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商业化发展方向

电影的商业化发展方向

 

一、商业性是电影的本质属性   1895年12月28日,被电影界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究其原因,最根本就是在这次放映活动中,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开始售票。将这一天作为电影的诞生日,正是对电影商业性的确认。由此,电影的商业性是与生俱来的。   好莱坞电影的瞩目辉煌,就是对商业性作为电影的本质属性最有力的肯定。好莱坞电影是当代商业电影中的翘楚,雄霸世界电影票房,主导电影发展走向。90年代初期,好莱坞影片的产量不及全球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却收获了全球票房的70%;美国的影视和音像出版业,自1998年起,已经超越飞机制造和农业产出,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出口行业,成为美国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中国电影史,我们对电影商业化的态度是漠视的。“1979年前的中国电影是在和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国家垄断、产销分立、统购统销的电影工业体制中运作的,电影的商品属性几乎被全部遮蔽掉”。   [1]1979年之后,即使到了由第五代一手开创的较为辉煌的年代,《黄土地》《红高粱》的成功也主要是电影艺术的成就。而商业,则被放到了历史和记忆的回收站里。   改革开放以来,好莱坞的电影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好莱坞电影作为实践商业电影的代表,和原先我们固守的更加偏向艺术的电影有着巨大的区别。好莱坞电影给中国电影人带来了一种意识上的冲击,中国电影业开始尝试走向商业化电影的道路。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里,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以《英雄》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了商业大片时代。商业性在电影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在电影成为一个高成本的商品后,商业之于电影就如母乳之于婴儿,很难想象在现今,没有了商业的电影会成为什么状况。中国电影的繁荣景象,很大程度上是商业电影带来的,电影的发展和强盛,永远绕不开电影商业化的议题和过程。   二、中国商业化电影的模式初探   探索中国电影商业化的模式,绕不过张艺谋、陈凯歌。他们立在中国电影潮头,对于中国电影商业化的尝试,走在其他同行的前面,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先行者,对中国电影商业化的个中滋味,品味得尤为深刻。他们所代表的“第五代导演”这一群体立在时代的潮头,是整个中国电影的持牛耳者,从他们的创作和作品中或许我们能窥到中国电影在当下的现状和未来走势。   (一)“二平模式”   诸如香港电影人麦兆辉、庄文强与刘伟强的“铁三角”,大陆电影圈中也有一个类似的“三角”组合,与麦、庄、刘身份都是导演的组合不相同的是,大陆的“铁三角”是由一个制片商,一个发行商和一个导演组成的。由于其中俩人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平”字,我们暂且用“二平”的称呼来定义他们的合作方式。   其中一个“平”,指的是北京新画面影视公司的老总,张伟平。   张艺谋的铁杆投资人,1996年北京新画面影视公司始创就是为了张艺谋的电影。从1996年至今张艺谋的十一部作品,新画面都是投资制片的主角,二张也在很多场合下都表达了二人间的友谊之深重。《英雄》作为中国电影划时代的标签和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张伟平就是其幕后推手。另一个“平”是中国电影的官方掌舵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韩三平。在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时代,中影积极与新画面寻求合作,成为《英雄》的联合发行商,负责影片的中国区发行,在取得巨大利益之后,紧接着又与新画面联合推出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制片和发行的强强联合下,电影在票房上取得的辉煌成绩一时无二。   此后,三人再无此合作,甚至由于《三枪》的原因逐渐交恶。不过,“二平模式”给我们留下一种成功的电影商业运作模式以供参考:一个优秀的导演和一个有着充足资金的制片商再加上一个捻熟中国电影市场的发行商,三力齐发,无往不利。   (二)电影类型化   武侠之于中国,就像西部片之于美利坚一样,是独特的民族特色,也是最容易让世界电影市场接纳的。2000年,《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殊荣,一时风光无限。   《英雄》搭上《卧虎藏龙》之风,一个月之内,取得五千万美元的北美票房,蝉联全美票房排行冠军,这一亚洲电影在北美市场取得的奇迹,是张艺谋的成功,更把武侠片这一电影类型在世界范围内推向了一个巅峰。类型片容易取得观众的认可,因为它是基于常年的实践中逐渐完善的创作方法,已经经由考验和论证过的,对于电影的商业市场投放风险小,回报大。   (三)电影营销和市场运作   2002年,在张伟平的运作下,《英雄》在拍摄期间封杀所有宣传,把首映放在了人民大会堂,这是以往中国电影营销发行上从所未有的。随后的《十面埋伏》推陈出新,主动放弃“走四方”的宣传方式,用二千万打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个首映盛典。除此之外,张伟平语出惊人的话语也成了张艺谋电影最好的宣传口号。《英雄》上映前对四亿票房的预测吊足了大众对影片的期待;《十面埋伏》上映前“看了你不哭来找我”的豪言如雷贯耳。   虽然遗人以笑谈,但他知道,即使很多人会不喜欢这部电影,也会在强大的心理暗示和宣传攻势下,抵挡不住好奇心的诱惑买票走进影院,高票房的诞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张艺谋携《十面埋伏》再次飘红中国电影市场时,陈凯歌的心中难免不会波澜起伏。随之2005年年末推出大作《无极》。虽不能否认《霸王别姬》已然有了丰富的商业元素,但《无极》依然可以看作陈凯歌对商业电影第一次彻底放开的尝试。#p#分页标题#e#   《无极》也是至今最能代表国产大片营销特点和趋势。其从资本运作到制片管理再到影片发行营销都是在运用成熟的国际化标准来做的,且其营销过程中处处有创新:联合新媒体,与新浪合作推出电影网站,开辟电影论坛;与空中网合作开辟手机为载体的电影宣传新模式;此外,作为中影当年最大的投资项目和重点改革试点,官方给予了极大支持,登陆《新闻联播》的效应在当时演变成为一个社会话题。   三、商业与艺术的博弈:对中国电影商业化模式的思考   回顾多年来的中国电影商业化道路的探索,我们不仅要总结中国电影产业运作的成功模式,更要对这种模式进行深入反思。   电影走上商业化道路,制作条件的改善意味着电影在视觉上的华美和新奇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观众对影片内在的考量。张艺谋本身对色彩的把握和卓越的场面调控能力,常常使观众沉耽于镜头的画面所营造的视觉盛宴中。但是,张艺谋这种宏大绚丽的电影表现形式,不能掩盖《英雄》、《十面埋伏》等在艺术内涵和叙事手法上的缺陷和不足。《英雄》所谓“天下为公”的主题被苍白的叙事表述得举步维艰;《十面埋伏》中情义恩仇完全泯灭于诉述混乱的故事中。   陈凯歌同样面临着商业和艺术的平衡问题。1984年,刚刚走出校门的陈凯歌一举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黄土地》,接下来的《大阅兵》、《孩子王》让学术界对陈凯歌有了“银幕哲学家”的前缀。“陈凯歌的这些作品充满哲理意味,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哲理的思辨,以强烈的探求渴望和主题意识去观照我们所生存的周遭,并以深沉的历史思考和敏锐的哲理思辨解释了社会变迁的强烈情感”。[2]这个时期的陈凯歌处处彰显着一个精英知识分子的镜头对艺术的追求和表现,而商业似乎完全可以忽略。此后,从《霸王别姬》开始,陈凯歌开始进行电影商业化的尝试,有成功也有教训。   《无极》让陈凯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非议。大众的评论充盈着斥责和批评。对于陈凯歌“银幕哲学家”的认识也从这部电影后开始发生改变。“行至《无极》,他已经彻底完成了从一个精英知识分子到大众文化艺术家的转变”。[3]《无极》的故事和表现形式也是被人诟病最多的地方。陈凯歌事前为观众设定了三个命题:爱情、自由和命运,不仅无所指,更是无所谓。叙事缺乏逻辑,情节经不起推敲,说理不让人信服。即使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无极》给予陈凯歌更多的应是对商业电影制作的困惑和深深的思考。   陈凯歌的思考在寓示着一个早就摆在中国影人面前的问题:电影是要商业还是要艺术。张艺谋在面对这个问题时,用“一种堕落”来回答他对商业电影选择的态度。如今的张艺谋已然被人们看作完全的商业片导演。不过,陈凯歌的转变似乎就更加艰难。“他既想保住自己经营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思想,又不愿放弃世俗世界的名利和繁华”。[4]这也是第五代甚至整个中国大陆电影所面临的困惑,艺术和市场到底孰重孰轻,电影商业化是不是要摒弃艺术。   “世界上或许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将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如此的对立起来那就是认为拍一部艺术电影比商业电影更能体现电影人的艺术修养更能够确立自己在电影界的地位”。[5]张艺谋的“一种堕落”让人们收获了一部部可以走进影院的商业大作,也让人们彻底的给张艺谋冠上了商业导演的身份。而陈凯歌在努力保留自己知识分子精英的独立人格,又不愿舍弃电影的繁华名利时,《霸王别姬》的一时振奋,却由于《边走边唱》、《和你在一起》陷入了更深的泥沼中。《无极》可以看作陈凯歌对商业电影的倾心倾力之作。尽管非议至今未绝,但不可否认,这是陈凯歌对中国电影商业化发展一种有意义的探索,给中国电影的发展和产业化的成熟积累了经验和教训,使第五代导演和接下来的中国电影人再次面对商业电影时有了认识上的根本改变和创作上的大胆尝试。从这个先行的意义上说,《无极》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商业和艺术对于电影来说,并不是天然矛盾体的两面。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本身就具有商业和艺术的双重属性。商业对于好电影的诞生并不冲突,反之,电影离开商业,电影产业化和电影艺术的发展将会步履维艰。   中国电影,毫无疑问是需要商业电影的。中国电影人要做的,首先是观念的转变,从电影是纯艺术的误区中走出来。把中国导演去制作商业电影定义为“堕落”是张艺谋对自己一厢情愿的解释,商业电影的制作是每个导演,无论第五代以及后来人都不可避免的。成功的商业电影同样蕴涵着导演的艺术功底。   其次,观众对于商业电影的期待与目前中国电影制作水平和电影产业发展的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国产作品在艺术蕴含上的不足,故事构架的苍白和影片意蕴的丧失,一个好故事和一个有意义的价值导向是今后商业制作应当重点加强的。再者,版权问题和电影审查制度也是制约中国电影商业化发展的现实问题。大众享受着盗版带来的便利,给商业电影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滞后的电影分级制度迟迟摆不到桌面,电影审查成了一个官方机构的态度,这无疑会对商业电影造成伤害。第四,电影衍生品的开发不足。好莱坞电影赢利的大蛋糕中,票房仅占三分之一,更多的则是诸如电影碟片,原声音乐、相关玩具和纪念品等电影衍生品带来的收入,而类似的电影周边产业在中国则是刚刚起步。第五,电影人才的培养。第五代导演在中国电影舞台上风光二十多年,二十多年后,谁能扛起中国电影的大旗,目前还未有结论。而商业电影对于优秀导演的品牌效应依赖较为强烈,所以青年导演的成长和崛起对商业电影乃至中国电影的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与电影相关的营销和市场运作的人才也是需要培养和发掘的。第六,电影产业链亟待完善。制片、发行、放映等电影产业环节力量还不均衡,致使电影产业出现畸形发展。现在,放映环节即影院的数量成为最迫切的问题。  #p#分页标题#e# 因为银幕块数的不足,2008年就出现过为了《非诚勿扰》的如期上映而导致《叶问》的早早下幕。此外,电影产业的不完善,最明显的问题就是高票价,高票价制约了走进影院人数和观影的次数。   从《英雄》起,中国电影开始懂得商业,我们在后知后觉的当今,还要沿着懵懂的商业之路走下去。   中国电影的持续发展和壮大,票房就是硬道理,票房也是商业电影的重要体现。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和发展下,中国电影既要在国内市场与好莱坞的霸主地位抗衡,又要扩大自身的世界影响。在建设国家软实力的号召下,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壮大和发展将是摆在中国电影人和相关官员面前最迫切的任务,而中国电影商业化之路是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必由之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