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论文:门头沟有机农业促进战略研讨

有机农业论文:门头沟有机农业促进战略研讨

本文作者:刘法英 安长生 安久亮 苗保河 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科技开发实验基地 北京市门头沟区环保局 北京市门头沟区政协

有机农业大多数生产环节与我国传统农业有相通之处,便于广大农民操作,这也正吻合门头沟区农村劳动力富裕而科学文化素质又普遍偏低的现状。农民可以利用较多的时间从事有机农业生产,解决农民就业难的问题。有机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大大高于普通农产品,农民可以从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和较高的价格中得到实惠。发展有机农业,能加快农业内部劳动力的转移,缓解农村就业压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禁止使用合成肥料和农药,代之以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结构,增强保持养分的能力,大大减少地下水被污染的风险,并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有机耕种的土壤能更好地抵御风蚀和雨水冲刷,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有机农业能够更多地把碳截留在土壤中,可以减轻温室效应。在生态系统中,有机农田保持没有化学投入物的天然环境,为野生动物创造了有利的生境。有机农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

势门头沟区处于首都北京西部生态带,被定位于生态涵养发展区,山区面积占98.5%,山地辽阔,人口密度小,发展空间大;地理隔离程度高,工业污染少,水(域)、土(壤)、气、生(物)基本上无污染,生态环境优越,物种资源丰富,且绝大多数动植物品种未经过基因重组,很多农副产品可以通过有机转换成为有机农产品,十分符合有机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化肥、农药的用量增多,但是门头沟区仍然有很多地方特别是广大山区,很少使用或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人工合成物质,自然资源未受破坏,现存着许多天然的有机农产品,只是没有当作有机农产品来开发,没有形成特色和品牌,知名度低,市场狭小,效益不高[2]。如果按照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开发,很快就会见到效益。门头沟区邻近北京市区,交通相对较便利,依托首都广阔的市场,有利于有机农产品的快速流通。

中国的有机农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3],门头沟区有机农业起步较晚自2003年才开始发展有机农业,且发展相对缓慢。门头沟区发展有机农业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一是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偏少;二是科技支撑不足,有机农业生产技术不成熟,大部分还处于传统的经验耕作阶段;三是耕地资源和水资源限制,农产品总量有限,属小农业;四是有机农业认证成本较高。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循序渐进要制定一个符合门头沟实际的有机农业全方位的、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划。对生态环境好,已经申请绿色农产品的区域,进一步加大措施积极进行有机申报论证。对含有害残留的耕地要规划进行3~5a转换期,按照有机生产标准,采用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轮作,发展绿色生产、畜禽放养等既能提高种养效益又能加速有机转换的生产模式,全力推进有机农业的发展。建议以村或合作社为单位,通过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发展合适的作物、畜禽,集中土地发展农场式的休闲观光农业园。

加大资金投入有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用工较多,在生物治虫等科学管理方面投入较多,成本较高,而且从现代农业向有机农业过渡的初始几年,有可能导致减产减收,降低经济效益,因此,政府给予投入上的支持对加快有机农业发展十分重要。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有机农业作为新兴产业,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投入较大,且国内市场尚小,企业承担的风险较大,因此为保证有机农业健康发展需要对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企业予以税收优惠等政策性扶持,以吸引更多有条件的企业进入有机农业,增强门头沟区有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建立科技支撑平台,提高与完善有机农业技术一是加强有机农业科研与开发。研究开发门头沟区传统有机农业技术和高新科学技术;选育肥料或饲料利用率高的、抗逆力强的、高品质的动植物及微生物品种;开发有机肥料及生物肥料,并商品化和工厂化生产;研究开发符合有机农业标准的栽培、加工、保鲜技术。二是建立有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技术服务与标准管理的网络体系。有机农业从原料的生产到产品的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由初始生产到用户,这之间要经历很多工序,各个工序都必须符合有机农产品的标准要求。应尽快建立有机农业的快速、高效的信息与管理的网络体系,包括产品开发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人才培训体系、技术服务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市场流通体系及认证管理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