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新媒体中的广播文化体现

视听新媒体中的广播文化体现

 

2007年10月27日,由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广播电视学研究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承办的“广播电视学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广播电视学研究会年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此次论坛以当前数字视听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背景,探讨了视听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在产业结构、节目生产与营销、人才培养和文化影响等方面所面临的新问题,并从理论研究和媒体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在发展战略、行业类型和个案分析等不同层面,对广播电视的发展做了大量前瞻性的思考。来自广播电视学界、业界的众多理论研究者和媒体工作者在论坛期间进行了全面对话和深入交流,其思想的碰撞、观点的分享和认知的互动使多元与融合、突破与创新成为此次论坛的最大特征。   一、视听新媒体与广播电视教育改革   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广播电视专业教育者和多年从事实践工作的管理者一起探讨了视听新媒体时代对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如何推动广播电视教育改革的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高晓虹教授认为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应该继续坚持广播电视传统教育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同时不断丰富广播电视教育的内涵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新媒体的需求。高晓红教授将中国传媒大学在长期专业教育中确定的教学面向,归纳为六条线:写作线,培养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观摩线,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数量众多的优秀电视、电影、戏剧、话剧作品,积淀深厚的专业基础;英语线,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说话线,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理论线,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增强学生的后劲;创作线,鼓励学生独立创作广播电视作品,并积极进行国内和国际交流。   复旦大学孟建教授结合复旦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对综合性大学在新闻学院办广播电视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孟建教授认为复旦大学在四个方面探索了一些经验:第一,构建了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第二,修正了仅仅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目标,转变为理论和实践兼顾;第三,从业界到理论进行分层培养;第四,创立了高校、政府、媒体三方合作的共建模式。同时,孟建教授反思了目前综合性大学办广播电视专业的三个问题:第一,存在“饿不死、长不大、做不强”的问题;第二,存在如何更专业的问题;第三,存在如何迎接学科与媒体的双向汇流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周小普教授首先提出了对广播电视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第一,广播电视专业教育应该强调通识化教育,全面培养学生在人文、社会、艺术,包括自然学科方面的兴趣,使学生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第二,广播电视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专业划分与市场并不相关,学校教育尚未有效地与市场需求结合;第三,广播电视学是一个广义的领域,因而广播电视专业教育中电视新闻与电视艺术也不能截然分开。在此基础上,周小普教授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包括全校平台课、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素质课、部类平台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科研和实践环节。   华中科技大学石长顺教授对本校广播电视专业的基本情况和教育模式做了介绍,并强调了广播电视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要的教育特色在于:第一,广博的文理知识结构,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交叉学科的优势,开设大量平台课;第二,厚实的新闻采编基础,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三,全能的媒介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石长顺教授也对目前专业教育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认为提高写作能力和注重实践应该成为今后亟需加强的方面。   二、视听新媒体与广播电视理论创新   中国传媒大学赵玉明教授围绕广播电视研究和学科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将广播研究起步到广播电视学建立之间的历史分成了四个阶段,即缓慢起步(民国时期)、曲折前进(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恢复成长(改革开放以来至80年代末)以及走向成熟(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赵玉明教授认为,广播电视学是研究广播电视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的广播电视学的特点在于时代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旅游卫视总编辑、央视市场研究顾问靳智伟先生用丰富而有说服力的数据证明当前中国受众时间处于分割状态,从而导致中国电视竞争格局成为一种份额竞争。在此基础上,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理念与实践都发生了变化,靳智伟先生主张应该修改传统新闻的定义,将新闻看作大众关注或能引起大众关注的报道。   中国传媒大学高鑫教授对于时下研究的热点———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证,认为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是一种多重品格的真实,是创造性的真实,而非生活本身的真实,因为电视具有创造的潜能。通过对纪录片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高鑫教授认为对当代电视纪录片应该给予全新的理性界定,即以真实的纪录生活为主,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扮演和搬演的真实再现,甚或意象性的虚构,完成对真实创造性的诠释。   华中科技大学何志武副教授和石永军博士生分别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电视传播的两个个案进行了研究。何志武副教授运用质化研究的方法以“高官访谈”为例探讨了电视访谈的民主政治传播价值,认为“高官访谈”在为促进民主制度传递信息和搭建讨论平台方面是具有价值的,但此类节目价值的深化却常常受制于政府官员对社会稳定的担心。石永军则运用量化研究的方法以湖北经视社会影响力调查为例分析了媒体社会影响力的构成要素,认为频道综合影响力指数作为衡量频道影响力的标准,包括中观竞争力(频道入户率、频道满意度、频道观众规模、频道期待度、频道人气指数)和微观竞争力(频道栏目的竞争)两个方面。   三、视听新媒体与广播电视产业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对当代电视生存环境及发展趋势从六个视角进行了思考。其一、政治视角,电视的政治功能发生了极大转变,要求提升电视说服力;其二、市场视角,电视产业的相对滞后发展,要求提升电视竞争力;其三,社会视角,电视与观众传播关系的变化,要求提高电视公信力;其四、文化视角,电视建构社会文化的作用,要求提升电视影响力;其五、艺术视角,电视作为一门艺术,要求提升电视感染力;其六、科技视角,媒介新技术的发展,要求提升电视到达率。#p#分页标题#e#   清华大学陆地教授对当代中国电视媒体转型的原因、内容,以及由之而来的创新进行了全面的透析。陆地教授认为,传统业务与市场竞争加剧、广告经营模式后劲不足、观众总体规模下降是电视媒体转型的主要原因,而这种转型包括技术、业务、盈利模式、战略模式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陆地教授还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电视媒体在转型中创新的内容和途径。   华中科技大学石长顺教授和博士生周莉从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连续性和断裂性出发,对目前新兴媒体偏向于技术市场的趋势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兴媒体发展更应该重视公共传播,坚持以公众利益为核心价值。他们在报告中首先对传统媒体公共传播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并进一步对新兴媒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技术市场模式和公共传播模式作为新兴媒体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华东师范大学严三九教授则从新媒体手机电视的运营情况出发,探索了广播电视产业在新媒体领域的发展,认为手机电视的商业运作模式可以分为超市模式、独立运营模式和混合模式三种。手机电视的发展应该采用阶段化的运营策略,分为市场导入期、快速成长期、发展成熟期三个阶段。手机电视运营应该结合行业发展,而不能照搬传统的广播电视模式。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周小普教授也对我国视听新媒体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视听新媒体崛起背景下广播电视产业出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对策。而复旦大学孟建教授则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媒介融合浪潮下电视发展和媒介化社会构建的问题。   在此次论坛上,还有来自电视、新媒体、动画等领域的业界人士做了相关的报告,使得论坛的内容更加充实、多元。论坛期间,还召开了中国广播电视学研究会理事会议,批准新会员入会,决定下一届中国广播电视学研究会年会将在重庆大学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