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态发展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发展生态畜牧业论文
1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产业化发展缓慢。受地区规模养殖比重不高,集约化程度低等影响致使我区畜牧业发展生产发展速度缓慢、生产能力低、存栏量不高。同时受地区畜牧业发展程度的影响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滞后性,畜牧龙头企业少,缺少主导品牌,无带动畜牧经济的能力;农民合作化组织程度不高,整个市场系统不健全,本地无特色品牌,无市场竞争优势,无畜牧产业链,严重制约着生态畜牧产业的发展。畜牧基础设施薄弱。基层良种培育繁育体系设备、设施陈旧落后简陋,跟整个畜牧业发展程度发展不相配,动物检疫防疫体系和装备设施落后不完善、不能有效的对重大疾病进行预防与控制,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健全,缺少必备的设备与体系。
2建议与策略
做好组织领导,促进现代化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领导的重视是保障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要建立确保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政府分管领导总负责,主管部门领导抓落实,切实把我市生态畜牧产业做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来抓,全面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实现市、县、乡领导包点包村制度和部门帮扶制度;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建设现代生态畜牧业作为当地重要的战略性发展目标来抓,把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纳入当地畜牧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选育优良品种,适度规模养殖。根据当地的实际积极培育符合当地生产和饲养要求的地方优良品种。通过引进新品种或杂交品种提高当地畜牧生产的优良品种。在引起新品种时要通过当地的主管部门的审核与批准,同时畜禽品种质量必须符合当地、企业引种标准。为保障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必须保持畜禽养殖(小区)饲养适度规模的方针,一般生猪饲养场年出栏保持在500头、肉禽类饲养场1万只,蛋鸡存栏2000只、奶牛存栏100头即可。构建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继续深化兽医体系改革,完善市、县各级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执法、兽医技术支撑等三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基层动物卫生队伍建设,全力搭建完善的动物卫生监督监管网络体系;为确保生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要逐渐健全和完善动物疫情预警、疾病预防与控制、应急处理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相关的工作机制;积极落实各级公共资金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加大对动物防疫基础设备设施建设资金及应急物资储备的需求,为生态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多途径、多方式的为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发展资金,不断对疾病防控、良种繁育、畜产品安全、科技教育等生态畜牧业的基层建设的投资力度,提升生态畜牧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金融部门要在信贷方面增加对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投资比重,使信贷服务于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相适应。对生态畜牧业的龙头企业和养殖户给予适当的资金倾斜,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态畜牧业建设上来。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3结语
塑造当地畜牧业品牌。继续发展具有当地民族特点特色的畜禽食品品牌,利用和开发当地特色畜禽食品加以包装,逐渐推向全国市场,引进加工企业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利用发展生态畜牧的优势,积极开发与生态畜牧业相关的产业,如生态畜牧旅游、生态农家宴等服务,让人们感受生态养殖的气息、体味田园生活的感受,通过开展增值服务可解决当地农民就业,提供经济收入。
作者:李琼花 单位: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文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生态路径城镇化发展论文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概述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新生概念,并没有非常具体的概念与定义,但是学术界对其有一个统一性的共识,即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包含人、经济、社会、环境、城乡等众多因素,并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城镇发展逐渐融为一体的动态性过程,这种动态性的发展是一种良性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来讲是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之上的城镇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实质表现在四个方面内容的统一,即发展方向上统一、发展方式上统一、发展载体上统一以及发展主体上实现了统一。首先,新型城镇化是在工业基础之上,实现科学信息的广泛应用,并利用城镇化手段来实现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协调发展。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是旨在完成农业文明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更应该注重不同方面的协调一致。其次,新型城镇化要求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绿色的发展模式,从而建立生态城镇。再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并配合局部经济相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基础之上的,因此,根据城市类型不同分为规模不同的发展模式,从而有效的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最大限度的实现中国文文化的发展。最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该保证其发展的主体是一致的,即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调节人的发展,并构建一种具有高度包容性与和谐型的城镇类型,实现剩余农业人口的有效转移,从而推动我国城镇经济的发展。
二、生态路径选择研究
(一)生态路径的必然性
虽然目前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是一种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我国现代城市的发展,因此,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应该发展一种绿色生态的城镇化模式。从生态路径与城镇化关系上来看,二者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城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的发展是一种阻碍作用,它需要工业扩展来完成的城镇化的有效性,但是这就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生态环境。此外,城镇化发展,要求人口集中化,这就为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城镇化发展必然要求压缩生态空间,这就对土地利用率有较高的要求,从而对城镇化发展带来了影响。此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某些伴随城镇发展的附带性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被称之为“表面性痼疾顽病”。这主要是因目前我国的城镇绿地不足,且城镇人口数量增加,这就引发城镇绿地面积紧张,导致其面积缩小。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但是在目前城镇化发展导致大气的污染程度过高,PM2.5数据值不容乐观,这些都表现出目前随着城镇化发展对环境造成危害。
(二)城镇化发展的生态路径选择
城镇化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现代化生活程度,但并不意味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选择生态路径。首先,在制定城镇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对新型城镇发展其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应该分析城镇发展的中、长远利益,并统筹多个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调动生态城镇规划的目的性与有效性。合理利用生态建设模式,并配合城镇化,发展出一条新型生态建设模式,确立适合生态发展战略的城镇化发展路径。此外,应该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有效的安排,找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产业,并对城镇化的生态空间进行合理安排,保证生态利用与布局。其次,调整城镇中的产业结构,并优化对生态具有破坏力的生态结构,在实际过程中,应该注重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产业,并从中找出经济增长点。并针对不同的行业采用不同的策略,尤其注重对当地重工业应该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模式,重视技术投入,更新落后的技术局面以及不良的发展模式,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从而从侧面推动城镇化的生态模式发展。最重要的是,应该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并建立一种生态化的发展模式。再次,从人类发展角度来讲,生态环境是人类城镇发展的核心,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对城镇布局以及其他硬性指标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调节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关系,并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进行间断性绿化,尤其是对具有污染的项目进行智利,建立动态性的监控模式,从而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一种生态化的城镇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城镇化发展论文
一、生态文明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文明理念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保护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遵循自然规律,从而使人自身获得发展。新型城镇化强调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绿色和循环经济、增加环保投入、重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等,实现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使城镇化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与生态良性循环相适应。因此,生态文明理念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的,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城镇,逐步转变以过度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这正符合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持续动力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崭新的文明阶段,它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本特征、以解决人类现实生存危机为使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只有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才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提升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环境质量,使人们安居乐业,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城镇化建设中去。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力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持续动力和重要保障。
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化发展论文
1巫溪县人口与城镇化的发展特征
巫溪县位于秦岭褶皱系北大巴山褶皱带之南,县内地形以山地为主,绝对高差2657.4m,属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东部神农架原始森林山脉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m,是重庆最好的风电开发地区;县内有红池坝森林公园、白果林场、关山林场、朝阳坪林场、猫儿背林场等多处经济开发区和国有农林场地。目前生态环境存在土地资源缺乏、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受胁严重,经济总量小与综合经济实力不强等问题,在人口与城镇化发展方面受生态环境限制,呈现以下特征。
1.1本地就业吸纳能力弱,人口呈外流趋势
根据国家层面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要求,巫溪县内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县内产业不发达,现状工业园创办于2007年,建成规模仅1km2。受地域及交通条件制约,企业生产运营成本高,不少实力强的意向企业不愿来园投资,截止2012年仅有二十多家中小企业入驻园区。入驻企业生产项目以资源密集性产业为主导,如煤矿开采、石材加工、木材加工等。企业对本地就业吸纳能力太弱,不能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更难以对农民增收起到支撑作用。在此发展条件下,每年逾10×104人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但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仅1×104人左右,人口呈外流趋势。
1.2人口梯度转移,县城首位度高
为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敏感区的环境破坏,改善人居质量,巫溪县近年来实施了“扶贫移民、高山移民、生态移民”等一系列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县域人口的迁变呈高山区人口向集镇转移,集镇人口向县城转移的梯度发展态势。县域北部高山区内的小城镇在逐渐地萎缩甚至凋零。县城人口增长速度远大于其他各乡镇的人口增长速度,首位度远高于其他中心镇。
1.3城镇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基于旅游发展的生态经济论文
一、寿光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简介
1.自然地理。
该区域属于小清河流域,张僧河、塌河以及引黄济青干渠西段流经规划区,同时还有双王城水库和巨淀湖,此外有大量水产养殖鱼塘,形成“水、盐、田、林、村”的格局。生态环境好,适合旅游开发及相关功能的开发。
2.气候条件。
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地属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2.6℃,极端低温为-20℃,极端最高温为38℃,年平均日照2762.9小时。同时旅游区由于湿地的调节作用,具有湿地小气候。
3.水文条件。
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核心景点巨淀湖是江北最大的芦苇湿地,也是渤海平原最大的天然湖泊之一。巨淀湖成因为泻湖,由古时滨海湖泊历经演变而形成,现在系由益寿河、织女河、跃龙河、王钦河、阳河等汇入,其向北经河流汇入小清河入海。
可持续发展中水利生态系统论文
1可持续发展研究
由于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的先决条件,就是今天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理想的方向,所以所有的研究方向都是相互关联的,只要专注于不同的研究方向和角度,不同形式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根据水资源对流域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从理论和实证的方法出发,例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系统研究等方面提供参考。根据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根据水资源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一步研究水资源的水权,建立水资源综合管理,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铺垫了一定的基础。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式的概念和可持续发展国家评价体系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方式逐步得到实现和完善,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并进一步得到重视。奥斯特罗姆的研究表明,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怎样确立一种制度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效供给和保护资源或公共产品。从制度的角度探究可持续发展,转变分散的管理体系,创建全面控制社会生产结构与功能、信息反馈灵敏、高层次决策生态的机制和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关键。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
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利生态项目的实施提升了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价值,并认识和把握生态研究服务系统的价值。国际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和商品。皮尔斯、麦克尼里、特纳等人的研究是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理论的基础。生态系统服务包括使用和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非使用价值包括遗产价值的存在和受损生态系统的价值、生态系统恢复的服务价值的评估。也有一些国际性的研究,LoomisJ等运用了这样的评价方法(CVM),来对恢复美国普拉特河流域的水自然净化条件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研究。但是CVM主观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将调查目标作为追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此外,国内外生态农业也进行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例如GolamRasul等进行的综合分析。根据生态系统的过程和诸多不确定因素职能的认识,生态系统的定价理论和评价研究,例如缺乏必要的研究信息资料,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一定的量化难度。其价值评估发展的趋势是利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结合创新的学科有机集成的组合,进行生态、经济、社会体制的综合分析。根据R.KerryTurner的建议,创建生态分析、经济分析、经济评价、综合分析、用户分析,并结合多目标决策,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配水研究
水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是对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保护,确保生态用水,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类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同目标。研究生态用水分配与水资源有关,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机制包括内部配置、模式和方法以及实用、合理的评价研究。国际河流流域的配置行为,内部机制取决于边际成本,可划分为水资源的分配(MCP)、对公共(行政)水量分配(P/AWA)手段的管理、以水市场(WA)自来水分配机制和水资源用户(UA)等四个方面的分配,而生态系统配置的构成部分主要是行政和市场方式。按照生态经济学的方法,Giannias和Lekakis提出,从政策的角度来确保水问题的生态分布。在明尼苏达州,通过立法生态用水实施,根据水权的优先级、水务部门进行配置。有的非洲国家是经过供水能力和水权许可制度来确保水资源的分配。现在我国仍是以行政职能配置为主的水资源配置机制,也存在市场配置和用户参与型的配置,例如东阳的部分水权交易,还有一些小规模的非市场水交易。一般来说,水量的分配模式包含市场配置、行政配置、用户参与式配置和综合配置模式。生态配水的问题是近年来在生态水这一热点领域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课题,提出要保护生态系统和改善生态环境,旨在合理配置水资源。现在按照水资源的分配模型和方法,认识到生态系统、生态研究的特征,主要是根据从水分配系统的配置中,优化内部结构和协调配置。制度配置通常是按照非科学技术手段对生态用水进行的一系列配置。
4启示
湖泊生态发展经济管理论文
一、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现状
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而成的复合系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遵循着自然生态规律,建立与自然生态链相配的产业生态链,从而达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利环保的利用,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这个大的框架下,2008年6月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的宏大构想:在江西省的规划中,“环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将以鄱阳湖为核心,以环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强化生态保护带、生态恢复带和生态控制带,并划分禁止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构筑高层次的生态经济区。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定位为:建设成为全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核心区、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和高效经济作物的主产区、生态高效及循环农业的示范区和生态旅游精品区。如今,环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一切都在稳步有序地进行中。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环湖区域利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知名度及其在环境资源上的不可替性,建设以湖为纽带、以生态经济为特色的区域品牌,协调好区域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使区域在良性的轨道上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2、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鄱阳湖的生态建设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的经济发展还主要是粗放型增长模式
出口产品主要是以低附加值、高污染、高消耗产品为主,给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担,成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农林复合经营生态农业发展论文
一、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的简要回顾
1.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概念
农林复合经营虽然具有悠久的实践历史,但真正从理论上对其展开研究却是最近数十年的事。最早提出“农林复合经营”这一专业术语并被广泛接受的是国际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委员会首任主席 King,他于1979年将其定义为:一种采用适于当地栽培实践的一些经营方法,在同一土地单元内将农作物生产与林业和(或)家畜生产同时或交替地结合起来,使土地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土地经营系统。〔3〕在此之后,大量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定义,如在1982年的《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创刊号中就列举了多达12种定义。这些定义尽管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反映了农林复合经营的一些共同特征。首先,其表现形式为复合型的农业生产系统。与常规农业生产经营对象单一不同,农林复合经营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基础,同时还包括农、牧、渔等一种以上成分,从而在同一土地单元上构成了一个多组分、多层次、多时序的复合生产结构。这一系统不仅产出第一性农业生物产品如粮食、蔬菜、药材、食用菌等,还产出第二性产品如家禽、家畜和水生生物等。同时,还能收获相应的林产品如木材、薪材和水果等。其次,其实质是对土地单元综合和可持续的利用。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根据生态学原理,将不同的动、植物科学地组合在同一土地单元上,充分地利用它们之间的互利共生性来实现系统内资源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如胶-茶-鸡复合系统就是利用橡胶树保障了茶树的喜荫性,通过鸡群啄食害虫,鸡粪给植物增加有机质营养,树下成为鸡群良好的活动空间等,从而维护了整个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了单一土地资源的综合和可持续的利用。最后,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的,所以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其应有之义。该系统利用各组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区别与联系,最大限度地追求系统产出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该系统通过系统内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了“无废弃物的农业”的目标,从而很好地维持了生态平衡,并实现了地力常新。
2.中国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历程
中国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农林复合种植的传统,形式多样的林粮间作、林牧结合、桑基鱼塘、庭院经营等类型散布于全国各地。这些传统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无一不凝聚着先民的智慧,蕴含着朴素的生态农业思想,成为今天我们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宝贵财富。归纳起来,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大致经历了原始农林复合经营、传统农林复合经营和现代农林复合经营三个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农林复合经营经历了由自发向自觉、由依据传统经验向依据科学的生态工程进行建设的变化过程。特别是建国后,科学化、有组织的农林复合经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其建设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地区性特色明显。50年代初华北地区营造防护林带和林网建设拉开了我国有组织的宏观层面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建设的帷幕,70年代我国正式开始进行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平原绿化工程和治沙工程五大生态工程建设,成为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宏观水平上的著名范例,被列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八项生态工程之一。这些工程把林业和农业、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70年代以来,在平原区以发展起来的林粮间作最为成功和普遍。初步统计,在林粮间作中采用的树种达150余种,其中以泡桐、枣树、杉木和杨树为突出的代表,特别是农桐间作,不论是其应用范围还是研究深度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林粮间作在河南、河北、安徽北部等地较为普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在海南、广东、广西等热带地区,则以林-胶-茶人工群落为典型代表,成为农林复合系统的成功模式之一。自80年代开始,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以江苏里下河的沟垛系统和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态系统为代表。在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滩地开发上实行开沟筑垛,在沟里养鱼和垛上造林,进行林农间作,林牧结合,构成农林牧渔复合经营的沟垛生态系统,提高了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水乡文化景观。而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则是湿地农林复合经营的典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世纪初,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国务院鼓励发展林下经济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掀起新一轮林下经济发展的热潮,林下经济包括林下采摘、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林下旅游四方面,这其中以林下种植和养殖为典型的农林复合经营形式,2011年全国林下种植和养殖的产值规模达到2134亿元,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成为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此外,我国农民自古就有利用庭院房前屋后的空隙地、自留地进行综合种植和养殖的传统和习惯,他们充分利用庭院的立体空间,进行多级开发,生产多种农产品,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综合利用。当前我国庭院经营发展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种植—养殖—果树”模式、庭院加工业模式、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和旅游观光模式等,它们使我国现有约667万公顷的庭院土地成为农村家庭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补充,与田园经济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农户经济。
二、农林复合经营是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1.农林复合经营契合了中国的基本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