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漫人才培训模式定位释解

校园动漫人才培训模式定位释解

课程设置应定位为市场导向型

校企联合办学开展动漫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设置市场需求的专业,开设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培养市场需求的专门人才。专业设置,如动漫制作专业、影视动漫编导专业等;课程设置,如美术类课程、制作技术类课程、创作文化与文学修养类课程。市场导向型课程应该采取模块化、项目化、针对性的课程设置理念,即针对动漫专业的特定人才需求,将解决或回答生产实践、学科问题的同一类课程加以整合,以模块化的形式出现,并打破学科界限、教材界限,而以项目或案例作为载体重新编排课程。但无论怎样编排,课程的核心目的是依据理论,基于实践,解决问题。作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为突出的课程设置应该是项目课程的设置。

所谓项目是指围绕某一核心目标而形成的一系列工作任务的组合,这个目标是实现实际应用价值。所谓项目课程,就是结合某一学科,将理论知识同实际任务解决结合,设置特定情境,进行教育教学的课程。近似于案例解决类课程。项目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将人为切割的条块化的知识或理论通过案例或特定实际任务整合起来,使理论与实践实际结合起来,而不是传统的实践课作为理论课的简单延伸。项目课程一般又分为虚拟项目和实际项目两类。虚拟项目是指虚拟案例课,实际项目课程是真实的实际项目课程。虚拟项目可以在学生掌握一定理论与实践知识后,在校园里开设。实际项目课程可以在企业中以实际工作要求来实施。在项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将教育学中的关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教育目标融合到项目课程中,并采用特定的评价机制加以效果评价。如此,做到课程设置的真正校企联合。

教学模式应定位为全员参与型

为了让学生既能感受大学校园文化的厚重和严谨教学的精神,又能感受到企业与社会的实践、竞争与合作等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我们要动员学校和企业全员参与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各教学要素都按照特定规范融入灵活而规范的教育教学活动。为了做到规范,我们必须在学校、企业、政府之间签订合约,达成共识,并限定权利、责任与义务。只有权责利明晰,学生才会从中获益。由于校企联合培养涉及多个教育教学环节,因此需要一个系统、整合、有机,既有限定又有放权,既有要求又有激励的综合化的协调机制。这个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度方面。所谓制度就是对权利、责任、义务进行规定后的契约。是所有制度受众都要遵守的,具有强制属性。制定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应该包括权利、责任、义务的规范,应该包括职业资格认定内容,劳动用工内容,工资薪酬内容,继续教育内容,学习考核内容等一系列相互独立、紧密联系,互相补充、紧密配套的制度集合。二是机制方面。所谓机制,相对制度,是更加灵活,更具有针对性的一系列解决问题的预案。建立针对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各相关环节的有力机制是解决合作问题的有效方法。

建立由企业与学校联合人才培养所引发的各项相关机制,如企业与学校的利益补偿机制,政府投入机制,企业与学校投入与收益机制,企业免税与优惠机制,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人才资源的动态监控机制,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机制,校企合作与交流机制等。三是操作性方面。所谓操作性,就是将制度与机制如何落实到位,实施到具体实践的过程。操作性是用看得见、摸得着、可衡量成败的标准化的程序与方法来将制度与机制规定与说明的内容加以实施使之具体化。操作性方面的协调机制应该说明的是怎么做,怎么实现目标的问题。如,在校企联合培养动漫人才的过程中,在教育教学评价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做什么,都要具体加以说明。

评价机制应定位为能力形成型

评价机制是确保培养目标成功实现的保障,也是检验标准。校企联合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特征是人才的应用性能力培养,是打破学校与企业、社会的界限,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因此能否形成预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标尺。评价机制,无论社会性评价,还是学校评价,无论阶段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应以是否形成能力来衡量。衡量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具体方法既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项目或任务的完成情况,具体可以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商定。

作者:周幸子 单位:哈尔滨剑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