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课引导教育思考

小学音乐欣赏课引导教育思考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能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开启小学生的智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为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多介绍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秀作品,让学生较系统地了解祖国的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音乐民族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了解自己,了解学生   1、提高自身音乐知识。   首先,教师必须要有自己丰富的音乐知识,能够对音乐进行初步的赏析能力。音乐欣赏不单单含括了音乐知识,还包括丰富的舞蹈、韵律及歌唱能力方面的要求。只有教师拥有了良好的音乐综合能力,才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理解,才能够通过舒适的歌唱、协调的动作和富有个性的表述、表现展示音乐的魅力,从而感染音乐中的小学生,使他们得到老师的引导和提示从而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和水平。   2、选择符合小学生的有价值的音乐作品。小学生是欣赏音乐的主体,教师一是要了解小学生,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符合小学生的有欣赏价值的音乐作品,所选择和提供的欣赏素材必须与小学生的认知经验、情绪体验相吻合。二是要了解作品,音乐欣赏以优秀的音乐作品为载体,小学生的情绪体验也是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凝聚着作者崇高的思想感情、伟大的品质和感人的艺术美,但并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适合小学生欣赏。所以,对于音乐作品在形式上是否鲜明突出、结构是否完整、长度是否适宜、可参与性是否充分等都显得至关重要。许多音乐作品很优美,但却因为过长过大而很难进入小学生音乐欣赏作品的行列。这需要教师进行认真地分析和节选,选择作品中比较长见的乐段或节奏变化明显的乐段进行提炼,并与小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形象鲜明、能为小学生所接受的音乐作品让他们来欣赏,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接受水平出发,以生动、具体、直观的音乐形象展现给小学生,调动小学生的兴趣。   3、引导小学生大胆表现与创造。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不同的人会赋予音乐不同的意义,儿童亦是如此。但这种意义的赋予首先需要教师给予小学生大胆表现与创造的机会与条件,允许并接纳小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表现方式,在满足小学生的表现需求的前题下,不断地带给小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帮助小学生构建审美情感,实现音乐欣赏活动的核心价值。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尝试运用小学生创造性自主表现的方式,在小学生感受音乐特点的基础上允许小学生按照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理解,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表现音乐活动,帮助小学生体验参与音乐欣赏活动的愉悦,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创造力。比如,在音乐变化处提示小学生动作的不同,或提示小学生一些相关的生活经验启发小学生表现内容更加丰富,与音乐更加贴切。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兴趣地进行欣赏   1、情境创设。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种可以让小学生视、听、感、触、动的环境氛围,师生共同分享音乐所蕴含的情感世界。小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音乐欣赏的水平必须在情境中进行、在情境中提高、在情境中升华。一般来说,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由作品本身的需要、小学生的欣赏习惯和年龄特点等因素决定。   2、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有着明显的教学优势,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等手段,可以很容易得使小学生被多媒体的生动画面,美丽的色彩所吸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巧妙地运用它,教学会取得许多积极的效果。在音乐欣赏课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制作课件中,不能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花哨、动感等效果,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大开眼界,但教学效果一般,尤其是学生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各种音乐外的内容上,而忽略了真正需要欣赏的音乐内涵。二是不能过分地依赖电脑,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达不到良好效果的。不能将电脑作为课堂的主体而样样依赖它,而是应该将它当作辅助教学的好工具,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手段。   综上所述,小学生音乐欣赏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过程。小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途径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意境,丰富他们的听觉感知,扩大音乐视野,激发学生浓厚的欣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