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消费观探索

大学生生态消费观探索

作者:安明霞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人文学院

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开始反思。在消费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生态消费观并践行生态消费。生态消费观是倡导消费者在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从事科学合理的生活消费,提倡健康适度的消费心理,弘扬高尚的消费道德及行为规范,并通过改变消费方式来引导生产模式发生变革,进而调整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消费理念。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1]

一、大学生养成生态消费观的必要性

(一)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生态消费观重视人的精神消费,而精神消费可以开拓人的心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观,有助于大学生发展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达到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同步发展,避免成为单方面发展的“单向度的人”,最终成为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二)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和谐校园是大学的基本追求之一。和谐的校园应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校园生态环境的和谐、人的身心和谐等内容,但现在有些大学出现了一系列因为消费问题而导致的不和谐局面:学生贫富差距及其不同的消费观和消费能力,造成这些学生之间的冲突和隔阂;甚至有少数学生因膨胀的消费欲望暂时得不到满足而走上盗窃、欺诈等违法犯罪道路,既毁了自己的前途,也恶化了校园的人文环境;还有在部分学生中存在的不健康的消费观容易使大学生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同学之间,甚至恋人之间,都是以金钱为支撑的,人与人的关系脆弱得不堪一击。在生态环境方面,虽然一般的大学校园环境优美,清洁整齐,但这并不全是大学生自觉自为的结果,而是大量的工人和管理人员辛勤劳动换来的。

(三)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大学生很快就会进入社会,是未来社会的公民和建设者,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他们还是生态消费思想的有力传播者,通过他们的示范效应和广泛宣传,将促进整个社会的生态消费观的形成;另外,他们将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担当人类文明传承的重任,他们的消费观和消费方式也将影响下一代,因此,大学生如能养成生态消费观,将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二、目前大学生生态消费的概况

与传统社会相比,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消费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节俭、耐用、实惠等传统消费价值取向已逐渐被新潮、变异、个性化等现代消费价值取向所取代。他们在消费观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追求个性大学生是现代青年的精英群体,文化程度高、思想活跃、敢闯敢为,个性张扬,表现在消费观上就是喜欢追求个性品位,从众消费的习惯已逐渐被摈弃,往往喜欢通过所购物品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

2.追逐时尚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新事物好奇、敏感、乐于接受,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容易成为时尚的追随者。很多大学生希望通过新潮、时尚、超前的消费来表现自己青春的活力,展现自我的能力,展示自我的人生价值。

3.喜欢攀比由于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条件参差不齐,他们的消费能力也有天壤之别:“奢侈型”学生出手阔绰,喜欢购买名牌、请客“买单”;“自给型”学生不定期购买中档服装,部分有一定能力的购买中档手机;贫困学生比较节俭,但攀比之风又使这个群体容易心理失衡,于是有人频频向家人要钱,有人常常向同学借钱消费,甚至极少数自制能力差的学生为此走上偷窃犯罪的道路。这个群体成为校园内最大的畸形消费群体,呈现出消费观念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的特征。

4.享受生活由于受西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认为大学生活是多元化的,享受生活成为指导他们消费的全新观念。加上远离父母,在生活方面无人监督,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于是有部分大学生开始用钱买快乐等等。

在这种消费观指导下,大学校园也就出现了一些非生态的消费行为和现象:

1.从消费数量上看,高消费现象较普遍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受几代长辈的宠爱,加上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要穷不能穷孩子”思想,家长们即使自己节衣缩食也会给孩子提供较好的经济条件,满足他们的需要。大学校园里有这么一段顺口溜:“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才起步,两三千元能扮酷,四千五千真大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高消费的严重程度。

2.从消费结构上看,明显存在不合理分配大学生作为没有固定收入的群体,其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家长,而家长给他们的钱主要是用于基本生活消费和基本学习支出,但实际上很多大学生的钱并不是这样支配的。据统计,大学生的“温饱”消费只占30%左右,用于购买高档服装、名牌烟酒、化妆品等享受性消费高达65%左右。[2]在大学生中,人情消费不断增多,过生日、得奖、评先进等都要请客;同学之间攀比消费普遍存在。此外,很多大学生因生活经验缺乏,易出现冲动性购物,另外现在网上购物十分方便,网上商品形形色色,对消费者的诱惑极大,因此盲目消费现象越来越多。

3.从消费结果上看,浪费现象严重由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没有吃过多少苦,不能真正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学食堂的泔水桶中总是堆满了没吃完的饭菜,有的甚至只尝过一两口就被倒掉了;还有宿舍的垃圾桶中一次性碗筷居多,教室的垃圾桶中总是堆满了装早点的一次性袋子等。这些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资源,而且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三、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养成的途径:

(一)通过课堂教学开展系统的生态消费教育生态消费教育是以提高消费者的素质为宗旨,通过系统的传授生态知识、生态消费知识、消费伦理、生态伦理等内容对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观的形成和文明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消费教育,可以让大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生态消费并可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合理的消费思想和非生态的消费行为。在生态消费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强调几点:一是适度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而不是鼓励对物质资源的无止境占有,过度消费既有害于自然生态,也有损于健康。二是积极参与绿色消费。在消费过程中,应当自觉抵制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三是教育学生有钱也不能随意消费和浪费。要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具有环境道德意识的大学生,不但要保护自然环境不受侵害,而且还应珍惜资源,在当代人公平地享用资源的同时保证子孙后代拥有同样的资源。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相对滞后,开设此类课程的学校不是很多。在当前形势下,应该把消费教育内容落实到教学规划和体系中,有相关专业的学校可以把《消费经济学》、《消费伦理学》等课程作为必修课,一般的学校可以把这些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起来。即使没有能力开设这类课程的学校,最起码的也要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作为生态消费教育的一个主渠道,尽可能地丰富大学生的生态消费知识,提高他们的消费道德,对自己的消费进行有必要的约束。#p#分页标题#e#

(二)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生态消费环境高校学生主要的活动地点是校园,良好的生态消费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校园生态环境需要学校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对校园周围做必要的治理,消除不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从而减少大学生的一些不健康消费。其次,高校要利用校内各种宣传工具,如报刊、电视、广播、校园网络等全面介绍国情,在不断增强大学生国情认知的过程中,培养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再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消费教育活动,如相关的演讲比赛、研讨会等,还可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贴上类似“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口号或标语,形成浓厚的生态消费氛围,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此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应倡导一种平等的生态消费意识。校园中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消费也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贫困生与其他大学生是一样的,不应因为贫困而受到嘲笑和歧视。他们在发奋读书的同时还要忍受生活的考验,他们理应受到尊重。因此,要提倡学生之间互相关爱,平时多交流,跨越贫富对比的“隐沟”,构建健康平等和谐的生态消费环境。

(三)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深化学生的生态消费观生态消费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和感性阶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想方设法把大学生的这种认知积极引导到节约型校园和低碳校园的建设行动中。办法主要有:一是组织开展节能减碳等相关的主题宣传教育。如采取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节约意识、低碳意识和环保观念,学习和掌握节能减排的方法与窍门。二是利用各种特殊的纪念日(周、节)开展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周、节)有20多个,世界性的有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动物日等,中国有植树节、土地日、人口日、爱鸟周等。利用这些特殊的纪念日(周、节),组织大学生在校内外开展科普活动。三是在锻炼学生创业能力的一些活动中,鼓励学生开展废物再回收和再利用活动,如成立旧货市场,既可以物尽其用,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并锻炼他们的实际能力等。四是利用好寒暑假时间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如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一方面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生态安全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可开展环保情况调研,还可以参观考察节能减排有代表意义的一些地方和单位。通过这些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并躬行。

(四)通过制度安排强化学生的生态消费观一是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减碳的约束性制度。如有的高校实行每间寝室、每个学生水电气定额管理制度,探索推广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办法等。二是鼓励校园节能环保技术创新研究。如在校本科研专项基金中通过设置一批节能减排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大学生运用自身专业技术知识,研发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小工艺、小设备和小发明。三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如把勤俭节约、环境保护纳入学生德育考评之中,增加其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的权重,并同评优、评奖和入党等挂起钩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态消费和保护环境是一个优秀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