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管理论文范例

信贷管理论文

信贷管理论文范文1

1.信贷管理不到位。加强信贷管理的目的在于保障财产安全,防范风险,提高经营效率。传统的银行信贷管理侧重于客户关系管理,客户贷款后,就持有贷款直至到期,在还贷期间没有主动对信贷组合结构进行调整,贷款缺乏流动性。这种管理模下容易导致贷款风险过于集中,导致银行获利受到影响。同时,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也存在一些漏洞。比如,业务操作流程不健全。商业银行内部制衡的组织体系没有建立,各种激励措施没有得到落实等等。

2.信贷风险责任不明确。责任不明确,容易导致出现事故后无法进行责任追查。在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中,一些贷款的形成是特事特办没有严格的手续和程序,信贷员和审批人也经常更换,像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信贷风险就无法准确追究责任。这种管理也给那些工作责任心不强,故意钻银行管理空子的人提供了机会,给银行带来了管理风险。

3.监督力度不够。对信贷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是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信贷管理机构分工和运作模式来看,经营部门主要是负责调研客户,开拓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对信贷经营行为进行监督。这样的机制表面上看,没有明显的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监管,容易导致监督流于形式。此外,一般商业银行多关注贷前调查,而对贷后的风险监督工作力度不够。

4.专业人才的问题。首先是专业人才缺乏。信贷管理需要熟悉金融学、数学、经济学等专业知识,而目前我国很多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信贷管理。一些商业银行信贷人员是兼职,有的甚至是非专业人员,有的信贷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政策,违规操作,这个信贷管理带来银隐患。其次是人员素质问题。贷前调查工作繁琐,但由于一些员工素质不高,缺乏职业精神和专业知识,导致银行信贷风险增大。三是对员工培训的力度不够,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及道德素养等方面都有待于提升。

二、加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对策

1.高度重视贷前调查工作。准确的贷前调查是保证信贷质量的前提,也是防范信贷风险的关键。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贷前调查工作。要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掌控。要安排专人深入认真地调查贷款客户的基本信息。要认真落实相关信贷审核程序,严格审批关,一切手续都要遵照制度执行,确保信贷工作的科学有效。

2.强化监督。要建立完善信贷监管工作。要加强信贷各环节的监管,要按照工作流程,认真审核各环节的问题,特别是容易出现风险的关键环节。也可以分层分级进行监管和抽查。上级部门要定期对下一级信贷情况进行抽查,可以通过建立电子档案,全面掌握申请贷款发展情况。

3.建立健全信贷管理机制。高质量的信贷管理是实现经营效益、防范风险的关键。而人是信贷管理的核心。因此,应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信贷管理机制。要重视信贷人员的合理成长需求,科学制定成长及晋升计划,为实现信贷工作的高质量提供保证。其次,在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建立信贷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责任意识,用严格的制度管理信贷风险。再者,要优化信贷管理流程,严格遵守信贷管理细则和操作程序,落实信贷管理的每个环节。

4.加强信贷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业信贷人才是做好银行信贷管理工作的前提。努力培养一批知识全面、职业道德高尚的人才队伍,可以提高信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首先,要科学选拔专业人才,要根据岗位需要和人才素质要求,高标准选拔一批专业素质强的信贷人员队伍。其次,要强化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实用和急用的原则,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三、总结

信贷管理论文范文2

(一)为什么信贷违规问题屡查屡犯,难以杜绝。

各级审计检查查出的大量违规问题,多数属同质同类,即使大面积处罚后仍屡查屡犯,操作人员为什么不“愿”合规,为什么不“惧怕”处罚,为什么能违规。实际暴露出了一些管理问题:一是岗位制约和内控不到位,不能事前、事中预防违规;二是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贷款放好放坏对薪酬没有明显影响,不能有效引导员工主动合规;三是责任追究避重就轻,抓小放大,追究面广但没有抓住核心。

(二)为什么客户准入把关不严,新增贷款质量难以保证。

新增贷款质量不高,说明贷款结构还不够合理,优质客户贷款占比偏低。背后的管理问题有,管理者经营理念更偏好于规模;营销力量分散,调查、风险审查及审批专业性不强,管理人员对客户拓展维护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产品设计准入门槛笼统,缺少标准化要求,“他行贷不出来可以在农信社贷”,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优质客户反而不愿光顾农信社。

(三)为什么信贷队伍专业素养不高,营销管理效能不佳。

信贷队伍的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没有建立起信贷人员准入和培养机制,人员准入门槛低,一些信用社仍延续“别的岗位干不了的干信贷”老思维,新信贷人员不经过专业培训直接上岗。系统内普遍缺乏专业性、实用性的操作培训,本身没有形成标准化的调查技术,造成信贷人员在贷款准入、期限额度确定等方面“无据可依”,小额贷款靠经验、大额贷款靠领导授意的调查模式仍大量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了整个信贷队伍专业素质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

(四)为什么风险管理理念薄弱,一直没有形成良好的信贷文化。

一些信用社自上至下对不良贷款暴露漠然视之、形成损失,不剖析追责、不吸收教训,制度、机制得不到完善,有些单位甚至领导带头违规、掩盖问题,造成恶劣影响,形成了扭曲的信贷文化。对于不良贷款反弹,管理人员认为是操作人员的责任,操作人员认为是管理者的责任,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这说明农信社还没有真正把信贷业务作为核心业务,认为这是“他们”的事,各管理层级、各条线形不成应有的合力,没有将全面风险理念作为信贷文化的重要一环。

二、实现信贷管理提升的措施建议

管理中存在的症结和问题,农村信用社应直面应对、深刻反思,解决的方法不能是对过去的简单否定、而是要采取综合措施去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和运行机制。省联社做好制度顶层设计、协调有关条线做好支持,县级县级农信做好贯彻执行、并及时反馈问题。

(一)建立科学的信贷业务考核和激励机制。

县级农信社应将放款的安全性和效益性作为信贷人员考核的主要依据,打破绩效薪酬吃大锅饭的现状,拉开客户经理的收入差距,客户经理薪酬可以高于管理人员,从而更有效地激励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落实这种考核理念需要做好一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层打破传统薪酬分配体系的决心和魄力。二是对县级农信社薪酬总额核算制度的创新。三是省联社构建较为完善、成熟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框架,指导县级农信社制定具体考核办法。

(二)实施信贷人员管理提升战略。

信贷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贷款质量和营销竞争力,农信社应高度重视信贷队伍建设,有必要实施信贷队伍管理提升战略。省联社建立信贷高管人才储备库,从事信贷高管人员要有信贷或风险管理从业经历,任职前要经过专业信贷培训。对信贷队伍管理,省联社应建立考试持证上岗和定期培训等制度,县级农信社搭建起人才储备准入、教育培养、等级管理、业务培训和考核激励的人才管理框架,并建立配套管理制度。各级都需要更加重视信贷业务的培训,培训要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对一线信贷人员应注重对调查技术、风险点识别、职业操守等专业技能培训,对管理人员侧重于管理性的培训。

(三)探索农信特色的营销管理模式。

首先农村信用社在省、县区两级法人体制下,坚持“小法人、大平台”模式,形成“基层为客户服务、管理层为基层服务”的氛围。县级农信社明确定位为零售银行、社区银行,强调对市场和客户精耕细作,平衡好质量、效益和规模的关系。其次坚定走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营销管理的路子,推动小微客户调查和风险审查的标准化进程,改变传统的仅靠人熟、靠经验调查决策的方式。引入小微贷技术,将标准化调查和交叉验证技术引入农信系统。再次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应深入研究主办银行制度,将其作为农信社强有力的客户营销拓展手段,与他行竞争优质客户。

(四)创新信贷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

随着农村信用社业务规模的扩大,传统的信贷管理架构的劣势表现越来越明显。在信贷组织架构和流程再造上,农信社还没有成熟的经验直接照搬,应坚持“探索创新、稳步推进”思路,以专业化为原则和目标,逐步改变调查、审查、审批力量分散至各网点的传统模式,将贷款过程管理中的环节分解,以建立多个中心的方式,促使各环节的专业化运行,提高运作效率和风控效果。信贷组织架构创新核心在于全流程管理和岗位制约,在于提高专业化水平和效率,在于平衡营销和风险管控的关系。应避免出现单纯多成立部门、多设立岗位,片面拉长环节追求表面、牺牲效率的做法。

(五)着力打造健康的信贷文化。

信贷管理论文范文3

一是提高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是有效实施贸易信贷监管的基础。优化贸易信贷管理首先应该提高贸易信贷基础数据的采集。现行贸易信贷管理政策对贸易信贷数据的采集范围、企业未及时履行数据报告的责任等内容,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措施,但在如何保证数据的完整及准确性方面还有所欠缺。应将建立、健全贸易信贷数据校验及评估制度作为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优化贸易信贷管理的重要内容。二是强化监测机制。贸易信贷监测是贸易信贷监管的核心内容,目前的监测机制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个是监测指标体系与实际监管重点对接不够紧密;另一个是目前的贸易信贷监测制度只是整体货物贸易外汇监测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并非针对贸易信贷建立的专门的监测制度。因此,在强化贸易信贷监测机制方面,可以通过优化监测指标、完善监测流程两个方面实施。三是创新贸易信贷管理手段。当前,在我国资本项目仍实行部分管制、金融市场化程度及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的环境下,加强对中长期贸易信贷规模、期限的控制,必要时实施相应的行政干预措施,对完善贸易信贷监管、防范资金借道贸易信贷渠道跨境流动、保障国家金融稳定仍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完善贸易信贷管理手段上,可以考虑对中长期贸易信贷实施严格规模控制,同时辅以必要的行政干预措施。

二、政策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提高数据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分析。现行贸易信贷报告制度从制度框架、系统支持方面及日常业务管理上为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贸易信贷报告制度的建立,为外汇局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外汇局可依据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政策规定,开展相关工作以提升数据质量。新的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以及贸易信贷报告相关功能模块的应用,为外汇局开展数据质量管理提供了系统支持。现行日常管理模式的建立为外汇局实施有效的数据管理提供了机制保障。强化监测机制的可行性分析。现行贸易信贷报告制度从监测制度框架、系统支持及制度建设上为进一步强化非现场监测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后,外汇管理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监测分析框架,将非现场监测分析视为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核心工作。这种非现场监测框架的建立,为外汇管理部门开展贸易信贷监测分析提供了机制保障。监测系统从基础数据、监测指标等方面为贸易信贷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设置了贸易信贷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监测体系。制度建设上,建立了综合分析工作制度、贸易信贷非现场监测指导意见、贸易外汇收支非现场监测实施指导意见等。创新管理手段的可行性分析。从管理效果、宏观环境、法律条件方面分析,对中长期贸易信贷规模进行管制、必要时辅以行政干预,在当前宏观环境等条件下暂不具可行性,但可将其作为应急预案措施,结合外汇管理改革进程及宏观环境变化,适时启用。调整贸易信贷报告方式和范围的可行性分析。通过对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全国预收预付及北京、大连、烟台、武汉、重庆、西安、内蒙古七省市延收延付义务性报告的实证检验,90%以上的企业年报告任务在100笔以内,只有个别企业年报告任务超过1000笔。综合考虑,调整报告方式、对大型企业采取总量报告模式暂不具备可行性。鉴此,可以考虑待提高数据质量的措施实施,且贸易信贷数据整体质量进一步完善后,再进行实证检验,然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再行确定该措施是否可行。通过对优化后贸易信贷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通过制度建设提升贸易信贷数据质量管理和丰富贸易信贷非现场监测体系是目前最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二是对中长期贸易信贷实行规模管理虽然不存在法律障碍,然而在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背景下,目前不具备实施的外部条件,但可以将其纳入应急预案进行规划,从而实现宏观审慎监管;三是就调整贸易信贷报告方式和范围来说,由于调整所产生的收益和投入成本及风险不成正比,目前暂不具备可行性,可以在贸易信贷基础数据完善后,通过进一步实证检验后再行确定。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主要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分重点的方式有序推进和实施各项优化措施。短期内应以提升数据质量、完善指标体系、优化监测流程、加强应急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提升贸易信贷管理的有效性,为后续监管机制的优化奠定基础;中长期来看,应逐步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不断完善监测指标综合利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微观主体的行为研究。

四、短期政策措施优化目标

以提升数据质量为重点,完善报告制度。总体思路是:通过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平台,设立数据综合校验机制,建立数据质量敏感企业样本库和建立动态评估机制等方法,改进数据质量,最大限度地规避企业制度性因素以外的错报情况。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构建数据综合校验机制,包括通过宏观经济趋势指标、进出口/外债/银行收付汇等宏观数据进行宏观校验的机制,通过行业平均数值比对、企业历史数据比对、辅助统计信息准确申报校验以及不同系统间数据比对等方面进行中观校验的机制,以及通过财务指标逻辑印证、财务指标替代印证、财务指标延展印证、财务指标关联印证等方面进行微观校验的机制。二是建立数据质量敏感企业样本库。可选取现场核查中发现的下述类型企业,建立样本库进行跟踪分析,锁定报告行为特征,为后续实施差异化管理措施提供依据:(1)贸易信贷报告差错或漏报金额和比例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2)报告单笔金额和期限极值企业;(3)未通过检验的企业;(4)频繁调整、删除、修改报告的企业。三是建立贸易信贷数据动态评估机制。将数据校验机制与综合分析、非现场监测、现场核查相结合,一方面在宏观分析中判断贸易信贷趋势,借助敏感企业样本库及时采取主动干预措施,避免对跨境收支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在微观主体监测过程中用于对单个主体报告业务的核实判断。在上述基础上,定期总结地区、行业、企业数据质量改善情况,形成对贸易信贷数据定量、定期、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以完善监测指标为重点,提升监测效率。总体思路是:将综合分析模块已有的监测指标移植到针对具体微观企业的监测,以确保监管体系一致性;同时,在监测系统相关环节进行改造,增设相关指标。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在微观企业监测指标中增加债务类贸易信贷余额、债权类贸易信贷余额指标及比率指标;二是增加债权债务期限结构分析指标,增设中长期债务类贸易信贷余额、债权类贸易信贷余额及比率指标。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法,对新增指标的平稳性及可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如下:从全口径债权指标分布分析来看,微观主体债权余额具有分布稳定、金额集中等特征。大部分企业集中在小金额区间,随着金额的扩大,企业数量呈现急剧下降。从监管实际情况来看,理想期望值应为0,即企业不存在贸易信贷资金流出,而金额增加意味着资金流出规模扩大,因此适宜通过设定单边阈值进行监测,以体现“抓大放小”的管理原则。从微观主体的债权余额比率指标看,同样具有稳定、集中的分布。指标取值范围应为[0,+∞],下限表示企业不存在贸易信贷资金流出,上限表示企业上期发生债权类贸易信贷,而当期既无资金或货物流出,也无债权类贸易信贷注销,贸易信贷债权余额保持稳定。从管理意义上来看,应重点关注比率持续扩大的情况,因为其意味着流出规模的不断增长。在具体操作层面可根据“抓大放小”的原则,搭配债权余额指标共同使用。从全口径债务指标分布分析来看,微观主体债务余额指标同样具有分布上的稳定性。

从管理意义上来看,理论上的期望值为0,表明企业债务类贸易信贷均在当期完成,而债务余额增长意味着微观主体通过贸易信贷渠道流入资金规模增长,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单边阈值对企业大额贸易信贷流入进行监测。债务余额比率同样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稳定性,其管理意义和使用也与债权余额比率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从中长期指标来看,微观企业的中长期债权余额分布管理期望值应为0,而金额相对集中则有利于日常监测和分析,通过设定单边阈值,能够有效识别异常企业。中长期债权余额比率的取值范围应为[0,1],0值表明微观主体不存在中长期预付及延收,1值表示微观主体预付及延收全部为中长期。从管理目标来看,新的优化方案提出加强贸易信贷管理,因此管理期望值应为0。从实际测算结果来看,数据分布符合理论分析,剔除无贸易信贷业务的企业后,从各区间企业分布来看,82.7%的企业不存在中长期预付及延收贸易信贷,剩余企业中主要集中在[0.9,1)及10%以内两个区间。根据期望值及分布,相关指标适合设置单边阈值。从中长期债务指标分布来看,样本地区98.4%的企业该项指标为0,略低于中长期债权指标测算结果;剔除0值企业后,中长期债务指标分布与中长期债权指标类似,同样呈现U型分布,同时具有时间及空间上的稳定性。中长期债务余额比率分布分析显示,样本地区73.1%的企业中长期债务余额比率为0,剩余企业中主要集中在90%至100%区间内。而在指标内涵及管理意义上,中长期债务余额比率与中长期债权余额比例较为相似,可通过设置单边阈值对异常企业进行筛选。通过对新增指标统计规律性的分析,初步验证了指标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一是各新增指标均具有统计上的规律性,且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持相对稳定;数据集中度相对较好,多呈现U型和L型分布,在实践中通过设置单边阈值,能够实现“抓大放小”,有利于日常监测和分析。二是不同地区差异性显著,因此在指标设置上应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特定经济环境的变化,避免企业筛选数量出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以优化监测流程为重点,提升监测效果。总体思路是:改变过去单纯核查贸易信贷真实性的逐笔监管模式,通过将贸易信贷监测核查与贸易收支形势紧密结合,提升监测核查对防范异常资金跨境流动的效果。具体优化后的贸易信贷监测核查流程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选择贸易信贷重点监管方向。若分析显示外汇收支未呈现明显的流出入时,对贸易信贷的管理以日常监管为主;若分析显示外汇收支流出入情况较严重时,则根据收支流出入方向,选择贸易信贷重点监管方向。二是选择贸易信贷监管重点企业。将贸易信贷重点监测方向由中观层面落实到具体微观企业。通过对地区、行业等中观层面的监测分析,寻找贸易信贷监管重点企业。三是对重点监测企业实施分类,结合现有分类措施对贸易信贷规模实施管理,以实现对外汇收支形势的调控。在监测分析的对象上,可根据行业的特点实行差异化监管。以加强应急管理为重点,完善风险防范。总体思路是:以建立贸易信贷应急管理机制作为现行管理体系的补充,以有效应对突发性外汇收支波动,防范管理风险。具体而言,应急管理启动的条件基础是贸易信贷收支流动和存量是否处于“宏观容忍度”以内。而容忍度的判断标准,应依据贸易信贷宏观风险监测指标体系下各项指标的测算结果临界值而定。可将贸易信贷应急预案的启动实施与跨境资金流动应急预案相结合,即根据总体收支的变动情况,判断贸易信贷业务相应的风险区间,进而确定应急管理措施实施的力度。根据措施实施难易程度,应急管理措施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窗口指导措施,指由监管部门约请被监管对象(包括金融机构和敏感性企业)宣传当前政策意图和管理目标要求,并提出具体化改进意见,引导市场主体顺应外汇管理目标,合理控制其贸易信贷规模。二是规模型管理手段。主要是考虑在一定期限内对企业贸易信贷规模、比例或期限进行总量限制,以推动主体将贸易信贷流入或流出控制在合理水平。三是审批型管理措施。四是市场化调节手段。根据贸易信贷对利率、汇率反应灵敏的特点,运用资金价格、成本等市场化工具,主动对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贸易信贷(贸易融资)行为进行利益引导或预期引导。实际操作中,各项应急措施均可能存在利弊。对此,应着重把握其管理目标实现的时限要求和效果要求。

五、中长期政策措施优化目标

信贷管理论文范文4

1.准入环节。

由于风险管理水平的低下,贷前审查制度不严不实,错误地判断了客户的资信和项目的前景,在客户选择过程中,导致一些不良客户进入了银行的服务范围。

2.审批环节。

由于审批制度不严不细,对相关国家政策和银行的业务要求理解不够准确,或者由于对问题的判断识别能力有限,在审批环节对一些存在高风险的贷款误认为风险不高,导致高风险贷款的产生。

3.放款环节。

由于对合同签订相关规定和程序的误读,或者对放款控制不足,在放款环节没有及时发现风险的端倪,导致一些风险贷款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没有把损失控制在萌芽状态。

4.贷后管理环节。

由于贷后管理制度和工作没有跟上,对客户的项目贷款缺乏及时的跟踪,或者跟踪不力,对客户资金使用的监督不力,导致产生一些不按合同约定使用的风险贷款。

二、改革完善信贷管理制度,防范化解风险的举措

1.健全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目前的信贷风险主要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但内部因素引起的信贷风险也不断产生。在外部因素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的情况下,抓银行的内部控制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降低由内部因素引起的信贷风险的主要途径。董事会及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制定明确的市场风险政策,必须清晰地知道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什么,承担风险的依据是什么,必须在风险能够控制的条件下,去操作和经营业务,贯彻收益和风险相匹配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有效是商业银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现代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未来中国商业银行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战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和评价体系。风险管理的最终效果取决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架构是否健全、流程是否合理、政策是否到位。

2.要建立信用等级评定制度。

目前,基层银行面对更多的小企业、小商户和个人贷款,信用等级评定是一个空白,基层银行业在对小企业、小商户和个人贷款决策时非常困难,要么不给贷款,要么贷款后形成大量风险。在目前我国社会征信机构不发达的情况下,基层银行金融机构要成立专门的信用评级部门,对自己所有申请贷款的客户群进行信用评定,可以根据客户审批贷款的大小额度,建立大客户的信用打分标准、中客户信用打分标准、小客户信用打分标准和个人信用打分标准。收集客户的详细信息资料,建立客户信息档案,每年一次对客户信用进行打分,每年的信用评定打分结果可通过银行业协会和当地银监局系统进行信息交流,建立客户信息交流制度,以便使基层银行业更多地了解企业客户的信用信息。对不讲信用的企业和客户要对其亮红灯或列入基层银行业限制的“黑名单”,共同限制其贷款;对守信用的好客户和企业要对其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和贷款支持。通过建立完善一整套的信用评级制度,形成一个客户重信用的良好环境,努力减少和降低基层银行业的信用风险。

3.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要切实把各项规章制度渗透到各个业务岗位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操作流程中,培养和形成“视制度如生命,纠违章如排雷”的内部控制环境。二要利用多种形式认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用典型事例和发生在身边的案件教育职工,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竞争的严峻性,自觉地做到“心不贪,手不伸,身不斜”。树立正确的人性观、价值观,自觉抑制不正之风和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三要把各要害岗位的制度落实和案件防范作为考核的重要目标,同其政绩考核、晋升、奖励等直接挂钩,使各级领导干部与其所主管的要害部门工作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风险共同体。

4.要建立定期全方位的干部交流、员工轮岗和休假制度。

实行干部交流制度,是防范银行操作风险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成为一项纪律,持之以恒地加以坚持。应严格执行新提任的“一把手”异地任职,基层银行各级高管人员定期异地交流;主管行长、从事资金、信贷、财务人事管理的中层领导干部,在一个工作岗位工作满三年,进行岗位调整;特别是对重要部位、重要岗位人员、高管人员要进行年度强制休假制度,对轮岗、休假人员及时进行业务跟踪审计,以防止银行积案的发生。

5.要健全内审稽核管理制度。

信贷管理论文范文5

谈及商业银行开展信贷管理活动的根本目标,现已不再是追求单方面的经济收益,而是加快管理模式、管理方式的转变,同时有效预防和规避不必要的贷款风险,努力将风险业务和巨额利益进行合理分配,从而推进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这才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管理目标。仔细回顾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发展进程,发现可以分成五个阶段:资金指令性管理阶段→实贷实存管理阶段→审贷分离阶段→信贷管理逐渐接轨国际阶段→信贷全流程管理阶段。这五个阶段伴随着我国银行体制的改革进程,也体现了我国商业银行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二、支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的新晋内容

(一)《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2009年7月23日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这一文件,并在之日起的三个月之后也就是2009年10月23日正式全面施行,此文件的颁布主要是为了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经营行为,加强固定资产贷款审慎经营管理,促进固定资产贷款业务健康发展,因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进行修订颁布的。此《办法》一共有43条内容,每一条内容都是从贷款业务步骤的角度出发所列举出的,其中明晰展现了具体的监管准则,后成为促进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参考文件。

(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

《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于2009年7月18日由中国银监会制定并颁发,此文件主要是为了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项目融资业务健康发展,有效管理项目融资风险,因而参照并结合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修订而来。“项目融资”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显现在人们视野,它表明贷款的用途仅为建设一个重量级项目,或者是对已建项目进行修缮;其借款人必须具有企事业法人的资质,还款的具体渠道也是要从建设项目的经济收益而来。

(三)《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2010年2月12日,由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这一限制性文件,并公告于文件的颁布之日起便正式施行。此文件一共包含了42条内容,与《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有着相似之处,也是从贷款业务步骤角度对流动资金贷款提出了新的监管要求,这一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对现下商业银行进行信贷管理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效用。

三、分析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前后的利弊比较

(一)改革前的“弊”

管理制度过于死板。现行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相对来说还不够完善,依旧存留着过去死板的痕迹,这一问题不仅限于在执行层面,更多的是制度设计的问题,比如制度过于原则化,没有按照客户群体进行分类;亦或制度过于死板僵硬,产生了一个问题多个文件限制的情况,致使工作人员一时难以弄清楚根本依据。管理方式稍显粗鄙。有些制度条例内容缺失,可能表明了适用对象、应用范畴以及注意问题,但却没有说明具体的操作流程,信贷工作人员就只能依照自己的理解去工作;再者,有的制度言语模棱两可,或者银行信贷人员的工作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同一业务、同一制度却在同一银行的不同支行获得不一致的服务差异。归其原因,还是因为信贷管理制度的管理方式稍显粗鄙。管理观念略显陈旧。以前使用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它在管理观念、操作流程以及运行方略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为是陈旧老套的管钱、管事观念会妨碍银行自身的外在形象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了客户群体的介入热情,呈现出十分明显的管理弊端。

(二)改革后的“利”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观念得以更新。以往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其中所指的管理更多的是管钱、管事,然而进行制度革新以后,信贷管理已不再是一门单纯的管理收益的活动,而是上升到更高的层面,“贷款新规”的新式理念提升了商业银行各种信贷业务的管理水平,并催进信贷人员刨除旧的管理理念,间接地带动了整个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观念的更新与进步。风险预防与管理能力有了大提升。上文提到的四种支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的新晋内容,虽说针对的业务类别不尽相同,但是其所体现出的核心价值可是完全一致的,即为预防风险、提高管理能力。就拿固定资产贷款业务一项内容来说,实贷实付、合同管理的管理理念,既有效预防了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的风险,而且有效提升了风险控制的管理水平,使得整个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模式获得转型。传统环境中的商业银行,其主打业务就是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它一贯坚持“凭贷吸存”的战略方式,以此吸纳更多的存款获得经济利益。但改革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以后,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模式获得转型,使得整个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范畴有了大规模的拓展,逐步满足了银行客户多方面、全方位的业务需求,可见新的信贷业务文件推进了整个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步伐的深入。良好且优质的信贷环境得以创设。不少读者认为,文中提及的新晋四种支撑信贷管理制度的文件都是针对信贷业务制定的一些基本监管规范,难以深入信贷管理业务内部发挥功用。但事实却非如此,文件虽说只是基本监管规范,但它合理有效的执行却能够创设出良好的信贷环境,综合分析这四个文件所坚持的理念可以发现,他们对于金融风险的遏止有着行之有效的作用,并且一步一步创设出了合理、适宜的优质信贷环境。

四、结束语

信贷管理论文范文6

信贷管理部门成立以后,针对农发行办贷管贷制度陈旧,信贷基础管理薄弱的现状,先后出台十多项改革创新举措,建章立制百余件,内容包括信贷政策、评级授信、审查审议、作业监督、资金支付、监测分析、系统操作等,基本覆盖了贷款业务的全过程,初步形成了符合现代银行要求和农业政策性银行特点的信贷管理政策制度体系。一是连续7年信贷政策指引,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结合农发行业务特点,明确业务边界,指明信贷投向,确定重点支持、优先支持、择优支持的领域,制定限制和退出政策。指引的对于各级行把好投向关,进一步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促进“两轮驱动”发展战略有效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出台评级授信管理办法,吸收借鉴现代银行内部评级方法和模型,建立了十余套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根据农发行业务特点,针对“三类客户”和“六个分项”实行“区别对待、分别管理”。累计进行客户评级17.5万户/次,客户授信14.5万户/次,对于强化客户准入管理,提高客户信用风险识别和计量水平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三是出台信贷审查管理办法,为实现审贷分离和前后台制约提供了制度依据。制定信贷审查标准化指引,明确审查要素和审查材料的标准及要求,加强了信贷审查基础工作,提升了信贷审查的精细化、规范化、流程化管理水平。总省行信贷管理部门累计审查各类业务4.4万余笔,其中对3.9万笔贷款提示风险8.1万余项,充分发挥了审查把关作用。四是制定贷款审查委员会工作规则,规范信贷审查审议工作程序,实现了审议工作的标准化。总省行累计审议项目4.4万个,涉及金额4.1万亿元,其中否决项目699个,涉及金额310亿元。

借鉴现代银行先进经验,建立独立审查官制度,对有权审批人起到了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信贷审批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五是出台信贷作业监督管理办法,启动对审批后支付前前提条件落实、合同签约、资金支付等环节的审核监督,累计对4.9万个项目进行了6.1万余笔贷前条件落实监督,对资本金不到位、土地指标不落实、担保手续不完善等问题下达整改意见3万余条,涉及金额1.3万亿元,充分发挥了贷款发放前的最后风险把关作用。制定信贷资金支付管理办法,加强资金支付管理,确保了资金合规支付使用。六是建立信贷监测分析和风险排查制度,依托CM2006等系统平台,搭建起常规监测、重点监测、专项监测相结合的信贷监测体系,建立了前后台、上下级行联合共管的常态化监测工作机制。累计排查贷款客户7.9万户,退出4825户,收回贷款387亿元;累计向行领导提交监测分析报告上百个,向相关部门提交风险提示数百份,提示风险数千条,发挥了对信贷资金运行和办贷管贷基础管理的监测预警作用。

二、按现代银行要求,打造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科技支撑体系

2005年3月,总行党委做出引进工商银行CM2002系统的重大决策。由总行信贷管理部牵头组织,在工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行上下共同努力,改造后的农发行信贷管理系统(CM2006)于2007年9月正式上线,使农发行信贷业务一举摆脱了手工操作的落后局面,实现了信贷信息系统零的突破。2010年8月,针对CM2006系统不完全适应农发行业务特点等问题,总行信贷管理部又牵头启动对系统的全面升级改造,新增作业监督等九大模块,以及无纸化办贷等19项重要功能,于2012年9月全面上线运行,使系统对农发行信贷业务的科技支撑水平进一步提高。2013年4月全面启动无纸化办贷,实现从贷款受理到贷款发放的全流程无纸化。通过与工行的全面战略合作,农发行在高起点上完成了现代银行信贷信息科技平台的建设,实现了信贷信息系统的跨越式发展,有力提升了农发行办贷管贷、风险防控和经营管理水平。除CM2006系统外,信贷管理部门认真做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银监会风险客户统计系统、银税系统、国土资源系统等的对接及应用工作,使农发行信贷信息系统综合管理与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具有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特点的信贷科技支撑体系。

三、按现代银行要求,建设信贷管理人才队伍

截至2013年6月末,总、省、地三级行信贷管理条线从业人员共约150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80%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信贷管理部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队伍视为农发行信贷管理事业的“第一要素”,坚持用现代银行信贷文化塑造人,用现代银行专业知识武装人,用现代银行激励机制引导人,努力建设一支符合现代银行要求的人才队伍。一是着力培育现代银行信贷文化,不断丰富信贷管理专业文化理念内涵,使信贷管理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和改革意识,将合规办贷管贷与风险防控理念贯穿业务始终。二是大力加强现代银行专业知识培训,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充分利用网络、卫星视频系统、行校联合办学和现场培训、在岗培训等方式,累计举办培训班3000余个,培训人员达25万人次,信贷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得到不断提升。三是不断完善现代银行激励约束机制,制定条线考核评价方案,每年评选“信贷管理优秀单位”,同时对出现违规操作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引导各级机构和各级人员切实履行自身职能,提高内部执行力。经过不懈努力,一支技术精干、作风过硬、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信贷管理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四、总结

信贷管理论文范文7

(一)小企业利息收入不断增加。

在贷款利率管制下,利息收人增长主要依赖规模扩张;放松管制后,客户选择更为重要。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是大银行在竞争利率环境下的重要客户群体。香港利率市场化完成后,汇丰银行持续壮大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工商业务,2013年工商业务净利息收入占全部净利息收入的比重达到28%,较利率市场化完成初期的2002年提升11个百分点。年报数据显示,2012年四大行在降息和放宽贷款利率下限的环境下,贷款平均收益反而均有所提升,这也是得益于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提高。

(二)净利息收入地位不断下降。

存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后,大银行通过深入挖掘客户金融需求,提升综台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能够弱化收入和利润对利率的敏感性。香港2001年存款利率完全市场化后,恒生银行和汇丰银行净服务费收入的比重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至2013年,恒生银行净服务费与净利息比由O.18升至0.32,最高时达到0.47;汇丰银行升幅更大,由0.29升至0.50,最高时达到0.57,而2013年四大行的平均值为0.25,中间业务仍有很大拓展空间。

(三)存贷净息差保持相对稳定。

通常认为,存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将导致息差收窄,但从经验看,大银行可以保持稳定。2001年香港完成利率市场化,次年恒生银行净息差却上升14个基点,近10年净息差也是在特定区间内波动,并且波动性远小于市场波动。汇丰银行和恒生银行的年波动性(标准差除以均值)分别为0.10和0.12,而同时期香港银行同业隔夜拆出利率的年波动性要大得多,可达1.11。从统计上看,这是因为生息资产平均收益与付息负债平均成本高度相关(汇丰、恒生的相关系数均为0.99),有效缓冲和抵销了市场波动。更深入地看,是银行积极应对的结果,如优化存贷款定价、发展中间业务、拓展中小企业等。内地也表现出类似的特征,市场化定价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与贷款利率的相关系数已由2010年前的0.69升至0.8l。

二、利率市场化下信贷管理发展的趋势

(一)管理重心更趋向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业务占比提升导致承担的信用风险增加,信贷管理重心也面临调整。一是建立防火墙,优化管理体制。在经济下行期,中小企业容易集中暴露风险,为避免业务线之间的风险传染,可将其划归专门的子公司或事业部经营。如汇丰银行在向亚太其他地区扩张的同时,其旗下的恒生银行事实上已成为汇丰服务香港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二是选好客户,有效分散风险。中小企业客户增加并不等于风险分散。如钢贸贷款“市场+担保公司+商户”的模式将借款人“捆绑”在一起,风险传染很快。因此,只有均衡拓展若干领域的中小企业,才能有效分散风险。三是配足力量,消除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业务更加依赖“软信息”,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如工行每亿元贷款对应员工人数约4.5人,而以小微企业业务为主的泰隆银行则多达15人;以小额贷款为主的格莱珉银行更是高达360人(折合人民币)。

(二)业务发展更突出价值创造。

利率市场化下大银行将更加注重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一是风险管控“精耕细作、精打细算”。银行风险排序更多考虑综合回报,风险管控不仅是在“做与不做”之间划底线,还须针对各类客户潜心研究“怎么做”的信贷模式和策略。二是定价模型更加全面精确。在贷款期限、还款付息方式、违约概率、综合回报、成本水平、损失比率、经营目标、市场供求等更多因素上体观差异化。三是组合管理助力风险收益平衡。研究表明,金融机构资产回报差异有91%源于资产配置,仅不足9%可由市场时机和个案选择来解释。资产配置即属于组合管理的范畴,同时,组合管理可以提高银行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三)风险管控更注重利率风险。

利率市场化下,银行存贷款利率波动加大,需要更加关注利率波动对净息差的不利影响。同时,为维持净息差,经营机构存在缩短负债期限,拉长资产期限的动机,因此,商业银行必将加强资产与负债在期限、金额和性质上的匹配,确保流动性充足。

三、利率市场化下信贷管理调整与创新

(一)调整信贷经营策略。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主要信贷产品的价格和服务同质性较强,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以提高市场份额为导向的经营策略,力求通过客户数量及业务规模的增长来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利率市场化下,银行净利息收入对利润的贡献和地位将逐步下降,尤其是部分传统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可能会明显下降。商业银行必须适时调整经营理念,坚持以效益为核心的收益导向原则。一方面,要以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信用证及贷款担保承诺等表外业务为重点,加快营销拓展力度,同时加快保险等有手续费收入的业务发展,不断扩大利润来源。另一方面,要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提升中小客户贷款的占比,通过结构的调整不断提高信贷资产的整体利率管理水平。此外,还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加快表外产品的创新步伐,逐步形成有自身独特优势的品牌效应。

(二)建立合理定价机制。

在贷款利率的确定上,商业银行要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行业的发展和客户自身的风险,综合考虑包括利率优惠、费用分摊、提前还款和违约概率等因素,按照收益有效覆盖成本和风险的原则,尽量减少利率与风险不匹配造成的损失。国内商业银行要在实践中逐步利用贷款的定价来体现自身的战略选择及客户定位等思维,如对于所处竞争较为激烈区域的分支机构,可给予较为灵活的定价权限。

(三)推进产品组合优化。

在信贷产品及价格同质化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对客户的成功营销较多地依赖于服务及效率。商业银行要加强信贷产品的组合与包装,要利用自身现有的业务优势,对大客户提供诸如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理财服务等超值服务,来弥补贷款价格策略方面的不足,力争以独特的优势产品和业务赢得客户及市场。同时要提高信贷审批的效率,不断完善信贷审批体制,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切实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工作效率。

(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信贷管理论文范文8

(一)中小企业信贷收益率较高

目前,商业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是在基准利率上上浮40%,而发放的大型优质企业的利率一般为基准利率甚或下浮10%,因此,相比于大型优质客户的贷款收益率,中小企业贷款收益率高多了。

(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在可控范围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起步晚,家族式发展模式诸多,加之没有足额抵押物、抵押物变相难、财务不规范,导致了融资渠道单一,担保公司望而生畏,就算融资也有较高成本,但在商业银行完善的信贷流程管理体系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仍在可控范围。

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所谓信贷风险,是指信贷资金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是波动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为信贷资金的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和信贷资金损失形成呆帐的不确定性。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种类主要表现在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针对于此,商业银行控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

目前商业银行普遍成立了公司业务部、国际业务部、小企业业务部,在此基础上,在中小企业密集区,还设立特色支行,这些管理部门和机构专营中小企业信贷,在贷款审批时间、额度、利率上都有放宽条件的做法。

(二)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基本流程化。

商业银行信贷流程管理已经基本实现,利用流程对中小企业的各项信贷指标进行准确评级和评价,每笔贷款的发放都要经过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的流程化管理,如发现中小优质企业信贷抵押物质量不高或者抵押物不足值,还引入了第三方担保公司。

(三)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信贷产品。

针对中小企业传统的信贷产品有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国内保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等,如今,商业银行加大了产品研发力度,可以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特点量身打造产品,用的多的有三权抵押贷款、商标权及专利权质押贷款、文化创意贷款、融资租赁贷款等,并且产品一旦投入市场就执行了全流程风险管控。

三、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具有商业逐利性,永远追求利润最大化,一味地想做大,想尽办法拓宽信贷规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向中小企业合理、合规投放信贷资金才是永久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

(一)信贷调查不实

中小企业一般不具有品牌效应,做好信贷前期调查至关重要,但部分信贷人员往往在调查过程中走马观花,坐在会议室翻看报表,看视频听汇报,没有对中小企业所有者发起的背景、股东组成状况、产品销售渠道、盈利模式、应收应付账款、水电税的缴纳等等进行实打实的调查和走访分析。同时商业银行忽视了针对不同种类的产品制定不同的企业调查、贷款审查、贷后管理重点,影响了贷款的发放速度和风险管控重点。

(二)信贷决策权过于集中

商业银行“金字塔”型的垂直管理体制是导致信贷决策权过于集中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商业银行都成立了审贷委员会或者事业部制,下设支行也多设立了审贷小组,对一定额度内的信贷要严格按照报批、上会的程序,形式上做到了审贷分离、权力制衡,但并未改变“一言堂”式的上会,很多贷款仍带有行政审批色彩,部门之间的权责没有匹配和制衡。

(三)信贷操作不规范

除了信贷调查不实外,信贷操作不规范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是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对中小企业所在的行业不加以科学分析,也不顾国家三令五申的限贷政策,喜欢一哄而上追逐产业热点;二是行业竞争不规范,由于缺乏规范和引导,金融机构粗放经营、盲目争抢业务;三是在贷款审查中,对企业的市场展望及贷款用途不闻不问,信奉抵押物、担保物足值就万事大吉。

(四)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在信贷业务中最常见的表现是企业与银行对同一项目所了解的信息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出现不同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在了解的途径上不一致,企业往往因为扎根这类行业很多年,对项目的风险和收益情况估算严密,而银行只能根据市场上各个项目的风险综合进行评估,这势必就会引起企业欺诈银行,出现“道德风险”。或者企业存在机会主义动机,将贷款挪作他用,违背初衷交易方向。特别是利率市场化后,要想争夺到优质客户,商业银行必须用最快的时间、最敏捷的市场反应能力,来做到最大限度的缩小信息不对称差距。

(五)风险和收益不对称

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中小企业本身较低的抗风险能力使得中小企业贷款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在利率管制条件约束下,一旦形成的风险没有更高的收益来弥补,就会造成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和收益不对称。中小企业贷款少、频、急,人力成本过高,加之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在一定的容忍度后还执行终身追究责任制,导致了信贷人员发放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措施研究

加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决策层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树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对信贷风险控制应是全过程的,要从贷前、贷中和贷后全方位进行管理;除了量身定制中小企业资信评价体系外,还应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

(一)优化信贷流程

对于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流程设计不合理、先天性不足造成的风险,可通过信贷流程的优化进行规避。一是按照扁平化原则优化信贷业务流程。扁平化原则即取消行政化管理,即客户经理与信贷分析员共同完成贷前调查后不必通过支行行长而直接提交贷款审查委员会,信贷管理部审查人员在完成独立审查后也不必通过部门经理而直接上会。市场拓展部负责人及信贷管理部负责人作为贷款审查委员会委员,只在审贷会审议过程中就信贷业务发表个人意见。这样,一笔贷款通过调查、审查、审议三级,审贷会审议通过后报行长签批发放贷款。二是根据中小企业行业风险程度设置信贷审批流程。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按一般风险和低风险进行划分。中小企业所在行业是与龙头企业、大型企业、或者国有企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关系,该中小企业又是上下游产业链的核心企业,盈利能力、资信状况均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那么此类企业属于低风险企业,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短流程办理,可以颁发贷款证直接上柜或者网上办理;中小企业所在行业刚刚兴起、科技含量不高、人员规模不稳定的划归为一般风险业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标准化流程办理,有些还应采取特殊机制进行处理。三是不同产品制定不同贷后管理监控要点。如国内保理业务,贷款发放后应监控应收账款账户的变动情况,主要供应商及销售客户的变动情况,供应链上下游核心企业的经营情况,业主自身的信用情况、财产变化情况等。四是信贷流程优化应配套相应机制。信贷流程优化后其配套机制必须跟上步伐,应包括风险管理垂直化、信贷流程弹性化、岗位设置专业化、资源利用合理化、激励约束有效化。

(二)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方法

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日益活跃,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平台主要来自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与信贷风险成正比,商业银行必须通过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方法和风险预警体系防范中小企业风险。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路径有:首先建立科学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以风险分类的标准衡量中小企业,优化中小企业选择,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客户群的整体质量。其次实行贷款组合。中小企业分布广、类型多,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贷款组合,比如地区组合、行业组合、贷款期限组合、信贷种类组合、回报率组合等推广信贷,大大节约人力成本和财务成本。第三,执行统一授信制度。中小企业授信可与内部评级制度相结合,可不断调整授信权限,这样既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可激励信贷人员的积极性。

(三)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风险控制主要是通过科学的风险指标体系来实现的,包括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等一系列指标,并根据这些风险指标及时提供的预警信号严格控制风险、消除风险,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因此,应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可重点加强宏观风险预警、行业风险预警、区域风险预警建设。要围绕中小企业经营行为、业务管理、资产安全建立定期业务分析、信贷资产质量评价、资金运用风险评估加以分析,将风险早期的防范工作做细致做扎实,把防范风险工作贯穿到整个信贷流程,使商业银行各个业务环节都设有风险防火墙。

(四)健全信贷激励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