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和作文的整合思考

美术和作文的整合思考

 

一、先画后说,创设写作情景   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7—12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单纯依据语言叙述进行一定的思维操作,他们就会感到困难。写作之前引导学生画一些自己熟悉的景物、人物、动物、植物和物品等图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为学生创设了生动逼真、色彩鲜艳的写作情境,丰富的写作素材,符合了学生的心理发展。例如,在布置写秋天的景色的作文前,教师不急于让学生口说秋天的景色或是动笔写秋天的景色,而是让他们拿出笔来画一下秋天的景色,引导他们回忆一下秋天时到哪个地方游玩过或是在电视或者画上照片上看过的秋天的美景,画出印象最深刻的或是觉得最美的镜头。学生们有的画了小区的一角,有的画了秋游,还有的画了乡下的秋天。教师找几个画得典型的学生展示他们的图画给其他同学看,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画,有的学生讲得兴味盎然,一些好词好句会脱口而出,这时教师一定要大力赞扬并组织学生用比较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所画的图意。其他同学一边看画一边听描述,感同身受,发言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教师这时再布置任务让各人先在学习小组里说给别的同学听,再写下来。   这样,学生兴奋起来,产生“我要说,我要写”的积极愿望,原先一碰到作文就咬着笔杆抓耳挠腮佴的学生写作文时头脑一片空白、钻牛角尖的情况就很少发生了,写作由负担转变成一种精神享受。之后,教师自然看到了一篇篇生动的小作文诞生。   二、借助插图,锻炼写作能力   一位语文教师介绍了自己借助插图来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鲜明的插图,有些插图课文中已做了细致的描绘,就无需再写。有些插图文中只是一笔带过,如《我的战友》一文中,插图上画的是被烈火烧身的情景。课文中只用‘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包住了’这句话作为描写。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自己观察画面,然后把画上的内容,如火苗的样子、被烈火烧的神态、手抓泥土的动作等仔细描绘出来。最后还要写一写此刻可能在想些什么,通过描写,学生更加强烈地感受忍受烈火烧身的惊人毅力,而且在把画变成话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309教材中也有很多课文没有配插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试着自己给课文配插图。学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复习课文内容,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给课文配插图,然后在画旁用自己的语言把画的内容或是寓意写下来。这种方法可以运用于学习一首古诗,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诗情画意,还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巩固了学过的知识。   三、大胆构图,展开想象翅膀   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特性是它的特点。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写想象作文能使他们自由的天性得到最大的发挥[1]377。正因为儿童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所以他们对画想象画非常感兴趣,能画出各种新奇的东西。   实习期间笔者有幸观摩了一堂生动有趣的二年级写话课。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世界漫画大师安东尼•布郎创作的一本画册《我爸爸》,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幅画并让学生说说画上都有那些内容为什么会把爸爸画成这样,例如有一幅画是穿着花睡袍的爸爸变成了一匹正在吃草的马,师问:“这幅图上爸爸在哪呢?”生答:“爸爸就是那匹马。”师问:“哦,那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生答:“因为马穿着爸爸的花睡衣。”师说:“哦,原来如此,你观察得可真仔细,那么请你也给这幅图配句话,你会怎么说呢?”生答:“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师说:“你真聪明,我们的书原文就是这样。”(出示原图和文字)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观察另一幅画得出结论“爸爸游得像鱼一样灵活”。讲到这里,教师突然顿了顿,问:“小朋友们的爸爸是什么样的,老师好想认识他们呀。下面你们也像安东尼•布朗一样画一画自己的爸爸吧。”学生本来在看完这本有趣的画册后兴致就很高已经跃跃欲试想要画画了,听老师一说便迅速动笔在纸上画起来。许多小朋友都画出了意想不到的精彩内容,他们的爸爸有各种各样的特点,有的让人惊叹不已,有的让人忍俊不禁,实在是感慨学生的想象能力。有一位学生把自己的爸爸画成了拎着包去上班的蜜蜂,并在旁边写道:“爸爸像蜜蜂一样勤劳”。教师对他的画和配文夸奖一番后,其他学生立刻也给自己的图画配上了文字并兴奋不已地和其他同学分享,教师又鼓励学生多写几句话来说说自己的爸爸,学生们便用童心童趣写出了真情实感的小片段。这样的方法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能力,为他们写出一篇好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大胆想象。   四、制作手工,激发写作兴趣   平淡枯燥的习作指导,小学生易于疲劳,常有厌烦之感。明代教育家王阳明对如何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抵儿童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公教童子,必使之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小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容易激发情趣,产生浓厚的表达欲,这时在语文中学到的读写知识。积累的词汇就会被积极地调动起来,聪明才智就会发挥出来[2]。   小学生热衷于动手进行手工制作,他们对于利用各种材料拼拼凑凑的兴趣往往要比正襟危坐聆听老师传授知识大得多。而在前种情境中,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做成的一系列手工作品还可以被当成作文训练的好材料。教师可在周末布置学生回家寻找一些旧物亲手做一些手工,做的时候要简要记一下制作步骤,然后在完成手工后写一篇小作文来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假期结束后,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和作文交给教师,得到教师表扬的学生可在班里当小老师教大家做。另外,教师把学生的手工作品当作装饰物放在教室窗台、墙壁上展示,把相对应的小作文打印好贴在手工作品旁以供学生参观了解。有些原本想敷衍了事胡乱做了一些手工或是作文写得不尽人意的学生赶紧亡羊补牢,尽量让自己的作品吸引眼球、得到赞扬。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用五谷杂粮在黑色的卡纸上粘出一座春天的农家小院,写出了《我的老家》;有的学生利用秋游时捡的树叶拼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凑成一个小小的动物园,写出了《动物园》;还有的小朋友把旧报纸剪成款式各异的时装,写出了《未来的时装设计师》……这项活动使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相当有益处。#p#分页标题#e#   五、绘画日记,培养审美意识   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作文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生活的。但是,很多学生处在美的生活中,却看不到美,更写不出美。   原因是他们缺乏审美的意识。他们对美的东西没有敏感性,缺乏感受力,所以就谈不上准确地理解美,生动地再现美。作文训练也是一种审美的训练,它要求学生到生活的海洋中寻找健康的素材。这些素材都带有美的因素,含有美的价值。作文选材,就需要学生从众多的材料中挖掘美、理解美,从中把握最美的内容。学生参加这样的审美活动,心灵就会受到陶冶[3]。   日记是作文的一种形式,让学生记日记可以锻炼小学生观察生活美和发现生活美的能力,但是小学生的年龄和心里特点决定他们往往会忽略。而且很多小学生因为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对作文的恐惧,认为写日记是一种强行增负行为。如果把文字日记换一种形式变成绘画日记,效果就会明显不一样。例如教师带着学生去公园赏花回来让学生们写一篇赏花日记,其实看到的花是很美的,但很多学生未必就能写出花的美来,如果让他们用笔画出花来,他们画的花特别美,有的学生还能突发奇想把花朵画成活灵活现的人物,这时再让他们写一写赏花日记,他们就能参照着自己的图画写出多姿多彩各式各样的花朵来。很多小学生喜欢看图画书,特别是有情节的连环画小人书,有时笔者在公交车上看到一群小学生围成一团全神贯注地看着其中一个人手上拿着的连环画,看到引人入胜之处还会笑得前俯后仰。这是为什么?原因就是连环画有情节有人物,它比文字的故事更直观易懂,所以它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何不从这一点入手让学生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记录生活的点滴,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通过一幅幅连环画表现出来,适当一些文字来描述一下。学生们每写完一篇绘画日记,教师都要及时批改、反馈、交流。经常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眼光去欣赏、去品味,发现更多的独到之处。每周全班交流一到二次,并挑选优秀的作品成班级绘画日记、作文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因为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将成为学生们不断上进的动力,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如此训练长期坚持下来,必定能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还能增加他们的审美意识,锻炼他们多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美。   实践证明,美术与作文的精彩结合体现了《语文课标》理念:“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美术与作文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寓写于乐,直观形象的作文训练形式,它不但打开了学生思路,帮助学生克服了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烦恼,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爱说爱写、会说会写、乐作文,并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培养了写作兴趣、求知欲望、审美意识和创造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中必备的能力。所以美术作文教学形式会对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产生变化,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学生惧怕作文的现状应该会得到极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