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建设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业生态建设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业生态建设论文

农业教育与文化生态的关联性

本文作者:严俊杰 黄正泉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我国农村文化源于古老而悠久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是一种农耕文明,它与自然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也就不可避免地要打上大自然生态法则的烙印,因此,农业文明是一种生态文明。但在工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下,这种农业文明日趋衰微,农村文化生态面临着危机。农村文化生态需要向前发展也就需要建设,高等农业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选择、传递、批判和创造的文化功能,可以给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以人才支持和科研支撑,同时,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也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两者处于一种互惠共生的建设关系。但是,随着我国高校合并和综合化的热潮,许多农业高等院校演变或并入综合性大学,而农科类教育则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农科类高等职业教育也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整合中受到削弱,加上农业主管部门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不够,于是高等农业教育呈现出总体被削弱的趋势。据统计,作为高等农业教育主体的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规模还不到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0%,高等农业教育的规模与农业人口数量巨大的状况极不相称。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我国大学布局和功能辐射主要还是瞄准城市,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资源十分稀缺,高等农业教育走弱的态势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也无法满足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功能要求。

一、农村文化生态的理论基础、涵义及建设现状

研究农村文化生态的理论基础就是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是一门主要研究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和由这种适应性所导致的文化习俗之间的相互适应性的学科。“文化生态”这一术语是由美国学者斯图尔德(1902—1972)提出的,他在研究环境与文化的关系时,侧重于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认为文化进化的因素是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20世纪60年代后期系统论被广泛地运用到跨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态系统的概念也渗透到文化学领域并由此导致了文化生态学的产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家拉帕波特、哈里斯以及沃依达等人运用生物生态学的“生态系统”概念,认为社会、文化和环境都是生态圈的一部分,与斯图尔德着重人类文化对环境的适应不同,拉帕波特等人更多地强调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强调生态系统内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彼此协调。

罗伯特•F•墨菲指出:“文化生态理论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1]。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生态人类学者偏重于对文化的研究,从环境与文化的双向互动中研究文化,提出环境是文化建构的观点,深入研究自然、文化和人之间的关系,把人化环境与信息环境作为文化生态环境。传统的文化生态学仅限于自然环境,信息革命后文化生态学发生了变化。1994年,芬兰总统首次使用“文化生态”来表述由信息传播技术造成的严重问题。中国学者对文化生态的研究虽没有外国早,但在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中已表现出早期生态思想的萌芽,如“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逸周书》)。“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贾思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的若干合理成分,对面对文化生态危机的后工业时代有着特殊的启迪意义。至当代,冯天瑜先生从唯物史观出发对文化生态进行界定:“文化生态是以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与天然环境及人造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对象的一门学科,其使命是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调适及内在联系”[2]。

他将文化生态分为三个层次,即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并指出:“文化生态三层次彼此之间不断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交换,构成一个浑然的整体,同时,它们又分别通过复杂的渠道,经由种种介质对观念世界施加影响”[3]。这样,他便完成了对“文化生态”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深化和扩展,使文化生态学在研究时限上包容人类文化的全部过程,在研究对象上贯穿文化的所有层面。国内外学者对“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文化生态学本来就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兴边缘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念和方法来研究文化的问题,研究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文化内部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无论文化生态的界定具有多么的不确性,但其研究范畴都离不开“文化”这一关键词,而“文化”又总是内在地指向“人”这一“存在”,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文化生态”:指人在进行自我构建和社会构建过程中融合了人类自觉生态智慧的一种生存状态。

农村文化生态则是指以农耕生产方式孕育的古老农业文明所体现出来的农村人(农民)的生存状态,包括农村人的价值观念、自然环境意识、生活方式、造物观念、信仰观念、技术因素、农村社会组织形式以及文化的时空发展等内容,是农村人融合了自觉生态智慧的自我构建和社会构建过程。在工业化和市场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下,我国农村文化生态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农村文化生态的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传统文化尤其是农村文化生态面临着保护、发展、重构的考验。因此,农村文化生态需要进行建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保护的同时,要注入有创新品质的文化生态因子,因为,创新就是一种对传统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创新就是一种建设。

阅读全文

CNKI期刊的文献计量探析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法,对我国以来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论文,从发文数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载文期刊、学科分布和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详尽的分析,揭示了我国乡村振兴研究最具影响力的论文,用详实的数据展示了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发展状况和总体概览,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献计量学;乡村发展;文献分析

2017年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的发展摆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位置进行决策部署,以达到2020—2035年显著缩小城乡差距、迈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充分认识这一战略的重大意义,而且需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目标任务及实施路径,这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率[1]。研究乡村振兴问题,可以向上追溯到乡村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文献[2]。自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出现了对乡村振兴的多方面的诠释,关于乡村振兴的文献日益丰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见仁见智,形成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为了了解我国学者关于乡村振兴研究的全貌,追踪相关领域研究的总体发展情况及动向,帮助相关学者把握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如每年的发文数量、主要发文期刊、高频关键词、主要作者和主要研究机构及最具影响力的论文等作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呈现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整体现状和发展脉络、研究基础、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摸清该领域的活跃作者群、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分析出主要研究机构及其影响力情况、最具影响力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向,以期为从事乡村振兴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也为探索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

1文献来源与选择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研究数据。具体检索方法是:选择主题字段,以“乡村振兴”作为检索词,选择来源期刊类型为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和CSCD来源期刊,以保证论文质量的可靠性。共检索到2827条检索结果。排除会议信息、相关报道和通知通告等非期刊论文后,共得2795条检索结果。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30日。

2统计与分析

2.1论文年代分布。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于2017年,所以相关文献起始于2017年(25篇),2018年、2019年发文数量迅速增长,分别达到1004篇和1757篇,另外9篇论文属于2020年优先出版。这一变化表明此战略目标一经提出,就掀起了研究热潮,吹响了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号令。

阅读全文

涉农期刊特色栏目建设方法

涉农期刊涵盖了农、林、牧、渔、水利、农机、农产品加工和科研、教学、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学科内容,形成了学术类、技术类、综合指导类、检索类和科普类五大类型的出版体系[1],主要面向农业科研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等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及各类农业院校师生。作为农业领域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的重要平台,涉农期刊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传播农业科研新成果、推广农业新技术、交流生产经验、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许多涉农期刊栏目设置个性不突出,无法吸引读者的眼球,严重影响了期刊的总体发展和质量提高。因此,建设体现期刊自身优势的特色栏目,突出本期刊的精华,是今后农业技术型学术期刊发展和壮大的必由之路。所谓的涉农期刊特色栏目,是农业领域期刊,通过分析自身的特色和长处,结合办刊优势,为吸引作者投稿和增加读者数量而设定的一些特色鲜明的栏目。许多期刊社都在打造特色栏目方面做出了尝试和努力,例如2017年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安徽省期刊协会进行了期刊特色栏目评选,其中涉农期刊《安徽科技学院学报》的“动物科学”栏目、《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的“新农村建设”栏目及《现代农业科技》的“资源与环境科学”栏目入选。这3家涉农期刊依托平台优势,通过特色栏目的建设,创新办刊理念,提升了刊物质量,扩大了刊物的综合影响力。现以这3家涉农期刊的特色栏目建设为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创立涉农期刊特色栏目和打造新型农业期刊提供帮助。

一、涉农期刊特色栏目现状

涉农类期刊一般创刊早、发展历程较长,其依托于农业类院校、科研机构产生,具有较强专业性,同时也广泛服务于农业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涉农期刊创建特色栏目对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创立特色栏目,才能吸引优秀的稿件和增加读者群体,进而提高期刊的质量和知名度。因此,特色栏目的创建对期刊来说应摆在首位。通过分析期刊自身特点和优势,创立特色栏目,征集高质量的相关稿件,不但使得特色栏目内容应用性和科学性更强,而且通过创立特色栏目的举措,也可以提高编辑的专业水平和期刊的管理水平,最终大幅提高期刊的发行量,促进期刊的良性发展。《安徽科技学院学报》杂志创办于1984年,由安徽科技学院主办,是反映农业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等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新成果、新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其特色栏目“动物科学”主要报道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医学等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于1992年创刊,依托于安徽农业大学的优势学科,为科教兴农、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实施提供建言立说的平台。其特色栏目“新农村建设”重点关注“三农”问题,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安徽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建设服务。《现代农业科技》杂志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安徽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出版,创刊于1972年。杂志主要刊发农、林、牧、渔业应用研究及与农业有关的技术研究论文,报道各学科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其特色栏目为“资源与环境科学”,包括“科学研究”“污染与控制”“土壤与肥料”“农业气象”“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等子栏目,涵盖农业与环境相关的多方面内容,充分体现了实用性。

二、涉农期刊特色栏目创建思路

(一)发挥主办平台的优势作用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依托其主办单位安徽科技学院这一高等教育科研平台,在报道农业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等学科新成果和新信息方面独具优势。尤其是其动物科学学院,为“动物科学”特色栏目创建提供了优势条件。该学院的动物科学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均为国家级或者省级特色专业,并承担多项改革试点工作;拥有动物生产学、基础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3个省级教学团队,拥有提升畜牧学学科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基础兽医学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动物科学”栏目借助学院有利的学科优势和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有针对性地建设特色栏目。通过积极联系相关优秀人才团队,巩固专家资源基础,持续稳定和不断扩展优质稿源,提升栏目水平。

(二)紧跟国家政策导向

阅读全文

林学人才培养方式革新思考

作者:李明诗 孙力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贾治邦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林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推动林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如期实现双增目标为核心,以兴林富民为宗旨,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依靠科学技术,坚持依靠深化改革,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力度,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加速培育主导产业,加快繁荣生态文化,全面开创现代林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新贡献[4]。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林业科技发展的指导原则,也是指导林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理论。我国森林资源少、分布不均,森林覆盖率低,天然林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都要求林业教育应重视与加强森林培育方面的教学内容和环节。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综合化合理利用的较快发展、农用林业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展以及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渗透和多学科技术的融合,高等林业教育需要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改革传统课程,增加新课程,更新教材内容等。在这种形势下,本科院校林学专业要想站稳脚跟并争取有更大、更好的发展,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劣势和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培养既适应社会需要又符合自身办学实际的人才。其中专业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任务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提高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保障[5~8]。

1林业教育的中外比较及我国林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1.1国外林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趋势国外林学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强调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林业行业新变化(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型人才;通过专业知识结构的改造,适应“环境热”、“自然热”、“生物热”的潮流,实现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9~11],培养具有深厚知识和较高能力的“通才”;实行教学、科研与企业相结合的开放型办学体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淡化专业,改革课程设置,重视基础性训练和文、理、工科的相互渗透,实行综合化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协调发展,增强适应性[12]。

1.2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林学专业建设的现状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林学专业教育存在专业建设历史短、教育观念相对陈旧、课程结构单一、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较落后、教学内容陈旧、学科间缺乏渗透、教育体制和教学管理的改革思路缺乏开拓性、没有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学生素质培养和潜能发挥的作用、所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违背了现代教育思想,也不符合现代林业科学发展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的要求。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由规模扩大向内涵提高转变,地方高校办学历史短、积淀少、底蕴薄的问题开始显现。面对新的形势,地方高校必须及时调整办学指导思想,不能盲目瞄准“一流”、向老牌高校看齐,而是要走自己的路,创出特色、办出活力[13]。培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也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客观要求[14]。同样,地方本科院校中的林学专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也必然要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由培养目标、素质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育教学活动运行机制等要素构成[15],其中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即立足地方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区域生态安全建设,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林业科学和技术需要的,具有较宽的公共基础知识以及扎实的林业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良好,创新能力与吃苦耐劳精神兼顾,能够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经济植物栽培、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工程建设和城市林业建设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1.3我国林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3.1招生规模及生源质量下降长期以来,我国的林业专门性大学和部分农业大学中的林学院(林学系)肩负着培养林业本科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但由于林业院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重大调整,高等林业院校在改革中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向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同时,都相对地压缩了传统林学类学生的招生数量。与此同时,农业院校中的传统林科专业在专业扩张过程中却逐渐萎缩以致消失。近年来,该趋势则愈演愈烈———林科类考生的第一志愿填报率和上线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录取的学生多为调剂志愿考生,生源质量明显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就业后,林科类的毕业生则争先恐后跳出“林门”[16,17]。可见现在学生对林业的认识不够,有的不明确自身的价值取向,所以增加基础课程(如哲学)的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阅读全文

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究

摘要:论文主要根据生态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且详细的介绍了生态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所存在的价值,同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相关策略,希望可以为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我国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价值;策略

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把资源节约型管理制度与农村环境保护管理结构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出促进经济与社会两个方向同时发展的系统,从而为管理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打下良好基础。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生态经济运行方式进行精准而严格的探究,设计出可以促使环保管理更加合科学合理的相关方案,如此一来,健康稳定的发展理念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一、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时代价值

农业发展系统与国民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农业经济条件的高低对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水平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影响着我国在世界环境环保系统中地位的高低。除此之外,为了满足生态化资源的需要,有效提高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质量,必须要严格贯彻执行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度。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把农业土地和环境的循环利用当做重点研究对象,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农业土地和环境管理制度得到有效保障,使得水土污染程度得到大幅度降低,从而促进农业土地和环境循环使用的顺利开展。

二、生态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

(一)局限性和开放性。在生态农业经济系统中,既存在局限性,又存在开放性。就目前而言,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起步时间比较晚,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的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系统构建和运行结构两个方面,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人均占有率根本无法与世界水平相比较,更不可能与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相符合,除此之外,还存在很多的工作仍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不断改革创新,这样一来,就严重的阻碍了生态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另外,我国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有特别多需要学习的先进理论,因此,必须要用宽容开放的心态把这些先进理论进行有效的融合应用,然后构建出有利于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体系,只有这样,我国农业产业才可以朝着生态化、绿色化的方向前进。

阅读全文

流域生态补偿体制的重要性

 

我国水生态与环境不断恶化的根本原因就是水的无偿使用、过度利用和缺乏生态与环境投资回报机制。由于水生态与环境投入和效益的外部性,其补偿机制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形成,还要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公共财政的补偿或补贴。目前,国家高度重视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建设,把加强生态与环境保护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国际上“生态补偿”一般称为“环境服务付费”(paymentforenvironmentalservices,PES)或者“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aymentforecosystemservices,PES),它是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管理者或提供者提供补偿的范围。   生态补偿的研究和实践在20世纪90年代引起国际学术界和发展领域的高度关注。目前,生态补偿更多地指“通过对损害(或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国内研究生态补偿尚处于初步阶段,我国学者王黎明[1]等对三峡库区退耕坡地环境移民的安置补偿途径进行了探讨;秦丽杰[2]等对松辽流域水资源区域补偿对策进行了研究,金荣[3]等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及效益评估进行了研究。本文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入手,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作了基本的探讨。   1生态补偿制度的概念与内涵   生态补偿(Ecologicalcompensation)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4]。更详细地说,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对生态补偿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补偿,既包括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保护所获得效益的奖励或破坏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所造成损失的赔偿,也包括对造成环境污染者的收费。   2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河流断流、水质恶化   近几年以来,随着上游土地开发规模扩大(工农业生产的、生活的影响),源流向干流供水减少,农田洗盐排水量逐年增加,塔里木河河水质量逐步恶化,致使塔河干流水质矿化度呈不断升高趋势[5]。   2.2植被的衰退   由于流域水量骤减、河道断流、下游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胡杨为主题的河岸荒漠植被全面衰败。除沿河两岸分布的乔灌草生长较好外,其他地方十分稀疏;植物群落趋类型单调、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弱的方向发展,下游生态环境遭受破坏[7]。2.3土地沙漠化塔河下游河道断流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地表植被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地表出现沙漠化景观、灾害性天气频度和强度增大、以胡杨为主题的荒漠河岸林植被逐渐枯死、加剧沙漠化进程。台特马湖,由于水量减少,就地起沙,位于罗布庄5km以东的塔里木河和且末河河床都已被现代沙丘埋没,流沙埋平了低洼地,致使台特马湖的湖区较为平坦,库鲁克塔格沙漠已向南偏西扩展1.5km~31km[8]。   3生态补偿制度在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保护中的意义   为了换救塔里木河下游日益萎缩的“绿色走廊”,保证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于2000年启动了应急输水工程,这实际上就是对塔里木河下游的一种政策补偿(生态补偿方式)。流域生态补偿是解决流域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实行流域生态补偿,还原了流域生态的应有价值,构建出一种流域生态保护的合理机制,不仅是解决流域生态退化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有利于缩小区际差距,缓解塔里木河下游与中上游之间的矛盾,促进流域生态的管理和建设,加快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并有效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保障下游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维系荒漠植被的正常生长,同时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所以,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补偿制度是在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建设当中的必要前提。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主要意义在于:   3.1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在塔里木河流域保护环境具有很大的推动力   补给居民一定的资金,这样提高他们的保护环境的理念。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好人类生存繁衍的家园。   3.2生态补偿制度在流域生态保护中站重要地位   只要把握生态补偿制度在流域顺利的进行,才能真正发挥生态补偿制度的优越性。   3.3生态补偿制度是流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为了推动塔里木河流域经济全面,协调的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政府必须提出解决性的政策,并且强制性的手段进行,这样保证补偿制度顺利地进行。   3.4塔里木河流域是一个整体性极强的自然区域,流域上游,中游,下游的之间的关系不可分割的   上中下游间的关系主要反映在水量的时空分配上。如果来自上游的水量不能满足中游和下游的要求,则会影响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因此,适合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对流域不同地段的协调发展和保护健康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作用。   4结论与讨论   本论文通过探讨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现状和特点,总结和借鉴不同地区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和经验以及阐述其对我区流域生态补偿的启示,并提出塔里木河流域流域生态补偿发展的一些思路和建议,得到以下结论:   4.1生态补偿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兴起的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手段   是对因保护环境而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居民进行补偿,对环境破坏者进行惩罚,同时对环境受益者征收一定的费用,从而促进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p#分页标题#e#   4.2在塔里木河流域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是相当复杂的过程   所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确定补偿对象,积极创新的加快重点流域跨行政区域的生态补偿工作,推动相关生态补偿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为全面建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奠定基础。   4.3塔里木河流域上、中、下游之间是有机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流域上中下游也应建立一种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以缓解各游之间的矛盾。值得一提的是,靠“牺牲”河流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不会长久。   4.4从总体上看,新疆目前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应用上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补偿问题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真正形成补偿的系统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方法架构   应该要明确流域生态补偿主体与客体,加强环境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消除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技术障碍,规范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的监督、管理和使用。为了彻底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政府在实行生态补偿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

阅读全文

地方生态环境创新思路

本文作者:杨通和 单位:纳雍县水利局

1.县情概况

纳雍县位于黔西北,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是滇东高远的延续部分,地跨东经104°55′40″-105°38′04″,北纬26°30′16″-27°5′54″,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48公里,总面积2444平方公里。东靠大方县,东南邻织金县,南毗邻六枝特区,西与水城赫章相接、北抵毕节。全县最高海拔2476.4米,最低海拔1052米,相对高差1424.4米,土地多集中在海拔1400-1900米之间。地层为三叠系和石炭系,有部分侏罗系、二叠系及震旦系,地貌类型属中山山地地貌。全县年平均温13.7℃,≥10℃积温4062℃,低于0℃日照天数27.6天,无霜期262天。全县土地总面积2444平方公里,流失面积1530.35平方公里。

2.取得的成效

我县至1995纳入长江上游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以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2.1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

通过对荒山荒坡实行封育治理,防护林、经果林体系建设,梯田配套水系建设以及推广液化气、沼气池、节柴灶的使用等生态修复工程设施,收到了良好的生态修复效果。不仅减轻了自然灾害对塘库堰等水利设施的淤积,有效地保护了水土资源,而且明显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项目区正呈现出一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阅读全文

传统农耕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

摘要: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蕴含优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但是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面临城市化冲击、外来文化冲击和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等问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利用社会实践研修,优化教育传播设计。

关键词:传统优秀农耕文化;高校思政教育;意义;困境;路径

国务院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困境和路径三个层面来探讨如何让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1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记忆与情感纽带。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根”。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可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增加高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有助于高校老师高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1.1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特别重视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2017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传统优秀农耕文化的务实与和谐等特点决定在其乡村振兴中能促进科技、社会与经济等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是传承文化的圣地,高校学生中有不少来自农村或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如果他们在大学学习期间有计划地了解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将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1.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费孝通看来,文化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1]。传统农耕文化底蕴深厚、流传久远,蕴含了丰富深刻的哲理,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指明了方向。如《齐民要术》“种谷”篇记载:“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汉代班固的《汉书·货殖列传》曰:“顺时宣气,蕃阜庶物。”这些阐明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观都体现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此外,传统农耕文化蕴藏和谐思想对大学生成长极具启示意义。东晋陶渊明描绘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自然美景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孟浩然描画的宜居美景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智慧不仅让我们感受传统农耕文化旺盛的生命气息,还启示我们要保护好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正如阿尔贝特·施韦泽所说,中国文化体现了人类的生态智慧,是最丰富的和无所不容的哲学[2]。这些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意蕴深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必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