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防控论文范例

金融风险防控论文

金融风险防控论文范文1

民间金融作为一种内生的金融制度,在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风险。本文就风险浅析几点有效措施,以此来完善金融体系、加大政策支持、以期为民间金融风险防范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为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

民间金融;风险体系

引言

民间金融作为国家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市场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来看,民间金融长期处于被抑制的状态之中。因此,改革民间金融法制,为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法制空间,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发挥出应用的作用。

一、民间金融的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各地民间资本的不断积累,多种多样的民间借贷也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但是,由于缺少正规的理财渠道,而且传统的正规渠道收益普遍较低,我国的金融需求也被紧紧压抑着。而民间的投资公司是在2013年银行业钱荒中应运而生的,代替银行给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的贷款业务。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文,在根本上也就很难给这些投资公司提供有效的管制,因此,一些不法行为经常出现。有些投资公司为了吸纳存款不断提高利息,再高利息转嫁给中小企业,这一形成呈现出恶性循环之态,缺少相关的法律保护使得民间金融风险增大。

二、完善民间金融的有效措施

民间金融既能优化融资结构,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新的道路,还能减轻中小企业因为信贷对银行造成的压力,而且民间金融的存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正式金融的不足与缺陷。但是民间金融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方说抗风险能力不强、投机性强等缺点,这些缺点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带来一定的干扰性,严重情况可能会引发局部金融危机,进而危害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以,国家需要对民间金融进行有效规范、完善,使民间金融在国家金融体系中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比如,要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管力度。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及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民间金融进行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必要时也可以将其纳入到国家的宏观金融管理体系之中。除此之外,也要建立健全民间金融监管机制,对民间金融融资双方的交易操作要有效加以监管。再如,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风险。由于民间金融长期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体系之外,因此,这也导致了民间金融缺乏法律的约束与制度管理,很容易发生违约、破产等状况。针对这种情况,政府要建立健全民间金融风险预警制度,而且还要设置专门的部门定期进行检查,最大程度地避免利率过高带来的风险。

三、设立民间风险挽救机制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民间金融对社会经济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积极影响,同时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调控。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稳定发展以及民间金融风险的发生,对农村经济、中小微企业等都造成严重的影响,经济整体上的走向并不乐观,民营企业老板跑路、高利贷崩盘现象层出不穷,这也导致后果非常严重。基于此,针对具体情况,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与挽救机制,面对市场风险要采取积极措施,积极应对,采取及时挽救措施,及时做好民间金融风险准备,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启动相关的处理方案,有效避免债券债务关系混乱状况的产生。当出现风险时,在进行债权债务清理与偿还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公平、透明的原则,严禁出现暗箱操作等现象的发生,这样也利于取得群众的信赖,对剩余财产进行彻查,公平对待每一位债权人。风险挽救机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帮助债权人在最大程度上取得清偿,但是,同时也要对债务人进行安全保护,将其维持在相对和平的状态之中,在此基础上再保证风险得到尽快解决。

四、促进利率市场的不断改革,提供金融服务规范局面

银行与金融公司经常接入短期款项,贷出长期款项,以此来实现长短期款项之间的利率差额。如果想要使银行不随利率的变化导致亏损,就需要买入利率的上限期权,以此来保证最低净利差收入,这样,也便于银行锁定最高借款成本,无论利率怎样变动,都能保证银行盈利。放松对利率的管制,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立法支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引导并规范民间金融,要适当放宽国家对民间资本进入中小银行的限制规定。在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下,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制定出一套符合民情的利率体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也要适度放开对利率体制的管制,让民间金融机构对贷款利率有一定的浮动权利,使利率市场化,逐渐建立健全民间金融体系,对个体相互、企业相互常规的、个体与企业相互的借贷行为予以有效保护,全面凸显民间金融的创造性,促进民间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发展,金融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竞争与挑战,想要使民间金融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将其风险降到最低。在此,笔者也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建立健全民间金融体系,及时变革、及时创新,为民间金融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饶婧洁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参考文献:

[1]姚耀军.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财经研究,2009(12):129-139.

[2]吕臣,林汉川,王玉燕.我国民间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4,10:63-73+80

[3]刘雨露.我国民间金融监管模式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韩倩妮.金融创新背景下金融监管现状及对策.现代商业,2011(26).

金融风险防控论文范文2

【关键词】网络信贷;大学生;诚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日常生活思维理念的变化,网络信贷越来越被中国公民所接受、运用,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已成为网络信贷的业务继续扩展的对象,超强的需求性、非理性性、冲动性等特点让大学生在网络信贷的洪水中不能自拔,越陷越深,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各高校加大力度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信贷相关知识传播,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政策的效力总是差强人意,网络信贷这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学生的自身本质特点等都限制了政策的效力,更甚至陷入信用风险的漩涡,如何在网络信贷的环境下增强大学生信用风险的防控,本文澄源正本,从大学生本身的源头——诚信教育来进行研究,从而寻求更优策略。

一、目前的发展现状

通过陕西省大学生信用认知的调研显示,60.65%大学生的日常经济生活每月资金完全没有盈余,甚至还有负债,资金大部分用于个人旅游、恋爱、享受等消费。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只有31%的学生选择使用网络贷款来弥补资金短缺,其中蚂蚁花呗、天猫分期、唯品花、京东白条占九成以上,只有一成的学生会选择其他P2P网贷平台贷款,但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小额小贷。在诚信方面的调查,92%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不诚信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同学中借款不还的情况比例高达51.98%;认为“个人对信用的理解程度和自觉”对个人诚信影响最大,占比58.80%;有88.39%的大学生认为诚信对未来就业和社会发展有影响,应该建立个人诚信或者信用档案;有72%的学生愿意或者应该通过学生活动、手机APP、培训讲座等多元化方式学习信用方面的知识。以上数据明显看出,大部分大学生没有理财意识,对信贷知识了解甚少,资金经常短缺,喜欢用购物网站平台的贷款项目,运用第三方P2P贷款平台很少,小额小贷,基本上都有按时还款的意识,但同学中借款不还的情况比较严重,缺少信用风险的概念,希望学习相关诚信以及信用、理财方面的知识。

二、诚信教育的概念逻辑分析和必要性

(一)诚信教育的概念逻辑分析

谈及诚信教育,就必须搞清楚一个原点性问题:什么是诚信?诚信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分为两个逻辑性概念,分别是“诚”和“信”,虽然可以互训,但总就有所不同:“诚”也被作为本体论范畴使用,“信”却始终是一个伦理学概念。[1]中国传统伦理更注重“诚信”的价值理性,强调人的内在“诚信”道德的修养,这一理解是基于“人性本善”这一前提下的,但过分注重人性自身的发展和慎独,就会出现“诚信”的知行偏差甚至是完全不一致。同样的西方“诚信”则相反的注重从外在约束(法制、宗教)来促使人形成“信”的基础,养成“诚”的习惯,表现出法制性、工具理性和宗教精神等特点。本文谈到诚信教育是基于中西方对于诚信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人类特有的道德领域,我们不要遵守低级的丛林法则,而是渴望自身通过学习、实践获取诚信相关知识,从而形成诚信的道德习惯和实践行为的一切教育都称为诚信教育。这一概念是在目前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前提下,传统信贷与网络信贷平分秋色,高校学生以及社会金融相关平台部门在承担信用风险的氛围下如何对其进行教育,做到诚信二字,这是本文要探索的诚信教育。

(二)必要性

1.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信用危机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传统形式的金融慢慢向多样化形式的金融分化,微金融、互联网金融等形成的出现势必考验人和社会中的“信”。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信用”“诚信”是前提,因为诚信和风险是并存的,诚信中的信用通常足以避免特殊的行动方式所可能遇到的危险,有效避免市场经济的天然性弊端,克服困难,尽量减少因为诚信或者信用出现金融危机或者次贷危机,扰乱经济秩序,从而保持经济稳好的向前发展。

2.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需要

谈到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核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民族延续的根基。“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就无时无刻渗透着诚信思维,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借助于“诚信”二字延续至今。社会稳定、人民富裕、国家富强都需要有一个法则或者说是文化的出现——诚信。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的主体也是见证者,他们的诚信文化素养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建设方向或者是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其开展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3.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谈到人要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是精神上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在笔者认为这里指的并不是人可以为所欲为,而是指让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融会贯通于整个人体,从内到外,从知到行都是一致的、全面且自由的。二是物质和时间上的全面解放和自由。要做到物质和时间上的自由就必须做到诚和信,让知与行在这两个时空上达到一致,人的问题就是诚信的问题。故在网络信贷的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提升其信用基数,控制风险系数,维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三、解决途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保证。[2]在网络信贷的视角下,如何让大学生做到诚信,让信用的风险防控在最低层次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思政教育第一课堂的理论获得是实践运行的筹码,要毫不吝啬的利用高校的思修、毛概、近现代史纲要等课堂教学融合当代信贷的经济模式,对其进行诚信教育。这种教育是平等的说理,要打破偏颇的理论说教理念,不仅要从国家、民族社会等大方向讲透讲深诚信问题,更要从个人的尊严、名誉、长远利益来论证诚信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明确告知学生在社会信用体制还不是很完善、公民意识欠缺的时候,诚信的问题是国家富强和个人成功的基石。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在诚信教育这个问题上,所谓的彻底就是解决好根本问题就是在社会缺乏健全的信用制度制约或者社会整体信用程度不高的前提下,作为公民的大学生如何能够正视自我,客观理性分析自我欲望,抵制眼前自身无法解决或者处理的利益诱惑,面对挑战,洁身自好,理性的佛性律己。这个根本问题的解决在于课堂中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建构性对话,更要做到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和知行统一。注重实践,身教大于言传都是在处理知行之间的历史性矛盾,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难点。理论落实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的合理性和差异性,摆脱“两难选择”的困境,这不再是思政教育的专属,诚信教育的成功与否,真正在实践中是要让学生的各门专业中获取诚信价值和意义,在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中起到脊柱作用,从根本上防控信用风险。

(二)构建科学诚信教育体制

诚信教育成功实施的基本保障是法制或体制建设和文化伦理创新。欲望的膨胀或者是不合理性,制度就可以限制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这样的社会或者说经济发展模式是可控的,再加上中国文化侧重伦理创新魅力,诚信成为现实与未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连接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和指导,既反对东方文化优越论,也反对全盘西化论,主张兼取中西文化之长而创造新的中国文化。[4]这样的诚信是建立在历史和文化基础之上的信任,受到侵蚀和损害时,一种稳定、透明和可预测的制度能够重建人与人之间新的信任。

1.培养诚信意识,树立诚信理念

教育关注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实现人的潜力,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简单的知识堆积。[6]故诚信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根本一步就是让简单的知识融入大脑思维里,形成一种意识,树立一种理念,这是构建科学诚信教育体制的起点。社会金融的发展方向、融合新科技的云班课及慕课等课堂教学、新兴的网络信贷模式、归于根本的实践行为四者的有机融合及结合是培养诚信意识,树立理念的有机方法。

2.加强网贷宣传,呼吁理性对待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网贷的知识和理解是知之甚少,在对对方不熟悉的前提下去盲目的与之产生联系,容易失去自我或者是“陷入圈套”。宣传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网贷、信用、风险防控等相关的金融专词,正反面的案例特别能让学生感受颇深,然后客观、理性的自我分析和剖析,认真对待自身是否有需要、有能力去与之产生联系。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应对风险能力

有风险就要应对,而不是一味的逃避。心理健康的高校学生会在网贷、信用风险的面前正视自己,选择正确的方向和发展前途,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中一群人,心理社会反差特别的明显,没有经济能力,需求很多,之所以网贷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追求即时满足替代延迟满足。这样的背景下,无限制的欲望都会被短暂的满足,而后期出现的后果有时是他们心理所不能承受的,进而走向极端。故健康的心理能从信用风险的源头和结尾有效防控。

4.健全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管理制度

大学生的信用风险防控实际上就是从个人和团队两个维度来展开的。如果诚信的对象、利益预期、情景约束、频率都达到了全体化或者是高水准,这要依赖于健全的诚信管理制度。个人和团队维度都从以下二个方面开展:一是诚信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云平台、电子签章、网络安全认证等技术从档案的建立(教学、学籍、毕业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学生基础信息库、学生诚信信息库)到社会的应用(学校、社会或者企业、个人)等方面,全面开展信息化的服务。[7]二是建立诚信承诺、监督、档案、奖惩相关制度,进而产生大学生信用的评级制度以及信用报告制度,这就相当于犯了错误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但他们之所以受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过错,而是为了要使他们不再犯错,[8]以促使大学生认真、客观、理性的看待信用问题。

(三)齐抓共管,巩固诚信教育效果

信用风险的有效防控不仅旨在教育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巩固其效果。一是国家层面要规范网络信贷;二是金融层面要进行金融风险信息共享。做好这两个方面,实际上也是在诠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精神,为祖国的富强、社会的和谐、金融经济的稳定、人民的幸福起到一定的基础性作用。

四、结束语

金融风险防控论文范文3

【关键词】网络信贷;大学生;诚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日常生活思维理念的变化,网络信贷越来越被中国公民所接受、运用,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已成为网络信贷的业务继续扩展的对象,超强的需求性、非理性性、冲动性等特点让大学生在网络信贷的洪水中不能自拔,越陷越深,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各高校加大力度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信贷相关知识传播,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政策的效力总是差强人意,网络信贷这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学生的自身本质特点等都限制了政策的效力,更甚至陷入信用风险的漩涡,如何在网络信贷的环境下增强大学生信用风险的防控,本文澄源正本,从大学生本身的源头——诚信教育来进行研究,从而寻求更优策略。

一、目前的发展现状

通过陕西省大学生信用认知的调研显示,60.65%大学生的日常经济生活每月资金完全没有盈余,甚至还有负债,资金大部分用于个人旅游、恋爱、享受等消费。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只有31%的学生选择使用网络贷款来弥补资金短缺,其中蚂蚁花呗、天猫分期、唯品花、京东白条占九成以上,只有一成的学生会选择其他P2P网贷平台贷款,但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小额小贷。在诚信方面的调查,92%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不诚信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同学中借款不还的情况比例高达51.98%;认为“个人对信用的理解程度和自觉”对个人诚信影响最大,占比58.80%;有88.39%的大学生认为诚信对未来就业和社会发展有影响,应该建立个人诚信或者信用档案;有72%的学生愿意或者应该通过学生活动、手机APP、培训讲座等多元化方式学习信用方面的知识。以上数据明显看出,大部分大学生没有理财意识,对信贷知识了解甚少,资金经常短缺,喜欢用购物网站平台的贷款项目,运用第三方P2P贷款平台很少,小额小贷,基本上都有按时还款的意识,但同学中借款不还的情况比较严重,缺少信用风险的概念,希望学习相关诚信以及信用、理财方面的知识。

二、诚信教育的概念逻辑分析和必要性

(一)诚信教育的概念逻辑分析

谈及诚信教育,就必须搞清楚一个原点性问题:什么是诚信?诚信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分为两个逻辑性概念,分别是“诚”和“信”,虽然可以互训,但总就有所不同:“诚”也被作为本体论范畴使用,“信”却始终是一个伦理学概念。[1]中国传统伦理更注重“诚信”的价值理性,强调人的内在“诚信”道德的修养,这一理解是基于“人性本善”这一前提下的,但过分注重人性自身的发展和慎独,就会出现“诚信”的知行偏差甚至是完全不一致。同样的西方“诚信”则相反的注重从外在约束(法制、宗教)来促使人形成“信”的基础,养成“诚”的习惯,表现出法制性、工具理性和宗教精神等特点。本文谈到诚信教育是基于中西方对于诚信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人类特有的道德领域,我们不要遵守低级的丛林法则,而是渴望自身通过学习、实践获取诚信相关知识,从而形成诚信的道德习惯和实践行为的一切教育都称为诚信教育。这一概念是在目前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前提下,传统信贷与网络信贷平分秋色,高校学生以及社会金融相关平台部门在承担信用风险的氛围下如何对其进行教育,做到诚信二字,这是本文要探索的诚信教育。

(二)必要性

1.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信用危机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传统形式的金融慢慢向多样化形式的金融分化,微金融、互联网金融等形成的出现势必考验人和社会中的“信”。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信用”“诚信”是前提,因为诚信和风险是并存的,诚信中的信用通常足以避免特殊的行动方式所可能遇到的危险,有效避免市场经济的天然性弊端,克服困难,尽量减少因为诚信或者信用出现金融危机或者次贷危机,扰乱经济秩序,从而保持经济稳好的向前发展。

2.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需要

谈到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核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民族延续的根基。“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就无时无刻渗透着诚信思维,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借助于“诚信”二字延续至今。社会稳定、人民富裕、国家富强都需要有一个法则或者说是文化的出现——诚信。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的主体也是见证者,他们的诚信文化素养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建设方向或者是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其开展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3.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谈到人要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是精神上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在笔者认为这里指的并不是人可以为所欲为,而是指让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融会贯通于整个人体,从内到外,从知到行都是一致的、全面且自由的。二是物质和时间上的全面解放和自由。要做到物质和时间上的自由就必须做到诚和信,让知与行在这两个时空上达到一致,人的问题就是诚信的问题。故在网络信贷的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提升其信用基数,控制风险系数,维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三、解决途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保证。[2]在网络信贷的视角下,如何让大学生做到诚信,让信用的风险防控在最低层次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思政教育第一课堂的理论获得是实践运行的筹码,要毫不吝啬的利用高校的思修、毛概、近现代史纲要等课堂教学融合当代信贷的经济模式,对其进行诚信教育。这种教育是平等的说理,要打破偏颇的理论说教理念,不仅要从国家、民族社会等大方向讲透讲深诚信问题,更要从个人的尊严、名誉、长远利益来论证诚信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明确告知学生在社会信用体制还不是很完善、公民意识欠缺的时候,诚信的问题是国家富强和个人成功的基石。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在诚信教育这个问题上,所谓的彻底就是解决好根本问题就是在社会缺乏健全的信用制度制约或者社会整体信用程度不高的前提下,作为公民的大学生如何能够正视自我,客观理性分析自我欲望,抵制眼前自身无法解决或者处理的利益诱惑,面对挑战,洁身自好,理性的佛性律己。这个根本问题的解决在于课堂中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建构性对话,更要做到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和知行统一。注重实践,身教大于言传都是在处理知行之间的历史性矛盾,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难点。理论落实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的合理性和差异性,摆脱“两难选择”的困境,这不再是思政教育的专属,诚信教育的成功与否,真正在实践中是要让学生的各门专业中获取诚信价值和意义,在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中起到脊柱作用,从根本上防控信用风险。

(二)构建科学诚信教育体制

诚信教育成功实施的基本保障是法制或体制建设和文化伦理创新。欲望的膨胀或者是不合理性,制度就可以限制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这样的社会或者说经济发展模式是可控的,再加上中国文化侧重伦理创新魅力,诚信成为现实与未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连接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和指导,既反对东方文化优越论,也反对全盘西化论,主张兼取中西文化之长而创造新的中国文化。[4]这样的诚信是建立在历史和文化基础之上的信任,受到侵蚀和损害时,一种稳定、透明和可预测的制度能够重建人与人之间新的信任。

1.培养诚信意识,树立诚信理念

教育关注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实现人的潜力,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简单的知识堆积。[6]故诚信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根本一步就是让简单的知识融入大脑思维里,形成一种意识,树立一种理念,这是构建科学诚信教育体制的起点。社会金融的发展方向、融合新科技的云班课及慕课等课堂教学、新兴的网络信贷模式、归于根本的实践行为四者的有机融合及结合是培养诚信意识,树立理念的有机方法。

2.加强网贷宣传,呼吁理性对待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网贷的知识和理解是知之甚少,在对对方不熟悉的前提下去盲目的与之产生联系,容易失去自我或者是“陷入圈套”。宣传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网贷、信用、风险防控等相关的金融专词,正反面的案例特别能让学生感受颇深,然后客观、理性的自我分析和剖析,认真对待自身是否有需要、有能力去与之产生联系。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应对风险能力

有风险就要应对,而不是一味的逃避。心理健康的高校学生会在网贷、信用风险的面前正视自己,选择正确的方向和发展前途,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中一群人,心理社会反差特别的明显,没有经济能力,需求很多,之所以网贷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追求即时满足替代延迟满足。这样的背景下,无限制的欲望都会被短暂的满足,而后期出现的后果有时是他们心理所不能承受的,进而走向极端。故健康的心理能从信用风险的源头和结尾有效防控。

4.健全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管理制度

大学生的信用风险防控实际上就是从个人和团队两个维度来展开的。如果诚信的对象、利益预期、情景约束、频率都达到了全体化或者是高水准,这要依赖于健全的诚信管理制度。个人和团队维度都从以下二个方面开展:一是诚信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云平台、电子签章、网络安全认证等技术从档案的建立(教学、学籍、毕业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学生基础信息库、学生诚信信息库)到社会的应用(学校、社会或者企业、个人)等方面,全面开展信息化的服务。[7]二是建立诚信承诺、监督、档案、奖惩相关制度,进而产生大学生信用的评级制度以及信用报告制度,这就相当于犯了错误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但他们之所以受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过错,而是为了要使他们不再犯错,[8]以促使大学生认真、客观、理性的看待信用问题。

(三)齐抓共管,巩固诚信教育效果

信用风险的有效防控不仅旨在教育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巩固其效果。一是国家层面要规范网络信贷;二是金融层面要进行金融风险信息共享。做好这两个方面,实际上也是在诠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精神,为祖国的富强、社会的和谐、金融经济的稳定、人民的幸福起到一定的基础性作用。

四、结束语

教育是人的教育,以人为本的回归本心教育是人文精神和中华民族之根本。此文所谈到的诚信教育,以互联网金融模式为背景,从高校学生的人本出发,防控信用风险,辐射学校、社会甚至整个民族,跟进进步的脚伐,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何怀宏.底线伦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102.

[2]孙明霞.大学生诚信教育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1):110-113.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4]洪晓楠.文化哲学思潮简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07.

[5]程胜利译.波彼得•什托姆普卡.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178-181.

[6]邹进译,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7]周肖树,魏志军,董雨,赵卓君,何惠彬.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探索——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为例[J].高教探索,2017(6):117.

金融风险防控论文范文4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大多数主流的经济学家却对经济系统赖以运行的地球物理系统不可抗拒、必须无条件遵循的客观物理规律给经济系统的运行带来的种种限制缺乏必备的了解,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趋势。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无论在经济学、物理学或者其他学科中,没有一个理论是完全正确的。理论的有用性和有效性取决于它是否对其试图解释和预测的一系列现象成功的做出解释和预测。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们也就不断的用观察来检验理论。作为检验的结果,理论常常得以修正或完善,有时甚至被抛弃。检验和完善理论是经济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关键”(平狄克、鲁宾费尔德,2000)。从经济学定义的演化可以看出,大多数经济研究人员或多或少的都承认这一点,即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也就是说,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之所以研究资源配置,前提是主流经济学假定资源相对于人们的欲望需要是稀缺的,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需要,就必须优化配置使用资源,充分使用当期所能获得资源生产出最大数量的产品以供人们消费。由此可以看出,资源与资源稀缺是主流经济学研究为满足人类欲望而实施资源配置以进行经济生产的理论前提和基础,也就成为纯粹经济学进行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极其难以解决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生产与生活方面的重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是由“资源”与“资源配置”引起,又是主流经济学难以解释的。因此,重新认识并界定经济学中的“资源”与“资源配置”问题,也就是说,必须重新认识并构建新的经济学理论中“资源”这一逻辑研究起点,才能够真正理解并解释“资源稀缺”这一经济学假设,才能够进行真正经济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才能够解决或缓解当前经济学在经济发展理论与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理论与现状之间的矛盾,从而为新的经济学理论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资源的定义

在主流经济学理论中,“资源”大多指的是劳动力、资本、土地三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威廉•配第在考察物质要素在资源配置中对财富创造所产生的作用后所得出的结论。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在参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大,资本也逐渐成为在资源配置活动中创造财富的内生变量。在由美国数学家科布和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共同探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的科布-道格拉斯函数Q=f(L,K)=ALαKβ中,能够看出劳动力、资本是创造财富的两大资源要素,此后为了体现技术进步的作用,后来的经济学家把A表征为时间的函数,并把技术也看作为创造财富的一个资源要素。实际上,若追根究底,促进技术进步的原因众多,社会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技术进步的,因此应当说,技术是目前参与财富创造的最为复杂的资源要素。但是考察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与代表人物的思想,都没有把作为社会生产所需要的自然矿产资源与能源作为主要考察对象来进行研究的,而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信息社会的出现,都需要以能源的消耗来提供足够的负熵以维持人类社会的有序结构,否则经济社会的历史将会出现走向无序的倒退。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而生,纯粹经济学意义下的资源究竟是什么,应该包括什么;所谓资源稀缺到底是何种意义、何种程度上的资源稀缺,如何在既有的、现实的资源稀缺基础上来重新进行资源配置以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纯粹经济学理论研究对“资源”这一逻辑起点的一个根本性命题。传统的主流经济学对于资源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在古典经济学时代,经济学的奠基者之一萨伊认为“人类所消费的某些东西,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的空气、水、日光等,是自然所赐予的无代价礼物”,“它们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围”,原因在于“不需要人的努力去创造它们。因为它们不是可以生产得出,不是可由于消耗而毁灭”(萨伊著,陈福生等译,1963)。应当看到,在萨伊所处的年代,工业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对空气、水、日光等自然资源的消耗尚没有超越地球物理系统能够正常“代谢”的范围,但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到了经济学家马歇尔所处的年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已经大大的影响的地球物理环境,此时马歇尔认为:虽然一切自然资源、环境都是财富,但属于经济学研究范围的财富只是两种:第一种财富是他具有私有财产权的那些物质财富,因为它们是可以转让和交换的;第二种财富是属于他所有的、在他之外存在的,而且直接作为使他能够获得物质财货的手段的那些非物质财富。通过马歇尔的论述可以看出,此时经济学家已经开始承认自然资源、环境等财富的存在,但是仍然未把这种财富看作经济学研究的“财富”的组成部分,这种观念一直延续至今。随着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人类活动空间的急剧扩展,热力学第二定律与耗散协同规律同时作用,为了维持人类社会有序结构的发展与正常运行,人类维持的经济社会系统必须吸收更多的能量以维持这种社会有序结构的熵值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以克服人类社会系统走向无序引起的熵增效应。这就致使经济生产中向地球物理系统需要攫取的“空气、水、日光”等自然资源越来越多,同时向地球物理系统排放的工业废品也越来越多,地下水漏斗、臭氧层空洞等重大的地球物理资源环境问题的频繁出现,使得经济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目前已经大大超出了地球物理系统的正常新陈代谢范围,从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再采用传统主流经济学中“资源”的理解,不把自然资源与环境系统纳入经济学的“资源”概念范畴来进行所谓的“资源配置”,就显然不合时宜了。因为这种所谓的“资源配置”大大超越了地球物理系统所设置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系统的客观条件限制,从科学规律意义上来看,更“挑战”了物理学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定理与耗散协同规律,“有机体赖以负熵为生”(薛定谔),这就是生命的热力学基础。考察一下当今世界所利用的能源,除核能和潮汐能之外,包括水利、风能、太阳能、光和作用能、矿物燃料等能源,都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太阳,由于石油、天然气(凝聚储存的太阳能源)等能够提供热能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只要简单计算一下地球生态环境的辐射收支与负熵流,就能够得出地球物理系统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承载能力是有限度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反思传统主流经济学的“资源”概念,不把自然资源与环境纳入经济学的“资源”概念逻辑中,则无异于挑战必须遵循的客观物理规律。从规律的层级来审视经济规律,则经济规律无疑是属于物理规律下一层级的规律,因而经济规律必须从属并无条件服从物理规律,若现实的经济理论妄图挑战物理规律,其结果必然会以失败而惨淡收场。因此,重新构建新的“资源”概念,将自然资源与环境纳入经济学的“概念”范畴,是构建现实意义上的经济学研究逻辑起点的概念基础。

二、资源稀缺的定义及特性

(一)资源稀缺的定义

自亚当•斯密创立古典经济学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在构建自己的经济理论时,都把资源的稀缺性作为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一致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如何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进行社会稀缺资源使用的科学。就经济学研究的本义来看,经济学理论的根本任务就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全过程以及决定和影响资源配置的各种因素,实质上就是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因此,资源的稀缺性是引发经济活动的基本诱因,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与基础。主流经济学基于这一点才建立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正是由于稀缺,所以才要合理利用稀缺的资源,以最大限度的生产经济物品,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在经济学研究中引入“资源稀缺”这一约束。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和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展,如果从更为宏观、更加客观的视角来认识经济活动,比如说从经济物理学角度上来审视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根据熵增加原理与耗散结构理论,如果要维持如此大范围、高深度的经济活动的有序性甚至要使其更加有序,就必须要有更大程度上的能量注入与物质形态与特性的转化。毫无疑问,能量注入与物质转化都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才能实现。因此,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来说,当期使用的越多,就越发稀缺;而对可再生的资源来说,即使是太阳能,由于地球表面积、地日距离、地球物理环境(例如大气和云的覆盖)、能量转化的层级消耗等限制,一段时期内的总量也是有限的(赵凯华等,1998)。因此,无论能源如何再生,相对于人的无限的欲望总是稀缺的。更何况,技术进步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资源消耗以充分利用能源的状态,换句话讲,经济社会这台巨大的“热机”不但接受的能量供给有限且利用不充分,功效比也非常低,从而也使得“资源稀缺”这一约束的刚性越来越强。

(二)资源稀缺的特性

在经济学说史上,明确地把稀缺置于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中以重要地位的是罗宾斯。他认为,经济科学的研究主体并非某一特定的活动,而是所有人类行为的一个方面。这个方面就是经济稀缺这个“事实”—一个人和社会方面的目标无限,而满足那些目标的资源供应有限。在罗宾斯的基础上,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明确地提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它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各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萨缪尔森,1999)。主流经济学家通常根据这种对“资源稀缺”的理解来解释经济学理论的由来,并由此引出“资源配置”—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的核心理论,以讨论效率和公平两种资源配置的理念各自的优缺点。就目前的主流经济学理论而言,所谓的资源稀缺大多是认为资源之所以稀缺是由于人类的欲望无限且随着人类认识的拓展也不断拓展,而在任何一个时间节点由于人类开采自然资源以供加工使用能力、利用土地以供生产生活的水平、科学技术发展固有规律限制、人口整体素质提升的客观条件制约等方面的约束,因此无法满足人们无限的消费欲望。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从而需要优化合理配置已经开采出来的资源,以实现当期和后续时间的社会财富最大化。从经济哲学的角度上讲,稀缺是经济学对人类所面对的自然、社会环境特征的基本概括。稀缺是经济学中的客观实在,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的。人们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这些欲望又需要靠用有限的资源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去满足。因此“如果把经济学依靠以利润为目的生产来配置稀缺满足极大化欲望的办法与欲望本身的特点联系在一起,则会发现经济学逻辑上的一个矛盾。它一方面认为资源因为欲望才是稀缺的,一方面又认为欲望是无限的。与此同时它又把自己的使命定位于用对稀缺手段的有效率的配置来满足无限的欲望。这就是说它要用有限来满足无限,这一点即便是从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来理解,也显然是办不到的”(田大庆,2004)。问题的根本在于:既然是基于资源稀缺这一假设为逻辑起点展开研究,就必须要慎重仔细确认资源稀缺的原因和程度,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合理配置。考察一下主流经济学的教材,大多没有仔细论证这样一个问题:资源因何而稀缺?到底稀缺到了何种程度?对此程度下稀缺的资源,经济学研究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拿出解决的办法,能够提出什么样的合理配置的方案抑或是次优方案?由此可以看出,主流经济学所谓的资源配置,只是简单假设了资源稀缺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在假设完这个前提条件或者说是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之后,就开始对现有资源的使用配置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一系列的机制设定,从而开始了对公平与效率的经济产出讨论,而并没有认真考虑资源的总量与人们不断发展的欲望相比到底稀缺到什么程度?当期能够挖掘使用的资源存量究竟有多大?在这一可供使用的资源存量中究竟有多少是可供当期使用的?对这一可供当期使用的资源的使用效率到底是多少?如果考虑长期的资源配置,则应该在既往的资源开发基础上重新认识资源的稀缺程度,引入时间参数来看待资源的稀缺程度,重新考虑确定当期与下一段时期各种资源的稀缺程度再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代际公平和当期与长期相结合的资源有效配置,这才是真正基于资源稀缺基础之上的经济资源配置研究,而非仅仅着眼于当期可供使用的资源总量进行的经济资源配置研究。

三、在新资源稀缺概念框架下重构逻辑起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少学者开始注意到传统经济学家对资源这一基础概念理解的偏颇之处,自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在1949年发表的《生存之路》中强调要保持人口数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一观念之后,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更加强调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经济学角度对自然资源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但是必须看到,由于分类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大多数经济学研究者仍然把自然资源(包括生态)置于部门分类经济学门类之中,例如美国学者阿兰•兰德尔的《资源经济学》等著作的出版,虽然使自然资源作为经济系统内生变量的进程更进一步,但是大多数将其研究归类于所谓的资源经济学或者生态经济学门类之中,并未意识到自然资源根本就应是经济学中“资源”概念所应囊括的范畴。因此所谓的资源经济学本身就犯了重复概念的错误。因此,不仅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没有将自然资源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来看待这一观念是错误的,把自然资源单列出来独立于经济学中“资源”范畴的经济学研究其本身也带有极强的狭隘,不利于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逻辑起点,进而影响到经济学理论的整体一致性。这样看来,传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毕竟狭小,对于经济学逻辑起点的资源稀缺这一假定的认识偏离客观现实太多,它仅仅将经济社会看作一个没有收放限制的简单开放式系统,而把自然资源看作是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认为经济系统既可以源源不断地从生态系统获得生产原料和能源,同时可以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任意排放到环境之中,而丝毫没有系统内部的闭环反馈考虑。应当说,这是不符合地球物理系统的客观事实,也是违背物理规律与系统理论的。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远非百年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家马歇尔所处的时代所可比拟,更非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所处的经济时代所能预料,即便是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当代的经济学名家,在奠定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之时,也把关注点更多放在论证市场的效率方面。受所处时代自然资源供给充裕且经济社会消耗并不是特别大与研究惯性的限制,主流经济学家大多数把关注点放在了简单给定资源稀缺这一假设后的资源配置使用方面,而对资源稀缺的实质与稀缺的程度并没有做深入的探讨。但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得不重新面对并审视资源稀缺这一现实,这一现实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现行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基础,参照物质世界的客观现实,重新理解资源稀缺的内在本质,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经济学研究中资源稀缺这一假设的逻辑起点。撇开世界范围上的资源环境的紧张情况不谈,仅就中国而言,中国是一个资源短缺而资源消耗量巨大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2,仅2003年中国消费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分别约为世界消费量的7.4%、31%、30%、27%、25%、40%,多种资源不得不依赖进口,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且这种情况到2007年还在继续发展,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加快发展的主要瓶颈,而且环境问题还在逐步恶化。因此,正确认识资源稀缺这一客观事实,并将上述新的资源稀缺理论运用于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的构造中,不但会对创立新的经济学理论提供重要的理论实践依据,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与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丽杰 王劲松 宗刚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循济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二篇:数理经济学

一、数理经济学分析

数理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的区别,主要就是在理论研究中,采用数学推理的方式进行,这样推理的过程更加科学,也更加具有理论性,但是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以进行数学推理,因此数理经济学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推理的过程中,由于推理的方法不通过,得到的观点和理论德国,也会有一定的差异。由此可以看出,数理经济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数学推理等,引入到了经济学中,在数学推理的基础上,可以建立一定的经济模型,将一些实际问题和数学函数等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直接解决经济学中的一些问题。数理经济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大量的经济模型,如英国学者提出的社会选择和社会福利函数的关系,其中很多模型对现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在依然有很多学者,对这些经济模型进行研究,希望能给找到一些先进的经济理念,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二、数理经济学中影响经济模型建立的因素

(一)样本数据

要想建立一个经济模型,首先应该获得一定的样本数据,尤其是数理经济学中,经济模型是建立在数学推理的基础上,要想保证经济模型的准确,必须确保样本数据没有问题,而且样本数据越多,相应的模型也就越精准,但是在实际模型建立的过程中,不可能收集所有的相关数据,只能根据模型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特殊的数据,组成一个样本。样本数据的多少会对经济模型的建立产生影响,样本数据的分布情况,同样也会对经济模型造成较大的影响,要想保证经济模型的准确,在获得样本数据时,如果从不同的地区获取,应该保证各个地区的数据量差不多,然后尽量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数据。由此可以看出,样本数据的多少以及分布情况,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模型建立的情况,而样本抽取情况,受到数据调查人员素质的影响很大,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鉴别,挑选出对模型建立有用的数据,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经济模型的准确性。

(二)数学推理的方式

对于数理经济学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数学推理来建立经济模型,而对于同样的数据和理论,通常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推理,每种推理的形式,都能够得到一个不同的结果,因此对同样的问题进行分析时,由于建立经济模型学者的不同,以及推理过程的不同,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和理论。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数学推理方式,对经济模型的建立能够起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改变经济模型,由于经济模型研究的通常是现实中的问题,具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以此这些不同的结果和理论,都是正确的,只是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使得数学推理的方式不同。

三、数理经济学中对于经济模型的确立分析

(一)经济模型的设计

在实际的经济模型确立之前,首先应该根据研究问题的情况,针对性的设计一个大概的经济模型,这样可以避免建立模型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工作,如样本数据采集中,可以根据设计模型的内容,针对性的进行数据采集,以此来提高样本采集的效率,对于经济模型建立来说,这个事先设计的模型,就相当于一个工作大纲,表示出了每个环节中应该做的工作。学者在建立经济模型之前,都会先进行大量的调查取证,通常情况下,会提出一个假设的模型,很多情况下,这个假设的模型就是事先设计的模型,这样实际的模型建立过程,就是对假设模型验证的过程,如果每个环节都和假设的一样,就说明假设的经济模型成立。如果在样本采集的过程中,发现实际的工作于假设存在差异,说明假设的经济模型有问题,这时应该根据差异的实际情况,考虑是直接放弃假设的经济模型,还是在假设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最终得到准确的经济模型。

(二)经济模型的确立

数理经济学中,主要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经济模型,通过对以往数理经济学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都是以经济模型的形势呈现出来的,由此可以看出,经济模型的确立,对于数理经济学的重要性,而且数理经济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开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很多实际的问题,可以转化成相应的数学模型,将问题利用特定的数学符号进行描述,就可以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数学计算的过程,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理经济学中的经济模型,也是一种数学模型,只要注意样本数据的情况,同时建立相应的逻辑关系,尽量将实际问题采用数学符号来描述,就可以很轻松的确立经济模型。因此,在进行市场经济环境的分析与发展的进程中,确定经济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能够掌握经济的发展规律,把握市场的动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于经济规律的分析。模型是一种能够建立在数学分析的基础上,将经济以及市场的数据进行归纳与分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概况分析,最终得到一组真正的模型归类。总之,确立经济模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着手,将重要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通过数学方式进行归纳与总结,得到属于某一经济领域内的特定经济模型。四、结语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数理经济学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分析,随着现代经济理论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数理经济学可以采用数学推理的方法,建立相应的经济模型,对于实际的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样本数据的多少和分布情况,同时采用适当的数学推理方式,以此来保证经济模型的准确性,为了最大程度地确保经济模型的确立,在具体的建模之前,应该先提出一个假设的模型,然后在实际建立的过程中,对假设的模型进行验证。

作者:唐俊波单位: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三篇:经济学教学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本人使用“案例情景引导法、角色扮演学习法、项目任务学习法、网络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1.1案例情景引导法——侧重于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本课程采用“案例分析”和“电影视频片段、寓言故事片段”等情景演示导入教学内容。“案例分析”贯穿于本课程整个教学的全过程,选取的案例注重对重要基本原理和内容的理解。此外,本课程还通过电影视频片段、寓言故事片段等情景演示导入教学内容,通过看电影学经济学、听寓言学经济学等生动有趣的方法,增强学生对经济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的感性认识,加强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如:用动画片《三个和尚》解释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用《大腕》中“侃房价”的片段引出需求法则的例外。用寓言《最好吃的东西》引入“效用论”教学内容等。

1.2角色扮演学习法——侧重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如在说明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时,老师分发给两个学生10元钱,限定只能购买两种商品——旺仔QQ糖和雀巢巧克力威化饼,然后教师让两个学生讲述一下购买的过程,并且给每种商品的满足程度进行打分,感受商品的边际效用在消费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这个例子就是要说明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即随着某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在递减的。这种游戏教学方法可以将经济学原理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1.3项目任务学习法——侧重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给学生设计项目任务,以小组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前完成知识铺垫,解决教学难点。通过“项目设计---引出任务----围绕小组作业提出知识点----点评深化----总结提高”,提高学生分析经济学问题的能力。

1.4网络自主学习法——侧重于学生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在“课程同步实训平台”上,以选择题、判断题、案例题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在线自主学习题库和指导性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加强课外学习,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资源进一步熟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基本分析工具和方法,系统掌握课程内容。学生在线完成课程习题后,系统自动完成标准试题的评分、提供标准答案,学生还可以查看教师对自己作业的评分和评语。教师通过系统分析可以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

2.教学手段。

2.1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将繁杂的数学推导和模型转化变为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演示,比如各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用几何图形和曲线等就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各类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及变化的趋势。在利用多媒体的同时,必要的板书不可缺少,以加深同学们的理解。

(2)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制作相关课件,把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教学录像、课程内容PPT、各章习题与答案、参考试卷、主要阅读书目、案例分析、资源网站等教学资源全部上网,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3)网络实训平台。本课程网络实训平台已经初步建立,教师在该平台建设“标准化习题库”和“实训案例库”,并提供给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

2.2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激发学生主动查找资料、思考分析相关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微观企业主体的行为、认识到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了解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原因,及其实施的目的以及实施的效果。

二、课程特色与创新

1.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尝试使用“案例情景引导、角色扮演、项目任务、网络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

2.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社会经济热点。用同学们感兴趣的经济热点问题将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论串起来讲,如“房地产调控的经济学分析”。

3.教学手段积极尝试理论课程的实践化教学。本课程在“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理论指导下,尝试将这门基础理论课程进行实践化教学。

第四篇:张会清 单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第四篇:国有金控集团发展

一、演化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与应用

为什么有的企业会赢利,而有的企业会亏损呢?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企业组织形式。决定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涉及到两大视域:

1、分工与交易。银行、证券与保险等金融活动是满足各种金融需求的分工的产物,但作为一个企业组织,只要内部组织费用低于市场交易费用,它就会把相关金融业务都纳入自己的体系。从金融业发展历史看,由于客户需求和金融技术(包括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的支持)的发展,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种类越来越多。这导致的主要结果就是同一金融机构生产多种金融产品而每类产品又需要组织系统支撑,综合演变的结果即是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

2、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决定了金融企业为什么存在以及规模大小。金融企业是选择市场交易,还是选择组织内部交易,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大小。为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金融企业总会越来越多地选择组织内部交易。然而,当金融企业规模扩大(即将金融市场交易更多地变为金融企业内部交易)超过某一点时,金融企业内部组织的成本就会上升,就有可能发生规模效益递减。

二、金控集团的基本理论

(一)金控集团含义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经济大恐慌后,美国银行间所建立禁止银行跨业的行业防火墙机制,在欧陆系的综合银行的强力竞争下欠缺竞争力,所以在金融业百货公司化的市场趋势下,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出现了以银行控股公司经营不同金融行业。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管协会世界三大金融监管部门的界定,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在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目前,知名的金控集团,国际上有美国的花旗、日本的瑞穗、德国的安联;国内有华融、民生、平安、中信、光大、上海国际等。随着金融企业组织形式不断演进,大型金控集团已成为金融集群化、国际化背景下业界优选的企业组织形态,成为世界性潮流。笔者认为,金融控股集团是指在同一母公司控股下,拥有两家以上的子公司从事银行、证券、保险或其他金融业务的集团公司。在金控集团中,控股公司可视为集团公司,其他金融企业可视为成员企业。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间通过产权关系或管理关系相互联系。各成员企业虽受集团公司的控制和影响,但要承担独立的民事责任。

(二)金控集团基本特征

1、集团控股,联合经营。金控公司大多采用集团公司的组织形式,即集团有一个控股母公司,在此之下有若干个子公司从事不同的金融服务业。站在集团控股母公司的层面,这些从事不同行业的金融子 公司追求的是协同优势。它们是通过控股母公司的资本运营纽带,形成了一个联合经营的组织架构。

2、法人分业,规避风险。金融控股公司并不能直接从事金融业务或其他商业。也就是说,站在控股母公司的层面,它不存在混业的问题。但它可投资控股的范围则包括了银行业、票券金融业、信用卡业、信托业、保险业、证券业、期货业、创投业、外国金融机构等。它控股投资的若干子公司可以分业经营上述行业种类中的一个。这样,每一个行业产生的风险,都限在每一个子公司内,在“有限责任”的制度设计下实现风险不交叉传递。

3、财务并表,各负盈亏

从控股公司的角度,集团是要追求财务并表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也就是说控股公司有一套集团的财务并表,并据此开展集团内部的资本运营以及对各个子公司开展绩效的考核。但是,对各子公司而言,它们也有自己独立的财务,并且做到对投资权益的负有限责任。

三、演化经济学视角下金控集团成因与发展动因分析

(一)金控集团的演进。

金融控股集团(包括其他类型的企业集团)就是既非单体金融企业、也非金融市场,而是介于金融市场与单体金融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形态”,是金融市场和单体金融企业的“混合形态”。历经1998年、2008年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已成为金融集群化、国际化潮流下业界优选的企业组织形态。

(二)金控集团成因与发展动因分析。

从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的角度来看,金融市场组织形式演化的内在逻辑有三条主线:范围经济、防范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纵观国际趋势,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已成为世界金融集群化、国际化发展背景下金融市场组织的潮流,主要因为具备三大优势:

1、金融控股集团具有较明显的范围经济效应。集团控股、联合经营是金融控股集团的重大运营特征。金融控股集团有一个控股母公司,可能是单纯的投资机构,也可能是以一项金融业务为载体的经营机构,前者如金融控股公司,后者如银行控股公司、保险控股公司等。金融控股集团的范围经济效应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是多元金融业务的协同效应。集团母公司统筹规划各种子公司的发展业务,协调各子公司联合经营,将不同地区、不同金融品种之间的优势加以组合利用,并通过在精简的组织机构上扩展金融服务产品的种类,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元化业务的范围经济和规范经济效应;二是推动业务创新,由金融零售转向金融批发。通过金融部门内部各要素的重新组合和衍生,在控股公司下,子公司独立运作,业务发展空间更大、自由度更高,有利于各子公司在各自领域更充分地发展业务并实现业务和产品的交叉销售。20世纪后半叶是金融创新业务飞速发展的时期,与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的金融创新业务主要内容包括:“金融超市”或“一站式金融服务”以及网络金融服务;三是构建起产业资本、虚拟资本融合的通道,成为拥有庞大资产体量的金融寡头。众多先例证实,随着大型金融控股集团不断壮大,它们必然通过资本市场控制各类实体经济。很多金控集团甚至成长为横跨实业界和金融界的巨无霸,最大限度地追求范围经济。比如,2006年台湾地区前十大企业集团,金融控股集团就占了一半,分别为霖园、兆丰金融控股、富邦、新光、华南金融控股,其资产总额达6.4万亿元新台币,相当于当年GDP的65%。

2、金融控股集团具有较强的防控金融风险能力。金融深化的初级阶段,金融风险的生成一般集中在某个特定领域,扩散速度相对较慢、广度相对小,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能够较好地应对、防范和化解本领域的金融风险。随着金融创新大大提高了信用杠杆化程度,金融风险蝴蝶效应更加显著。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一旦遭受金融风险“核裂变”,在很短时间内就可能被击垮。然而,如果金融业务能够多元化,从静态上讲可以依靠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金融资产,分散金融风险;从动态上看,不同金融资产有不同的周期,金融风险可能在时序上被拉平,而不至于集中在一个时点上暴发。同时,金融控股集团自身的两大特征,也有利于防范“准混业经营”可能产生的市场风险和集团内部的财务风险:一是子公司法人分业经营,能够较好地规避风险。不同金融业务分别由不同法人经营。它的作用是防止不同金融业务风险的相互传递,并对内部交易起到遏制作用;二是财务并表,各负盈亏,能够较好地防范集团内的财力风险。根据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控股公司对控股51%以上的子公司,在会计核算时合并财务报表。合并报表的意义是防止各子公司资本金以及财务损益的重复计算,避免过高的财务杠杆;另一方面,在控股公司构架下,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控股公司对子公司的责任、子公司相互之间的责任,仅限于出资额,而不是由控股公司统负盈亏,从而防止风险扩散。

3、金融控股集团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金综合调度更便利。控股公司在资金调配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当银行因资本金过剩要降低资本金水平时,需要得到有关监管当局的认可,这一过程可能会耗时较长,而控股公司则没有上述限制,有利于减少时间成本和不必要的监管成本,提高资本金的使用效率。比如,在后续融资时,母公司向控股公司注入其他资产,一般不需要特别监管;然而,任何资产注入上市银行时,一般都要接受监管;二是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不同金融业务的营销网络资源可以共享,从而极大地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程度,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比如银行的一个网点,可以同时销售证券、基金、保险等不同金融服务产品,将分别设立网点要节省许多人力和设立网点的费用。

作者:高丹桂 王吉娜 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江西省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五篇:应用经济学课程

一、应用经济学课程讲授的新要求

信息时代随着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高校应用经济学课堂上,学生以自身现实需求为导向,要求教师授课的内容要理论联系实践,要富有启发意义,要使学生切身感受课堂知识与现实实践的直接关系。因为,信息技术对知识获取的多元化特征,使得学生不满足于老师单纯、单调、单向的灌输,而是要在学生自身知识可获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挥老师引导与配合的作用。目前,单纯照念课本或PPT的授课方式,已经成为学生不堪忍受的教学方式;即使是讲课熟练或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一旦缺乏与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便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实践应用需求,自然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因此,在新时代条件下,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建立新型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绝对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基础平台,以互动沟通为协调机制,构建可持续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就应用经济学教学来说,应该为学生提供一种可以参与的空间。教师在学生面前,一定要善于通过自己的适当引导,培养学生能够主动探寻、筛选、处理信息与知识的能力。这对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主动思考运用和毕业论文设计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讲,教师保持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与交流,是帮助学生统一协调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处理信息能力的好方法。

二、应用经济学课程讲授的新路径

第一,要使学生具有交叉性的视野。应用经济学在本质上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当前,我国处在经济变革的关键时刻,这就要求学生站在国家高度,审时度势,关心国内外经济事件,品行经济生活的实践。例如,在2013年的国家战略中,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发挥着国家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引擎作用。不仅如此,十八届三中全会设立的更多自贸区试点,将会在中国掀起由内而外、从上到下的“以开放促改革”的大转型。教师在授课中,应当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纳入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自贸区的建设中来:自贸区设立的初衷,与目前国际国内诸类焦点问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国际TPP、TTIP新自由贸易规则协议,还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对外经济开放水平,亦或是我国最近的“海陆丝绸之路”战略、国内市场化改革、区域经济合作和城市化发展、产业升级与转型、产业转移,以及以金融、旅游、会展、专业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都可以将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进行联系和对比,以此拓展学生认识真实经济世界的视野,将理论联系实践,表现经济社会普遍联系的特征,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再如,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市场决定作用,政府互补作用为基本特色的管理体制。实际上,这是非常难得的经济学思想层面的问题,值得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在更高的思想层面去思考经济学的历史、哲学层面更高深的问题。市场和政府之手的问题,无论金融学、国际经济学,还是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财政学,都无法回避。教师可以尽量以自身学科为出发点,为学生讲授本专业关于历史上市场和政府之手相互协作与抗争的博弈史,甚至可以列举名人轶事,如哈耶克与凯恩斯的世纪论战等,提升学生在经济学素养上的高度。紧接着,就是激发学生围绕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确立市场决定作用的大背景,在诸多应用经济学学科知识框架下,从区域、产业的层面去思考我国已发生、正发生和将要发生的金融、财税、贸易投资、法律等方面的变化。最终的结果,可能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知识为探索知识,变单一思维为多元发散思维。在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下,要使学生对同一现实经济事件形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思考状态,促进学习争鸣,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外与课内的统一。因为经济学本身就具备这样的特征,各个学科具有各自专业性的同时,相互之间又具有极强的交叉性和共性。而且社会科学本身在很多领域、很多问题上都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为学生提供唯一答案或是权威答案,已经不符合大学教育。即使是已经形成定理性的经济学问题,也需要分条件、分阶段地去讨论它。这就要求培养学生能旁敲侧击,举一反三,从而事半功倍。

第二,要使知识讲授系统化。在教师的课堂上,即便是学生对于某些经济学专业课讲授的经济现象略知一二,但教师更大的作用应该是进一步带领学生将这些知识在理论与实证层面进行系统化。比如粤港澳经济学这门课程,国内外都没有系统的教材,教师给本科生上课时,应该充分显示交叉性和系统性,把关乎国际经济的、区域经济的、产业经济的和制度经济的基本理论观点讲给学生听,激发他们对同一学习对象的多方位思考;教师当然也需要在最基本的实证方法上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比如常用的数据、图表展示,让学生最直观、最形象地感受统计、计量知识的学习作用和兴趣点究竟在哪里。PPT一定要生动,最好多运用视频与语言结合的方式。

第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形成互动。基于前面的知识铺垫、理论与实践的引导,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上为学生预留一部分时间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充分给予时间准备的情况下,让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的真知灼见充分展示给大家。这种展示不应具有绝对强制性,可以有充分自愿前提下的鼓励性,比如可以以此增加平时成绩等。并且,不要限定具体题目,可以列出与课程相关的大致方向或者选题,但一定要注重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

第四,学校的机制配合。应用经济学的教学,套用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决定作用纳入重要决议的鲜明特征,高校应该将教师的“卖方市场”转向学生的“买方市场”,将以教师为中心的“垄断市场”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竞争市场”,至少是“垄断竞争市场”。应该打破学生越上课越沉默的状态,需要从学校整体的高度更新教学路径,应该更多地是引入竞争机制,让“教学市场”成为“竞争型的买方市场”。首要的做法是,给予学生选择教师的权利。目前,我国的大学机制虽不能完全像西方国家一样按兴趣自由选择,但至少可以在基础的公共课与专业必修课中,让学生可以在同时上课的几位教师之间自由选择。

作者:王方方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第六篇:运动经济学

一、运动经济学及其应用价值

1.体育运动的运动价值。(1)运动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2)运动有利于发掘自身潜力;(3)运动有利于丰富人文精神。

2.体育运动的社会价值(1)引领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弘扬体育文化。运动产业的魅力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更是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家软实力重要的战略任务。当今世界,体育运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互相渗透,是中国的发展和强盛的重要支撑力量。体育运动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缓解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提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质量。(2)创新运动产业发展的模式,促进经济发展。体育运动经济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运动产业的出现与发展拓展了经济的新视野,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对于运动发展的新认识。要通过各级各类运动产业的发展途径,使运动产业成为未来经济的产业支柱,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运动的热潮,促进体育运动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满足多元化需求,构建和谐社会。体育运动产业的价值不仅表现为运动与德、智、美、劳的结合,更是关于人文性与科学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统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运动在人们生活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二、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运动具有强身健体、娱乐,另外还有教育、政治、经济等功能。运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及其培养人的各种心理品质为目的。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要高于对物质方面的需要。人们对于运动的认识不只限于强身健体的方面,希望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

1.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进步,现代人的健康观由单纯的身体健康转为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当人们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后,对健康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对健康的渴求也显得越来越强烈。追求健康已经成为时下人们的基本目标,成为一种时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长命百岁,拥有高品质的生活。的确,拥有了健康,才是创造一切财富的基本保障。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肩负生活的重担,才能发挥一个人的价值,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才能劲情的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俗话说:“长江一起无回头,人老何曾在年少”,逝者如斯夫,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所以健康才更显得弥足珍贵。在新经济时期,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健康更是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衡量全民素质的一项重要标准。

2.高速发展带来的健康问题。2012年8月卫生部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①,报告中指出:15年间,我国的患病的人次数增加了20%,同时成年人中不参加运动锻炼身体的高达八成。可见运动锻炼的意识在我国远远达不到标准。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显示:我国年满18岁以上的居民83.8%从来不参与体育运动,其中城市人口为73.2%,这一数字更是低于2002年检测到的78.4%。数据调查显示,仅有11.9%的居民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他们每周运动的次数最少为3次,每次最少10分钟。有专家认为,人类目前从疾病史上来看,已经进入到“精神疾病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随着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很多人都顶不住如此大的压力。目前,大部分的80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结婚生子。而这些最早一代的独生子女们可能面临着婚后赡养四位老人的义务,同时面临着高昂的房价和哺育下一代的成本及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身体健康问题不容乐观。而中年人在经济发展强劲的势头下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健康问题。中年人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当中的中流砥柱,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工作压力及生活压力更沉重。而中年人中常见的疾病如痛风也与经济的发展有不可忽略的联系,暴饮暴食、酗酒、食入富含嘌呤食物过多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常见原因。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善,肥胖、高血压等代谢疾病患病率增加,也使痛风的患病率增加。而就老年人而言,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人数众多,老年人口中频发的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也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影响密不可分。

3.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众所周知,适量的运动对人身心健康有很有效的帮助,体育运动不但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同时,我们还能通过运动来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调节人体的生理平衡,达到治病和预防的效果。在心理健康的问题上,体育运动则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舒展身心,陶冶情操的作用,同时运动能使我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通过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等体育运动的锻炼,还可以培养人的团队、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4.运动对经济的促进。

4.1我国客观存在着巨大的运动经济消费市场。2012年8月24,姚明出现在乐山的2012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活动②现场,观看了孩子们的最后一轮比赛,并在现场与参加训练营的孩子们进行了互动。姚基金和奥妙共同参与组织了此次篮球集训比赛,乐山的活动是2012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的最后一部分。这种鼓励青少年运动健身的活动如肯德基每年都在举行的篮球“三人行”活动近几年来盛行,运动健身的浪潮盛行各地。我国客观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潜在全民健身消费市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单单满足于基础生活的消费,更多地转向享受型消费,而近年来健康问题更是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更加了解运动对生活的重要性。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最近撰文呼吁“促进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他说,要大力发展各种体育组织,发挥政府组织的作用。体育组织既可以搞全民健身,又能稳定社会,所以今后一个很重要的思路就是尽快发展非政府体育组织并发挥它们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就是把现在的官办体育组织真正平民化,使它能够在普及全民健身活动和增进健康保健方面发挥主导主用。众多的人口和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的态度决定着我国潜在的巨大运动经济消费市场。

4.2体育运动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使运动产业使体育运动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国务院办公厅于2010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2号),此文件从国家的政策方面肯定了运动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体育运动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主要目标和任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体育运动事业开始向国家主导、各部门和全社会联动发展的方式转变。该文件出台后,地方性体育运动产业政策陆续出台,推动了体育运动产业的发展。而于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为我国体育产业的首个五年规划,此项规划确立了体育运动产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主要的措施及任务,首次明确提出体育运动产业的量化指标,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体育运动产业一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末增长值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占到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0.7%,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体育运动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在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体育运动产业蓬勃发展。同时,新兴的运动经济产业更加刺激消费,而李宁、匹克、探路者等企业的成功上市,更加表明我国体育运动产业融资体制逐步的完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

三、发展运动经济的措施

针对不同人群发展多元运动产业。运动项目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派生演变出各式的运动模式,是运动呈现多元化、多极化的景象。体育运动项目多种多样,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们所发展多元化运动项目,将更有针对性的对人身心健康和经济增长起到更加优化的促进作用。

1.针对年轻人发展时尚运动。时尚运动流行具有前卫、时髦、新潮的特点,时尚运动正因其前卫而被推崇,因其时髦而被青睐,因其新潮而被追随。而这些崇尚新潮、追求时尚、力争前卫、追求刺激正是年轻人所追随的,只有吸引大批年轻人参与其中。正是因为这一现象,时下新兴的时尚运动产项目如攀岩、冲浪、击剑、街头滑板等深受年轻人推崇。就如街头滑板运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冲浪演变而成的滑板运动在而今已成为地球上最酷的运动。滑板运动不同于传统运动项目,不拘泥于固定的项目,对场地的限制也不高,可以说是只需一块滑板随时随地都能运动。滑板运动不但富有身心极限的自我挑战,融入自然,强调身心的自由,同时作为一项新兴运动方式的兴起,也带了了如VANS等专业品牌的潮流,促进了经济增长。

2.针对中年人的中高端俱乐部。社会的主要财富都集中在中年人的手里,但同时他们面临着更加沉重的财政压力和身体健康的威胁。针对中年人这一生活特质,一些中高端的健身会所和俱乐部悄然兴起。这些俱乐部提供给处于喧哗高压亚健康状态下的中年人一个安静轻松、舒适健康的运动场所,不但使他们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放松心情,忘却烦恼。

3.针对老年人的小区活动场所。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老年人的各种疾病的频发不但不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还增加了养老负担,所以让老年人“动起来”刻不容缓。针对于老年人行动不方便等问题,我国应该发展“小区运动经济”,即在小区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安置健身器材,使老年人不花一分钱在小区就能达到健身作用,减少了养老支出,可以用来发展其他经济产业。

金融风险防控论文范文5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国家越来越重视乡镇卫生院的改革、创新与发展,并进一步加大了对乡镇卫生院的资金投入,从而促进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卫生体制的改革。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在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短期内很难彻底解决,严重的阻碍了新形势下乡镇卫生事业的进步发展和医改的深入推进,因此需要我们提出一些创新策略来改善我国目前的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新形势;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

乡镇卫生院为我国农村居民提供最了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有利于保障基层百姓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乡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进一步提高。由于国家加大了对乡镇医疗机构的资金投入,对医药卫生体制做出了改革,并提高了对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要求,促使我国乡镇卫生院得到了完善。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大部分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下面我们针对我国这些问题做出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一、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当前新形势下的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从而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缺乏理财观念

乡镇卫生院由国家和政府直接投资、管理,对于一些国家基本的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从而就降低了乡镇卫生院在药物这方面的收入。另外,由于国家各级财政的补偿、补助,诊疗收入所占比重降低,导致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过度依赖政府补偿、政府拨款,对于出现的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解决,自己处理,而是向上级反应,让政府提供资金援助。这样长时间的依赖政府支援,导致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理财意识降低,甚至缺乏理财意识。理财观念的缺乏,导致财务管理人员不向上级报告便使用资金,而且在购买和销售药品的过程中,太过随意,忽略细节。

(二)内部监督制度不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会计核算的规范操作,增强内部监督制度的完善。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都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从而导致核算结果不具备很强的说服力,甚至有人怀疑核算结果是否可靠。内部监督制度长期的不完善,导致偷算、漏算的情况时常发生。另外,也致使财务人员在进行预算、核算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制度的约束,制作账本的态度十分不认真,出现内容不全、账务混乱、报表制作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现象,进一步导致乡镇卫生院财务混乱。

(三)没有内控制度

在乡镇卫生院中,关于人员的配置、职业的划分、会计机构的设置等,都没有详细的规定,缺乏合理性,甚至一些有关会计机构的设置都违反了国家规定。在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选择中,部分乡镇卫生院任人唯亲。乡镇卫生院的领导总会把自己的亲戚或朋友放在财务部门重要的位置上,从而导致贪污现象严重。在职业的划分中,由于没有制度进行明确的规定,导致财务工作人员出现随意报销、偷税漏税的现象。

(四)财务人员素质和业务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乡镇卫生院来说,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导致人才非常缺乏。从而使得乡镇卫生院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很多财务人员都来自外聘或是兼职人员,对于该卫生院没有详细的了解,从而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财务工作质量。并且,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的财务人员都缺乏从业资格证,从而导致偷税漏税的现象时常发生。

二、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根据上述过程中我国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一系列能够改善我国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人员是我国财务管理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整体素质的考察,从而改善目前财务人员工作不认真、态度敷衍的状况。第一,乡镇卫生院要按时开展有关财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对财务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激励财务管理人员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并且拓展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形成按时学习的工作氛围。第二,为财务人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乡镇卫生院通过开展一些有关财务知识的的讲座和培训,并制定一些长期的教育计划,来增加财务人员学习的机会,从而促进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增加和提升,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第三,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对财务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道德水平,减少偷税漏税的现象,营造更加和谐的工作氛围。综上,无论是在培训过程中还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乡镇卫生院的领导阶层都应该以身作则,定期用知识充实自己,从而为财务人员树立榜样,促进财务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

(二)创新财务管理的模式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对目前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改革。通过加强医疗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建立责任到人制度,贯彻落实管理工作,最大程度的发挥乡镇卫生院领导阶层的作用。创新财务管理的模式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领导阶层对创新财务管理模式的重视。领导阶层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认真落实其监督的职责,对大额资金的使用和重大的经济活动要认真检查。如建立会审与会签制度,通过不断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原始凭证等的会审力度,来保证经济活动的真实性,从而减少虚假信息的出现。另外,领导阶层通过对财务人员不定期的财务检查,加快了对出现问题处理的及时性,对于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则要加大处罚力度,从而有效控制不良现象的出现。第二,乡镇卫生院要吸收借鉴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建立适合本院的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考核,并制定一定的奖励处罚措施,从而变相激励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

(三)促进内部信息的资源共享

乡镇卫生院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过程的宏观调控,促进内部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另外,只有对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内部信息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才能提前预防财务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所以,乡镇卫生院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来建立信息分享平台,并加强对信息获取和确认的重视程度,实现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通过资源共享,帮助乡镇卫生院的内部人员准确掌握其财务信息,正确了解其内部政策,从而促使工作人员努力工作,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最后,乡镇卫生院要对各个部门的财务信息进行风险评估,从而作出相应的应对风险的措施。

(四)加强对内部财务的监督

第一,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乡镇卫生院通过实行岗位轮换制度,来维持财务人员内部的平衡,合理减少制作账本过程中出现的内容不全和账务混乱的现象,并有效的遏制了财务收支不明的情况的出现。第二,严格按照《会计法》的相关规定管理财务人员。对于一些违反《会计法》的财务管理行为,应给予较为严厉的处罚,从而有效的控制亲信收费、亲属报销等现象的发生,杜绝财务人员滥用职权等现象的出现。第三,建立一个独立的内部审核机构。通过专门的人员负责内部审核,来确保每项财务工作的公开、透明,并保证每项财务工作都符合《会计法》对财务管理行为的要求。第四,在人员的选择过程中,要选拔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减少因关系进来的“职业户”的人数,杜绝任人唯亲现象的出现。通过加强对财务人员工作方面的监督,可以有效的解决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结束语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具有两面性,既有利,也有弊;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乡镇卫生院通过一定的资金支持,不断的创新管理工作,从而突破财务管理工作,形成符合现代需求的发展模式。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如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理财观念,内部监督制度和内控制度不完善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现有的发展模式,并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内部资源共享、加强内部财务监督等措施,来实现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创新。

作者:范江兵 单位:湖北省黄梅县苦竹乡卫生院

参考文献:

[1]纪献浦.公立医院改革成败是“把医生养好”[J].中国市场,2014

[2]杨荣国.乡镇卫生院会计监督制度探讨[J].财政界,2014

[3]石文红.新医改形势下乡镇卫生院内部会计控制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

[4]姜丽芹.乡镇医院财务管理现状与完善策略[J].现代商业,2014

第二篇:互联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摘要:

2015年,总理在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引起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热议和思考。在财务管理信息化领域,“互联网+”也引发了一场财务革命。互联网打破了传统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组织架构,将财务管理与会计主体分离,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发展战略的需要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财务分析管理中心。移动互联网解除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地理位置限制,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进行业务处理,极大地拓展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空间范围。建设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信息化战略实施的一项必要工作。

关键词:

互联网;财务管理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深入发展。2015年,总理在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引起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热议和思考。“互联网+”也使得财务管理信息化发生了重大变革,一个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财务管理”把财务管理从财务部门内部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在费用报销、预算管理、责任成本、领导决策等诸多方面掀起了一次企业全员的财务革命。

一、互联网对传统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影响

(一)互联网打破了传统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组织架构

传统财务管理信息化一般按照会计主体进行组织设计,所有人员、帐套与会计主体一一对应。互联网缩短了财务管理与经营业务之间的距离,加速了财务信息的传递,使得财务管理向集中式、共享式模式发展。在互联网环境中,将财务管理与会计主体分离,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与业务类型、专业岗位、审批流程等相对应,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发展战略的需要,打破传统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组织架构,明确建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企业财务分析管理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实现应收、应付、费用报销等重复性基础业务的集中核算,财务分析管理中心主要进行计划预算、指标分析、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重组、并购等重点财务工作。

(二)互联网拓展了传统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空间范围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企业将成为移动化的企业。传统财务管理信息化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只能局限于日常办公场所。利用无线互联网和移动智能设备,开发移动办公系统,将财务信息化系统从PC端复制到移动终端,实现互联互通,极大地拓展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空间范围。

二、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根据有关部委及法律法规的要求,各级大型企事业单位都制定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实施情况看,内部控制正在逐步向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标准信息化的方向迈进。信息化成为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通过对日常财务管理制度及流程进行梳理,把财务规章制度通过电子流程的方式固化在财务信息化体系中,通过其内部的预设流程,使得每一项业务都要按照正规的流程逐级审批,减少其他外界非正常因素的干扰,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有效落实,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二)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贯穿了企业经济行为的全过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财务管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够快速有效地向各级领导提供对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大大提高了领导的决策能力,显著的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三、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

(一)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基础

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财政部先后《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等重要的政策文件,大力支持各级企事业单位加快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努力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实现会计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融合,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社会各经济领域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应用于企业的实践活动。

2、企业发展规划的有力支持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之一。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核心环节。大力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任务。

(三)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1、完善的硬件设施与网络体系

硬件设施和网络体系是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物质基础。目前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硬件系统都能满足运算、传输和存储等基本要求,而且每个业务人员都配备了计算机和移动智能终端。

2、传统财务管理信息化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并非完全独立于传统财务管理信息化,而是以传统财务管理信息化为基础,运用互联网技术,对财务管理信息化进行深入的改造。

四、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设计

首先,在传统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基础上研发和推广网上报销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内各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应用,建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其次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开发领导决策智库和管理智能模型等财务分析系统,建立企业财务分析管理中心;最后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财务分析管理中心的基础上,开发移动办公系统。

五、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

(一)建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1、研发和推广网上报销系统

费用报销业务作为财务管理的最前端,直接与各类业务信息紧密联系,建立费用网上报销系统至关重要。网上报销系统是将费用报销业务流程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员工可以在任何时间、从任何地点提交财务报销申请,领导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业务审批,财务部门对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网上费用报销系统作为信息收集平台,实现了报销流程的标准化,规范了填单要求、审批流程,并且与会计核算系统和预算管理系统紧密集成,实现了报销信息的及时反映和所有费用支出数据的收集和规范,通过网上报销系统优化了整个报销流程,打通了企业财务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断档。

2、研发和推广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传统预算主要靠手工编制,并没有专门的信息化系统,编制工作量大、方法落后。不能动态地依据预算执行情况、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及时地调整预算,可能导致预算与实际严重脱节,形成预算与执行两张皮,不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性,不能有效发挥预算的管控作用。通过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使经费预算从业务发生时就得到控制,可以实时统计、分析数据,各部门能够及时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增进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交流。预算管理系统加强了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和过程控制,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预警机制与分析功能,及时掌握各单位预算工作动态。

3、各项财务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应用

财务信息化系统包括网上报销系统、预算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和报表管理系统等,各应用系统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而并非是相互独立的“信息孤岛”,应加强各系统间的集成开发,发挥协同效应。

(1)网上报销系统和预算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网上报销系统能够直接从全面预算系统取数,对经费预算部分进行控制;费用报销数据自动导入预算管理系统,实现预算执行情况的汇总分析。

(2)会计核算系统和其他财务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应用。其他财务信息化系统可以根据经济业务自动生成相关会计凭证,然后传送到会计核算系统。

(3)报表管理系统和其他财务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应用。报表管理系统可以从其他财务信息化系统取数,按照内部管理的要求,自动生成各项费用报表、资金管理报表和会计报表等管理报表。

(二)建立企业财务分析管理中心

1、建立领导决策智库

随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的日趋完善,如何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各系统中的核心数据,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就成为了企业高效财务管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领导决策智库,对各信息系统的数据源进行深度集成,实现数据的统一交换、存储与管理,在保证数据唯一性、共享性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开发,深度挖掘数据含义,建立企业级数据仓库,形成了公司统一的数据视图。

2、构建管理智能模型

管理智能模型是在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和决策智库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具体经济业务的特点而专门开发的应用程序。管理智能模型能够在对历史信息分析的基础上,为企业决策者动态地呈现出未来不同经济环境下企业某项经济业务的不同经济后果。应用管理智能模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该经济业务必须具备相关历史信息,相关历史信息可以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或者决策智库提取,也可以直接手工录入;该经济业务未来的情形应当可以合理假定或者预计,假定和预计可以是某个范围内的多种情况;该经济业务必须具备某种内在的规律或逻辑。目前管理智能模型主要应用于工效挂钩模型和绩效考核模型等成熟的经济业务领域。

(三)开发移动办公系统

大部分企业的业务分布比较分散,各级领导和员工出差频繁,而费用报销和委外付款等很多业务流程都是汇集到几个关键领导处理,一旦遇到领导出差就无法及时审批处理,直接导致下游业务无法开展。利用移动办公系统,不但可以解除办公场所束缚和限制,还能够将各级领导和员工的“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改变传统办公模式,提升工作效率。移动办公系统基本涵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财务分析管理中心的所有功能,如业务申请、待办业务提醒、业务审批和信息反馈等,用户可以在移动办公客户端和PC端同时登陆同步操作,实现互联互通。

六、结束语

“互联网+”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互联网加强企业经营业务与财务管理间的融合,建设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效果、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信息化战略实施的一项必要工作。

作者:张东璞 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俞波.《我国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某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调研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2(6)

[2]刘焱.《财务管理信息化及财务内部控制的探讨》[J].财经界,2011(12)

[3]解飞.《基于IT环境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5)

[4]孟祥武.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4)

[5]王小鲲.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企业研究.2011(16)

[6]李兵,李宏英.网络财务基本问题研究[N].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7]李云松.我国企业网络财务的发展分析[J].时代金融,2012(5)

[8]李济东.关于网络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经济师,2005(1)

[9]张献英.试论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J].企业经济,2004(11)

[10]任珊.《网络经济环境中财务管理的变化及创新》[J].《科技广场》,2009(4)

[11]江小琴.《信息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对策》[N].<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2]刘玉廷:《论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战略》[J].《会计研究》,2009(6)

第三篇:新时期酒店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

酒店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酒店的运营状况、管理模式等是酒店营销专家们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财务管理是保证现代酒店业务正常运转的坚强后盾,酒店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合理化,酒店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等不仅是提高现代酒店运营效率的基本保证,更决定着酒店的未来生存与发展的能力,还是酒店有效拓展市场空间、赢得社会良好声誉、提升酒店的综合服务水平和技术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很多酒店在财务管理中问题频出,对酒店的经营与发展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本文将对新时期酒店财务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寻求提升酒店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为我国酒店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新时期;酒店;财务管理模式;问题;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服务业的水平在经济不断繁荣的情况下得到大幅度提升,行业分工也在不断细化。酒店行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在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洗礼,已经逐渐形成独居经济特色的发展体系。一直以来,酒店业的经营状况、运行管理等就是很多专家与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任何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酒店财务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酒店业的资金是否安全、投资能否取得收益、资金运转能力是否提升,这些都是关系到酒店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关于酒店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中国,特别是在近十几年中,随着国内经济不断的发展,酒店财务管理的模式已在我国酒店业中得到完善。但是,我们还必须正视酒店业在其发展中遇到的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为我国正处于迅速成长与发展阶段的酒店财务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一、酒店财务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酒店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筹资管理、资金运营管理、投资管理、盈利管理、资金分配管理等。目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酒店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现状与问题如下:

(一)酒店的筹资管理

资金就如同酒店生存与发展的血液循环系统,酒店的启动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做保障。一般而言,我国酒店的筹资途径主要包括:酒店所有者对权益性资金投入、酒店的债务性融资两方面。前者主要是指酒店的启动资本,这也是酒店最稳固的资金来源。例如:对于那些经营时间较长、经营规模较大的大型酒店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与发展后初具规模,那么就可以通过发行股份来招募一些权益性资金;对于那些经营状况一般的企业可以通过酒店内部募集的形式来获得资金。由于这部分资金并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和风险,但因为权益性资金的使用需要在期末给投资者进行股利的分配,再加之股利是无法在税前进行抵扣的,所以无形中增加了酒店使用权益性资金的成本。后者主要是指酒店通过自身的实力,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式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和压力远远超过了权益性融资。因此,目前我国酒店在筹资方面存在的方式。虽然这种筹资方式能够在税前进行利息抵扣,但是,这种融资方问题主要是:融资渠道少、缺乏对资本成本的重视、资本结构化还缺乏优化。

(二)酒店资金运营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为了确保酒店得到高盈利空间,各酒店必须加大经营与运转的速度,不断提升酒店资金的周转效率。目前,我国酒店在资金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往来款项的管理。例如:有的酒店对应收账款缺乏管理,有的时候为了拓宽自己销路而出现盲目挂账的问题,从而造成酒店应收账款过多而占用酒店的资金;还有的酒店缺乏对应收账款的回收的管理,不能及时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从而增加了酒店坏账的发生率。

(三)酒店投资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酒店在投资方面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投资领域、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市场调研与论证方面。酒店的投资一般较为单一,主要是扩建自己的连锁酒店和分支机构,但酒店在进行规模扩张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盲目扩张,应该进行投资的分散化,以此来降低投资风险的发生。例如:有的酒店在确定了投资项目后,往往急功近利,对于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对投资项目的风险控制缺乏重视,特别是对于投资技术操作方面的考察与研究、投资方案的选择与比较根本不做衡量。

(四)酒店盈利与分配政策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获得盈利是保证酒店旺盛生命力的基本前提,酒店盈利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酒店的生存与发展。酒店的利润分配政策一方面关系到酒店投资者的直接利益,更关系到酒店的融资压力。目前,我国酒店在获得盈利与利润分配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首先,在酒店的盈利水平方面,酒店固有的标准化的收费与服务模式对扩大酒店的营业额和营业利润产生了较大的限制作用,由于酒店缺乏灵活的运作模式来对利润进行调节,导致酒店营业额的增加受到限制;其次,酒店在利润分配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方面过分地关注对投资者的分红,大大忽略了通过降低成本利润的方式来留存内部融资,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酒店的外部融资压力、增加了酒店的融资成本;还有的酒店为了追求高大上的感觉和效果,通常是没几年就装修一次,这在无形中增加了酒店的成本。

二、新时期酒店财务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以优势为基础,全力打造完善的、坚实的财务基础和资源

在酒店业的激烈竞争中,盈利能力的强弱充分体现出酒店的竞争实力。酒店的盈利能力可以从品牌影响力、网路化运营平台的构建、充足的资金流保证等这些方面来获得。还有良好的商业信誉也是帮助酒店稳固市场份额、保证其盈利能力的基础。因此,酒店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和自己的资源充分对市场进行开拓,从而有效节约市场拓展成本。例如:对于拥有雄厚自己实力的酒店可以通过拓展投资领域的方式来谋求更大化的市场利润;对于成本控制与管理效率较好的酒店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成本管理优势,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相对利润率。我国很多经济型连锁酒店在这方面做得较好。

(二)以劣势为警钟,全面弥补和营造财务安全屏障

对于酒店业而言,由于过分地关注酒店对市场的拓展和整体盈利水平的提升,在日常运营成本管理和往来款项的管理中的劣势十分明显。片面地追求收入的增加而忽视了成本管理的本质并非明智之举。因此,这就要求必须时刻以自己的劣势为警钟,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并通过账龄分析法、在各种有效的措施保证下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另外,酒店还必须加强对日常营业成本的管理,从宏观上准确把握成本,酒店可以从库存物资的损耗情况来判断成本物资的管理水平等;酒店必须加强对投资项目资金回收率的考核,加强对资产的维护与管理,以此来弥补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明显劣势。

(三)准确把握机遇与契机,实现财务管理方式的优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一线、二线城市的发展逐渐趋于饱和,三线和四线城市迅速崛起,这为酒店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商机和机遇。因此,酒店应把握这一机遇,在三线和四线城市中尽快进行市场拓展,并充分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深入挖掘潜藏于市场的消费力量,从而全面地、详实地、科学地对酒店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可见,酒店在财务管理策略上一定要把握好三四线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集中力量进行资金筹集与投资,在科学有效的市场调研与投资论证的支持下迅速拓展新市场、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酒店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它直接关系到酒店的运营状况、生存与发展。酒店业在经历了2014年互联网思维的发展、中端酒店市场的拓展、OTA价格战的冲击、主题文化酒店的诞生等一系列的冲击与影响后,我国酒店市场的发展一定会更加理性。因此,酒店必须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强化财务管理意识,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探寻财务管理的新模式,为促进酒店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创造条件。

作者:王纪和 单位:廊坊市天都大酒店

参考文献:

[1]程春平.关于酒店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相关问题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

[2]毛勤.现代酒店财务管理现状与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12

[3]汤文华.提高酒店财务管理水平的几种有效方法[J].会计之友,2013

第四篇: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财务管理探讨

摘要:

现阶段,集团公司随着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增加,开始对其他公司进行控股,在各个地区设立子公司,要想使集团公司发展壮大,对子公司的合理控制是最重要的环节,而在整个环节中,进行财务管理是整个环节的核心。本文结合焦化行业,以A集团公司为例,阐述了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财务管理的现状,并根据现状,集团公司在统购统销、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对如何加强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集团公司;子公司;财务管理

在目前的企业改革中,许多公司为了更好的扩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稳定长期客户及供应商,成立集团公司,子公司自己独立经营、核算,这样有利于适应市场的变化,顺应企业的发展潮流。但会产生内部利益冲突,进而影响集团公司的整体发展。集团公司的目标是公司价值最大化,其在进行自身经营管理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控制,尤其是对其的财务管理控制,它的好坏与否严重影响着整个集团的未来发展。目前来看,许多集团公司都采用统购统销、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集团公司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去完善。结合江苏天裕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分析出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对如何加强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集团公司加强对下属子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是整个集团战略决策的核心部分,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确保集团公司战略决策的有效实施。子公司虽然独立经营核算,但也是集团的一部分,它的未来发展也是集团战略决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子公司进行财务管理,可以有效地监督和约束其进行的所有财务活动,可以有效地履行集团的各种规章制度并高效地执行公司的各种政策,同时增强二者之间的各种联系,促进集团战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如果不对子公司进行财务管理,就不能达到集团公司和子公司在经营、管理、财务上的协同效应,影响整体利益的实现,因此加强财务管理,使子公司在财务上为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保障,确保战略决策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便于全面控制整体的财务风险。对于子公司来说,它是独立的法人,可以独立经营核算,有自负盈亏的能力,它可以以集团公司的名义进行与集团利益有关的投资、抵押、贷款等活动,这些与利益有关的活动会增加子公司的财务风险,而母公司和子公司同属于一条经济链上,无论子公司出现的风险多大都会直接影响集团的利益。因此,加强对其的财务管理能够更加严格地监管和审查各种财务活动,规范子公司各种与利益相关的经济活动,有利于保证子公司提供的财务数据准确可靠,能够降低子公司的财务风险,进一步降低集团的财务风险,使集团公司在全面控制好财务风险的同时,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二、A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理的案例分析

A集团是一个集煤、焦、化、电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目前总资产为45亿元,现有员工5800多人;同时A集团也是以投资控股为主的民营企业,其下属有10余个控股子公司。A集团作为母公司,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并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加强对子公司的监管,尤其是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这直接影响着公司整体的财务风险和发展水平。虽然A集团有10余个子公司,在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财务监管力度不够,制度不完善

一个集团公司想要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其下属子公司的良好运作和经营。在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集团公司的下属子公司虽然能够独立经营和核算,但在自己的财务管理方面还很混乱,没有完善的财务规章制度,缺乏对其的有效的监管机制。A集团也不例外,它拥有10余个控股子公司,虽然每个子公司都能够独立核算,但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各项收入支出不能规范地进行确认和计量,不能保证提供的财务信息准确;且拥有的子公司较多,对其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松懈,进一步增加A集团的财务风险,影响A集团未来的发展。

(二)资金集中管理程度较弱

随着A集团子公司的逐渐增加,生产经营的多元化,使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难度增强,管理链条加长,有时集团的资金管理控制模式不能顺应经济变化,不能及时地作出调整和优化,导致对子公司的资金管理分散,资金集中管理程度和效率都会下降;同时,A集团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但在预算编制的预期效果和实际执行结果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是因为集团企业对子公司的资金预算编制不够重视,资金预算制度不完善,对子公司的资金收支没有统一的管理和监控,这就会导致资金集中管理程度降低。另外,A集团对下属子公司资金的实时监控能力不足,尽管在不断完善资金的监控流程,但实际的监控能力还是不高,有时由于信息滞后,集团不能实时的掌握子公司的资金变动情况,从而影响整体资金的集中管理。

(三)子公司销售购买较随意

A集团下属子公司较多,它们都是进行独立经营核算,在销售和购买方面都是独立进行的,而不是在统购统销的模式下进行的,这样不能使集团公司及时了解各下属公司的销售和购买情况,不能更全面地掌握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而影响对其的财务管理。

三、集团公司加强对下属子公司财务管理的对策

财务管理是集团公司战略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要想加强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集团企业进行统购统销的模式

集团公司要想实现统购统销的模式来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集团公司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定价,统一销售A集团各子公司独立经营,如果它们既负责生产负责销售,这样会增加产品的积压,它们在保证生产的同时还需要促进销售,有时很难做到二者兼顾,而且子公司进行自己销售,集团公司不能及时了解销售情况,会增加财务风险。集团公司应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下属子公司只负责生产,将生产的产品全部销售给母公司,母公司进行市场调研和开发,根据市场需求来统一定价,然后再由母公司统一对外签订销售合同,统一对外销售产品,这样销售收入会直接进入集团公司的账户,便于集团公司及时知道销售情况以及盈利情况,避免出现利润虚增虚减的情况,减少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强了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

2、集团公司进行统一采购子公司在需要进行采购时,由集团公司的采购部门统一以下属子公司的名义进行对外签订采购合同,之后所需的采购资金由集团公司统一支付给子公司,再由子公司对外支付。集团公司进行统一采购,可以避免子公司虚报购买账单,而且购买资金由集团公司账户统一支付,便于了解子公司的各项支出活动。集团公司实行统购统销的模式,就可以使其对子公司的各项收支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加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

(二)加强资金集中管理

集团公司实行统购统销模式,也是资金集中管理的一种表现。加强对资金的监管是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集团公司可以进行资金集中化管控。集团进行资金管理,最主要的就是要将下属子公司的资金集中起来。集团公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集中,首先,存款集中。每个集团公司的下属子公司会分布在各个地区,但集团公司没有统一的网点给存款集中带来了困难。集团公司可以和某一银行进行合作并建立“网上银行”,使下属子公司可以在任何网点进行业务结算并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资金划转和结算,同时规定子公司的存款集中程度,确保各子公司的存款集中。其次,贷款集中。集团公司在进行存款集中的同时也应该实行贷款集中,应该要求子公司在与母公司进行合作的银行进行贷款,这样可以促进集团内部资金相互调剂,可以加强资金的的集中管理。最后,资金运作集中。在集团公司中实行统购统销,就是资金运作集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各子公司销售购买都是通过集团公司账户进行统一收入和支出,下属子公司不能私自从事股票、期货等资金运作的经济活动,应由集团公司集中资金运作,把资金集中在主营业务上。通过以上三个集中,可以加强资金集中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

四、结束语

实现集团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就需要加强对下属子公司的监管,尤其是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可以确保战略决策的有效实施,可以降低子公司以及集团整体的财务风险。集团公司可以根据目前的现状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实现统购统销的模式,加强子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来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进一步增强集团公司战略、管理、财务的协同效应,促进集团公司的整体发展。

作者:代寒波 单位:江苏天裕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姝.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浅析[J].中国市场,2014;30

[2]白巧英.关于集团公司如何加强子公司财务管理的研究[J].企业研究,2014;2

[3]李岩.集团公司如何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16;5

第五篇:高职院校办学财务管理绩效考评研究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高职院校面对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内部机构设置不断变化,学校活动日趋复杂,财务管理内涵日益丰富,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或正在尝试将管理权限逐步下放、理财重心逐步下移的院系二级财务管理制度。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院系二级财务管理现状,提出了建立高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二级财务管理;绩效考评;内部控制

一、高职院校实行二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可采用的两种主要模式。一般认为,集权管理模式有助于学校集中全部人力、财力、物力向教学、科研及重点项目发展,实现规模效益,有利于学校朝着共同的目标整体跨越式发展;但其权力集中不利于调动二级院系工作积极性,造成二级院系体制僵化、工作呆板。而分权管理模式有助于调动二级院系为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合理、高效的安排使用资金,提高创收积极性等;但容易使二级院系的本位主义和局部观念,往往为了自己院系的利益而忽视了学校整体利益,削弱了学院整体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实施二级财务管理要把握好“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之间的平衡,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是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的财务管理模式。但是,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化,办学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经济行为的社会化,理财环境的复杂化,财务管理内涵也更加丰富。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的变化,要求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日趋科学化、精细化,而“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已与当前高职教育的新发展不相适应。高职院校实行分权式的院系二级财务管理,理财重心下移,让下面的二级院系拥有一定的人权、财权、物权,同事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可以提高二级院系自主办学、当家理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其工作热情,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院系二级财务管理可充分发挥二级院系办学的灵活性,以服务当地区域经济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分配自己的人力、财力、物力,培养出真正能被社会所需求、所接受的人才,保持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院系二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到位

“集中管理”的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一级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比较完善,在管理上相对比较健全。但对于二级财务管理体制来说,由于二级院系在实践过程中的复杂性,缺乏较成熟的经验,加之院系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等,进而导致经济责任的落实不到位。同时,由于院系多,管理面扩大,原有的以审计为主线的内控体系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无力进行事前、事中控制,事后追踪也无法做到面面俱的尴尬局面,工作不得力,效果不理想。使得二级院系的财务管理中的问题难以发现和及时纠正,出现失控。

(二)预算管理不科学,无法做到公开、透明

学校财务部门在制定年初预算时,一般根据本年度学校总体经费收支规模,结合下年度收入项目的增减变化和学校总体规划,考虑二级院系教师学生人数、教学科研工作量、创收增减变化等情况,直接代替二级院系,制定二级院系的各项经费预算,没有考虑二级院系自身工作打算和发展规划,因此预算编制缺乏针对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甚至不利于二级院系独立开展业务,导致二级院系在预算管理中的缺位。这样,二级院系一些潜在的收支项目没有纳入预算,形成账外账,长期下去甚至形成“小金库”。另外,由于一些全校性的支出项目(例如人员工资、房屋折旧费、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等)没有下放到二级院系单独核算,造成二级院系对此漠不关心,因此造成上述费用的居高不下,甚至资源的浪费。

(三)管理责任不明确,支出缺乏绩效考核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二级院系的预算一般仅仅是经费总量上的控制,财务监管和审计监督仅限于是否有预算指标、预算是否超支、签批程序是否完整合规等,这些监督是事后进行的,缺乏管理责任的落实。同时,资金分配是否合理、支出渠道是否科学、支出项目是否充分发挥最大效益等,缺乏相关职能部门对其绩效的考核和经济责任的监管。

三、建立高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院校二级财务管理体制

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由学校统一领导全校财务工作,统一配置学校资源,二级院系对其包干经费由使用、审批等管理权,其开展各种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取得的各项收入全额纳入学校统一账户,学校对二级院系的财务收支进行集中核算和监督。同时,各二级院系在学校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要依据其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二级院系财务管理制度和相关条例的实施细则,建立操作层面上的财务制度,使二级院系的经济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二)建立多层次的经济责任体制,强化各级责任

在高校管理的相关规定中,“高等学校的校(院)长是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学校的财务工作负有法律责任”。这个规定,虽然明确了高校校长的法律责任,给其戴上了“紧箍咒”,但是院系二级财务管理后,院系领导不是法定代表人,不需承担经济责任,因此从法律层面上,院系领导缺乏制约。应建立二级院系对学校负责、二级院系领导对学校校长负责制度,同时,二级院系内部也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二级院系领导的经济责任,加强责任观念,使其在财务管理方面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依法、合规地使用资金、开展业务。

(三)合理设置集权、分权与审批业务

财权下放的前提是教学、科研业务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在二级院系。因此,编制二级财务单位预算和下拨经费时,必须根据二级院系的相关决策权和执行权进行调整配置,既保证二级院系在权限内行事有足够财力保障,又不能造成资源浪费。财权下放后还需要进行适度管理,一级财务部门除了指导院系二级财务合法、合规使用经费和核算正确外,还需掌握经费使用进度,控制严重超进度使用预算,以防后期的事务缺乏财务支撑。同时一级财务要坚持收支平衡,超支不补原则和经费专用性原则,确保预算执行的刚性。二级财务在总量控制下,非专项费用各项目之间可以允许套用,其项目设置和开支可以由院系自主决定。要通过制度、规范明确一、二级财务审批人,授权范围、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确保审批人应在授权范围内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同时能够对其审批权限内的业务具有控制权。权限设置要有细化的审批内容,分别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等进行分口把关,还要有相匹配的层级和流程,保证逐级往上审批。

(四)建立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

首先,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在学校统一领导的基础上由学校财务和二级院系共同参与、分级管理预算。由学校财务按照统一的预算编制原则、编制程序、编制项目,将预算编制任务下达。其次,各二级院系既要根据学校预算编制要求做好全校统一的预算项目,又要根据本部门年初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选择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编制本级财务预算。编制的预算必须经过二级院系领导班子的充分讨论和论证方可包校级财务部门,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审批后方可实施。第三,学校财务部门要切实做好各二级院系预算(特别是二级院校针对自身发展需要编制的非统一预算)的监督控制,严格控制支出范围和支出进度。无特殊情况下,预算一经批准实施,就不能超预算支出,更不得随意更改。

(五)完善内部监督和审计制度

学校财务部门作为二级院系财务的管理部门,要根据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切实履行对二级院系的监督管理职能。特别是针对二级院系各种类别的创收项目,要确保创收收入的合法合规,创收支出的合理有效,避免因监管缺位使创收成为二级院系可任意支配的钱袋子。对于二级院系的每一项支出,都要通过相关程序的授权审批和对应的预算项目,严禁巧设名目或变通支出项目列支相关预算。同时,学校监察审计部门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对二级院系经济行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和审计,对财务监督进行再监督,形成审计报告,以此作为院系考核的重要目标和下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

(六)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要加强经费支出的全过程控制,不仅要做到事前科学预测、事中合理进行,更要做好事后结果考评。因此,配合二级财务管理和目标责任制,学校要成立独立、有效的绩效考核部门,例如由学校领导牵头,由监察、审计、教务、学工、财务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经费支出绩效考核委员会,负责制定院系的经济业绩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承担对二级院系领导经济业绩、资金使用效益和经费支出项目发挥绩效的考核(对于支出规模较大的项目,更要建立长期的绩效考评机制),确保二级院系财务管理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绩效考评的指标设计必须是可操作、可量化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关注点应是二级院系收支重点、资金使用效益、人均收支水平、重点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等指标,通过二级预算执行结果和预算的偏离度来考查,结果必须是明确和结论性的。学校财务部门根据院系预算的执行情况,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预警功能,及时跟踪反馈二级部门的财务管理问题,把关在前;另一方面要对二级管理的绩效进行阶段性分析、评价,促进其改进提高。

作者:王正君 单位:枣庄职业学院

第六篇:财务公司后督管理创新与实践

摘要:

分析财务公司后督管理体系的实施背景,指出风险导向性是财务公司后督管理体系的核心,并总结提炼财务公司风险导向型后督管理体系的内涵和特点,最后以B财务公司为例,展开后督管理体系的创新实践研究论述。

关键词:

后督;创新;实践

一、财务公司后督管理体系的实施背景

(一)确保改革有效、促进廉政建设的要求

十八大以来,国内经济形势步入新常态,各企业集团的管理也以“稳中求进、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管理、创新发展”为工作方针,踏响改革节奏,在此形势下,以内审为核心的后督管理工作必须不断适应新常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正确把握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风险导向型后督管理体系,坚持依法评价,加大对资金密集、资产聚集的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稽核力度,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促进廉政建设。

(二)完善法人治理、满足内外管理的要求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于2003年发表的《内部审计思想》,认为内部审计主要服务于负责治理的人(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和被治理者(管理层),在实际工作中,具体体现为后督管理要满足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集团公司的管理要求,也要满足公司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搭建风险导向型后督管理体系是保证财务公司前台业务稳定运营、中后台管理有效的基础。透明的、系统的、健全的后督体系有助于财务公司形成持续改进的风险控制和自我评估机制;有助于建立业务、管理与风险的动态映射关系;有助于增强公司制度执行力;有助于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有助于塑造全面风险文化;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使投资者、客户、监管当局和社会产生强烈的信任感。

(三)深化金融风险防控、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

内部审计理论认为,内审工作重点在于风险管理审计。金融企业是一种风险配置契约,具有典型的高风险、高财务杠杆以及高外部影响等特征,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需要立足于对风险的分析和评价,制定后督管理计划,开展稽核评价工作,实施监督行为,即有必要建设风险导向型后督体系。

二、财务公司后督管理体系的内涵

财务公司风险导向型后督管理体系是指以实现财务公司价值最大化与集团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服务于监管、集团管理要求和公司治理层,建立在对外部风险环境、公司管理风险、公司业务风险分析基础上,使用可证明的、规范的方法和方法论开展工作,独立、客观发表评价意见的稽核体系。财务公司风险导向型后督管理体系的职能是“监督、控制、服务”;目标是使公司管理达到“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统一。

三、财务公司后督管理体系的特点

(一)后督管理目标的前瞻性

财务公司风险导向型后督管理体系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完善公司治理,远期目标是财务公司价值最大化与集团价值最大化。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财务管理目标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决定企业价值的除了过去形成的收益、目前创造的财富,更重要的是未来能带来的价值。而企业的未来价值产生的重要因素就是安全运营、稳定发展,这一点在金融企业的估值中尤其凸显。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财务公司,“依托于集团,服务于集团”,其必然坚持风险可控为先,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安全生产经营,建设风险导向型后督体系,以期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与集团价值最大化。

(二)后督管理工作思想的导向性

风险管理和控制指导着后督体系的建立。财务公司稽核责任部门在充分了解稽核对象风险环境和管理的基础上,分析、判断其风险所在、风险程度及发生频率,将稽核重点放在高风险领域,在稽核过程中注重工作质量的控制,将内部稽核剩余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从而实现价值提高,督促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风险管理持续完善。

(三)后督管理服务对象的全面性

财务公司后督管理体系职能主要是检查、监督、评价、反馈、咨询,这就决定了其服务服务对象的全面性。就前三项职能而言,重点服务对象:一是财务公司治理层,包括董事会、风险控制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二是财务公司被治理层,主要是管理层;三是财务公司外部监管机构,包括银监局、人民银行和集团公司。就咨询职能而言,重点服务对象为财务公司各部门、各员工以及集团各成员单位、社会审计机构。

(四)后督管理意见发表的独立性

财务公司稽核后督工作意见发表具有独立性。稽核部直属董事会管理,由审计委员会对各项稽核报告进行最终审批,并向总经理办公会进行通报,要求经营层落实整改;同时,增加稽核部向审计委员会提交议案的频率和范围,及时将公司经营管理、风险、稽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向审计委员会报告,稽核部根据审计委员会的意见开展工作。

(五)后督管理工作准则的客观性

财务公司在开展后督管理工作时,严格遵循国家基本法律法规、银监局规定和集团公司相关要求,以是否符合文件法规通知精神、符合集团与公司的发展方向作为稽核定性判断的标准。

四、财务公司后督管理体系的创新实践

下面以A集团下属B财务公司为例,展开后督管理体系的创新实践研究。B财务公司风险导向型后督管理体系的工作模式可以形象外现为“风电式”。内部稽核管理、外部审计管理、专项检查管理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三大风轮,带动整个稽核后督体系旋转,提供绿色的改革和创新动能;整改库管理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将风轮的绿色动能真实转化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后督组织体系和制度框架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铁塔,是稳定支承风轮和发电机构成的有机构架。以绿色健康为理念的风力发电是A集团主业,B财务公司“风电式”风险导向型后督管理体系“坚持风险可控为先”,在B财务公司十二五期间不断为公司推送清洁能源、绿色能源,“不断提高风险管理和内控水平”,“努力保障集团资金安全,维护公司金融信誉”,实现公司与集团同步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铁塔稳固——规范的后督管理组织架构与制度框架

1、组织架构

董事会为B财务公司后督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审计委员会依据董事会的要求组织开展稽核后督工作,总经理办公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落实稽核整改要求。B财务公司设置稽核部室,配备专职稽核人员,行使稽核职能。稽核部直属董事会,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稽核部经理由董事会直接任免;董事会确保稽核工作的独立性和不受干扰性。稽核部接受审计委员会指定机构和人员的稽核和监督。

2、制度框架

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对标A集团和国家相关制度,梳理稽核管理控制点,按照标准化要求整理编撰完成稽核后督管理制度框架,具体包括: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稽核管理规定、行政监察管理办法、整改库管理办法等稽核相关管理标准12个;稽核评价、外审协调、监察管理等工作标准8个。

(二)风轮高质——完备的内部稽核管理、外部审计管理、专项检查管理

内部稽核管理,以B财务公司整体风险和业务环节风险为基础,重点业务与新业务并重,日常稽核与专项稽核结合,覆盖公司所有部门和业务管理活动。外部审计管理,重点在于财务状况分析、经济责任认定和金融风险分析。稽核部组织协调各部门配合,实施年终决算审计、汇算清缴鉴证、经济责任审计、验资、集团专项审计等工作。专项检查管理,重点在于集团公司、监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公司高管层等提出的检查工作,其检查目标、实施主体与内部稽核管理目标不同,形成对内部稽核管理的有益补充。专项检查管理包括纪检监察和其他专项检查,其他专项检查又包括常规性专项检查和非常规性专项检查。

(三)发电机有力——可靠的后督整改库管理

后督整改,公司风险评级整改、专项稽核整改、内控体系建设整改及标准化整改、合规管理整改等整改建议统一管理,加强公司内整改工作的日常跟踪,每半年在公司层面对整改情况进行通报。

作者:周丽玉 单位: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第七篇: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策略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我国事业单位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为民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不断加大对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但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的事业单位在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上存在着众多的弊端,不仅影响了项目进程,而且还不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本文就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进行了讨论,首先文章阐述了加强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必要性,然后指出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几点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加强策略以促进事业单位充分实现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关键词:

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

一、加强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2008年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都受到了一定影响,我国政府为了能够实现经济稳增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经济发展。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各地区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活动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投入资金上都呈上升态势,所以单位有必要加强自身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将有限的人财物充分利用。这样不仅能够促进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减少行政成本和资金浪费情况的发生,而且还能够从源头上控制和防范徇私舞弊、贪污腐败行为,对事业单位稳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资金使用透明度的提高

由于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难免存在一些单位只是一味地进行资金投入,而不考虑资金使用是否科学、合理。一些单位的资金使用透明度较低,单位自身都不能了解和掌握资金的使用去向、使用金额、合理程度以及是否超预算。这样一来,不仅对单位发展非常不利,而且还不能满足社会各界对资金使用情况的需求。加强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可以使单位资金使用情况被准确、全面、及时地反映出来,不仅能够起到间接督促单位合理使用资金的作用,而且满足社会各界对信息的需求,使其知情权得以体现,积极促进单位健康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非常重视,不断完善会计相关制度和法规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从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角度出发,一些单位仍然在基础工作、核算以及监督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和解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会计基础工作没有夯实

第一,一些单位在基础建设相关会计科目设置上存在一定随意性,一部分单位没有充分结合最新会计业务处理办法调整和完善相关会计科目,而是仍然使用以往的会计科目进行业务处理。举个例子,基建项目购置固定资产入账应当先放入投资科目中进行处理,而在实际业务处理时一些单位则是直接使用固定资产科目进行处理,有的则是错误的置于待核销基建支出中,更甚者根本没有设置投资科目,这样一来就缺少了交付应用转账过程。同时,一些单位基建会计科目的区分和细化程度不够,在基建项目管理费用核算时仅仅细化到二级科目,一些具体内容难以被体现出来。举个例子,一些单位在基建项目会计业务处理时只设置了建筑安装投资科目,却没有对基建工程施工、待摊以及设备等加以区分,在所编制出的财务报表中难以体现出各项目施工建设所花费的资金数额,严重影响了财务报表质量;第二,一些单位存在着原始凭证不规范的情况,在基建项目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在向财务部门提交原始凭证时,存在一些凭证名头、金额、数量、单价以及明细填制不全或填写错误的情况,而财务部门没有对其严格要求就给予报销,不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二)基建业务核算过于随意

虽然我国财政部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提出事业单位对于基建投资应当按照基建会计核算规定单独建账、核算并将相关数据至少按月并入单位会计“大账”,但是很多地区的事业单位在实际基建财务投资核算过程中存在随意性,盲目地在基建投资账中核算日常往来账目,更甚者直接在一本账中核算多个基建项目。这样一来,基建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就难以被准确、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来。同时,我国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基建项目投资过程中还存在着长期挂账的现象,这部分长期挂账的投资不仅没有列支作费用处理,而且也没有充分结合实际情况转增固定资产。还有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对基建投资的相关借款及利息进行会计业务处理,这样也会直接导致基建投资项目成本不准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单位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结构陈旧,未能熟悉和掌握相关会计制度和法规,没有在基建工程完成决算之后及时将部分资产并入大账,进而使会计信息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三)对基建业务的监督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基建工程实施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相互独立,在基建工程实施过程中全部由基建工程工作人员负责,而财务部门只是负责款项支付、核算以及记账等业务,导致基建工程资金使用是否合理无从考证,监督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一些单位的负责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没有给予财务部门一定权力,财务部门在对基建项目监督时形式大于实质。此外,一些单位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存在一定局限性,仅仅局限于事后监督,即使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也难以及时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发生。

三、对于我国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一些建议

(一)夯实会计基础工作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基建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最新会计业务处理办法科学、合理设置和调整会计科目,对于诸如基建项目购置固定资产入账等业务必须设置投资科目,先将相关业务放入投资科目中进行处理,待资产被使用后再转入到固定资产科目中去。同时,基建项目中投资科目种类繁多,要想充分了解和掌握各项投资成本,单位还应当在现有会计科目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必要时细化到三级科目,尽可能地将一些具体内容体现出来,为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事业单位还应当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力度,要对凭证的名头、时间、金额、数量、单价以及明细填制提出严格要求,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凭证一律不予报销,第三,单位还应当明确财务管理岗位权责,避免一人兼多职情况的发生,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落实到个人,间接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起到促进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作用。

(二)规范基建项目核算工作

事业单位应当重视自身基建项目的核算工作,对于不同的基建项目要设置不同的账簿对其进行逐一核算,避免只设置一本账簿盲目核算的情况发生,尽可能地将各个基建项目的实际成本准确、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来。同时,单位还要避免在进行基建项目投资过程中存在着长期挂账的现象,财务管理人员要积极了解和掌握这部分投资的去向,根据实际情况列支作费用或转增固资产业务处理。此外,单位财务部门还要定期对自身基建投资所产生的借款及利息进行会计业务处理,采取科学、合理地方式将这部分费用分摊到各个期间中去,确保基建投资项目成本的准确性。还有就是单位要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将其工作情况与绩效挂钩的方式提高其工作主观能动性,促进其主动学习《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同时,单位还应当定期组织相关业务知识继续教育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最新会计业务处理办法,能够完成在基建工程决算之后及时将资产并入大账等操作以提高单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

(三)加大对基建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

首先,单位应当加强财务部门与工程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通过定期开研讨会等方式来促进两个部门交流工作,协调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地实现项目实施与财务管理工作相一致。同时,单位可以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基建项目管理平台建设,使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准确、及时获取基建工作相关信息并针对项目所存在的风险及时向领导进行反馈,确保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其次,单位应当给予基建财务管理人员一定权力,使财务管理人员有权利抽取和检查投资项目相关数据信息,为财务管理人员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一定保障;最后,单位财务管理还应当尽可能地实现基建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督,不仅要在事前对项目计划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测评和考证,而且还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控制,对于资金使用超预算等情况要及时向领导反馈,以便及时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发生。项目完成之后财务部门还要对项目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调查并做出检查报告,将所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一一列出,为单位决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作者:张金艳 单位:南充市交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参考文献:

[1]赵小刚.开发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评价系统破解管理瓶颈[J].会计之友,2016(08)

[2]朱文.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如何做好基建财务工作[J].财经界(学术版),2014(16)

[3]刘美琴.浅谈加强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4)

[4]白晓莲.对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4)

第八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

中小企业要想获得有效发展,便有必要做好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但从现状来看,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尚且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当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便会使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本文在分析现状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强化对策进行探究,以期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及完善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强化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了快速的发展势态。在这样的势态之下,我国中小企业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同时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众所周知,当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弱化的情况下,便会大大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从中小企业的发展角度上而言,本文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与探究意义重大。

一、现状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集中

在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集中的现象较为明显,即中小企业的权益者于经营者未能分开,既承担了财务活动,又承担了处理经济的工作。这样中小企业的集权、家族化特点便尤为突出。而中小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则无法参与决策,只是作为决策的执行人员。总之,在中小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集中的情况下,会引发财务管理不力、监控缺失等风险问题,进而使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大大弱化,并引发一些负面影响。

(二)融资难,资金匮乏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是融资方更愿意将贷款交付给综合实力强的大公司;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不足,融资方为了降低风险,便不太意愿给予中小企业足够的融资资金。此外,部分中小企业在信用等级上不足。总之,当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匮乏的情况下,便难以确保其财务管理工作正常、稳定地运行下去,进一步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价值功效难以有效体现出来。

(三)财务管理制度缺失及监督不力

部分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能力不足,从而呈现出财务管理制度缺失的局面。当中小企业缺乏规范性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情况下,便能够使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规范,从而易出现财务管理不力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一些中小企业存在“重核算而轻管理”的现象,不但表现为财务管理制度缺失,而且在财务管理监督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当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监督的情况下,便会引发一些了的财务风险事件,比如: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等。显然,当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缺失及监督不力的情况下,会大大影响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当中,财务管理人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有效优化及完善,便有必要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但从现状来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还有待提升。一方面表现为财务管理意识淡薄,不能重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在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能力不足,缺乏管理知识及技巧。所以,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强化角度来看,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强化对策探究

(一)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加以改进

要想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得到有效强化,便有必要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加以改进。一方面,对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来说,需及时转变传统管理观念,基于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对“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加以重视。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习惯加以规范,同时构建职权同意的财务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有必要见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开来,构建规范程度高、职责明确的管理模式。此外,还有必要在中小企业实际管理工作中充分重视模式化管理的部署,及时构建系统的财务监控体,以此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治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总之,需及时改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以此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强化奠定有效基础。

(二)加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如前所述,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一大问题。因此,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加强角度上考虑,便有必要加强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一方面,中小企业有必要认识到自身的特点,比如规模与大型企业相比明显偏小,同时在对抗市场风险上的能力较弱,在认识到到上述特点的情况下,可将资金投放至回收期短、风险低的项目当中,以此使中小企业的资金运转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有必要对资本结构进行规范、科学地编排,逐步强化企业内部资金累积能力,采取“适度举债”措施,以此使企业的投资的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此外,中小企业有必要制定规范程度高,且科学水平高的财务战略决策方案,以此使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得到有效降低,进一步使决策的价值功效得到有效提升,最终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强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控制企业财务

从现状来看,由于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表现的较为薄弱,因此有必要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企业内部各方人员需重视资金的重要性,以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为导向,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不力的情况,有必要规范控制中小企业财务。一方面对财产管理及登记的透明度加强,在财务管理、财务记录以及财务检查稽核等方面,均需落实各方职责,做到职责明确。并且,需聘请专业水平高的财务工作人员,所聘请的财务工作人员需具备任职资格,同时规避企业管理者聘请内部人员进行财务监督工作的情况,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监督工作的强化。

(四)努力提升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上述提到,财务管理人员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针对现状下,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的情况,便有必要努力提升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一方面,中小企业领导者需认识到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认识财务管理人员在这些工作中能够发挥的价值功效,督促财务管理人员加强自身学习,从而使财务管理人员的警觉性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培训,培训从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和财务管理方法技巧两大方面出发,使财务管理人员在培训中获得系统性的学习机会。与此同时,有必要将培训课程与激励机制以及考核机制相挂钩。通过激励机制,对在培训期间表现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给予晋升的机会,从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通过考核机制的落实,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培训当中,对考核合格的人员给予上岗任职,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加以指导,直到考核合格为止。这样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符合实际工作需求,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及完善。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尚且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改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并加强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及制度建设,进一步对中小企业财务进行规范控制,并提升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此外,本人认为,中小企业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制度的建设、监督力度的强化以及人员素质的提升为基础,促进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总而言之,相信从以上方面加以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将能够得到有效强化,进一步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作者:俞卉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参考文献:

[1]张营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4,05:184

[2]张小兰.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5,02:159-161

[3]史慕天.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5,64:9-10

[4]张胜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外资,2013,29:148-149

第九篇: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措施探讨

摘要:

财务风险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盈利带来的风险,一个是损失带来的风险,这两个方面无论是哪一个方面的处理不当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发展,本文将就企业的财务风险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措施;探讨分析

一、财务管理风险在企业中的表现形式

(一)筹资过程存在着风险

在筹资环节,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管理层决策失误导致的风险,一个是市场环境变化导致的风险。例如,某以股本和负债作为主要融资方式的企业,其风险的承担着为该企业的全部股东,一旦企业出现经营失误,那么筹资风险即会显现出来,企业的偿还能力受到影响,股东的收益同时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严重到企业因为无力偿还债务而导致破产。除此之外,金融市场变幻莫测,企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市场漩涡,因为市场上汇率、利率等方面的变化而影响企业正常发展。

(二)投资过程中存在着风险

企业的投资主要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性资产投资这两种。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的是企业对于市场的反应能力和企业的决策能力。一旦决策失误或者对于市场反应不及时,企业就很容易面临财务风险。例如,某巨人集团在进入房地产业及电脑业时,便就是因为企业对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失误,从而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企业破产。

(三)资金运营过程和利润分配中存在着风险

就资金的运营来说,首当其中的就是库存带来的风险。过多的库存不仅会提高企业的管理费用、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还会增加企业面对市场变化而背负的风险。其次,便是企业应收装账款过多而带来的风险。最后是利润分配方面,在利润进行分配时,相关的股东收益及发展资产所占得比例也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具有的特征

(一)存在的客观性

财务管理风险是与企业息息相关的,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企业的消亡而消亡。而且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影响的广泛性

财务风险是存在于企业各种的财务关系之中,它的影响可以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例如,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内部的经营生产以及对外销售等,这些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财务风险。

(三)影响的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影响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当然,这种的不确定性与企业自身发展经营也具有联系。企业自身发展规模越大,有可能面对的风险就越大,但是存在风险并不意味着风险就一定会发生,因此,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

三、关于企业有效规避财务管理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全过程的风险防范体系

想要更好的规避财务管理风险,将财务管理风险的相关成本降到最小化,就需要企业及时的防患于未然,在风险发生之前,便采取相应措施预防风险。为了有效的实现这一目的,企业需要构建严密的风险防范体系,从财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着手,在进行决策之前,便对整个宏观的经济性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完整的把握。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在决策前,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有个充分的考虑,并结合自身的财务管理特色,对收益与风险有一个细致的考量,以便企业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将风险牢牢的控制在手中。为了提高企业对于风险分析的科学性,企业可以引进某些风险分析的方法,例如,概率分析法、弹性预算法、风险决策法等。在财务的整个运行过程之中,企业应该时时监控,定期追踪,以便及时调整财务目标的偏差,将整个的财务过程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及时了解财务活动的进程,及时发现和解决财务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保证财务运行的质量,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例如,企业可以对现金的流向情况进行定期的定量定性分析,并且建立相应的警报线,防止财务风险的影响扩大。除此以外,企业还可以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市场宏观环境适当的调节子什么的风险防范措施,比如说加大账款回收力度或增加库存,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收益率的提高。

(二)建立全方位的风险控制系统

从财务风险在企业存在的形式着手,增加利润分配、经营、投资等方面的风险控制系统。以企业的筹资环节为例,在企业进行筹资之时,应对目前利率变化情况及自身债务偿还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将任何的不确定都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企业在进行投资之时,这一点也同样需要注意,无论是证券的市场投资、商贸活动投资还是项目投资,都需要企业在经营能力、风险情况、收益状况等方面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在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同时,相应的达到风险的最小化。当然,正确的决策是企业降低财务管理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为了确保决策的科学,防止决策失误,企业可以建立各个人员代表及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构成的决策组织,又或者可以通过职代会这一方式帮助企业进行决策。

(三)构建全覆盖的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及精细化管理的方法来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的经营状况系统的分析,提醒企业的决策者潜在的风险威胁,并辅之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各部门的财务管理风险情况,一个是企业总体的财务管理风险情况。前者可以帮助企业的各个部门建立预警线,以分解责任的形式实现各部门各人员风险的共同承担。后者有利于帮助管理层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四、结束语

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不仅需要企业构建全面的防范体系,更需要企业采取相应的技术方法,例如,引进风险分担法、分散转移法、趋利避害法等,将体系与方法配合使用,且加之企业自身对于风险管理的不断探索,才能真正实现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最小化。

作者:张青春 单位:南充嘉能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夏学君.浅谈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第18期

[2]杨代甫.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市场研究,2011年第7期

第十篇: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及防控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出于风险转嫁和投资理财的需要,保险行业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并认可,成为我国金融行业的一大支柱型产业。因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与国民的生活和资金财产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无论是出于自身生产经营需要的角度还是出于保障参保人资金财产安全的角度,保险企业都应重视在财务风险的认识、了解和防范工作,本文就保险公司在财务管理风险方面的一些浅显的问题进行叙述,并对保险公司防范风险提出一些个人建议,以期对读者有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对策

一、保险公司经营环境概述

保险业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以提供保障约定风险服务为条件,取得投保人的保金,利用该部分收入或是所得到的一定期间保金使用权进行资金的投资活动。在循环往复的资金活动中维持保险公司的运转,也发挥闲置资金价值,促进我国经济资源的充分流动,增加了市场活力。在我国现在的经济环境下,保险这种投资理财行为相对于银行和股票而言更能够被国民所接受。银行作为我国建国以来最传统的理财机构,原本因其有国家财政资金进行托底、安全性有保障而受国民热衷,但是在13年我国出台了允许银行倒闭的相关政策之后,部分群众因银行投资回报低、风险增大等原因将银行中的资金取出进行其他投资。而股票证券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进行相关的投资活动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判断,加之投资风险较高,不符合我国大部分国民的理财观念。而保险业与上述两种金融投资不同,按规定我国保险企业不允许倒闭,即使资不抵债也会有相关政策保障投保人的权益,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另外在多项保险业务中保金是可以在以后年度退回的,并且会为投保者带来一定的收益,种种优势使保险业逐步为我国国民所接受,成为金融业中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组成

(一)资产负债结构风险

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开拓市场吸引投保人的资金投入并将所获取资金收入或资金的使用权进行投资理财,从中获利。也就是说投保人所缴纳的保险金在保险公司的日常经营中占了绝大比例,保险公司想要正常进行经营活动必须做好企业预期取得的可使用资金额度控制及偿付额度的预算,也就是资本负债结构的把握控制。一方面保险公司进行的是一种资本的投资活动,企业内部的流动资金多由负债模式引入,也就是说公司大部分资金都是有成本的,只有做到充分的投资利用才可以使公司的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进行保险赔偿或者有投保人退保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企业必须要预留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准备金,时刻准备赔偿或者退还。保险公司提取过多的准备金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降低利润空降,进而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而准备金提取不足,赔付的行为的延期会造成公司声誉等无形资产受损,一旦出现大量的预算外赔付支出或者退保等行为,造成资金链断裂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

(二)投资风险

保险公司的主要收入在于其所掌控资金使用权的投资,简单的说就是保险公司通过负债形式或者接受投保人转嫁风险的形式将分散在民众手里的闲置资金进行汇集,并将该部分资金用于基金、证券等金融投资。虽然保险公司在投资活动中认识到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关系,并遵循相关规则将资本分散到不同的投资环境和活动中,但是金融市场的波动是比较大的,分散投资虽然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但是也不能够避免风险的产生。一旦企业在投资活动中资本受到较大的损失,一方面投保者会出于保全自身资产的角度要求退保,造成保险公司准备金甚至经营资金流出企业;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资金紧张而推迟保金退还时间或者赔偿款项时间,会影响保险公司在民众心中的形象,不利于公司进一步的吸纳社会资金。这样一来,企业投资行为不但没有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还造成企业原有的资本流失。

(三)坏账风险

在我国国民热衷于保险投资活动的背景下,出现了许多规模不一的保险组织(公司、企业、非法团体等),这样一来保险市场完全处于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中,投保者有多家保险公司、多个险种、多种投保模式可以选择,使保险公司出于被动地位。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很多保险公司允许客户先投保、后交费的情况发生,并将这种行为作为了一种竞争手段。这样一来,企业不但在没有获得任何实际的资金流入的背景下,承担了客户所投险种的风险,还要顶着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经营,客户在签约后拒绝付款等情况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应收项,很容易造成坏账。保险公司财务风险较多,本文就不多加赘述,仅以上述三项为例。

三、财务风险的相关防控措施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

内部控制工作是保险企业为了促进管理而建立的公司内部部门相互联系、相互监督的管理模式,通过制定内控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进一步保证公司内部人员各司其职,维持公司的平稳发展。其实财务风险防控本是内控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公司对于部门职责与分工都划分不明确,经营出现问题无法明确责任到个人或者部门,那么财务管控工作将丧失其工作的基础条件,所以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是首要问题。

(二)公司内部普及风险观念

保险公司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推销的代名词,提到保险必然想到的就是产品推销,这在一方面就能够体现出保险公司业务员(客户经理)的庞大基数。在现在的市场条件下,保险公司对于业务员的评价主要停留在业务员的业绩上,并将业务员工资与其绩效直接挂钩,这样可以拉动公司销售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上来讲,业务员只顾推销而忽视了已投保人售后服务中赔偿等问题,对公司的信誉形象负面影响是极大的。对于销售岗位的财务风险普及当然不能够以数据来讲,个人认为一方面是对员工进行观念上的疏导,另一方面必须将客户评价与业务员绩效相挂钩,这样才能够保障业务员在开发新客户的同时,不会因为忽视老客户而损害公司的形象,也就降低了公司在筹资环节的风险。当然,上述只是以销售部门作为例子进行论述,公司内部其他部门也是一样,无论是前台接待还是事后理赔,都关系到公司日后的资本筹集活动。

(三)控制保险产品的销售

保险作为保险公司主要的销售产品,是公司取得资金使用权和资金收入的重要途径,在当下这种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各公司为占领市场各出奇招,其中通过降低价格、提升利率等手段的尤为显著。保险公司作为一个金融企业,筹资活动关乎公司的根本,降低筹资风险是公司日常经营首要考虑的问题,筹资风险无外乎两种:一是钱筹的多,但是成本高,削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二是成本低,但是筹不到钱,企业无法进行经营活动。成本的高低取决于保险公司的产品定价以及利率的制定,所以保险公司要降低筹资风险,必须要通过科学的计算结合以前年度的指标以及市场的具体变化制定一个承保人与受保人都可接受的价格及利率,控制公司保险产品的销售也就保障了公司筹集的资本额,降低了公司的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对于以资本运作为主要经营对象的保险公司而言,财务风险涉及到其根本,绝对不允许出现差池,否则影响的不仅仅是公司,对参保人亦有影响。在当今环境下,可取之策就是在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基础上,加强财务风险的控制工作,无论是在观念上的引导还是在实际工作中的控制,目的都是防范公司的财务风险,各公司根据自身战略目标出发,以显示条件为依据,制定自己的财务风险防控对策,不仅是对企业负责,更是对客户负责。

作者:沈卫丽 单位:阳光农业相互保险保险公司鸡西中心支公司

参考文献:

金融风险防控论文范文6

第一章  开启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新征程

第一节  创新形势

“十三五”期间,全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创新平台取得新进展,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成效,创新人才实现新集聚,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科技创新指标大幅提升。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883.2亿元、地方财政科技支出370亿元、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5.4件、高新技术企业8559家,分别是2015年的2.05倍、2.5倍、3.6倍、2.7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增幅连续5年保持11%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扩容升级。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等创新主平台相继获批,滨湖科学城建设正在推进,大科学装置集群初步形成,新布局建设省“一室一中心”28家,建成各类部级创新平台210家,省重点实验室17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4家。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全省53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柔性可折叠玻璃、动态存储芯片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托珠单抗”治疗方案向全球推广。科技创新人才加速汇聚。在皖院士38人,备案院士工作站62家。在皖8名外国专家入选中国政府“友谊奖”。累计扶持274个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团队回购地方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所持股权的机制”等改革举措获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推广。区域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G60科创走廊建设破题推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明显。建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家、农业科技园区45家。芜湖、马鞍山等国家创新型城市,宁国、界首、巢湖等创新型县(市)获批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20余项支持科技创新法规政策颁布实施,逐步构建了技术和产业、金融和资本、平台和企业、制度和政策创新支撑体系。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当前,我国已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从国际看,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从国内看,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科技创新在扩大内需、产业链强链补链中发挥更大作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改善生态环境、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显著增加;对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科技创新还存在较大差距,攻坚和应急所需的战略科技力量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体系化布局,具有世界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较少,一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从省内看,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对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系统构建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不断厚筑科技创新势能并更多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但也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仍然不畅,“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比较普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高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坚定创新自信,保持创新定力,把握创新定位,用足用好政策红利,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让更多创新成果在就地转化,为打造“三地一区”、建设现代化美好提供科技支撑。

第二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按照“四个面向”要求,以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为目标,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为主线,以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与开放协同双轮驱动,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根本动力,建设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力争在量子信息、核聚变、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领域取得关键性技术突破,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助力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

第三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推进自立自强。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支撑引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研发系统布局,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突出人才优先。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破解科技领域改革难题,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坚持开放融合,促进协同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深化科技合作,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提升科技创新治理效能。

第四节  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省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基本形成,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数、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创新主要指标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并争先进位,初步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创新型省份。

——科技创新能力更大提升。初步探索出一条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新型举国体制的路径,突破一批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在更多领域实现并跑领跑。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左右,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达8%左右,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80人年,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争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攻坚力量梯次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双一流”高校和一流科研院所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积极创建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等部级创新平台,力争总数超过250家。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更加高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水平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力争年均增幅达1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7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之比达1.6%左右,培育形成若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

——创新协同效能更大提高。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除,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活力充分激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治理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

——科技创新生态更加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健全,科技供给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科研诚信监督体系不断完善,激励和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基本形成。全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稳定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到2035年,全省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更加成熟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重大突破,建成高水平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第二章  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

利用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创新平台,发挥战略科技力量支撑、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建设科技强省、创新。

第一节  (略)

第二节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协同化发展,打造国家多学科创新发展支撑平台。推进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环境、未来技术、数据空间等研究院建设和运行,打造科技攻坚主阵地、成果转化新高地、产业创新动力源。谋划建设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支持各市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各类创新平台,开展科技攻关,承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第三节  聚力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

坚持高点定位、融通创新、开放合作、生态人文,促进科技、产业、人才与空间有机耦合,推动体系化科技创新,持续产出丰硕的前瞻性、原创性成果,培育形成更多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提升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努力打造科研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生态环境优美、生活服务完善的国际一流科学城。高标准建设量子中心、人工智能小镇、金融小镇、科学岛“科创走廊”、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国际交流区和成果展示区、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区。依托滨湖国际科学交流中心、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创新馆等,创设一批国际知名科学品牌活动和高端权威论坛。将“科大硅谷”打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的示范工程,到2025年,“科大硅谷”汇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内外高校院所校友等各类优秀人才超10万名;形成多层次基金体系,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集聚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创服务机构等超1万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50家以上;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成为全国科技体制创新的标杆。

第四节  提升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能级

完善示范区建设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和支持政策,争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全省创新发展。勇担国家科技计划任务,涌现更多有国际影响的自主创新成果。完善区域创新互助合作机制,支持合肥、芜湖、蚌埠市争取高新区适度扩区,与省内其他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等合作共建园区。聚焦产业创新需求,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平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深入推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双自联动”,面向全球集聚高水平创新载体,推动高校技术转移机制改革、国际化网络建设和军地双向转化。启动建设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到2025年示范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达80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00亿元、部级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达100家。

第三章  提升基础研究策源能力

以基础研究十年行动为抓手,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优化基础研究布局,建设基础研究基地,强化基础研究力量,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构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创新体系。

第一节  优化基础研究布局

优化学科专业发展。统筹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学科体系。加大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力争在若干基础前沿方向取得突破。推动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学科发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生物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强化省校和省院联动、省直部门间协同,促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聚焦量子科学、磁约束核聚变科学、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生命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材料科学等领域,力争取得若干“从0到1”重大原创性成果。

实施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聚焦信息、材料、制造、健康、现代农业、能源等前沿领域,凝练和解决重大应用领域中的共性和基础科学问题,综合运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工具和成果为前沿技术发展提供科学供给,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科学支撑。

发挥自然科学基金导向作用。鼓励科学家从真正的科学问题出发认真求证,勇闯无人区,形成更多“从0到1”原创性成果。实施基础研究人才资助体系升级计划,安排省自然科学基金高端人才资助项目,扩大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规模。把省自然科学基金60%以上经费用于支持青年人才。鼓励设区的市、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投入,围绕区域创新和重要产业及行业发展中的迫切需求开展基础研究。

第二节  建设基础研究基地

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推进已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科研条件、高层次人才团队及制度建设,积极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体系。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科技领域企业加强方向凝练、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争取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布局,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加强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推进“炎症免疫性疾病”“智能感知材料与技术”等实验室纳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统筹资源加强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稳定支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条件。

打造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创建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建设,争取纳入国家“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统筹建设一批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应用数学中心并争取纳入新一轮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升级建设省“一室一中心”。围绕国家和省科技创新发展工作部署,支持“一室一中心”稳定运行和优化升级,坚持高标准、高水平,体现引领性。根据功能定位,明确重点任务和路径,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行业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构建分类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绩效导向,加强考核评估和动态调整,建立并完善与目标定位相适应的内部治理架构和运行管理机制,支持探索多种类型的实体化运行模式,集聚多方资源,协同推进,积极发挥“一室一中心”国家创新基地“预备队”和省级创新基地“先锋队”作用。

建设科技前沿研究基地。推动重大科技(教)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和前沿科学研究深度融合,建设高速磁悬浮及超导技术创新中心、高端测量仪器交叉研究中心、中国脑计划合肥中心、陶铝新材料研究院等前沿交叉研究平台。

第三节  强化基础研究力量

建设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办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大学等高校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大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支持力度。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推进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基础研究发展新模式。推动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与科教资源的融合,引进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来皖设立分支机构,建立研发中心。支持高校积极建设专业学院,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大学建设未来学院。鼓励社会力量单独设立或联合设立非营利性高水平研究机构开展基础研究。

鼓励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联合国网省电力公司组织实施省自然科学基金能源互联网联合基金项目,提升企业面向产业发展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的动力和能力。支持企业牵头组织实施有明确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项目,牵头或参与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投入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解决制约发展的科学技术问题。

壮大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稳定支持一批帅才型科学家组建团队开展长期研究,打造战略科技人才队伍。发扬潜心研究精神,注重重点领域应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加大对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力度,持续培育基础研究后备人才。稳定高水平实验技术人才队伍,探索符合实验技术人才及其岗位特点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第四章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围绕制约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聚焦十大新兴产业、乡村振兴战略、人民生活品质提升,不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能力,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第一节  实施十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的关键技术攻关行动

强化科技支撑和应用示范,深入推进十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软件、产业技术基础等方面实现突破。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十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创意、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生命健康、智能家电、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十大新兴产业领域,充分发挥我省创新优势,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增强十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为构建新兴产业集聚地筑势赋能。组建十大新兴产业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

提高高新技术创新能力。围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以需求为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凝练筛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大技术研发攻关力度,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在集成电路领域开展自主可控高端芯片设计技术、先进封装技术、集成电路材料与装备、先进存储技术等方面研究,在新型显示领域发展核心材料、装备等技术,在新能源领域重点研发可控核聚变,制氢、储氢及运输等技术,在智能制造装备与机器人领域优先支持发展具有深度感知、智能决策和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等技术。

第二节  实施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行动

创新驱动乡村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科技项目,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转型升级一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一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探索“产园一体”“园镇一体”等发展模式。加强农(林)综合站、农技推广示范基地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星创天地”等创新载体建设,探索发展“一站一盟一中心”“片区联动”“产村融合”“能人带动”等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逐步实现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行政村全覆盖。争创部级创新型县(市),创建一批省级创新型县(市),推动“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为我省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农林畜禽水产育种与提质增效。利用分子育种、基因编辑等现代新型育种方法,开展农作物、畜禽、水产品品种更新换代,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开展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及设施装备的研发、示范推广应用,重点强化动物重大疫病诊断与综合防控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土壤生态修复、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着力提升土壤健康保育和治理修复能力。加强农业种质资源库(圃)建设,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发掘与开发。

绿色食品与质量安全。创制符合膳食模式、健康要求的新业态产品,推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技术与传统加工制造技术交叉融合,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聚焦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品质检测技术,加强农产品及其制品的质量、品质的检测设备研发以及标准研究与应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建设,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营养安全科技支撑体系。

智慧农业与现代农机。围绕农业传感器与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和应用、农业大数据获取与开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人工智能在农业大数据与信息化方面的推广应用。推进智慧农场、植物工厂、智慧村镇、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等集成示范。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加强大功率发动机、农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提高智能控制、导航、通信等技术在农机装备产品中应用水平,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智能分选等农机装备研发与制造,推动农机设备智能化发展。

第三节  实施科技支撑人民生活品质提升行动

支撑“健康”建设。完善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聚焦病原检测、疾病流行监测与预警、快速诊断、临床救治等关键技术,加大对新冠肺炎等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研发攻关支持力度。支持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建设,推动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着力提升我省重大慢性疾病、肿瘤和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水平以及危重症救治能力。提高人口质量和生殖健康水平。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主动健康管理、以青少年近视防控为重点的青少年健康促进、智慧养老的创新发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支撑“平安”建设。提升对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的主动应对和保障能力,构建精准、智慧的公共安全防护体系,推进社会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实施科技强警计划等,开展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警情研判与快速响应、决策指挥与协同处置、案件侦查与打击犯罪、立体防控与社会服务等关键技术以及智能安防、智能警务装备的研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优化创新平台布局,重点围绕社会安全、城镇和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安全、防灾减灾、消防安全等关键领域部署优先发展任务,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以主动防控方式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力推动公共安全领域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支撑“绿色”建设。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发挥科技创新支撑生态环境改善、污染治理和绿色产业发展作用,组织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基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工业“三废”与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推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加大新技术在城市治理、绿色生态建筑、体育文旅、文物保护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不断提升城镇功能品质、建筑产业能级。

第四节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能力提升行动

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机制。围绕我省战略发展重大需求,构建省市联动、多部门协同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格局。依托国家实验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技术创新平台,打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新型举国体制“试验田”。扩容升级科技创新“攻尖”计划。聚焦十大新兴产业,瞄准“卡链”“断链”产品和技术,在量子信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型显示等领域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综合采取揭榜挂帅、定向委托、公开竞争、稳定支持等方式,构建多元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支持体系。推动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紧密合作,以财政补助、股权投资等多元化方式,支持我省高校院所和企业承担实施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

组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加强省级创新基地的规划布局、梯次衔接和协同合作,高质量推进一批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完善考核评价,加强动态管理,激发创新动力活力和提高效率,提升全省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水平和整体效能。组建省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整合创新资源,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聚焦重点领域,优化布局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发挥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有效整合区域科技资源,通过开放仪器设备与研究基地,共享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和科技服务,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共享利用。

第五章  提升“多链协同”创新生态效能

统筹推进创新主体、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产业创新一体化布局,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等“多链协同”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要素配置效能。

第一节  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实施更大力度的创新人才招引政策,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奋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中心。拓展引才引智渠道,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促进市场化引进人才工作。加大引才引智机构激励,扩容升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对顶尖人才引进“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探索提供专业实验室定制、科研项目定向扶持服务。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加强长三角人才互动交流、互派干部任职挂职,支持沪苏浙人才来皖开展短期研究、“带班指导”。争取从部属高校特别是沪苏浙高校选派更多优秀高层次人才到我省高校担任校长、副校长、学院院长、执行院长、学科带头人等。力争到2025年,扶持在皖创新创业的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项目数达到400个。

强化人才培养培育。紧扣发展大局,培育造就高素质战略人才队伍,大力培育战略“帅才”、产业“英才”、青年“俊才”、制造“匠才”。全面升级人才计划,实施院士及后备人才等战略科学家培养计划,加大本土科技人才海外培养力度,集聚一批院士、科学家,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育一大批“江淮杰出工匠”。

完善人才服务机制。深入落实留学回国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计划、“万名博士后聚江准”行动计划等人才计划。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强化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员队伍建设。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实行更加开放和便利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完善海外人才在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和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推动构建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扩大“江淮优才卡”实施范围。

第二节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国有企业在承担重大科技任务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制定实施科技企业家创新领导力专项提升计划,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创新战略、规划、标准和政策制定机制,鼓励各级科技部门深度对接科技企业家。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等共建区域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支持企业推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

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发展。推动企业牵头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形成跨区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基地,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培育和扶持一批科技领军企业,鼓励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支持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

促进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发展。实行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制度,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招标投标等方面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支持科研要素和创新资源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共享,鼓励符合条件的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使用。实施“百企领军”“千企竞发”等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企业。

第三节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建设更高质量的成果源头供给体系。突出市场需求、产业发展、产品竞争,扩容升级科技创新攻坚计划,扩大优质科技成果供给。引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聚焦重点领域开展重大关键技术定向研究,形成一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可直接转化的科技成果。借助省外科创优势资源,推动研发在外、转化在皖“创新飞地”建设。

建设更加活跃的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出台科技大市场系统支持政策,推进形成融合全要素、实现广覆盖、运营一体化、线上线下融合的科技大市场。以打造中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为切入点,提升创新馆综合功能,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开展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职业资格认定试点工作,培育建设高层次的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及相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率先在具备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应用场景示范工程。建立完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等建设。

建设更高水平的成果孵化落地体系。布局建设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大科学装置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择优组织大科学装置衍生科研成果推荐对接、转移转化。着力引导、鼓励全社会多元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推进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高校、科研院所等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建设专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支持科技型领军企业围绕产业共性需求和技术难点,建设特色产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推进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提供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确权服务。

第四节  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支持高新区优化内部管理架构,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管理,强化科技创新职能,合理设置内设机构职能。深化“管委会+公司”发展模式创新。探索新型治理模式,支持高新区合法合规扩大区域范围和面积。鼓励合肥、芜湖、蚌埠等国家高新区探索一区多园、共建产业园区等协同发展模式。鼓励以国家高新区为主体整合或托管区位相邻、产业互补的各类开发园区等,打造更多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创新共同体。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依托高新区设立综合保税区。在高新区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相关改革试点政策,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

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大量子信息、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未来产业技术创新,推动类脑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变革,培育发展一批未来产业。充分发挥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研发领先优势,支持量子科技产业化发展。提高生物基新型仿生材料、基因工程、再生医学等技术研发水平,推动聚乳酸、呋喃聚酯、生物基尼龙等生物制造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进磁约束热核聚变能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以小型移动式铅基堆为代表的移动核能技术应用研究及产业化。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超导、等离子体推进、高场强核磁、先进激光、电磁防护等衍生技术转化和工程化,引领带动产业创新发展。

推动区域产业现代化。发挥区域优势,强化产业链上下游补链、延链、强链,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融合”。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有效支撑合肥市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网络与信息安全,淮北市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亳州市现代中药,宿州市云计算,蚌埠市硅基、生物基新材料及传感谷建设,阜阳市现代医药,淮南市新能源、大数据,滁州市智能家电,六安市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马鞍山市高端数控机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芜湖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现代农机及智慧农业、航空,宣城市核心基础零部件,铜陵市铜基新材料,池州市半导体,安庆市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海工装备、智能专用设备、功能膜,黄山市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基础研究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支持界首、巢湖、宁国市等部级创新型县(市)围绕区域主导产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优势产业数字化。大力实施产业赋能行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智慧制造等技术,推动煤炭、钢铁、有色、化工、建材、家电、汽车及零部件、电线电缆、纺织服装、医药、轻工食品、绿色包装等优势产业高端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托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数字科技创新先行区和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推动建设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工程、“皖企登云”提质扩面行动,建设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创新应用试验场、场景实验室。实施“新基建+”行动,推进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绿色设备和技术,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速绿色创新升级,促进整体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

推动科技服务业专业化。坚持需求导向,围绕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强化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下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发挥省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等作用,深化实施科技服务进园区等行动。支持数字技术与科技服务业深度融合,推进服务业“互联网+大数据+科技服务”新模式,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服务。支持优质服务机构、服务平台集聚发展,培养科技服务业专业人才,打造一批集平台、项目、人才、资源于一体的科技服务综合体。

第五节  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

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充分运用市场逻辑和资本力量,构建政府性基金、科技信贷、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等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壮大科技银行实力,服务产业科技创新。支持省科技融资担保机构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科技型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挂牌)融资。建立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白名单”制度,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白名单”企业集中。

金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充分发挥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省级政府性股权投资基金作用,推进子基金设立和运营,鼓励省内有条件企业联合发起设立中试孵化母基金。依托省科技融资担保机构,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银行+征信+担保”信用贷款新模式,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各市、县(市、区)、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建立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前端延伸。

不断优化科技金融服务环境。加强与银行金融机构合作,支持银行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开展外部投贷联动,依法依规适当提高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大力布局发展科技融资租赁、科技保险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支持保险机构拓展科技保险险种范围。支持各市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第六章  构建科技开放合作新高地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贯彻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推进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优化全省区域创新布局,提升科技交流合作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打造科技开放合作新高地。

第一节  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源。深化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共建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立长三角实验室联动机制,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科学数据中心建设。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支持科教资源深度融合,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建设科创与产业融合示范区。有序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支持合肥、芜湖、宣城市先行先试一批重大创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市参与联动发展。深入谋划共建“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高标准打造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高能级建设各类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构建制度政策改革“试验田”。建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云”平台,强化科技管理、创新政策协同,推动科技资源“一体化”。探索长三角科技攻关计划指南联合、项目承担单位共同组织和经费统筹支持机制。探索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互认机制。提升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效能,支持马鞍山市开展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不断扩大通用通兑范围。

第二节  形成全省创新协调发展新格局

构建以合肥市为核心、芜湖市和蚌埠市为两翼、各市多点支撑的“一核两翼多点”省域创新布局,大力推进科技振兴皖西、皖北发展,支撑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支持合肥市打造全球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中心、创新要素集聚中心、创新成果转化中心、创新交流合作中心。支持芜湖市创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打造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支持蚌埠市打造世界级生物基和硅基制造业中心、建成皖北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支持淮北市打造科技创新引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支持宿州市打造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集聚区。支持阜阳市构建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地。支持滁州市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高地。支持安庆市建设沿江创新带重点城市、打造新兴产业配套制造中心。支持马鞍山市建设长江生态环境治理科技创新样板区、产业创新智造名城。支持淮南、铜陵、宣城等市高标准建设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支持亳州、六安、黄山、池州市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建一批省级创新型县(市)。

第三节  提升科技交流合作水平

强化区域创新合作。重点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中部地区、台湾地区等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交流,提升资源交互、信息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水平。支持国内外强校强院强所来皖建设分支机构,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战略合作。深化实施科技援疆、援藏、援青等东西部合作工程,提升科技援助水平。

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高质量建设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支持企业“走出去”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或孵化基地,联合设立国际化研发中心,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落实科技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动建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聚焦气候、环境、能源和人类健康等领域,优化发展一批部级、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支持我省高校、科研单位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民间科技合作,形成长期、稳定、多元化的沟通交流机制。

第七章  推进科技创新治理改革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完善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和科技监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第一节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科技管理向创新治理转变。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建设,聚焦企业创新、科研院所创新、科研管理、成果转化、人才激励、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下科技创新治理的路径,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坚持“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减少直接干预,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综合运用公开竞争、定向委托、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模式遴选科研项目团队。围绕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凝练科研项目,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投入实施,促进成果产出和落地转化。开展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后评价试点。试点推行科研管理“绿色通道”、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科研经费使用“包干制”、财务报销责任告知和信用承诺制、基于信任的科学家负责制等。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科技管理中应用,加强省级科技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科技决策和咨询制度,构建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

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完善落实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以提升科技计划实施绩效为目标,建立符合科研管理规律的科技评价等管理办法体系,推动科研项目由重立项向重项目绩效和标志性成果转变。在项目评价上,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在人才评价上,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支持高等学校、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稳定并强化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员队伍。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修订完善“黄山友谊奖”评选表彰实施细则。

第二节  完善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

构建科技创新法规体系。修订完善《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落实《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条例》,不断调整优化与科技创新相关法规。加大科技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强执法监督检查,推进科技创新法律法规落地落实,充分发挥法治对科技创新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健全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体系。研究出台系列支持建设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政策。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储备和动态调整,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体系,打造“政策链条”或“政策组合”,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扩大首购、订购等非招标方式的应用,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大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采购力度。建设高水平智库,服务科技创新重大决策。完善重大科技创新政策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政策合规审查机制。

第三节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和科技监督

强化科研诚信建设。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和惩治并重的科研诚信管理体系,建立科技创新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深化科技计划全过程科研诚信管理,着力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科研诚信格局。建立承担项目的单位和科技人员科研诚信档案,并将诚信档案记载事项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奖励的依据。加大科研诚信教育,坚持正向引领和反面警示相结合,增强科研活动各类主体的诚信意识,将科研诚信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营造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科研氛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完善科技监督体制。出台科技监督主体责任、绩效评价等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构建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打造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大监管网络。优化科技监督运行机制,完善决策、执行、监督、评估有效衔接体系。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权力制约与监督。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科技监督协调机制,开展联合调查、联合惩戒,建立共享平台,推进结果互认。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加强对科技活动的日常监督,将科技监督纳入科技计划管理全过程,形成闭环管理。推进科技监督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提质增效。

第四节  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加强合作,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开展科技创新,在主要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形成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监督,健全预警防范与快速维权机制,加大对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援助力度,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构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平台,提升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效益。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使用、处置、收益权管理改革,推动知识产权产业化。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订单式”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依法依规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建立知识产权评估市场化机制,推进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开发运用,构建知识产权金融支撑体系,更好服务创新创造。推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促进“互联网+知识产权”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探索建立商标密集型产业园区,推动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提升“皖美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实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能力提升工程,创建高品质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为科技创新提供高质量服务。

第五节  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深入实施新时代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开展省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等系列活动,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中学生英才计划、高校科学营、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等活动,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等活动,推动将科学素质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将创新思维培养纳入青少年各阶段教育。

深化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打造科普特色品牌,把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打造成为国内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会同沪苏浙科协成立长三角科技志愿服务联盟,创新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建设科普信息化和科普人才队伍,加强科普人才教育培训,深入推进省级学会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建设。开展省级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和省科普示范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创建工作。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充分尊重科研活动特点和规律,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尽职免责为导向,建立改革创新试错容错纠错机制,完善鼓励科技创新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免责制度,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方式,最大限度调动和保护创新创业积极性。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活动、优秀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典型事迹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造、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第八章  健全规划组织实施机制

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各地、各部门协同推进规划实施机制,落实重大任务,凝聚各方力量,加大科技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目标考核和评估监测,共同推进规划顺利实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保障

坚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遵循,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工作部署,完善科技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完善部省、省市、部门会商沟通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创新合力。加强市县科技工作特别是县级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打造忠诚、担当、专业、务实、守正的高素质专业化科技管理队伍。

第二节  完善实施机制

强化规划实施与财政预算衔接协调机制,建立完善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科技投入体系。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综合运用政策激励、财政引导、绩效考核等手段,推动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科技投入。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实施“拨改投”“资金变基金”,鼓励各地开展企业研发费用准备金、创新券制度试点,强化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战略性和公益性研究的稳定支持。做好科技保密工作,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尊重科学、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营造规划实施的良好环境。

金融风险防控论文范文7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全省社会信用体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建设,“十三五”期间已经进入了广泛应用阶段,开发了信用报告、信用查询、行业信用等多项应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信用组织领导架构完善有效。“十三五”期间,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不断健全和完善,成员单位现已扩充至59家省(中)直部门。省、市、县三级都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组织机构和平台网站,各单位均指定专门处(室)负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省、市信用协会、各类信用服务机构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信用立法、信息归集、联合惩戒、信用应用等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地方信用立法迈出新步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法治建设,将其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十三五”时期,了《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省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省人民政府关于诚信政府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成为全国第5个完成地方信用立法的省份。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全省地方性信用制度体系,为全省信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撑。

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成绩斐然。在全国率先确立了省、市、县三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模式。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纵向与14个市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相连,横向与各省直部门、相关行业数据库相通,构筑成全方位、多层次、条块结合、互为补充的全省公共信用服务网络系统,形成了多角度、多渠道、全覆盖的信用数据归集体系。在2017、2018年的全国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建设观摩活动中,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中国()”网站连续荣获“国家标准化平台网站”称号。

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初步建立。“十三五”期间,全省开发了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系统,逐步建立了各领域联合奖惩模块,归集、推送、反馈各领域联合奖惩信息,实现了“发起—响应—反馈”自动化。将信用信息“查询使用、联合奖惩”嵌入“审批、监管”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作用,“以信用促监管、以监管强信用”效果开始显现。开通了司法、海关、税务等40个领域的联合奖惩模块,归集联合奖惩数据500余万条。开展了失信案例核查工作,核查报送全省相关失信案例;开展了各领域企业信用查询服务;积极组织各相关部门配合,开展失信约束措施清理规范工作,通过信用承诺、信用信息核查和联合奖惩等措施,不断创新监管方式。

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初见成效。率先在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领域推行企业信用报告制度。引入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将投标企业信用等级划分为AAA到D共10个级别,有3.8万份企业信用报告通过了规范性审查,并在“信用中国()”网站公示,有效降低了全省项目招标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下发后,全省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拓展了广度与深度,在招投标、海关进出口、环保等14个领域开展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市场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初见成效。

信用主体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组织开展全省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工作,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系统,对全省行政处罚信息进行信用修复初审和复审,及时维护了信用主体诚实守信形象,有效保障了信用主体合法权益,营造了更为良好的信用环境。

信用服务市场运行趋于良好。“十三五”期间,全省加大了对信用服务机构的培育力度,2020年末,全省备案且通过年检的信用服务机构已达到90家,近年来,公示报告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仅2020年,在“信用中国()”网站公示的信用报告总数达2万余份,广泛应用在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招标等领域。信用报告的使用数量稳步提升,为创造信用服务需求、完善全省信用服务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

“信易+”示范效应逐渐显现。积极拓展“信易+”应用场景。省税务局探索开展“信易税管理模式”,对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提供按需领用普通发票、提供绿色通道和专人帮助办理涉税事项等服务;省图书馆开展了“信易阅”,芝麻信用在600分以上的省内读者均可免押金办理借阅;沈阳市推出城市信用分产品“优你玫瑰分”,分数高的市民可以在商场、图书馆、公园、生活缴费、行政事务审批等领域享受更多惠民措施;大连市大力拓展“信海淘”等应用场景,已有100余项“信易+”应用项目有效落地,荣获全国唯一“信易贷”平台(2.0)创新试点城市,并在全国率先推出“数字信用券”信用金融服务,累计发放“数字信用券”200亿元;鞍山、本溪、锦州、营口、辽阳等多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易贷”融资服务。“十三五”期间,营口市在全国“信易贷”平台注册企业15172户,融资需求247.2亿元,注册金融机构33家,融资产品158个,累计发放信用贷款330余亿元;辽阳市累计发放“信易贷”也超过330亿元。各地区各领域“信易+”应用的效应逐渐显现。

诚信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组织推进省诚信示范企业评选创建工作,评选活动已历经三届,以省政府名义表彰了370家诚信示范企业。该项活动已经成为全省信用建设的品牌项目。22家省(中)直部门联合出台了包括税务、人力资源、海关等方面的38条优惠政策,形成了较好的示范效应。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2019年8月,鞍山市荣获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沈阳、大连、营口、辽阳、盘锦、朝阳6市在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诚信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大力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多次与新华社、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加强合作,对“信用中国()”建设进行宣传,网站及时更新“信用动态”“政策法规”等栏目信息,不断丰富全省信用工作内容。《信用》内部资料影响面不断扩大,推出“信用”公众号,营口市成为首个走进国家《信用会客厅》大型访谈节目的城市,新媒体的利用,加大了“信用”形象的推介力度。

第二节 存在问题

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较大的成绩,为“信用”建设奠定了基础,但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信用环境仍需不断改善。

信用信息归集与共享有待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的涵盖面不够,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与披露较为规范,但市场信用信息来源较窄,信用信息内容不够全面;信用信息系统有待完善,个人信息归集、汇总、报送、更正等环节立法仍需加强,个人信息公开程度需要进一步规范。

信用联合奖惩机制仍需完善。惩戒措施尚不完善,且由于各部门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失信主体及行为存在认识差异,对失信的界定标准不尽相同,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力度存在偏差,实施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督,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对良好的信用环境的支撑度仍需进一步提升。

新型监管机制作用亟须发挥。全省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框架正在形成,新型监管机制的作用还未完全发挥,更需要积极引导信用主体依据相关规范信用承诺,逐步完善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息公示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事后信用联合奖惩的全流程信用监管机制,强化新型监管机制作用。

信用服务市场发展水平还不高。信用服务市场发展不完善,信用服务机构发展不规范,信用服务市场需求不足,信用产品应用有待改善,信用信息缺少深层次挖掘,个性化、定制化信用服务产品不多,缺乏强制性要求,还不适应信用评级市场需要;社会对信用评级认知不够;信用产品创新性不足,信用惠民工作还没有贯穿到社会经济生活之中。

“信易+”应用广度仍需拓展。“信易+”已在全省获得一定的应用,但各市开展“信易+”惠民便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信易+”模式广度深度不够,“信易批”在构建政府新型监管机制中应用亟待加强;“信易行”“信易游”“信易租”等应用更需推广;“信易医”“信易购”等应用场景还有待扩展;特别是“信易贷”对全省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仍需提升,“信易贷”产品优化设计,“信易贷”项目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以及行业“信易贷”、场景“信易贷”探索开发等也应需加强。

第三节 发展环境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得到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度重视,要求将诚信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思路,充分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加大对诚实守信主体激励和对严重失信主体惩戒力度,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和社会风尚。2020年9月9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对信用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李克强总理连续四年在全国“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出部署。

党的以来,我国探索并初步建立了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措施初见成效,社会各界的信用意识逐渐增强,第三方专业信用服务机构不断壮大,信用服务业日益成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迎来全面发力、全面渗透、全面提升的新阶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今后要突破的重点是打好深化落实、信用联合奖惩、信用信息共享、重点领域信用建设、信用创新、信用文化和制度建设等系列组合拳。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以信用为核心的营商环境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全省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信用法治化进程。以良好的信用环境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畅通国民经济大循环的迫切需要。“十四五”期间,我国外部发展环境不容乐观,经济增长将更多依赖内需驱动。2020年,党中央作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断培育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国内大循环要求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强大生产能力支撑需求,以巨大市场体量推动升级;双循环则是在内循环基础上以更优质的产能、更高水平的开放促进国内外市场的联通,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注入新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此背景下,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是以信用环境、法治环境、营商环境、竞争环境、消费环境及市场经济环境等为中心的软实力提升的有力保障,是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打造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提升投资竞争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社会生态,实现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客观需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健全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将成为一切经济活动的重要保障。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极为关键的五年。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信用推动全省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强大支撑作用,实现信用机制深度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体系,为振兴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保障。

现代信息技术对信用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效加速器。“十四五”时期,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先进信息技术,优化升级信用信息系统、分析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创新“信易+”应用场景,推进信用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市场运行成本,实现信用应用服务新突破。创新“互联网+信用应用”,推动信用应用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加速信用产品和服务智能化、普惠化,提升信用产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标志着我国由传统的社会管理迈向现代社会治理的新飞跃。与“社会管理”不同,“社会治理”更加强调和突显互动、参与、信任、合作、协商、法治等在现代社会运行机制构建中的重要性。信用参与社会治理、信用赋能社会有效治理机制成为加快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重点工作。

试点开展“信用+社会治理”,积极探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社会治理有机结合方式。推进互联网+信用、人工智能+信用、区块链技术+信用等创新“信用+”治理体制,巩固形成稳定持久的社会信用体系。鼓励各地在农村、社区、学校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将信用机制和乡镇、街道、商圈基层治理有机结合试点,提升基层治理领域信用智能预警水平,在源头上化解和消除社会风险;建设“智慧医保”平台,加快形成全省统一的医疗保障信用监管平台和信用评价信息系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信用建设等信用监管机制。信用监管要紧贴国际前沿、产业前沿、行业前沿,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引领、价值引领、质量引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政府公信力,加强信用法治建设,健全信用制度准则,加强信用主体治理,顺应新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打造立体化、全方位社会治理体系新格局。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以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公共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服务功能为基础,以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重点,以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推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信用产品开发应用为抓手,以信用惠民便企为宗旨,以提升全社会信用水平和诚信意识为目的,全面推进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健全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强化信用信息采集、归集、交换和共享,推进信用信息平台管理一体化进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拓宽“信易+”场景应用领域,提升信用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着力营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生态,全力打造“信用”,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构建适应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新格局。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强化顶层设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发展,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组织、协调、监管、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协调和优化资源配置,调动企业、信用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培育产业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健全法治,规范发展。完善地方信用立法,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强化信用信息归集、披露、共享和应用全过程的管理,维护信用信息安全,保护信用主体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信用体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强化应用,依法奖惩。以应用场景为导向,积极探索“公共+市场”信用信息融合应用模式,不断规范和强化信用产品在政务服务、市场交易、行业管理、人才聘用、融资信贷、社会公益等活动中的应用场景。严格落实信用联合奖惩措施,形成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大格局。

培育市场,激发活力。坚持需求导向,深入推进信用服务供给侧改革,加大信用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力度,逐步试点并扩大信用应用范围,促进信用服务行业和信用服务市场蓬勃发展。

示范引领,重点突破。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选择重点行业、重点部门和重点领域开展信用示范建设。发挥诚信示范市的引领作用,并在政府监管、工程招标、政府采购、奖惩联动等方面,以及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等重点工作强化信用建设,积极推广信用产品的社会化应用,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第三节 总体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信用”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信用法规及标准体系基本健全。社会信用地方性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趋于完善,信用标准和基础类指标体系层级清晰、结构完整,“信用”建设工作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趋于完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完善并充分发挥作用。打破公共信用信息与市场信用信息融合壁垒,整合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加快公共信用信息与市场信用信息的互动融合,逐步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的互通和共享机制。

信用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信用信息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市场快速发展,信用监管体系基本健全,信用承诺制度全面推行,社会化信用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信用服务机构)执业规范,信用服务行业市场化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整体提升。

信用惠民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推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应用载体对接。强化与信用服务机构合作,加快推进金融、交通、旅游、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医疗卫生、家政养老等重点领域“信易+”系列项目落地,推动“信易贷”“信易医”“信易游”“信易停”“信易行”“信易住”等信用场景应用,让诚信主体享受更多便利与优惠。

各行业信用监管机制有效落实。社会信用综合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在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和社会治理中广泛应用,信用监管贯穿社会治理和行业监管的全流程,全面推行基于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的科学监管、精准监管和分类监管,提高市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信用联合奖惩大格局全面形成。信用联合奖惩的触发反馈机制更加健全,信用信息的公开、公示更加规范合理,信用联合奖惩的标准统一、适度,严重失信主体认定、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制度更加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大格局全面形成,并覆盖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

信用主体权益保护机制不断健全。健全信用修复制度,建立有利于自我纠错、主动更新的社会鼓励与关爱机制,支持有失信行为的信用主体依法依规进行信用修复。制定完善异议处理管理制度,简化处理程序,及时有效处理异议申请。

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信用水平不断提高,信用环境明显改善,进一步提升公民的诚信意识,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章 加强信用法规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根据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积极推进地方信用立法,着力完善信用标准体系,实现信用法规基本健全,使信用信息从归集到应用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信用信息标准规范一致,为加快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第一节 加快地方信用法规建设

加强地方信用立法和专项立法工作。在推进实施《省社会信用条例》的同时,探索推进市级信用专项立法,完善地方信用法规体系建设,使信用信息归集、查询、应用、互联互通、信用信息安全和主体权益保护等有法可依。在国家信用立法尚未明确前,努力加快探索专项立法的可行性,力求解决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为改善全省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贯彻落实《省惩戒严重失信行为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是全国首个联合惩戒的地方法规。规范政务、司法领域严重失信行为。省级政府制定联合惩戒实施办法,明确严重失信行为认定依据、标准、程序等,并根据过惩相当原则,按照严重失信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等,明确具体的惩戒措施。有力推动政务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健全完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

严格规范失信行为认定依据。行政机关认定失信行为必须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为依据。可认定失信行为的依据包括:生效的司法裁判文书和仲裁文书、行政处罚和行政裁决等行政行为决定文书,以及法律、法规或者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规定可作为失信行为认定依据的其他文书。行政机关认定失信行为后应当如实记录失信信息。

第二节 完善信用标准化体系建设

加快完善信用信息标准化体系。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实行目录制管理,参照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的制定程序,研究制定适用于本地的公共信用信息补充目录。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公示、共享、安全管理和权益保护机制。

第四章 推进重点领域诚信建设

切实推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诚信建设的改革创新,助力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示范、表率与引领作用,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和信用信息协同应用机制,推动重点领域诚信建设融合发展。

第一节 推进政务诚信建设

提升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健全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全面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将依法行政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和服务的全过程,进一步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实行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制度。不断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健全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问责制。

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完善社会监督制度,通过政务服务窗口及各部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政务客户端等途径依法公开政务信息,完善民意诉求反馈渠道,通过12345公共服务平台对政务失信行为进行投诉举报,畅通失信行为社会监督渠道。

积极推动政府守信践诺。全面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诚信政府建设的决定》,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认真履行对社会、对公民恪守信用准则责任,依法行政、守信践诺。严格依法依规开展招商引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工作,严格依法履行各项约定义务,杜绝“新官不理旧账”等现象,建立防范和治理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等拖欠市场主体账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将政府和公职人员在履职过程中,因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并归集至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健全政府信用管理体系。实施政务诚信考核评价,逐步将政府的信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政务诚信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监督。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制度,支持信用行业协会、信用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第三方机构承担政务诚信大数据监测预警和政务诚信评价评级工作。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行为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政务严重失信行为惩戒力度,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

推进公职人员诚信教育常态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常态开展公职人员诚信守法和道德教育,将诚信教育纳入公务员培训的必修课程,引导公职人员做诚信建设的表率。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管理制度,依法依规将公务员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廉政记录、年度考核结果、相关违法违纪违约行为等信用信息纳入公务员档案,并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积极探索公务员失信记录信用修复渠道。

第二节 推进商务诚信建设

商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聚焦商务诚信建设重点领域,加强公共信用信息与市场信用信息深度融合,规范商务市场秩序,切实降低商务运行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安全生产领域信用建设。建立健全准入和退出审核、安全承诺公告和质量安全承诺、重大事件主动报告、产品质量追溯、隐患排查和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完善安全生产不良信用信息归集、黑名单、执法信息公示等制度,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按照分级属地相结合,以属地为主的原则,实行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管。建立健全食品、药品、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企业或经营人信用记录、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信用信息情况,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质量信用记录。进一步顺畅“12350”举报投诉电话等群众监督渠道,鼓励举报投诉企业安全生产失信行为。

推进企业信用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健全诚信承诺制度,在市场经营、财务管理、合同履约和劳动用工等各方面强化信用自律。鼓励企业面向社会质量信用报告。加大诚信示范企业宣传和典型失信案件曝光力度。鼓励企业建立科学的信用管理流程,设立信用管理师、建立客户档案、开展客户诚信评价。强化企业在发债、借款、担保等债权债务信用交易及生产经营活动中诚信履约。建立企业制假贩假、偷逃贷款、恶意逃税、违法排污等信息采集和监管体系,对违法失信企业依法依规实行联合惩戒。健全小微企业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机制,在政策扶持、资金补助、授信额度、贷款期限和利率等方面对依法依规守信小微企业予以优惠。进一步探索研究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信用修复工作,依托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健全完善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移出名录功能。

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信用建设。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检测等工程建设类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建立招标机构、健全勘察设计企业等市场行为评价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工程建设市场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标准。逐步完善施工企业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市场准入和退出、失信责任追溯等制度。健全工程建设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依法依规加大对招投标、工程造价、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等方面违法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继续推进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分级管理。依法依规对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列入失信责任追究范围并予以联合惩戒。

推进金融领域信用建设。进一步扩大金融领域信用信息记录的覆盖面,加快推进金融领域信用信息互通共享。围绕建立有效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的目标,统筹规划征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用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推动政务信息、公用事业信息和金融信息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互联互通”。推广“信易贷”平台。持续深化“银税互动”工作,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基地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借助各类信息平台,推动“银税”、“银政”、“银保”等信息共享合作。创新金融信用产品服务实体经济方式。加强信用信息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要求,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做好信用联合惩戒工作。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防控系统,加大对金融欺诈、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内幕交易、制售假保单、骗保骗赔、披露虚假信息、非法集资、逃套骗汇等金融违法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特别是在金融机构设立、高管任命等市场准入工作中,按有关规定将信用信息审查嵌入到机构设立、高管任职资格实质性审核环节,积极推动各项政策要求落地。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推进税务领域信用建设。继续完善纳税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推进纳税人信用信息与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的对接。依托“信用”共享平台,健全跨部门税务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依法依规进行信息比对、交换与应用。推动纳税信用与其他社会信用联动管理。及时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强化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应用。大力推广应用“普惠金融企税银综合智能服务平台”,推进“银税互动”促进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增值应用,进一步扩大受惠主体范围,为经济发展提供银税力量。完善纳税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健全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依法依规加大对偷税、抗税、骗税、“假发票”等违法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完善纳税信用修复机制,鼓励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引导纠正纳税失信行为。

推进价格领域信用建设。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推进和履行价格诚信承诺制,强化价格信用制度建设,完善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制度,提升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的覆盖面、准确度和公信力。加大价格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捏造和散布涨价信息、不执行政府指导价、采用不正当价格经营、价格垄断、违反明码标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失信行为,加大对价格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对典型案例予以公开曝光,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深入开展“价格、计量诚信商户”创建活动,广泛宣传先进典型,提升明码实价的示范效应。

推进跨境电商领域信用建设。推动本地跨境电商企业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为实现货物通关“一次备案、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提供信用支撑。实施跨境电商信用评价,推动评价结果在货物通关、离岸贸易、保税交易等方面中的应用。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在出境时按规定实施“前期备案、提前监管、后期跟踪、质量监控”的监管模式;在入境时实施“提前申报备案、入区集中检疫查验、出区分批核销、随机购样监测、质量安全追溯”的监管模式。严厉打击跨境电商领域假冒伪劣、刷单炒信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依法依规加大对失信主体的惩戒力度。

推进交通物流领域信用建设。健全交通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信用档案,健全全省交通运输和物流领域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推进与相关部门信用信息的互通互联、交换和共享。特别是围绕“信易+”系列守信联合激励,统筹关注具有增信功能的正面信息归集,明确将从业企业、相对人正面信息纳入归集范畴,在省级层面完善行业各领域信用信息基础目录、需求目录等。在公路水运建设、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生产、路政执法等领域充实信用治理相关内容。在工程建设、道路运输等领域,探索建立重点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标准。调整完善信用信息评价标准,做到国家、省、市、县四级评价标准统一。探索建立交通运输行业各领域间、部门间、地区间的联合奖惩机制,推动信用评价结果互认。健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

推进统计领域信用建设。全面落实《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统计领域信用建设的若干意见》《省企业统计信用管理办法》《省统计从业人员统计信用档案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项统计信用管理台账,做到精准设计、精准认定、精准管理。出台《省统计局办公室关于严格执行行政处罚、统计失信企业、严重失信统计从业人员和统计执法证信息公示等有关规定的通知》,建立健全统计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和统计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依规加大对统计失信行为通报、公开曝光和联合奖惩力度。

推进中介服务业信用建设。继续完善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会计、担保、咨询、交易、职业介绍、检验检测等类型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和执业公示制度,按规定将信用档案、执业记录作为市场行政执法部门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推进中介服务业信用信息的归集、交换和共享。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中介服务业信用评估机制。

推进会展广告领域信用建设。健全会展和广告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档案和信息披露制度,开展会展行业企业分级分类信用监管。在重大展会贸易活动中,对会展主办企业、会展服务企业开展信用审查、可信交易企业推荐和失信警示等信用支撑服务。坚决打击各类虚假广告,实行会展、广告活动主体失信联合奖惩机制。

推进家政服务领域信用建设。支持家政企业对孕产妇、婴幼儿、老人、病人、残疾人等的照护以及保洁、烹饪等有偿服务经营活动。大力宣传推广商务部家政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员信用记录,推进家政服务业信用信息的管理、公开、归集和共享。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对失信主体依法依规实施限制会员资格、降低信用等级、公开曝光等惩戒措施。加强家政从业人员诚信信息平台建设,打造家政服务消费溯源体系,逐步形成全省家政服务业大数据信息的集成共享。

第三节 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落实国务院关于社会各领域诚信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提升以诚信为支撑的公共服务水平,聚焦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推动社会信用体系与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相融合,加强对劳务用工、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电力等方面信用监管,完善诚信制度,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失信行为。

推进医疗卫生领域信用建设。健全诚信医疗服务体系,培育诚信执业、诚信采购、诚信诊疗、诚信收费、诚信医保理念,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等诚信服务标准。推进行政许可、药品价格、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依托“信用中国()”网站,整合平台资源,实现医疗卫生领域信用信息“一张网”。研究制定省药监局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公示模板。强化信息归集共享。建立医疗机构和执业医师、药师、护士等医务人员评价指标标准,推进医院信用评审评价和医师定期考核,健全从业人员信用档案。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各类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制假贩假、假冒伪劣、非法行医、收受贿赂、虚假广告等严重失信行为。支持开展诚信医院、诚信药店创建活动。积极支持省内行业协会,探索建立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依托行业协会,探索组建一支社会监督员队伍,对企业和监管部门同时监督。

推进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领域信用建设。建立健全就业、养老、失业、救灾、救助、低保等领域的诚信制度,将各类弄虚作假、欺诈骗保、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保障性住房等待遇的个人以及为其提供虚假材料证明的企事业单位依法依规纳入“黑名单”,依法打击各类骗保行为。按规定建立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公示制度和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机制,健全劳动用工备案、用工违法行为等信用记录,推进全省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全覆盖。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信用监管,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企业联合惩戒力度。加大人力资源市场诚信建设力度,打击各类黑中介、黑用工等违法失信行为。依法依规对医保定点医院、定点药店、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等及其从业人员和各类参保人员违规、欺诈、骗保等行为实行联合惩戒。

推进教育科研领域信用建设。加强教育、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实施科研诚信“事前、事中、事后”闭环管理,全面落实教育诚信、科研诚信承诺制,不断压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学术道德管理制度。推进教育诚信、科研诚信审核工作,建立教育与科研活动严重失信行为认定和记录管理制度,强化惩戒和公开曝光。探讨开展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完善信用考核评价机制,按有关规定将教育诚信、科研诚信纳入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年度考核。将评价结果与招生录取、岗位聘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科研项目申报、科技奖励、科研经费分配等挂钩。对学历造假、学术不端、论文抄袭、招生和考试作弊、骗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科研经费以及奖励、荣誉等失信行为依法依规采取联合惩戒措施。

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信息管理、信用评价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制度,健全失信行为公开制度。对重复专利侵权行为、提供虚假文件等专利领域严重失信行为,纳入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在享受财政补助、贴息、担保等资格,评优评先,招投标等方面依法依规采取限制或禁止等惩戒措施。重点打击假冒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信用建设。健全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目录,建立健全环境管理、监测信息公开制度。加强与质检、银行、保险、商务、投资管理等部门的信息联动,推进企业环保信用信息的归集和共享。实现环保信用信息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互联互通、共享共用。落实《省推动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方案》,逐步完善环境信用承诺制,健全环境治理信用体系,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评价结果及时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推进开展动态分类监管。健全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环保部门与司法部门的执法协调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加强能效、水效标识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虚假标识行为,按规定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推进互联网领域信用建设。全面落实网络实名制,健全网络信用监管机制,完善网络信用建设的法治保障。建立涵盖公共上网场所、网络应用服务企业和个人、互联网运营企业等诚信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经营行为、上网人员的网上行为进行评估、记录信用等级,实行信用分类管理。建立网络信用信息与社会其他领域相关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机制。建立网络信用“黑名单”制度,依法依规将网络欺诈、造谣传谣、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严重网络失信行为的企业和个人列入黑名单,采取网上行为限制、行业禁入、公开曝光等惩戒措施。

推进文体旅游领域信用建设。加强文化、体育和旅游领域市场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整合,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旅行社质量信誉等级评定、分级分类监管、联合惩戒等制度。探索引入有资质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研究制定体育领域信用评价标准体系,推动信用评价结果在参加或举办职业体育赛事、职业体育准入等方面的运用。建立健全文化、体育和旅游领域信用承诺机制。深入推动“互联网+监管”工作,健全“黑名单”制度管理,落实在线旅游市场网络监管制度。落实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责任清单要求,定期开展文旅市场综合检查整治活动。探索开展体育领域失信专项治理。依托“信用中国()”网站,向社会推介体育领域诚信典型,加强黑名单及重点关注名单的认定、管理及应用。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等严重失信行为,加大虚假宣传、合同欺诈、恶性价格竞争、强制消费等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拓展“信易游”、“信易健”等“信易+”应用场景。

第四节 推进司法公信建设

严格公正司法,依法办案,坚决惩处司法腐败。推进强制执行案件信息公开,完善案件执行联动机制,加大对诉讼失信与规避执行的打击力度,推进全省法院系统审判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全覆盖。完善司法纠错机制,推进司法人员信用建设,完善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律师、公证员等法律从业人员诚信档案,深入开展宪法宣誓和诚信承诺制度建设;推进诚信规范执业,将司法执法人员徇私枉法和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等不良记录纳入信用档案,作为考核评价、激励惩戒、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人员、司法鉴定人员等司法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整合,健全司法相关从业人员信用档案,推进司法诚信规范执业;加强看守所、拘留所、戒毒场所及社区矫正等机构的信用信息管理,维护相关人员合法权益;加强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及民事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完善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加快司法诚信监督的法治化、规范化进程;加强舆论监督,健全司法机关新闻制度,完善与新闻媒体常态沟通联络机制及舆情快速反应机制,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第五章 全面构建信用联合奖惩大格局

依法依规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积极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信用联合奖惩,加快形成政府部门协同联动、行业组织自律管理、信用服务机构积极参与、社会舆论广泛监督的共同治理格局。创新信用信息的全程监管体系,注重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持续营造良好的诚信社会环境。

第一节 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

不断完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建立健全守信激励机制,加强对守信主体的奖励和激励。探索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务措施。执行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制定适用于我省的失信惩戒措施补充清单。规范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认定标准,准确界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认定范围,严格履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认定程序,依法实施失信惩戒。升级联合惩戒系统,实施大数据在联合惩戒方面的应用。加快构建重点行业领域信用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各类失信主体主动开展失信整改,进行信用修复,退出联合惩戒对象名单,让守信者充分享受诚信“红利”和失信者“处处受限”。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协同开展信用联合奖惩。

开展重点领域失信专项治理。充分发挥行政、市场、行业、社会的综合监管效能,建立联动响应和失信约束机制,依法依规在重点领域对失信主体依法予以惩戒。深入开展净化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对重点领域严重失信名单认定、核查、治理、惩戒等工作的协同力度,及时归集失信联合惩戒典型案例,增强联合治理效果。对重点领域和严重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

强化联合奖惩全覆盖。加快推进省、市、县三级联合奖惩系统推广应用工作,到2025年末,实现信用联合奖惩措施在全省政务服务领域全覆盖、全应用,推进联合奖惩措施落地见效。强化部门之间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联合惩戒协同机制,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反馈机制。

第二节 注重信用主体合法权益保护

加强信用信息的全过程监管。要建立覆盖归集、披露、共享、应用等各环节的全流程信用信息监管机制,依据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的信息管理规范,明确各岗位数据管理职责、权限和报批程序。对于超期披露、违规公开、越权提供等侵害信用主体合法权益的情形,及时自查自纠、限期整改到位。

强化信用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加强信用信息安全设施建设,推进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安全管理,完善信用信息安全监控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强化信用信息技术保密手段、信用信息处理,升级核心信用信息系统加密技术,制定信用信息安全保护机制。开展信用信息系统安全认证,加大信用信息安全检查力度。

完善信用信息异议纠错机制。规范信用信息异议处理标准、流程,确保异议处理工作规范、公开、透明。依托“信用中国()”网站和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建立异议处理渠道。对市场主体提出的异议信息,要尽快核实并反馈结果,核实有误的信息要及时予以更正或撤销。因错误认定失信惩戒对象名单、错误采取失信惩戒措施损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采取措施消除不良影响。

健全信用信息修复服务机制。全面落实国家关于信用修复的工作要求,简化修复流程,鼓励各行业、各部门依法依规制定符合本行业、本领域的信用修复办法,为失信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引导失信主体通过整改失信、信用承诺、接受培训、提交报告、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等方式修复信用。信用修复结果及时更新,已经修复的信用信息应当及时从公示或查询页面删除,不再作为失信惩戒的依据。

第三节 创新信用信息全程监管体系

完善信用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加大信用信息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开展信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行信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用信息反映信用主体行为时,能够保证客观、准确、及时。从事信用信息管理者,应当严格依法依规,依照信用信息主体授权的用途使用信用信息,不用作约定以外的用途,不泄露知悉的信用信息。

加强信用信息安全设施建设。开展信用信息系统安全认证,加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加强信用服务机构信用信息安全内部管理。强化信用服务机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加大安全保障、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切实提高信用信息系统安全设施建设水平。

第六章 全面加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应用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以着力优化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建立更加全面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为主要抓手,不断完善信用信息平台体系,实现平台间互联互通,确保信用信息安全运行。

第一节 健全平台一体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

扩大公共信用信息归集范围。依据国家制定的信用信息归集目录和省补充目录,推进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应用。对各部门、各单位履行公共管理职能过程中产生的信用信息进行归集和共享,提升信用信息归集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用。

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归集。推进工业信息、质量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电子商务、教育、卫生、科学技术、金融、税务、海关、市场监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文化旅游、生态环境、住建、交通、水利、司法等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切实打破“信息壁垒”。

探索实施个人信用积分应用制度。高质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托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鼓励构建个人信用评分体系,合理设置赋分指标,综合评价个人信用情况,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营、绿色生活、生态文化、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赋分方式方法,建立信用积分应用制度。

审慎稳妥拓展个人信用信息应用。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涉及个人的信用信息原则上不公示,切实做好个人隐私保护。严格规范针对个人的信用评分评级工作。各市推出的个人信用分不能用于失信联合惩戒,不能限制信用主体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第二节 加快实施一体化信用应用服务平台建设

实现全省统一的信用信息数据标准、归集、披露、共享和应用。充分发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支撑信用应用服务的能力和作用,构建全省同标准、多层级、全覆盖的一体化信用信息归集、数据治理、应用服务和业务管理体系,实现信用信息深度共享。加强公共信用信息查询渠道建设,加强与第三方公众平台合作,强化信用信息平台及时、准确、便捷的公共信用信息便民服务查询及使用功能。

提升信用信息平台“总枢纽”服务功能。在充分整合各类信用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依托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构建公共信用产品体系。加强信用信息平台在信用报告查询、信用服务机构管理、分类监管、联合惩戒、异议处理及信用修复等各类信用场景应用。统筹推进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改造升级,建设分级分类监管系统,信用报告系统,城市信用监测辅助系统和异议申诉系统,实现在政务诚信、司法诚信、联合奖惩、信用承诺、分级分类监管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处理能力。支撑跨部门、跨地区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协同治理和联动奖惩。通过信用大数据监测、预警、分析,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面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互联互通。健全与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省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各市有关部门自建平台的业务协同合作。开展面向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省市一体化信用信息服务,形成贯通国家、省、市三级互联互通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大与兄弟省(市)平台的互联互通,探索建立东北区域信用联动体系。

第七章 全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事前信用承诺,加强事中、事后信用监管,开展信用综合评价,深化行业分级分类监管和联合奖惩,充分发挥新型监管机制作用。

第一节 全面构建精准监管新模式

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推行审批替代、主动公开、行业自律、证明事项告知、政务服务承诺等信用承诺制度,并将承诺履约情况纳入信用信息管理。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建立行业内信用承诺制度,逐步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信用承诺全覆盖。鼓励信用主体主动向社会做出信用承诺,提升企业商誉形象,引领带动形成守信践诺的良好市场氛围。

扩展信用承诺应用范围。各部门要依托部门网站和“信用中国()”网站依法依规及时向社会公开各类信用承诺信息,将信用承诺履行情况纳入各类主体信用记录,积极扩大信用主体主动承诺在加快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办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联合奖惩对象认定、追究违法失信责任等方面的应用,提升新型监管机制效能。

提升信用监管信息化水平。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处理技术优势,有效整合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补偿、行政奖励和行政监督检查等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做到“应公开、尽公开”,形成全面联网、全面对接、依法监管、多方联动的监管“一张网”。实现监管高效化、智能化、泛在化。建立风险预判预警机制,及早发现防范苗头性和跨行业、跨区域风险。

第二节 强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有序开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依法依规整合各类信用信息资源,以公共信用评价、行业信用评价和市场化第三方信用评价为支撑,完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机制,对信用主体开展全覆盖、标准化、公益性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依照有关规定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公示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并定期推送至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商会参考使用。鼓励各行业主管部门参考利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结合部门行业管理数据,建立行业信用评价模型。支持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市场化信用评价,为社会主体的市场活动提供定制化信用服务,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信用服务需求。

依法开展行业分级分类监管。在充分掌握行业监管信息基础上,各行业主管部门参考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和行业信用评价结果,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根据信用等级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依法依规按照信用等级高低对监管对象实施分级分类,将监管与信用等级相结合,对信用好、风险低的信用主体,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违法失信、风险高的信用主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信用风险一般的信用主体,按常规比例和频次抽查。

推动各行业领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以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养老托幼、城市运行安全等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的领域为重点,利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结合部门行业管理数据,建立完善行业信用评价模型,为信用监管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构建现代化信用监管新方式。充分发挥物联网、视联网等先进监管技术优势,通过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实现监管精准化、智能化、高效化,提升执法监管效率,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对监管对象的扰动。

第八章 培育促进信用服务市场发展

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营造规范有序、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促进信用服务市场发育成长、信用服务机构做大做强,助推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积极促进信用服务市场发展

积极培育信用服务市场。鼓励信用服务机构为社会提供信用产品与服务,大力培育从事融资担保、信用咨询、信用风险控制及信用评级评价等相关活动的信用服务机构。加大对信用服务机构的信息服务,消除信息壁垒,为信用服务机构获取信用信息提供便利,鼓励信用服务机构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开发信用信息应用新领域和新场景,建立诚信经营、专业高质的信用服务机构,逐步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探索建立“政府+信用服务机构”的信用建设合作机制,鼓励各级各部门引入符合条件的信用服务机构参与大数据分析、风险监测预警、分级分类监管、信用便企惠民应用、信用修复培训等协同监管和信用服务。

激发信用服务市场需求。鼓励信用服务机构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依法依规引入信用行业协会、信用服务机构参与重点领域信用记录采集,建立全面规范的信用主体信用档案。鼓励信用行业协会、信用服务机构协同开展联合惩戒与失信专项治理工作,参与对失信主体的信用修复培训和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支持信用行业协会、信用服务机构进行信用风险的分析、监测和预警,为政府监管提供参考和依据。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信用信息服务,聚焦信用评级、信用预警和信用查询等全流程的服务。

做大做强信用服务机构。积极扩大业务范围,鼓励发展信用咨询、信用评估、融资担保等业务领域。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向失信市场主体提供信用报告、信用管理咨询等服务。逐步实现由单一产品向多元化经营的转变,提高行业服务效率。努力提升信用服务机构的自身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鼓励信用服务机构创新信用产品和衍生服务。在企业信用报告、企业资信评级报告、个人信用报告等传统信用产品的基础上,延伸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信用产品,促进信用服务产品多元化发展。提升信用产品增值服务,以大数据为支撑实现精准的“信用画像”,针对不同企业,定制符合企业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发展的信用产品。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机构信息及技术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协议约定、依法提供等方式,加强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合作,为其科学决策、依法监管和高效服务提供支撑保障。

强化信用服务机构行业自律。信用行业协会探索建立信用服务机构信用承诺制度,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信用服务机构公信力,强化信用服务机构内部管理,鼓励信用行业协会建立信用服务机构从业规范、制定信用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等标准,推进信用服务机构规范化发展。健全信用服务机构的行为准则,加强自律约束、规范管理,完善约束机制。强化信用服务机构诚信履职、诚信服务、诚信收费,严格从业人员管理,建立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加大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和职业培训力度,建立从业人员信用评估机制。

大力推进行业协会信用建设。推进行业协会自律机制建设,制定完善行业自律规约,积极规范会员企业生产和经营行为,引导本行业经营者诚信经营,自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会同信用行业协会建立健全会员信用档案,开展会员信用评价、信用培训、诚信宣传、诚信倡议等工作,将诚信作为行规行约重要内容,引导本行业增强诚信经营意识。

第二节 加强信用信息产品开发与应用

提升信用产品开发能力。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力度,方便全社会开发利用。推动政府部门整合相关信息,提高信息服务水平,运用大数据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实现有效监管。发挥政府组织协调作用,引导专业机构和信用行业协会积极运用大数据完善服务,鼓励和支持银行、证券、信托、融资租赁、融资担保、保险等专业服务机构和信用行业协会等运用大数据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对已掌握的信息进行深层次挖掘,不断开拓丰富信用大数据产品应用场景。创新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商业模式,推动信用产品在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服务、家政服务、食品餐饮、房地产、劳动用工、旅游等领域的应用,不断丰富基于大数据的信用产品应用场景。

增强信用产品应用能力。以“信易+”项目为突破口,加强信用信息创新应用。大力推进信用便企惠民“信易+”项目,广泛拓展“互联网+民生+信用”应用场景,积极丰富完善“信易贷”“信易租”“信易游”等产品。加强信用服务市场规范管理,防范信用服务风险,完善信用评估标准制定等工作。推动在行政管理事项中查询和使用信用记录,逐步实现政务服务大厅与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自动对接,在受理行政许可事项时“逢报必查、逢办必查”申请主体信用信息,突出场景化应用。支持信用服务机构利用信用信息为市场主体提供信用产品及服务,激发释放市场活力。加速提升市场竞争力,出台促进信用服务机构创新发展政策,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拓展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服务领域。加强政府部门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和监管,按有关规定加快推进各地区、各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应用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和企业信用报告;率先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市场准入、公共资源交易、资质认定、专项资金安排、政府资金补助、评先评优等重点领域查询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和使用信用报告,创造信用服务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在信贷审批、证券发行、融资担保等方面,主动使用信用报告等信用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查询系统,推行一站式查询服务。

第九章 强化诚信教育与信用宣传工作

通过开展普及诚信教育、加强诚信建设、宣传信用体系建设成果等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守信践诺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第一节 大力开展诚信教育

培育弘扬诚信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诚信教育贯穿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取向,在全社会形成“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的良好风尚。

加大诚信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不断增强诚信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和效果。深入开展诚信主题活动,结合各类宣传日和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宣传信用政策法规、信用知识和典型案例。深入宣传诚信理念,推动创作中华传统诚信文化与时代价值观相融合的诚信文艺作品、公益广告,丰富诚信宣传载体,增加诚信宣传频次,提升诚信宣传水平。

强化信用普及教育。落实好信用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屯、进家庭活动。采取专题培训、专职培训、专业培训和以会代训等多种创新手段和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宣传诚信文化,使诚信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第二节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构建完善的诚信文化教育体系,加强诚信文化的理论研究和探索,深入探讨加强诚信文化建设的途径。大力倡导诚信道德规范,弘扬中华民族积极向善、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社会风尚。

广泛选树诚信典型。完善推广信用示范城市、信用示范县、信用示范企事业单位、信用乡镇(街道)、信用村居(社区)等创建成果,组织开展示范创建活动。结合道德模范评选和各行业诚信创建活动,深入挖掘诚信案例,通过多渠道广泛选树诚信典型,推出一批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引导群众学习诚信典型。引导社会成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使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同时,宣传曝光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社会环境,使诚实守信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和价值追求,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社会影响力。

实施创新信用示范工程。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更多的城市申报和参与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通过创建和示范,力争在信用公开、信用修复、行业信用监管等领域实现信用体系建设的新突破。

第三节 加快信用人才培养

设立信用体系建设专家库。积极引进国内外信用管理高端人才,聚集一批国内外信用工作专门人才,组建核心专家智库,发挥信用高端人才的带领作用,构建智力支撑体系。

创新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用建设专门队伍,加强信用人才的交流和选拔。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置信用学科或开设信用课程,并将诚信教育纳入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构建覆盖高校信用管理专业、信用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等多层次、多主体的信用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政用产学研合作,建设集教学培训、研发孵化于一体的信用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第十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强化组织领导力度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指导推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省(中)直各部门及各市、县(市、区)要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明确工作步骤和阶段性目标,明确责任人员,加强制度和规范建设,全力推进相关工作,保障本规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全省各级公共信用管理机构要加大对本地区、各部门信用建设的政策咨询与指导、信用应用与扩展和宣传教育与引导等工作的支撑力度,建成全省上下联动、左右联通、多策并用、齐抓共管的全方位信用工作格局。

第二节 强化责任全面落实

明确工作任务要求、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及时对各地、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推进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各部门要根据工作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作为、协同配合,做好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

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各市政府目标绩效评议考核中,明确考核主体和责任,压实各项工作任务,各省直及市、县(市、区)相关部门定期总结信用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节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确保落实工作机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等必要保障。各级财政要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用于保障数字化建设、信用信息归集与应用、信用标准体系构建、重点领域信用工程、信用市场培育与信用服务机构发展、诚信宣传与课题研究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加强金融支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信用服务业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领域、各环节,鼓励开展各类综合性、行业性、区域性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快形成政府和社会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信用体系建设格局。

第四节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信用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制定行业标准、准则、规范,编制行业发展报告,开展信用宣传培训,提出政策建议,行业信息,规范行业管理,提供信用咨询服务,开展信用专业人才培训等,充分发挥其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鼓励、支持信用行业协会等组织发展壮大。引导信用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区域信用合作,推动跨区域信用信息的查询共用。建立机构产品、服务名录,持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做强“信用”服务品牌,充分开展行业内交流合作。

第五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