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业的国际影响力

上海制造业的国际影响力

 

制造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当今世界上,是否拥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强大的制造业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撑,是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力量。上海制造业的高度化、高级化不仅对于上海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承载了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使命。目前,上海制造业发展正处于由注重规模、速度转向注重质量、结构、效益的时期,正处于调整、优化和提升时期,相对于全国其它地区,上海制造业调整振兴的紧迫性更强、难度更高、风险更大。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本市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影响继续加深、制造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充分暴露的情况下,加快调整振兴上海制造业,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上海的综合比较优势,更好地发挥上海在全国的带动示范作用,更好地提高上海经济的抗风险能力。那么,上海制造业目前的贸易结构现状如何?在国际市场上,上海哪些制造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未来上海制造业的发展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1文献综述   关于上海制造业方面研究的文献并不多,已有的关于上海制造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朱海就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比较了位于长三角浙江、上海、江苏三地主要制造行业的竞争力。从总体上看,浙江制造业的竞争力最强,江苏次之;研究还发现浙江、上海、江苏制造业同构的现象明显,但三地制造业也各有特色和优势;此外,制造业竞争力的不同反映了三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或发展战略。周彩红也基于同样的方法对江、浙、沪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省一市的制造业总体上具有如下特点:产业互补性较强,结构层次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垂直型的区际分工格局已初步形成。这一方面反映出二省一市各自不同的产业定位及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合理的区域分工有助于制造业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   二是基于效益和能耗的视角对上海制造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方向的研究。梁朝晖对上海制造业的33个大类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上海市制造业增加值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能耗方面较优,并由此提出了各大类产业未来调整的方向。芮明杰提出了上海制造业结构的控制性调整构想,指出上海制造业控制性调整的目标:第一要支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升上海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链控制力;第二要促进产业优胜劣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三要实现节约生产、绿色生产,建立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制造业的控制性调整需要转变思路,采取系统性的控制性调整措施,主要包括产业分类指导、工业进园区、集中治理、分类监管、建立循环经济模式、优化产业布局、运用排污权交易等市场配置手段。另外,姚德文、张晖明、余典范和高骞等则对包含制造业在内的上海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路径和战略选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是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关系研究。江静、刘志彪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作为高级要素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内在机理。基于2000—2007年长三角地区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江苏、上海和浙江三地区影响程度不同。作为长三角的中心,上海的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不仅仅为本地区服务,其服务范围更多地扩散到周边地区,从而加速了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中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   综合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基于长三角对比的研究比较多,采用的方法多为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中用到的数据为制造业产值或增加值数据,而关于上海制造业贸易结构和产业国际竞争力还鲜有学者关注。本文按照行业要素密集型特征,对上海20个细分行业的贸易进出口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基于相关的国际竞争力测量指标,对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2上海制造业贸易结构现状分析   在研究中,本文参照《中国统计年鉴》中依据国际工业分类标准(ISIC)对工业行业的划分,并对照投入产出表的行业划分,将制造业细类进行归类合并统一划分为16个子行业;同时,为了更好地说明上海制造业贸易进出口结构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我们借鉴谢建国的经验,将各个子行业按照产业要素密度进行分类(见表1),将它们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等四大主要的行业。在时间区间的选择上,本文的分析选取自1995年以来上海制造业进出口分行业数据。之所以选取这个时间段的数据,主要是从1995年以后,上海相关统计年鉴上才有明确按照SITC分类的进出口数据统计。在获取这些统计数据之后,参照盛斌关于各制造业行业与SITC分类的对照,从而计算整理得到上海制造业各行业的进出口数据。   2.1上海制造业贸易出口结构分析   从出口结构份额来看,由图1所示,1995—2009年间,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所占比重都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从1995年的0.51下降到2009年的0.13。与之相反的是,近些年来,上海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呈现出快速的上升趋势,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所占的比重从1995年的0.21上升到2009年的0.69。   2.2上海制造业贸易进口结构分析   从进口结构份额来看,由图2所示,与出口结构类似,1995—2009年间,劳动密集型行业占总进口的比重也趋于下降,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进口整体来说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有所不同的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在平稳中略呈上升趋势。   3上海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度量 #p#分页标题#e#

  3.1RCA指数测度结果及分析   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方法是由Balassa提出的,该指数通过定量描述一个国家内各个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在世界上的相对位置,从而判定该国内具有出口竞争力的产业。计算公式为:RCAi=Xi/∑XiXiw/∑Xiw,其中,RCAi表示上海市第i种类型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Xi表示上海市第i种类型行业的出口额,Xiw表示中国第i种类型行业的世界出口总额。一般来说,如果RCAi>1,说明上海市该类型行业的出口份额超过了同行业的平均出口总额,则具有比较优势;反之,若RCAi<1,则表示它不具有比较优势。具体来说,如果RCA>2.5,则说明该地区的该行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1.25<RCA<2.5,表明该行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0.8≤RCA≤1.25,则说明该行业具有中度的竞争力;RCA<0.8,则说明其国际竞争力较弱。RCA指数是通过一地区的出口竞争优势或市场占有率的高低来反映该地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在计算上海不同类型制造业RCA指数时,上海制造业的分类统计数据源于《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和《上海商务年鉴2010》,中国制造业分类统计数据则需要经过复杂计算得到。为了得到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贸易数据,我们根据盛斌的分类方法,参照工业行业与SITC编码的对应,利用联合国的COMTRADE数据库,对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贸易数据进行了集结;之后,同样按照谢建国的分类,最终集结出四种类型的贸易进出口数据。结合中国制造业和上海制造业的出口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上海制造业的RCA指数(见表2)。由表2可知,上海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且RCA指数小于0.8,说明该行业国际竞争力较弱。对应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其国际竞争力呈上升趋势,且近年来RCA指数在0.8~1.25之间,说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   3.2TC指数测度结果及分析   与RCA指数不同的是,TCI是通过生产效率的国际比较来反映一国(地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反映的是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由其他国家所供应的一种产品而言,本国生产的同种产品是处于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TCIi=(Xi-Mi)(Xi+Mi),其中:TCI代表某一种行业的贸易竞争指数;X代表该行业的出口额;M代表它的进口额。该指数比RCA指数更具体,因为它不仅考虑了出口,而且也考虑了进口额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TCI的取值范围为[-1,1],其值越接近于1,表示一国在该种商品的出口上具有竞争优势;越接近于-1,表示一国在该种商品的出口上竞争力较差。结合上海制造业的进出口数据,计算得到的TCI指数见表3所示。由表3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测度结果与RCA指数的测度结果相似。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呈下降的趋势,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由最初的处于效率的竞争劣势到近些年处于效率的竞争优势且逐年提升。   3.3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MI)测度结果及分析   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从另外一个角度衡量了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它综合考虑了一种产品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占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份额。其计算公式为:MI=Xi/∑Xi-Mi/∑Mi,其中Xi和Mi分别表示第i种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Xi和∑Mi分别表示某类商品的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MI数值的变动范围亦为[-1,1],正数越大表示竞争力越强,负值越大表示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由此计算的MI指数见表4所示。由表4可知,与RCA、TCI指数测度结果相似,总体来看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缺乏竞争力,MI值都为负值。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MI指数由最初的负值变为近些年的正值,且呈上升的趋势,但综合RCA、TCI和MI指数的测度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虽呈上升的趋势,较前些年有所提升,但整体国际竞争力还不是很强,仍有待进一步改进。更进一步,由下图3所示,基于细分的上海制造业行业的TCI指数的测度我们可以看出,烟草制造业和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是上海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它们也是上海传统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和仪器仪表制造业等部门整体来看,竞争力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大都在0.4~0.5之间,其国际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4结论与启示   本文综合分析了1995—2009年间上海市制造业贸易结构,并通过RCA指数、TCI指数和MI指数对上海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综合测度。通过15年来上海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发展的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包含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电子及通讯设备以及仪器仪表等在内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贸易进出口呈不断扩大趋势,而且其国际竞争力亦不断上升;以纺织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以及服装皮革羽绒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更具体的,基于细分行业的TCI指数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相对而言,烟草制造业和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等传统制造业仍是上海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普通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和仪器仪表制造业等部门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为此,上海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仍应着眼于全球产业重新调整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重点产业与高端价值链环节中加以重点突破。综合来说,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退结合”,通过产业转移与升级,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与能级。有序调整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劣势企业、劣势产品和落后工艺,对于产业链较短、赢利能力较差的企业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在长三角乃至更大的区域内进行制造业空间布局和产业链的联动互补发展和结构调整。引导部分产业对外投资,鼓励上海开发区品牌输出,鼓励相关产业、开发区以及企业集团采取“飞地”方式与其他地区共建上海产业延伸区。   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把技术改造作为突破口,围绕上海制造业中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加快实施推进新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p#分页标题#e#   三是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关系,既要培育和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又要运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增加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要立足于现有科技基础,通过吸收学习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尽快培植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同时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把先进科技与传统支柱产业的物质技术基础结合起来,实施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   四是优先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既是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上海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胡春燕)。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不仅有助于提高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而且生产性服务贸易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又可以优化服务出口结构,这对上海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调整、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