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外公共住宅对第三生态文化的构建

论国外公共住宅对第三生态文化的构建

新加坡公共住宅对第三生态文化的构建

新加坡持续的高速经济发展、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幽美的城市环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建筑和城市研究者的目光。在新加坡城市发展的众多成就中,其对公共住宅的关注和发展尤为突出。新加坡公共住宅不但以高层高密度的模式解决了居住问题,而且为高层住宅的对社区问题和气候问题的处理给出了新的范式。新加坡政府依托公共住宅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发展建立了稳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在被称为“文化沙漠”的新加坡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认同感。

新加坡公共住宅的发展建立在对一些既有的建筑学理论的发展之上,同时充分体现了第三生态理论中对技术理解性使用的要求:新加坡高层住宅对其所采用的建筑学理论和模型都进行了反思和具有实际意义的改良,最终发展出了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的一种居住模型。不但将其根植于热带气候环境之中,保证了居住的舒适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而且在其居住环境中创造了全新的社会文化。新加坡高层住宅对于新加坡文化构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社区文化的培育,二是对于民族融合的促进。在下文中,本文将从建筑学的角度,主要介绍新加坡公共住宅在社区构建和识别性构建两个方面的策略和方法,进而分析新加坡公共住宅在第三生态社会维度发展上的贡献。

新加坡公共住宅的社区感构建

1.社区感的基础:新加坡新镇的三级规划

新加坡的第一座新镇“皇后镇(Queenstown)”由殖民政府的新加坡改良信托局(SingaporeImprovementTrust)1)在1952年开始建设,最后由建屋发展局(HousingDevelopmentBoard)2)在1970年代早期完成。当时的唯一目标是快速解决人口居住问题,因而几乎考虑完全移除传统居住形式(ShophouseandKamponghouse)后所带来的认同问题。大巴窑(ToaPayohTown)新镇是建屋发展局开发的第二座新镇,开始于1965年,规划人口18万人。从大巴窑新镇开始,建屋发展局开始有意识地在新镇中加入镇中心和相应的服务设施,构建功能完整自我维持的新镇。始建于1973年的宏茂桥新镇(AngMoKioNewTown)标志着新加坡新镇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从这个新镇开始,新加坡开始在新镇的规划中采用等级化的空间模型,设立镇中心和邻里中心两个层级。邻里中心一般包括一个小学、购物中心及社区活动中心,邻里中心的服务半径为400m。1970年代晚期,新加坡形成了成熟的新镇结构模型,即“棋盘式”模型。这一模型使用邻里单位(组团)作为规划中的最小单位。每个邻里单位约为4hm2(有时为4hm2的一半),包括8-10栋住宅楼,容纳400-800户家庭。每个邻里单位都包括一个儿童游乐场以及花园。组团的上一个层级是邻里,每个邻里包括4000-6000户。自此之后,新加坡的新镇都以“棋盘式”结构为基础进行发展,形成了新加坡城市乃至整个新加坡社会独特的“3个层级”的结构形式(图3)。新加坡新镇3级结构对于建立社区和归属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清晰明确的社区体系:清晰的3个层级的社区结构不但为新镇的开发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建立起了新镇社区的基本骨架。依托这套骨架可以很方便地发展各种促进社区发展和完善的公共空间系统和管理体系。清晰的社区结构在帮助社区居民形成认同感等方面发挥了潜在的基础作用。2)充足完善的服务设施:3级结构的另外一个意义是为整个新镇的服务设施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布局模式,分层级和领域的服务设施保证了每个邻里都被相应的服务设施所覆盖。因而,这种3级结构对公共设施布局的选址以及数量的计算都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而且促进了对公共设施高效的利用。由此带来的充足的服务设施和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是良好的社区氛围和认同感形成的物质基础。

2.社区感的培养皿:新加坡新镇的公共空间

依托于新镇的3级体系,新加坡的公共住宅发展了一套完整的公共空间体系,这套公共空间体系成为了社区感和认同感培养最为重要的场所。根据笔者总结,新加坡的公共空间体系由8个元素构成,分别是:组屋中的公共走廊空间、组屋的底层架空空间、组团的邻里公园、新镇中的社区中心(小贩中心和市场)、新镇公园、连接组屋的步行廊道系统(LinkwaySystem),以及沟通全城的公共交通系统。在功能上,可以将这8个公共空间元素划分为两类:一个是以公共活动和生活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系统,一个是以绿地和休闲活动为主的绿地景观系统。在新镇的3级结构下,这两套公共空间系统也被划分为了3个层级,在不同的尺度上提供多样的公共活动空间。社区服务系统主要由组屋中的底层架空空间和各级的社区中心构成,为市民提供各种有屋顶的户外活动空间,同时服务居民的生活。绿地系统为组屋居民提供和自然环境结合的户外活动场所。步行廊道系统和公共交通系统在邻里和新镇两个尺度上,将所有的公共空间联系在一起(图5-10)。因此,可以将新加坡新镇中的公共空间系统总结如图4。

3.总结

通过分析新加坡新镇公共空间模型,笔者认为新加坡新镇的公共空间系统能在社区感的培养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可以归因为以下3点:首先,成系统的公共空间系统规划。通过对新加坡开放空间系统模型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新镇的公共空间规划覆盖了新加坡居民室外活动的每个层面,几乎居民所有的日常休闲活动都能被包括在这套公共空间系统之中。因此,这种系统性和全面性保证了开放空间系统的服务范围。其次,结合热带气候的公共设施设计。从这套开发空间的起点(底层架空),到沟通各个元素的步行廊道系统,以及系统中的重要节点(社区中的小贩中心及市场),都可以看到在规划设计中对热带气候的考虑。同时,社区公园和新镇公园也因为其大量的绿色植物和良好的娱乐设施设计而广受居民的欢迎。因此,这些适应气候的设计促进了居民对这套开放空间系统的使用,进而保证了这套系统的效率和使用率。最后,公共空间系统对生活模式的培育。依托这套公共系统,新加坡公共住宅居民发展了他们共同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了统一文化和社区认同。作为一个预先规划的公共空间系统,从其规划模型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对生活模式的引导和培养作用。首先,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户外活动空间;其次,通过便利性和舒适性引导对这套系统的使用;最后,结合适合的居民活动选择相应的公共空间类型。因此,这种自上而下的公共空间系统,最终发展成为新加坡社区感的培养皿。#p#分页标题#e#

新加坡公共住宅的识别性构建

1.开放空间对识别的构建

新加坡新镇的公园体系在发展之初就被赋予了两项任务:一是利用户外开放空间丰富居民的社会活动和创造相应的生活模式,进而培养居民的社区感,二就是作为新镇的识别性系统而存在。下文将介绍新加坡公共住宅中是如何通过开放空间系统建立新镇的识别性。在新镇层级上,新镇公园被用来区分新镇的边界和土地利用的性质。在很多新镇的交界处,建屋发展局预留了很多土地作为绿地,这些土地被设计为很好的景观公园,除了娱乐和休闲的功能之外,也作为区别新镇的边界,建立视觉识别性之用[2]。其中,以宏茂桥、碧山和大巴窑新镇之间的碧山公园为典型代表(图11),在从一个新镇进入另外一个新镇的时候,给人以明显的领域和边界感。在组团层级上,组团公园构成了新镇内识别体系的重要节点。每个组团的公园都经过专门的设计,力求识别性,再加上它是居民最为常用和熟悉的公共空间,自然成为了居民识别空间的重要标志。同时,新加坡新镇中的步行廊道系统也起到了划分空间领域的作用。人们会习惯性地按照熟悉的行走路线和通道行走,而且这些路线周围的景观也会自然地变成人们定位的标志。因此,这套步行体系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划分居民活动范围的标志和边界。根据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的识别性的5个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可以将新加坡的公共开放空间所形成的识别系统归纳如下:首先,在新镇尺度上,使用位于新镇边界处的邻里公园限定新镇边界,界定出新镇和新镇之间的领域范围,通过绿地的方式提示新镇归属的转换;其次,在邻里尺度上,邻里中心的服务设施和独特设计的邻里公园构成了下一层级的识别标志;最后,沟通各个邻里的步道系统划定了住户的日常活动范围,同时限定了每个邻里实际的使用和心理边界。在新镇和邻里尺度上,邻里公园和步行廊道分别起到了限定边界的作用,邻里公园和社区中心起到了节点和标志物的作用,进而在两个层级上划定了空间的领域感(图12)。

2.建筑外观对识别的构建

由于经济性和建筑类型的特点,高层公共住宅非常容易出现外观和空间上的一致化。然而,西方高层住宅发展的教训告诉我们,识别性缺失的必然结果就是居民对社区认同感的缺失。因此,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充分利用建筑元素去创造多样的公共住宅风格,从而进一步形成组屋的识别性。新加坡组屋在反映新镇和城市的可识别性方面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举措:一是利用建筑的高度和屋顶创造丰富的城市天际线;二是利用不同的建筑立面,以创造多样的街道空间效果。通过对新加坡不同新镇中的组屋风格进行比较,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这两项策略在组屋外观上的体现,同时能看到这两项举措所带来的新加坡新镇的清晰的识别性特征。

1)屋顶和城市天际线:首先,建屋发展局在进行不同新镇的组屋设计时,对不同新镇的组屋屋顶形式进行了有意识的区别和特殊设计。一方面,因为热带建筑的特殊性,对于生活在热带的居民而言,屋顶是建筑识别性的第一要素;另一方面,经过统一设计的城市天际线,对于新加坡的整体城市景观拥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统一的屋顶和天际线风格也是对新镇级别识别性最好的构建方式。因而,在波东巴西(PotongParis)新镇中,整体的建筑造型采用了极具特色的斜坡形式;在淡宾尼(Tampines)新镇中,很多组屋在屋顶采用了橙色的双坡屋顶;在武吉巴督(BukitBatok)新镇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建筑屋顶上独特的几何开洞(图13)。其次,在设计新镇整体天际线时,在保证新镇内部的屋顶风格统一且建筑的总体高度一致的前提下,点缀几座较高的建筑。一方面,这几座较高的建筑可以用来强调和识别新镇中的特殊区域,如镇中心等;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新镇的天际线更为错落,更加具有识别性(图14)。同时,因为土地紧张的原因,想用绿带隔离所有新镇是不可能的。因而,利用建筑风格强调新镇和新镇之间的建筑区别成为非常必要的举措。图15为裕廊东新镇和武吉巴督新镇之间的建筑风格对比,强调新镇的之间的识别性。

2)立面和街道设计:在新镇的步行尺度上,主要依靠立面的多样化设计来强调各个组屋的识别性。在设计新镇面向街道的立面时,建屋发展局有意识地将组屋靠近街道布置,形成完整的具有围合感的街道空间,同时在一条街道上采用连续相同母题的立面符号形成连续的街道效果。在不同新镇或者邻里间,通过强调街道的尺度的不同来构建识别性。如在惹兰友诺士大街(JalanEunos)就在街道两旁布置小尺度较矮的体量限定空间;而在裕廊西中就在街道两边布置高大的高层住宅(图16)。此外,组屋通过立面设计构建识别性的另一个方式是根据道路的速度确定立面的复杂程度:在城市快速路和主要交通干道周围,保持立面尽量简单;伴随着道路速度的降低,立面的细节逐渐增加。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不同组屋区的立面效果,并且帮助居民在组屋区内定位。

小结

综上分析,在新加坡公共住宅对社区的构建中,可以看到3个核心举措,一是清晰合理的规划结构;二是成系统的公共空间设计;三是具有识别性的设计。这3个举措结合起来培育了新加坡的社区感,以及进一步的新加坡认同感。这种自上而下的文化培养和清晰全面的规划设计方式正是新加坡公共住宅成功发展的关键,也是给予第三生态文化构建最为重要的启示。(本文图略)

本文作者:王焓 李晓东 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