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发展困难及措施

体育文化发展困难及措施

作者:黄梓东 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娱乐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担当繁荣民族文化的使命,又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贡献力量,很多项目已成为当地旅游的品牌。[1]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集健身、艺术、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显著的健身性、良好的观赏性、娱乐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海南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也是海南民族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良好资源,是海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对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成功的建设,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地位也逐步得到提升,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得到改善。我们在看到海南省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对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带来的挑战。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如何通过创新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路径,培养更多传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人才是民族体育工作者的研究方向。

一、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内涵

海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海南少数民族世代相传、有一定体育内涵或外延的人类社会活动的总称,是海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海南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沉淀的共同群体意识及行为方式,以及以指导和约束民族整体行为及民族行为的价值理念。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主要反映在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理念;规章管理制度、团队精神、创新意识、体育形象、民族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等方面。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不仅作用于少数民族的个体行为,而且作用于少数民族的整体行为,对少数民族体育的行为具有指导性与约束性。

二、发展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价值

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不仅可以改善民族群众个体的精神空间,还可以作为民族精神的感性表达,满足广大民族群众的审美能力,提高民族群众体质健康水平,丰富民族群众的精神生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粘合剂;是民族地区社会关系发展的调和器;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构建群众性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弘扬海南少数民族优秀体育文化,对于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民族体育运动,使民族群众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沐浴下,更多体现出了人文精神的价值,最终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民族群众,特别是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粘合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综合的民俗文化,它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不以高超复杂的技艺、深邃的思索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诸条件要求其对应公众,而是以普适的、自娱自乐的、消遣性与游戏性特征,迎合它所对应的民众。不必具有高水准的文化素质条件就可以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较直接的令人愉悦的主体情感的抒发和宣泄。[3]这是调和民族关系的一种内在表现,这种文化的整合与凝聚,它是建立在海南各族共同利益之上,是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艺术等多方面内容构成,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它最深厚的基础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和实现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活动。

(二)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强调的是各民族要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同心同德。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合关系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民族间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出现纷繁复杂的局面。各民族间的思想观念也发生深刻的变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新形势下发展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对引导各民族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事物,培养海南各族人民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有助于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形成尊重领导、关爱他人、维护公平、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道德风尚。

(三)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对海南经济发展能够产生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道德规范和文化环境,还为其提供文化资源和整合力量。[4]如:“三月三”可以培养黎族人民诚实守信、勤劳勇敢、敬老爱幼、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的优良品质,它对内是一种振奋民族精神的动力,对外是一种保持良好形象、与其他民族友好相处的品质,是使黎族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

(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地缘政治格局稳定的重要形式海南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黎族外,还有苗、回、藏、彝、壮、满等30多个民族;汉族人口为678.70万人,占总人口的82.7%,少数民族人口147.61万人,占总人口的17.3%。[4]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从它产生的那个时候起就与该民族的生产、生活、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融为一体,并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深入,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海南各民族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改善,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以其广泛的社会功能和鲜明时代感,起着振奋民族精神,维系民族情感,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与繁荣的重要作用。

三、海南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思考

(一)实现少数民族体育的现代转换在现代体育全球化趋势日益加速的今天,现代体育对各民族传统体育的冲击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少数民族体育是各民族长期积淀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因此,面对全球化的蔓延,我们既不能抵制现代体育,又不能抛弃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出路只能是进行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转型,发展出一种新型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少数民族体育的现代转型应该建立在自身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既要积极借鉴和发扬现代体育的先进理论和科学方法,又要充分借鉴现代体育的成功的管理制度和竞赛制度,实现现代体育与少数民族体育价值的统一与融合。[5]根据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程度和群众基础的不同,少数民族体育在进行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应该优先将一些民族特色鲜明、锻炼方式便捷、健身效果明显、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造。一方面,少数民族体育应该利用大型体育赛事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少数民族体育。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体育要与现代体育接轨,走向国际体育竞技舞台,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高级现代形态。#p#分页标题#e#

(二)海南省应加大力度筹划建设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海南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很快,并且得到了普及。但是,全省没有一个上规模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基地,无法正常开展训练和比赛。近几年海南省为了发展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选址3处,分别是琼中县、国兴中学、海口经济学院。但是相对于其他省份,海南省的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起步较晚且数量少。

(三)加大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拓展为旅游观光资源的力度海南应加大将民族体育文化拓展为旅游观光资源的力度,恢复与发展民族地区的节事活动,把既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又具有极强的参与性的原始古朴的民族民俗体育项目,努力保持民族体育的原生性、人文性、区域性特点的基础上,不断的挖掘整理、改造包装后搬上供游客观赏、体验参与的表演舞台,让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成为一种得天独厚的民族体育产业资源;也让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随着海南经济发展和旅游商贸活动日趋频繁,在经济市场的杠杆作用下得到了一定的传承。

(四)以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色为基点,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要将民族特色与民族地区现代化相结合,培养一批能适应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民族地区,要改变民族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把学业成绩作为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对有民族体育、手工艺、舞蹈等特长的学生,要进行适当倾斜。这样一方面既保留了传统,使其文化特色得到传承,并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培养了具有竞争力和少数民族现代适应性的专业人才,为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提供特色人才。

(五)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教育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要传承和发展,根本在于教育。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教育,既可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又可提高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水平,丰富学校体育内容。[6]大力普及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增进学生健康,还可帮助学生掌握行之有效并简单实用的健身术,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水平。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可让青少年从小就能了解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掌握更多的健身方法,加深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7]把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内容纳入教育体系,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教育机制是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少数民族学校应重点将本民族体育文化遗产开发为校本课程,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到学校体育活动中,既符合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要求,也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保护与传承。

(六)重视民族体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重点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政府在推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中,应加强具有民族体育教师队伍的培养,以提升少数民族体育师教学和实践水平。第一,提高体育教师待遇,促进教师社会地位提升。第二,多管齐下,培养少数民族体育师资队伍。通过建立完善的职业教师聘用、培训、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聘请民族艺人担任民族体育教师。

(七)挖掘海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体系的开发海南很多民族中学除了在学校文娱活动中增加民族体育和舞蹈的内容以外,其他的教育模式与普通汉族中学基本一样。海南少数民族学生在家里接受的是民族家庭教育,在学校接受主流文化教育,不同文化价值的冲击使学生在心理上有抵触情绪。在学校教育的内容上,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所占比例太少,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不够。单一的教育评价模式势必扼杀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的特色发展,无法满足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考虑地方民族文化的需求,突出民族特色,适当放权给地方政府教育部门,根据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课程的考核纳入到教育评价体系中来,这对引发民族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是有必要的。如小学开设民族手工艺课程,中学开设民族民间音乐和舞蹈课程,大学开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民族文学等课程。乡土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民族学生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其民族的归属感和爱国爱乡的热情。

四、结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更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对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的研究,有助于海南多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和发展,更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新形势下海南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面临困难和问题同在,这需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培养方式,稳步提升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育水平,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幸福欢快的生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