别是作家文体风格研究,最终达到提高文学和语言修养的教学目的。同时,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被用于实践和研究中。郭翠云(2005)探讨了“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提倡在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鼓励学生讲,老师同学共同听,然后再进行评论和补充的方式。姜淑芹则提倡主题教学模式,认为“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习者认知习惯,教学效果好”[5]。张聪认为,反思性教学模式下,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应该“文学史学习与作品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研究能力,以及发挥网络优势等”[6]。教学理论的引入是对教学法的升华和补充,对英美文学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除了传统的作家、作品或国别的比较研究,最早引入国内英美文学教学界的西方理论是读者反映理论。1995年,黄海军对读者反映理论及有关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探讨。之后,陆如钢对读者反映理论做了系统的概述,并就它对英语文学课的借鉴价值作了简要论述。他认为:“以读者反映为理论根据的文学教学法,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化为积极的再创造者,重新评估了学生的参与作用,从而克服‘满堂灌’的弊端。”[7]一部分学者开始结合读者反映理论提出具体的教学实践策略。王军(1999)基于读者反映论提出新的阅读模式: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朱小琳(2005)则探讨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优化教学,提出加强学生的读者身份意识,增加学生与文学文本之间互动沟通。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更多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如女性批评、超文本、互文性、原型批评等。郑红艳(2006)提出将女权批评引入文学教学,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文学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能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李喜芬(2009)探讨了超文本语境下的英美文学研究性教学,提出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讲授型、讨论型、研究型等。宁东(2010)则在互文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倡在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互文性意识。#p#分页标题#e#   除了研究文学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外,跨学科的研究也在逐渐扩充英美文学教学的理论体系。张晓舸(2005)提出在教学中践行建构主义教学观,修正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模式的弊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樊文娟和袁凌钰(2010)提出支架式教学模式。国秀玮(2005)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探讨如何实施开放教育,从而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体现学生个别差异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同样是基于该理论,吕洪灵(2009)提出应该重视情感智力培养,并探讨了情感智力培养与英语文学课程结合的可行性、方法以及两者结合的多元价值。另外,宋慧平(2007)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以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设理论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焦虑感和自信心等三方面情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教材建设和课程考核   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利器,也是耗时耗力的一项长期课题。根据部分高校的教材使用情况调查,程爱民发现“既有完备的科学体系,又符合不同教学特点和需要的教材还不多”[8],建议新编教材着眼于灵活性、启发性、全面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等特点。另外,教材过多过杂,体例陈旧,也限制了教学质量。有鉴于此,改厚古薄今为厚今薄古,重视文学批评方法的介绍已成为主流观点。   在具体操作层面,于建华(1999)建议文选教材的编选不妨采用“逆时”方法,即由今到古选择文学材料,分段编写。孙琳等(2003)根据对北京几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结果,则提出教材的选编应尽量覆盖不同风格、不同文体和不同时代的作品,考虑加入非文学作品。顾弘和杜志卿(2004)提出教材革新应考虑增加题解和推荐书目,介绍文学批评方法,史选合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上这些构想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然而真正得以实行并取得显著成果的并不多见,反复讨论和反映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大抵是由于编写者和一些院校未能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考虑教材的使用,教材未能为教学服务,教学却因教材而无法跳出窠臼。同样的问题也体现在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上。程爱民等的调查报告中,特别指出了考核方法上存在的典型问题是有超过50%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   刘玉红和胡蕾也认为“教学理念和教学法的改变最终要通过考试来落实,因此,必须改变从前考试方法单一,客观题量大的旧套路,主要考查学生的思考力和独创性,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功夫”[9]。针对英美文学教学的课程考核,石云霞(2010)提出在多元化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应结合课堂教学,构建英美文学及选读多元化评价模式,包括书面测试、口头测试、课堂表现等。从长远而言,英美文学教学中若想提高课程考核的有效性和作用,需要教师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针对实际情况,展开量化研究,而不仅囿于泛泛而谈。   5结语   近三十年来我国英美文学教学从无到有,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学理念更加完善,理论愈加先进,教学法趋于多样化。尽管如此,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受到传统的科学主义教育观的影响,先进的教学理论未能真正运用于教学实践,存在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主体,重视终结性评估,忽视学生情感道德和个性的发展等诸多问题。由此看来,目前我国教师和学者在英美文学教学中仍需反复钻研,并付诸行动,及早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

阅读全文

职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一、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背景

由于市场环境和人才需求的影响给学生的培养、就业带来了很大压力,而高职高专学制只有三年,还要保留出一年的实习时间,这就导致学校对公共课的课时进行压缩,把重点放在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上。而在几门公共课之中,英语有四六级,计算机有等级考试,唯有“大学语文”没有证书的吸引力和课业的压力。同时鉴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的要求,学校自然会注重对这些方面的培养。因此,“大学语文”的课时最易被压缩,课程开设风雨飘摇,自然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现状

(一)是否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存在一定分歧

高职高专从起步到发展已走过多年历程,但在课程设置和素质培养上还存在着一定盲区,对于各项公共课,尤其是“大学语文”这门学科是否有必要开设分歧严重。有人认为高职高专不比本科院校,它培养的是社会的蓝领工人,应该注重技能的学习,与其把时间用在公共课上,不如多增加一些实习和实训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思想在高职高专中占多数,因此就出现了上文提到的“大学语文”课程日趋边缘化的状况。而另一些人,包括笔者认为,语文作为培养学生知识素养的基础性学科,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爱国情操以及阅读与表达能力大有益处,更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有力保障。高职高专学生在中学阶段对语文虽然有所学习,但在中国固有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偏科或厌学的情况十分普遍,其语文能力远未达到大纲要求,如果在大学阶段不加以复习巩固,使其语文能力更加退步的话,今后走上社会将举步维艰。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不应该被削弱或取消,而应该进一步加强。

(二)教师在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取舍上主观性较强

由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起步较晚,国家虽出台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即《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教育部高教司),但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未对大学语文课程规定统一的教材,导致各种教材层出不穷,良莠不齐。而教材的选择多数时候取决于教师的取舍,而教师的取舍标准,就是自己是否擅长,讲授是否顺手。高职高专的语文教师多为文学硕士或博士,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那么在上课时自然会倾向自己擅长的方面,这就使学生学不到全面的东西。而且,有些教材在知识和方法上十分优秀,适合学生学习,却仅仅是因为教师不熟悉、不好好备课而遭到了冷遇;相反的,一些结构呆板、知识陈旧的教材却因为授课备课方便成为了多年的惯用教材。以上情况造成了各个学校的教材选用有很大差异,教学效果自然大不相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