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生态文化发展战略

衡水湖生态文化发展战略

作者:梁晓辉 单位: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生态文化是由生态学向人文学科跨越的概念,也是近年来被广为使用的一个具有更新性的概念,其特点在于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研究发展人类文化。生态文化的核心是建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文化,它在人文视野和社会视野的范畴内实施生态实践,引导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和动态的观点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然而,我们需要看到,任何文化建设的层面都是由一个个点构成的,在生态文化的建构中,湿地地区以其相对的特殊性而成为值得去关注的一个点。衡水湖地区拥有十分丰富活态的文化,建构适合时展的生态文化有助于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同时,对于一个地区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借助文化的力量来提升“水市湖城”建设的高质量,把文化内涵、优秀传承融和于城市建设,更是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时代条件下,人们对湿地地区独特的生态体系变得尤为关注,在此基础上,生态文化的提出前所未有地将先前的生态体系和居民的生存生活结合起来。当我们用这种目光来观照衡水湖湿地的时候,就必然会呈现出一个湿地地区生态文化发展的思路。

一、湿地地区生态文化发展的思路首先是总体性的

就衡水湖湿地地区来看,传统上我们对这个号称“京津冀最美湿地”的地方进行的是生态环境意义上的关注。我们注意到了它是“华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但是往往接下来的指向就是衡水湖湿地在调节京津冀地区气候和抗旱防洪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由此出发,发展思路指向了引黄济冀(津)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实施给邢台、衡水、沧州、天津等地区严重缺水状况带来的环节,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的光辉前景。我们还注意到了衡水湖湿地是众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是动植物多样性和物种繁衍的基因库,并由此出发,指向了它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站在湿地生态研究的基点上,以上的关注点是无可厚非的,并且无疑能够给我们带来切实的可见价值。但是,当我们基于生态文化的立场上再来关注衡水湖湿地,恰恰就会发现传统观照上的偏颇之处。生态文化立场告诉我们对于衡水湖湿地的研究要着眼于文化的大视野,对湿地地区的生态文化发展进行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总体性观照。

宏观层面,对湿地进行的生态研究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生态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是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一体,由生态视角高度切入的视角,显然纯自然科学范畴的研究有失偏颇。文化是由“人”高度参与的创造,即便是单纯的说衡水湖湿地,也是结合人的立场角度出发进行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永远也不可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它本身是有人的烙印存在其间的我们应当建立起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人的空间这一概念。同时,在微观层面上,对任何一个方面的研究,都应当注入“人文”的观念只有把人文观念注入其中,我们才能对各个微观层面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剖析,进而将具有人文共性的特征特色发掘出来,在宏观视角下加以观照,形成总体性的生态文化发展思路。

二、湿地地区生态文化发展的思路是全面可持续性的

对湿地地区生态文化发展的关注应当将当前状况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观念是早就存在着的。以往基于环境立场对于湿地地区的关注无不是有着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但是,关于衡水湖湿地的明确的生态文化发展的观念在当前并未被指出,生态文化发展关注包含人类在内的“生态圈”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这种思路要求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联系性,尤其是人与湿地的关联。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这是美国人巴里?康芒纳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著作《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中阐述的生态学法则,从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处于文化层面的生态圈是一种具有全面包容性的全新架构,只有在此意义上,才能够形成封闭的循环,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湿地地区生态文化发展的思路应当明确提出,同时,更需要建立在明确的认识之上。

湿地地区生态文化的全面可持续性的发展需要建立生态思维,应当看到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语),人作为一种“类”的存在其价值的实现需要在多重关系中展开,而“自由自觉”的本质特征是趋于固定的指向从历史角度看,衡水湖湿地地区居民与湿地的关系是趋向自由和谐的农业社会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以个体耕作和小型渔业为主的生活实践并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有威胁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为一种先天性的可持续状态;进入工业时代,衡水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危机,衡水湖湿地反而难得的未受到大的损害,为生态文化的发展赢得了难得的高起点。因此,生态文化发展需全面地观照衡水湖湿地的历史和现状,进而进行可持续性的展望。

三、湿地地区生态文化发展的思路应是一种主体性的观照

生态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承认自然界自身内在价值,将自然界放到和人等同的位置也就成了基于生态文化视角的价值观念。按照存在主义的说法,人是存在原本意义上的存在物,因而具有无可争辩的主体性地位。可是我们需要看到,自然才是人存在的根本,不是从“自我”的立场出发,而是站在生态文化的立场上,我们会看到自然靠人显现其存在价值,而人却是“在自然中得以呈现”。因此,人和自然之间不应当是单纯的主客体的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当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文艺论家提供给我们“主体间性”这一说法,而生态文化所追求的,恰恰是如何协调这种人与自然的“主体间性”关系。

衡水湖湿地的生态发展让我们看到的是以主体间存在关系为前提的客观实践。淳朴的当地居民将人与人的关系朴素地应用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人的生存和湿地的存在互为依靠,“靠水吃水”朴素地告诉我们,水是被人利用的“物”,更是赖以生存的“源”,湿地在当地居民心目中的主体性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而今,衡水滨湖宜居城市的定位和生态文化的建构是和谐总体性、持续性与主体间的和谐共融的,坚持长期的、积极的推动生态文化的建构具有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应当努力建构由不同主体结构成的生态文化链,这对地区和城市发展方面、乃至于对相关产业就业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能够产生一种综合的整体性影响。一旦生态文化形成并得以传承,将会形成巨大的无形财富,人与自然在主体间的和谐中得以持续,生态文化也基于这一点必将得以最终实现。#p#分页标题#e#

随着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战略的全面推进,我们面临着“三年上水平”的迫切任务。着眼于湿地保护和湿地利用的衡水市“水市湖城”宜居城市的建设业已进入实质阶段,衡水市致力于建造城湖相连的生态城市景观,但我们更该看到,建构以生态文化为依托的城市文化,确立以现代文化精神为核心的城市软实力,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推进衡水市城市文明建设的文化发展之路,并最终起到以此推动市民素质的提高和各类产业发展的作用,是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也是重点所在。衡水湖湿地区实现生态文化的发展,对地区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必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对于同类地区而言,衡水湖湿地生态文化的建构也必将起到积极的示范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