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音乐技能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音乐教育社会调查探索
1研究过程与方法
首先,笔者对中国知网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登载的近3年(截止于2013年12月)我国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网络检索,逐篇阅读论文的“摘要”和“绪论”等包含有研究思路或研究方法的部分,下载了所有以社会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硕士学位论文;然后通过内容分析法选择了其中与音乐教育选题相关的23所高校的108篇硕士学位论文作为分析样本.论文“研究方法”维度的数据统计主要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包括研究方法名称、数量、种类以及参考文献等信息,然后对所获数据进行建档、整理和统计,最后以这些统计资料为基础进行统计和逻辑分析.研究不仅对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对反映研究者方法论立场的问题进行探讨,从宏观的方法学视角检视和讨论各篇样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运用情况,力图清晰地描述出目前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类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现状和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学态势.
2样本论文的方法学特征
2.1实现定量与定性资料收集方法的组合运用
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是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标志性方法.然而,调查发现,只单独运用这两种方法收集调查资料的样本论文仅有10篇,而把定性资料收集技术同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组合起来进行运用的样本论文却有98篇(90.7%),其中,无结构式访问法(97篇,89.8%)和现场观察法(34篇,31.5%)是被组合运用频次最高的两种定性资料收集方法.说明样本论文在研究中试图通过对定性资料收集方法的组合运用,达到以定性资料来补充定量调查的结果,或把定性资料作为问卷调查的背景资料,实现两种资料的互相印证.暂且不论这两种研究预期能否实现,仅就研究方法运用而言,包容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混合方法研究正成为世界范围内研究方法论的发展方向,并且混合方法研究是教育研究的第三种范式.因此,在音乐教育研究方法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研究的背景下,样本论文对定量与定性资料收集方法的组合运用,不仅符合其母学科音乐学新的研究取向,也符合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方向,必然有利于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和成熟.
2.2尝试运用多学科理论解决音乐教育实践问题
面对研究面越来越宽,研究问题越来越深的现状,保持音乐教育科学学术效力长久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运用多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工作.调查发现,明确表明了运用多学科理论进行研究的样本论文有34篇(31.5%).这些论文大胆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从多学科角度对同一音乐教育现象或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使得研究的论证更加全面、科学、深刻,提升了硕士学位论文的理论深度.然而,调查中也发现大部分使用了多学科理论进行研究的样本论文在分析深度、理论运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由于硕士研究生层次的研究者属于音乐学的初学者群体,他们对跨学科、多学科的理论应用尚处于尝试阶段,出现这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作为一种大胆的尝试,这为以后的研究者融合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进行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开辟了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在研究方法论上的意义不言而喻.
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摘要:“双一流”建设对完善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在分析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梳理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三个关系,总结多年来实践教学的经验,探索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颁布,“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大学”和“建设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即“双一流”建设正式拉开帷幕。2017年9月20日,中国音乐学院的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被列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国音乐学院是一所以构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为使命,以中国音乐教育为特色的高等音乐院校。一流的学科建设需要一流的专业建设和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专业建设和一流的人才培养需要一流的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无论从学科与专业的逻辑关系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双一流”建设的现实需要角度来看,作为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专业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将对提高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支撑学校总体的一流学科建设,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挑战和特点
顾明远认为,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学生发展的专业技能以及技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以后的独立工作打下能力的良好基础。①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作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音乐教育及音乐师资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挑战
音乐教育专业以培养音乐教育领域的合格专业人才,尤其以培养适应未来各类教育需求的音乐教师为重点。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自创建之初,就有着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过近30年的办学实践,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教学传统。在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音乐教育专业以“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定位为未来发展目标,秉承“平凡而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立足北京、服务全国”为基本服务面向,在日常教学中坚持理论、技能和实践教学并重,以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音乐教育专门人才为办学方向。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源于中国音乐学院“双一流”建设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源于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实需要,以及不断探索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与高素质师资培养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的迫切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厘清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一般属性与特殊属性。
学前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实用
【摘要】学前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技能非常实用,从事学前教育的老师几乎每天都会用到钢琴即兴伴奏,因此,本文从学前歌曲即兴伴奏现存问题及原因、科学训练学前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技巧的方法等方面,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幼儿歌曲;即兴伴奏
让小朋友参与内容积极向上的音乐活动,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发育,同时,音乐审美教育可以为幼儿情感发展打下基础,使他们人格更加完善。幼儿园几乎每天都会有音乐教学活动,教师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学前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技巧,可以为其音乐教学活动带来极大便利。
一、研究现状述评
学前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一直是幼儿园教学研讨和学前教育专业的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知网、万方等学术数据库,我们可以搜索到与此相关的论文数十篇,比如谢健飞发表于2019(07)《戏剧之家》的论文《幼儿师范学校钢琴即兴伴奏的问题》,张维娜发表于2014(09)《音乐时空》的论文《浅谈高职幼教学生的幼儿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张世莲发表于2014(06)《科学咨询(科技•管理)》的论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之我见》,贺满彬发表于2017(Z6)《艺术教育》的论文《幼儿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和训练研究》等。谢健飞在论文《幼儿师范学校钢琴即兴伴奏的问题》中,主要从幼儿师范院校钢琴即兴伴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国内幼儿师范钢琴伴奏教学薄弱环节的实践办法两大方面进行论述。作者从教师钢琴演奏水平较低、基本功欠缺,教师理论知识欠缺、和声配器法等理论掌握不够,学生对伴奏织体、伴奏音型无法灵活掌握等角度,对钢琴即兴伴奏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强调,钢琴即兴伴奏从业者需要掌握扎实的钢琴伴奏基础,并应该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提高钢琴即兴伴奏学习者的理论水平。这篇文章还从柱立式、半分解、全分解、和声密集音型、和声节奏音型、和声分解音型等角度对即兴伴奏经常采用的伴奏织体进行了简要阐述。在论文《浅谈高职幼教学生的幼儿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张维娜从钢琴即兴伴奏当前存在的问题,幼儿歌曲具有的特点,如何提高学生幼儿歌曲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三大方面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钢琴即兴伴奏从业者当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是钢琴读谱困难、视奏能力不强,钢琴即兴伴奏人员对实际演奏中涉及的和声、曲式不熟悉,对伴奏音型的掌握不够。这篇文章同时分析了幼儿歌曲具有的一些特点,总结出幼儿歌曲内容简单、思想单纯、篇幅短小、节奏感强,并进一步阐述,要想提高从业者的钢琴即兴伴奏水平,就要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形成校本教材。张世莲的论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之我见》,分别从明确钢琴即兴伴奏培养目标、优化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内容、创新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技能训练方法、加强钢琴即兴弹唱课程的教材建设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作者认为,在制订明确的钢琴即兴伴奏培养目标时,需要重点考虑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师的实际情况,应该考虑幼儿的特点,突出幼儿教育的规律,突出基础性与师范性。这些论文大多从学前歌曲的特点,常用的伴奏音型,即兴伴奏的具体步骤,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方式等角度进行阐述。部分论文的写作点是明确的,比如关于钢琴即兴伴奏目标的制定。学前歌曲不同于成人歌曲和大学生演唱的艺术歌曲,学前歌曲一般音域狭窄、音区不高、节奏简单,重复节奏较多,在制定钢琴即兴伴奏的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学前歌曲的和声进行以及伴奏织体的训练都不能过于复杂,而要在最简单的和声功能进行框架之内,包括主功能-下属功能-属功能,这样的和声进行培养目标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学生掌握起来也比较简单,有利于激发学前专业学生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积极性。但是,从上述期刊级别和论文写作深度来看,学界对于学前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研究更多停留在实践层面。
二、学前歌曲即兴伴奏现有困难原因分析
一方面,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上,教师几乎每天都会用到学前歌曲钢琴即兴伴奏,另一方面,学界对于学前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研究深度和高度都还不够。钢琴即兴伴奏涉及演奏者的技术功底,和声选择、伴奏织体设计、简谱和五线谱的快速读谱与视奏能力,以及自弹自唱能力等多种要素的协调配合,这对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实际上,依据本课题研究者多年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经验,不仅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钢琴即兴伴奏时会遇到困难,就算是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等专业的学生,在对一首乐谱进行即兴伴奏的时候也会遇到很大困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不仅是钢琴即兴伴奏需要演奏者手脑协调、反应迅速,最大的困难在于,学生在面对旋律时不知如何选择恰当的和声。我国现行高校的和声体系深受苏联的影响,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著名高校在内的高校,在长达几十年的和声教学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作为教材,虽然后来陆续出现了由我国学者自行编撰的和声学教材,但这些教材也都是脱胎于斯波索宾的这本《和声学教程》。但斯波索宾的这本《和声学教程》规模庞大、内容复杂,总共包括六十章内容。基于音乐下属各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和课时安排,几乎没有学生能在一到两年的时间里把这六十章内容全部学完,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大多又是由这些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承担,因此,这些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本身就没有掌握学前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技能,更不用说这些专业的学生了。
地方民歌对高校声乐教学的影响
[摘要]从教学、科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统一的角度,以凤阳民歌为例,探讨地方民歌进入高校声乐课堂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阐述地方民歌在高校声乐教研中所展示的历史性、艺术性和现实性要素意义,强化其对学生声腔音调训练、情感技巧把握和学术论文撰写的重要影响,对声乐教学改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具有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地方民歌;凤阳民歌
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需求变化和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高校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挑战。高校声乐教学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是高校音乐教育的主干课程和重点学科。目前继续延续国内专业音乐学院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地方音乐人才的需要,并且将会在地方高校声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上出现问题。要想做出改变,不仅要在教学模式上做出改变,还要突出地方特色,建立地方特色课程,将地方音乐引入声乐课程,在声乐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革新等方面做出改变。凤阳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笔者是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师,也是凤阳民歌市级传承人。在声乐教学中,选择了凤阳民歌的优秀曲目整理后引入高校的声乐课堂,在声乐教学、学术研究、社会实践等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地方民歌进入高校课堂并成为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深刻思考。现对“地方民歌进入高校声乐教学”从历史性、艺术性、现实性三个方面做如下阐述。
一、地方民歌进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历史性要素
地方民歌进入高校声乐教学课堂,是历史机遇、历史传承、历史联系的综合体现。从声乐教学模式的转变看,地方民歌进入高校课堂是历史机遇。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把打造、增强中华音乐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复兴和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中国人长期不懈的奋斗目标。地方高校的声乐教育,从一开始就沿用了著名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以培养“高、精、尖”歌唱演员为教学目标,以艺术歌曲、咏叹调、“青歌赛”创作歌曲、经典民歌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确实培养出了一批声乐演唱能力较高的学生,频频在全国的声乐比赛中获奖,并在毕业后进入知名度高的歌舞团、歌剧院工作。但是这类学生比较少,相当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师和基层文化工作。这就迫使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培养方向发生改变。“2000年《音乐周报》关于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分类科学性的讨论,引发对中国声乐教育的全面反思以及未来民族声乐教学道路的探索。”[1]国家教育部适时颁布了《全国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必修课程指导纲要》,其中声乐课程内容有四个部分:声乐基础理论与知识、声乐艺术审美与表现、声乐基本技能与方法、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声乐课程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也有四条,其中第3、4条强调:“重视选择富有民族特色、地区特色的教学内容与乡土教材。”“面向基础教育,联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精选在音乐教学和社会音乐活动中应用价值高的声乐作品作为教学曲目。”[2]高校教学需要富有地方特色的声乐曲目,凤阳民歌符合“应用价值较高”的要点,所以凤阳民歌的一些优秀曲目被选入声乐专业课程教材,把握住了地方民歌进入高校课堂这一历史机遇。从声乐教学选用的曲目看,地方民歌进入高校声乐课堂是历史传承。中国是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共同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民歌犹如天上的星星,数不胜数。从古代《易经》的卦辞、卜辞,到第一部乐歌总集周代的《诗经》,元代和明代民歌与戏曲、曲艺相互吸收和影响,直至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歌都是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精神寄托。“民歌是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最直接、最真切的反映,它是音乐最初的萌芽。一切音乐作品(包括民间音乐的其他类别如器乐、曲艺、戏曲等)都离不开它。”[3]高校声乐教材中有《沂蒙山小调》(山东)、《兰花花》(陕西)、《小白菜》(河北)、《绣荷包》(山西)、《槐花几时开》(四川)、《牧歌》(内蒙古)、《孟姜女》(江苏)等这些由音乐工作者从各地优秀民歌中挑选出来的民歌精品,还有《人说山西好风光》(乔羽词、张棣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瞿琮词、施光南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火华词、阿拉腾奥勒曲)、《青藏高原》(张千一词曲)等音乐家吸取各个民族民歌音乐特色创作的声乐作品。沿着这些前辈走过的足迹,采集整理地方民歌,使之成为进入高校声乐课堂是一件重要的工作。为进一步发展地方高校的特色声乐课程,笔者编写了有地方特色的凤阳民歌声乐教材。入选高校声乐教材的民歌,是从现存的凤阳民歌中精选出来的。凤阳民歌有多少首呢?目前收录凤阳民歌数量最多的是笔者主编的《凤阳花鼓全书•词曲卷》一书,共收录凤阳民歌小调214首。选入教材的是其中的精华,如《凤阳歌》《鲜花调》《孟姜女》《十把小扇》《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等,这些小调都是从中国历史文化深处走来的知名曲目,有的几十年历史,有的数百年历史。如已经成为中国音乐品牌的《鲜花调》,又名《茉莉花》,最早出现在清代钱德苍增删修订的《缀白裘》中,该书第六集卷一《花鼓》的第三曲为《花鼓曲》,又名《鲜花调》[4]。我们在高校声乐教学课堂上教唱这些曲目,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延续,又是对音乐艺术的传承。从一首民歌的不同变体中可以看到民歌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具有的历史联系。在教学《凤阳歌》的过程中,我查找与其相近的曲调及运用其曲调的艺术种类,发现除西藏、新疆等少数省份外,绝大多数省份都有《凤阳歌》或其变体存在。《凤阳歌》流传各地后,融入当地的方言特色和艺术形式,有的甚至更改了曲名。但《凤阳歌》的神韵未变,如河南的阳调、苏南的春调、徐州琴书的四句腔、榆林小曲的叮当调等。真正是《凤阳歌》唱遍神州大地,“说凤阳”闻名五湖四海。从中探索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相互联系交融的基本途径和基本规律,对学生把握音乐艺术的流变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同时,通过学习一个地区的民间歌曲,了解这些流传全国的“同宗民歌”的特点,把握一首民歌在不同艺术种类中的表现,可以横向考察音乐艺术发展流变的基本规律。
二、地方民歌丰富高校声乐教学的艺术性要素
凤阳民歌是国家级非遗,其艺术魅力可想而知。我们在声乐教学实践中与其亲密接触,对把握声乐艺术要素,对提升声乐艺术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音乐教育评价体系革新的必要性
一、音乐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导致的问题 1.在普通高中的音乐教学中,存在两种极端的现象:一是有些教师认为它和“音乐审美”对立,不愿过多涉及;二是有一些教师为高考音乐生、音乐特长生选苗子,对这些学生进行大量的强化技能训练,忽视学生的基本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把学生在市、县音乐赛事中的名次、考级证书等当成教学目标。 2.音乐学科评估体系不科学,学分认定的标准不清。一是目前的音乐教育评价系统中,具体标准不清,上级主管部门往往将竞赛获奖作为衡量标准;学校衡量音乐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更是如此,以有多少音乐生升学、辅导学生竞赛获奖有多少、论文是否获奖、教师的基本功等为主要依据,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对教学反应关注较少,导致很多音乐教师只顾选苗子,拔尖子,强化训练少数音乐人才,无暇顾及学生整体音乐素质的提高。二是音乐学分如何认定,认定的标准是什么?音乐教师也说不清,教学中没有目标,无针对性。加之,不少学校对音乐课程开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音乐课教学不闻不问,存在忽视音乐教学的现象。 二、当前教育评估体系对音乐教学的影响 一切教育行为都是由教育评估体系所决定的,任何一个具体的教育教学单位,无论其领导与教师的主观意识如何,都无法摆脱教育评价对其教学行为的直接制约作用。当教师的音乐技术教学获得肯定,得到实惠(信任、荣誉、奖金、职称等),在课堂音乐教学无人过问的情况下,他一般不愿意为了备一节欣赏课去查阅大量资料,进行学科综合,很自然地就选择了原来早已熟悉的教学方式———“满堂灌”,更有甚者,一上课就给学生看VCD或整节课不停地唱歌给学生听,鼓励学生报考音乐学院等;这些教师中,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对音乐有自己的见解,习惯了多讲,导致“满堂灌”;有的因不具备音乐教育的全面能力,上课就读教学参考书放音乐,还是“满堂灌”;有的则利用课堂来为自己的“家教”作招生宣传,展示自己的业绩,鼓励学生走艺术类高考的捷径……于是,学生就自然地“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了。 三、建议改革目前的评价体系 目前通行的评价体系,往往是向专业的方向引导,用专业音乐比赛的标准衡量,严重影响了群众性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其实,音乐技能只是感受音乐的手段,不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一个学生唱不好、奏不准,但他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不一定就不丰富。音乐学科是以审美为主要特征,要培养的是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因此,希望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导向上、比赛项目及内容上,向推动群众性课外艺术活动的方向倾斜。 一是将现今通行的各种音乐赛事、艺术节等转化为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将更多的人推向“赛事”和“艺术节”。 二是举办音乐赛事,以教材内容为主,在中学音乐赛事中,加入“乐曲欣赏”这一比赛形式,以听为主,比谁准确、快速、数量多。 三是对教师的评价应突出音乐教学的艺术特点,辅导音乐生、论文获奖等是教师业绩的体现,但不是音乐教学评价的依据和标准。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学生整体音乐素质的提高上。 四是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音乐教学管理的评价,应多关注音乐课的硬件投入:是否有专门教室;教学设施、用具是否齐备;学校的文娱活动是否丰富多彩;是否定期安排教师进行了业务培训;是否把音乐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音乐课是否得到保证;音乐教师的工资待遇等。 五是对学生的评价首先要能够促使他们自觉地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去参与课外音乐实践活动,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一是要确定和落实音乐学科学分认定办法,使师生了解学分认定应具备的条件和程序,用学分认定的原则来指导教学;二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把学分认定和学习阶段的分项评价结合起来,分项评价应包括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态度兴趣,情感体验,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努力程度等;三是认定的主体应多元化,应综合老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真实反映学习的情况;四是应该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既关注学业成绩,又关注学生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把学分认定的过程变为激励学生学习的过程。
我国小提琴艺术理论探索
作者:武慧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回首1980年,当胡坤首次突破了中国人在世界重大小提琴比赛中“零”的记录———获得第四届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五名时,人们在惊喜之余,还以为这是个别、偶然的现象。然而自那以后,中国优秀小提琴选手陆续几十次赢得了各种国际比赛大奖,让世界乐坛刮目相看:王晓东在1983年和1985年两次获得英国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吕思清和黄滨分别于1987年、1994年摘得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桂冠等等[1](第202-206页)。如今,当我们再听到中国选手“国际比赛获奖”时,高兴之余,已不会再感到特别意外和惊奇了。诚然,我们不能自吹自擂,夸赞中国的小提琴艺术有多么辉煌;但是,也不能妄自菲薄。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蓬勃兴旺的整体社会环境,使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活跃、开放的国际交流和学琴热潮造就了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腾飞,涌现出薛伟、钱舟、陈曦等多位中国小提琴演奏家。
经过几代中国音乐工作者的努力探索,优秀的中国小提琴教育家对西方小提琴艺术已经有了相当深度的理解,并掌握了科学的技术训练方法,被国际著名小提琴教授迪蕾盛赞“超过欧洲所有的学校,包括历史最悠久的巴黎音乐学院”[2]。在学习、借鉴西方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同时,中国自己的小提琴艺术已经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东方这片古老土地上生根发芽,并逐渐显示出可贵的特色。中国小提琴艺术由中、西两大音乐支柱所支撑,涵盖了小提琴的教学、表演、创作、制作及理论研究等各个方面。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涉及古今中外多种音乐关系,属于内含多种学科的复合性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中国整体音乐水准的提高,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也达到了最活跃的时期。研究形式既有集中论述某一问题的专著、文集,如钱仁平撰写的《中国小提琴音乐》、洛秦主编的《小提琴艺术全览》等著作,也有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还有一些研究生以小提琴艺术方面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1](第191页)。与专著和学位论文相比,音乐期刊上的文章不仅具备一定的学术性,还具有时效性、广泛性特点。其中,《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这七种核心音乐期刊上刊载的论文更有专业性、权威性和代表性,对于考察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的发展状况具有典型意义。本文欲以1978—2008年在以上七种核心音乐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小提琴的论文为蓝本,通过对这些文章的数量、内容、研究趋势以及作者构成等方面的统计,尝试分析与总结三十年来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78—2008年核心音乐期刊小提琴论文概况及进展
据统计,1978—2008年在七种核心音乐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小提琴的文章共计358篇(包括部分短讯和信息)。其中,《音乐研究》刊载18篇,《中国音乐学》9篇,《中央音乐学院学报》75篇,《中国音乐》18篇,《人民音乐》148篇,《音乐艺术》59篇,《黄钟》31篇。关于音乐家演奏会、艺术成就、纪念及研讨会等内容的论文共140篇。其中约有近三分之一(共44篇论文)是关于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文章多角度探讨了马思聪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对小提琴演奏、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等方面的巨大贡献,由此可见马思聪在我国小提琴艺术史上所占有的独特地位。有关其他中国小提琴家,如刘育熙、胡坤、吕思清等人的文章为46篇。在介绍外国音乐家的50篇文章中,对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的关注最多,有9篇文章以他为题。另外还有关于奥伊斯特拉赫、斯特恩、穆特、西琦崇子等杰出小提琴家的文章,主要涉及来访演出、讲学、回忆和怀念等内容。
研究小提琴教学和演奏理论的论文共78篇。在探讨教学方法的42篇文章中,有6篇介绍了被誉为“冠军教授”的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的教学方法,将富有特色的林氏教学法从理论上进行了较系统、简明的总结。其他教学文章还谈到基本功训练、中外专家的讲学、选择教材和教学法等内容。研究小提琴演奏的36篇论文,讨论的方向集中在演奏姿势、动作、音准、发音和技术训练等具体问题上。分析小提琴音乐作品的论文共有62篇。研究中国乐曲的为40篇,其中又以对马思聪的音乐创作研究为主,占17篇。另外,还有6篇论文对备受赞誉的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创作技法和中西结合风格进行了探讨,对杜鸣心、王强、夏良等作曲家的小提琴协奏曲也有专文介绍。在仅有的研究外国作品的22篇文章中,既包括演奏解析的译文,又有从主题因素、和声调性、曲式结构等创作角度对作品进行音乐学分析的论文。
在有关小提琴比赛的34篇文章(包括简讯)中,记录历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和中国作品演奏比赛的文章为15篇,另外19篇是对国际比赛及获得国际比赛大奖的中国音乐家的介绍与采访。关于小提琴艺术史、小提琴学派的文章共18篇,涉及世界小提琴文化及其对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影响、中国乐派如何形成等内容。此外,还有10篇文章主要介绍小提琴基本常识;6篇文章专门研究提琴制作;书评、声学问题等其他内容为10篇。与改革开放前仅有《音乐研究》和《人民音乐》上刊载的四十余篇小提琴文章相比,以上统计的358篇文章,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有质量上的突破,体现在对小提琴艺术研究范围和深度的极大拓展:学术视野的不断拓宽,使小提琴艺术理论的研究目光从基本演奏知识和有限几首小提琴乐曲的普及性介绍,扩大到表演教学、作品分析、国际交流以及提琴制作等各个方面。关于演奏方法的文章,除了研究左手揉弦、右手运弓等一般问题和介绍大量中外小提琴家的音乐会及演奏经验外,出现了《演奏好中国小提琴曲所需的补充技术训练》[3]《小提琴中国作品的演奏与初步研究》[4]等文,对演奏西洋乐器与中国风格的实践结合进行了初步而有益的探索。教学方面,从左右手训练、发音音色等常见普遍性问题的探讨,到多位具体小提琴教育家,如马思聪、张世祥、林耀基等以及外国大师教学方法的记述和总结(参见[5][6][7]),为小提琴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较为详实、可行的经验。
钢琴艺术理论的回想及思索
作者:周为民 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涉及了古、今、中、外多种音乐关系,它是一个含有多种学科内容的复合性研究领域。然而,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一直严重滞后于演奏与教学的实践发展,从钢琴艺术在中国的缘起直至“”结束,钢琴艺术理论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这半个多世纪里,虽然也曾出版了一些外国钢琴艺术理论的翻译文献,而由中国人撰写的钢琴艺术理论专著却为数甚少,直至新时期之初才开始出现了一些关于钢琴演奏与教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在此以后,随着社会各方面逐步走向正轨,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才真正开展起来,并且不断地推出了新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一些专业音乐刊物的创办,为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信息平台,从而使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逐渐走向了繁荣。本文拟对新时期以来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中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思考,现阐述如下。
一、钢琴教学理论研究的文献
我国对于钢琴教学理论的研究一直着眼不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钢琴教学理论研究基本上是处于一种空白状态,直至新时期之初,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这时期曾出现了几篇关于钢琴教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尽管这些钢琴教学论文在研究程度上还很有限,还没有从深层次上阐述钢琴教学活动所涉及的各方面问题,但是,这毕竟在我国已经开始拉开了钢琴教学理论研究的序幕。随着新时期以来钢琴教育事业的不断繁荣,使钢琴教学理论研究逐渐走向了迅速发展时期,并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国关于钢琴教学理论方面的学术文献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关于钢琴教学基本理论的学术文献。该时期钢琴教学理论方面的学术文献主要有:廖乃雄的《试论钢琴教学的几个基本环节》(《音乐论丛》1979年第2期)、应诗真的《钢琴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出版)、吴铁映、孙明珠的《简明钢琴教学法》(华乐出版社1997年出版)、代白生的《钢琴教学法》(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司徒壁春、陈朗秋的《钢琴教学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樊禾心的《钢琴教学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这些文献中成熟可信的观点和清晰严谨的文风,给中国钢琴教育界带来了许多启发,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学术研究视野,使我们不仅着眼于钢琴教学中的细节思考,而且还可以站在心理学、生理学等跨学科的高度来探究钢琴教学理论的深层意义。新时期以来最早一篇关于钢琴教学理论研究的学术文章应该是廖乃雄的《试论钢琴教学的几个基本环节》,该文首次系统地阐述了钢琴教学规律的相关问题,[1]这对于长期缺乏理论研究的钢琴教育界来说,确实是一篇很有意义的学术论文。该文作者在文章中论及了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问题,指出了在钢琴教学中教师主观施教和学生被动去学的各种弊病,他认为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发展学生的钢琴艺术水平。作者强调在现代钢琴教学中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教学理念与现代教育思潮相吻合,由此证明了作者所具有的先进教学思想。作者在文章中重点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力、演奏欲望、演奏技能,以及如何实施教材安排、教学进度、有效练琴等教学环节,较为全面地论述了钢琴教学中的各类问题,作者在文章中的诸多理论观点给了当时钢琴教育界许多启发,这也正是该文对于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贡献。
在廖乃雄的这篇论文影响下,使中国钢琴教育界迅速兴起了教学理论研究的高潮,一些钢琴教育工作者纷纷对自己的教学感想进行了总结与思考,并且撰写和发表了许多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据卞萌在《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一书中的资料统计:自1979年至1990年期间,在全国各类学术刊物上共发表钢琴教学理论文章83篇,这些论文主要是对各层次钢琴教学中的技巧训练、弹奏方法、作品诠释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与探讨,每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是论题具体而实用,这些论文对于长期缺乏理论研究的钢琴教育界来说,确实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值得提到的是,还有几篇论文运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探讨钢琴演奏的心理学问题,这种研究方法也正顺应了国际钢琴教学研究从生理学到心理学的观念转变,因此,这种钢琴教学理论具有前瞻性的研究视角。此外,中国文化部曾在1991年主办了首届全国钢琴主科教学研讨会,在此会议上共宣讲了29篇关于钢琴教学的研究论文,此次会议作为一个良好的开端,为钢琴教学的学术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时期还有一些钢琴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教学方面的科研课题,撰写了许多有关钢琴教学研究的学术专著,这些论著对于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有着深远意义。新时期以来第一部系统研究钢琴教学理论的学术著作可以说是应诗真的《钢琴教学法》,该书主要论述了钢琴教学所涉及的各方面问题。[2]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了钢琴教师的职业素养、钢琴乐器的历史沿革、钢琴初级阶段的教学要点、钢琴演奏的技术形态、多声部音乐的演奏训练、钢琴踏板的使用方法、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钢琴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钢琴备课的乐谱研究、钢琴演奏的心理训练等专题。该书作者运用了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等跨学科的理论观点来探讨钢琴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科学地阐述了钢琴教育领域中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从而使钢琴教学体系更加科学与完善。
应诗真对于钢琴教学方法的诸多研究与探讨,为我国钢琴教学法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从此以后,无论是对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法研究,还是对音乐院校的钢琴教学法研究,在主体理论框架上都基本沿用了这种学术体系。例如:吴铁映、孙明珠的《简明钢琴教学法》、代白生的《钢琴教学法》、司徒壁春、陈朗秋的《钢琴教学法》等,这些专著都是新时期以来关于师范院校钢琴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文献。这些理论文献不仅从钢琴教学法的理论界定、钢琴教师的职业素养、钢琴教学的基本知识等原则方法问题进行了论述,而且还从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装饰音的弹奏方式、复调音乐的演奏方法、钢琴演奏的技术训练、钢琴踏板的使用原则、钢琴演奏的视奏方法、钢琴演奏的记忆方法、钢琴演奏的练习方法、钢琴演奏的心理调控、钢琴教材的选择搭配等具体操作问题进行了阐述,这些理论文献都是作者在长期的钢琴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了一整套钢琴教学的方法规律,这些文献对于师范院校钢琴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4][5]此外,还有文献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例如:樊禾心的《钢琴教学论》是作者运用了教育学、心理学、运动医学、音乐声学等跨学科的理论知识,从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地揭示了钢琴教学的相关规律,[6]使钢琴教学研究从以往主要是对教学经验总结的操作层面提高到方法认识论的思维层面,因此,该书应该是我国第一部从教学论的角度研究钢琴教学理论的学术著作,这部专著对于音乐院校钢琴教育学科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p#分页标题#e#
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优化
一、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加强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中,及时将音乐学科前沿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等最新成果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在相关课程中注重将小学音乐教学的优秀课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采取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等多元的教学方式,扭转原来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较为严重的学术化和理论化的倾向,改变原来陈旧、呆板、单一的教学形式,逐步实现小学音乐教师教育课程的职业化和实践化,全面提高毕业生适应新课程、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教师是课程实施的领导者,新的课程体系的实施仰仗于教师的具体行动,优秀的教师团队是课程实施的保障。在教师中开展研讨活动,改变观念,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像专家一样思考,设计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要素,体现《标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科学制定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编制课程纲要,将所有教学终极目标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将教师的着眼点由一节课转向一门课,明确课程的全貌,以及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着力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二、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
面对国际上教师教育回归实践的思潮,世界各国均在教师教育中凸显出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已成为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设计和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在教师教育中,按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课程编制和教学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突出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使所学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固化为良好的教育教学素质,进而转化为合格教师应具有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的系统化的师范课程和教育模式,是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构成的整体,在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中,既要体现各自的功能,又要协调配合,以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目标的实现”在新的课程结构上,我校音乐教育专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按照教学场所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校内实践分为课堂教学的课程实践与集中实践;校外实践包括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
(一)“5421”教学能力实践:
“5”——即教学选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创新和教学评价等五项教学能力培养;“4”——即说课、音乐课件制作、教案设计、一节公开课等四项教学技能达标;“2”——即注重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两个环节;“1”——即一篇教学研究论文写作。“5421”教学能力实践使学生由乐教到会教,由会教到善教,由善教到研教的过度,最后达到站得讲台、教研有方的培养目标。
(二)“4441”音乐技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