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集经的譬喻

 

《六度集经》又被称作《六度无极经》、《六度无极》、《六度集》,是三国时期吴国康僧会编译的一部佛教典籍。[1](P11—17)《六度集经》共八卷,九十一个故事(除第五章中小序,实际上为九十个故事)。孙昌武先生将佛经文学分为佛传文学、本生经、譬喻经、因缘经四类,他认为这四类是佛典文学中文学性教强的部分。[2](P7—20)据此《六度集经》也大致可分为上述四类。本文将对《六度集经》中的譬喻作重点论述。   一   譬喻在佛典中很多,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在《出三藏记集》中的《贤愚经记》中就说:“前代传经,已多譬喻,故因事改之,号曰贤愚焉。”[3](P351)在佛典中,直接以譬喻命名的佛经就有一部分,比如:《百喻经》、《杂譬喻经》、《旧杂譬喻经》等。佛经中大量使用譬喻,比较著名有《金刚经》中的“幻法六喻”,《如来藏经》中的“如来藏九喻”,《法华经》中的“法华七喻”,《大涅槃经》卷二十九《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三中的八种譬喻方法。[4](P543)佛经中使用譬喻的作用是为了使本义更加明了,《佛教大辞典》中对譬喻的释义为:(术语),梵云阿波陀那,以了知之法,显未了知之法也。法华文句五曰:“譬者比况也,喻者晓训也,托此比彼,寄浅训深……动树训风,举扇喻月,故言譬喻。”[5](PP1447)为使人易解教说之意义内容,而使用实例论述某一教说,或以寓言等加以说明称为譬喻。《汉语大词典》中对譬喻的释义为比喻,也就是比方、比如、打比方。[6](P968)关于汉译佛典中的譬喻,丁敏教授指出,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相当于修辞学中的譬喻;二是例证,属因明三支(宗、因、喻)中的譬喻支;三是佛典九分教或十二部经的一种,音译作阿波陀那,主要记载佛及弟子、居士等圣贤风范,其间往往贯穿着业报因缘的内容。[7]第一类譬喻就是通过事物的相似点借彼喻此,第三类譬喻通过叙说贤者事迹来说明教理的方法和第二类有相通之处,都是作为了例证或实例说明真理。在佛经的翻译中,譬喻的意义涵盖了以上几个方面。   “譬喻”是释迦牟尼说法的方式之一。《妙法莲华经》第五卷《方便品》第二曰: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8](P150)这样的言说在《妙法莲华经》种还有很多,这种以譬喻的方式说法,是为了宣讲和接受的需要。在佛典中,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讲的譬喻多为比喻、打比方。正如《大智度论》释习相应品第三中所讲的:譬喻为庄严议论,令人信著故……譬如登楼,得梯则易上;复次,一切众生著世间乐,闻道德、涅槃则不信不乐,以是故,眼见事喻所不见。譬如苦药,服之甚难,假之以蜜,服之则易。[9](320a)譬喻就如梯子,人借着梯子则容易上,宣讲佛法是借着譬喻将深奥的道理讲述出来,令人信服。在《六度集经》中这类譬喻常常出现这样的喻词:“犹”、“若”、“犹若”、“譬如”、“譬若”。这就和现代汉语中的比如一样,就有了比喻,发比方的意义。   邻国困民,归化首尾,犹众川之归海。[10](11a)八方慕泽入国,若幼孩之依慈母。[10](46a)譬如人炊数斛米饭,欲知熟未,直真取一米,捻燮视之,一米熟者,明余者皆熟,道志若兹。[10](40c)愍济众生,犹若慈母育其赤子。[10](52a)道人自观内体恶露,都为不净……犹若以囊盛五谷也,有目泻囊,分别视之,种种各异。[14](41a)这些譬喻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喻,这种譬喻的方法在我国也由来已久,比如《墨子•小取》记云:“辟(譬喻)也者,举也(他)物而以明之也。”[11](P628)举他物说明此物,都是为了说理的形象化。这是因为佛陀说法时,为了使听众更加明白易懂,在宣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使用譬喻,譬喻也就夹杂其中了。后魏瞿昙般若流支译《唯识论》中云:凡作论者,皆有三义。何等为三?一者立义,二者引证,三者譬喻。[12](64B)《六度集经》中的故事一般都是在叙事中夹杂譬喻,以说明教理。譬喻是用于作论说教的手段。   除了上述的作为修辞的譬喻,在《六度集经》还有一种具有说明道理含义的譬喻。这样的譬喻类型在《六度集经》中可以分为两类:借助于佛教的义理说明道理(这是一种特殊的现象);以他物比彼物的方式说明佛教或人生的道理。第一类在《六度集经》第八十四《遮罗国王经》中,这种说法方式在《六度集经》中只有这一条:太子高声谓七国王,厥音远震,若师子吼,喻以佛教:“为天牧民,当以仁道,而今兴怒,怒盛即祸著,祸著即身丧。夫丧身失国,其由名色乎?”[10](47A)以佛教的义理作为例证,说明了仁道的重要性,贪名色(一般作为概括一切精神与物质的总称)而导致丧身失国的恶劣后果。   另外,在《六度集经》中还有的用譬喻来说明佛理的:诸佛戒色,以色为火,烧身危命之由也。[10](13B)调达虽先知佛偈,犹盲执烛照,彼不自明,何益于己。[10](32B)上述中色为火,说明了色不利于修行,戒色止欲才是远离五欲五苦的正确方法;盲执烛照之喻,譬喻了明法而不修法的人,虽明正真之言而不修善法,终不得佛。《六度集经》九十一则故事中有时用“色”喻火,以“盲者”喻无明的人,以“城池”喻贪欲,以“诸子”喻世间忙忙碌碌的众生,这些譬喻在佛经中不胜枚举。例如《六度集经》第二十《孔雀王本生》中孔雀王贪青雀之色而罹祸,脱困后而悟佛道,认为色为火,烧身危命,在这则故事里,青雀喻色,即世间的一切可观可感的物质。再如《弥兰经(弥兰王本生)》中的银城、金城和琉璃宝城喻人的欲望和贪念。就如《鹦鹉王本生》中所说:诸佛以贪为狱、为网、为毒、为刃。[10](17C)人要持戒和止欲,这样才是正道的途径,戒除贪欲,否则则会自食其果。在《六度集经》中还有一种不在单单说明教义,而是说明一个普遍道理,比如第五十六则《弥猴王本生》、第五十七则《鹿王本生》、第六十则《鱼王本生》等,这些故事都宣讲了仁爱互助的团结奉献精神。另外,在《六度集经》中还用事例说明了要孝敬父母等这些做人的基本道理,比如第十七则故事《维蓝梵志本生》。#p#分页标题#e#   《六度集经》中还有用譬喻故事演述佛法,作教化之用,或者阐述佛理和戒律,这些譬喻故事也大多较为浅显易懂。这些故事多来自于印度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在使用的过程中赋予了其佛理。早期的汉译佛典有东汉时支娄迦谶的《杂譬喻经》、安世高译的《太子慕魄经》、康孟详译的《佛说兴起行经》、竺大力、康孟详共译的《修行本起经》、昙果、康孟详共译的《中本起经》。三国时支谦译的《菩萨本缘经》《撰集百缘经》《佛说义足经》《九色鹿经》、康僧会译的《旧杂譬喻经》和《六度集经》、竺法护译的《法句经》等。不仅在佛典中存在譬喻故事,在更早佛经尚未传入之时,我国就已经有了譬喻故事。纵横家出入王廷,驰骋游说的法宝是巧用譬喻故事,在本质上亦是子书的《战国策》记录了诸多策士的风采。……以譬喻方式进行的劝说、游说,正是战国诸子对“直接陈述”常态的一种自觉变革,而且其中有不少变革已经逼近了庄子“藉外论之”式的寓言化。[13](P128)   从上述可见,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都自觉的在寻求更利于语言表达的方式,这些譬喻故事作为法宝进行游说,由此可见,譬喻故事的功用可以加强话语的可信度。这种通过将故事作为例证从而有了譬喻的功能和修辞学上的譬喻有很大的区别:一是缺少喻词;二是譬喻故事以故事为例说明教义和道理,作为辞格之一的譬喻则是通过比类的方式借此喻彼。在大多数佛典中譬喻故事通常也为本生故事、因缘故事,从而形成复合型的譬喻本生和因缘本生故事。《六度集经》从目录上看,可以算作是一部本生故事集,以“本生”直接作为标题的有五十七篇,以“本生”作为副标题的有二十五篇。《六度集经》中的本生故事常常用因果报应的观点,把过去世与当前事作对应,在过去世修行拯济众生的善行,最终得到善果的“因果报应”的教义,这种宣扬佛法的形式也具有了举例的特点,从而兼有了譬喻的功能,这类故事也可称之为譬喻故事。以《六度集经》第三《贫人本生》为例,昔者菩萨贫困,布施贫乏,以身饲鱼,缓解了弱肉强食的悲剧。死后灵魂化为鳣鱼之王,在黎庶饥馑之时,以身供人食解饥民之灾。鱼死矣,灵魂即感为王太子,国旱之时,舍命祈雨,揽过忏悔,使国人得到幸福。(这个故事情节又见于《贤愚经》卷七《没头罗健宁品》)在故事的最后,说明了因果关系,即:佛言:“时贫人者,吾身是也。累劫仁惠,拯济众生,功不徒朽,今果得佛,号天中天,为三界雄。”[10](2b)再如《六度集经》第五十八则故事《鹿王本生》中以菩萨转生为鹿王时,行菩萨事,怀天地之仁,代替受孕的母鹿就死,在结尾时指出:菩萨世世危命济众,功成德隆,逐为尊雄。佛告诸比丘:“时鹿王者,是吾身也。国王者,舍利弗是。”和《贫人本生》一样,这种以本生故事作为内容论述某一教说,作为了例证的陈述,具有了举例的功用而兼有了譬喻的特性在《六度集经》中比比皆是。   二   佛经中的譬喻不仅可以根据功用分为修辞、例证、说明道理等这些含义,还可以根据喻依的多少譬喻还可以分为单一的譬喻(短喻)和连串的譬喻(长喻)。在《六度集经》故事中,单一的譬喻很多,通常是在讲述中插入,形象的说明所讲的内容,即喻体。比如把佛经喻为日月,因为佛经和日月一样普济众生,把其它的书喻为琐书,认为这些只是萤灼之明。   再如:答曰:“子为善,犹金银;吾尚恶,犹钢铁。钢铁能截金银,金银不能截钢铁。子不下道,吾斩子矣。”[10](37a)菩萨从佛闻斯法,犹饿夫得甘食,其喜无量,心垢除,入净定。[10](43a)佛告之曰:“三界皆空,夫有悉无,万物若幻,一生一灭,犹若水泡……”[10](43c)众佑曰:“两菩萨睹其国主不知三尊,臣民愦愦,邪见自蔽,犹冥中闭目行,愍其徒死,不睹佛经,故为斯变,欲其睹明也。”[10](44b)女有神德,惑菩萨心,纳之无几,即自觉曰:“吾睹诸佛明化,以色为火,人为飞蛾,蛾贪火色,身见烧煮。斯翁以色火烧吾躯,财饵钓吾口,家秽丧吾德矣。”[10](47b,47c)其世颠倒,父子为仇,王政伤民,犹雨众刃,民虽避之,难免其患矣。[10](48b)在以上这些譬喻之中,喻体和喻依各为一,把善和恶比喻为金银和钢铁,把万物的生灭喻为水泡,把色喻为火,人喻为飞蛾,人有贪念而扑火,这些譬喻虽短小,但它的的运用也突出了突出了佛学形象性的表达其佛理的要求。《六度集经》故事中连串的譬喻不多,笔者统记的一下,共三条。   其一:……怀斯五盖,遏绝明善之心,消去五盖,诸善即强。犹若贫人举债治生,获利还彼,余财修居,日有利人,其人心喜;又如奴使,免为良民,困病获瘳,九族日兴,牢狱重罪逢赦得出;又如重宝,渡海历险,还家见亲,其喜无量。心怀五盖,犹斯五苦。[10](29c)对五盖做适当的比喻,五盖为五种烦恼。盖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识,使不生善法,不能明了正道。五盖即: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消除五盖,使人的心性明了,在上述譬喻中把消去五盖,扫除烦恼之后所达到的境界一连作了三喻,从艰难的处境中走出,心喜无量。就如在修行中,从无明到解悟见谛的过程。   其二:人之处世,命流甚迅。人命譬若朝草上露,须臾即落,人命如此,焉得久长;……人命譬若水从山下,昼夜进疾,无须臾止,人命过去,有疾于此,昼夜趣死,进疾无住。[10](49c,50a)把人命的短暂喻为九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把人命喻为朝露,快甚于水泡,迅甚于雷电。甚于以杖捶水,炽火上炒少膏,牵牛市屠,水从山下等。人命短暂,恍惚无常。因此当杜绝悭贪之心,布施贫乏,捡情摄欲,无犯诸恶。人命难得,所以更应当奉正道,守行经戒,不得止息。   其三:王问之曰:“汝曹见象乎?”对言:“我曹俱见。”王曰:“象何类乎?”持足者对言:“明王,象如漆筒。”持尾者言:“如扫帚。”持尾本者言:“如杖。”持腹者言:“如鼓。”持肋者言:“如壁。”持背者言言(系多一言字):“如高机。”持耳者言:“如簸箕。”持头者言:“如魁。”持牙者言:“如角。”持鼻者对言:“明王,象如大索。”[10](51a)这段譬喻出自著名的盲人摸象的故事,在这里,摸不同部位的盲人得出结论也不同,象如漆筒、如扫帚、如杖如鼓等。这样一连串的譬喻旨在说明:真如实体只有智慧者才能全盘把握,囿于一见的偏执者就如盲人摸大象一样,各执己见而又显得无知可笑。#p#分页标题#e#   佛经中通常用动物或植物等常见的事物为喻,这个特征和中国的譬喻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这些譬喻夹杂在说理性的文字之中,用打比方或引证的方法说明佛教的义理和人生的道理,无论是单一的短喻还是连串的长喻,都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教义,为宣教服务。这些譬喻的运用,使佛典润色了不少,富于了文采,譬喻的运用也是佛典翻译由“质”到“文”的一个强有力的例证。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汉译佛教譬喻经研究”(CXZZ11_0894)之阶段性成果。

推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