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电影中的武术精神

古装电影中的武术精神

 

电影《卧虎藏龙》根据20世纪40年代武侠小说作家王度庐作品《卧虎藏龙》和《宝剑金钗》改编。电影上映至今,观众对《卧虎藏龙》的评价毁誉参半,虽然电影《卧虎藏龙》面对很多的质疑,但是凭借对故事结构、主题层次以及画面效果的精彩表达使其在奥斯卡提名并获得了众多奖项。除了绕肠百结的音乐、如梦如幻的背景之外,《卧虎藏龙》里宽容、坚忍的中国武德也征服了众多观众。   一、李安和王度庐先生对《卧虎藏龙》的阐释   王度庐先生的小说以悲情武侠主城,在作品中描述的更多的是江湖儿女情恨交织、人性的挣扎以及面对命运与世俗的无奈,作品中的人物情至缠绵悱恻,义至慷慨侠烈。在他的作品中很少有现代武侠小说对武打招式的描写,甚至觉得笔下的江湖平淡无奇,但是细读下去会感觉是一种自然的、现实的流露,更使人感同身受,这便是王度庐先生武侠作品以情取胜的特点。对武术细节的描述过少当然会缺乏对中国武术精神的展现,但是并不会影响其艺术性,而更易使人体会到一种现实之美和意境之美。   而对于制作电影的李安来说,则更需要从故事、画面、音效等多个方面展现《卧虎藏龙》中蕴含的各种因素。竹林打斗、深夜追逐等,都让《卧虎藏龙》即使作为单纯的一部武打片来看也是华丽的。从李慕白授徒、竹林追逐等场景的变换,中华武德这条暗线一直贯穿始终,也使放荡不羁的玉娇龙变成了思考武学的武者,《卧虎藏龙》以玉娇龙跳下玄桥为结局,是李慕白的坚持,是玉娇龙的升华,更是中华武术精神的胜利。   二、电影《卧虎藏龙》与中国武术精神的关系   李安说:“《卧虎藏龙》是我首次到内地拍摄的电影,也是我多年来一直想实现的梦想———置身于中华大地,得地利人和之优势,拍一部用心于传统文化与感情的武侠片。”中国是武术的根源,李安所讲的“地利人和”就是指中国武术能够在成就电影《卧虎藏龙》上发挥出很大优势,在结合特技效果后,场面的精彩与动作的美感在每一个观众心目中留下震撼。电影《卧虎藏龙》与中国武术精神的关系体现在这一点,即中国武术精神造就了电影《卧虎藏龙》,而电影《卧虎藏龙》将中国武术精神最大限度地展现在世界舞台上。   电影《卧虎藏龙》在国际上为展现中国武术精神迈出一大步。电影《卧虎藏龙》在西方受到的欢迎程度也说明了李安对中国武术精神的理解与制作更趋向于国际化,更易被西方人接受,简单的故事情节与华丽的场面在西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国传统的武术电影应该在这些方面进行反思。中国武术精神运用电影为媒介的传播大致上定位在三个时期:首先是功夫明星李小龙的电影使外国人知道了“功夫”一词;然后是《少林寺》的热播掀起了国内的功夫热,不仅影响了一代人,同时使民间的武术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电影《卧虎藏龙》的出现和影响与前两者不同,这部电影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了“功夫艺术”一词,在塑造打斗场面上更注重中国武术的风采与神韵,在剧情与人物思想的塑造上也更为注重突出中国武术精神讲究的精神与追求。   三、电影《卧虎藏龙》对中国武德的展现   电影《卧虎藏龙》抛弃了传统武打电影由复杂的故事结构贯穿起来的单纯的善恶争斗,而是赋予了深沉的哲理与寓意,能够让观众有所回味。在对中国武术精神的表现上,导演李安以及团队表现出了大师风范,无论是从电影角色的气质、故事人物的内涵还是从打斗招式与场景设计、兵器等方面看,这部电影都很好地体现出了中国武术精神的组成,可以说《卧虎藏龙》是在表现中国武术的外在修为,同时也注重中国武术精神的内在修为,表现形式集东西方自然美、画面美、暴力美于一体,为中国武术精神利用电影这一媒介在国际上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别开生面的道路。   (一)演员气质彰显武德追求   《卧虎藏龙》对人物独具匠心的刻画不仅彰显了李安影片中传承的人文气息,并且对展现中国武术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卧虎藏龙》的演员调用一直被质疑,提出李慕白扮演者的周润发在观众心中的不羁形象与所扮演的一代宗师有所不符,玉娇龙扮演者章子怡缺乏一份潇洒。这种质疑也许是因为国内对演员阵容的熟悉造成的,抛开以前对这些演员的印象,单纯地看这些演员在影片中的努力与尝试可以发现演员在武术展现方面的气质还是可圈可点的。   电影中的李慕白在影片开始便是一身青衣、一匹骏马,颇有中国武术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全片中看出李慕白是一个谦和、虚静、不争不辩之人,这也彰显了中国武德强调的“正心修身”。杨紫琼扮演的俞秀莲外柔内刚、心思缜密且怀有仁义之心,这份仁义便是中国武术精神中的武德,武德是打手与习武之人的区别,也是中国习武之人的必要素质。   (二)打斗场面展现中国武术种类与兵器   在《卧虎藏龙》中给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轻功”,但是事实上中国的武术文化与功夫并不是电影作品中华丽的招式与特技,现实中的武术发于防身、利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在于武艺、归于武德,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的老人们健身的太极就深得中国武术精神的精髓,当然就是现实的中国武术。但是中国武术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随着武术历史的发展长河形成了很多的流派并具有各具特色的兵器,这些在电影《卧虎藏龙》中都有所展示。在卧虎藏龙中主要的武戏在玉娇龙第一次偷走青冥宝剑后与俞秀莲的对决、玉娇龙在茶馆与江湖各路人物的争斗、玉娇龙与俞秀莲在镖局大厅的打斗以及竹林之战,在整部电影中对武术种类的展示种类繁多,从内家到外家,从拳术到武器都有很多展示,单单在镖局大厅一斗俞秀莲就使用了刀、枪、锏、棍、戟、钺等多种兵器,还有就是影片的导线———青冥剑。这一系列武术种类与兵器在影片中的出现与特技制作不仅给予观众一个武术的视觉盛宴,更加深了观众对中国武术精神的崇拜与向往,对中国武术精神在世界的展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p#分页标题#e#   (三)武戏场景设置   电影《卧虎藏龙》在武戏场景的设置上别具匠心。值得一提的是玉娇龙与俞秀莲在镖局大厅的打斗,镖局大厅是一个典型的练武场所,十八班武器陈列于大厅的武器架上,这种对中国武术传统场景的再现符合大众对练武场的印象。与之不同的是竹林之战,玉娇龙与李慕白的竹林之战恍如仙境,在打斗过程中将“飘逸”二字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两个场景迥然不同,但是都能使人对中国武术产生敬仰之情,传统的练武场符合人们的认知,觉得这就是现实中的习武的场所,而竹林之战则是对中国武术精神的一种升华,也可以证明电影对中国武术精神的展现不仅开拓了空间,更提供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四)影片剧情对中国武术精神的展现   中国武术精神不仅是外在的“功夫”,还是一种哲学,它融入了儒家、道家、墨家、五行、易经等学说,这些学说的融入使中国武术有了灵魂和生命,所以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这些哲学可以归结为武德,提倡人与人的和谐、修身养性、谦虚礼让、锄强扶弱,虽然一些传统的武术思想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再使用,但是仍旧具有自身的魅力。在电影《卧虎藏龙》中,许多细节都对中国武术精神作出了诠释,用那些武林中人的秉性体现出中国武术精神对习武之人的要求。   1.黄土岗打斗,李慕白以理服人。这是玉娇龙和李慕白的第一次见面:“你是谁?青冥剑为什么在你手里?”李慕白的气势一定震慑住了玉娇龙,加之自己偷了对方的剑理亏在先,以玉娇龙机敏善言居然也变得拙口拙舌:“你管得着吗?”“在下李慕白,青冥剑是我的剑。”以常人而论见到偷东西的小偷,当然是先抓住她拿回自己的东西,而李慕白则先把道理讲明,让对方无话可说,一身的正气,震人心魄。中国武德讲求坚韧,公正。李慕白的出现首先胜在武德的高位,武德崇高的一派宗师让初涉江湖的玉娇龙难忘项背。   2.古庙授徒,修炼内心,修炼武德。李慕白说:“李慕白就是虚名,宗派是虚名,剑法也是虚名,这把青冥剑还是虚名,一切都是人心的作用。”一句话点明了玉娇龙盗剑是由于放纵的心迹,还剑则是因为未泯灭的良知;宗派、剑法、青冥剑都是外在的东西,要在江湖立足,最重要的是修炼内心,修炼武德。玉娇龙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师娘碧眼狐狸的引导,对江湖世界的认识有所偏差,李慕白是要从根本上拨正她迷失的心路。   3.跳桥忏悔,传统武德在玉娇龙身上的苏醒。李慕白最终为救玉娇龙而死,而他的死也换来了玉娇龙的醒悟。故事的结局有点儿悲情的味道,但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圆满。李慕白在临死之际终于对俞秀莲道出了内心的情感,这对于李慕白来说是一种解脱。而铸成大错的玉娇龙,伤害了最关心她的人,最终也只能选择跳下悬崖表达自己的忏悔。影片以一个富有诗意的特写镜头描绘了玉娇龙飘然而下的情景,似乎在表明,对玉娇龙来说,她的生命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4.与俞秀莲的感情,体现一个武者“有信、有义”的武德。影片开始俞秀莲与李慕白便提到了得道,李慕白说“没有得道的喜悦”,他压抑着内心的感情,以至于他放弃修道,回到现实想和俞秀莲表白,这并不是说他放弃了得道的机会,而是得道的必经之路,这一段也让观众了解到李慕白的隐忍一直恪守的武德,即俞秀莲提到的“有信、有义”。当俞秀莲知道是玉娇龙偷了青冥剑后,为了玉娇龙也为了玉娇龙家人而没有当面揭穿,另外李慕白有几次杀玉娇龙的机会但都没有杀,这两个剧情展现出了武者的“仁者之心”:出手拿捏分寸,屈人之兵而不取人性命。影片中玉娇龙武功超过碧眼狐狸以及碧眼狐狸的死也对武术的追求做了最后的阐释:武术不是单纯地追求技艺,而是要修身养性。   四、结语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其中的武德在当今可以概括为“尚武崇德,修身养性”。电影《卧虎藏龙》在世界范围内为中国武术精神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展现出的不仅仅是唯美的画面更是对中国武术精神的传扬。   虽然真实的武术并没有电影作品中那样神乎其神,会给不太了解中国武术精神的人对中国武术造成一定的误解,但是电影是一种艺术,《卧虎藏龙》是宣传中国武术的一种手段,并且其中包含了中国武术的神韵与真谛,所以在展现中国武术精神方面,《卧虎藏龙》这部电影是功不可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