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广告论文范例

影视广告论文

影视广告论文范文1

影视广告的整体基调即为影调,它通过画面色彩的明暗对比和动态节奏的转换来决定影视广告的总体倾向。色彩是影视广告影调的基础,同时也是影视广告最重要的视觉元素。根据人们对于色彩的心理联想、生理反应的不同以及色彩的反差、明暗等的差异,影视广告的影调可分为硬调、柔调、冷调、暖调等多种形式。一般而言,硬调视觉效果比较强烈,明暗轮廓分明,它主要通过最亮影调与最暗影调之间的直接过渡来实现;柔调可呈现出温和、丰富、细腻而富有质感的视觉效果,主要通过最亮与最暗色彩之间的阶梯式、渐次式过渡来实现。冷暖调则是通过心理感觉定义的,冷调给人以寒冷之感,暖调则给人温暖柔和之感。一幕幕动态画面的有机串联构成了影视广告作品,按照不同节奏转换的画面色彩形成了不同的影调。影视广告影调依照画面色彩动态转换的节奏规律可分为反复影调、渐变影调、意识流影调。反复影调通过色彩构成中某一要素或某一变化反复出现的方式,为影视广告画面奠定一种有秩序变化的基调。渐变影调通过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的画面色彩节奏变化,使影视广告呈现出优美、柔和、起伏的调性。意识流影调,顾名思义,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意识流,是指根据表达需要对色彩动态节奏进行自由转换的形式。在进行色彩影调的创设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广告主题的需要。影调作为影视广告的整体基调,实际上充当着隐形主题的角色,它承担着加深观众对影视广告显性主题理解、感知及记忆的作用。因而,能否合理展示影视广告的核心主题就成为了色彩影调创设的原则。譬如,雪碧的影视广告,其广告主题为“晶晶亮,透心凉”,围绕这一主题,色彩影调设计的范围就应在冷色调内进行,那么究竟哪种冷色调最能准确体现爽快清凉的感觉,就成为了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广告中创造性地使用了水绿色影调,使得画面突出表现了清凉透心之感。影视广告的影调除了要紧随主题外,还要兼顾商品的特征。商品特征囊括其性能、使用特性、材料质地、包装特点等多个方面。影视广告直观表现商品特征的先天优势可辅助影调的选择。譬如,“白加黑”感冒片的影视广告,在色彩设计时通过黑、白两种对比强烈的颜色构成硬调,利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加深了观者对产品特性的印象。又如,可口可乐饮料的影视广告选取了红色影调,不但将饮料暖色调的咖啡色质特性展现了出来,还使可口可乐包装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成为可口可乐独立于市场其他同类商品的鲜明标志。另外,节奏影调也是影视广告创作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节奏影调是广告主题情绪的基础,它是由画面色彩不断转化而形成的节奏构成。画面色彩变换所形成的节奏会带给受众情感的变化与波动,因此,影视广告色彩创意还需重视对观者心理情绪和感知效果的把握。一般而言,节奏影调的情感脉络主要有以下几种:由静到动、由高到低、由抑到扬、由忧到喜。设计师在进行色彩创意时,可以将色彩的色块位置、方向以及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变化等进行渐次变换或有致组合,从而使广告画面富有节奏感染力。例如,由徐熙媛拍摄的潘婷洗发水广告,画面色彩转换顺次为:日落时分浅海水草的墨绿色——大树的苍绿色——徐熙媛衣裙的浅黄绿色,画面色彩渐次明朗欢快,节奏也由平缓到活泼,使得观者随着广告情节的发展而情绪逐渐高涨。由此可见,充分利用节奏影调对色彩进行动态组合及变换,能够更好地制造商业“卖点”,这是非常需要设计师思考和探索的领域。

二、利用色彩设计建构影视广告的主观时空

影视艺术将主客观世界统一起来,不但能形象生动地展示我们的生活场景,还能根据观者的心理需要创设主观时空环境。作为创造“消费梦”的艺术形式,影视广告主观时空的构建对于影视广告的传播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色彩设计就是主观时空构建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众多影视创作形式中,影视广告商业气息浓厚,其主观时间的主体有设计师、客户及消费者。在运用色彩构建影视广告的主观时间时,消费者的主观时间理所当然应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设计师还应着重考虑目标受众对时间的心理感受,挖掘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此外,对主客观时间的联系也应当加以关注。一般来说,运用色彩设计法构建影视广告的主观时空,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运用多种色系串联、交替的方式营造出受众时间流转的主观感知。

譬如,由周润发出演的百年润发广告中,主观时间的建构就是通过明暗色调的交替变换来实现的。主人公再回家乡,触景生情,勾起过往记忆,然后回到现实,画面色彩经历了由明到暗,又由暗到明的变换,将“现在”及“过去”这两个广告中的主观时间表达得柔和、自然、完美,观众在影视广告构建的时光隧道中穿梭,会有种心灵的震撼。

第二,运用色彩内蕴构建影视广告的主观时间背景。

色彩作为视觉设计领域中的重要符号,经常被赋予各种各样的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一般来讲,在中国传统的认知中,若用红色暗示时间,很容易会让人联想到建国初期的“火红岁月”。在进行影视广告色彩设计时,主题和内容需要的主观时间就可通过色彩内蕴来构建。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现实世界无法满足创作,我们需要一个诗意的世界。”对影视广告来讲,仅仅为消费者呈现现实世界是不够的,设计师还需发挥想象构建富有“诗意”的时空,这样才能吸引受众目光,最终达到促进销售的效果。影视广告再造的主观时间即为这里所指的“诗意”空间。在“空间再造”的过程中,色彩设计实现了其渲染想象空间、突出主体形象的作用。色彩设计通常有两条思路:一是色彩对比,即通过色彩明暗、纯度、色调等方面的变化,使背景色和主体色之间的距离扩大,运用色彩对比效果突出主题形象;二是色彩补偿,通过背景色、主体色、辅助色的有机搭配以及整体色彩基调的合理设置,渲染气氛,辅助情节,烘托主题,从而构建出色彩丰富的想象空间。2007年立邦漆广告——《我的灵感我的立邦》,就是完美运用色彩补偿与色彩对比两种手法来架构广告时空的经典案例。海蓝色油漆在画面中划出优美弧线泼洒到墙上,紧接着出现纯净的蓝天和翱翔的白色飞鸟;天空下是金色的稻田和惬意骑行在乡间的人们;海边则是享受着海风和阳光的人们。另一组镜头,白色油漆在白色背景下泼洒出去,小女孩吹散蒲公英,快乐地在白花绿草中奔跑;海边是白裙随风轻摆的女孩儿和在自然中徜徉的白色骏马广告中,墙面涂料的色彩无疑是时空主角,蓝天和大海成为了烘托和补偿蓝色墙面的配角,其他的风景及人物如金色稻田、白色飞鸟、骑行的人等都以背景的形式出现,画面时空得到了拓展,色彩的对比使得涂料的蓝色空间更为饱满、鲜明。同样,白色油漆的展现也是如此,白马、白花、白衫女孩儿作为动态搭配延伸了白色空间的广度,自在飘飞的蒲公英、深邃的大海等又通过各自的色彩表现拓展了画面的深度。这样,广告的创意设计就达到了营造“诗意”空间的效果,深化和升华了广告主题。

三、运用色彩设计创造影视广告的情境

影视广告论文范文2

学用脱节是目前高校教学中无法回避的现实。这主要缘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注重书本知识,部分老师半路出家,系统理论和专业技能存在欠缺,更缺乏在实际操作中对教学进行有效管理的经验。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长于说而拙于行,创意想法多而作品呈现薄弱。学生的训练习作、毕业作品经常是创意五花八门,作品效果差强人意。学生们在职业生涯的开始阶段屡屡受挫,自信心很受打击。影视广告设计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包罗了影视广告从创作准备、创意到制作的全过程,教学结果要求学生应具有影视广告设计、创意能力,还要具备拍摄、剪辑、配音、合成等技能。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研究尝试,从课程前期开始,即根据不同阶段需要,为学生设立各种独立模拟设计项目,每个项目以完成一件作品为结果。这种独立项目照顾了不同教学进程中的重点,更需要成系统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多年尝试,笔者将这种教学方式总结为课目整合、知识整合、团队整合的整合式训练法。根据整合式训练法的需要,笔者将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取舍组合,将所有基础课程、应用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和技术、技能融为一体,用独立项目进行整合式教学。在实践中突破课目和知识的藩篱,通过作品点评为学生梳理知识体系。训练最终不仅要让学生融汇所学过的各门课程理论知识,能够准确把握曾经训练过的操作技能在实际创作中的感受和分寸,而且还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迅速吸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对市场的感悟能力,以及锻炼他们跟别人的协作和沟通能力,由此极大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整合与整体设计能力。

二、整合式训练法在影视广告设计课程中的运用

针对每个设计项目,第一步,笔者要求学生自愿组建3-4人为一组的项目创作团队,团队成员分别承担创意、文案、拍摄、后期等工作,但每个环节大家都要参与,训练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即团队整合。第二步,根据创作主题收集、分析调研、整理资料,训练学生抓重点、收集、分析和整合素材的能力。第三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梳理思维,提出个人的观点,激发大家的想象力,最终形成团队认可的设计创意方案。第四步,根据方案进行素材拍摄。第五步,通过后期制作形成完整作品。第二步到第五步即包括了课目和知识整合。在前三步的准备阶段,老师不干涉学生的任何想法和做法,但由于艺术类学生缺乏社会调研、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课程学习,可能产生知识空白,所以需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观察、调研和思考等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分析判断与表达能力、设计创意能力。在拍摄和制作阶段,老师在尊重学生设计创意方案的基础上,为作品的最佳呈现提供指导和建议,对学生知识和技术、技能的薄弱点、遗忘和明显错误进行提示和纠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创作中自觉地运用不同知识和技能。案例一:影视公益广告《友善如水》笔者以“团结友善”为主题,向学生下达了一则30秒公益广告的创作任务,其中一个创作团队将创作视点对准了残疾人群。他们拍摄了数百张残疾人在各种状态下的照片,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关于残疾人的资料和数据。资料显示,中国有500万盲人、2004万聋人、127万哑人,共计8296万残疾人,他们对社会最大的需求是友善和平等。创作团队进行了大量创意尝试,样片多以残疾人各种状态下的照片进行编辑,再叠加文字加工而成,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理震撼。笔者在看到第一批样片后指出:这样的画面将引起很多受众视觉和心理的不悦,尽管是一个公益主题,但作为普通受众,并不愿意看到与大众审美相悖的画面或场景。广告不同于影视剧的画面表述方式,影视剧有足够的时间去营造氛围和演绎过程,虽然广告也有完整的叙事结构和画面逻辑,但缺乏让受众由不适到适应、再到理解、接受的时间跨度。再者,用直白的图片表达公益诉求,创意思维过于简单,尽管事先征得了拍摄对象的同意,但把他们未经修饰的状态呈现在大众面前(观众知道电视剧、电影的类似画面是经过修饰和化妆而成),客观上还是对残疾人的不尊重。学生们联想到自己和家人平时观看影视剧的类似经历,坦承过多考虑画面的冲击力而忽略了受众的心理感受。经多次推敲,大家形成了用动画制作的文字取代照片的创意表现。大家经过讨论终于确定了创意思路,用墨汁滴入水中的稀释比喻社会对残疾人生存状态的理解和尊重,作品定名为《友善如水》。学生们准备用特写镜头拍摄下墨汁滴入盛满清水的玻璃杯后,在清水中稀释、弥散的过程,然后用动画制作出“盲、聋、哑、残”四个字,将字体与抠像后的滴墨位置进行合成。笔者这时对创意表现进行进一步引导:创意有了,但还收不到创意广告抓人眼球、让人思考的效果。要引起别人对一则广告的关注,平铺直叙肯定不如有所铺垫,埋设伏笔,然后再点出主题的效果。针对他们准备用单一机位拍摄同一场景的设计构思,笔者建议他们在近景拍摄墨汁多次滴入玻璃杯,水逐渐由清澈转为浑浊过程的基础上添加一组镜头:在同位置摆入一个装满清水的大玻璃缸,同机位拍摄玻璃杯中浑浊的水倒入玻璃缸后被稀释到无痕的过程,再将动画文字与画面合成。整则作品画面没有一个残疾人的图像,代之以文字、数字,通过字(墨汁)多次滴入玻璃杯后水变浑浊的效果,喻指残疾人群生活在孤独和不被外界了解的世界里黑暗日益加深,浑浊的水融入大玻璃缸后被稀释,喻指在全社会的了解、尊重和平等对待下,残疾人的生活将变得明亮和美好。最后定格推出广告语“友善,是如水般温柔的爱”,点睛和呼应“团结友善”的公益主题。全片既照顾了弱势人群的尊严,又顾及了观者的视觉感受,伴随音乐和水色的变化,用视觉引导着观者友爱之心的自觉自醒。案例二:微电影公益广告《文明的镜子,人生的道路》在以文明为主题的微电影公益广告项目中,有一个创作团队收集了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高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意图通过镜头编成一部完整的微电影公益广告。但这些社会问题拍摄难度大、范围广,归纳主题难免给人空泛、疏离日常生活的感觉。笔者跟他们聊起了“孟母三迁”、“言传身教”等成语典故,学生们意识到了老师的用意,微电影《文明的镜子,人生的道路》脚本逐步成型:场景一:妈妈带5岁的孩子到公园游玩,儿子看见地上的垃圾去捡被妈妈制止:“别听老师的,地上的垃圾脏,脏东西每天都有环卫阿姨去打扫,你去管它做什么。”场景二:妈妈带着儿子踏进草坪,留下了一堆垃圾后扬长而去。场景三:公共汽车站妈妈带着儿子不排队挤上公共汽车,踩了别人的脚还蛮不讲理。…………场景六:黑屏字幕:十五年后场景七:已经长大的儿子习惯了横穿马路、在公共场所随地乱扔瓜子壳、吸烟、乱扔烟头、在湖边抛垃圾、随处大小便。场景八:儿子上班时跟顾客打架、被开除。场景九:黑屏,字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渐隐,剧终。广告通过镜头的切换和简短的母子对话,将分散、零碎的镜头连接在一起,没有任何旁白,极富现场感,观者在观看一位母亲对孩子的不良教育所导致成人后的必然后果的同时,很自然地联想到了言传身教、文明、时间、因果。

三、教学效果

在《友善如水》的创作过程中,笔者遵照整合式训练原则,抛开了课目和知识点,就项目谈项目,在互动中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创作激情和合作精神,只在关键环节点拨几句帮助学生升华作品。点评时,笔者将字体、摄影、构成等相关知识点和运用进行梳理,结合创作中给学生的指导讲评作品亮点——广告创意表现,并结合广告创意、广告摄录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重点讲述了“不变中有变化,变化中有不变”的笔者实践心得。通过创意表现运用的“浓缩”和“稀释”这样的小常识提升广告创意,提醒学生要注意生活常识、成语、俗语的学习和积累,这些在他们今后的广告生涯中,都可以成为创意的灵感来源。点评《文明的镜子,人生的道路》时,笔者重点指出,编辑手法是用局部表现整体,以概况的动作、瞬间的表情来描述情节和故事,与音乐、旁白、同期声等元素按照创意需要合成,通过蒙太奇帮助观者构建思维逻辑,实现时间和空间形态的合理调度,构成一部完整的影视广告作品。所以不同景别的运用、各分镜头编辑与技术处理要点、配音、音乐、歌曲、音响效果处理技巧和全片节奏掌控,直至后期合成完成等技术、技能运用较为完整,是对商业摄影、脚本编写、非线性编辑、影视合成与剪辑、视听语言等课目有关知识的再理解。通过上述两个项目的创作过程回放,可见整合式训练法的特点:(一)涵盖广告创作全过程的项目训练让学生将以往所学的知识、技术、技能全部“串”了起来;(二)根据不同阶段教学重点而设立的项目训练,指向性、目的性明确;(三)学生是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掌握者、运用者,教师起到提示、引导和点拨作用;(四)课目、知识、团队“三整合”密不可分。近年来在笔者的影视广告设计教学中,学生们通过整合式训练,理解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团队合作对实际工作的意义,并能将分门别类的学科、条分缕析的理论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这样的认识,当学生们走入社会成为职业广告人之后,感触会更加强烈。

四、结语

影视广告论文范文3

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使得影视广告设计师在设计思维、设计策略、设计处理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影视广告设计中的特殊人物形象构建、特殊场景表达、时空错觉置换、气氛烘托、虚拟现实等表达形式,在数字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得到了完美的呈现,进而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与广告鉴别标准。影视广告设计更多的是倾向于艺术品制作,而新媒体技术则是提升艺术品质量的必备工具。具体来说,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影视广告设计之中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点:首先,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拓展了广告设计的表现语言,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完美融合。以中国电信在沙特阿拉伯的推广为例,在广告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利用图形处理技术、特效处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一系列数字媒体技术充实了广告的语言表达,并实现了快速的语言置换。该影视采用了叙事式的广告语言呈现法,节目开始,有一个沙特小男孩对着蒲公英吹了一口气,充满期望地看着蒲公英飞向远方。蒲公英最先落到了一幢别墅之中,被女主人吹了一下之后,进入到了川流不息的城市大街,而后又被一个司机吹了一下,飞到了高耸的山峰之上。画面继续置换,蒲公英在旅行了杳无人迹的沙漠、蔚蓝的大海、人迹罕至的小岛之后,最终在小男孩的面前落下。节目接近尾声时,字幕上迅速出现了中国电信的字样,并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将蒲公英旅行的路线迅速穿插了一遍,为受众传递了电信信号覆盖范围广、功能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但拓展了广告设计的语言,也促进了设计理念的创新。目前,数字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影视广告设计的各个阶段,利用软件可以顺利实现广告动画、图像、字幕等前期制作,可以对影视广告进行剪辑。影视广告设计后期的风格、声音、图形优化处理是作品传播前的重要环节,利用三维特效技术及图音优化软件,可以确保广告后期制作的质量。强大的理念。其次,数字媒体技术为设计师带来了全新的创作理念,推动了影视广告设计的多元化。数字媒体技术涵盖范围极广,科技价值较高,在当今的影视广告设计过程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持续影响下,影视广告设计的风格和类型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例如,网络、手机中大量传播的FLASH广告,就是利用了数字媒体技术中的图形处理技术制作而成的;三维动画广告是目前影视广告中的主要广告类型,在设计时应用了数码摄像、后期处理软件、合成软件等数字媒体技术手段,创造出了丰富的广告形式,为受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二、数字媒体技术在影视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影视广告设计前期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影视广告作品要求在短暂的时间之内表现出奇特的艺术构思,为受众呈现出“新颖、奇妙、特殊”的视觉效果,这对影视广告设计师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广告设计前期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其后期的传播效果,借助图形处理、三维影像、数字建模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广告前期制作质量。影视广告设计前期制作又细分为三方面的内容,数字媒体技术在其中的运用分为以下三步:首先是动画素材准备中的数字媒体技术。影视广告为了达到吸引更多受众的目的,往往需要为观众呈现出一些奇异、夸张、超乎常人想象的画面。为此,在素材准备阶段要为广告提供多维度的画面语言。传统方式下常用普通摄像设备来记录广告制作的素材,这难以满足现代影视广告动态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借助于Maya、Motions、Shake、3DSMax等数字软件建立二维或三维动画模型,可以对画面的呈现方式作出创新性的修改,进而提升画面呈现效果。耐克运动鞋影视广告在制作时就利用了这些技术,使得人体的肢体语言以更加动态化的方式呈现。其次是广告图形和图表制作中的数字媒体技术。广告影视作品中增加一些图形和图标能够更加清晰的阐释产品理念,并且还无需承担高额的特效制作费用,设计师可以不用高端的处理工具,只需利用计算机网络中的Word、Photoshop、Excel等处理软件就可以实现广告图形和图标的高效创作。例如,东风雪铁龙在进行影视广告宣传时,利用这些处理软件对广告画面进行了大面积的分割和平面化处理,凸显了产品的竞争优势。最后是影视字幕制作中的数字媒体技术。影视广告的字幕常出现于片头或片尾之中,是广告传播的核心内容,其字幕制作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广告的传播效应。简单的字幕处理用LiveType软件即可实现,而对于一些复杂的字幕要求,要用Adobeillustrator、Photoshop等软件对其进行创意性的编排和制作。例如,健力宝影视广告中的字幕用到Photoshop软件进行处理,实现了字体的动态化和个性化呈现。影视广告剪辑中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画面剪辑是影视广告设计中的重要过程。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广告的受众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娱乐化和新奇化的趋势,影视广告在该背景下也纷纷强化了数字技术在影视特效制作中的作用。但无论何种特效的广告素材最终要靠剪辑合成才能发挥最大化的视觉效果。根据广告主题语言的表现特征,利用视频剪辑、音频编辑、二维建模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可以对广告素材进行优化,打造出更具内涵的广告风格,进而营造出丰富奇异的广告氛围,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受众。而特效技术在广告中制作中的大量应用,为受众带来了更加新奇和强烈的视觉感受。在此背景下,影视广告设计师也不断追求更高、更强的特效技术来挑战受众的感官,借此吸引更多受众参与。但任何特效技术都不能代替广告剪辑的作用。影视广告中的特效动画是一种夸张的画面表现方式,在制作时要遵循画面的呈现规律,动作尽可能的流畅自然。具体剪辑过程中,要求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设计师应深入观察生活中的人和物,并提炼事物的基本动作规律,这样才能合理地对画面进行选择和组织。其次,设计师应具备专业的数字媒体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一些图形处理软件以及有着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在图像、视频处理过程中得心应手。最后设计师要精确把握剪辑的度。设计师对图形的放大、缩小以及变换等方面的幅度和速度会对受众的心理会造成直接影响,倘若仅凭自身喜好而盲目剪辑,则会致使广告传播的效果大大降低。总之,广告剪辑过程中要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对广告进行精心策划、科学处理、消除痕迹,这样才能较大提升广告作品艺术效果。三维特技及后期处理。三维特技在影视广告设计的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都有较大的适用空间。如利用Premiere软件的特效处理功能,对广告视频模型进行淡出淡入、划变、叠化等方面的处理;利用AfterEffects软件对广告进行多维立体效果展示。特效技术的原理在于利用抠像技术对虚拟广告场景进行叠加、优化等处理,并通过多种数字软件对广告图形进行分离和整合,利用三维软件对图形进行合成、拼接,最终实现图形的高效果呈现。长城润滑油的“油人”影视广告是利用三维特技进行设计的典型例子。广告播出前后,正值世界杯期间,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想到了用“油人”来代替足球运动员进行动作质感表达。但前提是,必须把“油人”的动作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这样才能给受众以真实的体验。利用数码技术对一些球星的动作进行认真捕捉之后,将各部分的参数输入到了三维动画模型之中,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处理和加工,最终为受众呈现了一场艺术性的影视广告。色彩调整和声音处理是影视广告设计的最后阶段,也是关键性的阶段。任何一个受众都不愿意接受一个画面质量低下和声音混乱嘈杂的影视广告。利用影片色彩控制软件可以对影片的色彩、色调、色层进行细致化的处理,并利用软件中的美化功能对其部分色域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实现作品完美的色彩呈现。FinalcutPro和Premiere软件中具有声音收集、混合音频调整、音效调整、音效与图像对接等强大的功能,借助于这些技术可以对影视广告的声音进行优化处理。

三、结语

影视广告论文范文4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的不同首先从其语言方面表现出来。语言学家王力说过,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是人治的,西洋语言是法制的。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所有的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所以中国人重团圆,重和合,是集体主义思想。而西方认为“天人相分”,所有的事物都相互独立。万事万物都能被分割为各个部分。重视逻辑分析,强调分析与实证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中推测和论证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所以汉语重意合,不重视语言的形式,上下文以时间和逻辑关系联系起来,形成隐性的连贯。句子松散,但是含义隽永。西文重形合,依赖理性思维。句子结构严密,逻辑性强,上下文关联词比较常见。

(二)社会文化的差异

由于社会环境不同,中西方社会文化也大不相同。这在各国表现都比较明显。中国强调“吃”的文化方面尤其明显。熟人见面问候对方的“吃”,就是比较明显的表现。强调“和”的方面,无论红白喜事举家团圆,热闹非凡就是表征之一。关于隐私方面,中国文化并不认为见面问对方的收入、年龄和家庭情况是不礼貌的探讨对方隐私的行为,相反是关心对方的表现。而在西方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因其涉及到了对方的隐私,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对待颜色方面,中国人喜欢“红”,红红火火是喜气、吉祥的表现。而西方则认为红色是媚俗的色彩,和妓相关。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也属于社会文化方面差异的一部分。中国主要信奉佛教、道教,而西方主要是基督教。同样是“神”,所指对象却完全不一样。中国的“神”主要指佛教里面的人物,而西方的则指“上帝”。

(三)生存地理环境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存在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地理位置在太平洋的西岸,东风给中国大陆送来雨水,给庄家的成长带了便利的条件,使农业的继续发展成为可能,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喜欢东风,并亲切地称为春风。所以有很多颂扬春风的文字,并出现以“东风”命名的品牌。而西方国家,如英国,在太平洋的东岸。东风意味着寒冷,西风对英国犹如东风之于中国,所以他们那些文豪会颂扬西风,“西风颂”。所以地理环境的差异,虽然是同样的事物,给不同地理环境的中西方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从以上中西文化差异方面,可以发现这些差异存在两个方面。一是中西方都存在这样的事物,但是所指或意思却完全不同,在两种文化中的所指不匹配。二是两种文化中不存在这样的事物名称,在中国文化中存在的、西方文化中却不存在,或者相反。这就带来了文化的缺失现象。在商业广告中文化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又该符合处理来彰显广告的效果。

二、企业广告英译转换时文化缺失现象

(一)用儒家的中庸之道度量西方的个性心理

儒家文化统领下的中国一直崇尚集体、心性内倾、不事张扬。一般认为别人用的就是好的,或者说大多数人用的就是好的,亦或是被官方指定、被名人用过的就是好的。所以在商业广告中,中国人常用“老少皆宜”,“四季常用”这些词语。这样的广告在国内势必引起潜在顾客的兴趣,刺激消费行为的产生。但是崇尚个性,张扬自我的西方文化属于松散文化,注重个体。所以“个性”“独立性”等常被用作广告撰稿人的诉求点或者主题。西方的儿童玩具会明确标明适合的年龄段,绝不会像中国的“适合三岁以上,七岁以下的孩子”如此笼统的数字。甚至连涮牙用的牙刷广告上面都建议征求牙科医生的意见。所以商业广告英译时会出现这方面的文化缺失,翻译时必须进行补偿。

(二)忽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传统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所以有些中国文化里面的事物,在西方国家并不存在,或者即使存在所指的事物或指称的意义也并不一样。中国的“龙”便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在中国,“龙”是瑞兽,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我们的祖先。但是在西方一般带有邪恶的意味,与东方的瑞兽完全不一样。如果在英文版的广告里面出现的dragon(龙),会给产品的宣传带来负面的效果,目标受众会反感产品。在中国,根据古诗的意蕴,人们长给酒店起名燕子楼。如果译者英译的时候单纯地起名为“swallowrestaurant”,可能西方人士很难细嚼慢咽地在那里吃饭,享受吃饭的过程。因为swallow在西方除了指称“燕子”还有“吞咽”的意思,而且和饭店联系起来肯定和“吞咽”有关。虽然东西方都存在相应的词汇,但意思却不相同,极易引起误解,译者英译时候要注意文化补偿。这就是所谓的“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思想基础,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不同文化间的翻译,如果任意拿自己的东西去代替别人的东西,把一种异质的文化血液输入到另一种文化的血液中去,这无疑往人身上输羊血,得到的不是文化的交流,而是文化的凝血”(许崇信,1991)。另外一种忽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其做法是直接拿中国文化现有词汇放置英语文化中,不做任何改变。中国五千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具有中国的特质,在西方文化中根本没有对应的所指。如北京的名吃“驴打滚”,中国的本土建筑,中国的酒文化等等。在跨异域文化过程中,尤其是企业广告语转换时,一定要摆脱原语语言形式的束缚,考虑目的语语言的文化规制和潜在顾客的心理,用合理的补偿策略补偿双方文化的差异,跨越文化障碍,达到广告的目的。

三、企业广告英译转换时的文化补偿策略

(一)显性补偿策略

所谓显性补偿是指翻译时明确的注释,体现译者的异化倾向(马红军,2003)。也就是施莱尔马赫所说的尽量使读者向原作靠拢。让广告的读者也就是潜在顾客体验中国的文化。这主要适合于向异质文化的潜在顾客展现自己文化的独特方面的广告。

(二)隐性补偿策略

但是如果商业广告中出现的文化空缺无法用短小的文字进行显性补偿,只能采用隐性补偿策略。隐性补偿是指译者充分调动各种译入语手段,对原文加以调整,以求达到读者反应对等。如中国的东风汽车。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东风在西方人的眼中非常寒冷可怕,而不是中国文化中的概念。作为一个品牌名称,对其注释时要用一个句子才能解释清楚。该品牌英译时成功地译成了Aeolus,希腊神话中的风神。其寓意让西方读者一目了然。这是用替代的方法,把中国文化在目的语文化中用相似的文化意蕴形象表达出来,达到商业广告的目标。如中国杜康,被译成了“ChineseBucchus”。Bucchus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隐性补偿策略还可以采用改写的形式。就是套用西方文化中现有的套路,在商务英语英译时进行修改套用。

四、结语

影视广告论文范文5

关键词:影视广告;图形符号;导向性;视觉传达

随着社会进入新媒体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其中影视广告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不再单调。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在城市里面往往都是来去匆匆。但影视广告凭借其巧妙构思,强烈的视觉效果,以及能够在短时间内传播远距离信息的特点,可以瞬间抓住受众的眼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能够使受众联想到商品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内涵。影视广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图形符号,因此,怎样设计出贴合商品本身,又具有审美视觉享受的图形符号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影视广告中图形符号的视觉表达

作为电影和电视媒介传播商品信息的表达方式之一,影视广告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声画结合”,动感十足的画面配上立体的音效,往往能够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1.影视广告中的构成要素

根据著名语言学家雅柯布森的传播理论,确定了符号具有六种功能:指代功能、指令功能、美学功能、情感功能、无语言功能及交流功能。对影视广告来说,指令、美学、情感和无语言四种要素最为重要。指令要素。影视广告中的指令要素通过符号将产品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受众,受众在看到这些符号后,通过自己的分析和联想,了解产品本身及背后的价值理念。美学要素。虽然影视广告的首要目的仍是宣传推广产品本身,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发生变化,他们想要的不是赤裸裸的产品宣传,而是带有审美感的艺术品。因此,美学要素要求影视广告必须考虑到广告构思中关于产品价值理念的表达以及审美情感的表露。现在许多影视广告中几乎找不到产品的任何图形符号,只会在屏幕的角落或者广告快要结束时出现一个产品的标志。这也存在一个弊端。如果该产品是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品牌,那么受众一看就能够明白产品信息。但如果该产品没有很高的知名度,那么受众看到的也只是一段欣赏性很高的视频,对产品的信息就会了解到很少。情感要素。影视广告的受众都是普通人,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与他们一样的人,做着与他们一样的工作,过着与他们一样的生活。因此,很多成功的影视广告都会选用普通人作为演员,然后以情感打动人,使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一来,受众就会从心里认可这个产品,从而树立产品品牌形象。无语言要素。无语言要素指的是非语言要素,主要是用一个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补充解释不熟悉的事物,起到的是对语言要素的补充作用。影视广告中的无语言要素主要是图形符号。图形符号自出现以来,就发挥着记录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作用。它相比文字来说更直接、形象,也更没有障碍,因此,对于产品的宣传效果更好。

2.影视广告中图形符号的视觉传达特点

随着人们要求的普遍提高,影视广告在进行产品宣传时,逐渐脱离以往单纯介绍产品使用价值的模式,而慢慢地将产品背后的社会价值或者文化内涵呈现出来。影视广告中利用越多的视觉图形,呈现效果就会更好。影视广告设计中的视觉要素。影视广告设计和平面设计密不可分,具体说来,前者是后者的延伸和进一步发展。对于平面广告设计来说,其呈现形式是静止的,是二维平面的,其构成主要是通过色彩、文字、图形等表现形式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要求组合在一起。这些视觉要素在影视广告设计中同样被应用到。不过,影视广告是将平面设计广告中的这些视觉元素通过处理,由二维平面、静止的空间过渡到三维立体、动态的空间,然而呈现给受众。影视广告中的视觉图形特征。影视广告中的图形都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在选择所使用的图形时,就必须从最终呈现的相关内容着手,充分考虑到图形内部的关联性与完整性,以便最后形成合力,共同体现产品的品牌形象。其整体视觉特征还有赖于二维平面图形的视觉特征。

3.影视广告中符号与图形符号的表达关系

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符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就影视广告而言,非语言符号即图形符号,图形和图像在产品信息内容传递和价值彰显方面极其重要。语言符号即文字和声音。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图形符号更加感性的,是知觉占主导地位的,也是更能体现出艺术美感的。图形符号与语言符号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为影视广告的主体内容服务,都力求能够达到一种与受众间的共识,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良好的产品宣传效果。

二、图形符号的导向性在影视广告设计中的作用

1.图形符号导向性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图形符号对全社会各个领域都具有普遍的导向作用。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可视化语言。也就是说,不论在任何地方,只要是这一类图形符号,我们看到他,就会联想到一致的可视化思维信息。具体说来,这主要是因为图形符号导向性的特点。高度的直观性。要想使影视广告能够瞬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起观众的共鸣,就必须使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认出广告中某些具有导向性的图形符号。这是由人们的视觉认知规律决定的。人们往往会首先注意到自己熟悉的东西,然后目光再转向其它对象。因此,成功的影视广告都会选择知名度高的图形符号来引导受众。这样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高度的“诉说”性。图形符号的导向性能够使得图形在没有文字辅助说明的情况下,向受众成功传递出图形想要表达的内在含义。其主要作用于受众的理性思考,然后通过感性的形式将可视化信息内化给受众,并输出。尤其是对于那些知名度高,又经久不衰的图形符号,其作用就更加明显。层次感与整合性。同一个类别的图形千变万化。因此,对于影视广告设计来说,如何选择相关的图形符号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选择时,必须要考虑到多层次和全方位。同一个信息,可以选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符号来表达。还要考虑,用哪一种图形符号能够既符合受众的审美需求,又能够最好地传递出产品的使用功能和社会功能。

2.符号消费与影视广告中图形符号导向性的关系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符号消费逐渐产生。一方面符号消费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符号消费也逐渐引起盲目消费等不健康的消费观。因此,必须积极促进影视广告和符号消费的融合发展,规范影视广告行业,引导受众正确理解影视广告中图形符号导向性,从而培育受众健康、绿色的消费观念。

3.影视广告中图形符号的自身导向性

由于影视广告中所选用的图形符号大都与产品相符,因此,其外形特点往往就具有很好的指向性。这是由受众的潜意识决定的。其相似度越高,具备的符号性就越强,表达效果就越好。这与人们高度的归纳总结能力分不开。人们总是能够将自己看到的简单形象与复杂商品联系起来,相反,又能够从复杂的商品形象联想到简单的几何形象。

4.影视广告中图形符号的声音导向性

影视广告与平面广告的两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声音和动态效果的使用。图形符号与声音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我们认为,声音不仅是受众的听觉感受,更可以促使受众延伸出相关联的图形画面,这就是图形符号的延伸。我们可以去体会一下,看一则无声的影视广告与有声音的影视广告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图形符号的声音在影视广告中的导向性作用。图形符号在影视广告设计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本身即具备一定的导向性,再加上其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和感染力,其成功运用能够使影视广告在收获艺术性、审美性的同时,充分激发起受众对于产品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方面的联想,从而实现良好的宣传效果。因此,研究好、利用好图形符号的导向性是影视广告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不仅可以给观众带来高度的视觉享受,还可以引导受众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使受众消费的积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刘步天.影视广告中图形符号的导向性视觉流程[J].设计,2012(10):6-7.

[2]白云.导向系统中的图形符号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周鸿.图形符号在广告传播中的视觉解读[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1(10):52-53.

影视广告论文范文6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广告营销业态、广告传播环境、广告传播方式和广告经营运作模式都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高校广告学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因应时展和行业需求进行适时地调整和改变。毕业设计在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华侨大学广告学专业为例,针对毕业设计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尝试对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以期探索出一套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实战性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

关键词: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人才培养

中国经济和广告业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广告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广告营销业态、广告传播环境、广告传播方式和广告经营运作模式都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数字化时代广告行业对广告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广告学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适时地调整和改变。

一、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广告学专业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既是对广告学专业学生四年专业理论学习一次全面总结,同时也是对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全方位检验,在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尚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毕业考核重“论文”轻“作品”,一些高校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考核仍然是以论文为主,学生作品创作能力的考核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应用价值较低,与广告行业实践严重脱节;三是指导教师队伍主要是以偏重理论教学的学院派教师为主,缺乏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业界专家的参与;四是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尚不健全,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一些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甚至是共用一套模板,采用同样的评价指标,而没有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符合毕业设计作品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华侨大学广告学专业创办于2008年,在2018年之前,一直是采用毕业论文的考核形式。但是,随着广告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一采用毕业论文考核形式的弊端日益凸显。由于广告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采取单一的、学理性的毕业论文考核形式,使得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以及由于缺乏有效的实践实训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从而无法适应数字化时代广告行业市场对广告人才的需求。基于此,迫切需要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对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进行改革,有助于更好地对接行业市场,推动校企合作,增强学生的广告实操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总体思路

(一)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目标任务

作为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突破口,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目标任务是适应数字化时代中国广告事业发展的需要,克服单一采用毕业论文的考核方式的弊端,结合广告学专业的特点和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制定出更加灵活、具有可操作性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调整和优化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推动广告学专业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项目制的实操训练和团队合作,对大学期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进行全面有效的总结和提升。

(二)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总体思路

华侨大学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按照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广告专业人才的目标要求,结合广告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教融合,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采取分阶段、渐进式的改革思路。第一阶段:以毕业论文为主、毕业设计为辅。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形式完成毕业考核,鼓励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部分学生创作广告作品完成毕业设计。第二阶段:以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论文为辅。要求学生按照真实企业或品牌提供的命题策略单,以个人或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作品的创作,鼓励学生真题真做。除了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之外,其他广告学专业学生一律要求做毕业设计。以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广告学专业学生为例,有资格参加毕业考核的学生共有69名,其中,有85.5%的学生(59名)选择做毕业设计,有14.5%的学生(10名)选择做毕业论文。第三阶段:全面实施实战型项目制毕业设计方案。要求所有广告学专业学生选择毕业设计这一毕业考核方式。学生自行组建团队,自行联系广告客户并获得相关项目,按照客户的要求完成毕业设计项目。同时邀请广告客户代表参加学生毕业设计答辩会的评审工作,学生面向广告客户进行现场提案。

三、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主要举措

(一)创建广告创意实训工作坊

2019年4月,创建广告创意实训工作坊。广告创意实训工作坊的工作目标是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拓展专业素养和提高实践技能的平台,积极对接广告业界,促进产学研结合,在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毕业设计、实习就业以及课题项目研究等方面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广告创意实训工作坊的指导教师团队主要由广告系的专任教师组成,学生团队则是以广告学专业学生为主,同时吸收广播电视学、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三个专业学生的加入,学生成员约60余人。自工作坊成立以来,工作坊教师指导2016级、2017级广告学专业学生创作完成了《连花伴青春——连花清瘟公益营销策划案》《爱可疯狂,安全至上——杜蕾斯校园营销策划案》《可比克品牌营销策划案》《卡尔顿新品推广策划案》《在逃公主——名创优品新品营销策划案》《大冒险家——达利乐虎校园营销策划案》《小膜仙探险记——膜法世家校园营销策划案》《愈见“快克”,守护天使——快克校园营销策划案》《京东便利店营销策划案》等20余件毕业设计作品。另外,依托广告创意实训工作坊这一平台,工作坊师生团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创青春”中国青年公益创意大赛、时报金犊奖、海峡两岸公益广告大赛等省级及以上级别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共获得123个奖项。

(二)制定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

2019年,为了规范华侨大学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提高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方案(试行)》。该方案明确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采取“创作作品+创作报告”的方式,由个人或组建团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毕业设计作品形式为广告营销策划案。通过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对广告学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全过程进行指导与考核。同时,基于广告行业的需求和广告学学科专业的特点,从选题来源、作品标准、作品类型、创作者人数、创作报告等方面对毕业设计提出具体的要求。1.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符合专业性、新颖性、实战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选题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原则上应尽量选择来自于行业的真命题。选题来源包括学生自己联系的项目命题、教师推荐的项目命题以及选题当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平面公益广告大赛暨全国大学生公益广告征集活动等全国性学科竞赛所提供的项目命题。在提交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和毕业设计作品等材料时需要附上详细的毕业设计项目命题策略单。2.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考核内容(1)毕业作品考核: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提交毕业作品,由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分别进行评审并给出成绩。(2)创作报告考核: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提交创作报告,由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分别进行评审并给出成绩。创作报告主要是从创作的背景和意义、作品阐释、创作的过程、创作心得等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3)毕业答辩考核:毕业答辩以现场提案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由毕业设计答辩评审组教师根据学生答辩的综合表现给出成绩。3.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评分标准制定合理的评分标准是保障毕业设计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中,针对毕业设计所涉及的毕业作品、创作报告和毕业答辩等三项考核内容,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评分细则和评分标准。策划案作品的评审主要是从作品的结构、内容、装帧设计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作为一份完整的策划案作品,大体上包括内容提要、市场环境分析、营销策略提案、创意设计执行提案、媒介投放提案、广告费用预算等六个部分,各部分所占的分值如下表所示。毕业设计答辩评审组参照以下三部分成绩综合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指导教师成绩(占40%)、评阅成绩(占20%)、答辩成绩(占40%),以上三个评分均以百分制记分,然后按规定折算成五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记分的总成绩。

(三)优化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广告学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除了《市场调研与统计分析》《电脑图文设计》《广告创意与策划》《广告文案写作》《影视广告创作》等实践课程之外,增设《广告全案项目实训》课程,旨在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为后续的毕业设计作品的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针对智能化、数字化时代广告营销业态和广告传播方式出现的新变化,增设《数字营销》《计算广告学》《人工智能与媒介文化》等课程。

四、结语

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考核采取论文和作品并行的方式,但以创作作品完成毕业设计考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高校广告学专业学生的选择。而且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创作毕业设计作品将会成为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主流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符合数字化时代广告业发展需要的广告人才和提高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毕业设计的开展宜让学生直接面对市场,与客户直接沟通、联系,了解客户的真实想法,实现客户的市场目标,进行实战练习。按照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遵循产教融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突出实战性,积极对接市场,选择来自于行业的真命题,“真题真做”。同时,把这种实战性较强的实践实训贯穿于平时的实践教学活动中,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创作作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从而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对于广告学专业学生而言,通过平时的实践实训,积累作品创作的经验,不断提升作品创作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为将来完成毕业设计考核任务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陈辉兴 单位: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2

1研究综述

如果能够通过毕业设计,在学校教育和实际的就业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必然能够造福于广告学专业的学生,也能真正实现毕业设计的目的和大学教育的初衷。目前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方案缺乏创造性,不符合实际需要,这恰是我们研究该课题的初衷。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电话访谈方法,以河南省内四所高校的广告学专业师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与电话访谈,研究得出如下的研究结论。

2研究结果分析

2.1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论文选题

据调查,毕业设计在选题上,大多是老师出题,学生选题。而这些题目往往是指导教师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或是根据广告学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而出的题目,这些选题通常理论性较强,缺少实践。因此,学生在接受毕业设计任务时,他们不仅难以把握论文选题研究的框架和思路,也很难通过毕业设计学到知识。

通过对我校广告专业毕业选题分析,笔者发现:首先,不少选题为概括性题目,如“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其次,题目理论性强,如“有限传播理论在当前网络广告环境中的应用”;再者,选题多年重复,不仅缺乏创新,也缺乏应用价值,如“植入式广告”论题;最后,许多老师在提供选题时,范围过大,这使学生往往摸不着方向。针对学生的调查显示,86.7%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题目理论性过强,并缺乏真实性和实践性,不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更不利于毕业设计教学目标的实现。

2.2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形式

当前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大多是一篇论文,外加一篇专业外文翻译。仔细考量,作为实践性最强以及与社会发展最密切的广告学专业,仅仅通过一篇论文来衡量学生四年所学,是远远不够的,根本体现不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广告学专业的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广告媒体策划等实践课程,决定了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必须包括对这些实践知识的运用。因此,当前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形式过于简单,不能有效地体现出学生四年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客观、科学的评估。这也助长了后期学生毕业设计流于形式的不正之风。

2.3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时间安排

据调查,70%以上的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开展的时间在第7学期,但是绝大部分学生论文写作时间都集中于第8学期,也就是最后一个学期。而第7、8学期除了考研学生外,大部分学生都在实习或找工作,学生找工作和毕业设计的时间重叠,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完成毕业设计,以致答辩前夕匆忙编造一篇,其质量可想而知。

以我校为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沿用工科院校多年的传统方式,毕业设计工作从第7学期开始,第8学期集中进行。在分配方式上,将学生分配给指导老师。由于毕业设计时间安排过于紧凑,导致实践性较强的毕业设计教学效果不太好。我们希望,未来的毕业设计改革能在时间上进行规划,避开学生找工作的时间;或寻找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将平时的实习实践选题纳入毕业设计创作中,从而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

2.4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方式

根据对我校部分已毕业的2012、2013级广告学专业学生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常以找工作为由请假离开学校,根本没有时间来应付毕业设计。而从论文指导老师方面来看,老师们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学生。尽管老师采取网络、电话等多种形式和学生联系,但有80%的学生不积极主动回复教师,也不按时汇报其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因此,毕业论文开展的效果不能保证,结果也就不尽如人意。并且还有许多学生阳奉阴违,表面上答应老师修改论文,但实际上却不执行,这样的情况很常见,也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

2.5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答辩形式

据调查,传统上,学生在进行广告学毕业设计答辩时往往是学生讲、老师听,然后提问题、评分。整个答辩环节都是围绕前期“虚拟的”理论性题目开展的。换句话说,整个毕业设计从选题到创作再到答辩,都没有体现出学生进行广告研究、广告实践方面的能力,也没有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对于老师来讲,他们感觉答辩只是走过场而已,因为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从一开始选题就没有太大的创新,换句话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深入研究,但是事到临头,却又没有时间修改。因此,毕业设计答辩的成效都是源于前期所有的工作组织和安排。

2.6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方法

据调查,现在大多高校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平时表现;二是论文题目、内容、研究框架、答辩环节的成绩给定。但是,却缺乏评价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材料,无法全面评价学生四年学习的表现,也无法通过毕业设计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就需要采取措施,不管是改变毕业设计的形式,还是改变毕业设计的内容,都必须保证学生在实践方面能力提高的同时,实现理论知识的提升。

2.7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监督机制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所有院校都制定了毕业设计相关的规章制度,也制定了多种毕业设计管理形式,如毕业设计抽查、答辩后抽查等。但是,每种方式都没有详细、明确的标准,更是缺乏在实践价值评定方面的标准。这就造成毕业设计管理仅限于检查毕业设计的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这也最终造成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积极性不高,也存在放任自流和疏于指导的现象。这就造成当前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流于形式,无法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也不能实现通过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的目标。

3总结

毕业设计不仅可以检阅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成果,也是学生在即将踏上工作岗位时的练兵,当然也是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作为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创新性学科,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如果单纯囿于理论框架去做,必将导致“理论脱离实践”。我们希望,如能对实践性较强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进行重新规划,必能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实践能力,实现毕业设计的教学目标。

作者:卢金婷

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3

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2014年又出台《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广告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交叉性学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避免教学与业界脱轨,是该专业在教学改革中一直探索的问题。文本将加拿大ISW中广泛采用的BOPPPS教学模式引入至“工作室制”模式中,力求建构对广告学专业有实践意义的创新教学模式。

一、“BOPPPS”和“工作室制”结合的必要性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欧洲,魏玛国立包豪斯学院成立,开设了多个不同专业的工作坊,更侧重“做中学”,主张在短时间内让参与者获得实操经验,并学会协作,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挑战性目标而获取知识,这一模式是欧洲率先进行现代设计教育改革的成果。“BOPPPS”教学模式由加拿大教师培训(ISW)广泛采用,整个模式包含引言、教学目标、摸底、参与式互动教学、检验评估和总结六大要素,注重学生的中心地位,倡导建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联系,该模式鼓励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能充分提高其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使得学生能更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很多研究者对这两个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提出诸多看法,虽然提出的研究角度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一致认为这两个模型有利于人才培养。广告学是一门交叉性、应用型的学科,将“BOPPPS模式”和“工作室制”进行结合符合其培养需求,具有必要性。

(一)强化实践性。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认为知识掌握程度不高的原因中,“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度不高”的比重位居第一,教师希望增加的课程中“实践操作类”的比重位居第一。基于BOPPPS模式的工作坊项目教学模式将带入更多的实践性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满足教学的实践性需求。

(二)建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又称作结构主义,注重基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在该理论的影响下形成的工作坊项目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并在BOPPPS教学模式基础下完成多个阶段的学习,全程基本是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把课堂交到学生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项目实践中提早切身体验业界规则和要求。

(三)以“赛”做项目,增长实战经验。该模式将竞赛作为项目教学内容,“以赛促教”十分适合工作室制,加之引入BOPPPS模型,使学生更直观地参与到实践操作中。例如,根据课程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参赛题目,之后师生共同完成比赛内容,细化比赛流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既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也能积累一些荣誉,提高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四)在“互评”中不断修订,提升教学体验。在该模型中制定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考核评估体系,每个项目结束后,都会让学生与教师互评,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另一方面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加强师资建设,新模式也在不断修订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升。

(五)打破教学壁垒,教学接轨就业。通过将BOPPPS与工作室制结合,教学过程中打破学科界限,针对不同实践部分邀请不同院校不同学科的教师来授课,比如市场营销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教师,同时打破了业界与校园的界限,尤其针对具有市场导向的项目教学,可以邀请业界精英甚至广告主来进行指导,该模式为教师设计了时间可控的教学环节,将教学与就业接轨。

二、基于BOPPPS模式下的工作坊项

目教学模式的建构及验证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分析了大量中外文献,问卷调研,组织学界头脑风暴,开展了较为深入的业界访谈,在深入了解教学需求后,将“BOPPPS模式”中教学过程的六个阶段与“工作室制”进行有机结合,建构了基于BOPPPS模式下的广告专业工作坊项目教学模式,其中包括引入(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六个阶段。同时,笔者将此模式运用到实践教学中验证其可行性,发现并解决问题,为下次此模式的运用提供修订依据。

(一)模型的初步建构。经过以上调研工作,笔者对该模型进行了初步建构,如下图所示:该教学模式共包含六个环节:1.教学主题导入及学习目标确立(课前及课中进行):这两个环节交叉同时进行,教师选择线上学习平台教学主题,确立学习目标,吸引学生兴趣,使得学生关注点落在教学主题上。2.前测(课中进行):这一环节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检验,设置一些选择、填空、简答题等进行摸底,这之后有所侧重地讲解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率。3.参与式学习(课中进行):这一环节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学习重点难点,并对实践类课程内容(例如参与竞赛、使用设备、操作软件等)进行讲解与指导,全程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4.后测(课中及课下结合进行):这一环节即双向评估,根据评估标准,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效果评估,学生对教师教学授课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如下:学生评估标准(100分):①创意能力(20分)②专业知识掌握能力(10分)③专业技术能力(10分)④策划和组织能力(10分)⑤执行能力(10分)⑥沟通和协调能力(10分)⑦责任感(10分)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分)教师评估标准(100分):①授课态度。(10分)②备课情况。(10分)③授课内容合理性。(10分)④授课内容前沿性。(10分)⑤授课进度安排。(10分)⑥课堂互动性。(10分)⑦课堂趣味性。(10分)⑧讲授方法。(10分)⑨课下交流。(10分)⑩为人师表。(10分)5.总结(课中进行):教师对项目进行总结梳理,同时可以至线上平台,以便课下巩固及之后的考核。

(二)基于BOPPPS模式下的工作坊项目教学模式的验证。为了验证该模型的可操作性,笔者选择了《影视广告制作》这门课程进行实践验证。该课程共51课时,以大广赛题目作为项目主题,课时安排及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第一阶段:首先,教师在课前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学习通与该课程相关的视频片段以及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供学生预习;然后,教师对课前所内容进行简单讲解,导入教学主题,介绍大广赛相关内容和注意事项;最后,教师让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并按要求在课下完成小组的划分,本项目组成了十个小组,每组五人。第二阶段:在前测环节,教师将影视广告制作的概念、历史发展、制作流程及方法的相关基础知识制作成试卷在学习通上,在课上及时检验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情况,通过统计学生成绩发现大部分同学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但在实践流程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将在参与式学习中进行补充教学;在参与式学习环节,根据同学们的选择,发现大广赛中的三个题目较受欢迎,于是决定以这三个题目为主题,教师先对往届优秀作品进行赏析,让学生对该竞赛标准有一个大概的感知,然后邀请统计学、市场营销学相关教师讲解和指导市场调研,邀请业内影视广告制作专家做创意讲座,之后笔者对脚本、拍摄、剪辑等方面进行了指导,最终定稿后对作品进行了点评。第三阶段:后测,根据建立的双向评估体系中的评估标准进行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评估,总体情况良好;最后,教师对该课程的整个教学理论体系进行了总结梳理,同时到线上平台,以便课下的巩固,同时也为下次的教学提供经验。通过该课程的实践验证,教师和学生对该模式反响良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模型实践后的反思

通过实践教学验证,基于BOPPPS的工作坊项目教学模式在广告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首先,课时安排的随机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固定课时内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例如这次实践验证中的“视频修改”环节,只利用课上3课时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同学在课下进行未完成的工作。因此,课时安排上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安排教学课时。其次,小组能力划分的均衡性。教学中划分学习小组时,采取的是自愿组队,但后来发现这样并不能让组内每位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例如有些小组中有多位同学擅于摄像,而有些小组内普遍摄像技巧不足,这就出现了能力不均衡的情况,不利于项目教学的顺利开展。之后的划分可以采取老师指定和自愿组队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小组能力最优化。再次,指导教师人数不足。在此次的教学实践中,除了邀请部分其他学科教师讲授少量课时外,只有一位教师负责全程指导,由于学生所选主题不一,很难保证及时一对一沟通,应增加全程指导的教师人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最后,多平台教师授课有待进一步融合。在此次实践过程中,虽邀请其他专业和业内专家进行授课,但由于讲授一次后就不再指导,学生的接受度有限,课程内容和所做项目的结合度也有待提高,在以后的实践中需要与教师或业内人士加强沟通,力求备课充分。

四、结语

基于BOPPPS模式下的广告学专业工作坊项目教学模式实现了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本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符合时下的教学需求,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不断修订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梁晓琳.“BOPPPS”教学模式在管理会计课堂中的实践应用——利用“雨课堂”教学工具[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12):142-144.

[2]朱世敏.基于移动学习的BOPPPS对分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01):67-71.

[3]冯咏薇.智能互联技术+BOPPPS模式下的广告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以“广告文案”实训课为例[J].传媒,2019(08):79-82.

[4]许爱军,蒋新革.“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与概念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1):21-25.

影视广告论文范文7

课程内容陈旧,落后于影视动画的发展影视动画后期制作是影视动画制作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后期制作阶段包括画面剪辑、录制台词、配制音效、合成特效等。影视动画近些年来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它已经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单纯运用计算机软件编辑制作的方式,集电影、电视栏目、特效制作、影视广告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各校的影视动画后期制作课程也都普遍遵循了综合性的特点,将上述内容纳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其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在教学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却往往都是以电视栏目包装的制作为基本框架,教学中所列举的案例也多为电视或电影的片段。即使有些教师找到一些影视动画作品,但要么数量少,要么缺乏典型意义。总之,教学内容不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际层面都远远落后于影视动画的发展和教学的要求。

课程设置随意性太大,缺乏科学管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就目前影视动画课程在学科专业知识的覆盖面上都是比较齐备的。但是,当我们仔细审阅课程后发现,课程设置的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多数课程沿袭的是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因为影视动画专业的发展历史较短,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有限。很多专业课程甚至仅有一名教师。后期制作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给学生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在什么时间开设,都要先考虑到教师的具体因素。课程的设置一般没有客观的论证,也没有真正体现出课程结构系统化、科学化的要求。

教学环节简单化,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影视动画作品制作的前期阶段,都是以单一的个体片段存在的,各个独立的片段经过后期的“加工”处理之后,才能成为一部完善的影视作品。由此可见,影视动画后期的教学环节中,实践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学生通过动手将一些影视动画半成品“加工”成作品,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创作意义和深度。但是,在教学中,由于缺少影视动画的“半成品”,因此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素材非常匮乏。课堂上基本采用的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的方式,这种简单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非常不利。教学问题的产生往往有多种因素,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法途径等,我们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师资队伍和教学研究是最主要的原因。

首先,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难以胜任教学任务。教师的专业能力是课程建设的基本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课程建设的质量。目前国内只有十几所高校有影视动画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更是少之又少。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人数十分有限。其中,大部分毕业生流向了企业和公司,只有一少部分选择了留在高校,这就导致了影视动画专业课中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非本专业的毕业生,其中以美术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的居多,还有少部分来源于计算机专业。这就直接影响了包括影视后期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这样的师资队伍很难形成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也不太可能对课程进行比较深入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影视动画后期课的教师应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阅历,但是我们的教师都是在毕业后直接留在高校执教的,所以根本谈不上什么专业实践经验。这也是整个影视动画专业整体水平难以提高的症结所在。

其次,缺少教学研究和规律的科学总结,没有形成教学特色。经过几年的发展,各类高校影视动画专业的招生已经初具规模,教学管理日趋规范,教师队伍比较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就凸现出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学研究。我们在中国知网上进行了论文检索,从2008年至今,关于影视动画的研究论文总计541篇,其中涉及到教学研究的论文不足20篇。这个数字不仅与影视动画的发展现状不相符,更无法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我们与一些教师,特别青年教师探讨过这个问题。应该说,不论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提高专业整体水平的角度,大家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是明确的。但是在现实工作中,缺少学术带头人,没有科研氛围,教学的单兵作战等等,都大大限制了教师的科研发展。没有科研或者缺少系统的科研,使很多教师成了典型的“教书匠”,忙于教学却不能提高质量。

影视动画“后期制作”课程的整体架构

当前,国内高校影视动画后期制作教学课程各具特色,在课程的具体内容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来说,主要包括后期特效(AfterEffect)s、非线性编辑、视听语言等主要内容。“后期制作”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学生在学习了栏目策划、摄影、艺术创新思维、PhotoShop等课程,掌握了一定的影视前期制作的技能后,再学习后期制作。该课程一般设置在120学时左右,另有50学时的实践。影视动画后期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系统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深刻了解后期制作在影视制作流程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学习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熟练掌握并很好地运用数字合成系统及其他相关软件,并能进行影视动画后期合成及特效制作。同时,结合影视动画的发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影视动画制作与产业开发研究的人才。

从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我们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影视后期编辑软件。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后期剪辑制作软件EDIUS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并能够掌握基本的技能。一般在新闻中大量使用少于5秒的镜头,这就直接使用后期剪辑制作软件EDIUS来剪辑合成。为了更好的加深理解,将一些典型材料或学生自己拍摄的素材按照新闻片段的形式剪辑。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在使用软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课后布置相应的练习,使得学生能够深入的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二部分是蒙太奇思维。“蒙太奇”一词来源于法语,原意是装配、安装,后来被借用到电影中,指镜头组接的技巧手段,或叫画面的剪辑。蒙太奇思维方式作为一种创作观念,贯穿于节目制作的全过程,它的差异将直接影响节目的整体风格、构思和结构。通过对蒙太奇思维的讲解,学生对剪辑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使剪辑更加艺术化。第三部分是后期合成软件。AfterEffects是基于PC和MAC平台的后期合成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影视制作、栏目包装、电视广告、后期编辑及视频处理等领域。在影视节目片头、广告片及专题片、纪录片头的制作中选用非线性编辑为主比较合适。因为在影视节目片头和广告片中大量使用多层画面的运动、叠加、透明,画面的快、慢动作,三维动画、颜色的特殊处理,字幕的特殊处理等效果。在专题片和纪录片头中除了应用特技效果以外还大量使用长于5秒的镜头,这就需要后期剪辑制作软件EDIUS来实现它,而制作特效部分,要选用AfterEffects软件。虽然学生对AfterEffects软件感觉到很陌生,但是同属于Adobe公司旗下的软件已经接触了不少,这样他们对软件的界面及整体构架就不会感觉到陌生。于是我们采用“讲练结合”,在给学生讲述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的同时,引入成功案例的设计过程,同步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跟随老师演示同步模仿练习,听、练结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在学生掌握了AfterEffects的基本操作方法之后,我们会通过案例的模仿与分析加强学生对影视动画的理解,教学重点转化为强化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会安排学生制作一个综合案例,要求学生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为其制作一个宣传片,以此充分展示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独立制作的能力。影视动画后期这门课程,笔者利用自主探究、相互协作、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让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p#分页标题#e#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影视动画“后期制作”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