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农产品输出贸易对比

中印农产品输出贸易对比

 

一、引言   后金融危机是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新的挑战。一系列迹象显示,2008-2009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体还呈负增长态势,但水产品、蔬菜、水果等优势农产品出口环比快速增长。虽然农产品在我国出口总量中占的比重相对较小,但事关我国农村千家万户,在我国对外贸易格局中占有特殊地位。后金融危机时期,从2009年一季度,我国水产品、蔬菜、水果、肉禽等优势产品的出口不仅逐月同比降幅放缓,而且全季度同去年四季度相比,还实现了环比快速增长。在农产品出口方面与中国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印度,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目前从中印双边农产品贸易情况来看,中印之间贸易水平还比较低,主要是以自然资源为主的产业间贸易为主,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大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印应该重视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双边贸易的发展。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印农产品出口贸易比较分析   (一)中印农产品生产状况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农业大国。其中,中国山地、丘陵和高原分别占国土面积的33%、10%和26%,平原只占国土面积的12%,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属于季风气候,气候复杂。印度平原、山地、高原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43%、25%、32%,西北部属于山地气候,恒河流域属季风型亚热带森林气候,半岛对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从两国的农业生产条件比较来看,两国十分相似,差别不大。中国的农业生产条件整体上略低于印度,主要表现在:我国整体的地形、地势较印度来说更加复杂,印度的平原面积广阔,可耕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光热、水资源条件比较有利,但是印度的国土面积比中国小,而且也是人口大国,因此,大多数人均资源的占有量较少。   (二)中印农产品出口状况   中国和印度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市场开发的过程中,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由2002年的304.3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985.5亿美元,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农产品贸易国;印度农产品出口总额由1995年的60.96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60.2亿美元。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食品消费结构的升级、粮食能源化以及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等因素,为世界农产品贸易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农产品贸易在世界贸易中仍将占据重要的地位。而次贷危机以来,各国经济出现衰退,出口贸易开始下滑。直到到2009年9月开始,各国经济走出低谷,显示出企稳回升的迹象,已经度过了最恐慌的阶段,已经止住了下滑的趋势。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经济开始稳定下来,出口贸易量开始回升。依据2008-2009年中印农产品出口额对比分析得出,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总额相差很大的。   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种类中,鱼类、甲壳动物、蔬菜、水果、棉花等产品占有很大比例,在农产品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外汇出口额增加有很大贡献,也体现了我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地位增强。而印度农产品出口种类中,蚕丝、棉花占有相当大的部分,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有支柱地位。相比较中印的农产品出口贸易种类可以发现,两国在谷物的出口方面有很大相似地方,两国谷物出口占的比例很小,这主要都是从本国的国情出发,确保本国的粮食安全。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印农产品出口比较优势新表现   2007-20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速达11.7%。其中,我国为水产品出口第一大国,占世界水产品出口总额的12%。但是印度水产品出口增长缓慢,其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海岸线很长,近海水域面积广大,渔业资源丰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很大份额。同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有所提高,但是同印度相比出口农产品技术含量低、自主品牌少。主要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发达,农村的机械化程度不够高,其农产品生产还局限于劳动力密集型,不能真正促进农产品生产。然而印度其地域条件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的推广,其生产力水平要高于我国农村。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但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产品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都比较高。2010年,中国蔬菜对前5大出口国家的依存度约为45%,水果对前5大出口国家的依存度约为53%,原料类水产品对前5大出口国家的依存度约为62%,蜂蜜对前5大出口国家的依存度约为74%。这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新体现。   但同时如果这些农产品在某个主要出口国家遭遇药物残留、卫生检疫等措施,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给出口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及市场风险。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其也有不利影响。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大量耕地被占用,土地资源遭到浪费,影响了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农产品生产。同时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迁移,造成农村劳动力资源缺乏,但是农村生产力水平又不高,也使农村大量土地荒废。印度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生产力水平发达,其具有比较优势。近年来,尤其是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在农业生产上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增强,取消了农业税,实施农业补贴,重视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增强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支持,不断促进农业发展,这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新体现。中国的饮食习惯以植物性饮食为主,主要是五谷,辅食是蔬菜、肉类。由于宗教信仰等因素,大部分的印度人都属于素食主义者,因此印度对于肉类消耗量很少。由于其宗教信仰、文化等差异,使其在农产品的消费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中印两国在其主要的农产品生产的产量也是不同的,这就影响到两国在农产品出口结构与总量。例如,印度人只吃羊肉、鸡、海鲜,其他畜产品产量很少,这就限制了其出口数量,所以在国际贸易中同中国相比不具有比较优势。   四、后金融危机时期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都处于缓慢恢复过程中,经济的逐步增长,也有利于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我国应该根据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提高对农产品生产以及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支持力度。#p#分页标题#e#   建议一,增加技术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我国农业现代化,最大的困难是我国的农民还不是现代化农民,其受教育程度、技术指导和咨询的可能性都很低。这些与发达国家农民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也是我国农业竞争力弱的根本原因。因此,政府增加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是增加农业技术和教育的投入,对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以及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   建议二,以科技为支撑,提高农产品质量。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保障农产品食品安全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优质农产品,加快出口创汇农产品。以此为目标,我国应该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以高新技术应用为重点,以提高品种优质为目标,减少生产环节中农药使用量,减少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科学、合理安全应用化学防治技术,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量农药。   建议三,健全农产品质量认证评价体系,培育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促进农产品品牌认定,名牌农产品认定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产品的品牌化、生产的规模化,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步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的质量体系认证,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以良好的质量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最后,要加快建立健全符合WTO规则的国际农业法规体系,深入了解进口国的技术法规、标准,集中调查我国优势农产品在有关进口国所指定的技术壁垒要求,为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动态、及时的信息服务。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两国要更加注重农业发展,提高本国粮食安全水平。两国在促进本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对方农产品生产经验。我国在发展本国农业过程中,要切实依据我国国情,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在政策、科技上扶持农业发展,努力改善我国农业生产现状,改变农业经济增长模式。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两国相似的国情以及农产品出口结构,决定了两国还将长期存在激烈竞争。我国应该改变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增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水平,提高农产品出口创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