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范例

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范文1

[关键词]英美文化;差异;文学评论;影响

文学作品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通过文学作品,人们可以表达情感,去体味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心灵的交流。英美文学作品以散文、小说、诗歌和戏剧为主,数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和精神食粮,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奠定了基础。从英美发展历史来看,两国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国家制度、经济水平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英美文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说,文化对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英美文学评论也是如此。

1英美文化差异概述

从影响性较大的因素来分析,英美文化差异主要有两个。首先,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国土面积较小,与外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相对较少,同时作为母语,英国人的英语发音相对清晰,加上受绅士文化的影响,英语给人一种字正腔圆的感觉。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受民族、他国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语言经过了有意或无意的改造,实用性较强,在交流过程中会对语言进行简化,更加贴近生活。通常情况下,对于非英语人士或者初学者来说,英国人讲的英语更容易理解,对于美国人的发音及语法结构,需要一定的基础或者一定的生活经验才能较容易理解。英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受地理环境和人文条件的影响,英国人在为人处事上更加谨慎,漫长的历史积淀、文化素质和思维方式等决定了英国男人非常注重绅士风度,他们在行为、思想上有自己的逻辑,在短时间内不会受到他人的影响。美国历史较短,同时移民较多,多数人思想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他们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和生活方式,在做事时往往讲求实效、顾虑较少。在人口组成上,英国人种相对单一,对外来文化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而美国人种复杂,接受外来文化的能力强,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两国产生的文学作品自然会存在较大的区别,这些区别会影响到英美文学评论。

2英美文学与英美文学评论

2.1英美文学概论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英美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学作品,成为世界人民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窗口。从英美文学发展情况来看,英国文学起步较早,同时英国文学对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英美文学以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和文学评论为主,大致经历了盎格鲁•撒克逊阶段、文艺复兴阶段、新古典主义文学阶段、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与现代主义文学这几个时期。就不同发展而言,在文学风格和整体特点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英国文学受地理条件、经济水平、宗教和历史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和开拓进取精神,这些在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都可以显现出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很多国家开始向美国移民,极大丰富了美国文化的多样性,不同的民族、语言相互融合,产生了新的文化背景和文学形式,美国文学发展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与此同时,英国文学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但是人口流动和多样化程度方面和美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从总体上来说,美国文学在形式表达上不受传统文化的束缚,有较强的情感色彩,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传播。

2.2英美文学评论

从定义上来说,英美文学评论是基于文学理论的指导,通过分析、评价和研究英美文学作品的内涵,揭示英美文学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实践活动。从内容上来看,英美文学评论主要针对英语文学作品,主要评论类型有散文评论、小说评论、诗歌评论和戏剧评论等形式。从形式来看,英美文学评论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其伴随英美文学的产生而产生,是对文学的广泛和深刻的剖析和研究。英美文学评论的主要方式,是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创作风格、思想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既为创作者提供了思考和研究的参考,还能帮助读者消除阅读障碍,提高其对英美文学的阅读和欣赏水平。可以说,文学评论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英美文学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通过分析和评价作品中的内涵、现实意义、风格特点等,让读者对相关的文学作品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彻,提升文学爱好者的文学鉴赏水平,为文学创作提供参考依据。和一般的文学作品分析不同,英美文学评论主要对作品的内涵及潜在价值进行探究。

3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3.1语言文化环境不同

从语言文化环境来看,英美两国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进而对于两国的文学评论造成深远影响。最直观的来说,受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外界因素的长期影响,英国和美国在语言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变化。18世纪到19世纪末期,英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殖民国家,将英语传遍了全世界。19世纪末期,随着美国的强势崛起,逐渐取代英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英语成为两国乃至世界上的通用语言,但是两国在历史背景和民族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国语言的发展。英语逐渐分为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两种,在历史典故、谚语和表达的特征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在分析英美文学评论时要对不同的语境下使用的谚语、典故等有充分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刻地去理解不同语境下所代表的不同内涵。

3.2文化内涵差异

不同的历史背景形成截然不同的历史文化,英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文学作品发展上以厚重为主,反映在文学评论上可以看出英国文化评论存在较大的矛盾性,在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上后劲不足。比如莎士比亚的很多作品中,主人公都具有矛盾和纠结的特征,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文学评论者性格特点的反映。整体来说,英国文学评论较为保守,缺乏创新。与此对应的是,美国文化才200多年的历史,美国早期的文学作品受英国文化影响较大,但随着经济、人种、文化等方面的融合,美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人们更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在文学评论上也更加大胆,体现出了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同时具有较强的活力和生命力。

3.3人道主义差异

在很多英美文学作品中,人道主义精神较为常见。这种思想由资产阶级提出,主要用于维护人类的基本权利和利益。在两国的发展和长期演变中,人道主义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这是英美两国社会制度、深层内涵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英国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人道主义的理解相对狭隘,认知上缺乏创新。在文学评论中,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美国文化融合了多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在人道主义方面更加鲜明,文学评论家对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得更为透彻,普世价值观的思想较为浓厚,更容易被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接受。两国在人道主义认知上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其文学评论上的巨大不同。

4结语

总而言之,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是长期以来多种因素形成的,两国文学作品都有各自的风格和魅力。英国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文化方面相对严肃,文学作品相对严谨;美国建国较晚,在文化方面的束缚也相对较小,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些文化差异反映在文学评论上,彰显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特色。语言环境、文化内涵、人道主义精神、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深刻影响了英美文学评论。

参考文献

[1]曹振华,褚荣伟,陆雄文.英国文学作品中艺术文化的应用及其特征[J].南开管理评论,2013(4):91-95.

[2]刘建新.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文化差异及其对比[J].经济问题探索,2010(2):122-127.

[3]戚迪.英美文学参照下民族文学创作的文化认同差异分析[J].文化学刊,2018(4).

英美文学范文2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更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的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许多以理工科为特色的院校都开设有英语专业,许多没有开设英语专业的学校,面向非英语专业的选修课程中也有英美文学。这种形势下,我国的英语教学和科研得到了很大发展,英美文学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由于英美文学课程在我们国家开设时间较短,自然而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究其原因,许多问题的产生都是缺乏对本门课程的人文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这门课程教学的时候施以更多的人文审思。这样一来,这门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也有利于在搞好课程教学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培养目标。

一、英美文学的人文传统

英美文学课的人文性特点是由英美文学本身具有强烈的人文传统决定的。在西方文化中,“人文”一词是由“人文主义”(humanism)一词来的。从这个词原初的含义看,“人文主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希腊罗马古典学术的研究。当时,新兴的世俗学校开设了“人文学科”(studiohuma-na),它的内容就是希腊罗马传下来的各种世俗性古典学术。与这个意义密切相联系,“人文主义”还代表古典文化中所表现的与基督教神权学说相对立的人为一切中心的精神。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早期的希腊哲学就已孕育出了西方文明中科学和人文精神。希腊哲学“最初主要是对外在的自然感兴趣(自然哲学),只是逐渐地转向内部,转向人类本身而带有人文主义性质”。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名言就是古希腊人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露。对人的自我生命之价值和意义的肯定和探究,就是整个西方文化的人文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人文传统)决定了西方文学也自始至终回荡着人对自我灵魂的拷问之声,贯穿着深沉而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文精神。”这就是西方文学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英美文学作为西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表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这里就有一个文学传统的继承问题。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领袖T.S.艾略特说:“任何诗人,从事任何艺术的艺术家都不能独自享有其完整的意义。他的重要性、对他的评价同对已故诗人及艺术家的评价是联系在一起的。”西方文学从古代希腊、罗马开始,经过中世纪、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直到当代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人文传统就不曾终止过。

文学与人生有着密切关系,所以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人是文学描写的核心,展示人的生存状况、表现人的思想情感是文学的作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都是人生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奢侈品。谈到文学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作用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说,在风调雨顺的环境下,草木的生机总是欣欣向荣,长得枝条茂畅,“情感思想便是人的生机,生来就需要宣泄生长,发芽开花。有情感思想而不能表现,生机便遭到窒塞残损,好比一株发育不完全而呈病态的花草”。英美文学自然也着所有文学都普遍具有的表现人生的作用,这也是英美文学人文性的表现之一。美国文学虽然历史不长,但发展较快,尤其是20世纪以来,美国文学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翻译的第一首西方国家的诗歌就是美国诗人朗费罗的《人生颂》,这一选择也体现了我们很早就对美国文学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视。

二、人文审思视角下的教学误区分析

由于受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对英美文学的人文性认识不足,目前我国英美文学在教学方式和内容各方面还存在种种误区。首先,教学内容主次不分,主要表现在文学教学仍重视语言训练和知识传授,忽视文学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潜移默化作用。其次,教学方式模式化,主要表现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主宰着文学课教学,不能让学生结合文学理论多维地、立体地认识本来具有开放性的文学作品。

(一)教学内容主次倒置,把握不住文学课的精髓

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人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所以,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是文学教学的着重点和优先考虑的因素。与之相比,知识传授应该排在第二位。长期以来,开“文学史”课还是开“作品选读”课一直是我国英美文学教学界存在的争议问题。对英美文学课应该怎么组织教学,传授哪些内容,颇有分歧。宏观和系统是“文学史”强调的重点,而微观和具体是“作品选读”的着眼点,正是考虑到二者不能兼顾,又出现了“文学史+作品选读”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也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任课教师首先是讲授大量的文学史知识,然后对支离破碎的不系统的作品选段再作语言点分析,这就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教学背道而驰了。部分教师把英美文学误解为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课程是因为他们认识不到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的内涵。他们在讲解具体作家作品的过程中,总是浓墨重彩地大讲特讲作家生平、时代背景等文学史基础知识,这样一来,文学课的精髓也就偏离了,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也就无从实现了。比如,在讲莎士比亚时,重点讲解什么是悲剧、喜剧或正剧,它们的内涵、区别和联系以及文学史知识。事实上,文学课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分析、讨论和排演剧本的过程中去体验莎剧、感悟人生。莎士比亚写剧本的首要目的是反映人生,这从莎剧里的一句话“世界是一个大舞台”中可以得到佐证。通过读作品,我们对别人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了解别人更好地了解自身和感悟人生,从而具备了相应的人文精神。只有这样,“莎士比亚精神”才能被我们真正把握,我们教和学莎士比亚的最终目的才能实现。事实上,英美文学课的精髓就是对作家或作品精神的把握。

(二)教学方式模式化,文学理论不能融入文学课堂

很多教师在讲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时,先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讲起,接着是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学生对这种被称为“四段论”的程序化了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不能激发起他们对文学的学习兴趣,文学的精髓更难以触及。这样一来,多元化的文学理论在文学课堂中得不到体现。不难看出,我们传统的文学学习方法———孟子的“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的“知人论世”的文学观,在这种“四段论”的程序化了的教学方式对文学背景知识的强调中虽然有所体现,但是多元化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明显发展趋势,批评家们重点分析的内容呈现出的就是多元化的态势,他们分别从作者心理、作品形式和读者反应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文学批评。要把不同的理论融会贯通于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作品的价值与意义上,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也就相应提高了。#p#分页标题#e#

三、英美文学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策略

首先,文学的寓教于乐的教育和感化作用应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充分体现,引导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品读中逐步提高人文素质,通过逐渐渗透方式达到教学的效果。英语语言文学是英语专业的标准名称,通过这一名称可以看出,语言和文学是教学中的两个基本内容,不能过分强调语言。况且,文学是语言的精华所在。正是基于文学,语言的色彩才能更丰富,更富于张力。显然地,作为一种特殊思考方式的写作,他的表达方式就是作家从多个角度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思考,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真知灼见就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实际上,向作家借取人生经验、和作家分享人生感悟就是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爱情、死亡和永恒等一些在英美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都是人生的折射。

通过读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读我国的《孔雀东南飞》《长生殿》《桃花扇》等文学作品,能获得近似的审美享受和人生感悟,因为他们反映的都是人类文化史上永恒的一个主题———爱情。其次,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是英美文学教学的另外一个着眼点,注重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一点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文学从属于文化,并且是文化中的深层次内容。当代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跨国家和跨文化的人的接触和交往空前增多,地球村的概念随之产生,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隔阂、误解和摩擦也凸显了出来。所以,英语学习者应该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有足够的了解,通晓中西文化的差异。

英美文学范文3

 

英美文学课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英美文学教学越来越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导致学生对这门课失去兴趣。英美文学课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改革开放所带来巨大的社会变化,使快餐文化取代了学生的经典阅读;其次是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本身的问题,比如教师的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不能与时俱进,更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要求。我国传统的英美文学课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教材+粉笔+黑板”,属于典型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阻碍了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有效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考,致使文学作品自身所散发出来的优势和显现出来的闪光点都在这呆板而又僵化的教学模式中丧失殆尽。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压抑,英语水平就难以提高,文学素养的提升也更难以实现。   1英美文学课程的地位和内涵本质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1]由此可见,开设此课程的基本目的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也要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这些素质都是当下社会人才所必需的,也是合格的英语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英语专业不应沦落为追随市场风向的培训机构,功利不应成为评判文学教育的标准。从国家与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及学生个人的终生发展需要来看,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不仅不能动摇,而且要继续加强[2]。众所周知,英美文学是英美两国人民所创造出来的英语语言的产物。英语文体风格的多样性、语言表现力的丰富性和独特的魅力在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而我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体会到英语富有韵律性的语调和丰富多彩的语汇语言。开展对此类作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灿烂的文化,繁荣我们的文学创作。   2英美文学的传统教学模式   目前许多高校的英美文学课采用的授课方式较为单一,上课老师往往搞“一言堂”。英美文学内容多而复杂、文学样式多变,教师经常在不同的内容与体裁间转换,容易造成教学线条的紊乱。文学是时代的产物,任何文学作品都不能孤立存在,因此,孤立的学习根本品味不到文学作品的精髓。教师在上文学课时,往往会罗列一大堆文学史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这些内容,根本没有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传统的文学课除了教学生文学史外,常常要弄些文学作品选读作为补充。然而这种节选式阅读方式严重破坏了作品的延续性和完整性。教师在讲解这些作品节选时,往往把时间用在了解释单词和翻译句子上。学生则浅尝辄止,即使上了几年的文学课,却没有真正接触过一部完整的作品,也谈不上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另外,英美文学课考核也是枯燥的,仅仅涉及书本上刻板的知识,所以很多学生都认为英美文学课乏味、无用。   3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人文素质   3.1采用多角度的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多角度的课程设计,就是以作品的主题为线索指导学生阅读。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应考虑到选取主题有趣、有现实意义、能启发人深思,同时又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在课程选材方面,其内容的难易程度应该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够让教师因材施教;课程内容应该真实,接近现代,应与学生生活、情感、经历等相关联。选择文学体裁时,首先应优先考虑短篇小说,这样教师有充裕的时间讲解,学习过程也不至于枯燥、乏味,利于学生吸收;而后考虑戏剧、散文或诗歌等。选材时还要注意选择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这会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各个时期的典型文学作品,领略多种文学风采。选取材料时最关键的是要看其用语是否能被学生接受,是否符合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早期的文学作品的选取(特别是古代文学)最好选择与其相对应的现代版本,让学生在欣赏这些经典作品时不至于在语言上有太多障碍。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学作品来阅读,消除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改革文学教学的方式方法的目的是要消除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3.2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   将课程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是当代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同样,文学课也可以这么做。教师讲课可以使用多媒体,利用视觉效果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习效果。教师可开设“优秀文学作品鉴赏课”,购置英美文学名著影视光盘,促进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直观认识,让学生阅读到原汁原味的英美文学作品,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压缩上课时间(但不是内容讲解不充分),剩余的时间可以开展一些活动(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比如英语诗歌朗诵比赛、名篇名段赏析和名句翻译、原声电影欣赏、戏剧表演等,增添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学原著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对提高其人文素养有一定的作用。   3.3改革评价方式,建立多种评价体系   传统的考核方式一般是以期末考试为终结,这种单调的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重结果、轻过程,不利于获得学生学习的真实的反馈信息及做出有价值的判断。因此,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也就势在必行。比如,可以把课内成绩和课外成绩相结合制定新的考核方式;或者开放笔试成绩,把口试成绩也加入其中。这种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避免了只注重学习结果、不注重过程的传统评价模式,使学生从死记硬背的被动的学习方法中彻底解放出来,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提高。#p#分页标题#e#   4英美文学阅读的体验教学方法   4.1注重作品的阅读体验,学会角色扮演方法   教师应鼓励学生接触作品,把阅读权交给学生自己。在课堂上教师只需给学生做一些文学背景、基础知识、教授阅读的方法的讲解,其他的分析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把握、去学习、去分析,这就避免了“填鸭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去体验。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通过对所学作品中人物扮演进而深刻理解其思想和性格,进而体会到作品中的深远意义。教师也可以组织一到两次较为正式的舞台剧表演,教师或作为顾问,或作为演员跟同学们一起参与到表演中,这不仅突破了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学阅读经历,培养了其合作精神,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2体验文学创作,增强写作功底   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来理解并运用作品,体会其主旨内涵,才能真正走入阅读的浩瀚海洋。阅读和写作是血脉相连的,两者必不可分。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竟欲谓教阅读如教得好,更不必有什么写作指导。”为了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模拟创作,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技巧。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着重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强语言的积累,克服畏惧写作的心理。   5结语   英美文学课作为一门素质提升课程,理应受到重视,但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同时授课形式单一、教学线条不清晰、结构不完整也成为困扰教师的难题。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英美文学课的教授范围不能只局限于英语专业学生,应扩大到高校的其他文科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将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的英语教学相结合。这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英语语言,也对英美文学有所了解,加深了对英美国家文化的认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而言之,文学是一种资源、财富和修养,文学实际上也是培养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感悟。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作用是显著的,因此,加强英美文学教学有助于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英美文学范文4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英美文学;影响因素;

翻译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新时代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融合加快,特别是文学作品的传播,其中英美文学作品传播越来越广,不断流入中国,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丰富起来。所以阅读和研究有关英美文学作品尤为必要,在不断顺应文化传播的潮流趋势中,研究关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也是一项很重大的举措。各国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也存在共同性,为了更好地融合他国文化以及更好地发展本国文化,我们始终要以包容的态度去接纳差异与不同,跨文化视角下研究英美文学正是顺应这一文化交流时代潮流的产物。

一、跨文化视角下影响英美文学发展的因素

在跨文化视角下讨论影响英美文学的因素,能够发现英美文学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从翻译方面还是其他文学作品的发展方向来说,跨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的发展受各种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文学作品的基调与色彩直接反映了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现实状况,总体来说,一般都具有很浓厚的地域色彩,想要解读与研究关于英美文学的发展,就应该从文学作品背后的地域特色文化入手,这是研究英美文学发展的前提。

(一)地理位置差异影响英美文学的发展

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自然环境、文化风俗、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巨大差异,这种巨大差异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广泛存在于英美文学翻译之中。地理位置的差异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形成,不同地理位置直接地影响了人们思考问题与看待事物的方式。英国地处欧洲的西部,对外贸易发达,航海也一度发展飞速,这就促就了英国人在思想方面的开放与多元,由于常年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又使得英国人天性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而美国属于一个移民国家,领土分散且广阔,这一地理特征就直接影响了美国文学作品的包容性以及集体性的特征。相比较而言,我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长时间都属于比较封闭的状态,历史文化的悠久也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我国文化特点呈现出委婉含蓄的特征,又由于境内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文化更受宿命论的影响,这一特征比较来说,英美两国自然环境的优越使得文学作品明显呈现出征服自然的特点,这就是地理位置的差异对于文学作品的影响,也就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去看待文学作品的发展,理解并准确地翻译文学作品所表达的确切意象。

(二)风俗习惯的差异影响英美文学的发展

不同国家之间的风俗习惯差异直接影响语言特点,民俗民风是作者表达的参考信息之一,很多作品的创作都旨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民俗民风,相比较英美两国,我国的风俗习惯底蕴更加深厚,因此也就具备更多的参考元素,也促成了更多优秀的人文风情的文学作品。而英美两国在这一方面与我国差异较大,语言文化背景下思想内涵的差异,也加大了文学作品互相解读的难度,也就增大了翻译人员的工作难度,要求翻译人员不仅要充分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也需要翻译人员充分理解我国风俗习惯的特点,将这一差异缩小,从而推动英美文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传播。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相较于英美两个国家,所形成的风俗习惯自然具有很大的张力,在很多方面都能体现出和英美两国的不一致,相比较而言,英美两国相对年轻,他们所形成的风俗习惯由于历史差异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这一点上,为了更巧妙地结合中西方风俗习惯的特点,还需要我们打开视野,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英美文学和我国文学的研究中去。

(三)思想观念等主观因素的差异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由于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语言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障碍,真正影响各国之间交流的则是思想观念的差异。不同的国家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思想观念的差异,不同国家的人在思维方式上呈现着不同的特点。英美文学作品更突出表现了人们思维能力的提升特征,注重对于事物的独特判断与主观分析,而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体现之中,则更加注重“中庸之道”的传播,不断强调实践与真理的辩证关系。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的差异是直接影响文化交流的主要因素,时代的发展也会使这一差异越来越明显,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不断加强文化的交流,不断发展文学作品,从文学著作的交流中提升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的转换,充分地理解这一观念不同带来的影响,在做到尊重以及理解英美国家与我国思想观念深刻内涵差异的同时,不断增强英美文学的传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通过大量的传播与学习达到认知的共通性。

(四)艺术形式的差异影响英美文学的传播

读者在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时候一定是基于作品本身的语言,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深层次的解读。解读英美文学,就要了解英美文学的语言特点,然后将语言特点与文学作品本身相结合,继续更深更进一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品味英美文学作品的精髓。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虽然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是其具备的语言特征是简洁明了的,作者通过简洁的表达方式展现了浓厚的艺术色彩,形成强烈艺术氛围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强烈的共情,通过简单的语言直观地表达了人物的心境与作品主旨,这种运用语言能力的创作方式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也切实地反映出了作者深度的文化积淀与文学底蕴。相比较我国的文学作品而言,除了表达方式的直接与含蓄外,我国文学作品还有一大显著特征就是作者大都倾向于刻画人物曲折的人生过程,但最终多以美好而结局,通过人物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愿望的期待,然而英美文学作品大多却是以人物的内心情感表达为主,通过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抒发对于理想的追求等,呈现了相对更加戏剧化的艺术效果。这一点上,就暗示我们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同时,不仅要立足于结合时代背景的前提,还必须了解作者在创作该文学作品时对于生活的思考以及生命的感悟,只有深度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才能够真正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也只有真正了解了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的创作,才能够更加有利于英美文学在多方面的传播,以及在跨文化视角下与他国的交流与融合。

二、基于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

(一)擅于引用经典历史故事

相较于其他文学作品而言,英美文学作品的优势在于其植根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不断地从经典神话故事中汲取写作素材,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文学作品的文化底蕴。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首先要立足于对古希腊神话的了解,同时也要结合创作者的生存时代,在知晓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探究文学作品的时代烙印,感受不同时代的英美文学的语言特性。

(二)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英美文学作品是丰富多样的,在艺术形式的表现上也是多种多样,这些都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影响,作者不同的生活背景以及生活的时代特征给予了相应时代的写作特征。阅读英美文学,必须要追溯当时的社会背景,将时代特性嵌入文学作品当中进行深度理解,潜移默化地感受作者的情感,体味作者的精神。

(三)具有鲜明的戏剧性

英美文学作品的诞生承载着古希腊神话故事以及经典故事的特征,所以在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上相对其他文学作品显得更加戏剧化。英美文学作品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最为显著的一大语言特征,就是戏剧独白的形式也为读者形成了与作者独特的连接,不仅使读者直观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使读者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不断发挥自身的想象,沉浸于文学作品之中。

三、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的翻译策略

翻译要在继承传统优秀的翻译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推动翻译理论实现新的进步。在全球范围内,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已经成为国家与国家交流的重要联系方式。其中,英语作为重要的工具,承载着国家之间的沟通媒介,通过翻译文学作品来加深文化交流,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文化传播形式,由于国家之间的往来频繁以及贸易合作等各方面交流的不断加强,通过翻译优秀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使我国人民更加了解西方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文学作品的发展,使得我国文学作品发展模式不断完善,通过翻译文学作品这一途径实现跨文化视角下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一)尊重文化差异,求同存异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无论是经济、政治抑或文化,都不同程度地加深了联系。我国在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中,不断产生着不同的碰撞与融合,除了要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之外,还应该尊崇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尊重这一差异,从而实现文化之间的深度融合。基于这一基本原则,翻译人员首先在确保文学作品的准确翻译下,还应该了解该文学作品的人文背景以及社会现实,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除此之外,要求翻译人员尊重作者的思路与表达,从读者的视角理解文学作品、翻译文学作品,保证文化的融合与交流。这一能力对于翻译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不仅考察了翻译人员的专业水平,还更强调了翻译人员的文学积累。尤其是作品相对应的现实与译者和译文所处的现实差别较大,而翻译本身就是一种创作,译者虽然无法做到完全还原原作创作思路,但是可以围绕保留本土文化独特性的思路,将部分不对应的文化载体进行合理转移或者保留,最大限度地明确原作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6]。翻译人员要通过不断地学习西方文化,不断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并通过多种方式涉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内涵,使得翻译质量不断提高,才能够准确地表达作者的人文思想感情,从而传达给读者最为准确的信息。同时,翻译人员还要注重尊重各国之间的切身利益,尊重人民的基本权益,在翻译的过程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避免出现差错误导读者以及误解作者,保证读者能够真实深刻地了解到原作者的原始作品意义。

(二)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趋势,英美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减轻了传播障碍,大量的文学翻译作品也应运而生,翻译人员要了解当代社会现实的背景,明确自身的服务对象,了解读者的文化需求以及当下社会要求,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翻译人员可以通过对读者进行社会调研,切实了解读者的真实需求,选择相应合适的翻译方式,在充分翻译作者作品的同时,实现最大程度的读者接受力。从跨文化视角的角度充分了解文学传播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就作者和读者的角度翻译文学作品,以各个国家不同的语言特点深度理解文学作品,在遇到无法表达的情景时也能够采取其他相对应的修辞手法合理地表达出来。这就要求翻译人员要具有灵活性,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表现,这样一来,即使英美文化与其他各国文化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也能够很好地化解这一难题,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

(三)加强专业素养的培育,提高人才专业素养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一项要求严格的工作,对于翻译人员的专业要求度很高,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一大重要策略就是加强培养翻译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不断挖掘高水平的人才,突出建设专业人才团队的建设。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考虑文学作品的具体类型,并且根据作品中所呈现的意境,在翻译的同时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意图,以及体现作品的特点,这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基本路径,也是对翻译人员的基本要求。翻译人员要善于转化思路,带入多种文化逻辑,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与理解英美文学作品,充分考虑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以及文化背景,这是基于翻译基本要求而言。从语言结构要求来说,翻译人员要充分了解英美语言的结构特征,对于语法的学习要深刻,再提高翻译的效率与速度同时做到翻译的准确性。转换翻译方式也是翻译人员的专业要求,翻译人员可以采用复合式翻译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将英美文学原作品的原本思想深刻理解后,通过本土化的思维注入,重新调整与构思翻译组合方式,最后以本土化的表达方式准确翻译出来。在跨文化视角下,翻译人员要融合英美文学与他国文学的思维,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跨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发展的影响因素不仅对英美文学本身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翻译事业与我国文学作品的发展。对影响因素的研究直接表明了差异研究的重要性,我们要不断认识英美文化给我国带来的文化碰撞所激发的发展潜力。而对于英美文学的发展方向研究主要是侧重研究文学翻译的策略,要提升翻译人员的专业能力。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翻译原则,本着对各国文化以及读者负责的态度,尊重差异,掌握合理的翻译策略,将原作品的涵义准确地传达给读者,为英美文学与我国文学的交流搭建桥梁,也为文学传播的路径提供更便捷的通道。

参考文献:

[1]田霞.论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J].语文建设,2017(21):75-76.

[2]余薇.大众传媒对英美文学传播的作用:评《跨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发展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0(3):117-118.

[3]卢婕.“中华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大学英美文学教学刍议[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8(1):79-84.

[4]何欣.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分析[J].作家天地.2021(12):46-47.

[5]张芳.跨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翻译的策略研究——评《翻译问题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17,37(10):7-8.

英美文学范文5

 

一、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面对英语水平较好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专业的优势不够凸显[1]。同时,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整体上暴露出严重的“重技能、轻人文”的倾向,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课面临很多问题[2]。200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文学课在三、四年级共开设4学期,每周2学时[3],而英美文学课只占总课时的7%[4]。与英语的技能课相比,文学课显然是“点缀”的角色。受“学以致用”,“重技能、轻人文”的思想的影响,很多高等院校在大学四年级才开“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选读”之类的课程。有的英语本科院校以各种理由甚至不开此课程,或将本来已经很少的课时偷工减料。由于学时的不足,有的院校在教学内容上一般能教到“19世纪英美文学”就算不错了[5]。然而,“外国文学是学好外语难以回避的途径”[6]阅读文学经典是英美文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重中之重。如何解决英语专业技能课和专业知识课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课之间的课时冲突问题是目前英语专业教育迫切要解决的一个矛盾。如何改变学生“思辨的缺席”[7]   实现高等学校英美文学教学改革,解决经典阅读缺失,实现大纲设立的“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的目标已经提上了英语专业的系统改革问题的议事日程[8]。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学的现状,许多英美文学教师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英美文学教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文学教学方面,很多专家主张变革文学史+文学作品选读的模式,强调文学作品在授课中的主导地位,让学生体验和欣赏文学作品[9][10];有些学者强调文学理论对英美文学教学的指导作用,从文学理论入手教授英美文学[11];还有一些教师探讨利用网络多媒体、电化教学等手段来提高英美文学教学的质量[12]。可是针对文学课程中经典阅读课时不足而进行英美教学改革试验,从而加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力度,改变“目前英国文学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不甚令人满意的状况”[13]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相对较少。大连外国语学院依托国家哲学社科项目,在内容依托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系统的教学改革实验,实现了英美文学教学认知阅读转向,探索出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建设的新路,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实践效果。   二、认知诗学与文学阅读   认知诗学是一门语言学与文学相结合的新学科。认知诗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文学研究的认知转向,它以研究文学阅读为主要任务,主要探讨文学阅读和普遍认知之间的关系。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ReuvenTsur教授是认知诗学研究的先驱,他的《走向认知诗学理论》(TowardaTheoryofCognitivePoetics)被公认为认知诗学的发轫之作。Tsur运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对文学文本,特别是诗歌阅读进行分析研究,为文学研究的“认知转向”踏出关键性的一步。认知诗学的另一个标志性作品《认知诗学导论》的作者英国诺丁汉大学的PeterStockwell曾宣称:“认知诗学是对文学的一种思考方式”,“认知诗学就是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认知诗学探讨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现实感受”,提供了“文学认知的全景画面”[14]。认知诗学如接受反应论一样关注文学作品的解读,但它更聚焦于阅读的心智过程,强调文学阅读体验,强调文学作品认知解读。文学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文学的心智活动就是日常的心智活动,具有普遍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文学研究在研究人类心灵方面不可分割的重要作用,认为认知科学与文学研究应当是相互渗透的。卢森堡大学的JeanJacquesWeber认为,未来的文学阅读与教学将朝向认知方向转变,更加注重文学阅读的心智过程,注重文学阅读体验[15]。   三、本土化内容依托文学课程设置改革   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对2008级大三的学生进行了本土化内容依托文学课程改革。2008级语言文化方向、英语教育方向和高级翻译方向开设内容依托外语教学的四个班为实验班;2008级高级翻译和英日复语专业六个实施传统教学内容的教学班为对照班。在学时对等的情况下,对照班学生进行英语专业传统课程设置的教学,文学课程涉及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和英国文学史及选读。每周2学时,各自持续2个学期。实验班取消英国文学史和美国文学史课程,采用内容依托文学课程体系。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文学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实验班的本土化内容依托文学课程的设置以学生文学阅读为中心,注重文学阅读的心智过程,注重文学阅读体验,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英美文学经典阅读缺失的局面,同时也打破了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学史一统天下的惯例,使得学生在学习文学经典作品中,拓宽知识面,增加词汇量,提高认知思辨能力。   四、本土化内容依托文学教材的开发   范谊和芮渝萍曾将英美文学的目标内涵分为五个层次:一是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体验,二是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三是英美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四是通过英美文学认识英美文化和国民性格,五是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培养人文精神[16]。可是,多年来我国的英美文学教学更多地是着眼于后面四个目标,即阅读的理性与伦理结果,而恰恰忽视了最基本的文学体验过程[17]。在传统的文学课教学中,教师以“文学史为中心”,脱离文学作品本身,在课堂上空泛地介绍历史背景、作家生平、小说和戏剧的故事梗概等,忽视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阅读、理解和分析,使得文学课堂上纯粹的“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18]   这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人类认知学习规律的。近年来出版的各级规划教材却几乎全都延续了传统的文学史+作品模式,没有充分重视到这种人类学习的认知规律。文学学习的终极目的毕竟不是掌握文学史实,而是提高人文素养,当前急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对新型教材[19]。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组织一线教学的教师,以提高学生认知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开发了一系列的内容依托文学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终结了“文学史+选读”模式,加大了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力度,注重学生的认知体验。文学教材的版块设计如下表所示:到特色:首先,内容依托系列教材涉及系统的学科内容知识。系列教材均分成15单元,每单元设置主课文一篇,补充阅读课文2-3篇,课文内容详尽地收录了英、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对象国各个时期的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的名家名篇,以文学阅读为主要导向,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在阅读中增加认知体验。同时,内容依托系列文学教材还涵盖了较为系统的作家和文学流派的介绍,让学生融入作家创作的年代,在了解作者本身的同时,了解他所属的文学流派,从而真正地把握作品的内核和精神实质。其次,内容依托系列文学教材设计出新颖的教材模块,提供多样的认知训练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认知能力,内容依托系列文学教材在关注英语语言知识训练和相关知识内容传授的基础上每一单元都精心设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练习。同时,内容依托系列文学教材还设计出与学科内容相关的、学生参与度很高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多样化的活动打破了传统教材单调的训练程式,改变了教师单纯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问、探索、发现、批判,培养自主获得知识和认知思辨能力,从而改变当前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状况。最后,内容依托系列文学教材的特色还表现在它推荐经典的学习材料。这一特色在于它对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在每个章节的最后部分向学生推荐经典的书目、影视作品、名诗欣赏以及英文歌曲等学习资料,这不仅有益于学生开阔视野,也使教材具有了弹性和开放性,方便不同院校不同水平学生的使用。#p#分页标题#e#   五、认知问题驱动与批评性思维的发展   Cyprus大学的CharoulaAngeli教授和NicosValanides博士认为沉浸型课堂教学模式(又叫内容依托教学模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20]。很多学者认为“以认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具有“批判”和质疑的精神。文秋芳教授曾在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2009年会上强调“问题驱动”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的重要性。产生知识结构的问题应该来自现实生活的情境,真实生活中思维是在一定的背景中进行的,好的学习环境应与真实生活尽量相似[21]。真实的生活情境是促进思维技能迁移的最好的方法。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内容依托文学课程改革后,很多教师和学生在访谈中认为,教师中课堂上经常提出由课文衍生出来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开放性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反省和自我监控,对学生的认知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很有帮助。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认知话题作为文学学习的切入点,在日常认知与审美认知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效地解决了学生面对文学作品诚惶诚恐、无处下手的问题,消除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畏惧心理和厌恶心理,从而能够真正有兴趣的去阅读文学作品[22]。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是相辅相成的[23]。内容依托教学改革后,学生阅读量增加了,阅读能力提高了[24],自然而然,学生的认知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就提高了。   六、结论   认知诗学是研究文学作品的阅读为主要任务的新兴学科,它强调文学阅读的认知过程。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英美文学内容依托教学改革,从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辨能力出发,取消文学史+选读的教学模式,颠覆传统英美文学课堂上文学史和文学语法的垄断地位,将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作为课程的中心,聚焦阅读的心智过程,实现英美文学教学的认知转向。此项研究对改革我国当前的课程建设理念、构建我国英语专业未来的课程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英美文学范文6

传统大学英语由于在教学理念及模式上存在一些弊端,导致教学效果总是不尽人如意,所以必须对其实施改革。在大学英语改革过程中,适当导入英美文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西方文化,同时,也对解决传统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和改进教学模式很有帮助。本文总结了英美文学导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并探讨英美文学导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英美文学;导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获得了一定成果,本科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有显著提高。在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方面,以及在理论学习和测试的实践研究方面,大学英语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同时,由于四、六级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整个社会都认识到了学习英语的紧迫性与必要性。虽然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模式也相对落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一、英美文学导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文学导入指的是在英语教学中适当的加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学或者课外辅导内容,比如赏析英美文学片段,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文化上的审美需求与阅读欲望,自主的学习英语,从而提升学生英语能力。

(一)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英美文学导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想让学生保持持久学习兴趣,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主要是来自对英语本身的兴趣。所以引发学生深层次学习动机主要要考增加语言趣味性,让学生真正认识语言特异性,使学生在自然语境下掌握所学语言知识。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作品文学性。比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中第六单元,有一张文章题目为:“Ashisnameis,soishe!”。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是人如其名的意思。如果教师想进一步引发学生兴趣,可以在这一课中适当导入欧美文学。可以向学生讲解语句的出处是《圣经》,原话是:“Asamanthinkethinhisheart,soheis.”。《圣经》属于西方文化基础,教师在这里导入《圣经》,不仅增强了课文趣味性,也增强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

(二)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文学作品涵盖了民族脾性、文化特点等各个方面,是了解社会文化的丰富材料。因此,文学导入同时也是文化导入,可以使学生被语言氛围围绕,从而更好的掌握英语。文学作品包含着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也包含了作者自身价值观。文学导入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深层的文化内涵,更深刻的感受西方文化熏陶,拓宽学生知识面。

(三)帮助改进教学模式

英美文学导入大学英语教学对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帮助。传统教学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只是被动听讲。英美文学的导入主要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为目的。学生可以将英美文学导入作为切入点,逐步适应传统教学模式向任务教学模式的转变。英美文学导入可以帮助转变师生关系,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比如,新视野大学英语中读写教程的第四册五单元中《选择独处》这一课涉及到一些诗人。在这个时候适当导入英美文学是很有必要的。弥尔顿、华兹华斯、梭罗等作家及作品的导入,能够使学生接触到更多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领略各种不同风格的语言,进而提升对语言的理解力和敏感度。

二、英美文学导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途径与方法

(一)改革教学模式

将英美文学导入大学英语教学中,首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起到辅助作用。教师应积极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以全面掌握和了解学生能力为基础,鼓励学生独立按时完成布置的阅读材料,并且撰写出读后感。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组为单位针对不同主题,在课前充分预习和查找资料。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阐述自身观点,评论作品。另外,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定期组织文学知识相关讲座。为学生讲述一些比较熟悉的著名英美作家,例如马克•吐温、莎士比亚、海明威等作者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作品,或者将他们的作品以电视或者电影片段形式导入到英语教学中。

(二)重新设置教学内容

英美文学导入英语教学的原则是以学生实际能力作为出发点,以小说和散文为主。教师在导入文学作品时应充分考虑作品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篇幅也不宜过长,使学生在比较精简的篇幅中体会到强烈感染,从而喜爱上阅读英语作品。可以选择的文章有很多,比如培根著作的《论美》和《论学》;罗素著作的《我的人生目的》;托马斯•潘恩著作的《常识》;马丁•路德•金演说的《我有一个梦想》;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飘》、《简•爱》、《老人与海》等。

(三)评估学生学习

在学生学习的评估方面,教师可以引进综合测评项目。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文学相关活动。例如,组织文学讨论小组,让学生自己编制剧本,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等。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竞赛。比如英语诗歌朗读比赛、英语经典影片片段表演竞赛、英语文章阅读比赛等。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表现及成绩会被计入平时的成绩中,优秀的学生将在院系中获得表扬,并且可以得到综合测评的加分。

结语:

导入英美文学形式要多样化,以免学生失去兴趣。英美文学中涵盖作家写作风格与作品赏析。将英美文学导入大学英语教学,可以使英美文学鉴赏成为英语课堂的组成部分,不仅使教学模式得到创新,也解决了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是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作者:卢华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英美文学范文7

 

优美、凝练的语言和意境,再加上精短的篇幅,是诗歌常受读者特别喜爱的原因,同时它也是二十世纪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们采用文本细读法进行研究时所喜欢使用的文类形式。英国诗人、批评家燕卜荪出版于1930年的《含混的七种类型》一书的基本内容就是“对诗歌进行分析性的细读”,其批评的要义就在于“批评要在诗作为诗的结构中处理诗的意蕴”。[1]同汉语言一样,英语的文体风格也变化多样,各种文体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文学作品中更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要真正掌握英语,学会如何去阅读、欣赏英美文学作品,尤其是文之精髓的诗歌,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借鉴比较文学的方法对《英美文学选读》[2]中入选的诗人代表威廉•华兹华斯、瓦尔特•惠特曼、阿奇博尔德•麦克利什和我国现代诗歌的奠基者郭沫若的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于让学生对诗歌的本质特征和诗之为诗的独特魅力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领悟,而非要对诗的好坏标准作出界定或评价。   1言志与缘情   有关诗歌本质和艺术特征的论争从来就没停止过。普通读者也罢,文学评论家也好,还是诗人们自己,对诗之为诗的独特体征历来就有各种各样的阐释和比喻。“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歌本质特征的一种普遍认识。早在《尚书•舜典》中就提出了“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3]强调了诗歌的本质在于表达诗人的思想、抱负、志向。而到了汉代,人们对诗歌“言志”本质的认同更是趋于明确,在《毛诗序》中指出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4]《毛诗序》中情、志并提,将诗歌言志、达情的本质与功能两相联系。到了西晋,文学家陆机在其著名的《文赋》中将文体分为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十类时,强调诗歌的本质特征在于“缘情”、“绮靡”,[5]即在于要以精妙、华丽的语言表达出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明确提出了诗歌表述诗人情感的本质以及语言细腻、华美的特征。   2诗是诗人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1880年,英国前期浪漫派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在其为与另一个“湖畔派”诗人柯勒律治合作出版的《抒情歌谣集》第二版所写的“序言”中强调,一切好的诗歌应该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该“序言”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华兹华斯认为,诗歌应该描写诗人于“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对一个诗人来说,最主要的是他“应该选择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那些事情,然后再加上一点想象的色彩”。[6]事实上,华兹华斯那些伟大的诗歌正是自己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出生在自然景色优美,有山,有湖,有小溪,有草地的大湖区的华兹华斯,不仅年轻时喜欢自由自在地在这片土地上打猎、划船、上树掏鸟窝、采坚果,成年后的他更是和自己兴趣相投的朋友、儿子和妹妹露茜徜徉在大湖区美丽的自然风光中。湖区自然风物的妩媚和丰富不仅陶冶了他的情操,更成为其日后创作的重要背景和不竭源泉。选入《美国文学选读》中的《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IWanderedLonelyasaCloud)常被称作是华兹华斯抒情诗的代表作,据说就是根据诗人与妹妹一起外出在湖边游玩时被大自然的美景所吸引这一经历写成的,诗歌形象而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序言”中关于诗歌应该描写“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的诗学理念。在诗的最后一节,诗人记忆中那一望无际、迎风舞蹈的金黄色水仙花给他孤寂的心灵带来欢乐:“水仙花在我的心灵闪现,使我在孤独中感到快乐。”诗人对自然与人类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给予了揭示,并对人与自然间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给予了充分强调。而这,正是此诗所赋予读者的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3诗是对那种抑制不住的自我和自由的宣泄   瓦尔特•惠特曼的诗歌风格是许多学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他对世界各国诗人的影响也是各国研究者们所乐此不疲的研究对象。美国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兰德尔•贾雷尔在《论惠特曼的诗》一文中就对惠特曼的独特与不可模仿和复制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认为惠特曼是一个“有胆量的”,一个“最不顾后果的、最令人费解的、也最不可能存在的”诗人。[7]131因此,在华裔美籍学者方志彤先生看来,这样诗人,是郭沫若这样性格的人和其创作的诗歌所不可能模仿得了的。“有一个像惠特曼这样的奇迹已经足够了。如果再有一个惠特曼出现,那一定得等到世界末日的到来。”如果有人硬要去对惠特曼的诗进行生搬硬套的模仿,那结果只能是像方志彤对郭沫若诗歌的评价那样,“错得不能再错了”。[8]186对我国现代诗歌的奠基者郭沫若受华兹华斯和惠特曼浪漫诗风影响而创作的新诗的研究,也是国内外郭沫若研究者常常提及的话题。   1955年,方志彤在他那篇《从意象主义到惠特曼主义的近代中国诗:探索不成功的诗作》中就认为郭沫若这个真正多才多艺的人是惠特曼主义在中国最初的传道者。只要读者将郭沫若的《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中连续7行的“我崇拜”(Iworship)与惠特曼的《别离的歌:再见》中那长达15行的“我宣告”(Iannounce)相对照,便立刻可以看出郭沫若的这首诗与惠特曼的诗行表面上是何其的相似,以至于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将郭沫若的诗当成是对惠特曼诗歌的又一仿效之作。[8]186在方志彤看来,对郭沫若和惠特曼来说,诗歌应该是对那种抑制不住的自我和自由的宣泄,而这两种情绪恰好是传统观念的抱持者所要竭力压制的东西。郭沫若的诗,既不是华兹华斯诗学所倡导的那种“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也不是柯勒律治诗学所认为的“好诗是最佳词语的最佳排列。”[8]186①对诗人郭沫若来说,他自己则多次在论诗的文章诸如《论诗三札》、《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文学的本质》、《关于诗的问题》、《论节奏》、《我的作诗的经过》中详细阐释了诗歌的本质和诗之为诗的魅力特征,与惠特曼认为诗是对那种抑制不住的自我和自由的宣泄的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想只要我们的诗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底纯真的表现,命泉中流出来的Strain,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dy,生底颤动,灵底叫喊,那便是真诗、好诗。”[9]12“诗的本质专在抒情。抒情的文字便不采诗形,也不失其诗。”[9]43而郭沫若现代新诗的开山之作《女神》诗集,里面收录的那些创作于1919年夏至1920年上半年的激情澎湃的新诗,正是郭沫若心中诗意诗境的形象再现。#p#分页标题#e#   4诗就是诗   在英美众多杰出的诗人中,阿奇博尔德•麦克利什无论是对普通读者,还是对英语专业的同学来说都是其中不太引人注目的一类。但选入北京大学陶洁教授主编的《美国文学选读》中的麦克利什的诗歌《诗艺》,却以诗歌的形式简明扼要地论述了诗歌本身的艺术特征和本质。《诗艺》一诗中诗人独特而形象贴切的比喻,简明扼要地向读者传达了诗歌的独特魅力,在瞬间就牢牢抓住了读者的神经,并让读者在不经意间明白地领悟了诗歌的真谛与美好。诗歌原标题为拉丁文ArsPoetica,译成英语可为ArtsofPoetry,与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诗人贺拉斯(Horace)的文论同名。贺拉斯的《诗艺》之后,有不少诗人和评论家都就此题目发表过自己对于诗歌的见解。受二十世纪初以埃兹拉•庞德(EzraPound)为代表的英美意象派诗歌理论的影响,麦克利什在这首《诗艺》中强调诗人不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中抽象地去谈论理论或者空洞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是应该着意地去塑造一些栩栩如生、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意象,委婉间接地传达诗歌所蕴含的信息。这个观点正契合了庞德在1914年论述意象派诗歌时对“意象”的强调:“意象主义的要旨,在于不把意象当作装饰品,意象本身就是语言”。[10]   在诗歌的第一部分,诗人用了四个鲜明的、人人都熟悉的意象来阐释诗歌的本质。在他看来,诗歌应该是静静的、可以触摸的,就好比一个球状的水果。诗歌应该是无言的,就如同人们用拇指去触摸旧的像章,那种感觉是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诗歌就好像窗台上的石栏,尽管常常被袖口摩擦,人们对它再熟悉不过,但却不经意间长出了青苔,带给人们一种新鲜之感。诗歌,还应该像是从空中飞过的鸟群,是寂静无声的。   四个比喻中,诗人都强调了诗歌本身“无言的”特征,强调了其应该具有的是“可触”、“可感”的鲜明的意象,因为这些才是一首好的诗歌吸引和启迪读者的根本之所在。在第二部分,诗人运用的还是人们都熟知的意象,即皎洁的夜晚“爬上树梢的月亮”,来传达阅读诗歌后诗歌带给读者的影响,是不知不觉的、难以觉察的、潜移默化的,就好比爬树梢的月亮,人们定睛看时它似乎总是纹丝不动的,然而它却又在树梢间不停地、悄悄地攀升。在诗歌的第三部分,诗人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阐明,诗歌艺术的真实性跟它所描绘的现实生活间是有差距的,它不应该等同于现实,而是应该跟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比如诗人可以用一座斑驳空洞的门廊和一枝红色的枫叶来表现一段沧桑的历史,或者用随风摇曳的青草或碧波上的旭日或皎月来象征爱情。这个观点正如华兹华斯所谓的在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再“加上一点想象的色彩”,要让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去领悟它所蕴含的真理,而不必照实再现。诗歌的最后诗人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诗人心中诗歌的本质特征:“诗就是诗。它并不被指定意义。”[11]204②诗歌是无言的,它的意义是被读者主观赋予的。诗就是诗,当如本是。   5结束语   不仅对诗歌本质与艺术特征有这样众说纷纭的见解,对任何文学文本的解读也如是。读者,尤其是处在不同时代或异质文化语境中的读者,都会因其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历史背景、审美情趣或意识形态等原因而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或对原文本信息进行有意无意的选择、渗透甚至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解。但我们应该看到,正是由于对同一事物或某文本积极的或消极的、有意的或无意的不断解读,才使文本的意义不断丰富,从而更加具有不衰的持久生命力。认识到这一点,老师可在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立意将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作为一门素质培养课,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与阐释过程中来,逐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和准确的表达方式。通过老师逐步的引导,从而让学生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准确理解文本的意义,并尝试运用正确的方法将自己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所获得的认知用英语表达出来,以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又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英语写作与表达能力。

英美文学范文8

 

一、引言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将“英美文学”定为英语专业必修课,并明确规定其目的是:“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之所以大纲如此肯定英美文学课的重要地位,是因为文学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的有效步骤。除了文学课信息量大、课时量少这一矛盾外,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传统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教法陈旧、单一,教师上课费时、费力,而学生感觉效果差。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教材的编写和选择出现了偏差:教材编写或重古薄今,或只见文史不见文论,加之仍有教师沿用以教材为主体,以教师口授为中心的传统教法,使教学活动被教材牢牢限制;第二,媒体单一,文学来源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学生在课堂上却感受不到除听觉外的多种感官刺激,以至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但是又可能存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安排不科学的问题。随着目前支持学习设计理念的学习活动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完善和注重交互性和参与性的WEB2.0技术的日趋成熟,为英美文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本文旨在对基于LAMS学习平台,并以Web2.0技术为支持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语言教育模式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皮亚杰(Piaget,J.1986)的结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逐渐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追求的是永恒的结构,掌握概念、事实等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通过掌握概念、事实,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实现对知识之间的灵活运用(意义建构)。”[1]该理论倡导”以学习者(主体)为中心;强调以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为基础来构建主体学习环境;重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架构。”[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先对整门课程及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由于建构主义情景化学习环境重视为学习者构造仿真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资源,所以教师应再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在该环境下应能仿真实际情境,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学生在讨论与报告的过程中,进行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实现了建构主义强调的“协作学习”。[3]本研究中从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组织以及课外学习支持工具的运用都遵循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理念。   三、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设计   1.界定环境概念与教学内容理念化构建   教学设计的环境的界定包括以下要素:人、时间、授课环境、教学资源、课程性质和学校规定,如下图。“对上述界定环境概念的因素的了解有助于决定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理念化构建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确定教学对象,掌握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明确要增补哪些内容,要删除哪些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定教材,指定教学进度,确立评估方法。教学内容理念化构建的成果就是确定了教学大纲。”[4]   2.建立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目标的建立,本研究参考了三种目前语言类教学研究领域组织教学目标的方法,它们是KASA(Knowledge,Awareness,Skills,Attitude)目标框架、[5]FredGenesee和JohnUpshur提出的LSSPM(Language,Strategic,Socioaffective,Philosophical,MethodorProcess)目标框架[6]和H.H.Stern提出的(Proficiency,Cognitive,Affective,Transfer)PCAT目标框架。[7]   结合英美文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借鉴了KASA目标框架中的Knowledgegoals(知识目标)、LSSPM目标框架中的Strategicgoals(策略目标)和Methodorprocessgoals(方法或过程目标)、PCAT目标框架中的Transfer(迁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Criticalthinkinggoals(批判性思维目标),本研究的最终目标框架为KSMTC框架:Knowledgegoals(知识目标):界定了学生应了解和理解的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社会学知识。Strategicgoals(策略目标):指学生学习语言所需要的策略。Methodorprocessgoals(方法或过程目标):描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参与的活动。Transfergoals(迁移目标):为了延续学习过程,使学生具备将课堂上所学内容迁移到课外的能力。Criticalthinkinggoals(批判性思维目标):使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英美文学课程的课程组织   课程组织是“把所选择的内容和材料与教学目的和目标联系在一起,形成该课程的形态和结构。这同时也体现或形成了某种教学体系。”[8]在本研究中,课程组织的形态和结构很好的体现于LAMS学习管理平台中,LAMS(LearningActivityManagementSystem)是由澳大利亚悉尼MacQuarie大学JamesDalziel领导的项目组开发的开源软件,是目前应用最好的支持学习设计理念的学习活动管理系统之一。LAMS平台具有良好的序列性,使得教学活动的进行完全在教师的掌控之中,“依据LAMS平台的课程组织显示出了与教学目标的较高的对应性。”[9]本研究使用的版本是LAMS2.3,所包含的工具主要有:聊天室、论坛、多选、公告板、问与答、调查、投票、学习资源提交共享等多种工具,灵活利用这些工具可以设计出有效的学习活动序列。LAMS运行环境的构建包括J2SDK程序的安装、数据库服务器安装、Wildfire聊天服务器配置、LAMS程序包的安装配置这四个环节。[10]下面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教学活动设计为例说明基于LAMS的网络化情景教学。#p#分页标题#e#   1.课程学习的导入   内容的导入又分为两个部分,如图所示:首先介绍本活动序列的目标要求,即通过阅读欣赏悲剧《哈姆雷特》,能够对莎士比亚的人物塑造、情节铺设、戏剧语言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够理解“tragedy”“tragicflaw”“Soliloquy”“Monologue”与戏剧相关的文学术语。这样使学生在活动开始阶段就能够明确活动活动主题及目标。第二部分是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及作品,重点介绍莎翁的四大悲剧,为帮助学生了解将要赏析的《哈姆雷特》的剧情,可以调用数字资源中心的视频资料作为辅助,使学生对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由图中的前两个活动图标(公告板)来实现。   2.内容的呈现   利用资源共享工具(ShareResources)为学生创建一个内容丰富的学习空间,活动内容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播放由TTC(TheTeachingCompany)出品的莎士比亚戏剧系列讲座中的“ShakespeareanTragedy”和“TheCausesofTragedy”,使学生对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关于悲剧的诠释到乔叟对悲剧给出的定义有一个直观的了解,通过比较认识到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和魅力所在。对于《哈姆雷特》,通过观看讲座,学生一方面可以了解一些评论家及学者对于哈姆雷特悲剧成因的见解,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观看讲座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内容提示和引导,学生是一边记录一边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部分内容由图中的第三(ShareResources)和第四个活动(Notebook)图标完成。(2)阅读《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哈姆雷特的经典独白,播放独白的视频资料,教师对该独白进行讲解。该部分内容由图中第五个活动图标(ShareResources)实现。   3.学习分组及讨论   将学生分组,布置角色互换和为影片配音两项子活动,安排这两个子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诵读和表演该剧更好的欣赏这部戏剧。因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同其他戏剧作品一样,不是用来阅读的,而是用来朗诵、观看和表演的。该部分内容由图中第六(Grouping)和第七个(Chat)活动图标实现。   4.反馈与拓展   学生对已进行的两项子活动中的表现在课堂上做出评价(Vot-ing)。然后在活动序列中创建一个论坛,只需将论坛工具拖拽到编辑区,接着设定论坛的论题,一个论坛可以呈现多个论题,好比普通论坛的主题贴一样。在此论坛中设定了3个论题:(1)WhydoesHamletbelievethat,althoughcapableofsuicide,mosthumanbeingschoosetolive,despitethecruelty,pain,andinjus-ticeoftheworld.(2)IsHamlet’s“tragicflaw”(inabilitytoactandtendencytowardmelancholyreflection)leadsinevitablytohisdemise?(3)WhatisthecauseofHamlet’smelancholyandhisdelayinre-venge?学生可以直接对于论题发表回复,也可以针对某个同学发表的内容加以回复。该部分内容由图中第八和第九个活动图标实现。序列五:学习结果的总结:在经过整个学习活动序列之后,学生将自己的学习体验以笔记(Notebook)的形式记录下来,方便自我总结和教师给予评论。教师指定的计算机上,教师对这些口语作业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将评价结果告知学生。   五、英美文学课外学习支持工具———WEB2.0技术Wikispace的运用   Wikispace指一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使用者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space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他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使用者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Wikispace可以很好的运用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创建自己的Wikispace,之后作为组织者添加和完善Wikispace页面,每个学生同时也拥有各自的Wikispace,这时,教师向每个学生发出邀请成为教师Wikispace的成员,完成以上步骤后,学生不仅可以浏览教师的Wikispace,还可以对其进行页面创建和更改。在DISCUSSION栏目中,教师预先贴出讨论题目,学生便可在此栏目下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每个学生都可以看到其他人的回答,并就某个回答做出回应。下图是对DISCUSSION栏目中学生发言的一个截图。   六.结语   本研究是对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性探究,在此过程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科学的教学设计是使该课程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要明确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思想,运用LAMS平台和WEB2.0技术的根本目的就是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实现教学内容和资源的整合,更好的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