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影视工作室模式探讨

动漫影视工作室模式探讨

 

1目前我国动漫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动漫影视专业教育与行业脱轨高职院校动漫影视专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高技能型创意设计人才,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使用岗位的要求,缺乏创新设计能力或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违背了动漫影视专业教学的规律,变成了单纯的理论教学或者单纯的机械操作,遏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2动漫影视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动漫影视专业的教师都是转型而来,计算机教师具有一定的代码编辑能力和算法基础,但是美术功底薄,艺术感悟力不够;美术或其他艺术类教师虽具有一定的艺术底蕴,但对动漫设计与影视制作的了解甚少,缺乏对计算机软件的驾驭能力。同时,大多数教师由于很少参与企业互动,缺乏的是动漫影视类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   2构建“工作室式”教学模式具体实施   面对上述的种种问题,我们将如何应对?创建学分制下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是探索和改革动漫影视类专业教育环节等问题的一条可行办法。   建立“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注重学生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工作室”的建立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实践操作平台,教师将企业的设计任务引入后进行详细的分析、策划与设计,同时带领工作室学生承担相关的设计任务和项目。这样的教学模式把教师—学生—企业三者结合在一起,切实做到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与行业需求的紧密结合,使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实践操作、创新设计和创业能力得到培养,教师与学生的综合能力均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   2.1“工作室”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基本思路针对动漫影视专业人才培养的“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工作室”模式对学生培养的基本思路为“理论学习”和“项目实战”相结合,避免了传统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弊端;另一方面,进入工作室实践学习的学习结构要根据课程要求改变而改变。根据年级授课内容不同安排不同性质的工作室对学生进行教学安排。学生在工作室不但能够获得专业所需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可以得到管理能力、团队能力、信息分析与研究能力、商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2.2“工作室”的功能与管理模式工作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平台,负责人主要负责总体规划管理、日常教学组织安排和教学工作,教学团队的管理方式相对自主,具体负责学习任务、项目开展、校企互动等工作。在负责人带领下不但要出色完成教学、科研、校企相关的任务,而且要对有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以及项目的统筹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服务质量。   2.3工作室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我们应将工作室的项目任务贯穿到整个课程教学当中,设置具有实践应用、实战项目开发性质的课程,理论课程系统不仅要重视理论的传授,同时还要注意运用实践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为我们侧重的是培养技能型、实践型、应用型的人才,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可以选择与行业合作的零距离的实践方式。   2.4学生的学习评估在工作室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项目,拥有互动和交叉碰撞的无限空间。对于每位工作室成员要求以职业人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职业身份第一身,学生身份第二,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评价及如何选择最终实施方案通过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所有小组合为一体合作完成,在所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秀的进行深化设计,并完成项目,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第二阶段,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演示并讲述方案,各小组进行讨论方案设计,并对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学生在此过程中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学分。   2.5工作室的师资配备在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方面有几种方法:促进双师队伍的形成,聚集一批对专业有兴趣的青年教师和企业的外聘教师,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成果的设计师,与企业合作,有效地实现专业和市场的配合;吸收国内外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才来校任教;直接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参与到企业的项目中;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培训。   3结束语   以“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动漫影视设计人才是一个创新性的尝试,它通过工作室这个特定教学窗口实现与社会的需求接轨。   最终目的还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对高职院校的动漫影视设计类教育改革,主要表现在使教学、研究、实践三项内容一体化,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际应用人才,它立足于实践性的教学环境,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新型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