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服饰造型中的文化内涵

古希腊服饰造型中的文化内涵

一、古希腊人的着装理念

在地中海地区,古希腊人的着装理念是:人是着装的主题,衣服必须附着人体而存在,人的形体和活动机能决定着服装的造型和穿着方式。通常情况下人们不将其视为一种艺术形式。而文化中对人体美的宣扬也成为这种“浪漫式”着装的成因之一。“认识你自己”,这句希腊格言,让每个人舒展大方地正视自己的肉体,没有丝毫羞怯扭捏。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也评论道,古希腊的服饰穿脱均是很容易的事,举手间便可以完成。他只能勾勒出人体的基本体型,绝不紧裹躯体。衣着对古希腊人而言,只是一件结构松散的附属品,不会拘谨身体,可以随心所欲地瞬间扔掉。这点在许多著名的大理石雕刻上都可以看到。公元前8世纪的一座青铜雕像——塔克西特公主像也可以说明这点,这座雕像虽为着衣雕像,但女像身躯上罩着一层薄纱似的衣服贴体而细密将所有的女性特征表露无遗。这些恰恰表明了人们对人体与衣服之间关系的巧妙认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的服装主要是以优雅悬垂的线条来表现人的自然形体,用人体的“有型”塑造布料的“无形”。古希腊人以一块具有自然形态的宽服大裙来包裹人体,是以原先的“无型”在人体上牟取。这恰恰导致了服装对人体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将服装摆到了附属位置,即衣服是隶属于人的。正如古希腊的主要服装——基同、希玛申以及克拉米斯斗蓬等的形式,均是附着在人的身体上才可以称之为服装,因为它没有严格的定型形式。就如古希腊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尺度”一般,人是衣服的主体,衣服附属于人。

二、古希腊服饰造型中的文化内涵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希腊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城邦制大帝国,它在吸收各地文化养分的同时也用自己的文化影响了它所占领地区的文化发展脉络,所以希腊素有“西方文化摇篮”的美誉。而古希腊辉煌的文化成果是如何映射在古希腊服饰造型中的呢?公元前5世纪中叶,哲学家们对社会性问题极为关注。最杰出的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他的思想是:“一切事物皆因人的需要而异,所以,世界上决没有绝对真理可言。”在谴责奴隶制度的同时,他更为强调认识人的自身价值,宣扬并支持自由民主的思想。这种精神自然也就常常被用于表现身份,而显示地位的服饰则得以保持自由、纯真的特性。所以在被后代欧洲人幻想为人类伊甸园的古希腊民主城邦制的社会中充满了自由平等气氛,人们无需利用服装来抬高自己。雅典首席将军伯里克利自豪地宣布:“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它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以无忧无虑、安逸自在为生活理想的希腊人热爱自由。“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种甘愿为维护思想自由而献身的精神,无处不在地体现在他们身上,所以即使是穿衣,也要获得最大的自由。只需一块布,通过披挂、缠绕或系扎塑造出优美的波浪褶饰,即成为最惬意的衣服。同时这条条细密而优美的褶饰也体现出古希腊文化所特有的既优雅、细腻,又热情、奔放的感性风貌。现藏于巴黎卢浮宫的公元前306年的雕塑作品《萨摩色瑞斯的尼开女神》,是为纪念季米别里•波里阿尔切特战胜埃及托勒密王的舰队而建立在萨摩色瑞斯岛上的大理石雕像。女神耸立在悬崖上,面对海洋,足下石基作成船首状,整个雕像富有强烈的运动感。尤其是雕刻家运用纯熟的技巧雕出被风吹动的衣裙的纹褶,层叠有序,线条流畅,似乎真的把石头变做了薄纱。这些流动的衣褶给整个塑像增添了优美的动感,渲染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表现氛围。还有雅典卫城尼开神庙残存的《尼开女神》浮雕,它运用繁密而又流畅的石刻线条来表现衣褶表现人体时,会使人不禁联想到与印度犍陀螺风格如出一辙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意韵。

诚然,古希腊服饰不仅能体现古希腊人感性、不羁的风采,同时也能表现理性、严谨的一面。先进、严谨的数学研究观念,以及大理石雕刻和建筑蕴育的立体观念,同样在希腊人着装上有着鲜明的反映。按照当地当时关于世界观的认识,既然物质对象是可测量的,美的形式就有精确的比例和具体的形式。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西方美学史上一个基础性的美学命题:“美是数的和谐。美不是主客体交融产生的朦胧意象,而是可以由人来规矩的形式:直线构成的最佳形式为‘黄金分割’的矩形(长:宽=1:0.168);曲线构成的最佳形式为立体球形和平面的圆形;音乐的和谐则取决于发音体长度、直径和紧张程度的数量关系。匀称形式的标准为理想的人体比例数据。”学者们通过测量“身体的一切结构部分之间得出适当的比例关系”来理解和谐原理。这些和谐的原理都被运用在希腊的建筑和服饰造型设计中。雅典的帕台农神庙、米罗的维纳斯雕像在创作中都曾经以数学模型为依据。而且艺术家们还将这一切总结为艺术准则。雕刻家里西波司的著名人体比例审美准则:“人体最美的比例是头长为身高的八分之一。”古希腊的服饰也是如此,在衣褶的数量、方向,腰际线划分的上下关系,以及服装折叠后的整体造型都是符合“数”的比例和谐的观念。

从雅典卫城的大理石雕像《柯拉》,伊瑞希台翁神庙的女像到著名的大理石雕像作品中,可以看到遍布人体躯干的衣褶,在宽度上均保持着惊人的相等性。无疑,这些褶饰对于古希腊服饰来说立体效果是极为重要的,并且从这些褶裥的细密程度、规整程度来看,它还反映出希腊人寓于感性之中的理性观念在起作用。除了这种常见于爱奥尼亚式基同中的细细的褶饰之外,还有一种立体感兴相对较强、与人体的关系更为密切的衣褶,它多存在于多利亚式基同、希玛申和克拉米斯斗蓬上。它事先没有经过手工定型,完全是在布料系扎过程中一次成型的,所以具有较大的自由性。但是无论是细密的褶饰还是凹凸效果明显的褶裥,均是为了彰显服饰的立体效果。它的思想来源是大理石雕刻和建筑艺术培养出的立体观念,如著名建筑师维特鲁威时这样描述古希腊柱饰与古希腊服饰的异曲同工之妙的,他说:“爱奥尼亚柱式修长秀美,犹如女性身姿亭亭玉立,其柱头为优雅的涡卷纹,好象女性柔软的卷发;在柱身下部安装了如同靴状的突出线脚和柱基;科林斯柱式从爱奥尼亚柱式发展而来,柱头更加华丽。在著名雅典娜巴底农神庙建筑群中,还出现了直接以女人体作为柱身的优美杰作。最重要的是希腊柱式皆有贯通柱身的条条竖直凹槽,在阳光照射下,显出优美的明暗变化,富有节奏感,不禁使人联想起希腊人衣裙上缕缕下垂的衣褶。”同时古希腊服饰重“形”不重“色”的特点也是由此而来。

三、结束语

古希腊是西方服饰文明最深厚的基石,无论是中世纪的严肃、工业革命的勃兴、现代主义的简洁,还是后现代的怪诞,都无法抹去古希腊文明对欧洲文明的在根本上的影响。希腊人尊崇不受约束的自由的思想理念。在人生观上,希腊人也是如此认为,自由、奔放与严谨、理性同时存在于古希腊人的文化之中。它令古希腊人能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前提下,合乎理性地追求完美。文学如此,哲学如此,艺术创作如此,服饰造型更是如此。本文通过从社会、文化、艺术等几个方面研究古希腊服饰文化的形成发展,以期探寻出西方服饰文明扬帆远航的动力,同时它也是推进对西方服饰文化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认识基础。

本文作者:刘芳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