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文化发展价值理念

原生态文化发展价值理念

作者:余达忠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原生态文化热

原生态文化,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文化发展中不能绕过的一个关键词。20世纪90年代后期,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了大型实景歌舞《印象•刘三姐》,它以桂林的真山真水为舞台,让当地农民尽情欢歌曼舞,向广大游客推出了一部带着浓郁泥土气息的实景舞台艺术,被评论为“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表演。2000年后,张艺谋另一作品《丽江•印象》在云南丽江的表演也获得成功,首次将地方民间歌舞推向市场。受其影响,一时间,许多民间歌舞、戏曲以此为模式,摒弃人工舞台,摆脱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表演规则,将艺术表演复原为展现生活本身。这些艺术表演成功进入电视和荧屏,和千家万户见面,给人们带来了自然清新的感受。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将那些还原生活,具有原汁原味乡村风格的音乐歌舞称为原生态艺术。

新世纪伊始的原生态艺术热,有两场演出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必须要提及。一是2004年,杨丽萍在上海首演获得巨大成功的《云南印象》。整台歌舞主要表现的是云南的民族文化,演员主要来自民间,许多是直接从田间地头走来的,是道道地地的少数民族村民,他们所表演和演唱的,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从舞台布景,到演员的服装服饰,到演员的造型,到演员用以表演的乐器,到演员演唱的音乐歌舞,都是对乡村文化的直接复制,给人土得掉渣的感觉。从《云南印象》开始,这种区别于专业演员表演的艺术被称为原生态歌舞,获得了艺术界的普遍认同。二是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顺应潮流与民意,在“第十二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作为中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部分的民歌的“原生态唱法”被给予和美声、通俗、民族唱法并列的地位,正式列入艺术序列。随着中央台的现场直播,原生态在中华大地流行开来,由原生态歌舞,扩展到原生态艺术、原生态文化,进而,再扩展到生活中的各方面,出现了原生态旅游、原生态饮食、原生态服饰、原生态住宅……原生态由文化和艺术中的一个词汇,变为一个彻底大众化的词汇。

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与文化都表现出严重的一体化倾向。然而,文化的一体化却并非人们所乐于接受的,衡量文化发展繁荣的标准并非一体化,而是多元化、多样化——正如生物的多样性维系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文化的多样性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前提保证。为重建本土文化,延续传统,抵抗现代化所带来的文化同质化,同时也为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觉意识,人们开始抢救、保护、重视本土原生态文化。另一方面,对现代人而言,在习惯了享受的、奢侈的、占有的、征服的现代生活方式之后,农耕时代早中期孕育的原生态文化代表了人类的一种古老的、古朴的、简约的、自然的和绿色的生活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多元化生活的视角和可能性。于是,作为根植于本土,根植于本土文化生境和历史传统的原生态文化,便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到人们关注,形成原生态文化热。

二、原生态文化是农耕时代的生活方式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与自然的界限还极其模糊,还处在“物我不分”、“万物齐一”的蒙昧阶段,对于自然怀着深深的恐惧和盲目的膜拜,这个时期建构的文化是极其简单粗糙的,属于人类原始文化阶段。这个阶段创造的文化,在当下生活中已然不存在,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原生态文化。进入农耕社会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心智的进步,出现了专门从事精神生产的思想者,如巫师、歌者、预言家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盲从变为顺应,人类不再盲目地依赖自然,直接从自然中获取资源,而是学会顺应自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的劳动,在自然中进行再生产,创造属于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据此,我们可以将原生态文化视为农耕时代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悠久朴拙的农耕文明,是原生态文化繁衍滋生的丰厚土壤。农耕社会的特征,在很大方面限定和决定了原生态文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归纳为五点。

(1)自然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农业耕作发生之后,人类粘着于土地之上,人类的空间和时间观念建立起来,能够自觉地按照自然的方式来取得生存资源,自觉地按照自然的方式来建立人类的生活,自觉地在自然中建构意义体系;二是农耕文明是顺应自然的一种文化创造和实践,作为农耕时代一种生活方式的原生态文化,其本真形态,始终表现为对于自然的适应;三是农耕文明是融入土地中的一种文明形式,自然是其存在的全部背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原生态文化,必然是与自然相融合的,表现出对于自然的皈依、顺应、祈祷。

(2)乡土性,或者称为农耕性。农业耕作是一种以体力为主,以自然生态作为对象的手工劳动方式。在农耕社会中,人们粘着于土地上,通过手工劳动的方式,利用自然中的动植物来实现再生产,从而获得物质资料,由此实现生活与社会的延续与发展。形成于农耕经济生活的原生态文化,表达了农耕时代人与自然的深刻关系,反映人类利用耕作改造自然、创造生活的最初努力,是一曲关于乡土和劳动的赞美诗。

(3)民间性。民间性是从乡土性而来的。农耕发生于乡土,农民则生活于乡村,原生态文化其实就是农耕时生、融合于土地中的、乡村的、自然的民间生活形态,是乡间群体共同的生活方式,是活在农耕社会中,活在乡村民间的古老文化。

(4)稳定传承性。农耕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其社会发展的节奏是缓慢的、平衡的。农耕社会的稳定性保证了原生态文化的稳定传承,只要农耕社会的农耕特征不改变,原生态文化就有其存在的坚实的基础。

(5)地域性。也可以看作是民族性。在农耕社会中,往往是具有相同血缘联系的人群聚居在一个共同的地域内,或者是由于生计方式的一致性而让人们聚居在一起,而这些聚居在一个共同地域中,而且其生计方式、获食模式相一致的人群,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就会凝聚为一个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族群或者民族。原生态文化正是地域的身份符号,是族群的身份符号。

三、返璞归真:原生态文化的价值导向

原生态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国特色的典型体现,既反映出现代化快速推进中人们文化上的一种迷茫感、迷失感——对于以西方化、一体化为主流形态的现代和后现代文化的质疑、困惑、忧虑,自然引发人们的文化反思,而原生态艺术的展现、展演,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正视传统、回溯既往的可能性。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是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以机械生产、化工生产为主的工业生产方式是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而原生态文化的经济基础则是农耕,由此实现生活与社会的延续与发展。农耕文明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自给自足的文明形态,而工业文明则是超越自然规律的、征服型、掠夺型的文明形态。在工业文明阶段,借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的欲望无限膨胀,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资源,由此导致了遍及全球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正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借位,正是生态危机的发生,我们才有必要重视审视和反思当下的发展模式,才应该对我们曾经经历的生活方式进行重新评价。#p#分页标题#e#

作为农耕时代早中期一种古朴的、拙直的、简约的、自然的生活方式,原生态文化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的征服的、攫取的、享受的、奢侈的生活方式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正是原生态文化最大的价值与意义,向我们指示了一条返璞归真的路径和可能性。这里并不是说要我们退回到农耕时代的朴拙中,而是从农耕时代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中获得启示和引导,从而调整我们的价值观和发展观。我们可以将原生态文化作为建设现代新型社会的一种思想资源,一方面,从原生态文化和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中去获得一些对于发展有效益的理念与经验,学习农耕时代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的智慧与方法,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将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原生态文化和原生态生活直接作为一种发展的资源,开发原生态文化的资源价值,直接为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服务,由此促进、带动原生态文化地区人民生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将原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并且置于农耕的背景下来认知,其意义表现在下面方面。

一是原生态文化是我们存在和发展的巨大背景,是我们不能割舍的传统。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农耕传统,应该和必然成为我们发展的巨大动力,现代社会是在传统社会中建立起来的,农耕时代古老的、古朴的生活方式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和尽心的保护。

二是原生态文化是在农耕的经济方式中形成的文化,是一种亲自然的文化,其价值、理念和实践形式都表现出对自然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和适应,与现代文化将人置于自然之相反,原生态文化始终将人置于自然之中,对自然的这种谦卑和敬畏,在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已经到了极限的现代,在人类已经具备毁灭自然的工业时代,具有特别重要的警示意义,或者说,原生态文化亲自然的价值理念,是现代人自我救赎的思想源泉。现代文化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其文化形态呈现为坚硬的钢铁、凝固的水泥、有强大腐蚀力的化工原料、巨大的厂房、高耸的摩天大楼、网络状的公路、功能强大的超级市场、快捷的信息系统等,现代人于自然之中,独立创造了一个人工自然生态系统,与自然处在一种相对隔离的状态。在现代都市中,人们生活于人工创造的生态系统中,并不明显的感觉到自然时序的变化,更未感觉到对自然土地的必然的依赖,仿佛可以超越自然而生存生活。而在原生态社会中,人们生产、生活的一切依靠,都直接来源于自然,与自然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人们生活于自然中,时时刻刻感觉着自然的变化,心中充满着对自然的敬畏与膜拜,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形态,都打上自然的深深的底色。原生态文化中表现出来的这种自然本色,对于生活于都市而隔绝了自然的现代人,是一种巨大的吸引。返璞归真,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时尚和人们的价值理想,就在于人们渴望对于现代文化的超越。

三是原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进行着的、有生命的文化形态,是人类生活多元化、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和形态。作为活态性资源的原生态文化,不是单纯指向文化的某一方面,而是指向农耕背景下人类整体性的生存方式,包括人类生存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必须将原生态文化纳入农耕这个大视野中观照,将原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整体性的进行着的生命形态,看到原生态文化中包含的非物质的要素,比如人类的观念、习俗、礼仪、规范、技术等生存生活方式,也要看到原生态文化中必然体现出来的物质因素,人类的任何生存生活方式都是依赖一定的物质形式体现出来的,是以物质文化作为载体而呈现的。与现代文化相比较,原生态文化在形态上呈现出更鲜明的多样性特征。正是有了原生态文化的广泛存在,我们才能建构起一个文化多样性的世界。

如果我们将文化比作一株植物,将经济环境比作土壤,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了,在这片土壤里生长的植物当然也会发生着变化。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农耕的经济方式不可避免地发生着革命,附着在农耕经济方式上的文化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消失的命运。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原生态文化或许存在消失的可能性,但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指示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向的原生态文化应该成为我们思想资源和价值观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