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教学革新思考

知识经济教学革新思考

本文作者:赵翠娥 单位: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相对于物质投入为基础的物质经济而言,它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经济、教育、文化等,其中对教育的影响是最基础的。因为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知识可以作为资本而存在,可以作为生产要素的一个部分而存在,那么它理应也只有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才能由观念形态变为实在形态,由潜在生产力变为直接生产力。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确立两个新观念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首先必须明确两个重要观念:1.教育的投资是生产性投资;2.教育的发展应优先于经济的发展。教育劳动是人的知识和技能的生产。在过去的较长时间内,我们把教育看做是福利性、消费性的事业,在教育投入上,一直把教育经费列为消费性投入或称之为福利性投入,认为把资金用于增加教育支出就降低了“储蓄”,不然可以把这些资金用于生产投资。这是典型的“教育消费论”,是把教育投入当作国家的负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考察中国后写道:“在中国,最优先受到考虑的是钢厂、民航辅助工业及土地开发等等,而只把少量资源留给中等和高等教育。”其实,在舒尔茨等人创立“人才资本理论”后,“教资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投资,是生产性的投资”,“教育已成为一种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产业”的观点已在世界范围获得广泛的共识。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知识这一生产要素,这一无形资本,只有与高素质(高技术、高管理、高创新)的人才相结合,才是完整意义的人力资本,才能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高素质的人才需要经过教育的过程才能诞生,教育的过程是人的智能化的过程,是生产劳动能力的生产。教育把一般的人口变为劳动力,把一般的简单劳动力转化为特殊的复杂的劳动力;教育将经验型的劳动力转化为科技性的劳动力。劳动者通过接受教育或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知识经济与教育密不可分,知识经济是新的世界经济中的“电流”。那么教育就是产生这种电流的“发电机”之一。最能为这一命题提供有力支持的莫过于知识经济发展的现实。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主导发展起来的“硅谷”科学工业园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那里教学、科研、生产三者协调发展,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的有机整合,使硅谷的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被誉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法国、比利时、爱尔兰、以色列、韩国等也都开始建立由大学、科技机构和产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形成多样的科学园区。这些工业园区成为本国、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源泉。已尝到甜头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力主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等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技术和产业,教育的投入和科技的发展使美国近年来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日本以往重应用轻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尝到了后劲不足的苦头,它一方面没有像美国那样及时抓住知识经济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不具备美国那样开拓知识经济的能力。

自1995年大力调整教育体制和科研决策,决定告别“模仿时代”,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立国”,意欲建立科技经济大国。英国为了充分利用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也在加强信息人才的培养和信息技能培训,鼓励知识成果向市场转移,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发展中国家也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知识经济大潮迅猛而来之际,改变了过去的“资源兴国”和“劳动力兴国”的发展战略,而走上科教兴国之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发展特点表明,一个国家要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并保持国际竞争能力,不仅需要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信息网络和国际经济发展主流接轨的产业体系,而且需要有能够使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应用有机结合起来的制度化的系统,也就是一个能够使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教育与训练以及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起来的有效的教育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只有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客观实际的要求,教育作为一种产业才能最终成为生产性投资,成为发展经济的有力支持。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改革

计划经济下的我国教育体制最大的弱点和弊端就在于它窒息了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统一模式”、“千校一面”,不利于人才的发挥和成长。学校、地方都缺乏办学的自主权,影响了办学积极性的发挥,影响了中等学校、高校在经济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历史和实践证明,国家提出教育方针,颁布各项教育的法律、法规,明确有关政策、制度,在此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和学校办学的自主权,鼓励创造、鼓励竞争,这是改革“千校一面”模式,形成“千帆竞争”、“百舸争流”生动局面的重要条件。这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教育体制必须作出的选择。目前,国家正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形式对教育条块分割的旧格局进行改革,实施以地方为主,学生来源于各地,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主要为各地经济和社会服务的方针,这一新格局无论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还是对高、中院校本身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影响和促进教育的改革,教育要为经济发展服务,经济发展要依靠教育。这种密切的关系,决定了教育改革必须同经济改革协调发展,互为促进,相得益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教育市场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从买方看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需求人才的社会、企业一方,迫切需要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人才。20世纪7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迫使信息、知识、科技、创造力及其劳动者———人才,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经济竞争转向人才、人力资源竞争,国家经济和国有企业顺应这一竞争形势而未雨绸缪,按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第二方面,从劳动者接受教育的动机看,大致有六种:一是为了工作的需要;二是为了职业的改善;三是为了增长知识;四是为了提高认知兴趣,满足自己交友的欲望;五是为了满足社会对自己的期望;六是为了自己形象的提高和价值的提升。在适应经济兴起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特别应注意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批劳动力被迫走进失业者的行列;另一方面企业纷纷抱怨它们无法找到合适的劳动力。

我国目前出现的劳动力失衡问题即供求矛盾,实质上是知识经济兴起的必然。事实上在知识经济起步较早的美国也早已发现这个问题。一份美国商务部的专题研究报告———《美国的新赤字:信息技术工人的短缺》,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知识经济中数字技术和通讯产业对具有能够运用信息技术高技能的劳动者产生了旺盛的需求,估计11年(1994—2005年)中平均每年增加9.5万人,而在1994年全美所有大学一共才毕业2•46万名。于是中等职业学校、在职人员培训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可靠途径。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劳动力的素质和结构问题乃是当今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教育必须正视这个现实,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这一供求矛盾,否则教育要想推动经济、企业、社会的发展将是缘木求鱼。从卖方看,中、高等学校要担负起为社会、为企业培养人才的重担,负有满足劳动者接受教育的责任。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就成为中、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构建中、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中、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p#分页标题#e#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目前中、高等学校对相邻学科知识重视不够,有待于根据不同学科门类加强改进教学工作。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中、高等学校的薄弱环节。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之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高的素质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知识和能力进一步扩展和增强。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买”定“卖”、以“需”定“产”、以“求”定“供”的经济规律在教育市场也应遵循。

因此教育必须完成以下几个转变:1.完成单一体制模式到多种体制模式的转变(从国家包揽、地方政府包揽走向社区办学、企业办学、社会团体和私人办学、分层次办学);2.完成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从重文凭、重学历、重考试走向文凭、学历与知识、能力、素质并重);3.完成“专才”教育向“专才”与“通才”教育相结合的转变(从“包分配、包当干部”走向竞争上岗、择优录取);4.完成知识结构由“单一”向“平面”、“复合”、“立体”的转变(从只注重专业知识走向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综合运用信息知识相结合)。教育的改革应本着“三个面向”的原则进行,根据客观变化的新实践、新情况、新要求去努力探索;确立新型的教育观,必将会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体制,为未来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