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的取舍有度

新闻中的取舍有度

 

搞新闻的人都知道,新闻事实是冗杂的,而新闻则是简洁的。一般来说,客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要占用漫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而新闻只有几百字、几千字,在报纸上只占那么一小块地方。读者在转眼间便可读完。这其中要求记者在表现客观事物时,必须截取客观事物的局部,使用最精练的表达方式,面面俱到、有闻必求是做不到的,也绝无必要。   在实践中有人却常常犯这个禁忌。   写一个人物通讯,往往是从一个引人人胜的场面写起,接下来就是倒插笔,回顾他从出生到成长;从学校到社会;从学习到工作;从这个单位到那个单位……最后还一定要写到他的“贤内助”,他的有病得不到照顾的孩子,让人越看越乏味,昏昏欲睡,读后留不下什么印象。   相反,有些人物通讯虽只精练地描写了一个或几个片断.寥寥几百字,数千字,却收到了人物形象鲜明,读者过目不忘的好效果。   这里就有个对新闻事实与新闻的认知问题,新闻事实是全方位的,新闻报道却是单角度的。新闻事实好比一个西瓜,记者不能把它整个地推到读者嘴边,让人家去啃,我们必须选个角度切下一块来,给人家尝,读者尝了这一块,也就知道整个西瓜的滋味了二还有报道一个单位的工作成就时,常常会有这样的词句:领导班子团结;狠抓管理;新技术推广应用;抓双增双节;安全生产;精神文明建设……这种面面俱到的东西其实不是新闻,只能算是工作总结。大部分工厂都是做了这么些,如果都这样报道,那报纸不是千篇一律了吗。我认为应当针对同行业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选取这个厂工作成就最突出的一个方面,比较详尽地展开来写。这样,才能展示出这个厂不同于其它厂的特色。对同行业起到引导作用。   这样写的道理是,新闻事实是专业化的,新闻是大众化的。任何一件新闻事实都是发生在一个特定的领域之内,只有少数人和它发生直接的联系,理解它的一切方面。而新闻则是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来传播的。如果记者囿圈吞枣地把一些专业术语、概念写进新闻里去,广大群众读者是难以消化理解的。记者应是专业化和大众化之间的“翻译”担负着通俗平易地向大众介绍事实的责任。   一个合格的记者必须具备把新闻事实变为新闻的本事,广泛深人地采访,搜集充分材料,全面地把握事实真相,这是产生新闻的基础。我曾经带过一个新记者,他采访用了两个小时,采访本内记录近5000字,回来就写了5000字的通讯。   结果这篇稿子被编辑只留下400字。毫无疑问,他是犯了禁忌。   新闻报道是带有角度的,要找到最佳角度,就必须掌握全方位的各个角度,然后加以对比选择;新闻事实是冗杂的,新闻是简洁的,新闻里面的材料都能起到以一当十,以十当百的作用。这些高质量的材料也只有从大量材料的对比中才能选择出来;新闻要有主题,而一桩新闻事实可体现出多方面的主题,新闻只需要其中一个,这需要记者从全面采访中深人挖掘时代感最鲜明的主题。   我做了近20年的记者,其中一个体会是必须毫不吝惜地舍弃那些多余的采访材料,只选用那些和主题有关的、最精彩的、能打动人的材料,和主题无关的、一般化的、重复的坚决不要。一般情况下,采访本中记录的素材,用进新闻的一般只能是一小部分,舍掉的是大部分,这样才会保证新闻的质量。另外还要大胆地打碎原始素材的结构,重新组合。如果在写作时,拘泥于原始素材的顺序和表达方式,看一眼采访本。写一句,或者整段地照抄采访本,那肯定写不出文脉贯通的新闻来,高明的写法是把选定的材料吃透,熟记,然后,把采访本扔到一边。   酣畅淋漓、行云流水般地写下去,最后打开采访本,核对一下名称、数字、引文和重复情节,就行了。这样的新闻才会有记者的写作风格,读者读起来,才会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