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民俗学价值观思考

文学民俗学价值观思考

本文作者:毕静枝 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这一时期,北京尽管不具有首都的地位,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仍有着巨大的优势,被国际人士称为“中国的波士顿”。童年的林海音就生活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北平城里。所谓“城南”,指的是北平的厂甸一带,据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厂甸儿》中说:“厂甸在正阳门外二里许,古曰海王村,即近工部之琉璃厂也。街长二里许,廛肆林立,南北皆同。所售之物,以古玩、字画、纸张、书帖为正宗,乃文人鉴赏之所也。”可见,“城南”就是如今的北京琉璃厂一带,是北平城一处重要的文物集散地,因此也就聚集了北平城里最古老的习俗和风情。林海音在城南目睹着北平城的古老民俗,并将其记录于小说之中,如《城南旧事》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节里,出现“拉骆驼”的人,这些人是用骆驼这种运输工具,把远在门头沟的煤拉进北平城里,供北平人冬季取暖。很显然,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骆驼这种能吃苦耐劳的动物,比牛马更耐得住长途跋涉的苦累,所以就成了北平城里,特别是冬季的北平城里最常见的运输工具了。这种民俗在老舍的《骆驼祥子》里也有记录,《骆驼祥子》中还清晰地指出:“在京西一带的,像八里庄,黄村,北辛安,磨石口,五里屯,三家店,都有养骆驼的。”拉骆驼的人家把几头骆驼用较细皮绳穿通骆驼的鼻孔,形成一串,称为“一把儿”。

每只骆驼驮着两个麻袋,贩运石灰、煤块儿等物,也贩运一些建筑材料。据说从13世纪起,北京城的骆驼就参与修建元代的都城,一直到20世纪的50年代骆驼才从北京城退役,它整整在北京工作了近700年。于是,在寒冷的冬天里,行走在北平城里的骆驼,就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更成了北平民俗的一个典型,也成了包括林海音在内的小说家们特别喜欢的描写内容。走街串巷换旧物是北平城里下层百姓的一种常见行业,从事这种行业的人也是北平城里最有风情的一类人。在《城南旧事》里,和宋妈换洋火、头油的老婆子,用旧灯泡换新灯泡的人,用破锅换绿盆和小板凳的人,都是这一行业的代表。因为这类人走街串巷,出入于各种人家里,所以他们不但可以从这个行业里获得蝇头微利,也方便听到一些新鲜事,他们的这种资质使其获得了大宅门里爱搬弄是非的老妈子们的喜爱。于是,在日常生活里,这种换旧物的人兼有着传播各类小道消息的职责,就连警察局的侦探们都会扮成收破烂的人去胡同里卧底,为北平城里的世俗生活增添着传奇的色彩。

除了上述人物之外,北平城里还有卖水的人、卖唱的人、拉洋车的人、算命打卦的人、换糖人的人等,正是这些人物的存在,构成了北平的乡情特色,打造了怀乡小说的深层魅力。正如《汉书•艺文志》所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二对北平百姓家庭生活的真实记录可以看出,《城南旧事》是由一组组的家庭故事构成的,《城南旧事》的主题和故事都是建构在家庭环境之内,围绕着家庭内部的悲欢离合而展开。小说中的五个家庭———秀贞的家、英子的家、宋妈的家、兰姨娘的家、小偷的家,都是北平城里普通的百姓家庭,所以他们的生活可以成为北平百姓原生态的生活场景,读者从这五个家庭里所看到的就是北平城最本色、最细腻、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城南旧事》里保存了如下的家庭生活细节:居住方面:北平人追求宽敞明亮的大院子,以居住在宽大院子里为荣,院子不仅要宽大明净,有正房和厢房,还要有“天棚石榴金鱼缸”等装饰物,院子里种有夹竹桃或石榴树,还有成片的晚香玉之类,以美化环境。

看来,电灯并没有在整个北平城内普及,所以英子一家才要搬到有大院子、而且有电灯的新帘子胡同去住。而作为惠安馆看门人的秀贞一家,经济条件比较窘迫,所以只能住在两间小厢房里,而没有宽敞的院子和电灯等设施。饮食方面:北平人早餐仍以粥为主,佐以烧饼麻花一类的点心。在大街上,有各种小吃在卖,如一种叫做“驴打滚”的豆面糕是儿童喜欢的食物,挑糖担的人在卖山楂片、酸枣片之类,盛夏时孩子们也有汽水解渴,而且面包这种洋食品已很普及,在各处都买得到。医药方面:虽然已进入了30年代,但在北平城里仍然盛行着用中医和各种偏方治病,小病在家里治疗,甚至生孩子也不去医院是很普遍的做法。如宋妈在头疼时就会在头上贴萝卜皮,簪子上插上薄荷叶来减缓头痛;当小孩子受到惊吓时,会用白糖水给小孩子压惊;成年人感到胃痛时,往往要买药店的豆寇来止痛。当然,北平城里是有西医存在的,如:在小英子生病的时候,爸爸要请日本医生来诊病;英子妈妈生产的时候,也请了日本的女产婆来家里接生。而最后爸爸病故,也发生在西医的医院里,但西医似乎并不普及也是基本事实。习俗方面:在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影响之下,遗弃儿童、尤其是遗弃女童的现象在北平城里相当普遍,小说中秀贞的私生子小桂子就在刚刚出生时被家人无情地遗弃在城门外,而宋妈的亲生女儿也被自己的丈夫无情地遗弃,兰姨娘也是三岁时被卖掉的。这种遗弃儿童的做法并没有受到太多的谴责,应当是当时道德允许范围之内的。儿童学戏的现象在北平城里很普遍,而且男孩女孩都有,所以不仅妞子很小就学唱戏,在英子的家门口还可以看到福连成戏班的小男孩排队走过,而且在戏班里因营养不良而有许多“烂眼边”之类的疾病发生。

抽大烟的行为在北平也相当盛行,如英子的爸爸、胡伯伯、施伯伯都抽大烟,而且多数是由自家人烧成烟泡在家里抽的,并把它当成待客之道,没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良嗜好而加以排斥。时尚方面:有不少的游乐园在上演各种文明戏和传统戏,还有哈哈镜也在吸引着游客们。除了看戏之外,看电影已成为北平青年男女的时尚。骑自行车是一种很吸引眼球的举动,所以只有时尚前卫的韩老师在学骑自行车。当时城市女性最流行的穿着仍是旗袍,一般是浅色滚边的样式为青年女性所喜爱,还要做成“长身坎肩另接两只袖子样式”的,脖子上再系条白纱蝴蝶结,就和女学生一模一样了。综上所述,可见《城南旧事》这部怀乡小说承载了如此生动而厚重的民俗事物及生活碎片,从而使读者感知了已经消失的历史风貌和时代生活气息,获得了在正史与风俗志中无法获得的种种民俗民风、人情况味和历史细节。

三民俗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民俗学家钟敬文指出:“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社会生活,因此哪里就有相应的社会风俗。文学的特点是用形象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思想感情)。因为人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社会风俗、习惯以及有关的思想感情,所以要形象地真切地反映人们的生活,就必须以具体的生活样式来表现。如果离开了跟人们生活密切相联的风俗,就不免显得抽象了。”钟敬文的话道出了民俗与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密切联系,也道出了民俗在文学作品中独有的审美特质:生动的民俗描写能使小说故事更加具体传神,增添着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对于以表现北平的家庭生活为主的《城南旧事》来说,其中所包含的“民俗”内容既是文本的主要依托,也表现着作者的精神倾向。“民俗”描绘的存在,为整部小说奠定了一种风情,一种独特而具有强烈地域感的风情,而所有故事里的人物正是这种民俗的具象化,也正是在这种情调中才能够出现,并且一点点丰满起来的。正是有了这种民俗背景的烘托,《城南旧事》也就获得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美,它可以穿透空间和时间,向后人展示那种风俗与人物相和谐、相摩擦的事件,展现个人性格气质的独特纹理,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p#分页标题#e#

从文本的角度来看,正因为民俗因素被当成一种传统基因被作者巧妙、艺术地镶入了作品之中,民俗也为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动力,形成了塑造人物性格的内在基因和故事发展的推动力。正是因为北平城里遗弃女婴的风俗,才造成了秀贞母子的悲剧和宋妈的悲剧,也产生了如兰姨娘一类得不到幸福婚姻的女性,于是才有了这三个家庭进一步的悲欢离合。在这里,民俗就产生了特定的文本价值,“民俗小说”也就成了一种有着固定形式和内容的小说样式,也就有了它特定的审美价值。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论,一直是文学理论的基本诉求,但是在写作实践中,究竟如何叙述、如何选材才算得上是高于生活,却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而生动真实的民俗场景的描写,给小说的高于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意境,营造出了艺术的真实感。正是因为作家对民俗生活的关注和精心营造,才使民俗中所包含的韵味更浓郁,审美价值更高。如《城南旧事》里的这些精彩的描写:“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口。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着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们的毡帽,秃瓢上冒着热气……麻袋里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上的白墙壁,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先是卖晚香玉的来了,用晚香玉串成美丽的大花篮,一根长竹竿挂着五、六只。妇女们喜欢买了挂在卧室里,晚上满室生香。”“我们从骡马大市回来,穿过魏染胡同,西草厂,到了椿树胡同的井窝子,井窝子斜对面就是我们住的那条胡同了。”

这些极有动感的文字,在记录了真实生活的同时,也给原本平淡的生活涂抹上了诗一般的色彩,产生了画面一般的效果,让人顿生怀旧感,于是这些描绘民俗的文字,也成了小说中最抢眼、最难忘、最有意蕴的内容。正如周作人所言“:民俗学或者称为社会人类学,似更适当,日本西村真次著有《文化人类学》,也就是这种学问的别称。”究其根本,民俗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历代民众精神生活的凝结。因此,在《城南旧事》里所表现的北平的民俗往事,因其真实细腻而显得更加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