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课教改分析

英语专业课教改分析

 

新升本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新生力量,以升本为契机,除了发挥现有学科的专业优势,它们还不断加大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的建设力度,为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止2011年,河南省内新升本院校在数量上已达38所。面对新一轮大学教学改革,新升本院校在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还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与省内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升本院校面临许多发展困境。其中,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英美概况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并在我省有代表性的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的师生中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广泛收集有关该课程开设现状和效果信息。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多数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概况》课程建设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导致了该课程对英语专业人才在文化素质方面的培养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新升本院校《英美概况》课的教学面临着急待改革的任务。   一、新升本院校《英美概况》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   《英美概况》是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英美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于这门课信息量大,涉及面宽,内容纷杂,在教学中难免遇到困难。   其一,教师要上好这门课,除必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还必须对英美国家的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最好有在国外生活学习的经历,这样在上课时才能游刃有余。但目前大多数新升本院校的教师很难做到这点。   其二,新升本院校大都沿袭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生动地、大量地并多渠道地向学生传输信息,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往往感觉枯燥无味。学生在学习一年之后,对英美国家的整体印象仍然模糊不清,收效甚微。   2.课时量设置严重不足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本科四学年总课时要求压缩,一些新升本院校迫于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增加实用性知识课程的压力,不得不减少《英美概况》课程的课时量。几乎所有的本科院校的外语学院《英美概况》课只安排一学年,每周2学时,按一个学年36周教学时间计算,总课时约为72课时。除去考试复习,实际还不足72课时。另外大部分新升本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沿用了一般本科的课程设置,致使72课时全部用于文化知识和理论的讲解,没有专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课。《英美概况》课时量的严重不足使得一些必要的教学环节无法在课堂上进行,此外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些弊端,由于过分强调课程的理论性和教师的讲解,忽视了学习者的主动性以及对英美文化现象的理解分析能力,导致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欠缺,在语言实际交际中,不能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接受信息。并致使理论与实践、学和用脱节,造成人流、物流和知识流的极大浪费,学生厌学,教师厌教。   3.教材存在不足   据笔者调查,新升本院校《英美概况》课使用的教材主要有:来安方编著的《英美概况》(大象出版社);朱永涛主编的《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奎武主编的《英美概况》(吉林科学出版社);许鲁之主编的《新编英美概况》(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温洪瑞、李雪珍主编的《英美概况》(山东大学出版社);王恩铭主编的《英语国家概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这些教材的共同特点是“大而全”。其优点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知识,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西方文化的窗户。   缺点是课文长、生词多、信息堆砌、内容覆盖面太大,反而让教师和学生“教学两难”,望而生畏。另外几乎所有新升本院校的《英美概况》课只安排一学年,时间短,内容多,备课量大,教师讲课只能蜻蜓点水,或只选其中几个章节讲,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同时在这个阶段,国际国内在文化教学、外语教学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新的理论层出不穷,新的观点不断涌现,一本教材沿用十几年肯定不适合发展形势。   二、新升本院校《英美概况》课教学改革的措施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新升本院校在对传统本科院校教学模式进行借鉴的同时,要根据自身特点,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出既有扎实专业基础又合乎时代需要的合格外语人才。针对新升本院校《英美概况》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英美概况》课的改革措施。   1.改革教学内容   新编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具有较多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外,还要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首先要增加课时量。很明显,每周2个学时的课时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英美概况》课的教学需要,也无法满足社会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文化素质需求。要满足社会需求,改变这种现状,当务之急是增加《英美概况》的课时量。   新升本院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周增加1~2个学时,作为语言文化实践课,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其次要根据《英美概况》课的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材。新升本院校《英美概况》课的教材应该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当更具有针对性,以符合其培养目标。每种教材都有其局限性。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尽量选择内容新颖、丰富和紧跟时代节拍的教材。其次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时,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让学生有一个逐渐适应的学习过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补充课外内容或编写教材,对现有教材进行深化拓展,以适应学生将来考研和专业八级考试的需要。#p#分页标题#e#   新升本院校要根据专业的要求与特点,结合培养目标,在《英美概况》课的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语言文化实践课的比重。教师可以增加关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内容,并介绍一些交际技巧,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演练。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指导者、组织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   在实践课上,教师还可以组织有外教参与的英文情境剧表演、英语文化知识竞赛、英文诗歌朗诵赛和英文辩论赛等,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在“玩中学”。通过实践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获取僵化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灵活使用语言的技能。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新升本院校在《英美概况》课的教学中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师偏重于对教材的讲解,忽视对课外内容的补充和课堂互动。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课本知识,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或与其他同学交流思想。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遏制,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一堂课结束,学生虽然记了一些笔记,但是对知识点的认识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不能深入理解东西方差异,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训练几乎为零。鉴于此,《英美概况》课的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   多媒体辅助《英美概况》课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情境设计,并利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置身于这种情景中。创设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对知识进行重建、改造和梳理,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比如在讲英美历史时,就可以播放《大国崛起》这样的纪录片,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对英美国家的历史、经济、文化和习俗有直观和感性的认识,随后还可以通过讨论和写影评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和巩固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讲美国南北战争时,可以放映《乱世佳人》,通过观影,学生既可以了解美国内战的背景,又可以从女主人公的身上发现美国人所崇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爱情观。另外还可以根据影片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人生、体验美国文化、体验中西文化差异,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另外在讲到西方节日时,可以和中国节日联系在一起作对比研究,比如圣诞节和春节、情人节和七夕等。还可以在万圣节举办化妆舞会,在复活节进行滚彩蛋游戏。   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优美的英文歌曲,英文阅读书目,经典奥斯卡获奖影片,使学生全方位地接触英美文化,把学习当成一种游戏,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此外,教师还可以尝试研讨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前给学生布置讨论题。让他们利用课外时间去图书馆收集资料或上网查找信息,并将所搜集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制作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由他们自己选出组长,由组长组织和带领大家进行讨论。在主题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参与任何小组的讨论并进行指导。讨论结束后,各小组组长要进行汇报发言并辅以课件展示。   针对发言内容,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质疑,小组组长和其成员要针对问题进行解答或辩论。最后,教师根据各组的发言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通过同学的提问和老师的点评,学生既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又能发现自己的差距,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比如在讲英国外交政策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英美两国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英美会有特殊的关系?”通过查找资料,学生就会发现两国的历史渊源和共同点,包括语言、文化、习俗、通婚、政治和经济利益。在课堂上,通过辩论和激烈的思想碰撞,学生就会对英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大学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以指导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既打好语言基础和文化基础,又扩大视野,拓宽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革考核方式   大多数新升本院校在考核方式上依然沿用“一考定终身”的方法,只重视考核学生对知识和理论的掌握,不重视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核。这种方式显然已不适应培养目标的要求。文化对教学的另一个影响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上。《英美概况》课宜采用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学期论文、课后作业和情景剧表演等几个方面。考试采取正规考试的形式,采用名词解释、填空、多项选择、简答等形式考察学生对以英美为主的几个讲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各方面的熟悉与掌握情况,以及考察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对一些涉及所学国家问题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这种新的考核方式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这种新的外语教学体系和考核方式为培养学生成为英语专业水平高、同时又懂得如何恰当运用英语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三、结语   新升本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而言,其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培养目标和方法上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并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地调查研究。《英美概况》课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课程,基于上述《英美概况》教学存在的问题,新升本院校进行《英美概况》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其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又首当其冲。面对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新的社会需求,从事《英美概况》课教学的老师也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和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培养合格的外语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