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化发展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文化发展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发展论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简述

世界上的众多团体和个人,他们常常为了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忙碌,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演和实践活动,将已经失传的或者有此趋势的传统技艺向周边展示,随着他们所处环境的不断变迁,手中的技艺和传统文化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得到了关注和发展,进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而有的依旧离开了我们。

二、国家文化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为了促进人类社会文化创新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主要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是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针对我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变,也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实际,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对待传统文化,使之符合文化发展的需要。保护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从国家文化战略实施的角度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促进我国文化创新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保护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具体表现,而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多样性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重要的核心内容。在我国,尤其是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尽管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在实际保护工作上的方法依然存在很多缺陷,最具特色的“貌合神离”的工作方式应该尽快转变。同时,我国从上到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的关系十分关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化划进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工作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我国经济和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文化认同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全文

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发展论文

1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社会与领导对其没有正确认识,没给予足够重视

对于文化工作,以乡村干部为主的一些干部并没有正确认识,觉得它并没有实际意义,因而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没有与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联系到一起。而且农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随着其物质生活的显著提高也在逐渐提高,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却没有足够的文化娱乐活动能够使生活更加充实。

1.2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能满足于文化下乡活动

当前,很多不断增加的群众文化活动如乒乓球、篮球、太极、舞蹈、瑜伽和秧歌等,都是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文艺下乡活动是由文化馆和文广新局组织的,虽然因其具备的特点被农民欢迎,但举办的频率并不频繁,农民群体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不能因这些贫乏的文化活动而得到满足。

1.3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其基础设施薄弱

在财政支出中,文化事业经费所占的比重偏低。建成文化站后,因为人员和经费等原因,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形式的发展与其所能提供的服务场所不符合。因为是由干部兼职管理农家书屋,导致其没有固定的开放时间,不能方便农民借阅书籍,其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阅读全文

高校组织文化发展论文

一、高校文化功能实现能力

1.高校文化传播功能实现能力。

文化与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就个体而言,文化不能通过遗传方式获得,文化的发展有赖于文化教育的推动。人类的教育是特有的社会现象,其产生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其载体是语言和文字的产生。学校作为文化传授机构,高效地传递着人类智慧和文化财富。今天,承担高等教育的学校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人类文化也通过固有的传播模式和当今的现代科技、互联网络等路径,实现了文化的立体、互动、多维、多向的传播。高校作为高层次的教育机构,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的功能。高校党组织应该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功能,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功能的实现能力。

2.高校文化选择功能实现能力。

学校的文化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和塑造人的过程。这就要求承担教育职责的学校,不仅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而且要有目的地选择和确定教育内容。我国的高校,其性质和培养目标决定了一定要选择教育内容,这是因为以下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因为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领导下的高校,必然是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这也就决定了高校的文化选择功能。二是因为受教育对象的认识和接受能力。就教育内容本身来讲,教育者一定要量度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差异,选择适当的内容开展教育活动,即今天所谓的“因材施教”。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在开放环境与信息社会条件下,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多元文化的撞击和交融,必然对高校教育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为了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多元文化影响的环境下,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识能力,高校教育必须进行教育内容的选择,即整合书本内容、时代内容、实际内容与相关内容,以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效果。以上这些,要求高校党组织着力提升高校的文化选择能力。

3.高校文化育人功能实现能力。

教育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系统工程,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本质要求。既然是育人,必然是有方向和目标的。高校教育以人为本,其应有之义是以育人为本,即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这里的涵义是,教育不仅是把知识通过媒介传播给受教育者,而且必须同时作到“以文化人”,即通过文化传承,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文化育人当然也是有方向的。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影响着每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高校担负着文化育人的职责,其方向和目标决定了要发挥“自觉”育人的功能,不能任由落后文化、不良文化的自发影响学生。也就是说,高校育人要发挥“自觉育人”的功能,有目的地消除落后文化、不良文化对学生的自发影响,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播先进文化、优秀文化,并以之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成为主导的文化形态。高校党组织不仅要有意识地强化文化育人的功能,而且也要着眼于文化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帮助学生树立对先进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从而从内外两个方面提升高校的文化育人能力。

阅读全文

高校体育文化发展论文

一、体育生活文化

体育生活文化是公民的基本体育权益,涵盖公民参与锻炼、竞技、欣赏、观看比赛等,是以体育为媒介,通过运动个体的运动方式,满足运动个体心智发展为目的的文化活动,是公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项恒定的态度和行为习惯,这就是体育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文明下的生活方式,既是人性使然,也是公民体现其存在价值的生命属性和社会活动,强调人性释放,尊重并促进公民的身心发展。体育生活方式能调节并改善人们由于现代文明所带来的饮食、营养、工作、社会交往、自身成长等多方面存在的不合理成份,对形成人类的健康生活、社会交往、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体育生活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休闲体育作为体育生活文化的必须成分,其涵盖诸如球类、田径类、体操类、武术类等,虽划分方法较多,但纵观其本质,都是依靠某种体育运动方式,获取运动个体的心理舒畅、释放劳动压力、缓解疲劳、改善体质、促进自然和睦、人人友善、自我和谐等终极目的。体育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国际性、渗透性特点,体育作为特殊的世界性通用语言,成为大学生交往的最佳手段,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能使参与者产生自主性、独立性、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公正的态度、集体协作的精神、开朗活泼的性格,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其崇尚新颖、追求时髦、引领潮流、力争前卫的追求,能够激发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求知共性。休闲体育还在满足时尚、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激发社会元素间的相互依赖需求,从而获取运动个体的心理安全享受,追求时尚成为规范的文化,激励社会进步。因此,营造氛围良好的社会文化,引领休闲体育,对于提升社会生活文化品味,促进生活文化多维度健康发展,休闲体育必定引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应该关注和活跃社区体育。家庭是社区的细胞,若干家庭的汇聚则促使社区的产生,社区体育是体育生活文化的基础元素。社区体育的开展成为维系现代生活方式,促进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生机的催化剂。学校体育是促进体育生活文化的必要保证,为了培养人的终身体育思想和体育习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开展。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大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由此可见,培养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和习惯是促进体育生活文化的持续发展的保证,而这离不开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加强。活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丰富体育生活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博大精深,改革开放使中国体育开始步入全球化的发展轨道。面对一个开放的时代,民族传统体育赖以存在的条件和基础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为促进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化,在保持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精华的前提下,吸收和接纳西方体育,融入现代体育元素,综合创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丰富体育生活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源。

二、体育形象文化

体育形象文化是围绕竞技体育而展开、以体育传播为手段、以体育成果为表现、以弘扬体育精神为旨归的体育文化。体育形象文化外在表现主要是树立国家形象。体育成为大学生交往的最佳手段之一,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能使参与者产生自主性、独立性、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公正的态度、集体协作的精神、开朗活泼的性格,进而使大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体育对创建优秀的国家形象具有独特的作用,体育运动可以强化国家的认同感。奥运会促进主办国政治经济发展,促进举办国和他国的全方位认知,为主办国提供了一个与外界进行文化沟通交流的平台。体育形象文化外在表现还在于体育精神的弘扬和顽强拼搏的体育精髓认同,体育形象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旋律的主脉。体育形象文化注重运动的团结协作,注重竞技的公平公正,注重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竞技体育强调竞赛过程的公平、公正,遵循神圣的竞赛规则,竞技体育运动中的竞争原则的示范、演绎、迁移有助于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是调和人际关系的先进文化枢纽。奥林匹克精神是对运动个体的进取、超越、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的期待,是对国家和平崛起的期待。当代中国,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祖国统一,认同一个中国,都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应该有效积极推进体育形象文化的稳健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体育强国,其为当今世界优势文化的主导呈现特点已成为代表国家与民族的显著特征,还应该完善并发展体育形象文化的良性传承机制,保持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强势劲头。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首先,为成就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及社会文明,要将其作为社会发展事业,远瞻规划,长期坚持,要在在坚持中完善,在完善中坚持,采用多元举办体育赛事模式,增强我国体育运动综合实力,充分发挥竞技体育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社会功能,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利用国际体育赛事促进体育国际交流,树立国家形象,建设具有标志性的公共体育文化设施和体育博物馆来展示和传播体育形象文化,举办国际和全国性体育赛事,建设体育城市,活跃体育形象文化,促进体育文化的繁荣,以满足人们对体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体育创意文化

体育创意文化,是一种围绕体育产业运作而生成的体育文化,它是体育与经济相结合,且与新技术相融合的产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及通信技术等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随着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深入,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新兴文化产业正在蓬勃兴起。新技术运用到体育文化产业之中,则促进了传统体育产业的升级,成为新兴体育文化产业的新的生长点、生长面或生长域,部分传统的体育文化产业将逐步走向衰微,而那些适应市场需求的体育文化业态将继续保持活力。此外,体育文化建设的支撑点除了要关注体育生活文化、体育形象文化和体育创意文化之外,还必须造就宏大卓越的体育文化队伍人才,这不仅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我们要实施“人才强国、强体”战略,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吸引、凝聚到体育文化事业中来。为此,还要依托多种教育模式,构建多层次的社会培训体系和多元化的人才开发体系,拓展人才培养途径,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合体育文化事业人才特点的人才引进、评价和流动机制,促进体育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作者:刘晓薇 刘晓云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体育教学部 北京科技大学体育教学部

阅读全文

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论文

1把握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发展特征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离不开世界文化的总潮流,只有面向世界的未来发展,才能求得自身的发展与繁荣。在对于人类发展未来的种种预测中,科技全球化无疑已成为人类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指示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前景。2001年和2006年,美国兰德公司分别发表了《全球技术革命:2015年生物/纳米/材料技术发展趋势及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简称《GTR2015》)和《2020年全球技术革命》(简称《GTR2020》)的技术预测报告《。GTR2015》的主要结论是: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正在加速生物科技、纳米科技、材料科技与信息科技的融合过程《。GTR2020》在《GTR2015》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度分析,从应用角度提出了到2020年可能形成的技术系统和产品的56项技术,并对排在前16位的技术进行了评估。这些技术将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国著名哲学家梁漱溟对于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生活的样法”,著名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V.巴尔诺也有类似的定义:“一种文化,是一群人共有的生活方式”(awayoflife)。在科技文明席卷全球的背景之下,文化创新的理论建构应当密切关注人类生活方式的演进,并以之作为决策的实践依据。《GTR2020》报告中所列举的任何一项技术都将为人类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影响。例如,在我国重要技术排序前10位的无线射频技术、无线通讯、数据传送技术以及无处不在的信息访问技术的发展,将创造一个能够随时随地以任何装置,透过无线网路与他人沟通,随处可进行各式各样的资料获取、处理的全新形态的社会。人际关系也开始出现经由各种资讯方式而建立的“虚拟”关系。虽然,人们早已开始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但是,当信息通讯科技与生物科技、材料科技等高新技术体系产生融合与互动后,将彻底地改变人类的行为模式,并通过科技发展的全球化力量影响社会运作模式,这一巨大的变化正在发展之中。在文化领域,这种新科技的发展趋势,透过多元化的产业应用,必将影响各国文化政策的总体取向,并在文化艺术的表现内容、传播形式及价值观念等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在第三代行动通讯系统(3G)、微波存取全球互通技术(WIMAX)以及无线射频技术(RFID)等高科技相互融合的基础之上,欧盟正在全方位推动“无间隙网络社会”(UbiquitousSociety),“Ubiquitous”是从拉丁文演化成的英文单词,有“everywhere,anywhere”的意思,在早期欧美所代表的是一种“神无所不在”的宗教观。而如今所指的“ubiquitous”指的是一种服务(service)、网络(network)无所不在、可随时取得的概念。在欧盟“i2010计划”(i2010-AEuropeanInformationSocietyforgrowthandemployment)中,欧盟执行委员会将提供“全面性、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与生活”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致力于通过高科技的普及化,考量新时代的文化发展需要,提供立足点平等与创造发展能力的机会,最终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美国更是将高科技发展的主旋律贯穿在文化内容中,以两部在2010年受到全球瞩目的电影《阿凡达》和《盗梦空间》为例《,阿凡达》集中呈现了当今世界顶尖技术研发的未来前景“,可穿戴计算机”“、军事机器人技术”、“大脑中植入芯片”“、无所不在的传感器”、“智能系统”、“迅速生物测定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影片中都得到了集中的展示。这部建立在世界先进影像制作技术基础上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部绝佳的公众科学素养教材,提高了人们对这些将要投入社会应用的高新科技的认知度。同时,影片也以面向人类发展未来的态度,在剧情中融入了对科技与人文之间矛盾的思考。如果说《阿凡达》所展示的科技类型是人类向外拓展自然空间所依托的技术系统,而另一部影片《盗梦空间》则展示了当今科技前沿领域对于人类内在空间的探索,表中所列举的“靶向给药技术”、“影响人类记忆力的药物”等生物、医疗技术是支持影片情节成立的依据,影片结尾将这种对于人类心理空间探索的思考留给了观众,引发人们对于科技是否能够改变人类意识的无限遐想。在美国,杰出的作家、导演以及其他文化艺术领域的精英会被诸如美国宇航局这样纯粹的科技部门请去当科学传播顾问,依靠艺术家的创作可以帮助公众理解科学家在推动技术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文化艺术界与科技领域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美国居于全球第一的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也使得美国的文化艺术创作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高科技趋势,对于科技发展前景与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亦成为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

2理解转型中的国家创新体系

在新科技革命对于现代社会的变革中,科学的知识体系已成为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为突出的意识形态,与之相伴而来的各种风险和道德问题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尖锐和突出。正如风险社会理论的创始人贝克所说“科学技术是造成当代风险的主要来源”。早在法国大革命以前,关于科技发展是否败坏了道德的问题,就已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关心的问题。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过积极影响的卢梭认为,历史上一切卑劣行为的根源都在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控制论之父、美国科学家维纳在论述由新技术发展所实现的新工业革命时就提出警告“: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刀,仅当人类生存的时间足够长时,我们才有可能进入为人类造福的时期。新工业革命可以毁灭人类,如果我们不去理智的利用它,它就有可能很快发展到这一地步。”一项新技术的应用会产生什么负面结果,它的潜在危险是什么,事前人们可能并不知道,或者认识不足。农药DDT是在使用了二三十年后,人们才知道它会在生物体内残留聚集,最终危及生命,并对环境有极大的污染和破坏,才停止使用。如果一项高科技的应用,要等到它的负效应完全显露出来之后,人们才去制止它,人类所要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目前,西方国家的政策界已经开始为扭转科技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失衡做出努力。美国在2000年的《科学与工程指标》中提供了一个新的“转型期美国科学政策”的框架。这一报告强调科学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功能,并强调要达成促进科学与社会其他部分相互协调发展的目标。科技为社会服务的政策转向,意味着科技发展的方向开始转向重视“以人为目标”的技术开发和应用。

这一新时期的科学政策,不仅标志着美国今后的科技发展导向,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各国的科技政策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视域和途径。面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全球性问题,我国也开始了对社会发展模式的重新定位: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与此同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设》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6年,国家面向2020年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2007年8月召开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国家创新体系面临一系列转型:即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型,生态文明理念逐渐在全社会的确立。这一转型是在反思传统的社会发展价值观所带来的人类生存和发展困境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发展新范式,体现了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进步。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效应已经证实: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可持续,也就没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应对新技术变革的文化政策取向

阅读全文

民族地区文化发展论文

一、云贵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概况

“云”即云南省简称,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其中白族、哈尼族、傣族等15个少数民族是云南特有的。据《云南年鉴-2012》,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达1545.18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3.37%。民族自治地方的土地面积为27.6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70.2%。1996年12月,云南在全国较早提出了建设“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的奋斗目标;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美誉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2000年云南明确提出“民族文化产业兴省”。近年来,“云南映象”、“丽江丽水金沙”、“大理风花雪月”、“云南民族村”等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理白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先后获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红河哈尼梯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贵”即贵州省简称,其中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55.5%。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347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1%。2011年,贵州提出了“依靠改革创新,建设文化强省”的基本思路。近年来,“多彩贵州”、“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等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从总体上看,云贵民族地区文化发展表现出资源优越、特色鲜明、产业后发、精品可塑、潜效可挖的特征和态势。

二、云贵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基本范式及其升级

(一)文化资源丰厚范式因发展而升级:死的文化资源向活的文化资本转变

云南一方面是人类的重要发祥地,是民族最多的省份,“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化、图腾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节日文化等。如在颜色上,白族尚白,彝族尚黑,傣族尚艳丽;在节日上,彝族有火把节,傣族有泼水节等,故拥有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蕴藏,价值镌永。另一方面,这些资源的整合利用水平较低,尤其是资本化程度极低,潜力待挖。如何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利用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培育、开发并形成民族文化产业,尤其是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云南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命题。诚如所指出的:“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也就是说,云南民族地区文化的“高文化含量”需要通过以资源、项目、创意、技术为纽带去激活、盘活。既保有传统文化之底蕴,根深叶茂;又兼具时尚元素之风采,与时俱进;更孕育创意产业之内容,创造价值。例如,原生态和市场化兼备的《云南映象》几乎成了云南文化的代名词,不仅成为云南的一张名片,也是中国的一张名片,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显然,充分挖掘和弘扬民族文化资源,着力推进内容创意化、配置市场化、运作产业化、手段科技化,是民族地区死的文化资源向活的文化资本转变的重要途径。

(二)文化旅游单一范式因全面而升级:单一低值业态向复合高值链条转变

对于文化旅游业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而言,一方面在资源环境有比较优势的情况下,由于重视文化旅游业,能产生较大的收益;另一方面,如果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建设,则会有负能量。此外,如果不培育相关产业,特别是忽视发展其他文化业态,那么单一的文化旅游业也就会基础不牢。正如所指出的,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近年来,贵州民族地区文化发展范式全面升级,特别是体现在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工程、文化科技工程和文化融合工程“三管齐下”上。英国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学者安迪•C•普拉特指出:文化产业与以文化形式出现的材料生产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活动有联系,在全球化时代构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包括内容的创意、生产输入、再生产和交易四个链环,相互交融构成庞大的文化产业生产体系。因此,贵州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必须在“链”上做文章。文化产业是由一系列产业链条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必须要有流畅的上下游产业,同时也需要有关联性强、互补性好的外围辅助产业的强有力的支撑。简而言之,就是上游出精品,中游有支撑,下游出效益,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互惠互利的作用。如今,贵州民族地区正在全面挖掘利用夜郎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沙滩文化及民族民间文化、原生态文化等资源,发展聚合、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文化产业链。黔东南苗族侗族文化产业集聚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文化产业集聚区、毕节彝族文化产业集聚区等复合高值链条正在酝酿形成。贵州正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平台,促进多民族特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民族影视、民族动漫、民族音乐等特色文化产业群;着力促进多民族文化与科技、创意、金融、贸易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延长文化产业链,提升文化附加值。此外,贵州民族地区一批文化企业将上市,一批文化投融资平台待建立,民族自治地方文化企业税费优惠政策正在落实。显然,单一低值业态向复合高值链条转变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阅读全文

残疾人福利文化发展论文

一、台湾地区残疾人福利文化的具体表现:日趋完善的福利制度

福利文化是福利制度的内驱动力,与此相对应,福利制度也是福利文化的具体外化。通常而言,围绕残疾人福利制度的构建主要有两个理论模型:一是个体模型,即将残疾的原因、责任归因于个人,其后果也由个人承担;第二是社会模型,将残疾视为个体与社会多元因素的结果,社会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与祖国大陆同文同宗的台湾地区毫无疑问选择了后者,并以立法形式加以确认和保障。这种努力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探索,以“一辈子照顾、无所不在的保护、全方位的服务”为宗旨目标。台湾地区自1980年制定出台《残障福利法》以来,又先后于1997年、2007年颁布施行《身心障碍者保护法》及《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围绕残疾人群的就业、培训、康复、无障碍参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陆续出台30多项法规,逐步在制度层面构建起日益完善的残疾人福利保障体系。《残障福利法》对于台湾地区残疾人的福利保障具有里程碑意义,其立法宗旨彻底改变了对残疾人进行单纯养护的传统观念及模式,进而转化为注重完善外部救济与扶助自立更生。从“授之以鱼”兼而“授之以渔”,不仅使残疾纯粹作为一种固有的家庭负担,获得了社会力量的分担和化解,更为残疾个体提高物质权利,进而实现人生价值、满足精神追求,提供了必要保障和可行途径。《残障福利法》施行18年间历经3次修订,扩大了残疾人的认定范围,将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老年痴呆者、自闭症、慢性精神病等也纳入保障对象。1997年颁布的《身心障碍者保护法》最大的立法价值在于: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残疾人群应负的各类责任,彰显了将残疾人纳入公平参与社会生活机会的核心价值;更认识到解决残疾人群的多重困境、多元需求,无法仅依靠单一的社会福利部门,因而创造“多重主管机关”概念,划清了不同部门在残疾人福利保障体系中的权责,强化分类规范和服务,重视构建个性化、在地化和小区化的保障模式。2007年制定的《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则是台湾地区在残疾人保障立法方面首次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一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2000年提出的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系统4大组成要素及所定身体功能结构8大分类,规划设立残疾人的认定种类和伤残等级,改变以往标准特殊化、定级不对等的情况。二是将残疾人家庭及其主要照顾者也纳入服务范围,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家庭生活质量。三是强调机会均等,以积极的福利取代消极的救助,以需求而非身份作为提供服务的主要依据,同时将残疾人福利体系从单纯的物质给予向公共服务、人身安全及居住权保障等相关领域拓展。《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施行以来也已进行3次修订,现有的116条条文在康复、就学、就业、养老及参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彰显残疾人享有的健康权、受教育权、就业权及经济安全、人身安全等权益,致力于为其提供全生涯式的服务保障。目前台湾地区对经相关专业评定并领有身心障碍证明的残疾人群,依据障碍类型及程度、家庭经济情况、服务需求、社会参与需求等因素,提供的福利及服务主要包括:

1.经济安全。

经济安全是残疾人拥有生存权、物质权的基本保障。《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残疾人的保险与就医、教育训练与辅导、生活维护与救济,应予保障,并扶助其自立与发展。”在实践中,除了对低收入残疾人群直接发放生活补助费、障碍年金,还按其残疾等级,在托育、养护、交通、辅具、重病医疗及保费、房屋租金及购房贷款利息等方面给予补贴。为使残疾人在其直系亲属或扶养者年迈时仍受到应有照顾及保障,促进残疾人财产有效管理,台湾地区重视推广残疾人财产信托制度,授权相关信托业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各种形式的财产信托服务,增强其抵御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2.就业支持。

实现就业是残疾人强化经济保障的重要支撑,更是其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台湾地区一是以“点面结合”的措施增加残疾人就业机会,在“面”上通过推行公私营机构的“定额录用制度”,开放合适岗位以保障残疾人拥有就业机会。在“点”上则针对有就业意愿但能力低下、无法参与竞争性就业的特殊人群,设立集培训、就业于一体的“庇护工场”,让其在获得薪资报酬的同时,也享有社会康复的机会。二是以专业化的服务增强残疾人就业能力,注重提供就业辅导和职业培训,通过成立协助残疾人就业的专职服务机构,在能力评估、岗位培训、就业信息、提供支持性就业方案等方面,为残疾人群提供专业化服务。

3.教育保障。

阅读全文

企业文化论文:企业管理文化发展思路

本文作者:马克兰 单位:吉林省湾沟林业局

在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天保工程的实施后,湾沟林业局局却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过量采伐,木材产量急剧下降,逐渐失去了产品的竞争优势,企业的生存发展陷入了困境,面对积困积贫的局面、严峻的形势和瞬息万变的市场商机,我们转变思维,抓住机遇,实现了早转快上,于上世纪90年代起,全力发展了水泥产业,通过强化管理,提前实现了“三年脱困、五年振兴”的奋斗目标。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局上下深化改革、严细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职工收入在第一个十年里,翻了两番,实现了湾林人想脱困、谋发展、盼振兴的良好愿望。———“十二五”开局之年,局党政与时俱进,紧紧围绕集团“三六九八”发展战略,科学谋划、严密实施了我局“二三五五”发展战略,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可以说,从建局以来的每一个重要阶段,无不凝聚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的集体智慧和力量。

在现场教学参观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典型———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及海澜集团后,我个人也切身体会到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无不体现了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相互融通、促进,形成了企业文化优势,这是企业战胜困难,取得战略决策胜利的无形力量。———以人为本,凝心聚力。中国古代的儒家,倡导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和为贵,中庸之道,以实现修己安人之目的,这也不可不理解为古代经营中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之理念。在现代学者眼中,非常突出地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企业哲学和价值导向,这是企业和员工获取共同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实践活动。

在湾沟林业局局所经历的改善积弱积贫局面和艰苦创业的艰辛及每一次决策发展过程中,无不凝聚着湾林人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的凝聚,练就了一支团结向上、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率先垂范的领导班子;练就了湾林人同舟共济、同呼吸、共命运的企业主人翁意识;练就了一支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的干部员工队伍,这是湾林实现未来不断、可持续、更好更快发展的宝贵财富。———以人为本,坚定信念。企业文化溶于企业管理之中,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对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认识的深化,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以经济力量的竞争、抗衡、较量的变化为背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就有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而湾沟林业局局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也提炼出了“青松”精神、“拼搏、创新、务实、奉献”的企业精神,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无不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目前,在集团“为国效力、为民造福”的核心价值观感召下,在湾沟林业局局“二三五五”发展战略号召下,全局上下将秉承吉林森工集团柏广新董事长“得道义利自来、得人心企自兴”之箴言,发扬踏实工作、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结合经济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员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将企业文化内化为全局上下每名干部员工做好本职工作、总结经验、爱岗敬业、献计献策的具体行动上来,真正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最终实现了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

谈了感想,还要有所作为:———要有恒心。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的做好它,就是不容易。我们所从事的岗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或多或少是有些重复的,关键是要在重复中能不能探查到一贯性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端正工作的态度,借鉴好的工作方法,为我所用,为局所用,积少成多,以实现学有所获,做有所得。———要聪明、勤奋、忠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