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一、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价值与现状

在教育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几乎所有高校纷纷开设艺术设计专业。扩招之后,全国的艺术设计在校本科生据不完全估算已超过几十万人,发展势头很快。但在空前繁荣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从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十余年,深切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理论”与“实践”之间不和谐的教学效应。以往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大都局限于课堂之中。学生在沉重的课堂知识重压之下,缺乏学习主动性,实践经验不足;目前,我国不少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较多停留在课内外手绘表现和计算机技能表现上,主要侧重的是造型教育和创意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作品多数停留在艺术设计的审美感觉层面,对待所学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融会贯通的能力,更缺乏实践创新的能力,与社会、设计行业以及社会消费体之间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由于受现代网络的影响,学生过于依赖网络下载,简单照搬网上的素材或作品,缺乏原创精神,专业素质大打折扣。由于教学与实践脱离,仅凭课堂授课和做模拟课题是远远不够的。艺术设计专业如果不能通过各种实践环节有目的地接触社会、接触实践,就无法将书本知识转化成设计能力。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恰恰缺乏社会需要的既有设计创新能力,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能。显然,在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大环境下,艺术设计专业领域自然已进入了一个不断拓展、不断深化的阶段。

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更新与重组

在我们正确认识艺术设计专业的价值与现状基础上,如何深化本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问题,已成为题中之义。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改革必须着眼于社会需要的多种需求,这种需求的基本点应该符合实践的可行性、实用的必要性、创新的与时性原则,通过本专业一系列教改项目,以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作为培养目标,就课程内容的调整而言,应紧紧围绕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一重点,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改内容、实践形式与基本环节。按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设计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运用教学上的创新思维不断推进本专业教改的深度与广度。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基本点应该立足于把教学改革的聚焦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应立足于本专业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更新与重组的前提下,坚持三个基本点,由点带面,不断深化,从整体上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平台。

其一,坚持本专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引进和承担企业的横向课题,这是推进专业课实践教学至关重要的基本点。正确认识“产学研结合”的内涵,是我们做好专业实践教学的前提。“产学研结合”包含产学结合,即生产与教学的结合;学、研结合,即教学和科研之间的结合;产、研结合,即生产与科研之间的结合。“产”是“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的依托。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广大青年学生享有了较广泛的高等教育资源,这种高校改革的日趋大众化,必然会不断改变高校的培养目标,着力培育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正在逐步取代基础知识型人才的培育。这种变化必然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教改提出了新的要求。应不断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内容与方法,突出相应企业与相关行业对专业课程的参照数,不断优化艺术设计专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建设,不断提高本专业教师在实践与行业设计方面的专业素质,使专业教学更加具有社会需求的针对性、应用性以及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具体实践中,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所需的“产”,主要是指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和校外两方面的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建设。“学”是“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的中心。“学”必须从形式、方法、内容与“产”、“研”结合在一起,保证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研”是“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的纽带。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研”有其自己独特的内涵,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有更加明确的定位,应强调创造性地运用现代设计理论与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引进产学研企业项目,企业项目的教学就是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引进和承担企业的横向课题,按照企业的运作模式,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组成项目组的形式完成项目教学任务。在真实的市场条件下,充分调研市场环境,创造性地解决课题中所面临的问题。如我专业与上市公司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新疆年轮文化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开发项目,开发内容包括:企业标志设计、企业CI设计、企业产品设计、企业形象画册设计、旅游纪念品设计等内容。通过这种形式,为企业产品和企业理念形象提升做了实际工作,同时,培养了学生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二,实施本专业教育授课的“双轨制”教学,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这是根据艺术设计的不同专业、层次细化、不同特点及要求而提出的切实可行的基本点。现阶段普通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时期,社会要求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既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又具有较强理论功底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培养目标的转变,迫切要求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具有很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然而现实的状况是多数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即进入高校工作,他们缺少综合实践能力,侧重于理论研究工作。通过“双轨制”教学,专业课程可根据需要,在教学上聘请相关企业一线设计人员作课程实践导师,而课程中的设计构思(包括人文、历史、社会、设计市场分析等因素),必须借助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来完成,两者共同实施并完成相应的课程任务,让学生体悟到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通过这种方式使设计构想的“概念品”与实践转型后的“设计品”得到了充分的实现,课程教学的一体化才能得以完成。本科阶段的实习课程应充分发挥专业实习基地的作用,真正让学生融入到企业中去,成为企业中的一员。艺术设计专业是多种学科的综合体。艺术设计在具体细化的过程中,呈现出多变性的特点,没有一成不变的行业设计模式、设计关系与设计程序,在原有的课程教学中往往是以某种固有的设计教学模式进行讲授,这种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只能掌握课题专业知识,而无法满足社会实践的多样化需求。专业必修课不能只限于课题学习,而应该面向社会,在教师的指导与带领下选用真实的设计项目(不是常规教学中的虚拟项目),使课程不断跟踪项目,随时调整教学环节,以达到教学目的,这是加强实践教学的主要举措。通过探索,建立与完善本科生的校外专业产学研基地,是保证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措施。我院艺术设计系的视觉传达专业多年来始终与本地十余家著名企业建立了联合培养关系,签订了多项实习合作意向,让学生参加公司的各种设计实践,很好地弥补了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这种校企联姻的教学实践模式,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三,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应积极参与课外专业竞赛活动,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检验学生专业学习教学成效,这是不可忽视的基本点。积极搜集专业竞赛信息,根据全国、自治区各类艺术设计专业竞赛活动的要求,由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通过参赛,收到显著成效。如我院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专业从2006年至今,始终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专业赛事(如全球大学生金犊奖、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中国广告学院奖、自治区首届大学生广告节等),以学中赛、赛中学的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和辅导教师的努力也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如2006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全国会徽征集活动中,我专业封其明同学的设计作品喜得中标;2008年“靳埭强设计大赛”有3名同学获优秀奖;“自治区首届大学生广告节”有6名同学进入十佳设计作品,有1名同学作品获唯一全场大奖;2009年“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有10名同学入围,2名同学获得优秀奖;“金犊奖”有1名同学获得优秀奖。2010年,“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有6名同学入围;2012年,有3名同学获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三等奖。通过亲历大赛,充分检验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当前设计的发展趋势与市场激烈竞争的创新压力,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培养与发展。

三、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产业项目设计”框架

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产业项目设计”框架,应包括在设计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设计项目要求设计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立设计项目开发的方向、建立设计项目的设计理念、提出设计项目的市场评价以及消费者对产业项目设计的需求等主要内容。确立“产业项目设计”的开发方向,自然是基于对产业发展环境与发展状况的调研与科学分析。如新疆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

1.我区产业发展状况简析

新疆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在增速的平均率方面和产业总产值方面有了较快发展,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有较大的提高。随着部级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自治区级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相继建立,新疆重点企业的技术含量与产品结构有了显著提高,总产值有了大幅度提升。正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新疆产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势,其新兴产业的发展值得重视。自治区对新兴能源、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采取优先发展的政策支持。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令人可喜的是,已经开发出一批具有本土区域特色的产业,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语种的软件开发、生物医药、维药、大型机械设备等,这些产业在国内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有了很大提升。这些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在合理布局所形成的经济带所起到的示范作用被凸显出来,新疆产业的发展,已经步入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轨道。

2.发展创意产业势在必行

新疆高校的教学改革,如何更好地发挥“产、学、研”的合力,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其要点在于如何在新疆跨越式发展中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企业与高校的共识。创意产业的核心不仅仅是创意的新颖,更重要的是对创意的社会认可度与接受度的保证,实现创意对其他产品价值的增值功能,这也是持续企业创新能力的动力之源。在社会经济增长的转型时期,创意产业除了肩负着创造新兴产业的重任之外,还担负着向绿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延伸的责任。西部文化产业目前在各个方面还存在着巨大差异,普遍存在“小、散、弱、差”的现象。因此,创造条件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包括艺术设计专业在内的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疆高校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如我校在教改中通过调查研究,在自治区选定的六十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里,选定有发展潜力与合作条件的企业做为双方创意产业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和专业实习基地。不仅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创新提供了深度研发的良好平台。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政策导向、企业发展环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市场需求、产品的附加值等问题,都会对我们确定设计项目的开发方向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以为,本专业实践教学设计项目的开发方向主要应从新疆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大背景下考察企业自身的能力,其中包括企业自身对产品设计开发能力的认识问题,这是设计项目开发成功的保障;我们的专业实践教学往往对确定设计项目采取了简单化的、截点式的分析。这对我们确立切实可行的设计项目开发分析有弊而无利。关于消费者对产业项目设计方案的评价问题,首先涉及到的是设计者对人们的消费方向与生活方式的研究。由于社会的物质财富逐渐丰富,人们对个体精神生活方面的满足成为了一种追求的主要方向。随着大众消费市场逐渐发展变化,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趋于多样化。如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项目的开发以适应这一变化的趋势,正是我们专业实践教学目前需要研究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不同地区及环境所带来的物质消费水平的差异已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以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为参考)。在这一时期,随着不断提高的物质消费水平而产生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尤为显得突出;个人的生活方式需求差异超越了产品功能性的基本满足,因而,艺术设计专业产业项目的设计和研发就应该关注消费者对不同类型精神生活的需求。这是产业项目设计发展的重要方向。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其发生变化的趋势是在诸多客观因素的前提下慢慢形成的。作为产业项目设计,就要从消费者的群体,个体特征、社会行为、价值取向等方面着手,以科学的方法去分析梳理人们的社会生活,通过调研,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分类,建立生活系统模式,研究产业项目设计的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产业项目设计”框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充实与完善。我们虽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有益的探索,但从我区的实际出发与内地发达地区比较,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主管部门对产学研合作(包括产业项目设计)投入不足主管部门对这些项目的投入极其有限,项目各方资金短缺,且筹资能力不强,妨碍合作开展。大学的科研经费不足,企业不愿进行先期投入或投入的经费较少。政府主管部门对项目创新的直接投资能缓解这些项目资金的缺乏。主管部门的专项资金是项目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在目前国内多数的合作项目模式中,主要采取方式是企业出资,高校出研究团队和科研设备,这是合作中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形式。但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外部性,企业的投资与企业的收益不能完全达成均衡等问题,这样的合作使许多企业都面临者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前瞻性技术等难题困扰,这种非一蹴而就的合作机制使企业对产学研项目的前期出资产生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项目就需要政府直接投资来辅助完成。(2)新疆高校产学研合作(包括产业项目设计)中介服务机构与政策法规需不断健全目前我区虽然相继建立开通了新疆科技信息网、新疆科技合作信息网、新疆科技兴新网、新疆高校科研信息网等网站,为企业和高校的项目合作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但是,产业项目中介服务机构还不健全。项目合作渠道主要通过介绍、推荐、技术交易,科技成果公告和实行高校“走出去”战略等多种形式与企业或当地政府互访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项目信息的沟通交流,但仍缺乏畅通的信息交流,使开展产业项目的合作有较大难度。因此,建立健全各系统之间的产业项目中介服务机构便成为题中之义。项目合作涉及到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发展规划等若干方面的问题和政策。目前,新疆这些政策尚不完善、不配套,制约了项目合作的发展。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员参与产学研项目的回报率不高,在教师课程教学的业绩考核等多方面对参加项目合作的价值确认比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创新性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近年来,新疆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了一些有关的地方性法规、政策,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缺乏专门针对产业项目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这方面的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立项、拨款、税收、技术投入的价值计算、利益分配、科技中介、信息与人才交流等问题,都应制定出较完善的政策法规进行规范和约束,以保证产业项目合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作者:董馥伊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