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途径与生态建设措施

生态修复途径与生态建设措施

 

一、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   1.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生态自我修复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环境发展演变的自然规律。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相互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某种外来因素如人类活动的介入,可以打破甚至破坏系统的平衡,一旦介入因素削弱或消失,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即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生态环境比较,稳定性好、自我发展与抗干扰调节能力强,因此,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应当是保护和恢复当地原来的天然生态环境,而不是脱离当地的自然条件,去建设新的生态环境,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2.生态修复的实践基础。水土流失防治的实现需要生态自我修复的实践基础。建国初期,我国水土流失水蚀面积150万km2,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到179万km2,20世纪90年代末减少到165万km2,减少了14万km2,而同期全国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为69万km2。这说明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开发强度增大,水土流失面积在扩展,同时,也反映出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实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以来,水土流失扩展的趋势有所遏制,成绩不小却进展缓慢。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全国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仍有近200万km2,任务十分艰巨。如果单独依靠人工治理,需要总投资约800亿元,仅靠我国现有人力、物力与财力不能满足这一繁重任务的需要,也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改善生态环境迫切愿望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的加快发展的要求。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施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就把封禁治理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水土保持“三区”中的预防保护区也把管护作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手段,这都是生态自我修复思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有成功的实践基础。因此,有选择、有重点的在适宜水土流失区,开展生态自我修复工作,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防治水土流失、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和当前经济社会条件下现实而正确的选择。   二、生态修复的主要途径   综合各地的实践,概括起来主要做法有5个方面:①退耕还林(草)、以粮代赈,②封山禁牧、舍饲养畜,③综合治理、以小促大,④调整结构、持续发展,⑤生态移民、保护环境。以上做法是系统配套、相辅相成的。   退耕还林(草)、以粮代赈是生态修复的突破口。从南方到北方大量实测资料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发源地。若25°以上的陡坡地不退耕,水土流失状况就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目前,国家实行的退耕还林(草)、以粮代赈政策,一方面保证了陡坡耕地的退耕,另一方面又保证了群众能增加收入。因此,这项政策既是突破口,又是开展生态修复的坚强后盾和支撑。没有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生态修复不可能有目前的大好形势。封山禁牧、舍饲养畜是生态修复的关键措施。退了耕,还上了林(草),还必须实施封山禁牧,只有这样,才能恢复、保护植被,形成乔灌草混交植被覆盖地表,真正起到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   封山禁牧、围栏封育、休牧轮牧、舍饲养畜是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延续和完善,不仅在南方,而且在北方,特别是在农牧交错区的草原,都显示了强大威力。   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要保证退耕还林(草)“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要想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广大农牧民能致富,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正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确保粮食增产,收入增加,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根本措施。   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生态修复必须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三、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1.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观念上的大转变,认识上的新飞跃。水土流失防治是天、地、人关系相互协调的过程(天指的是自然界)。过去,不合理的乃至掠夺式的人类生产活动到处可见,加剧了生态恶化,使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处于脆弱、低效和消退状态,造成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肆虐、水旱灾害不断。一系列痛苦的教训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违背自然规律,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做法,决不能再继续下去。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建立良性运行的生态系统。这就要求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护功能,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对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人类要善待地球,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保护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2.突出了生态,是理论上的新突破。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用水被提到重要地位,纳入了流域水资源全面规划、优化配置的范畴。在生态脆弱区恢复和保护植被,首要原则是保证生态用水,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系统不至于进一步退化,以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研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水资源问题,必须研究生态用水问题。生态用水是指某一区域维持某种生态功能需要的水量。对于不受人类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来说,这一水量可能是最大值,而对受到人类干扰的生态系统来说,这一水量一般小于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与发展的阈值。在生产实践中,研究生态用水首先要研究生态需水,即维持某一特定生态系统平衡和健康生态功能所需要的水量。生态需水量有一阈值范围,超过上下限值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或破坏。对于天然生态系统来说,系统是相对稳定的,其生态需水量也是相对稳定的,对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人工生态系统来说,系统稳定性差、需求易发生变化,生态需水量是动态的,其大小与所处区域生态类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高低的要求等因素密切相关。#p#分页标题#e#   3.探索出了生态建设的新路子,是防治思路上的大调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一方面要依靠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力量,综合防治水土流失,搞好预防监督、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防治进度。   4.创出了“以小促大”的作法,是防治方式上的新发展。“以小促大”,小范围治理开发,大面积恢复保护植被,依靠生态修复,快速恢复林草植被是单纯依靠人工治理无法比拟的,更是不可替代的。人工治理与自然恢复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两个方面,二者均不可缺少,又不可代替。人工治理主要是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问题,自然恢复则是适应自然规律,加速恢复地表覆盖;二者都是为了防治水土流失,支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生态建设中,既要发挥人在生态修复中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