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效益论文范例

生态效益论文

生态效益论文范文1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对于它具体的定义各界并没有达成共识。综合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生态学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是指把自然生态系统定为研究对象,强调森林的自我修复能力和维持能力;经济学和法学的视角则侧重于,如何维护公益林的建设和管理,强调政策和制度的安排。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公益林补偿政策可以从3个方面来论述:(1)对于公益林生态补偿分为狭义和广义的认知,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大体上属于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狭义理解,也就说对生态功能进行的补偿。(2)该政策属于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干预行为,而其他群体则位于较为弱势的平台。(3)该政策更加重视经济学的补偿,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森林资源的有效配置。

2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

2.1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

环境保护的迫切性、生态建设特殊性和环境资源外部性共同决定了公益林补偿的重要性。公益林的外部经济性使受益人难以确定,并且建设公益林的回报率较低,对群众的吸引力不够,所以,建设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1)从公益林的外部经济性和公共商品性来说,生产实践对于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需求迫切。(2)从环境保护的急切性来说,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建立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求。(3)从公益林建设的特殊性来说,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建立是实践公益林体系的必要保证。(4)建立公益林补偿政策成为贫困生态区进入良性循环的一个必要条件。

2.2公益林补偿政策的理论依据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解决森林外部问题的前提就是解决森林的效益问题,但是因为森林的外部性问题具有扩散外延的特性,其能影响的范围和程度都难以进行具体的确认。故生态效益的精确性和公认度都不高,很难为森林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理论上的支持。由于森林生态效益具有流动性、受益范围广泛性、无形性等特性,又因为收益常常会隐藏自身的需求,所以森林的经营主体和受益者们很难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的交易。故通常来说,科斯途径仅仅具有理论上的潜力,缺乏实际操作性。

3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相关研究

3.1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内容

(1)补偿主体。

国内学者就公益林补偿金的给予主体有3种:(a)国家是公益林补偿主体,国家财政提供大部分的补偿资金。(b)生态效能的受益者是公益林补偿的主体。(c)公益林补偿的主体并非是单一的某一方,而是多元化的,包括社会、市场和国家等。目前来说,国家仍是我国公益林生态补偿的主体,资金基本上来自于财政补贴。

(2)补偿的对象。

宋晓华等研究学者利用是否有经济来源区分够公益林的经营者,对于已经利用的森林资源例如革命圣地、名胜古迹和风景林等获得经济收入的经营者,则可以选择少补偿或者不补偿。

(3)补偿标准。

公益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核心就是补偿标准,它对公益林建设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力。补偿标准过高或过低都不好,过高增加了国家财政的压力,不能让社会效能和公益林生态效能达到最优组合;过低降低对公益林经营者的吸引力,不利于公益林的发展。

(4)补偿范围。

可以进行补偿的范围:由于禁止砍伐已经是主伐林的公益林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以进行补偿的范围:非重点公益林可砍伐的部分;禁伐对其没有影响的公益林。

(5)补偿方式。

对公益林经营者的补偿可以通过生态租赁和购买的形式。但我国还处于发展中状态,购买会耗费大量资金,我国财政有限,因此不可能大范围的进行购买补偿。生态租赁是指政府每年通过向公益林经营者支付一定租金的方式来租赁公益林,然后又进一步对公益林经营者进行管理和培养。

3.2公益林补偿政策的分析———以景谷县为例

景谷县是一个自治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2004年起开始了公益林的补偿工作。据调查显示,景谷县有149866.67hm2生态公益林,其中65666.67hm2公益林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2013年景谷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到位913.9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56.82万元,省级资金357.14万元。在后续的检查工作发现,景谷县的公益林补偿仍存在一些问题,乡镇档案的管理工作不够完善,补偿资金兑现缓慢。总体来说,景谷县的生态林补偿政策实施较好,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公益林管理等方面都较为完善。在今后的政策实施中,要更加注重调动群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有力保障。

4结语

生态效益论文范文2

1.1供求原则

生态产品作为一种商品,存在着供求关系,所以要建立交易市场。

1.2污染破坏者和受益者分担补偿原则

生态补偿的补偿主体在理论上主要是生态环境的污染者或破坏者。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者应承担相应的生态环境补偿,将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抑制环境污染破坏行为,又可以将外部经济性内部化,鼓励保护生态环境行为。

1.3价值转移原则

生态产品的价值包括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选择价值。价值转移的含义:经济资本和生态产品经济价值之间的转移;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之间的转移;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转移(曾广权等,2006)。

1.4保护地区和受益地区共同发展原则

发展权和发展机会的均等是环境正义的要求,生态保护地区和生态受益地区都有发展权。生态补偿就是要通过经济补偿来弥补生态环境保护地区因生态保护而丧失的发展机会,并优先考虑最不利地区和成员的基本生存权需要。受益地区不能用生态保护来限制生态保护地区的发展。

1.5国家集中收入补偿为主和社会分散补偿为辅原则

生态补偿应以国家生态补偿为主,国家通过征收环境税费,将生态补偿资金收入集中在国家。国家将聚集起来的生态补偿资金集中用于补偿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重点生态保护地区,并通过生态恢复计划,统筹安排生态补偿资金,防止生态补偿资金的滥用。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全民性事业,生态补偿除了以国家生态补偿为主外,还应当以社会补偿作为补充(张炳淳,2008)。

1.6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

在确定补偿主体时,本着谁收益谁补偿,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受偿地区一般为贫困地区,如不能解决贫困问题,补偿停止后将重新面临生态退化的危险。实现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同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1.7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确定补偿期限时,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经营者的成本和利润根据补偿期限进行平均测算,持续补偿。

2补偿主体和受体

生态补偿是一种为了减少生态破坏,调动生态建设积极性,促进生态保护的利益驱动机制和协调机制。根据价值转移原则,拿走价值的是补偿者(受益方),被拿走价值的是补偿对象(受损方)。根据公平原则,富裕方是补偿者,贫困方是补偿对象(曾广权等,2006)。补偿主体就是指补偿者,受体就是补偿对象。补偿对象是通过林权制度改革后,手里持有林权证书的林农(蒋发进等,2008)。

3补偿标准

《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财农{2009}381号)和《云南省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云财农{2012}101号)的补偿标准为10元/667m2。生态效益补偿金用在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管护上,而不是对其抚育更新、造林成本的补偿。国家对私营林没有补偿标准,补偿标准可定为公益林补偿标准的80%。根据林分质量划分补偿等级。

4补偿期限和补偿资金管理

补偿期限根据国家现行的社会经济体制,5a为1个补偿期,补偿期后,由评价机构对私营林主的森林资源进行评估,达到国家标准再进行生态补偿。建立森林生态补偿基金,由财政部门进行专项资金管理。

5生态补偿资金来源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预算,在税收征收上主要有资源税、排污税、其他税费。生态补偿是促进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激励机制,也是改善林农生活质量的一种途径。探索多元化的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来源是必要的,因此讨论几种来源方式。

5.1税收或生态补偿费附加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的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的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的地位”。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需要,凭借政府政治权利,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森林生态效益受益者是每一个人,众多的受益者可以不付任何费用得到其价值。建议政府开征生态补偿税,用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改善。以教育费附加为模式,征收森林生态补偿费附加。征收范围、标准与教育费附加一致。

5.2转移支付的类型

5.2.1水电站企业

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温的功能。只有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才会有丰富的水资源,向电站企业收取生态补偿费是合理的。同时,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议水库水电站按每度电加收0.05元。

5.2.2森林公园和水路航运企业

向风景林区、森林公园门票收入的2%和航运企业的水运货船每吨每公里加收0.01元作为生态补偿费,用来保护森林资源。

5.3发行林业生态

政府通过发行林业生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募集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基金。运用发行筹集资金是完全必要并可行的。

5.4接受社会捐助

可以通过公益性部门筹集该项基金,基金的来源主要是接受外国政府、国际组织﹑NGO和国内单位、个人的捐款或援助。目前,已经有一些国际组织对我国保护森林资源提供资金援助,如GEF﹑WWF﹑FFI﹑世界宣明会等。加强政府间的合作,例如中国政府与荷兰政府在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中实施的中荷合作项目。

5.5生态融资

生态融资可分为3大类型:自然资本融资﹑人造资本融资﹑人力资本的融资。生态融资方式丰富,常见的有集资﹑贷款﹑股票﹑BOT(Build,Operate,Transfer)融资等。在森林生态产品补偿资金筹集中,BOT是一种新的筹资模式,具有2个鲜明特点。从政府角度而言,政府无需对公司的投资和融资提供担保。投资和融资的重要基础是公司未来拥有的基础设施运营收益,政府以特许合同方式赋予项目公司这种收益权利。从公司角度而言,项目融资不受其资本规模的限制。融资的主要依据是公司对未来收入流量所拥有的合同权利。公司可以避免因投资有限而不能参与规模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王聪,2003)。利用BOT方式为基础设施建设开辟了财政预算外的资金来源渠道,能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将BOT融资方式应用于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可以加速资金筹措,尽快改善生态效益的维护(桂拉旦和张伟强,2007)。

6补偿方式

林业作为基础性产业部门,通过林权制度改革私营林发展比较迅速,研究私营林的生态效益补偿具有现实意义。目前,我国财政补贴在林业中主要有3种形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林业补助﹑林木补偿。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主要体现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以及野生动物肇事。林业补助是指各级政府为促进林业发展,对营林主体给以各种经济性补助﹙补贴﹑信贷等﹚。林业补助的目的是促进林业发展。林木补偿是指各级政府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为社会提供生态安全公共服务,限制或剥夺营林主体对林木拥有的林权给予经济补偿的一种措施﹙姚顺波,郑少锋,2005﹚,免费提供苗木等。把私营林生态补偿分为3类,资金补偿﹑服务型补偿和政策补偿。

6.1资金补偿

在生态补偿中,资金补偿是最常见的补偿方式。资金补偿的方式有:现金补偿、减免税收、补贴、抵押贷款等。

6.1.1限成熟林采伐补贴

私营林的生态产品按理归属私营林主。政府在保护生态功能为由的前提下进行采伐指标限制,是对私营林主商品林林权的侵犯,造成私营林主的经济收益损失,给予一定补贴,称为限成熟林采伐补贴。

6.1.2生态产品购买

对私营林主提供的生态产品,在生产无形生态产品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必须得到应有的报偿。这种购买只能通过政府财政的转移支付来实现无形生态产品的交易。在政府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听取林农的意愿,召开生态产品购买听证会由双方人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制定出一个标准。

6.1.3林业保险

林业保险一直是世界各国保险学和林业经济学界所关注的话题。由于风险的承受者是在各国都属经济承受力相对较弱的林农,再加上林业生产周期长,面临着森林火灾、病虫害等灾害的威胁,林业保险是帮助林农降低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

6.2服务型补偿

补偿者提供无偿技术咨询和指导,送受补偿地区的人员进入林业院校进修培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经营管理水平等。

6.3政策型补偿

生态效益论文范文3

(1)生态文明彰显执政伦理的合理性

从理论上看,生态文明指人、社会、自然相互之间全面发展、和谐共生的文化及伦理形态。它是一个国家以至于整个人类追求的社会理想。就一个国家来说,这个理想的达成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党和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执政伦理,就是执掌国家权力的制度和方式表现出的伦理审视和道德追问,体现在生态文明方面,就是在治理国家过程中,是否兼顾了生态伦理取向。加强执政党执政过程中的生态伦理研究,既是现代政治伦理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求,具有现实的合理性。人类文明的衰落与生态问题密切相关。人们的需要及利益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内在驱动力,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以一种非理性的方式对自然界的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占有和掠夺,结果出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对立的关系,有时这种矛盾关系会发展成可怕的结果。如古代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玛雅文明,在千年时间里便惨遭毁灭,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究其原因,不可回避由于人口爆炸、不加节制地毁林开荒、居住的环境长期遭到破坏等生态危机的影响因素。目前,工业化过程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大量排放,环境污染,影响了居住的环境,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如不加治理,后果难以想象。党和政府理应负起责任,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在制度上加以规范。中共十七大报告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环境保护改变为一项战略目标来对待,强调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这是我党重大的理论创新,是新时期以人为本的生态观和文明观。这一理论观点不再满足于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而是把环境建设上升到了党和国家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这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以及执政伦理的要求,代表了我国和世界发展总的趋势,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2)生态文明彰显执政伦理的合法性

建设生态文明有赖于政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有赖于公权力的保障。因为从法理上讲,政府的公权力具有公共性,要求其服务于一定的阶级、政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因此,对于政党和政府而言,保障阶级、政党和人民利益的这种统治是一种合法的统治,这种合法性不是先验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被认可的统治与被统治,是合法性与合理性二者实践的统一,是二者在社会生活中价值上的互动和观念上的认同。故在现代政党政治中,如何确保权力的公共性,如何使执政得到被统治者的认同和拥护则是关键,这便涉及执政伦理的主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助理总干事汉斯?道维勒2011年在贵阳召开的“人与生物圈计划”论坛上说,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城市管理者应该加强对城市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以及绿地和水体等方面的规划与建设。马克思指出:“从一个较高级的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看……甚至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受益者,并且他们应当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马克思认为“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应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然而“好家长”应该指执政(党)者及掌权(政府)者。亚当•斯密时代,主张政府应担当“守夜人”的角色。环境作为公共物品的性质,决定着政府对解决环境问题责无旁贷。也就是说,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主要取决于各个国家的执政党和政府,取决于执政党和政府是否有这样的执政及忧患意识。然而,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站在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角度,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关注生产发展,同时尽力确保生活和生态二者良好发展的协调统一,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3)生态文明彰显执政伦理的目的性

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得到世界如果说农业文明促进了封建社会的产生,工业文明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那么生态文明必然会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是众望所归,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对于执政党来说,为谁执政是一个政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党和政府所拥有的一切权力都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执政本质,这个本质也体现在伦理范畴。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作为执政伦理的重要方面也就成为党执政伦理的核心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党和政府制定政策管理国家应体现这一本质,即尊重社会和自然,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政府遵循生态文明的理念,关注后代子孙的生存和幸福,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良性发展和永续发展。

二、执政伦理在生态文明方面的应然性体现

(1)执政伦理应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中国传统哲学从一开始就着重关注人的问题,在大多数人看来,“天人合一”是个人对自己和自然尊重的统一。然而有人认为在自然界人具有主宰地位,应该受到最基本的尊重,自然从属于人,人可以随意地改造甚至破环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是片面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但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社会的整体发展,生态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负面的影响开始出现。恩格斯曾认为:人类不要陶醉于我们屡屡已经战胜了自然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每一次所谓的胜利,都已经遭到了自然界以牙还牙的报复。我国98年发生的特大洪灾,不可否认与生态环境恶化有关,所以中国必须吸取这样的教训,绝不能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人类为了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逐渐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但近代以来,传统的发展模式没有足够顾及自然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环境遭到了破坏。因为近代以前人类始终以自身生存发展为中心,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动力,变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为破坏自然过程,结果可想而知。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这些问题都充分说明:如果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必将遭到自然的惩罚。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随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自然资源会得到科学的利用和合理的保护。在这个崭新的社会制度下,“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如今中国党和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就必须很好地理解和诠释它的深刻涵义,这个“以人为本”必须是双赢的、全面的、真正的以人为本,是充分尊重生态文明、彻底保护人类家园的以人为本。

(2)执政伦理应体现和谐的理念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从过去意义上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和谐。十七大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实际上提出了社会环境的和谐问题。那么,和谐就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四位一体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中存在的两个基本关系,人、社会和自然这三者必须和谐统一、不可分割。从这个角度讲,人和社会的发展,不应以违背自然规律为代价,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和谐社会必须依托一定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就会造成生存危机,更不必说社会和谐了。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这种冲突集中体现在利益之争,体现在追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导致了环境的破坏。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执政政策和制度的生态考量和伦理考量。

(3)执政伦理应体现公平正义的理念

人与自然同是生态系统中的两个重要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公平公正关系。人类的发展要兼顾人、社会、环境以及当代与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公平正义,要反映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公平正义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也是党和政府制定政策规范的伦理目标。保证公平正义应该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按照德国哲学家汉斯•尤纳斯(HansJonas)的观点,责任本身一般存在于“此时”的状态,而往往远离未来的考量,他主张把责任的范围延伸到未来,而且主张把范围扩展到自然中去。执政的责任体现在公平正义方面,指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兼顾当代与后代,又兼顾人与自然,既保障生态的可持续,又保障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三、实践以生态文明为视域的执政伦理观

(1)统筹兼顾,注重乡村生态治理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不过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不同步,重视经济发展,然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的保护,这种矛盾逐渐显现,个别地方表现也十分突出。尤其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外扩与企业外迁,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导致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如城镇经济得到了发展,却破环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城镇排污造成了农村居民污染受害。这种获益与付出,一是有失社会公平;二是破环生态环境。据有关学者估算,1997至2003年,全国耕地面积从19.51亿亩下降至18.51亿亩。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的40多年,政府通过不合理的工农业剪刀差等途径从农业部门吸纳的剩余近9000亿元之巨。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点是城市及中心区,结果是城市市民的居环境得到了改善,而农村的耕地及林地在城市化过程中面积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工业企业的落户,污染不可避免。同时,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也向农村转移和排放,就更增加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总书记曾经指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维护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涉及了包括农村等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说,政府在改善生态环境过程中,要使环境改善的成果得到公平分享,就必须统筹兼顾,注重乡村生态治理。

(2)注重伦理和法制的互动

资源环境管理的根本问题在于制度上的缺陷。突出地表现在环境资源法律以及政府涉及环境的行政政策和措施。可以说,政府制定和完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政府应该运用行政权力,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具体落实这方面的行政行为。建设生态文明,除了在正确思想和先进价值理念指导下,政府运用法律、制度对人的生态行为进行外在他律外,还必须依靠伦道德力量自律约束,注重伦理和法制的互动,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与责任,提高人们的生态文化素质,从而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3)注重对公民的伦理教育

生态问题,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但根本原因还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从世界的现实来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程度同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先进程度成正比。所以说,提升人们的生态责任意识,建立符合环境伦理和社会公平要求的生态伦理文化,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增强人们的责任意识,有赖于他们对“这种客观伦理关系规定的职责和任务的主观认同,即把客观伦理关系规定的职责、任务内化为自我自觉的认识,形成一定的责任意识、责任感。”加强生态文明及生态文化教育,培育公民生态伦理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公民生态文明观念,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四、结语

生态效益论文范文4

1论文数量变化分析

的数量直接体现了学者对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关注程度。从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1月30日将近10年的时间公开发表的有效论文为227篇,平均每年227篇,论文数量较多,表明农业、土地等方面的学者很重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研究。2002—2007年以及2009年每年数量都低于平均值,2008年、2010年和2011年数量都高于平均值,表明从2008年开始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根据数量,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2—2003年,是论文初产期,2年共12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53%,平均每年6篇,数量偏少,与这一阶段土地整理项目较少有关。第2阶段为2004—2007年,是论文数量上升期,每年16~20篇,本阶段的论文总数占全部论文数量的313%,是前一阶段的59倍,论文数量明显增加。第3阶段为2008—2011年,是论文高产期,共144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634%。2008年数量猛增至58篇,是近10年中数量最多的一年(图1),2008年之后的3年,论文数量略有下降,但每年都不少于20篇。2008年以后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成果显著增加,与国家及地方政府支持土地整理项目密切相关,土地整理项目带动了绩效评价研究。

2论文来源期刊

论文来源期刊可以反映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在专业期刊中的地位及专业期刊对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的贡献。根据检索结果,227篇论文分别来源于农业、土地、环境、经济等领域的73种期刊,包括《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土地科学》、《安徽农业科学》、《地理学报》、《资源与产业》、《经济地理》、《水土保持通报》、《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等(表1),表明很多专业期刊都重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发表。近10年来《农业工程学报》刊用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数量最多,占总论文数量的176%。由于土地整理项目属于农业工程项目,而且《农业工程学报》为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的期刊,影响力大,质量高,颇受学者的青睐,故论文数量多。《安徽农业科学》虽然影响力不如《农业工程学报》,但为旬刊,期刊发行量大,发表周期较快,因此论文数量也较多,达到37篇,占论文总量的163%。《中国土地科学》刊用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数量也较多,为15篇。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主要集中在上述3种期刊,其论文数量占总论文数量的405%。

3论文影响力分析

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是反映论文影响力的2个指标。下载频次反映了论文受其他学者的关注程度,而被引频次则反映了论文受其他学者的认可程度,是衡量论文影响力的主要指标。由论文检索结果可知,227篇论文共被下载61208次,被引用2767次。各期刊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的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不同,表2、表3分别列出了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最高的10种期刊。无论是下载频次还是被引频次,《农业工程学报》都遥遥领先于其他期刊,位居第1位,属于第1等级。这表明《农业工程学报》刊用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质量高,影响力大。《资源科学》、《中国土地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安徽农业科学》的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也很高,属于第2等级;《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中国土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软科学》的论文被引频次为50~100,属于第3等级;其他期刊属于第4等级。虽然有73种期刊刊用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但被引频次高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农业工程学报》等10种期刊。

论文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

1研究理论及方法

研究理论是学者进行研究的依据,研究方法体现了学者研究问题的角度与手段。通过论文检索发现,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中应用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经济学、生态学和数学。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理论,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理论、生态足迹理论、生态补偿理论以及数学中的可拓理论、粗糙集理论应用较多。研究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评价法、综合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优先度评价法、成功度评价法、物元可拓模型等数十种,其中层次分析法运用得最多。模糊数学评价法一直是学者深入研究的主要方法,成功度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物元可拓模型等近年来广泛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研究视角。

2研究主题

论文统计分析发现,已有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的研究主题有土地整理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综合效益)、土地质量、土地整理潜力、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其中效益评价的论文最多,共107篇(生态效益评价50篇、综合效益评价43篇、经济效益评价10篇、社会效益4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471%。由此可见,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最主要的研究主题,土地整理项目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是社会及学者关注的核心内容。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另一个研究热点,此项研究为提高经济、生态效益服务,故关注较多,共有论文42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1850%,位居第二。土地整理项目方案及风险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土地质量评价的论文为15~22篇,所占比例小于10%。其他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较少,这里从略。

研究资助基金项目分析

论文受国家及部委基金项目资助的情况能够反映我国政府对该项研究的重视程度,折射出该研究的意义大小。通过检索得知227篇论文中标明受国家及部委基金支持的有80篇(表4)。如果2篇及2篇以上论文受同一基金项目资助,只按一项基金项目统计,因此80篇论文一共有66项基金项目资助。论文中标明受地方政府基金项目资助的暂未统计。

此外还有1篇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项目资助,这表明我国土地整理项目虽然受到联合国关注,但关注程度不高,还需要争取更多的国际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论文数量最多,但是只占到全部227篇论文的176%,表明80%以上的论文没有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也从另一方面表明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体现的基础研究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必须结合土地整理项目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的土地整理项目与论文仅次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因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推动土地整理项目研究的又一重要力量。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其他基金资助的土地整理项目与论文较少,均在5项(篇)以下,这些基金还未成为土地整理项目研究的主要力量,今后应当努力争取这些基金的支持。#p#分页标题#e#

结论

生态效益论文范文5

 

林资源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内一切被人类所认识可利用的资源总称,是一种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国外对森林资源价值评估的研究起步较早,从18世纪或者更早,人们就开始关注森林资源,并对林木资源的价值计量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随着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问题的出现以及日益尖锐化,森林资源的生态和环境价值受到了日趋广泛的关注,其计量问题也成为人们思考的重点问题。   1森林资源综合效益评价   国际上对于森林蓄积的测量,也就是森林经济效益的计量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从18世纪开始,以德国为首的林学家,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蓄积量,也就是木材的经济价值。随着森林资源的危困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不仅认识到森林能为人类社会提供木材和多种林副产品,而且注意到森林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及环境价值。所以人们逐渐认识到再也不能无偿的索取它,而是更应该认识森林的生态规律,更大限度的发挥其多种生态效益。20世纪60年代以来,森林的环境价值体系及其评估,以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计量。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进入该课题的研究。国际上有两大学派:一派是以Constanza为代表的生态经济学派,他在1997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世界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价值”的文章。他认为生态功能价值可以通过全部价值来计算,提出可以用市场价值法计算;另一学派是以Pearce为代表的环境经济学学派(1998)。他认为很难用全部价值来计算生态功能。他提出用假想市场法来计算生态功能价值。印度学者提出,一株50年生的树木每年对人类的贡献高达十几万美元,其中产生的氧气价值是3.12万美元,防止大气污染的价值是6.25万美元,防止水土流失、增加肥力价值是3.13万美元,涵养水源等价值是3.12万美元,这充分说明森林的生态效益远远大于木材的经济效益。美国马里兰大学Costanza等1997年提出的计量方法,把森林生态效益分为概念模糊的17种,其计量值相当大(全球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至少33万亿美元)。   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的张嘉宾、翟中齐、宋宗水等人就开始了对森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初步探讨,但大多局限于零星的思考,缺乏系统的认知。1994年,国内著名学者周晓峰评价了黑龙江省的森林生态价值,他用的方法就是假想市场法。侯元兆等于1995年第一次对林地、林木及森林的三种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进行了核算,并出版了专著《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郎奎建、李长胜等2000年在《东北林业大学学报》上发表了“林业生态工程10种森林效益计量理论和方法”的文章,对10种森林效益进行了定义和初步计量,是全面系统地研究森林生态效益计量比较权威的文章,以后国内许多学者都将此论文作为主要的参考文献。郎奎建2003年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核算的市场逼近理论和技术研究进行了完善。   多年以来,我们主要重视了木材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更大的森林生态效益。要推动和加快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进程,其先决条件就是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计量要科学化。上述问题得到国内外生态学家、经济学家极大的关注。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大辐度调减(与国内外学者相比)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量,该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计量应大大小于国家GDP值。因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还存在一个人们支付意愿的法则。   2对《可更新资源:经济理论与评价》一书的评价   就在人们对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开始进行重视之际,李长胜等所著的《可更新资源:经济理论与评价》一书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中文专门论述可更新资源经济理论与评价的专著到目前为止还仅此一本,有许多新颖之处。该书论述了自然资源及其价值,可更新资源的科学利用,生物资源与生物估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湿地的价值与功能,湿地的退化与恢复。该书对森林资源价值的评价占了较大篇幅。其比较全面系统地用广义线性模型(包括似乎不相关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小气候、净化大气、抑制风沙、减少水旱灾、森林游憩、保护野生生物、消除噪声等生态效益进行了货币化计量,特别是将复杂的森林碳汇计量用一种简单的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是比较实用的。目前,在国内森林碳汇交易刚刚起步,即使在国际上森林碳汇的计量也不十分精确的形势下,能用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计量,而且可操作性较强,这是此方面在学术上的一个进步。   3结语   今后对森林资源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势在必行。特别在东北林区进行此工作,意义在于:①使人们重新认识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的价值,不再是过去仅仅盯着木材蓄积的经济价值,而它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大得多,应该真正科学地综合评价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的全部价值。②对东北地区进一步深化天然林保护工程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黑龙江省、吉林省早日建成生态环境示范省有重要的理论意义。③在大、小兴安岭全面进行禁止主伐的情况下,推动和加快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进程,为科学计算生态效益补偿金提供科学依据。《可更新资源:经济理论与评价》一书给我们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有许多地方我们可以借鉴。

生态效益论文范文6

近年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已成为公众社会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但对生态效益补偿的内涵仍存在争议:杜群(2005)是国内第一个给生态补偿以明确定义的学者,他将生态补偿定义为:国家或社会主体之间,约定对损害资源环境的行为,向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主体进行收费或向保护资源环境的主体提供利益补偿性措施,并将所征收的费用或补偿性措施的惠益通过约定的某种形式转达到因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或保护资源环境而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主体以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的过程。李文华,李芬(2006)综合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指出:生态效益补偿是用经济手段激励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维护和保育,解决市场失灵造成的生态效益的外部性的补偿,并保持社会发展的公平性,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结合以上各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生态效益补偿是指相关部门对使用自然资源或者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人和单位进行费用征收,并将这些费用用于对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主体进行的税费、补贴等形式的补偿,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各主体间利益的目的。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理论的探索。关巍、郝雪冰(2009)指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指国家为保护森林、充分发挥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生态效益而建立的,通过国家投资、向森林生态效益受益人收取生态效益补偿费用等途径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森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的一种法律制度。瑞士的凯恩林在《关于森林效益补偿》一文中提出“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对森林效益的补偿是有限的,要与社会达成协议”。荷兰的Ottitsch等则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需要政府的有效介入。财政应区别林业的具体活动,采用相应的政策工具”。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主体应包括为维护森林生态系统正常运转而做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补偿的资金应由使用森林生态服务和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的集体或者个人提供,补偿的范围和标准应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改变,应当是一个变量,此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应将生物多样性包括在内,并执行与林木不同的补偿标准。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发展。自1986年以来,有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面的文件、政策、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全国各地设立了试点,进行了尝试。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央相关部门对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健全越来越重视,资金投入也逐年增多,因此,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方式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各位林业方面的专家学者就提出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并对制度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关建议。李文华等(2006)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对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生态效益补偿概念界定不清楚;标准过低;补偿范围不全;补偿标准单一,而且没有结合动态的经济发展水平;缺乏市场化手段;管理机制不健全;法规制度相对落后;森林经营主体的参与度不够等。韩德梁(2009)在分析了我国生态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态补偿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门色彩强烈;缺乏长期有效的政策支持;政策制定缺乏广泛参与;生态补偿标准过低;资金使用未完全体现生态补偿;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张琪然等(2010)在对北京市平谷区的林农进行调研后,总结出森林生态补偿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资金缺乏;生态效益的量化标准不统一;产权不明晰;没有体现分类补偿的规则。通过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界定不清楚;2)补偿标准单一、补偿标准低而且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没能同步变化;3)缺乏市场化手段;4)补偿执行力度不够,即补偿受益者与需要补偿者不统一;5)生态补偿投入不足。显然,以上专家学者发现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生态补偿投入不足,究其原因就是资金缺乏,单方面依靠财政补贴,不仅会面临补偿不足或者缺乏补偿,而且会造成很大的财政负担,因此,我们有必要寻找新的筹资方式提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资金来源。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方式综述徐邦凡(2000)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方式分为两种:固定性(或称长期性)资金筹集和临时性(或称一次性)资金筹集。他认为,对于生态林维护成本等经常性支出,应采取固定性筹资;对新建生态林及固定性筹资不足以支付生态林维护成本的部分,可实行临时性筹资。临时性筹资的渠道主要有中央或地方政府预算拨款,发行政府债券,向国内外金融机构贷款。陈晓倩,陈建成(2002)认为生态林业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有效克服“市场失灵”,解决生态林业生产资金补偿的融资机制。除了传统在公共财政框架下,通过财政支出安排生态林业发展资金需要的思路外,论文主要探讨了森林生态环境效益服务市场在内的森林“公共产品”资金的市场循环途径,如碳补偿贸易和生物多样性交易。[4]王聪(2004)在分析国内BOT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BOT的方式融资模式筹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论证了BOT融资模式引入我国生态建设的可能性,提出了生态建设引入BOT的具体实施过程,最后介绍了应用BOT模式筹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益处。梁靓(2007)将生态林业的融资渠道总结为两种:政府财政渠道和市场筹资渠道。其中政府财政融资方式有发行国债和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市场筹资渠道包括碳补偿贸易和生物多样性交易两种方式。综上,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之前的学者提出的资金筹集方式主要有市场化筹资方式和政府筹资两种。政府筹资主要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征税、向国内外金融组织借款等;市场化筹资方式主要有发行生态、BOT融资、吸收社会捐赠等。其中社会捐赠由于公众环保意识较差,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发行政府债券容易造成财政赤字。由于我国之前有成功发行体育和福利的经验,发行生态将是一种最值得尝试的筹资方式。此外,由于今年生态旅游发展的较为迅速,因此,可以尝试利用对生态旅游项目进行生态税的征收来筹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

生态效益论文范文7

【关键词】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中的园林景观建设,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能够设计出优质的园林景观建筑,园林景观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对改善城市生存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还存在规划认识不科学、设计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下文就具体来分析存在的问题。

1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存在的问题

园林规划属于一门工艺艺术,在规划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性与规律性,比如,需要遵循生物学当中种类的多样性原则,注重客观规律,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目前对城市的建设大部分都是考虑眼前的利益,并没有真正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对环境与资源还是考虑不周全,导致植物与树木的生态平衡被打破,进一步降低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与质量。而且我国城市景观规划的水平较低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过分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城市规划设计缺乏科学的依据,有待改进与完善。此外,我国对城市景观规划这个行业一直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城市景观的管理处于比较松懈的状态,在教育方面,很多高校并没开设有关城市景观规划的课程,这直接地导致学校没有为社会充分输出城市景观规划这方面的人才,在现阶相关从业人员都是按照传统的设计理念进行工作,这些人没有足够的热情与缺乏足够的创新精神,加之城市景观的理论与技术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导致我国的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并不是很理想。此外,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师素养有待提高,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往往重理论,忽视一些客观条件,并且设计理念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对自然因素综合考虑,从而使园林景观设计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2创新开展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路径

2.1融入艺术理念,综合考量经济成本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园林设计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工艺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自身居住的周边环境与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园林景观方案设计中,要积极融入艺术视觉元素,并且以人为本是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满足让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兼顾经济成本。因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师要在成本控制与审美水平之间寻找平衡点,还必须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既要保证园林景观具有良好的审美性,又不可以铺张浪费,对园林景观建设的各个环节与各个阶段进行成本控制与监督。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是表现在园林景观表面的形式和艺术上,在园林的实施建造的技术上也可以表现出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园林景观方案设计突破传统设计过分强调景物的观赏性作用。园林景观方案设计主要是在实现景物观赏性作用的同时,又要实现小区绿地满足人们基本娱乐休息的需求,最终达到经济性与艺术性的协调统一,满足当代园林建设发展需求。因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需要综合分析当地的发展需求与城市特色,做好调研基础之上,提升建设效率与水平,提升园林设计的艺术性与经济性。

2.2合理搭配色彩,发挥坐标的作用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需求与城市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色彩要素,真正建设属于城市地标的园林景观,发挥城市文化与生态效益。通过艺术的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植物的本身具有的自然更美,从色彩角度出发,当前很多设计人员认为城市园林设计的基本色彩是以绿色为中心,不需要进行其他的创新空间,产生这种想法存在一定的问题,是不科学的。色彩是人们接触事物的第一感觉,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进程中,经常会将花朵、水塘以及庭廊等多种色彩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并且保持植物原有的状态下利用新颖的手法进行创意,创造出更加美丽的植物景观来供人们观赏或者使用,这不仅没有破坏植物性能,而且在保持植物自然美的同时更好地周边环境相结合,自然美与工艺美相互融合,使各个色彩要素相得益彰,又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群体的生态效应,进而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丰富性与层次性。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还必须要满足人们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将其深入的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根据不同层次与不同年龄人的活动特点,明确划分功能区,以此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1]。例如,谋花园设计采用中式景观设计风格,在坚持以人为本设计原则基础之上,将各种色彩要素有机结合,并且在设计中体现环境的功能、局部气氛的创造以及整体构造等,比如假山、小桥流水、亲水平台等,以色彩要素与简单的设计风格为主,提升城市园林设计的科学性与层次性,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2.3发挥创新意识,整合设计要素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比较复杂、综合性较强的领域,在设计实践中,经常会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比如现代艺术、生物、自然科学等不同科学知识。在开展设计工作实践中,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充分发挥创新设计意识,整合设计要素。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无限的效力,给人们呈现出美好的视觉效果,这就需要设计人员科学规划、巧妙构思。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选址是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地形变化辅助园林景观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添加更多的元素,与现代艺术相融合,既体现出传统的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人们的需求,给人以心灵上的熏陶与升华,注重生态建设,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所以在城市规划中有自己的应用原则与应用方法,有效发挥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作用,从整体格局出发,统筹兼顾,既要考虑到园林的空间效果,又要考虑到园林中的其他元素,对各项资源优化配置,发挥最佳的组合效果。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园林内部布局的协调性,每个元素都可以进行有效配置。将现代艺术与园林设计恰当融合,发挥其积极效力与作用。园林景观设计师要积极创新,开拓思维,积极引入多种设计元素,从而提升设计的层次性与丰富性,满足受众越来越高的审美需求。在融入多种艺术设计要素过程中,城市景观设计要突破传统设计理念与思维模式,在景观设计中综合分析各类要素并加入多种载体要素,实现多元化设计目标,遵循城市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结合城市发展特征与发展需求,兼顾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提升城市文化性,通过园林景观设计打造城市品牌。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就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设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要用发展与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实事求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丹.浅析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建设管理工作[A].2017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

[2]合肥市环城公园人事园容管理制度改革浅谈[A].中国公园协会2001年论文集[C].2017.

生态效益论文范文8

植物群落结构调查(1)调查方法:依据临安市居住区的空间分布,选取3个居住小区作为调查对象,分别是春天小区、林水山居、筑境小区。在每个居住区选取植物分布具有普遍性与典型性的10m×10m样地各3个。在每个样方的4角各设置1个5m×5m灌木层(含乔木更新层)样方,并在灌木层4角各设置1m×1m的草本层小样方。(2)调查内容:对乔木树种(胸径≥4cm)进行每木检尺,实测胸径、树高、冠幅,统计每样方中乔木树种的株数。详细记录灌木(包括胸径<4cm的小乔木或幼苗)的种类,测量并记录其地径、株高、冠幅。再记录群落的地被、草本(包括蕨类植物)和层间植物的种类、平均高度、数量。主要使用的仪器与用具有记录本、铅笔、尺子、胸径尺等。

生态效益研究调查(1)空气负离子监测仪器:测定空气负离子的仪器为DLY-G型大气负离子测量仪。该仪器是测量大气离子的专用仪器,数据稳定,测量准确,灵敏度高,使用方便。检测范围为10~11999×109个离子.cm-3,离子浓度误差及迁移率≤±10%,工作温度0~40℃,空气相对湿度≤90%。(2)监测方法与内容:使用(DLY-G)型大气浓度测试仪进行测定,测定时,选择静稳天气,采样高度为距离地表1.5m,与成人呼吸高度基本一致。在同一测点测量相互垂直4个方向的空气正离子和负离子浓度,每次采气3min,待仪器显示的数值稳定后瞬时读取5组正、负离子峰值数,同时调查记录测点周围的环境及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风速、海拔和经纬度等几项与人体健康关系比较密切的指标进行测定。主要采用的仪器与用具有记录本、铅笔、光照仪、风速仪、GPS、正负离子检测仪等。

数据处理与分析(1)重要值:某一种物种在群落中的重要值用IV来表示,是衡量物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的有效综合指标,可以反映群落演变的方向。乔木种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100/3灌木重要值=(相对盖度+相对多度+相对高度)×100/3其中,相对多度=某种植物种群的个体总数/同一生活型植物个体总数;相对频度=某个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总和;相对显著度=某个种所有个体胸面积之和/所有种个体胸面积总和;相对盖度=某个物种盖度/所有分盖度之和;相对高度=某个种个体个数之和/所有种个体高度之和[1-3]。(2)居住区园林植物群落多样性:群落多样性测度指标是度量一个群落或一个地区群落多样性的重要依据,合理地选择群落多样性测度指标才能有效地表征一个群落多样性的状况[4]。对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而言,丰富的群落多样性能使其相对于环境变化有更好的适应调整能力。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方法较多,本研究筛选了一些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即物种的数目,如果研究样地面积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确定的或可控制的,则物种丰富度会提供很有用的信息。在植物多样性研究上,用单位面积的物种数目,即物种密度来测度物种的丰富程度,一般用每1m2的物种数目表示[5,6]。Simpson指数又称优势度指数,是对多样性的反面即集中性的度量。其集中性高,即多样性程度低。树种多样性(D)用来表示物种的集中性。D值越大,表示树种多样性越高。公式为:式中:S为所有物种数;Ni为第i个物种的个体数;N为群落中各层次所有物种的个体数;pi=Ni/N是一个个体属于第i类的概率。(3)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与标准:高含量空气负离子水平是人们在森林和城市绿地中感到格外清新的重要原因,所以,把空气负离子水平作为衡量空气清洁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可为城市功能分区提供科学依据[7]。在进行空气负离子评价时,国际上常采用单极系数和空气质量评价指数作为空气质量的评价指标。空气单极系数q:q=n+/n-;式中:n+为空气正离子数,n-为空气负离子数。空气质量评价指数CI:CI=n-/(1000×q);式中:n-为空气负离子数,q为单极系数。单极系数越小,表示负离子浓度比正离子浓度高得越多,对人体越有利[8]。CI指标把空气负离子作为评价指数,同时又考虑正负离子的构成。目前国内外通行的空气清洁度等级标准(见附表)[9]。由此可见,负离子的测定对于该试验及论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负离子的测定结果与分析也是一些景观评价和生态效益研究的依据。在研究各因子对负离子的影响时,遵循单一差异原则,即考察某一因子对空气负离子影响时,要求其他环境因子基本相同,如考察绿地类型的影响时,选择同一地点或临近的绿地,并在相同时段进行测定。

结果与分析

1居住区群落内的植物组成对每个小区中的3个样地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共有乔木28种,其中落叶与常绿之比为2.1∶1,灌木共18种,草本共11种。3个群落内栽培共57种(含品种),分34科50属,裸子植物1科4属4种、被子植物33科46属(双子叶植物31科41属48种,单子叶植物2科5属5种)。

2居住区植物群落的层次结构特征调查的人工群落的外貌一般为夹杂部分落叶阔叶成分的常绿阔叶林。春季林冠内镶嵌着嫩绿色的落叶树种,如白玉兰、日本晚樱等,秋天一些色叶树种形成黄色或红色的斑块,如银杏、西川朴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结构比较分明。

2.1群落中乔木层的特征乔木层的高度在3~5m,树冠不连续。乔木层中共有物种28种,常绿与落叶物种之比为2.1∶1。每个样地的物种数一般集中在4~6种。物种数最高的样地为林水山居的群落3,共12种,最低的为春天小区的群落3,只有3种。

2.2群落中灌木层的特征该层次的高度在50~150cm之间,灌木层物种有18种,其中常绿(半常绿物种)与落叶物种之比约为7.6∶1,每个样地的物种数一般集中在4~6种。物种数最高的为林水山居的群落3和筑境小区的群落3,都为7种,而物种数最低的为春天小区的群落2,只有3种。3.2.3群落中草本层的特征该层次的平均高度约20cm。群落中草本层物种共有11种,其中常绿、半常绿的有6种。细叶结缕草是居住区绿化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草坪植物。高羊茅名列第二。百花鸢尾是最常见的开花地被植物,其次为麦冬。草本植物最丰富的为林水山居样地,5种。仅有1种草坪或地被植物的为筑境小区3个样地,都为单一的草坪。

3居住区植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得出临安市3个居住小区园林植物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群落多样性指数。由图1可知,在所调查的3个居住小区中,从Simpson指数D来看,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均以林水山居的物种多样性最高,说明该样地的树木种类较多,各树种株数分布较为均匀,其中各个小区乔木层的多样性水平最高,灌木其次,草本最次。这也是由于人工配置绿地时多强调以乔木为主体,同时大面积使用种类有限的几种灌木造成的结果。Simpson指数D最低的为筑境样地1,只有0.78,主要是由于树种的数量较少的原因。总的看来,群落总体多样性高低与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正相关。综合评价发现,林水山居的植物群落多样性最高,最低的是筑境小区。林水山居植物种类多样,且乔、灌、草三层配置结构合理,每层的植物种类丰富,乔冠草类型的群落结构完整。春天小区绿地面积较大,而且乔木数量比较多,但草本层相对比较单一。筑境小区绿地植物种类较少且数量也较少,绿化设计时仅考虑“四季常绿”,而忽视了“三季有花”;多应用常见的常绿树种,彩叶植物和花灌木较少;在种植设计时,只是把植物随意地种植而未能形成科学合理的群落,加之绿地面较小,群落植物多样性较低、层次不明显、景观单一,致使景观效果较差。#p#分页标题#e#

4生态效益研究评价———空气负离子水平及评价系数分析

4.1居住区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空气负离子水平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低温、高湿的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分布规律的研究环境,有利于空气负离子的产生。许多研究认为,空气负离子与空气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空气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即空气负离子浓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空气湿度升高而增加。对于空气负离子与相对湿度的关系,以第2次所测的负离子浓度试验为例进行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相对湿度都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湿度越高,负离子浓度越大。

4.2居住区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根据各居住区群落的空气离子浓度平均值绘制图3。由图3可见,春天小区的负离子浓度从冬季到春季的变化为91.8个/cm3、94.79个/cm3、100.21个/cm3,另外2个小区在冬季到春季也呈现上升趋势。整体上负离子浓度春天小区>林水山居>筑境小区。最高值都出现在春季,主要因为春季的湿度比冬季要高,日照充足,植物光合条件优越,植物生长茂盛,尤其在春天小区,植被比较丰富,且有水体,流水潺潺,具备最充足的负离子生成条件。冬季,植物停止生长,很多树木已经落叶和处于休眠状态,植物光合作用大大降低,净化空气的能力也相对减弱,从而使空气正、负离子浓度减小。整体上看,空气负离子浓度:春天小区>林水山居>筑境小区。由于春天小区的乔木以常绿树种居多,而林水山居和筑境小区的植物群落里面,以落叶树种居多,所以到冬季,该群落内落叶乔木的叶片几乎全脱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空气交换等方式能够产生高浓度、高质量的空气负离子能力下降,所以空气负离子的含量也大大降低。可见,植物配置要注重常绿与落叶树种的种类和数量的搭配,这不仅是视觉景观上的需要,也是提高植物群落生态效益、改善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一个途径。

4.3空气负离子评价从图4可以看出,春天小区的CI值整体高于林水山居和筑境小区,根据空气清洁度与空气质量评价指数的关系表可以得出,3个小区的空气清洁程度等级为B:清洁。空气负离子的变化规律也导致不同季节的空气质量状况的不同,3个小区的空气清洁度最高的是春季,在春季3个小区的空气质量春天小区>林水山居>筑境小区。春天小区的CI值3个季节段都为最高,是因为春天小区的常绿树种较多,使得在冬季春天小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比较高,而且在春天小区的所测样地中都靠近湖面,也致使春天小区的空气负离子比较高。而筑境小区的落叶树木多于常绿树种,在冬季,负离子浓度就非常低,使得CI值比较低。普遍认为,群落结构复杂的负离子浓度比群落结构简单的负离子浓度含量高[10]。所以,通过合理搭配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可使整个地块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大大增加,进而使空气质量大大改变。

结论与讨论

1群落结构调查结论通过对3个小区的样地进行群落结构调查之后,得出如下初步结论:(1)调查的所有群落均具有乔、灌、草三层结构,几乎没有群落有层间植物,可见垂直绿化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深化。物种应用相对单一,乔木层最为常见的为桂花、香樟等。灌木层最常见的物种为红花檵木和山茶,红花檵木为较好的观花彩叶植物,观赏价值较高,所以几个小区都有应用。细叶结缕草、高羊茅是居住区绿化最常见的草坪、地被植物种,草本层的种类比较单一。乡土树种使用极少,只有在春天小区群落1里面有榉树和苦储。(2)从总体上看,筑境小区的3个典型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都不高,说明该小区整体上植物群落多样性不高;3个小区相比,林水山居的植物种类比较多,有匍枝迷迭香、八仙花、迎春樱桃等比较新颖的植物。此外,生物多样性指数的高低与居住者的爱绿、护绿程度呈正相关,并与居住区绿化的养护水平有直接关系。

2生态效益评价结论通过对植物群落的空气正负离子进行观测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初步结论:(1)所选定的3个小区的空气清洁度都达标。(2)复层结构植物配置群落产生的空气负离子多于单层结构植物群落。故建议在进行植物群落设计和改造时,应尽量做到乔灌草搭配,使生态结构稳定,从而有利于微环境的负离子产生,改善空气质量。(3)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季节变化排序为:春季高于冬季。空气质量等级排序为:春季最佳,冬季其次。(4)雨后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清洁度均大于雨前。(5)水体对植物群落的负离子浓度有显著影响,不同状态的水体对负离子浓度影响差异明显,动态水优于静态水,瀑布优于溪流。建议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增加有水环境,人工创造负离子源。

群落优化改造建议

从生态学、美学等角度出发,为居住区营造一个比较丰富的植被景观。为此,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对乔、灌、草进行优化配置,形成自然式植物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