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情感效应培养探析

音乐教学中情感效应培养探析

 

我们知道,人的学习兴趣是随着情绪的感染、感情的激发而增加的,一旦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感情被老师调动起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充分发挥而表现得感情投入,这时学生会在思想意识和情感方面形成一种有气质修养的表现,这种现象就是学习音乐的情感效应。在音乐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发挥出这种情感效应,才能使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领略艺术的魅力。那么怎样才能发挥这种情感效应呢?下面谈谈我的实践与体会。   一、以情相联.激发情意   正所谓“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音乐学科中的教学内容都有其一定的教育意义,那优美流畅的旋律和歌词均组涵着丰富的情感,而音乐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接受这些情感的熏陶。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必须首先人情,一踏进教室,就应像演员进人摄影栩一样立刻进人角色,将自己深深的感情投人到音乐教学中,使学生透过老师的表现体会到音乐作品的情景,从而激发出相应的情感效应,自觉地进人作品描写的意境之中。也就是说先以歌曲的情感激起老师的情意,再以教师之情激起学生之意,使师生一同融人音乐情感当中,使学生以浓厚的学习兴趣投人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钻研歌词.理解情宜   音乐是传情达意的一种方式。音乐作品所要表述的情意通常是隐含在艺术性很强的歌词之中,所以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效应,就要注意发挥歌词的语言艺术作用,很好地刻划作品的情意。为此,作为音乐教师在教学俞必须深入钻研歌词,准确把握其中的情感离意。   在教学中要恰当地运用自己的语言艺术把歌词中的情意演绎出来,让学生听出意境,听得入情人意,使学生深入地理解歌词,领会其中的感情寓意,然后引导学生用语言把自己对歌词所领会的情感意境描述出来。这样学生通过理解内化,然后外化描述,就如心中贴着一幅情景画卷一样,容易投人容易激发情感效应。例如:沿海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的(燕子》一课,教学前我认真钻研歌词,体会到作品是要通过描写燕子找家乡的经过,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一日千里、家乡面貌日新月2002年第2期异的情景,从而歌颂党的伟大、人民的辛勤、家乡的美丽。当中所要表达的应是歌颂赞美、疑惑惊叹和自豪等感情。为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些感情,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联想家庭、家乡的变化,然后向学生朗读并解释歌词,指导学生理解各句歌词的含义和燕子的心情。尤其指出“为什么这里变了样”是反映燕子的惊叹之情,好为下面的赞美作衬托;“往年荒凉的山岗,如今成了高大的厂房--一”等句歌词是反映燕子的自豪之情;“歌唱辛勤劳动的人民,歌唱幸福美丽的家乡”等是反映燕子的赞颂之情,最后我要求学生带着各部分的感情去朗诵歌词。这样,通过发掘歌词的深刻寓意,使学生更有效地受到思想教育,更有效地发展情感效应。   三、演绎旋律,深化情意   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刻情感除了隐含于歌词之中外,还很含蓄和很音乐化地体现于乐曲的旋律之中。   所以音乐教学要有效地深化学生的情感效应,就必须把作品旋律所蕴含着的深刻情感寓意惟妙惟肖地演绎出来。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之前,要运用自己的乐理知识细嚼作品旋律,从旋律中的每一个音乐记号到整首旋律的走向都要认真细致地揣摸作者的感情原意,切实把旋律中的深刻含义“品味”出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经验,把这种意境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尤其在关键环节上要细腻地演绎其中的感情细节,使学生在学习旋律时能投之以情,能为表达情意而唱旋律,从而使学生有效地深化情感效应,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沿海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十二册的《卖布谣)一课,作品向人们诉说当时由于国家贫穷、技术落后,劳动人民所生产出来的成果被洋货冲击,生活朝不保夕,人们只能在悲愤中挣扎,在无奈中祈盼的情况。作品旋律运用了特殊的复拍子来表现情感的起伏多变,尤其当中的强弱、渐慢、变音记号等处理手法隐含着作品悲、怒、哀、盼等的情感细节,唱起来要使人有一种悲愤、无奈和渴盼的感受,在教学中为深化学生的情感效应,我先利用电教器材投影相关的图景,然后向学生示唱和解释旋律,让学生理解其感情细节,最后指导学生带着情感哼唱歌曲。   综上所述,情感效应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而学生情感效应的激发和深化,全赖于教师的演绎、引发和指导。所以,作为音乐教师应在如何有效强化学生学习音乐的情感效应方面多钻研、多探索、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