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人才培育现状及改进

高校美术人才培育现状及改进

 

美术教育对于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的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则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低碳、环保、附加值高等显著优势。不少地方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成为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行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朝阳产业和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文化作为单独一项列入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任务。各地方政府纷纷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力度,这预示着文化创意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而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地方高校美术院系源源不断地提供大批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除九大美院和31所独立院校外,各地有美术类专业的高校还有1400多家,每年输出几十万毕业生,但这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却存在不少问题,多年来,不少毕业生难以胜任创造性的美术专业工作,只得考虑改行就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人才培养的现状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而各地方高校美术院系的职能则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两个方面。高校美术院系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后,已经进入了内涵发展的新阶段。而检验内涵发展质量的一个显性指标就是师范和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能否顺利地进入学校或文化产业相关行业,并能独当一面。地方高校美术院系只有为所在区域的社会和经济文化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才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需要学校顺应社会发展大势,密切关注所在地区素质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对美术教育与艺术设计类人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为所在地区输送大批高素质的美术人才,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目前地方高校美术院系的办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与重点艺术高校相比,毋庸讳言,地方高校美术院系在地缘优势、办学美誉度、师资力量、生源质量、资金投入、硬件设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其中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努力加以解决。   二、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与教学要求不相适应   (1)师资队伍建设有些滞后。现在各校的美术专业普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皆强的双师型人才,要具备专业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甚至还要有经营管理经验。但是现状却不容乐观,一些学校教师队伍存在老化现象,一些人原来擅长绘画基础课教学,而现在面临着应用性、实践性课程教学,教学观念和手段、方法落后或陈旧,不能胜任当前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教学需要。   (2)用于教学的经费投入普遍不足。举办高级别的学术会议、资助教师外出进修和参观交流、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学、举办校内外艺术家作品展览、对师生的科研和艺术实践成果进行奖励、收藏校内外艺术家的作品用于教学等方面都需要资金投入,但经费常常难以落实到位。由于经费紧缺,许多活动安排只得减少或取消。   (3)专业实践实训条件不适应要求。师范生和应用型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能离开实习实训条件,但一些学校与应用性专业教学密切相关的实验室、工作室数量少,设施差;辅助教学人员配备不到位;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少、收费高,配合教学紧密度差等情况也客观存在。这使得学生动手实践训练效果不尽如人意。   2.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裹足不前   在目前的体制下,教职工能进不能出,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奖惩机制不落实,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优秀教师的引进,给教学质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生源素质较差,培养难度大   报考美术专业的学生中,文化素质和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偏少,这使得地方高校美术院系生源质量普遍偏低。同时,多年来一些省份在进行美术高考专业加试时,规定素描默画半身人像或头像,色彩默画一组静物,这种考试模式实行了多年,已导致严重后果,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专业基础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薄弱和缺失,直接给高校专业教学造成困难。用机械而单一的考题选拔学生,学生只需通过死记硬背的办法掌握一点专业知识即可进入高校,致使学生入学后专业技能单一,创新创造意识薄弱,完全背离了艺术人才选拔培养的规律。这是导致地方高校美术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艺考生入学容易,也导致社会上艺考热持续升温,专业培训形成一种产业,一些中学受高考指挥棒的驱使,把大批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引导到艺考之路上来,大批量地向高校输送这种生源,使得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4.培养方案脱离实际   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兴起的今天,对于美术人才在专业素质方面有新的要求,而现有的一些培养计划存在着陈旧、落后的现象。一些新编制的培养方案,未经过深入中小学和文化产业第一线调查研究,这样的方案培养出的人才质量难以保证。   三、对策与建议   目前,地方高校美术院系既面临着发展机遇,又存在着种种问题需要解决。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理清思路,明确方向,锐意改革,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1.国家财政要加大对地方高校经费的投入力度   10年来,高等教育虽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如何提高培养质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地方高校。要使教育质量得到提高,政府必须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投入,切实增加生均教学经费,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办学条件,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与理工科相比,美术专业办学成本相对较低,只要有所投入,即能看出显著成效。  #p#分页标题#e# 2.加快地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进度   要改革教师业绩的考评机制和考评标准,同时应辅以退出机制。培养创新型应用性人才,提升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是关键,建设一支热爱教育事业,能恪尽职守,教学研究与创新、艺术实践与创造能力都较强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要改革对高校重论文成果,轻实践成果、轻教学实绩的评价机制,平衡好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能力要求,同时把对师德师风的考察落到实处,让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强、能为人师表的教师受尊重、得实惠、有地位。要充分利用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学生作业展览、教师专业实践成果考核等形式对教师的师德、艺德、教学能力、艺术实践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对符合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应在职称晋升、进修、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   3.改革招生考试模式   改革招生考试模式是优化地方高校生源质量的必要措施。必须改变已实行多年的美术高考专业加试试题形式模式化、单一化的做法。无论是素描还是色彩试题,应重在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和技法的掌握情况,此外,应当增加速写和命题创意的试题,重在考察学生观察、表现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要让各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必须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必须从招生环节开始。放手让各校用自己的方法自主命题选拔学生,办学声誉好的学校能招到学生,否则就难以招到学生,这既符合优胜劣汰的原则,又符合艺术专业的办学规律。   4.培养计划和育人机制要与时俱进   目前,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出路一是应聘就业,二是创业,三是改行从事其他职业。学生应聘就业面对的多为民办学校和文化创意产业类的企业,这些单位需要的是素质优良,能为其创造效益的人才。因此,学生既要学有专长,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创新能力、语言文字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那种单纯注重专业能力培养的育人模式已不能适应今天的要求,必须要围绕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做出调整。而学生如要自己创业,还需要具有创业的素质和条件。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社会发展给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课题。作为办学者,要时时关注人才市场,关注素质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走向,不失时机地调整培养计划,办出新专业,开出新课程,提出新理念,有针对性地优化育人方法。学生的实践、实训离不开与社会上的学校和文化企业接轨,要广开渠道,建立校内外多渠道育人机制,采用多种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既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又能利用大量课外时间给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提供各种平台。让学生在校期间多见习、多实践,在观摩、交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成为学校和文化创意产业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除了要在校外建立一批实习基地,还应当积极做好校内基地的建设,尤其是建在校内的校企联办实习基地,与教学结合得更为紧密,效率更高,学生受益更多。   结语   总之,中小学素质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只要我们以人为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拓进取的勇气去面对困难和问题,务实创新,真抓实干,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就能探索到一条新形势下培养美术人才的路径,为素质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做出地方高校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