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环境下的现代物流成长建议

国贸环境下的现代物流成长建议

 

1中国现代物流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前,这个阶段国民经济萧条和国家一直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工农业总产值下降幅度达60%,同时交通运输落后,专业性物流业比较少,并基本由国家计划对生产材料和消费材料进行分配和销售,严重阻碍了物流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在此期间,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中国物资分配制度改革,工农产业蓬勃发展,交通运输体制深化改革,对外开放政策深化,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加等,这些对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产业结构不断深化转型,国际贸易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使物流业走向专业化,社会化。为国际贸易和社会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21世纪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水平得到发展并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中国物流各方面都有实质性的推进。制造业、商贸业、国际贸易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角,从此现代物流正式登上中国经济舞台的起点,并取得重大进展。   2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以前,进出口总额刚刚突破1000亿,每一年的增幅很有限。   20世纪90年代,贸易量逐年增加,虽然在90年代中期发展较为缓慢,但总体保持上升趋势。   21世纪中国加入WTO后,2001年是一个高速腾飞的开始,进出口贸易总额从刚突破5000亿美元,迅速发展到2004年和2007年以及2010年分别突破1万亿美元、2万亿美元和3万亿美元关口。   200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如图1所示,2000年我国各类商品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为2250.94亿美元和2492.03亿美元,2001年进出口总额分别仅增长8.20%和6.78%至2435.53亿美元和2660.98亿美元。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WTO。之后的9年,进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1.41%和21.87%。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13960.02亿美元和15777.64亿美元。   3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3.1国际贸易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国际贸易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生与发展。所谓现代物流其实就是实现货物在两个或以上地区间的物理性移动而发生的贸易活动。从中可以看出,物流实质上是贸易活动的一部分,是为贸易活动服务的。国际贸易是现代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贸易的发展,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能力大为提高。2010年我国各种物流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以及其增长速度都得到了发展,如表1所示。据新华社数据,交通运输设施网络里程已达到503.18万里(不含村道),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5万公里,民航航线296.18万公里,营运飞机达1207架,全国规模以上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13273个,拥有营业性远洋运输船舶2336艘,输油(气)管道里程6.83万公里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现代物流技术的进步和促进海关的改革和效率的提高。国际贸易的发展给企业及社会的物流预测管理等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促使物流技术发展和海关改革的主要动因之一,从而使得贸易成本下降,促进我国贸易增长。   3.2物流效率的提高促进贸易的增长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成为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实践证明,物流作为贸易的工具和桥梁必须最大限度地打破地域和国界限制,以求最大限度的降低物流成本,物流的科学化、合理化是贸易发展的有力保障。国际贸易物流过程中的海关报关和通关已经货物集港进出的运输的效率直接会影响贸易成本。①物流费用方面。物流费用包括物理性流通费用和财务成本,如运输费用、库存费用、包装费用、装卸费用等。物流的效率越高,财务周转周期越短,现金流量速度越快,这有利于实现贸易的成本优势。②物流时间成本方面。   目前,物流过程占用的时间几乎占整个生产过程的90%。时间成本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甚至决定其贸易的可能性。比如,鲜花,蔬菜,流行时装等时间敏感型商品,如果没有够搞效的现代物流系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商品运到目的地,那么商品就失去其原有的价值了,对国际贸易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物流效率的提高有利于节省贸易成本,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使得我国贸易的出口商品更具备竞争力。   4中国现代物流整体现状   4.1物流整体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一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值可以反映这个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由图2可见,虽然我国物流的发展非常迅猛,但是物流费用占GDP的比值居高不下,总体效率还有待提高。我国的物流费用占GDP比例在1998年之前高于20%,1998年到2010年始终保持在18%左右,2010年已降到历史最低点,但是仍然有17.8%的比值,比发达国际高出一倍,过高的物流成本导致我国的不少商品价格走高,贸易成本增加。而美国和日本物流费用占GDP比例只有10%,而且近年来下降到8%左右。与美国日本相比,我国差距主要表现在物流组织管理水平不高,社会总体物流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2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整合不够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未能建立点网有效结合的物流体系,未能更优质的为国际贸易服务。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深圳、广州八大港口,其中上海、深圳、青岛已进入世界集装箱港的前列,但这八大港口各自制定规划,未能合理地建立点网结合的物流运输枢纽,没有统筹的规划各地的贸易投资,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我国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4.3政府管理的职能整合不够,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主要反映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竞争秩序不规范。现有的秩序和管理形式不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的发展要求多项业务的整合。我国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国际货代、船代、快递、网络信息服务等业务都有很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又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审批,这使物流业难以有效地整合,造成资源浪费,管理艰难,物流成本过高,阻碍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例如,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地方保护,对外来车辆征收管理费、路费,或者不允许外地的物流企业进入。这样给物流的网络建设带来极大的困难,这也在一定程度阻碍了物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抑制了贸易的健康发展。#p#分页标题#e#   4.4我国的物流业的发展还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经调查发现,现代物流的观念,还没在工商企业中得到普及,很多企业对生产领域的各个环节和企业内部管理比较重视,但对生产领域以外的采购、运输、、包装、配送顾及甚少,导致国内企业对物流需求不足,使得我国企业物流费用平均占商品价格的40%。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1-3倍。前不久,有内蒙古农民在新浪微薄低至0.3元/斤叫卖土豆,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正是由于物流环节受阻。   5在国际贸易中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制定统筹现代物流的发展路线,形成符合目前国际贸易新环境又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政策和运营模式,营造促进现代物流和国际贸易相互发展的良好宏观环境。   加强物流网络体系的总体规划建设,优化物流流程,打破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界限,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更优质的全程物流方案和服务。比如,发展新多式联运物流方式,利用大陆桥开展铁水联运业务,支持铁路箱“下海”和海运箱“上桥“,按”一次装箱、一箱到底、全程服务“的运营模式。预计在此模式下,运输周期可缩短1-3天,运输成本将减少10%以上,必将增强我国国际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提高现代物流为国际贸易服务的能力。实践证明,现代物流和国际贸易是呈现出了互为因果关系的良性发展趋势的。在国际贸易新环境下,跨国公司日益发展,我们可以与跨国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共享物流资源和服务能力,多层次多种形式地加大我国物流的国际服务能力,扩大物流的服务地理覆盖面,在充分发展国际贸易的基础上提升我国现代物流的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