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中的兴趣激活

美术课堂中的兴趣激活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在基础美术教育中,要使全体性的实现成为可能,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中小学生美术课对学生的升学、谋职的影响微乎其微,美术学科要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保有一席之地,就应该注意使之与学生发生兴趣方面的关系。为了让美术成为本校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根据实地探究,找到以下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   在学校里,我经常收集各级各类有关美术比赛的信息,并认真地组织学生积极地参加。例如,每学期,我校都要举行现场书画赛,学生们都兴奋不已,获奖证书发到学生的手里,极大地鼓励着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创设了良好的校园美术专栏,收集本校学生的参赛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在走廊出入口处贴挂着部分师生的优秀书画作品,供学生观赏,使学生一踏进校园,便有一种美的熏陶,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创设丰富的文化情境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例如,在教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2课《红灯停,绿灯行》,本课以学生耳熟能详的交通术语“红灯停,绿灯行”作为课题切入,使得美术知识与社会常识水乳交融。   通过观察、记忆,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并掌握其表示的有关规定,引发学生对生活中应用美术的关注,培养学生关心社会情感,增强学生对社会经验的体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美术创作本身非常注重强调个性,个性是创造的第一生命力,在美术课堂中,要鼓励儿童个性化想象,给学生提供宽松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活动情境,鼓励和刺激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绝不用教师的认识、理解、意愿去约束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个性表现。例如,教学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穿花衣的热带鱼》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多媒体课件的活动情境,在愉快的乐声中,播放海底世界里各种热带鱼,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不由发出赞叹声:“哇,好美啊!”这时,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热带鱼外形特征,并要求待会儿给桌上已折好的热带鱼也穿上美丽的衣裳。欣赏结束了,同学们纷纷拿起自己手中的画笔,给桌上的热带鱼穿上千奇百怪、颜色各异的衣裳,我还请学生上讲台把自己所想到热带鱼的动态,试着向全体同学演一演,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他把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游动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想,只要我们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活泼天真个性,并创设有效的途径,美术课堂一定会充满别样生机和趣味。   四、让学生在玩中体验乐趣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我们应抓住他们的这个特点进行施教,大多数孩子都喜欢画画,可是往往在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指导下,在绘画的活动之前就布置一整串问题,然后对他们说:“你们去认真画吧!”那就像给孩子们戴上枷锁,使他们觉得画画很不自在,不能画自己想画的内容,这样孩子画起来一定没兴趣。如,在执教湘教版一年级上册《大家一起画》这课时,我依据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将学生带到教室外,来到户外操场上,采用游戏的方式,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分析。在操场,你可以利用哪些工具画画呢?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用树枝,有的说用石头,有的说用粉笔等。为了让学生不仅能画,而且还能把自己创作的感受用简短的话说给大家听,我让每小组分别选一名代表介绍本组创作的“作品”并进行评述,发表自己的感受,又让其他同学提出不同的意见,使学生从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热情。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方式可谓是人云亦云,正如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方式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从小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教学中废除千篇一律,照本宣科,满堂灌,提倡因人施教、深入浅出,把深奥的道理用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形式传授,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才是高水准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